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洋浮游生物及分类是什么
海洋浮游生物是指悬浮在水层中常随水流移动的海洋生物。这类生物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没有或仅有微弱的游动能力;绝大多数个体很小,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其构造,只有海洋浮游生物
个别种的个体甚大,如北极霞海洋浮游生物水母最大直径可达2米;种类繁多,隶属于植物界和动物界大多数门类;数量很大,分布较广,几乎世界各海域都有。1887年,德国浮游生物学家V.亨森首先采用“Plankton”一词专指浮游生物。该词来自希腊文,意为漂泊流浪。对海洋浮游生物的研究,自1828年英国J.V.汤普森和1845年德国J.米勒算起,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第一阶段偏重于采集观察、形态分类,其中1889年德国北大西洋浮游生物调查队及其编写的《浮游生物调查成果》为海洋浮游生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意大利那不勒斯(那波利)海洋生物研究所的《那波利湾动植物志》和摩纳哥海洋研究所的《摩纳哥王子科学调查成果》,对海洋浮游生物的分类和形态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20年代以后为第二阶段,海洋浮游生物自然生态的研究成为主要内容,着重研究它们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各种环境因子对各类海洋浮游生物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等,代表性着作有《飞马哲水蚤的生物学》等。60年代以来为第三阶段,海洋浮游生物自然生态的研究密切结合实验生态进行,并发展到现场大容器控制生态系统的实验研究。
海洋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
浮游植物种类较为简单,大多是单细胞植物,其中硅藻最多,还有甲藻、绿藻、蓝藻、金藻等。
浮游动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包括无脊椎动物的大部分门类,如原生动物、腔肠动物(各类水母)、轮虫动物、甲壳动物、腹足类软体动物(翼足类和异足类)、毛颚动物、低等脊索动物(浮游有尾类和海樽类),以及各类动物的浮性卵和浮游幼体等。其中以甲壳动物,尤其是桡足类最为重要。还有一类浮游单细胞生物兼有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具能动的鞭毛,兼备自养和异养的能力),植物学家把它列为甲藻门鞭毛藻类,动物学家则把它归入原生动物鞭毛虫纲。
按照浮游时间的长短,浮游生物可分3类:永久性浮游生物,即终生在水中浮游,大多数浮游生物属于此类;阶段性浮游生物,其幼体营浮游生活,成体则营底栖生活或游泳生活;暂时性浮游生物,指一类非浮游生物仅因环境变化、生殖等原因,有时营短期的浮游生活,如一些底栖的介形类、糠虾类。
海洋浮游生物最重要的特点是能在水中保持悬浮状态
对浮游生活的适应浮游生物最重要的特点是能在水中保持悬浮状态,具有多种多样适应浮游生活的结构和能力,主要有两种类型——扩大个体表面积或结成群体增加浮力以及减轻比重增加浮力。
扩大个体表面积或结成群体增加浮力这类现象在浮游生物中很普遍。如六角网骨藻、角刺藻有细长的角毛;桡足类有细长、多毛的第一触角和尾叉刚毛;龙虾的叶状幼体有扁平叶状的头胸部和细长分叉的胸足;等片藻、直链藻结成带状,海链藻结成链状,星杆藻连成星状等。
盐度也影响海洋浮游生物的平面分布
