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肇东有哪些国企和私企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21
㈡ 外地户口个人在广州买社保如何办理
外地户口个人怎么缴纳广州社保呢?相信这个问题是大家都比较关注的,今天小编应广大客户的需求,跟大家普及一下在外地人在广州如何缴纳社保的事情,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吧。对于医保报销的攻略,我刚好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2020年全国社保医保申办报销流程!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个人缴纳社保,外地户口个人是指一些外地来广州的自由职业者、暂时离职者和个体工商户等群体,因为这部分人它们都是没有在企业单位上班的,没有企业单位帮助它们缴纳广州社保,所以如果这类人想要缴纳广州社保的话,那么就只能是自己去缴纳社保。
其次,我们需要知道个人自己缴纳社保与企业缴纳社保是不一样的。企业缴纳社保,职工的社保由企业每个月在员工的工资扣除个人部分的广州社保费用即可,五险全买。
个人缴纳社保如果是在社保中心的个人流动窗口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险。这个是只有当地户口的个人才能办理的。当然,如果你是外地来广州自己创业的个体户的话,可以以个体户的名义缴纳广州社保,五险齐买,不过比较麻烦,个体户需要自己开设一个社保账户然后在自己的社保账户中为自己和员工缴纳广州社保。
外地户口个人除了这种方法在广州缴纳社保之外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在广州委托一家人力资源公司代理社保,人力资源公司代理外地户口个人缴纳广州社保,流程简单,个人只需要准备参保资料和钱就可以了,其它参保流程都由人力资源公司办理,方便快捷。不过,个人委托代理社保的话,个人就要承担企业与个人部分的社保费用(现在的广州社保费用每月是1203.22元)另加人力资源公司收取的服务费用(600元每年,更多社保代理套餐咨询:。)
最后小编和大家介绍一家在广州专业做社保代理公司-隶属广东招才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是企业、个人一站式社保在线服务平台。通过在线参保服务,为企业、个人提供社保、五险一金代理缴纳、社保转移、社保保险政策咨询解答等服务。
好了,今天小编就和您分享到这里,更多社保代缴问题请在官网咨询在线客服即可,是广州社保代缴服务平台,是您身边的社保代理专家。
㈢ 灵芝孢子油哪个牌子好
排行榜123网依托全网大数据,根据品牌评价以及销量评选出了2019年孢子油十大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分别是元生泰、攀高/PANGO、保春堂/BAO CHUN TANG、择一、东南医药、健芝缘、林岛、艾科/ACON、GLADSTONE、中平康 。如果您正在查找孢子油什么牌子好?那么本孢子油十大品牌榜单可供您作为选购参考,我们致力于用最真实的用户数据推荐口碑最好的孢子油品牌,让您选得放心。(榜单每月更新一次)
开启分步阅读模式
综合排行
01
1 元生泰
武夷山元生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始于1688年,灵芝知名品牌,获得武夷山灵芝产地证明认证,集食(药)用菌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
02
2 攀高/PANGO
深圳市攀高电子有限公司,健眼仪知名品牌,深圳市知名品牌,系列产品荣获国际多项认证,专业生产、开发、经营医疗器械、保健按摩产品的民营高新科技企业。本公司已通过ISO:13485:2003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获得国际上先进的工业化国家通行的欧盟CE0413、美国FDA等认证证书及国家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产品畅销国内及北美、欧盟、日本、东南亚、澳洲、中东等地区。
03
3 保春堂/BAO CHUN TANG
主营传统滋补。
保春堂品牌在互联网上开设了官方旗舰店保春堂传统滋补品旗舰店,让广大网民在网上也能买到与保春堂实体店同款的商品。保春堂品牌自创立至今,深受广大用户们的喜爱,虽然保春堂已经取得一些不错的成绩,但并没有放慢前进的步伐,仍在为成为行业中的最顶尖品牌努力。
04
4 择一
择一品牌在互联网上开设了官方旗舰店择一旗舰店,让广大网民在网上也能买到与择一实体店同款的商品。择一品牌自创立至今,深受广大用户们的喜爱,虽然择一已经取得一些不错的成绩,但并没有放慢前进的步伐,仍在为成为行业中的最顶尖品牌努力。
05
5 东南医药
东南医药大药房是东南医药(集团)下的一个网上药店,东南医药(集团)系国内医药行业重点企业,是一家以医药科研、开发、种植、生产、销售、标准化信息、运输、仓储、代理、批发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医药集团。
06
6 健芝缘
公司成立于2004年,隶属于健芝缘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整。从灵芝原料培育、超临界萃取到保健食品生产于一个园区,自设专卖店销售,省去中间环节,产品更加新鲜、安全、稳定、有效;公司已通过GB/T22000-2006/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保健食品GMP良好生产规范认证、(灵芝)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犹太洁净食品KOSHER认证、供应商质量保证体系(RQA)认证、国家进出口检验检疫认证,拥有自主进出口权。
