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病媒生物防制
题目是不是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采用纯生物学的方法防控病媒。现在一般不提防治,只是提防控,防控更科学。如以虫治虫,当前更成功的例子就是采用姬小蜂成功阻止海南的棕榈科植物椰心象甲的大面积危害。
❷ 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1、为了消除鼠、蚊、蝇、蟑螂(以下简称四害)的危害,防止疾病传播,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2、病媒生物防制应当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集中统一除“四害”与日常除“四害”相结合,治理环境消除“四害”孳生条件与直接消杀“四害”相结合的原则。
3、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消除卫生死角,杜绝“四害”孳生地。
4、病媒生物防制实行责任制,各成员必须认真学习,掌握除“四害”有关知识和技能,采取科学、安全、有效的方法,控制和降低“四害”密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5、健全防鼠灭鼠设施,采取堵塞孔洞,设置防鼠网,毒杀,粘捕等方法防鼠灭鼠。
6、做好消除积水,废弃物管理等工作,健全纱门纱窗以及防蝇帘,配置灭蚊蝇灯,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控制和消除蚊蝇孳生条件,消灭蚊蝇及其幼虫。
7、蟑螂采取随见随杀,消除藏匿缝隙,有效控制蟑螂密度。
8、不得使用国家禁用的剧毒除“四害”药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体系。
第六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军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❸ 病媒生物防制的基本策略是()
病媒生物防制的基本策略是:综合防制。具体如下:
1、灭鼠:
2-5月份、7-11月份,重点抓好巩固灭鼠成果工作,适时组织开展你春季和秋冬两季的大规模灭鼠活动,坚持突击灭鼠与经常灭鼠相结合,加强防鼠设施建设。
2、灭蝇:
3-10月份,结合春季爱国卫生月活动和夏季卫生专项治理活动,大力搞好环境治理,缩小与消除蝇类孳生地,做好垃圾、粪便的消纳处理,对重点孳生场所采取长远治本措施,全面进行防治。
3、灭蚊:
5-10月份,做好灭蚊工作,对蚊虫孳生地进行有效治理,控制和消除草生条件,疏通水道,填平坑洼,抓好大、中、小型水体及各类存水容器的综合治理,消除蚊虫孳生条件,同时搞好下水道和地下室的防蚊工作。
4、灭蟑螂:
4-9月份,做好灭蟑螂工作,适时组织开展好大规模群众性灭蟑螂活动,采取环境治理与化学消杀结合的办法,铲除孳生地。对重点区域和单位进行封闭消杀,集中治理,进一步降低蟑螂密度,防止侵害面积扩大。
病媒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加快,旅游和贸易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不断出现。
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易流行的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近年来一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已对我国形成威胁,因此加强病媒生物疾病预防控制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
❹ 通化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病媒生物的孳生和扩散,改善城乡环境卫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吉林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监督管理等活动。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病媒生物,是指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动物传播给人,威胁人身健康、影响生产生活的生物,主要包括鼠、蚊、蝇、蟑螂等。第四条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协作、单位负责、全民参与、科学治理、分类指导”的工作方针,采取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化学消杀的综合防治原则,通过群众治理与专业预防控制相结合、日常治理与突击消杀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第五条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在本级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统一组织、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宣传教育;
(二)制定病媒生物防控工作规划和计划,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
(三)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检查、指导、监督;
(四)协调成员单位做好职责范围内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爱卫办)负责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日常管理工作。第六条各级爱卫会成员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有关的监督管理职责。第七条县级以上爱卫会要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纳入爱卫会工作规划,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需经费纳入工作预算。第八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应当参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进行举报。第二章预防控制第九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实行单位责任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要建立日常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媒生物密度,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防止病媒生物孳生、繁殖和扩散,避免和减少病媒生物危害的发生。第十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要按照当地爱卫会的部署,积极参加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
下述场所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工作,设置病媒生物防范设施并进行经常性消杀,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
(一)医院、学校、宾馆、浴池、商场、娱乐场所、车站、公共交通工具、公园、居民区等人员集中的场所;
(二)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餐饮店、酿造厂、农贸市场、超市、粮库、屠宰厂、公厕、建筑工地、废品收购站、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场、公共绿地等易招致或者孳生病媒生物的场所。第十一条预防控制病媒生物孳生,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一)清除易孳生病媒生物的积水、垃圾、堆积杂物、残留食物等,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
(二)设置和完善防蚊蝇门窗、防鼠门网等基础设施;
(三)定期冲洗、消杀下水管道、垃圾储运设施、存水处、厕所等病媒生物易孳生地;
(四)实行垃圾袋装化和垃圾收集运输封闭化,并做到日产日清;
(五)采取涂墙抹缝等措施防止蟑螂藏匿孳生;
(六)及时妥善处理被杀灭的老鼠、蟑螂等病媒生物尸体;
(七)采取物理、生物及化学等方法控制病媒生物密度。第十二条新城区开发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建筑物管线、市政管井和下水道系统等应当设立防范病媒生物侵害的设施。第十三条实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应当使用符合产品质量规范和标准的药剂和器械。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者假冒伪劣的药剂和器械。第十四条各级爱卫办应当根据病媒生物消杀和密度情况,适时组织开展集中统一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
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各级爱卫办的要求参加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对病媒生物实施有效杀灭。第十五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在同级爱卫办的组织协调下,科学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一)制定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方案,协助爱卫办做好宣传教育、技术培训等工作。
(二)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措施,开展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和抗药性测试,建立健全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和预警网络,为制定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三)制定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应急预案,做好消杀药物、器械等储备工作,有效应对疫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中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❺ 如何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预防病原性微生物传播疾病