减轻比重增加浮力方式多样。①产生气、油等比水轻的物质。如管水母类僧帽水母群体顶端有一个充满气体(主要是氮)的大气囊,桡足类的哲水蚤体内有一个狭长的油囊,浮游硅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油点或脂肪酸。②分泌胶质。如浮游海樽类有发达的胶质囊。③增加水分。浮游动物的含水量一般都高于底栖动物,如水母类的含水量高达96%以上。④外壳和骨骼退化或消失。如浮游腹足类软体动物的贝壳都比底栖种类的轻薄,有孔虫的外壳上遍布小孔,毛颚类动物无骨骼组织。
时空分布、平面分布按照纬度的不同,浮游生物可分为寒带种(分布于北冰洋和南大洋)、温带种(分布于北、南温带海域)和热带种(分布于热带海域)。这3类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寒带浮游生物的种类少,每个种的数量大;而热带浮游生物的种类多,每个种的数量少;温带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每个种的数量,都介于前两类之间。发生上述分异现象的主要因子是温度。
盐度也影响海洋浮游生物的平面分布。广盐性种类分布较广,一般生活在近海,称为近岸浮游生物;狭盐性种类分布较窄,大多生活在外海,称为大洋浮游生物。
海洋大量浮游生物能吸收二氧化碳
浮游生物的平面分布还与海流密切相关,根据其分布能为探索不同水团、海流的流向和分布提供材料。如管水母类帆水母和银币水母,在东海可作为黑潮暖流的指示种。
浮游生物数量的平面分布并非均匀,常有密集成斑块状的分布现象。其成因或是风力、湍流以及水的富营养化,或是生殖、索饵活动。
垂直分布浮游植物由于进行光合作用,仅分布在海洋有光照的上层(约0~200米,称为真光层)。蓝藻大多分布于真光层的上部,硅藻则可分布在整个真光层。浮游动物在上、中、下各个水层都有分布,但种类和数量互不相同。原生动物、轮虫类、水母类、枝角类、浮游腹足类及浮游幼虫一般分布在上层,它们与浮游植物统称为上层浮游生物。深海磷虾等种类潜居深海,被称为深海浮游生物。其他各类浮游生物则可栖息于各个水层。在1000米以内的水层中,浮游动物的磷虾类、桡足类等种类有随着深度而增多的趋势,但其数量却随深度而减少。此外,近年来微分布的研究引起了重视,它研究栖息在0~1米表层水中的生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动。影响这个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是风力。
各类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其中引起变化最大的是昼夜垂直移动(一般白天下降,夜晚上升)。根据英国F.S.罗素提出的“最适光度假说”,浮游动物常栖息在光度对其生命活动最为合适的水层里,光度的昼夜变化促使浮游动物进行昼夜垂小丑鱼借助海葵护身
直移动。一般来讲,上层水中的种类和数量在夜晚显着增加。除光度外,其他外界因子如温度(温跃层能阻碍一些浮游动物上升到表层)、盐度(盐跃层对河口小型浮游动物的垂直移动也有阻碍作用)和食料等,也能影响昼夜垂直移动的幅度。
内外条件的变化也会引起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变动。①生殖引起的变化。如有些浮游甲壳动物在生殖期上升到表层产卵;而浮游有孔虫在生殖时却将壳上的刺吸收后,沉到中、下层。②发育引起的变化。如浮游动物幼体由于趋强光性和摄食浮游植物,栖息于上层;成体则由于背光性或趋弱光性,移栖中、下层。③摄食引起的变化。如中、下层的植食性浮游动物,晚间因需摄食浮游植物,上升到表层;中、下层的肉食性毛颚类因追逐饵料动物,夜晚随桡足类上升至表层。④天气引起的变化。如不少趋弱光性的浮游动物在阴天栖息于上层,而在晴天又移居中、下层。⑤海流引起的变化。如上升流可把下层的浮游动物带到上层等。
虾虎鱼鱼小虾同居