07
7 林岛
林岛品牌隶属于白山市吉庆参茸贸易有限公司,公司经销批发的灵芝类产品、人参类产品、鹿茸、虫草、食用菌类畅销消费者市场,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经销的产品品种齐全、价格合理。白山市吉庆参茸贸易有限公司实力雄厚,重信用、守合同、保证产品质量,以多品种经营特色和薄利多销的原则,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
08
8 艾科/ACON
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始于1995年,业界享有“全球快速诊断专家”的美誉,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生物技术公司。
09
9 GLADSTONE
gladstone品牌目前由沭阳懂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品牌自创立至今,深受广大用户们的喜爱,虽然已经取得一些不错的成绩,但并没有放慢前进的步伐,仍在为成为行业中的最顶尖品牌努力。
10
10 中平康
北京中平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知名拔罐器品牌,专业从事拔罐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公司。
㈣ 养老院的老人有病应该是护士吸痰还是护工给吸痰
养老院,如何化解“成长烦恼”
省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省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45.9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1.25%。预计2020年,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360万人,占总人口的18%。许多家庭,甚至第一批执行独生子女政策的家庭,已经开始面临养老问题。许多老年人或主动或被动住进养老院。现在的养老院是什么样?住在养老院的老人过得怎么样?养老院又面临哪些“成长烦恼”?带着诸多问题,记者进行了相关调查。
需求加大与床位闲置现象并存
81岁的刘小雪老人住进养老院两年多,胖了十来斤。“你看我脸上的肉,都嘟噜了。”3月12日中午,在邢台市平乡县平康养护中心,刘小雪老人拍拍脸颊给记者看。住养老院,是刘小雪自己向儿女们提出来的。老伴去世多年,刘小雪不习惯和儿女一起生活,一个人住的日子,有时一天也不说一句话,整个人都是蔫的。在刘小雪住进养老院一年后,曾劝她“别去养老院给儿女丢人”的亲家,也住了进来。现在刘小雪女儿、女婿来养老院,可以一块儿探望三位父母。平康养护中心创办人马杜红告诉记者,最初创办养老院的想法之一,就是看到身边有很多空巢老人面临养老问题。的确,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4+2+1”模式家庭中,一对夫妻要肩负四位老人的养老责任,往往力不从心,老人入住养老院的需求正在增加。在平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大约为3万人。根据我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养老目标,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40张。但目前整个平乡有6家养老院,少的50张床位,多的200多张,总供给量只有大约500张。在全省,养老院床位数量缺口更大。
据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省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45.95万人,需要床位约30万张,但我省各类提供住宿的收留抚养类机构只有1169个,床位16.9万张。而且,除了提供住宿的养老服务床位,这16.9万张还包括了提供住宿的精神卫生服务、儿童福利和保护服务、救助站等社会服务的床位。为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2015年6月,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出台了针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奖补政策:对社会力量新建、改建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给予每张床位4000元建设奖补;对社会力量租赁房产开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且租赁合同在5年以上的,给予每张床位2000元建设奖补。对连续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按实际入住老年人占用的床位数量,给予每月每张床位不低于100元奖补。这一政策促进了城乡养老院数量的增加。但在有些地方,养老院数量增多的同时,入住率却没能相应提高。目前平康养护中心的入住率将近70%,入住老人以能自理、半自理的居多。马杜红坦言,许多重度失能老人想要入住,养老院不敢收。