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动物细胞培养液为合成培养基但该往培养基中加入一些什么天然成分
合成培养基一般需要考虑细胞对营养的需求。
天然组分信息的添加,需要考虑市场上、文献里面推荐的形式。例如血清、植物蛋白裂解液……
义翘神州的CHO\ HEK293\SF9\SF21\Hi5细胞培养基是完全组分,不需要另行加入天然成分(例如血清)。
❷ 微生物培养基所需六大营养素是哪六个
高中生物书上说是5种:C源,N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
营养要素:碳源
1。自养型微生物
来源:无机碳源(CO2、NaHCO3、CaCO3等含碳无机物)
2。异养型微生物
来源:有机碳源:即含碳有机物糖、脂、蛋白质、有机酸等和天然含碳物质(石油)糖类(尤其是单糖),其次是醇类、有机酸、脂类
功能:(1)用于构成微生物的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2)既是碳源能源又是一种双功能的营养物
营养要素:氮源
1。氨基酸自养型(将非氨基酸类的简单氮源合成所需的一切氨基酸,如所有的绿色植物和很多的微生物)
来源:无机氮:NH3、铵盐、硝酸盐、N2、铵盐、硝酸盐将无机氮合成菌体蛋白或含氮的代谢产物(如氨基酸等)
2。氨基酸异养型(从外界吸收现成的氨基酸,包括所有的动物和大量异养型微生物)
来源:有机氮:复杂蛋白质(如牛肉膏、蛋白陈)、核酸、尿素、一般氨基酸复杂蛋白质、核酸
功能:合成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及含氮的代谢产物(如氨基酸等)
营养要素:生长因子
1。生长因子自养型(不需要外界提供生长因子)
来源:自行合成所需的生长因子
2。生长因子异养型(需要外界提供某种生长因子)
来源:维生素、氨基酸、碱基
功能:①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
②参与代谢过程中的酶促反应
另外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微生物能够合成大量维生素。如作为维生素的生产菌(如阿舒假囊酵母生产维生素B12)
无机盐和水我就不必讲了吧。其实这些东西在高三的课本上是很明确的。
楼主将的六大其实是对于动物来将的啦,不要搞混了概念哦。
❸ 在培养基中加入的血清或血浆属于天然成分么
血清的成分人类无法清楚,不能人工配制,因此称之为天然成分。
血清,指血液凝固后,在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原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或指纤维蛋白原已被除去的血浆。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基本营养物质、提供激素和各种生长因子、提供结合蛋白、提供促接触和伸展因子使细胞贴壁免受机械损伤、对培养中的细胞的起到某些保护作用。
❹ 培养基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在离体条件下,不同种植物的组织对营养有不同的要求,甚至同一种植物不同部分的组织对营养的要求也不相同。
培养基的种类、成分直接影响到培养材料的生长发育,因而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最主要部分。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人们已经研制出了适合不同培养目的的各种培养基配方。
这些培养基一般都由无机营养、碳源和能源、维生素、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和包括有机氮、酸和复杂物质的有机添加物组成。
一般情况,一种培养基与其他培养基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无机营养的组成上,除了特殊情况,盐组成在各种不同的培养液中变化幅度很大。任何数量和浓度的氨基酸、维生素、植物激素或其他有机物都可以加入到一个给定的盐浓度的培养基中,并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❺ 培养基包括哪些成分,各有什么作用,如何配制
1 无机营养物
无机营养物即无机盐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根据植物对无机盐需要的多少,将其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1 大量元素
大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占干物重的0.1-10%,其浓度一般大于0.5mmol/L,包括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若加上碳(C)、氢(H)、氧(O),则有9种元素。
在离体培养中,其C、H、O三元素是从人工加入的糖类获得的,H、O元素也可以从培养基所含的水分中获得,而其余6种矿质元素要从加入的适量的无机盐类来获取。
无机氮常以硝态氮(如KNO3)和铵态氮(如NH4NO3)两种形式供应,多数培养基都是二者兼而有之。
1.2 微量元素
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铁(Fe)、硼(B)、锰(Mn)、铜(Cu)、锌(Zn)、钼(Mo)、氯(Cl)等。
植物对其需要量极微,在植物体内含量占干物重的0.01%以下,起生长发育所需的浓度一般小于0.5mmol/L,稍多则产生毒害。
碘(I)虽不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但几乎在所有的培养基中都含有碘元素,有些培养基还加入了钴(Co)、镍(Ni)、钛(Ti)、铍(Be),甚至铝(Al)等元素。
