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物制品的保存及运输
凡是从微生物、原虫、动物材料直接制备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方法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疾病的制剂,通称为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按所用的材料、制法或用途,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细菌性疫苗是利用病原性细菌本身,经人工加工处理除去或减弱其致病作用而制成的。菌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化学药品或物理方法将病原菌杀死,制成死菌苗,如猪丹毒和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这类菌苗的优点是,容易保存,保存时间长;缺点是用量大,产生免疫力需要的时间较长,免疫期较短。另一类是用无毒或毒力减弱的活菌制成的活菌苗,如猪丹毒弱毒菌苗、仔猪副伤寒弱毒菌苗、口服猪肺疫弱毒菌苗等。它的优点是产生免疫力需要的时间较短,免疫期长,用量也小;缺点是不易保存,有效期短。(2)病毒性疫苗是用病毒本身制成疫苗,除去或减弱了病毒对动物的致病作用而制成的,只可用于预防传染病。病毒性疫苗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活的弱毒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乙型脑炎弱毒疫苗、细小病毒弱毒疫苗、伪狂犬病弱毒疫苗等;另一类是死疫苗或灭活疫苗,如伪狂犬病油佐剂疫苗、细小病毒油佐剂疫苗等。这两类疫苗的优缺点与菌苗大致相同。(3)类毒素某些病原菌经人工培养,使它产生大量外毒素,除去细菌,得到不含细菌的外毒素滤液,再在外毒素中加适量甲醛处理,成为无毒而保持有使动物产生抵抗力的制剂,这种制剂叫做类毒素。它能刺激机体产生大量抗毒素,故能用于预防疾病。如破伤风明矾沉淀类毒素,就是其中的一种。
以上三类制品都是富含免疫原性的抗原,动物接种后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因此,又称预防制品。(4)抗毒素动物经过反复多次注射某种病原菌的类毒素或毒素后,就会产生抵抗这种毒素的能力。采取这种动物的血液,提取的血清,经过处理就是抗毒素。如破伤风抗毒素(也可叫破伤风抗毒素血清),就是其中的一种。(5)免疫血清用疫(菌)苗反复多次免疫动物后,动物就会产生抗这种病原微生物的免疫血清,采取这些动物血液,分离血清,再加入一定量的防腐剂制成的。如抗猪瘟血清、抗猪丹毒血清等。
抗毒素和免疫血清,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常用作治疗和被动免疫,是紧急预防和减少患传染病动物死亡的有效制剂。(6)诊断液利用微生物和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产物,或具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制造出来的专供诊断各种畜禽传染病用的生物药品都叫诊断液。
生物制品不同于普通的化学药品,从化学成分上看多为蛋白质,有些制品还是活的微生物。因此,它们一般怕光、怕热,有些还怕冻结。保存和运送条件要求严格和细致,否则可直接影响到它们的质量,所以要严格遵照生物药品厂的要求,进行保存和运输。一般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疫(菌)苗应保存在干燥阴暗处,避免阳光照射。
第二,温度条件对生物制品的影响特别重要,温度急剧变化,容易损害疫(菌)苗和血清的效能。疫(菌)苗应放在冷库或冰箱中保存。最适宜保存的温度是2~8℃,温度越低保存的时间越长。有些制品须在低温下保存,才能更好地保持它的效力。如干燥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在-15℃可以保存一年以上,在0~8℃只能保存6个月,而在10~25℃时,最多不超过10天即可失效。
第三,运输活疫(菌)苗时,应将活疫(菌)苗装入有冰的广口保温瓶中,途中避免日晒和其他高温,要尽快送到目的地,缩短运输时间。
第四,在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注意苗瓶有无破损,瓶口及胶盖应封固。瓶签上有关药品名称、批号、有效日期、检验号、用法及用量等应保持完整清楚,以便查考。