“养护中心护理员只有5名,现在照顾着56位自理、半自理的老人,人员已经很紧张。收住失能老人根本忙不过来。”马杜红表示。县乡一级,许多需要机构养老的老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面临入院难。城市里民办养老院收住的主要是失能、半失能老人,这个群体大多是有养老金的退休老人,有能力负担入住费,但同样入住率不高。石家庄夕阳红养老院,位于新华区小安舍村,现有床位400余张,入住了240位老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占到七成以上。“家的舒适感是目前大多数养老院无法替代的。”夕阳红养老院院长骆亚男坦言,“目前许多养老院能够做到的只是照护老人吃喝拉撒的生理需求,但对于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难以满足。”“社会养老需求大与养老机构床位闲置并存的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供需的不匹配,如何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满足老人多层次的入住需求,是养老院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如何区别城乡养老院的供给特点,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扶植引导,则是政策层面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骆亚男说。
软硬件配套还需更加人性化
“一、二层已经住满了,有老人还想住进来,一看三层没电梯,就走了。”马杜红告诉记者,对平康养护中心来讲,眼下最紧要的是给三层小楼装一部电梯。因为没有电梯,养护中心小楼的三层至今空置。问题卡在钱上。安装电梯大概需要15万元到20万元。翻翻养老院的账本,前期建设已经投入了250多万元,现在一个月盈利大约5000元,马杜红算了算,要是单靠利润装电梯,养护中心还得再攒上三年。硬件配置有时因为资金不足无法到位,也有很多时候,资金有了,硬件配了,却因为与老人的需求不匹配,老人不“捧场”。石家庄凌透养老院就面临文娱活动室、康复保健室使用率低的尴尬。棋牌室、书法室、健身室……养老院董事长冯振文一间一间向记者介绍养老院的特色活动室。为这,冯振文没少费脑筋。他还特地请人在三间活动室盘了火炕,想着冬天老人们能在热炕头上打牌、唠家常。但真正经营起来,他发现,由于养老院半失能、失能高龄老人居多,大多数需要依靠轮椅行动或长期卧床,之前购置的许多健身、娱乐设施老人们用不上。反而是养老院的医用电梯、医护床、生命体征监护仪、红外线理疗仪等医用设备,使用频率最高。哪些软硬件设施是养老院的老人和服务人员真正需要的?随着养老服务市场进入者增多,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养老院开始主动研究需求。
去年,骆亚男就专程去了一趟日本,考察学习当地养老院的设计和管理,还带回来厚厚一摞相关资料。“养老院软硬件的设计,得从人的需求出发。”这是骆亚男考察日本养老院后最大的感受。
骆亚男在日本考察过一家设在当地社区的,集入住、日间照料、居家养老与康复训练等多种照护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中心。中心共三层,一层是一个多功能的开放性共享空间,设有餐厅、会客厅、浴室、技能训练室、家属护理教室、诊察室等多个功能分区,可以灵活满足附近社区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护老人的照护需要,二、三层主要供有长期入住需求的老人居住。
“这种将养老院与日间照护、居家养老组合在一起的养老照护模式在日本是主流,它设在社区,充分考虑了老人渴望融入家庭和社会的心理愿望,也让很多养老设备利用率更高。”骆亚男说。
当她想把一些专业想法在夕阳红养老院落地时,却遇到新问题。骆亚男看到日本一些养老院每层都设计有一个中央活动区,一百平方米左右的敞亮大开间,供老人参加活动和日常就餐。而这样一个共享区域,国内许多民办养老院都没有或没有充分利用。学习归来,骆亚男想把夕阳红养老院每层也改造出一个中央活动区,但养老院租的房子是老式砖混结构,格局不允许,建筑承受力也有限,最后折中的办法只能是在每层腾出中间两间靠近楼道的房间,打通非承重墙,做成半敞开的公共活动区域。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城市养老院,大多仍是租赁学校宿舍、酒店旅馆、医院等改造后经营,软硬件配套不够人性化,不能完全适应养老需求,但限于既有建筑的结构,养老院许多实施改造的想法无法落地。
养护人才瓶颈亟待破解
软硬件设施的改造升级是养老院的眼前工作,但更为长远的发展瓶颈在人才。目前,养老服务人才体系各个环节,都面临人才短缺。最突出的是护理员的短缺。马杜红隔几天就要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一条“平康养护中心招聘护工”的招工启事,招工要求很简单——学历不限、身体健康即可,但一直招不到人。平康养护中心目前的5名护理员,都来自周边农村,他们当中最小的51岁,最大的已经63岁。“护理员年龄偏大,基本算是雇用能自理的老人照顾不能自理的老人。”马杜红说。她认为按养护中心现在的规模,理想的状态是有7名护理员,年龄在40岁到50岁之间。根据2016年1月1日实施的河北省地方标准《养老机构日常照护规范》,护理人员与老人的配置标准为:能自理老人的照护员配置比例为1∶10,半自理老人的照护员配置比例为1∶8,不能自理老人的照护员配置比例为1∶6。养老机构面临的另一个共同问题,是护理员培训难。平康养护中心现有的5名护理员中,4名是小学文化水平,另一名不识字。为了教会他们一些护理专业知识,比如用吸痰仪器给老人吸痰,马杜红经常要重复讲解十几遍。年龄大、难招进、难培训,是养老院普遍面临的难题,这与这份工作的性质有关。在夕阳红养老院,墙上张贴着护理员一天的工作流程,从早晨5时到次日早晨5时,所有的工作按时间段写满一张A4纸,擦身,洗脸,协助老人就餐和大小便、翻身,叩背,换隔尿垫,洗坐便椅,打扫室内卫生,洗餐具……护理员这一职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还要时刻保持警觉,防备老人发生跌倒、噎食等意外。不过,辛苦还是其次,这一职业最大的障碍来自观念——端屎端尿伺候人的活,很多人觉得没面子。