季节分布在北温带海域的春季,因为表层水温升高、光照增强、营养盐(氮、磷等无机盐类)增多,浮游植物得以大量繁殖,形成一年中的第一次数量高峰。高峰之后,由于营养盐大量消耗,浮游植物的繁殖受到限制,加上植食性浮游动物的大量捕食,使浮游植物的数量在夏季急剧减少。秋季,营养盐含量经积累又复增多,浮游植物再度大量繁殖,从而形成一年中的第二个高峰(但数量已不如第一个高峰)。在冬季,浮游植物又复减少。上述变动是浮游植物季节变化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种类的季节交替,如夏季硅藻衰退后,甲藻起而代之。因为甲藻在高温和营养盐贫乏的季节能大量繁殖。北温带海域浮游动物的季节分布与浮游植物大致相似,但数量高峰的出现稍晚于浮游植物,一般是紧接在浮游植物高峰之后。因为浮游植物高峰的出现提供了大量饵料,植食性浮游动物才得以大量繁殖。浮游动物也有种类的季节交替现象,如以桡足类为食的毛颚类,数量高峰常稍迟于桡足类。可见除温度外,食料也是影响浮游动物季节分布的外界因子。
上述北温带海域浮游生物的季节分布,由于一年中出现春、秋两个数量高峰,称为双周期型。在寒带海域,不论是浮游植物还是浮游动物,一年中只在夏季出现一个短暂的高峰,称为单周期型;其他季节由于光照太弱或光照完全消失,温度太低,生物无法繁殖。在热带海域,由于环境因子整年比较稳定,所以浮游生物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洁蟹爬进鳗鱼嘴觅食物
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的结构和功能中,占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在海洋食物链中,浮游植物是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成为食物链的第一环节(也称第一营养阶层)。浮游植物的产量(初级生产)影响着植食性浮游动物的产量(次级生产),而后者又影响着肉食性小型动物的产量(三级生产)和肉食性大型动物的产量(终级生产)。这4级生产的数量逐级减少,构成数量或生物量的金字塔。因此,浮游生物的产量(包括初级和次级生产)是海洋生物生产力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鱼类和其他经济水产动物的产量。
在能量流动中,浮游植物把吸收的日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植食性浮游动物摄取浮游植物后获得能量,并通过食物链的各个环节将能量传递下去,逐级减少,构成能量金字塔。因此,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拳击蟹拿海葵防天敌
研究意义和展望浮游生物种多、量大,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成员,其研究对渔业生产和海洋科学基础理论都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经济鱼类的饵料基础,某些种(如桡足类的哲水蚤)的数量分布可提示鱼类(如鲱形鱼类)索饵洄游的路线,有助于寻找渔场,确定渔期。有的种类本身就是渔业资源,如海蜇、毛虾和磷虾,以及用桡足类和糠虾等加工制作成的虾酱,均可供食用。许多浮游植物(如骨条藻、褐指藻、扁藻、金藻和螺旋藻等)和浮游动物(如轮虫、桡足类、卤虫等)可以人工大量培养,作为水产动物育苗的饵料。有些浮游生物对环境的污染物具有净化和富集的能力。
一些狭温、狭盐性浮游生物,可作为不同海流的指示种。磷虾类、管水母类等浮游动物在较深水层大量密集,会形成深海散射层,阻碍或干扰声波在水中的传播,使声呐失效。发光浮游生物(如夜光虫等)的大面积密集,可引起海水发光,俗称“海火”,影响海军作战。浮游硅藻、钙板金藻、放射虫、有孔虫和翼足类等遗骸的沉积物可作为地层划分和海底石油资源勘探的辅助标志,有助于了解海洋地质史和古海洋环境等。
一些浮游植物,特别是甲藻和蓝藻,当海域富营养化时会发生过度繁殖,使局部水域变色,形成赤潮,对鱼、虾、贝类及其他经济海产动物危害很大。
皇帝虾借势大型海洋动物
