1. 人体的波长是多少用红外线理疗产品能行吗
通过医疗研究发现,人体释放出来的红外线波长范围主要集中在6-14微米,当人体接收此波长范围的光波能量时,能很好地与生物体内细胞的水分子产生“共振”,可促进人体微血管的扩张,使血液循环顺畅,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及治愈率。
因此,人们把这一段波长范围的远红外线称为“生命光波”。经国家远红外中心检测,烯旺科技国家专利技术纯石墨烯发热膜,发热时释放的远红外波长范围集中在6—14微米,与人体“生命光波”几乎完全一致,易引发同频共振,将能量更好传导给人体吸收。
2. 请教人体生物电波的频率是多少赫兹
频率小于20Hz(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而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某些次声波能绕地球2至3周。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危险时可致人死亡。
次声波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一定强度的次声波,能使人头晕、恶心、呕吐、丧失平衡感甚至精神沮丧。有人认为,晕车、晕船就是车、船在运行时伴生的次声波引起的。住在十几层高的楼房里的人,遇到大风天气,往往感到头晕、恶心,这也是因为大风使高楼摇晃产生次声波的缘故。更强的次声波还能使人耳聋、昏迷、精神失常甚至死亡。次声波对人体有伤害
它会使人体产生共震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引起死亡
3. 人发出的波长量级是多少
健康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8-12U,所以保持人体的正常体温,使人体的红外线波长正常化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4. 人体红外线频率(Hz)和波长(M)是多少 在线等待
人体红外线频率3.19*10^13Hz和波长9.4*10^-6m。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人体由于体温原因,每时每刻都在发射红外线。
通过温度和波长转换公式,维恩位移定律,λT=b(式中,b=0.002897m·K),可以计算得到波长。人体的平均体温为 36.5℃, 这个温度代入上式,换算为波长约为 9. 4微米。
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由波速公式,知C=λ*f,得f=C / λ=3*10^8 / [ 9.4*10^(-6)]=3.19*10^13 赫兹。
(4)人的生物波长是多少扩展阅读
热辐射,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热量传递的3种方式之一。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短波成分也愈多。
热辐射的光谱是连续谱,波长覆盖范围理论上可从0直至∞,一般的热辐射主要靠波长较长的可见光和红外线传播。由于电磁波的传播无需任何介质,所以热辐射是在真空中唯一的传热方式。
关于热辐射,其重要规律有4个:基尔霍夫辐射定律、普朗克辐射分布定律、斯蒂藩-玻耳兹曼定律、维恩位移定律。这4 个定律,有时统称为热辐射定律。
5. 关于人的波长学了物质波后,我想知道人的波长是多少
关于人的波长学了物质波后,我想知道人的波长是多少
A、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而波长越小,越难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故A错误.
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γ-W0,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从光电效应方程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一次函数关系,不是成正比.故B错.
C、在光的干涉现象中,光子到达几率大的地方出现明条纹,几率小的地方出现暗条纹.故C正确.
D、氢原子能级不连续,能极差也不连续,根据E2-E1=hγ知,光子能量不连续.故D正确.
E、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故E正确.
6. 什么是生物波
生物波是人体及一切生物体自身发出的一种生物信息场,它是电磁波的一种形式。中医所谓的:“气功”也就是人体发生生物波的特定方式,是生物体向外界传播“能量”与交换住处的一种形式,这种生物信息的存在、变化与生物体自身状态密切相关,并可也放映出人体的健康状态。科学实验证明,有生命的生物体本身是一个天然的能量、信息源,它每时每刻都向其周围环境发射着这种特定的生物波谱信号。韩都电气石纺织产品发射的广播也可称之为生物波,其波为人体最佳吸收波长即5.6—14微米。
7. 人眼能看到的波长范围是
人眼的可见光从深红色的760nm波长,到紫色的390nm波长。
正常视力的人眼对波长约为555nm的电磁波最为敏感,这种电磁波处于光学频谱的绿光区域。人眼可以看见的光的范围受大气层影响。大气层对于大部分的电磁辐射来讲都是不透明的,只有可见光波段和其他少数如无线电通讯波段等例外。
不少其他生物能看见的光波范围跟人类不一样,例如包括蜜蜂在内的一些昆虫能看见紫外线波段,对于寻找花蜜有很大帮助。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可见光也有可能“透视”肉身。
(7)人的生物波长是多少扩展阅读:
可见光的应用有:
一、遥感技术
可见光遥感(visible spectral remote sensing)是指传感器工作波段限于可见光波段范围(0.38~0.76微米)之间的遥感技术。
电磁波谱的可见光区波长范围约在0.38~0.76微米之间,是传统航空摄影侦察和航空摄影测绘中最常用的工作波段。因感光胶片的感色范围正好在这个波长范围,故可得到具有很高地面分辨率和判读与地图制图性能的黑白全色或彩色影像。
二、通信技术
可见光通信技术,是利用荧光灯或发光二极管等发出的肉眼看不到的高速明暗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的。
将要传输的信号连接在照明装置上,在接收端前端加一个光电转换装置,插入电源插头驱动照明装置工作即可使用。利用这种技术做成的系统可实现在室内照明的同时,进行信息传输,因而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可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