平康养护中心本来有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护工,勤快有爱心,和老人们相处也融洽,但干了一个多月后就辞职了,因为总有人说这份工作没前途。比护理员更为短缺的,是与“医”相关的更为专业的人才,比如养老院一线管理人员。养老院的一线管理人员,最理想的人选是医院的护士长。“懂一些专业医学知识,又会管人。”骆亚男说,很多养老院都想法到医院挖人,但成功的很少。目前无论从职业晋升潜力还是福利待遇保障上,养老院吸引力都比不上医院。夕阳红养老院护理部主任郭海霞,退休前曾是天津一家医院的护士长。她坦言,来到养老院工作是因为退休了想找点事做,但如果在职,她不会这样跳槽。我省高校也正在加快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
去年11月,燕山大学康养人才培训中心项目立项,项目定位省级培训中心,包括培训和研究两部分。培训涵盖养老服务业管理人员培训、老年康复培训、老年护理学培训及老年心理辅导培训等方面。科学研究涉及康复学科、临终关怀与老年心理干预及养老政策研究等多个领域。为了让养老院老人有更充分的医疗保障,更广泛的医养结合尝试在我省一些养老院已经展开。平康养护中心2017年被定为平乡县首家医养结合试点养老院,它是当地平康医院向养老服务领域的延伸项目,养护中心和医院就在一个院内,老人们一旦有紧急情况,医生可以及时赶到。事实上,入住平康养护中心的老人们,很多都是平康医院的老病号,而来此养老,最看重的一点就是“守着医院,心里踏实”。平康养护中心主任郭雪秋回忆,一次一位糖尿病老人突然犯低血糖晕倒在屋里,因为守着医院,大夫及时赶到,才得以化险为夷。“老年人意外摔倒及由此产生的并发症,很可能造成生命危险,紧急救助非常关键。养老院24小时有护工值班,屋里还装有紧急呼叫设备,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老人安全。”郭雪秋说。
近日,我省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河北省养老机构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符合相关条件者将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这一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养”和“医”资源的对接与共享。
国外靠什么留住养老服务人才
养老服务人才建设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加强养老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是各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共同面临的问题。国外一些成熟做法,可作为当下养老服务人才建设的参考。
立法保障人才建设
日本非常重视法律法规对养老人才建设的保障作用。1987年,日本颁布《社会福祉士及介护福祉士法》,其中,社会福祉士主要面向需要照护的老年人,为他们提供医疗、护理保险、退休金等相关咨询,指导老年人选择合理的照护方式。介护福祉士主要面向缺乏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等服务。从1989年开始,日本实施国家资格认证考试,开启了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向专业化迈进的大门。1992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看护员等人才确保促进法》《社会福祉事业法》和《社会福祉设施职员退休津贴共济法》三大法律,建立了中央福祉人才中心、中央福祉学院、都道府福祉人才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全方位一体化的培训体系。2008年,日本通过了有关确保介护(养老)服务的人才,改善服务员工待遇的法律,要求从业单位必须为服务人员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向员工介绍今后5-10年的工资待遇、升迁职位和发展前景,以稳定养老服务业的人才队伍。
完善培养激励机制
在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机制方面,美国非常重视和支持各类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并将服务记录作为学生升学、职位升迁的硬性考察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人们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德国由政府出资支持培训养老护理员,学员可以通过半工半读的形式学习老年护理的相关课程,还能额外得到政府的补贴。养老护理员经过培训以后拥有较好的职业通道和完善的职业上升机制,可以在养老机构当养老护理员,可以去医院当护理师,也可以去培训学校做讲师等,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建立分级分层培训体系
