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引导农民使用炭基肥
首先要让农民接受新型肥料以及科学施肥的思维,这样他们才愿意接受炭基肥等新鲜事物;其次,用试验效果去说话,用实实在在的效果去让农民看,炭基肥的主要功能就是生物炭的作用,它能够保持土壤中水分,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活性,能够锁住土壤的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建立持久的肥效,炭基肥是将生物炭与有机或者无机原料再添加有益微生物按照合理的配比复配到一起,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最后可以给他们算一笔经济账,使用炭基肥的投入产出比。仅供参考,如有其他见解欢迎来讨论!
2. 生物炭的专家质疑
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约翰纳斯·雷曼(Johannes Lehmann)曾经出版了一本书,详细讲述了生物炭的优缺点。在他看来,完全不必把气候变化引入生物炭领域,仅靠其提高土壤肥力的优点,以及处理垃圾的能力,就足以让老百姓主动采用这项技术。 不过,也有人认为使用“生物炭”固碳只是某些人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而已,根本无法实现,而且还可能对地球带来无法估量的灾难。
针对当前争议激烈的“生物炭”问题,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墨西哥、德国等国家的126个社会团体3月26日联名发表宣言:《生物炭,人类、土地和生态系统的新威胁》,在宣言中,他们明确表示反对“生物炭”,认为其对土地、人类和生态系统构成新的巨大威胁。
在宣言中,他们写道:不少人将在土壤中添加木炭得到生物炭看作一种“减缓气候变化”的策略,并且将其看作一种使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的方式。还有人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让地球恢复到工业化之前的二氧化碳浓度。其实,这些说法都站不住脚,也是不可行的。 宣言指出,如果大规模地生产生物炭,可能需要亿万公顷的土地(主要是植树),同时也会大大改变全球的土地结构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后果无法估量。 《生物炭,人类、土地和生态系统的新威胁》,指出,在背后推动生物炭发展的“国际生物炭组织”是一个游说集团,主要由生物炭和农业燃料新兴公司以及学者组成,该游说组织提出的要求没有科学依据,他们在世界各地游说推广生物炭,其中涉及许多与商业利益相关的阴谋。
另外也有人担心,国际生物组织提出的经济刺激将促进生物炭工业化的发展,由此可能导致不好的后果:一些公司除了仅仅利用废物外,还会降低土壤的质量或者加速砍伐森林。 第一,没有持久而严格的证据表明,木炭能使土壤更为肥沃。据《金融时报》报道,爱丁堡大学的西蒙·沙克利说:“可能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木炭的多孔结构使它能像海绵一样保存水分和水中营养物质,这正是贫瘠的土壤所匮乏的。另外,其多孔结构使它成为许多重要菌种繁殖的‘温床’。”
土壤学讲师萨兰·索西表示,印第安黑土使巴西贫瘠的土壤变得肥沃,然而仅靠生物炭自身无法做到这一点。沙克利认为:“印第安黑土中的其他物质含有另外的营养成分。例如富含磷元素的骨骼等(磷元素是植物茁壮生长所不可缺少的)。生物炭将这些营养成分黏附在一起。确保它们能够被植物的根部吸收,但这些养分不是生物炭提供的。”
该宣言指出,工业木炭与“亚马逊黑土”差异很大,“亚马逊黑土”是土着居民在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时间变迁中创造的。生物炭公司和研究人员还无法重造“亚马逊黑土”。沙克利补充道:“至今还没有人能够成功地复制出印第安黑土。”另外,工业木炭生产以损失有机物为代价,而这些有机物为生产腐质土壤所必需,因此,如果用来生产生物炭,可能得不偿失。
第二,现在还不清楚土壤中的木炭是否是某种“碳汇”。
在很多情况下,在土壤中添加木炭会刺激微生物分解非生物炭的有机物质,科学家已经证明,这会增加土壤中的碳损失。虽然很多木炭可以在土壤中保存很久,但并非总是如此,很多微生物也能够分解木炭。
生物炭在土壤表面可能会向大气排放出“黑色的烟雾”,这也会加剧温室效应,但是,如果将木炭埋在深层土壤里,可能会改变或者破坏土壤的结构,导致二氧化碳释放进大气中。因此,宣称土壤中的生物炭能够成为“永久的碳汇”站不住脚。