1.3 铁盐
铁是用量较多的一种微量元素,是许多重要氧化还原酶的组成成分,在植物叶绿素的合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若以硫酸铁和氯化铁为供铁源,培养基的pH值会达到5.2以上,形成氢氧化铁沉淀,使培养物无法吸收而出现缺铁症,故在培养基配制时,常用硫酸亚铁和EDTA二钠配成螯合态铁,成为有机态铁方被培养物吸收和利用;也可用EDTA铁盐,作为铁的供应源。
这些元素参与培养物机体的建造,构成植物细胞中的核酸、蛋白质、叶绿体、酶系统和生物膜所必需的元素。
2 有机营养成分
在配制培养基时,不仅要加入无机营养成分,还要加入一定量的有机营养物质,以利于培养物的生长和分化。
2.1 糖类
在组织快繁中,被培养的培养物大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的也不能满足其对糖类的需求,因此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糖作为碳源和能源,同时对维持培养基一定的渗透压也有重要作用。
最重要的碳源是蔗糖,其浓度一般为2%-3%。葡萄糖和果糖也是较好的碳源。在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可用市售的白砂糖代替蔗糖,也有同样的效果。
2.2 维生素
维生素常以辅酶形式参与生物催化剂——酶系的活动,以及参与细胞的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糖代谢等重要生命活动。
在组培中以B族维生素为主,常使用盐酸硫胺素(维生素B1)、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6)、烟酸(维生素B3)、钴胺素(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c)、生物素(维生素H)、抗坏血酸(维生素C)等,一般使用浓度为0.1-1.0mg/L。
2.3 肌醇(环己六醇)
在组培中,肌醇本身不直接促进培养物的生长,可有助于活性物质作用的发挥,提高维生素B1的效果,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磷脂代谢和离子平衡作用,从而促进培养物的生长和胚状体及芽的形成。在配制培养基时,肌醇通常使用浓度为50-100mg/L。
2.4 氨基酸
在培养基中要加入一种或数种氨基酸,最常使用的是甘氨酸(Gly),有时用到丝氨酸(Ser)、酪氨酸(Tyr)、谷氨酰胺(Gln)、天冬酰胺(Asn)等,作为重要的有机氮源。
甘氨酸能促进离体根的生长,对其培养物的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通常用量为2-3mg/L。
有时也采用水解乳蛋白(LH)或水解络蛋白(CH),它们是牛乳用酶法等加工而成的水解产物,是含有约20种氨基酸的混合物,通常用量为500mg/L。
2.5 有机附加物
在组培中,人们发现在培养基中添加一些天然的有机物或提取物对培养物的增殖和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例如椰乳(CM),一般用量为10%-20%(或100-150mg/L);酵母提取物为0.5%;番茄汁为5%-10%;香蕉泥为100-200mg/L;马铃薯用量为150-200g/L,去皮和去芽后,煮30分钟,再过滤,即可加入培养基中。
马铃薯、香蕉泥具有较大的pH缓冲作用。这些天然有机物的作用是为培养物提供一些必要的营养成分、生理活性物质和生长激素等。但由于这些天然有机物成分较复杂,且难确定,含量又不稳定,所以应尽量避免使用。
3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在组培中,为了促进培养物生长和器官分化,其培养基除加入营养物质外,还必须加入一种或多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生长调节物质(植物激素)是培养基中的关键物质,在组培中起着决定的作用。一般常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类。
我们将在后期专门安排一期介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在组培中的作用。
3.1 生长素类
组培中,生长素类的作用是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胚状体的产生以及试管苗的生根,更重要的是细胞分裂素配成一定的比例诱导腋芽及不定芽的产生。
生长素类常用的有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2,4-D一般用于初代培养,启动细胞脱分化,而再分化阶段往往不用2,4-D,而用NAA、IBA、IAA;在生根诱导中一般多用IBA。
3.2 细胞分裂素类
在进行组培中,常将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合使用,即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大时,促进芽的形成,这时细胞分裂素起到主导作用;比例小时,则有利于根的形成,这时生长素起主导作用。培养基中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之间的比例是决定器官分化的关键。
细胞分裂素类常用的有:激动素(KT)、6-苄氨基嘌呤(6-BA/BA/BAP)、玉米素(ZT)、2-异戊烯腺嘌呤(2-ip)、吡效隆(CPPU)和噻重氮苯基脲(TDZ)。但在组培中通常使用人工合成的6-BA和KT,因他们性能稳定且价格适中。
4琼脂