德国养老护理员专业化程度比较高,护理教育分为三个层次:中专、专科培训和大学本科。2003年,德国政府颁布了关于老年护理员的专业法律《老年护理职业法》。该法律详细地阐述了养老护理员的认证条件和资格准入标准,对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方式、培训模式以及相应的承担责任主体和费用也有详细规定。以德国的大学护理专业为例,开设了护理科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等课程。此外,德国养老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学校负责颁发理论课程合格证书,企业(养老机构)负责颁发实践课程合格证书,对护理人员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来源:河北日报)
热文推荐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2017年国家级养老医疗政策汇总
各地养老相关“十三五”规划汇总
2018年两会代表养老建言汇总
2016年十三五、养老、医疗政策大汇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
解读利好新政!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
2个亿!2017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项目出炉啦
民政部副部长 高晓兵在2017年全国医养结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招募】“香山颐养”医养运营托管合作
主办单位:
支持单位:
幸福颐康养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特别感谢!
中国养老网 Cnsf99.com
微信公众号:cnsf99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手机:18801069617微信
18513379617微信
养老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长按扫描访问首页
添加小编微信发送名片照片,即可获得海量养老产业相关资料!
发布项目、招聘、投融资等信息
欢迎投稿感谢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中国养老示范联盟结交更多养老健康产业优秀人士。
㈤ 状元,会元,解元为什么这么称呼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网络状元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年)废除,历经近1300年。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封建社会的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励多少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死钻八股、勇跳龙门。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别称鼎元。但古时的状元也不是全部是殿试第一名。唐郑谷及第后,作《宿平康里》诗“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但是郑谷当年是第八名,而不是第一。五代时南汉《十国春秋》云“刘䶮(yǎn)定例,作状元者,必先受宫刑。故罗履先《南汉宫词》曰:“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
会元是指会试(科举考试)的第一名。会试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
《明史.选举志》:"会试第一为会元。"《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伯虎性素坦率,酒中便向人夸说:'今年我定做会元了。'"因会试是聚集各省举人到京会考,故有此称。会试后尚有殿试,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解元,指科举制度中乡试第一名,唐制,举进士者均由地方解送入京,后世相沿,乃有此名。
唐制,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试,故后世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如世称明代唐寅为唐解元。
亦称"解首"。宋洪迈《容斋四笔•责降考试官》:"[天禧二年]十一月,解一百四人,解元郭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姊妹易嫁》:"秀才宜自爱,终当作解首。"清李调元《制义科琐记•会元解元入翰林》:"伊翕庵举进士,引见南海子,上顾学士曰:此人山东解元也,遂改庶吉士。"
宋元
对读书人的通称或尊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可怜自家,母子孤孀,投托解元子个!"