对浮游生物的研究,以下一些方面有待深入:①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生理生化机制。②浮游生物生态系统的现场观察实验(包括提高生产力方法,浮游生物在氮、磷、碳循环中的作用及能量的流动)。③赤潮浮游生物分泌毒素的生理机制和生化组成,以及预测和防治赤潮的方法。④浮游生物对污染物质的吸收、富集、解毒和净化的生理生化过程。⑤浮游生物的大量培养(工厂化)。⑥利用浮游生物作为捕捞经济鱼类及勘探海底石油资源的标志。⑦浮游蓝藻的固氮作用。
浮游硅藻
浮游硅藻分布于海水中和湿土上,为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食料。硅藻死亡后,遗留的细胞壁沉积成硅藻土,可作耐火、绝热、填充、磨光等材料,又可供过滤糖汁等用。约11000种,大多水生,几乎在所有的水体里都生长,只有极少数生活在陆地潮湿处。
浮游硅藻
浮游硅藻是水生动物的食料,是海洋中的主要的初级生产力。分类学家们一般认为硅藻来源于鞭毛藻,为一个特殊的分支。有现在生存的和化石的种类。根据壳面花纹的排列,将本门分为中心纲和羽纹纲。
主要特征
浮游硅藻植物细胞壁富含硅质,硅质壁上具有排列规则的花纹。壳体由上下半壳套合而成。色素体主要有叶绿素A、C1、C2以及β-胡萝卜素,岩藻黄素、硅藻黄素等,同化产物为金藻昆布糖。藻体一般为单细胞,有时集成群体。细胞壁里有两片硅质壳,一大一小,像盒子一样套在一起。两片硅质壳,大的套在外面,叫上壳,较老;小的在里面,叫下壳,较年轻。
形态结构
1.细胞壁:无色、透明。外层为硅质,内层为果胶质。细胞壁含果胶和二氧化硅,质坚硬,常由套合的两瓣组成,并有呈辐射对称(辐射硅藻目)或左右对称(羽纹硅藻目)排列的花纹。
(1)壳面和带面:细胞壁的构造像一个盒子,套在外面的较大,为上壳;套在里面的较小,为下壳。硅藻上﹑下壳相互套合。上壳和下壳都不是整块的,皆由壳面和相连带两部分组成。壳面平或略呈凹凸状,壳面边缘略有倾斜的部分,叫壳套;与壳套相连,和壳面垂直的部分,叫相连带,亦称带面。
硅藻
(2)间生带:有些种类在壳套与相连带之间具有间生带,凡贯壳轴较长的种类都有间生带,其数量有1~2条或多条。花纹形状主要有三类:鱼鳞状,如卡氏根管藻;环状,如杆线藻;领状,如环形娄氏藻和中肋角毛藻。
(3)隔片:具间生带的种类,有向细胞腔内伸展成片状的结构,称隔片。如果隔片一端是游离的,称为假隔片,如斑条藻;如果隔片从细胞的一端通到另一端,则称为全隔片或真隔片,如楔藻。间生带和隔片都具增强细胞壁的作用。
(4)突出物:硅藻细胞表面有向外伸展的多种多样的突出物,有突起、刺、毛、胶质线等。它们有增加浮力和相互连接的作用。
突起:是细胞壁向外的头状突出物,如弯角藻。
刺:一般细而不长,末端尖,其数目、长短不一,最粗大的刺如双尾藻,中等的刺如盒形藻,较小的刺如圆筛藻的缘刺。
毛:为较细长的突出物,长度常为细胞直径的数倍,有的种类在粗毛里还有色素体,这是毛与刺的最大区别。此外还有膜状突起(如太阳漂流藻)和胶质线、胶质块等胶质突起(如海链藻)。
硅壳硅藻
(5)花纹:硅藻细胞壁上都具排列规则的花纹,主要有点纹,为普通显微镜下可分辨的细小孔点,单独或成条(点条纹);线纹,这是由硅质壁上许多小孔点紧密或稀疏排列而成,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时,无法分辨而是一条直线状;孔纹,为硅质壁上粗的孔腔,中心硅藻纲的孔纹基本为六角形,其结构很复杂;肋纹,为硅质壁上的管状通道,内由隔膜分成小室或壁上因硅质大量沉积而增厚。
放大200倍的一种海洋硅藻
(6)三轴和三面:按硅藻细胞的方位分为纵轴、横轴和贯壳轴。由纵轴和横轴形成上、下壳面。由纵轴、贯壳轴形成长轴带面。由横轴、贯壳轴形成短轴带面。从壳面看,称壳面观;从带面(壳环面)看,称带面观(侧面观)。壳面和带面形状截然不同。通常中心硅藻类壳面呈辐射对称,多为圆形、椭圆形,也有三角形或多角形的;羽纹硅藻类,壳面一般细长,呈两侧对称,有舟形、卵形、弓形、S形、菱形、新月形和椭圆形等。带面(壳环面)一般为长方形、方形或楔形等。
纵轴:为壳面中央的纵线,又称顶轴、长轴。
横轴:为壳面中央的横线,又称切顶轴、短轴。
贯壳轴:是上、下壳面中心点的相连线,又称壳环轴。
2.色素体:硅藻的光合作用色素主要有叶绿素A、C1、C2以及β-胡萝卜素,岩藻黄素、硅藻黄素等。色素体呈黄绿色或黄褐色,形状有粒状、片状、叶状、分枝状或星状等。
