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溶解氧(DO)
溶解氧(DO)是指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氧,以每升水中所含氧的毫克数来表示.水中溶解氧的量和水温、压力及水的化学组成有密切关系.它是鱼类和好氧菌生存、繁殖必须的物质,当溶解氧低于4mg/1时,鱼类就难以生存.
‘贰’ 溶解氧浓度 DO% 400%是什么单位
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是水体与大气平衡或经化学、生物化学反应后存于水体中的氧.
其单位是“微摩尔每升”即“1μmol/L”
‘叁’ do,bod,cod与tod这四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什么叫总有机碳(TOC)?
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以有机物中的主要元素一碳的量来表示,称为总有机碳。 TOC的测定类似于TOD的测定。在950℃的高温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气化燃烧,生成CO2,通过红外线分析仪,测定其生成的CO2之量,即可知总有机碳量。在测定过程中水中无机的碳化合物如碳酸盐、重碳酸盐等也会生成CO2,应另行测定予以扣除。 若将水样经0.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测得的碳量即为溶解性有机碳(DOC)。TOC、DOC是较为经常使用的水质指标。
什么叫总需氧量(TOD)?
总需氧量的测定,是在特殊的燃烧器中,以铂为催化剂,于900℃下将有机物燃烧氧化所消耗氧的量,该测定结果比COD更接近理论需氧量。 TOD用仪器测定只需约3min可得结果,所以,有分析速度快、方法简便,干扰小、精度高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如果TOD与BOD5间能确定它们的相关系数,则以TOD指标指导生产有更好的实用意义。
什么叫生化需氧量(BOD)?如何以生化需氧量(BOD)来判断
所谓生化需氧量(BOD)是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的有机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的量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它是以水样在一定的温度(如20℃)下,在密闭容器中,保存一定时间后溶解氧所减少的量(mg/L)来表示的。当温度在20℃时,一般的有机物质需要20天左右时间就能能完成氧化分解过程,而要全部完成这一分解过程就需100天。但是,这么长的时间对于实际生产控制来说就失去了实用价值。因此,目前规定在20℃下,培养5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这时候测得的生化需氧量就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用BOD5表示。如果是培养20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这时候测得的生化需氧量就称为20天生化需氧量,用BOD20shy;表示。 生化需氧量(BOD)的多少,表明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反映出水质的好坏。
什么叫化学需氧量(COD)?
所谓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与重铬酸钾氧化法。高锰酸钾(KmnO4)法,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时,可以采用。重铬酸钾(Kshy;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 有机物对工业水系统的危害很大。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水在通过除盐系统时会污染离子交换树脂,特别容易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使树脂交换能力降低。有机物在经过预处理时(混凝、澄清和过滤),约可减少50%,但在除盐系统中无法除去,故常通过补给水带入锅炉,使炉水pH值降低。有时有机物还可能带入蒸汽系统和凝结水中,使pH降低,造成系统腐蚀。在循环水系统中有机物含量高会促进微生物繁殖。因此,不管对除盐、炉水或循环水系统,COD都是越低越好,但并没有统一的限制指标。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COD(DmnO4法)>5mg/L时,水质已开始变差。
‘肆’ 什么是溶解氧(DO)
中文名称:溶解氧 英文名称:dissolved oxygen;DO 定义1:在一定条件下,溶解于水中分子状态的氧的含量。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热工自动化、电厂化学与金属(二级学科) 定义2:溶解于溶液中的氧。 应用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腐蚀与保护(二级学科);腐蚀与保护一般名词(三级学科) 定义3: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其含量与水温、氧分压、盐度、水生生物的活动和耗氧有机物浓度有关。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水域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4:单位水体中溶解的氧的数量。 应用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渔业环境保护(二级学科) 定义5:以分子状态溶存于水中的氧。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文、水资源(二级学科);应用水文学(水利)(三级学科)]
‘伍’ 名词解释一下生物需氧量(BOD)COD TOD DO SS
36.生物需氧量(BOD) 一般指在1L污水或待测水样中所含的一部分易氧化的有机物,当微生物对其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水中溶解氧毫克数
COD:化学需氧量,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简便的间接指标,指一升污水中所含有的有机物在强氧化剂将他强氧化后所消耗氧的毫克数
TOD:总需氧量指污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只要是有机物)在高温下燃烧或稳定氧化时所需要的氧
DO:溶解氧量指溶于水体中的分子态氧,DO值大小是水体能否进行水体自净作用的关键
SS:悬浮物含量 污水中不溶性固态物质的含量