《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俞良便挨身入去坐地。只见茶博士,向前唱个喏,问道:'解元吃甚么茶?'"
明清
明清科举制度正式科举考试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为省一级考试,考试合格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是举人在京城参加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进士考试,分三甲第一甲三人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赐进士及第。 第二甲人数若干第一名称传胪,赐进士出身。第三甲人数最多赐
㈥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着名英雄人物有哪些
战斗英雄
抗美援朝中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当中,有军职干部3名,师职干部10余名,团职干部200多名。
烈士当中,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战友伤、自己上、炸死敌军的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有双腿伤、忍痛爬、捐躯开路的许家朋,有子弹打光拉响手榴弹冲向敌人的孙占元,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战终日、歼顽敌、屡建战功的杨春增,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在朝鲜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有:邱少云 黄继光 杨根思 罗盛教 毛岸英等。
志愿军英雄故事
杨根思(1922--1950)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他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荣获“爆破大王”、“华东一抗美援朝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同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 在1950年11月29日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奉命率领一个排的战士,坚守在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小高岭,这是敌人南逃的必经之地。战斗打响后,他率领全排先后连续打退了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此时,阵地上只剩下他与两名伤员,并且弹药用尽。当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危急关头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朝鲜政府还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
邱少云(1931年--1952年)四川铜梁(现为重庆铜梁)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1952年11月11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12日11时,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万古留存。
黄继光(1930年--1952年)原名黄积广,四川中江县人。1949年参加革命,1951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代理班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上甘岭战役。由于多次出色完成任务,他两次被评为工作模范并荣立三等功。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597.9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半山腰被敌机枪火力点压制,前进受阻。危急中,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爆破任务。他勇敢地冲向敌地堡,用手雷炸毁敌几个火力点后,敌一残存的火力点还在顽抗,部队前进依然困难。此时,黄继光身上已经7处负伤,手雷也已全部用光。为了完成任务,减少战友的伤亡,他忍住巨痛英勇地扑向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敌机枪射孔,为反击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壮烈献身精神的鼓舞下,反击部队迅速全歼美7师5个连,夺回阵地。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青年团中央授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为缅怀英雄,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其家乡中江县兴发乡也改名为继光乡。
许家朋(1931-1953)安徽省绩溪县人,1951年5月参加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0团第9连战士。 1953年7月6日夜,在反击石砚洞北山战斗中,他所在的突击排突入敌阵地后,为敌暗堡猛烈的机枪火力所阻,爆破手爆破未成,英勇牺牲。许家朋从牺牲的爆破手身边拿起炸药包向敌暗堡扑去,在距敌10余米处两腿负伤,就夹着炸药包爬行。在逼近敌暗堡后,发现炸药包受潮失效,他猛然挺立起来,扑向敌碉堡机枪眼,双手紧抱敌机枪脚,胸膛紧抵枪口,整个上身都钻进了枪眼,阻止了敌人机枪发射,保证了攻击部队迅速攻占主峰,全歼守故100余人。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张桃芳(1931-2007)江苏兴化人。22岁的年轻战士,志愿军214团8连狙击手张桃芳,就是他在金化郡上甘岭狙击战中,用442发子弹,歼敌214名,创造了朝鲜前线我军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 1954年,24军选拔战斗英雄支援空军飞行员队伍建设,经过体检,214团仅张桃芳一人合格,进入徐州第5航空预备学校和济南空军第5航校1团学习。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空军高密第1训练基地担任歼击机飞行员,飞行米格15和米格15比斯歼击机,但在随后换装新式歼击机后,身体不适应高空缺氧,由空军司令刘亚楼亲自批示,转到防空兵,任防空兵某部营长,后来历任坊基地警卫连副指导员、上海空军政治学校学员、山东潍县基地警卫连指导员、济空地空导弹第九团司令部副参谋长、地空导弹九团副团长等职务。 1985年6月,张桃芳退职休养。