第五,过期的生物药品,以及瓶内有异物、凝块等异常变化者都不能使用。
第六,按规定的浓度及稀释液进行稀释。活苗稀释后必须当天用完,用不完的应当废弃,千万避免放置过久,以免注射后无效。切忌用热的稀释液稀释疫苗。
第七,使用生物药品所需的器械,如注射器、针头、滴管等,在使用前后都需洗净和消毒。
第八,废弃的生物药品要妥善处理,活疫(菌)苗必须煮沸或倒在火内烧掉;死苗倒在深坑内埋掉。装疫(菌)苗的小瓶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再用。
表38 猪常用的生物药品(续)-2296275名称 用途与用法 免疫期 猪O型口蹄疫灭活 预防猪O型口蹄疫,10~25千克猪肌 6个月 疫苗 肉注射2毫升,25千克以上猪肌肉注射3毫升 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 预防猪伪狂犬病,成年猪肌肉注射2 1年 苗 毫升,3月龄以上猪注射1毫升 猪伪狂犬病灭活苗 预防猪伪狂犬病,仔猪肌肉注射1.5毫升,种猪3毫升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预防萎缩性鼻炎,妊娠母猪产仔前皮 6个月 灭活苗 下注射2毫升,仔猪1周龄和3~4周龄皮下分别注射0.2毫升和0.4毫升 破伤风血清(抗毒 治疗:20000单位肌肉或皮下注射 14天 素) 预防:3000单位肌肉或皮下注射 抗猪瘟血清 预防:20~100毫升皮下或静脉注射 治疗:为预防量的1倍 14天 抗猪丹毒血清 预防:10~30毫升皮下或静脉注射 治疗:20~75毫升 14天 抗猪肺疫血清 预防:20~40毫升皮下或静脉注射 治疗:为预防量的1倍 14天
2. 为什么生物制品要冷藏
温度降低,会导致生物氧化还原反应减慢,使得生物制品能保存得更久
3. 关于生物试剂的存放和运输
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温度为零下78℃,湿冰就是冰的温度,一般为冷冻条件的温度,如在零下20℃冷冻的冰的温度为零下20℃。对于一些酶类等蛋白产品,需要干冰运输,其他大多数生化试剂采用湿冰即可;
运输常温试剂的时候,不需要冰。对于需要冷藏的试剂,在用冰运输的时候,要把试剂同冰之间有隔离物,不能直接接触试剂包装,如试剂外面加装盒子,在盒子外面加冰,基本都采用冰块,不能直接用水结成的冰,因为冰融化后会形成水,容易污染试剂。加冰块的量没有严格限制,以试剂四周都处于冰块包围为宜。
不要小看生物试剂的量,很多抗体类试剂、酶类试剂是很贵的,可以达到上千元/mg(即每公斤几百,上千万元),其保存条件也是很严格的,否则容易失去活性。运输的时候建议使用冰块,而非碎冰,主要原因:1)碎冰的温度高,而冰块的温度更低;2)冰块可以更长时间的保持低温;3)碎冰容易化成水。
--------------------------
生物制品由蛋白质、脂肪、糖和核酸组成,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须防止失活。
主要影响因素:
①水:促进化学反应
②热:温度每升高10度,反应速度加快一倍。生物活性物质:-10℃保存;病毒-70℃保存。
③氧:参与化学反应,应隔氧保存。
④光:某些化学反应激发能的潜在来源。需避光保存。
⑤微生物:利用活性物质生长繁殖。
一、生物制品的保存与运输温度
多数生物制品都是对温度敏感,保存和运输生物制品时往往对温度有一定要求。疫苗:从制造疫苗部门直至使用疫苗的现场之间的各个环节,疫苗均应存在规定的保冷状态下,这一保冷系统,在EPI活动在中称为冷链系统。卫生部颁布的《计划免疫工作技术管理规程》对不同疫苗保存运输温度做了统一规定。
二、冷冻干燥技术
生物制品以水溶液或混悬液状态存在并起活性作用。随着溶液温度升高,分子拥有较多能量易于外界物质起化学反应,导致变性失活。除去溶液水分常用方法:
常温或高温下蒸发,缺点:会加速生物活性物质破坏,改变物质在干燥后溶解性能,故不能使用。
冷冻干燥:溶液低温干燥→降低温度水溶液冻结→水的蒸汽压力降低,难以挥发→降低气压→使结成冰的水直接升华成为水蒸气→使其附着于一个温度更低的金属表面→再凝结成冰→使活性物质中的固态水分不断升华,不断凝结在冷凝器上,直至干燥。
三、保护剂的作用
1.保护剂的种类
冻干保护剂:能防止活细胞在冷冻干燥时受到破坏的物质。
据作用机制分为两大类:
①渗透剂,如DMSO、甘油、蔗糖等,能渗入细胞内,降低因冷冻而增加的渗透压,防止细胞内脱水,可保护细胞因慢冻可能产生的损害。