另外,旨在帮助企业遏制碳排放的节碳基金研发总监伯特·德勒左那强调说,很难证明碳可以在土壤中保存数百年。即便最新发现生物炭具有改善土壤的功效,但我们所掌握的技术证据还远远无法为生物碳的发展绘制出一份宏伟而灿烂的蓝图。
第三,要达到生物炭支持者们设定的目标至少需要使用5亿公顷土地。现在,为了纸浆、造纸工业和农业燃料的工业化而单一种植的速生林和其他原料,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加剧了气候变暖,对生物炭的大量新需求将大大恶化这些问题。
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未来,生物炭的大肆扩展可能促进专为生产生物炭而设计的转基因树种的发展,也可能扩展速生林的种植范围,这两种结果都将带来非常严重的生态影响。
第四,产生木炭和能源的高温分解过程可能让土壤和空气遭受危险,同时也会增加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威力强大的温室气体一氧化二氮的排放。
节碳基金研发总监伯特·德勒左那担心,把生物炭看作生物质加热后的主要产物可能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
节碳基金正在紧锣密鼓地大力发展高温分解工厂,但其目的是用生物质生产液态运输燃料,生物炭仅仅是快速高温分解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用途尚有争议的副产品而已。
德勒左那表示:“生产液态运输燃料对减排非常重要,而生物炭是否有同样的作用,尚不得而知。”他还认为,鼓励小型农场用传统的低技术含量方法制造生物炭可能比仅仅焚烧或者扔掉这些植物产生更多温室气体。
3. 生物炭密度是多少
颗粒柱状的活性炭密度一般都在0.45g-0.65g/cm3左右,粉末则是在0.38g-0.45g/cm3左右,活性炭种类不同,密度有差别:一般果壳炭和木质炭0.45-0.65g/cm3、椰壳炭和煤质炭0.5-0.55g/cm3。 活性炭又称活性炭黑。是黑色粉末状或块状、颗粒状、蜂窝状的无定形碳,也有排列规整的晶体碳。 活性炭中除碳元素外,还包含两类掺和物:一类是化学结合的元素,主要是氧和氢,这些元素是由于未完全炭化而残留在炭中,或者在活化过程中,外来的非碳元素与活性炭表面化学结合,如用水蒸气活化时,活性炭表面被氧化或水蒸气氧化;另一类掺和物是灰分,它是活性炭的无机部分;灰分在活性碳中易造成二次污染。拓展资料: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由煤通过粉碎、成型或用均匀的煤粒经炭化、活化生产。主要成分为碳,并含少量氧、氢、硫、氮、氯等元素。普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在500~1700m2/g间。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为用途极广的一种工业吸附剂。 活性炭是传统而现代的人造材料,又称碳分子筛。化学式:C。CAS:64365-11-3 EINECS: 264-846-4。自从问世一百年来,活性炭与蜂窝状活性炭应用领域日益扩展,应用数量不断递增。
4. 生物有机肥有什么作用,怎么提高肥效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经常施用有机肥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维持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土壤有机质、碳酸钙和多糖类物质对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有良好作用。施用有机肥比施用厩肥更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尤其是能产生较多的五碳糖、六碳糖和多糖。这特别有利于水稳性团粒的形成,如使大于0.25mm的水稳性团粒明显增加。
提供养分。有机肥中含有作物需要的各种养分,有机肥的使用能明显提高耕层土壤中养分,尤其是钾的含量。1995年农业部对全国12个省份耕地的调查,耕地中磷含量较之1990年以前有所增加,而缺钾和缺微量元素的耕地面积却有所扩大,因此大力提倡秸秆还田有利于部分归还土壤钾素。