依据态相不同,培养基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其区别在于加入琼脂与否,若加入琼脂便形成胶体状态的固体培养基,而不加则为液体培养基。
琼脂是最好的固化剂,他是一种由海藻中提取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在培养基中本身不具营养,它的主要作用是使培养基在常温下凝固,一般使用量为0.6-1.0%。
培养基的pH值偏酸,高压灭菌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均会影响其凝固力。琼脂一般以色浅、透明、洁净为好,新买来的琼脂要先试验一下它的凝固能力,以便确定其适宜的用量。
5活性炭
在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AC),其目的主要是利用其吸附能力,减少一些有害物质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创造暗环境,对某些植物诱导生根有利。
一般认为活性炭之所以有强大的吸附能力,主要是通过氢键、范德华力等作用力,把有毒物质从外植体周围吸附掉。
活性炭除了有吸附作用外,在一定程度上还降低光照强度,从而减轻褐变。
但是,活性炭对物质的吸附无选择性,既吸附有毒酚类的同时,又吸附培养基中的有利物质,如生长调节物质、维生素B6、叶酸、烟酸等,并且在不同植物的组培中有效程度不一。因此,在决定使用活性炭时应先试验再确定是否采用,通常使用浓度0.1%-0.5%。
❻ 高中生物题 “在培养胚胎干细胞时,培养基中通常需要加入动物血清等
应该是:C95%的空气和5%的CO2 。不是C95%的O2和5%的CO2 。
❼ 动物细胞培养基的成分有哪些
动物细胞培养基有平衡盐溶液、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无血清培养液等四种。
目前常用的平衡盐溶液有乳酸钠和复方氯化钠溶液(1.86%乳酸钠溶液和复方氯化钠溶液之比为1:2)与碳酸氢钠和等渗盐水溶液(1.25%碳酸氢钠溶液和等渗盐水之比为1:2)两种。
天然培养基也称复合培养基,是含有化学成分还不清楚或化学成分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
天然培养基主要取自动物体液或从动物组织分离提取。其优点是营养成分丰富,培养效果良好,缺点是成分复杂,来源受限。
合成培养基(synthetic medium),又称为组合培养基,是通过顺序加入准确称量的高纯度化学试剂与蒸馏水配制而成的,其所含的成分(包括微量元素在内)以及他们的量都是确切可知的。合成培养基一般用于实验室中进行的营养、代谢、遗传、鉴定和生物测定等定量要求较高的研究。
无血清培养液是不含血清而含有支持细胞增殖和生物反应的多种营养成分(如生长因子、组织提取物等)的细胞培养液。
无血清培养液由基础培养液和附加成分组成,取代血清的补充物:
1、激素和生长因子;
2、结合蛋白类;
3、低分子量营养因子;
4、贴壁和铺展因子等。
❽ 在动物细胞克隆培养时,通常在培养基中加入哪些营养
动物细胞培养液为合成培养基但该往培养基中加入一些什么天然成分: 合成培养基一般需要考虑细胞对营养的需求。 天然组分信息的添加,需要考虑市场上、文献里面推荐的形式。例...
组培和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中都有哪些成分: 植物组织培养: 1培养基固体, 2培养基成分蔗糖、氨基酸、维生素、水、矿物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琼...
动物细胞培养基中哪些品牌比较好些?谢谢!: 动物细胞的培养基的种类和组成 分3类: ⒈天然培养基 ⒉合成培养基 ⒊无血清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 天...
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血清的有哪些作用: 培养细胞用的培养基为人工合成,但动物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还有一些成分尚未研究清楚,加入动物血清是为了给体...
❾ 高中生物:培养基分哪几种分别作用是啥
1、选择性培养基: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
2、鉴别培养基: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的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例如,伊红美蓝乳糖培养基(EMB)。
(9)高中生物合成培养基加什么天然成分扩展阅读:
培养基在使用前通过高压或过滤灭菌。防止污染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确认工作细胞库是否被污染,确认毒种工作种子批是否被污染,确认所用培养基及其添加成分(如小牛血清、NaHCO3等)是否被污染,均可用细菌、真菌及支原体无菌试验来确认并排除。同时要对无菌试验培养基的灵敏度进行验证。
实际生产中,可以从配制好的培养液中取少量加入营养琼脂于恒温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即可观察有无污染。
其它:高压灭菌设备、过滤除菌设备均应进行验证,确保灭菌和除菌效果;前者应在投产前及其后的每6个月进行验证,后者应在每次除菌前、后进行验证工作(至少应在除菌后进行一次)。
另外,应将有毒区与无毒区严格分开,并有各自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及孵室,有毒区对无毒区应保持相对负压,防止病毒对培养细胞(尤其是细胞库)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