【摘 要】目的:探讨如何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效预防病原性疾病传播。方法:通过包头市在2009年-2011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期间(以下简称“创卫”),实施病媒生物防制的多项措施。结果:通过实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多项措施,进一步降低了“四害”的密度,使“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巩固了“四害”达标成果,提高了人群的“四害”预防意识和防治方法。(剩余0字)阅读整篇文章定期健康体检对早期防治疾病的重要性本期内容介绍
❻ 克拉玛依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病媒生物的孳生和扩散,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爱国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监督管理等工作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病媒生物,是指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生产生活的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第四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应当坚持政府组织、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科学治理的原则,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物理或药物灭杀为辅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消除病媒生物孳生条件,将病媒生物的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第五条市、区人民政府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经费纳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为所需人员、设备、监测等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第六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实行单位责任制。各级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社区(村)等建立日常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制度,履行防制病媒生物的义务,防止病媒生物孳生、繁殖和扩散,避免和减少病媒生物危害的发生。第七条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具体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规划和计划,组织开展宣传发动、健康教育以及专业培训;
(二)协调、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做好职责范围内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三)指导实施突发病媒生物传染疫情事件的预防控制与应急处理,发布相关应急处置信息;
(四)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对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
(五)负责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单位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六)组织开展春、秋两季灭鼠活动和夏、秋两季灭蚊、灭蝇、灭蟑螂活动;
(七)组织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科学研究、技术交流;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八条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场监督管理、商务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建筑工地、居民小区、垃圾站(场)、排水管道、环卫设施、公园、广场、公共绿地、市政道路等场所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单位、药品经营单位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三)商务部门负责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加油站等场所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四)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公共交通运营单位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五)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田、定点屠宰场等场所和动物诊疗机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六)林业和草原部门负责森林、草原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七)水利部门负责河道、堤防、水库大坝管理范围内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八)教育部门负责学校、幼儿园和教育培训机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九)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第九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方案,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措施;
(二)定期对社区的专(兼)职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技术指导员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建立健全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工作机制,组织开展病媒生物种群分布、密度和抗药性监测,建立病媒生物监测网络,定期开展风险评估、风险报告和控制效果评价,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告同级卫生健康部门;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十条下列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依法履行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职责,指定专人负责,设置病媒生物防制和消杀设施,采取专业队伍与群众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经常性病媒生物消杀,并建立工作档案:
(一)宾馆、电影院、博物馆、体育场(馆)、游泳馆、图书馆等文化体育场所;
(二)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公共交通工具等人员密集场所;
(三)文物保护单位、工业遗产等重点保护场所;
(四)食品生产加工、餐饮服务、畜禽养殖、屠宰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垃圾站(场)、废旧物资收购站等易孳生病媒生物的场所。
❼ 病媒生物防制措施
病媒生物防制措施如下:
一、灭鼠:
2-5月份、7-11月份,重点抓好巩固灭鼠成果工作,适时组织开展你春季和秋冬两季的大规模灭鼠活动,坚持突击灭鼠与经常灭鼠相结合,加强防鼠设施建设。
二、灭蝇:
3-10月份,结合春季爱国卫生月活动和夏季卫生专项治理活动,大力搞好环境治理,缩小与消除蝇类孳生地,做好垃圾、粪便的消纳处理,对重点孳生场所采取长远治本措施,全面进行防治。
三、灭蚊:
5-10月份,做好灭蚊工作,对蚊虫孳生地进行有效治理,控制和消除草生条件,疏通水道,填平坑洼,抓好大、中、小型水体及各类存水容器的综合治理,消除蚊虫孳生条件,同时搞好下水道和地下室的防蚊工作。
四、灭蟑螂:
4-9月份,做好灭蟑螂工作,适时组织开展好大规模群众性灭蟑螂活动,采取环境治理与化学消杀结合的办法,铲除孳生地。对重点区域和单位进行封闭消杀,集中治理,进一步降低蟑螂密度,防止侵害面积扩大。
四害对人类的危害:
1、老鼠可通过寄生蚤、尿、血液等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2、苍蝇通过体毛、爪垫、边吃物边吐等形式,传播病毒性肝炎、小儿麻痹症、菌痢、霍乱、伤寒、蛔虫病、沙眼等疾病。
3、蚊子通过吸叮人血可以传播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丝虫病等疾病。
4、蟑螂体内外携带多种病原体,可传播疾病、病毒性肝炎、各种胃肠炎及寄生虫病。
❽ 109、病媒生物防制综合防制措施包括哪些
(1)蚊、蝇坚持孳生地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包括当地各类蚊、蝇孳生地分布调查,孳生地治理的措施与方案,治理情况和成效(有评价资料); (2)灭鼠、灭蟑螂坚持环境治理与化学防治并重的综合防制措施,包括环境治理的措施与方案、情况和效果以及化学防治方案和效果(查阅资料和检查现场)。
❾ 病媒生物防制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多种方法相结合,环境,物理,化学,生态,生物,文化等等,环保的,对环境友好,对人员伤害小,从根本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