调节土壤的氮素供应。微生物在分解C/N大的秸秆初期,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素组成自身的体细胞,导致土壤氮素的生物固定,起到了暂时保存氮素的作用。当微生物死亡后,这部分氮又分解释放。此外,有机肥的施用增加了土壤中的能源物质,也有利于生物固氮,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含量可达30%左右,相关资料显示,每氧化1.0g碳素释放的能量,可供固氮微生物固定10~40mg氮素的需要。
提高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的活性。施用有机肥后微生物的数量明显增加,距离施有机肥处近的土壤尤为明显,这对加速有机态养分的释放,活化土壤中的养分有良好的作用。此外,有机肥还能减少某些作物的病害。
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施用所显示的优点还包括:
1、营养平衡,促进作物生长,增产明显,肥效高;
2、改善农产品品质;
3、抑制病原菌,减轻病虫害;
4、疏松、改良土壤,减少土壤中硝酸盐的污染;
5、增加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增强作物抗旱及抗倒伏能力;
6、经过科学的管理,可使种植的农作物达到国家绿色食品用肥标准“A级”或“AA级”。
5. 生物有机肥的原料
植物源
秸秆类:常见的原有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豆秸秆、水稻秸秆。含有高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大分子物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较低(除豆科类),单独用这类物料做有机肥的罕见,一般用来增加发酵物料的有机质,调节碳氮比。这类原料比较丰富,价格低廉,但因这些物料多存在农业从事散户手中,大面积收购比较困难,且季节性较强,全年生产需提前备货。
粕类:有豆粕、棉粕、蓖麻粕、花椒粕、花生粕等多为农产品加工产业的下脚料,多为辅料。粕类为原料的有机肥可称得上为高端有机肥,因其多为饲料级,原料成本较高,发酵腐熟不宜控制。
菌糠:俗称蘑菇渣,金针菇渣、平菇渣、杏鲍菇渣等,原料多为酒糟、玉米芯、稻壳粉、麦麸、豆粕及配一些营养元素。菌糠有机质高、富含菌体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生长素,做有机肥在肥力效果较好。
动物源
动物粪便:羊粪、猪粪、牛粪等都是比较好的有机肥原料。有机质含量高,但由于纤维含量少不易分解。使用时要经过充分腐熟发酵,高温杀灭病虫卵、菌和杂草种子。
动物加工废弃物:加工废弃物,甚至是养殖废弃物等也能成为有机肥的原料。通常采用的是无公害生物降解法。
6. 有机肥价格多少钱一吨
这个问题涉及面比较广,首先有机肥是肥料的种类,有机肥的原料有许多种,低端的 畜禽粪便、城市垃圾等,高端的有生物炭、米糠发酵物、氨基酸、腐殖酸等,所以说这个问题没办法回答的,只能问某某品牌的有机肥多少钱,比如时科牌、酷星球牌的有机肥多钱一吨。另外,实际报价费用还应考虑一定的物流费用。
7. 泥炭的特性是什么
泥炭又叫草炭、泥煤等,是古代低温地带生长的植物残体在淹水嫌气条件下形成的堆积物。泥炭的干物质中主要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沥青、脂肪酸和腐植酸等有机物,还含有氮、磷、钾、钙等营养元素,一般有机物含量40%~70%,腐植酸20%~40%,碳氮比10~20,灰分31.5%~59.8%,pH4~6.5。养分含量,全氮(N)0.75%~2.39%,全磷(P2O5)0.1%~0.49%,全钾(K2O)0.2%~1.5%。自然状况下泥炭含水50%以上。目前,我国出产的泥炭大部分是富营养型的泥炭。
8. 有人听说过碳肥吗
一、作物所需的“第一养分”是什么元素?
绝大部分人认为是“N”、“P”或“K”!
错!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碳”排在第一位。
人们普遍认为最大量元素是氮,而不注意“植物营养之桶”存在最宽的“短板”——碳。
多年来肥料界呼吁“均衡施肥”以修补各种营养“短板”,而不注意最宽的“碳短板”。
二、碳的两种来源何处?
1、主要由叶片气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组成农作物的内部组织和能量来源。
2、植物的根部也由土壤中的有机质直接吸收溶解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碳元素,输入植物内部经电化学反应形成植物的内部组织和能量来源,主要是纤维素、木质素、糖分、蛋白质、氨基酸等等。
三、碳肥通过几种途径被吸收?