②非渗透剂,如PVP、蛋白质等,能防止细胞由内向外渗漏溶质,可保护细胞在速冻和溶解时可能受到的损害。
2.保护剂的效用
①对生物活性物质保护剂防止生物活性物质失去结合水;防止结构水形成结晶,造成生物活性物质的活性损害;一些含经基的有机保护剂,能代替部分结构水,与蛋白质中的默基或氨
基结合,保持其三级和四级结构。
②对活细胞
保护剂降低细胞内外渗透压差,防止细胞损坏;防止因细胞内水分结晶而改变膜或分子立体结构;若保护剂系细胞的营养物质,则可使细胞在复苏时能迅速修复细胞膜所受的损伤。
4. 生物制品是怎样进行保存和运输的呢
1各生产单位应有冷藏设备,供储存半成品及成品之用。2 下列各项半成品、成品须分别储存。如条件可能时应单设储存库,否则亦应隔开放置,以免混淆。2.1尚未或正在除菌、灭活、解毒之半成品,必须由制品部门隔离储存。2.2已经除菌、灭活或解毒之半成品,在尚未得出检定结果前,仍由制造部门分别储存。2.3 待分装制品及分装后在检定中或检定合格尚未包装之制品,由分、包装室分别储存。
2.4 已经检定合格包装后之制品,应交成品库。3 储存的半成品、成品的容器应有明显标志,注册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贮存日期。4 储存的半成品、成品应填写库存货位卡及分类帐,由专人负责保管、整理,进出均需及时填写并签字。5 各种半成品瓶口须严密包扎或封口。6 各种半成品、成品按各该制品制造及检定规程所规定的温度、湿度及避光要求储存,应定时检查和记录储存库的温度。7 半成品、成品储存库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8 有疑问之半成品或成品须加明显标志注明“保留”字样,待决定后再作处理。9 检定不合格而应予废弃之半成品或成品,应及时处理。10 超过规定储存时间之半成品(如菌苗原液等)或已过有效期之成品,应及时废弃。
11 生物制品在运输期间应遵守下列原则:
11.1 尽量采用最快速的运输方法,以缩短运输时间。11.2 尽量用冷藏方法运输,尽量避免夏季运送制品。11.3 冬季运输应注意防止制品发生冻结。
5. 土壤微生物样品如何保存
1,用的冰盒,只用保鲜袋装好,放在冰盒中即可。
2,有人认为放在4度下冷藏可以减小细胞繁殖,维持微生物区系的稳定性。但低温也可以造成某些微生物的死亡。到目前为止,低温对各种微生物死亡速率的影响研究较少,还不能肯定这样确实可以保持原有微生物区系不变。因此,样品采集后应尽快分析,存放时间越短越好。
3,把新鲜土样放在一个试管里
上面用棉花塞住
再用牛皮纸封存
记得一定要扎紧
--------------------
这是论坛上有人用的方法。你也可以查下教科书或者专业网站上的信息。我好久不做微生物了,都不太记得了。
-------------------------------
不知道你保存的是什么菌种。一般保持湿度常温就可以了。以前我们做嗜热菌和其他的常规菌种保存都是四度冰箱保存。如果不是什么特殊的菌种,我觉得第三种方法或用保鲜袋装上就可以了。
6. 为什么疫苗要冷藏
因为疫苗是由减毒活病原微生物,或者是用灭活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其成份中大多是蛋白质,怕热、怕光,因光和热可以导致蛋白变性,活疫苗一旦被灭活,就会失去原有的免疫效果,失效的疫苗接种到人体不会产生免疫效果。
所以在保存和运输疫苗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全程处于冷藏环境,个别疫苗需要冷冻贮存。另外疫苗对于外界的常温是有一定时间的耐受性,但不能长时间脱离冷链,所以为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在其贮存与运输过程中需冷藏环境。
(6)微生物样品冷藏运送为什么扩展阅读
疫苗可以分为两种,灭活疫苗和弱毒活疫苗。按剂型可以分为疫苗稀释液一体的和疫苗稀释液分开保存的两种模式,灭活苗往往合为一体,活疫苗往往是分开保存的。
疫苗的保存方法可以分为保鲜保存(2°-8°)和冷冻保存(-15°以下)两种,灭活疫苗采用保鲜保存,活疫苗采用冷冻保存,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疫苗耐热保护剂的应用,有很多厂家也将活疫苗采用保鲜保存的方法,例如硕腾动保。
对于灭活疫苗来说,由于疫苗没有活性,所以对温度要求不是太敏感。可是对于活疫苗而言,温度是保存一种疫苗最主要的注意事项,温度越低就越不利于疫苗的生命活动,疫苗的分裂和繁殖就会处于静止状态,这样疫苗的活性就会保存的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