‘陆’ 请教:环评知识中“SS、COD、BOD、TSP、DO等”的中文名称是什么
SS:悬浮固体
BOD:生物需氧量。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一般有机物都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但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时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给微生物的需要,水体就处于污染状态。
COD:化学需氧量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以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为指标,折算成每升水样全部被氧化后,需要的氧的毫克数,以mg/L表示。它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tsp:总悬浮颗粒物,空气指标;
do:水中溶解氧量。
环评常见基础知识:
工程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中分析项目建设影响环境内在因素的重要环节。
工程分析的原则。
当建设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技术文件中记载的资料、数据等能够满足工程分析的需要和精度要求时,应先复核校对再引用。
对于污染物的排放量等可定量表述的内容,应通过分析尽量给出定量的结果。工程分析应体现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能反映建设项目染物产生及排放的环节,明确适用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途径-
工程分析的对象。
工程分析的范围包括主题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储运工程及依托工程等,主要从下列几方面分析建设项目与环境影响有关的情况:工艺过程,资源、能源的储运,交通运输,厂地的开发利用;
对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的开车、停车、检修、一般性事故和泄漏等情况发生时的污染物非正常排放进行分析,找出这类排放的来源、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的频率等;其他情况。
工程分析的重点。
工程分析应以工艺过程为重点,并不可忽略污染物的非正常排放(简称非正常排放)。资源、能源的储运,交通运输及厂地的开发利用是否进行分析及分析的深度,应根据工程、环境的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决定。
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与工程分析。
根据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可将建设项目分为建设过程、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进行工程分析。所有建设项目均应分析生产运行阶段所带来的环境影响。
生产运行阶段要分析正常工况下的排放和非正常工况下排放两种情况。个别建设项目在建设阶段和服务期满后的影响不容忽视,应对这类项目的这些阶段进行工程分析。在有必要也有条件时,应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或环境风险分析。
工程分析的方法。
目前采用较多的工程分析方法有: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
(6)生物氧do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环评知识的作用:
用于预测所有开发项目环境后果的正式程序,可在项目规划和设计的早期阶段预见到潜在问题,从而预防、降低及缓解任何不利影响。
环境影响评估还需准确说明产品制造或服务提供程序的所有阶段对社会的总环境风险。
环境影响评估旨在识别并评价决策过程中初始方法和替代方法对环境的影响,重点是公认需得到最大关注的环境问题,此外还应确定无需进行详细研究的问题。
‘柒’ 在污水处理中DO代表什么意思
溶解氧(DO)。DO的测试方法严格遵守废水水质分析国家标准测试方法,或者采用高精密度溶解氧分析仪器。DO的测试在生化处理废水中起重要作用,各种生化反应对溶解氧浓度的要求都很高,在反应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废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以保证微生物具有最高的活性,生化处理达到最优处理效果。 溶解氧是影响生化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好氧生物处理中,如果溶解氧不足,好氧微生物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氧,其活性受到影响,新陈代谢能力降低,同时对溶解氧要求较低的微生物将应运而生,影响正常的生化反应过程,造成处理效率下降。好氧生物处理的溶解氧一般2~4mg/L为宜,在这种情况下,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结构正常,沉降、絮凝性能好。供氧过高,能耗浪费,而且代谢活动增强,营养供应不足而使微生物缺乏营养,促使污泥老化,结构松散。 因此,在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溶解氧应该经常测试,以保证曝气池中的溶解氧浓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确保好氧微生物正常生长,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捌’ DO溶氧浓度的单位有哪些表示方法
DO溶氧浓度的单位有哪些表示方法
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是水体与大气平衡或经化学、生物化学反应后存于水体中的氧.
其单位是“微摩尔每升”即“1μmol/L”
处理石油化工废水,根据反应器内有机物降解与溶解氧浓度(DO)的相关性,提出了以DO作为SBR法的模糊控制参数。通过大量试验,总结出反应初始阶段(8~10min)溶解氧浓度不仅能够间接地反映进水有机物浓度(COD),而且对整个反应过程都有重要影响。溶解氧的高低主要受曝气量大小控制,因此可根据初始阶段溶解氧的浓度及变化情况预测进水有机物浓度,进而实现对曝气量的模糊控制。同时,还发现当有机物不再被降解时,DO迅速大幅度升高,可根据DO变化这一特点实现对反应时间的模糊控制。
‘玖’ 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
1、B 2、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