1、空气中的无机态CO2,通过光合作用吸收。
2、有机碳,通过氨基酸、腐植酸、黄腐酸、葡萄糖、蛋白质等物质中吸收。
3、额外补充有机碳。它可以很好的弥补光照不全或作物因某种原因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则,而且见效更快,同时是微生物最直接的食品来源。
四、作物为啥会缺碳?
1、白天CO2浓度不够(约0.03%),远远达不到光合作用所需的最佳浓度(约0.1%)。导致“碳饥饿”。
2、夜间和阴雨天,作物几乎没有光合作用。
3、土地贫瘠,缺乏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机水溶碳源。
五、作物缺“碳”会怎样?
1、早衰;
2、根系衰弱;
3、黄叶病或失绿症;
4、作物亚健康;
5、防病抗逆机能低:作物失去自身正常状态下具备的对逆境的抵御机能,抗寒、抗旱、抗涝、抗病虫害功能低,易造成严重失收。
六、有机碳肥从何而来?
根据原料及加工技术的特点,有机碳肥的生产技术大致有三类:
1.以发酵工业废液(酒精、味精、酵母)和生物质(蔗渣、秸秆)为原料,通过降解废液提高有机碳产物活性,对蔗渣则采取以厌氧为主的少翻堆技术,减少氧化导致二氧化碳损失,同时促进有机物分子降解为小分子提高其活性。
一般的发酵技术以有机质中氮磷钾等养分元素的有效化为主要目标,而碳营养的有效化则未受关注。因此,往往过度进行好氧发酵,通过二氧化碳途径损失大量有机碳。从有机碳的有效化考虑,应采取适当厌氧措施,使有机质分解至小分子阶段即停止,尽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是基于有机碳的既节能又高效的低碳发酵新技术。
2.有机肥生产的主流技术是发酵,而西北农业大学刘存寿研发成功的高效化学降解新技术,可保留大量的有机碳而避免了二氧化碳损失。该技术使大分子有机物在4小时内90%转化为可溶性有机碳,开拓了一条快速化工工艺生产高效水溶性碳的新途径。该成果已经产业化。
3.以褐煤为原料,通过加碱反应生成腐植酸。产品的水溶性高、生理活性高,在全国各地应用效果明显。
时科碳基肥系列SEEK碳基肥系列采用优质竹制生物炭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竹制生物炭选用3年生高山孟宗竹,在缺氧的情况下,经500-600℃高温热解产生的一类难熔的、稳定的、高度芳香化的、富含碳素的固态物质。竹制生物炭富含75%-95%(wt)的碳,其次是灰分,包括钾、镁、钙、硅、锰、锌等金属的氧化物和少量挥发分。
七、如何应用?
有机碳肥除了可单独应用以外,还可与化肥、复合肥及控释肥等肥料配合制成高效肥料。
用于有机无机复肥中可改善碳氮比以提高肥效;
用于尿素、磷铵等化肥中可大幅提高其利用率,成为增值化肥产品;
此外还可作为控释材料生产包膜及非包膜(混合)控释肥。有机碳控释材料具有多种控释效果。除具有一般的物理控释功能外,还有高聚物材料不具备的化学络合功能和生理(促长)功能。多肽、腐植酸添加剂即属此类,用于研制控释肥效果均很明显。
现平衡施肥的配方设计中,最受关注的是氮、磷、钾,碳营养与其他元素的平衡却没有考虑。碳是唯一靠天吃饭的营养元素,在此情况下虽然获增产,其实仍隐藏着短板的制约,平衡施肥的实际效果因而大打折扣。如能把碳营养考虑在内,配方设计的水平将有明显提高,配方施肥的巨大潜力将进一步发挥出来。
目前复合肥的中大微量元素配方中,也同样存在着“碳缺位”的问题。虽然有机-无机复合肥和氨基酸腐植酸的等固体、液体肥中,存在有机质成分,却是附属于氮肥中(例如氨基酸)。
养分平衡的设计中,碳营养及碳平衡的位置仍不明确。其中,有机质不一定是可被作物吸收的有机碳营养;而可被吸收的氨基酸,在平衡施肥中仅是作为氮元素来考虑。重要的碳被忽略了,这一忽略源于有机碳概念的缺失,因而在有机营养物中见氮不见碳。
9. 木炭主要成分是什么,用作丝瓜肥料好吗
木炭主要成分是碳元素,灰分很低,热值约27.21~33.49兆焦/千克,此外还有氢、氧、氮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
木炭是树木燃烧形成的残留物。它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一些稀有元素,因此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它能够吸收土壤中的细菌和水分,而不会产生拉缸现象,还能够增加土壤的水分。
木炭养花的方法:
当我们交换木炭时,需要把木炭换成小颗粒,我们也可以把这些木炭直接烧成灰烬,用这些木炭灰在花盆上铺一层,这样能够起到保暖的作用。养殖花卉我们在用上一点“木炭”,养殖花卉,用上一点“木炭”,不施肥养分也充足也能达到爆盆
丝瓜需要什么肥料?