吕松山,山东省牟平县人。1944年参加革命,原先是一个油脂工厂的技术工人。美国帝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朝鲜战争以后,他便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在一个战斗连队里,当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战斗小组长”,屡立战功,2007年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王凤江,开国英雄中被志愿军总部记特等功的王凤江烈士。1950年9月26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血战武家小庙英雄王凤江的战斗剪影》,使这位战斗英雄在全国闻名遐迩。
1925年生于黑龙江省肇州县。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热辽军区第三师第十旅战士、战斗组长,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五师第十四团班长、副排长、排长。解放战争中,王凤江英勇作战,先后荣立大功四次、小功七次。
1950年9月,他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被评为全国战斗英雄。同年,他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三十九军第一一六师第三四七团七连副连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王凤江参加了第一至第三次战役。1951年1月3日,在釜谷里战斗中,他率突击队攻占敌高地时中弹牺牲,年仅26岁,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志愿军三十九军党委授予王凤江“保国英雄”光荣称号。
杨连弟,从登高英雄到志愿军一级英雄
1919年,杨连弟出生于天津北运河畔北仓村,家境贫寒。1943年,杨连弟被日伪当局抓去当电业工人,爬杆架线。他终日奔波劳碌,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后来,他在建筑工地当架子工。垒台搭架、登梯爬高成为他独特的本领。
1950年9月25日,杨连弟出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铁道兵一师一团一连副连长。
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展开,铁路、桥梁大部分被敌机炸毁,前方供应中断,杨连弟所在部队参加龙津桥抢修。由于缺少备用枕木,杨连弟冒着敌机轰炸,顺着一根由桥墩垂下的半截钢轨爬上17米高的下行线桥墩,取下40多根枕木,解决了工程急需,赢得了抢修时间。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被赶至“三八”线附近的“联合国军”为挽回败局,对志愿军后方补给线实施狂轰滥炸,炸毁了钢铁运输线上的重要桥梁之一清川江大桥。
运输中断,上级命令一连在80天内修复。杨连弟奉命带一个排抢修清川江大桥。这时,恰逢朝鲜4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他们先后搭浮桥12次,均被冲毁。最后,杨连弟创造了修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钢轨架浮桥”的方法,终于使中断的清川江大桥胜利通车,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小时。杨连弟荣立一次大功、两次小功。他领导的一排荣立集体功。
1952年3月,杨连弟所在部队进驻百岭川桥。该桥位于半径500米的弯道上,东靠峭壁,西临清川江,是满浦线上的枢纽。十座桥墩中,有五座已被炸坏,钢轨、枕木散落各处。5月15日上午,连里召开支委会,中间休息时,杨连弟因桥上有一个班正在起梁,就到桥上去看。他发现新修的第三孔钢梁由于过车多、负重大,移动了5厘米,就和战士们抬着压机上桥,准备移正钢梁。就在这时,一颗定时炸弹突然爆炸,一块弹片击中他的头部,他当场牺牲,时年33岁。
杨连弟牺牲后,志愿军总部为杨连弟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称号,命名他生前所在连队为“杨连弟连”。为了纪念杨连弟,铁道部接受群众建议,将陇海铁路八号桥命名为“杨连弟桥”,并在桥头建立纪念碑和烈士塑像。
1953年3月15日,杨连弟的灵柩从朝鲜清川江畔运回祖国,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6月25日,朝鲜政府追授杨连弟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战斗英雄
抗美援朝中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当中,有军职干部3名,师职干部10余名,团职干部200多名。
烈士当中,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战友伤、自己上、炸死敌军的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有双腿伤、忍痛爬、捐躯开路的许家朋,有子弹打光拉响手榴弹冲向敌人的孙占元,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战终日、歼顽敌、屡建战功的杨春增,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在朝鲜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有:邱少云 黄继光 杨根思 罗盛教 毛岸英等。
志愿军英雄故事
杨根思(1922--1950)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他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荣获“爆破大王”、“华东一抗美援朝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同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 在1950年11月29日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奉命率领一个排的战士,坚守在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小高岭,这是敌人南逃的必经之地。战斗打响后,他率领全排先后连续打退了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此时,阵地上只剩下他与两名伤员,并且弹药用尽。当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危急关头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朝鲜政府还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
邱少云(1931年--1952年)四川铜梁(现为重庆铜梁)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1952年11月11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