丝瓜生长快,结果多,肥料好,但根系浅,肥料和肥力弱,土壤要松散肥沃,富含有机质。已经确定,每生产1000千克丝瓜,从土壤中取出1.9-2.7千克氮,0.8-0.9千克磷和3.5-4.0千克钾。在丝瓜定植后30天内氮吸收量线性增加,并且在生长中期吸收最高量的氮。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对磷的需求急剧增加,而对氮的需求略有下降。在融化期之前,每个器官的体重增加缓慢,营养物质的流动主要是根和叶,为葡萄和花蕾的发育提供营养。进入甜瓜期后,植物的生长显着增加,达到豌豆的最大值。在结果期,丝瓜吸收的氮,磷和钾分别占吸收的总氮的50%。 %和约48%。在甜瓜的后期,生长速度减慢,养分吸收减少,氮和钾的减少更加明显。
此外,有必要根据丝瓜的生长及时施用微肥,以确保其健康成长。总而言之,丝瓜作为一种瓜类和水果类蔬菜需要相对大量的肥料。
10. 现在市面上很多生物菌肥,菌肥哪个牌子好啊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虽然叫作菌肥,但是其本质不是肥,只是通过一些工厂的手段培养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类。
生物菌肥施肥量
根据施肥的时机不同,底肥和追肥使用量为每亩5公斤,可以和有机肥料混合后使用;
对于果树之类的农产品,每颗幼苗使用量为200克左右,成年后的果树可以放射状沟施,每颗0.5-1公斤即可。
除此之外,微生物菌肥还可以用作蘸苗灌根、拌苗床土、盆栽以及冲施等,各种施肥方法都有所不同,用量也要把握好,否则就事倍功半了。
使用方法:
1、 用得早,用得足,次数多。微生物菌剂到根际需要与其它的微生物竞争营养和位置等,因此,要做到先声夺人,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建议从底肥(生长早期)就开始施用,不要随意减量,并在一个生长季至少施用2-3次。
2、 采用正确的使用方式:可采用拌种、浸种、蘸根、灌根、穴施、沟施、喷施、滴灌、撒施等方式。浸拌种、蘸根等方式早期效果突出,要达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结合土施的方式,尤其结合灌根、穴施、滴灌等方式效果更好。
1) 撒施在表面后,一定要覆土,促进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定殖,避免紫外线的伤害。
2)喷施和滴灌对微生物菌剂的要求较高,大多数微生物菌剂由于载体和生产工艺的限制,是不能溶解的。
注意事项:
1、氮、磷、钾总含量超过8%时与菌剂混合施肥,会一直菌的活性。
2、不要将菌肥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草木灰混合使用。
3、建议采用沟施、窝施的方式,一定要将菌肥盖在土壤里,避免阳光直射,紫外线会杀死细菌;此外,不建议冲施微生物菌肥,因为加速吸收后菌群会被冲散,影响施用后的效果。
4、气温过高、过低、干旱条件下的农作物田块不建议使用微生物菌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