3.同化产物:主要是油滴,在显微镜下观察,油点常呈小球状,光亮透明。
4.细胞核:硅藻有一个细胞核,常位于细胞中央,在液泡很大的细胞中,常被挤到一侧。用甲基蓝或尼罗蓝稀溶液染色,可见到细胞核。
生殖方式
浮游硅藻常用一分为二的繁殖方法产生。分裂之后,在原来的壳里,各产生一个新的下壳。盒面和盒底分别名为上、下壳面。壳面弯伸部分名壳套。上下壳套向中间伸展部分,称相连带。上下相连带总称为壳环,这个面称壳环面。有些种类,如根管藻,在壳环面细胞壁上还有很多次级相连带,或称间板。细胞质和一般植物细胞相似。生殖方法有营养生殖,形成复大孢子、小孢子和休眠孢子等。
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1.营养生殖
为硅藻最普通的一种生殖方式。分裂初期,细胞的原生质略增大,然后核分裂,色素体等原生质体也一分为二,母细胞的上、下壳分开,新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
形成的两个细胞各自再形成新的下壳,这样形成的两个新细胞中,一个与母细胞大小相等,一个则比母细胞小。这样连续分裂的结果,个体将越来越小。这在自然界和室内培养的硅藻可见到。
2.复大孢子
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到一个限度,这种小细胞不再分裂,而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这种孢子称为复大孢子。复大孢子的形成方式有无性和有性两种。
(1)无性方式是由营养细胞直接膨大而成,如中心纲的变异直链藻。
(2)有性方式通过接合作用,借助运动或分泌胶质使个体接近,然后包围于共同胶质膜内,进行接合。
3.小孢子
多见于中心硅藻的一种生殖方式,细胞核和原生质多次分裂,形成8、16、32、64、128个不等小孢子,每个小孢子具1~4条鞭毛,长成后成群逸出,相互结合为合子,每个合子再萌发成新个体。
4.休眠孢子
这是沿海种类在多变的环境中的一种适应方式。休眠孢子的产生常在细胞分裂后,原生质收缩到中央,然后产生厚壁,并在上、下壳分泌很多突起和各种棘刺。当环境有利时,休眠孢子以萌芽方式恢复原有形态和大小。
分类概述
根据壳的形状和花纹排列方式,浮游硅藻分成两个纲:中心硅藻纲和羽纹硅藻纲。
圆筛藻
中心硅藻纲的花纹辐射呈对称排列。细胞呈圆盘形、圆柱形或三角形、多角形等。细胞外面常有突起和刺毛。没有壳缝或假壳缝,不能运动。中心硅藻大多分布于海水中,淡水种类很少。本纲分成三个目。
1.圆筛藻目
单细胞,或以壳面相连成链状或靠胶质丝连成链状,或埋于胶质内。细胞常为圆形、鼓形、圆柱形或透镜形等。横断面为圆形。壳缘平滑,有的种类壳缘具小刺。常见属有直链藻属、圆筛藻属、小环藻属、海链藻属、指管藻属、冠盖藻属、辐杆藻属、漂流藻属、娄氏藻属(凸盘链藻属)、骨条藻属、细柱藻属和环毛藻属。
根管藻
2.根管藻目
细胞壳面大多椭圆形,少数圆形。贯壳轴伸长而呈管状,常有各种形状的间生带。壳面突起呈半球形、锥形和斜锥形等,末端常有小刺。常见属有根管藻属。
3.盒形藻目
单细胞或形成链状群体。细胞形状像一袋面粉或小盒子状,各角隅常有突起,有的还具小刺。壳面为椭圆形或多角形。大部分在海洋中营浮游生活。有的种类能分泌胶质,营回着生活。淡水种类极少。常见属有角毛藻属、半管藻属、四棘藻属、弯角藻属、盒形藻属、双尾藻属、三角藻属。
生态意义
1.分布特点
硅藻广泛分布于海水和半咸水中。硅藻是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组成者,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2.生态特点
鱼池清塘排水后,往往最先生殖的是菱形藻、小环藻等硅藻。这类既能浮游又能底栖(附生)的兼性浮游植物,大量产生可能与浅水、光照好及清塘后水中硅酸盐含量丰富有关。硅藻一年四季都能形成优势种群。有明显的区域种类,受气候、盐度和酸碱度的制约。有的种可作为土壤和水体盐度、腐殖质含量和酸碱度的指示生物。
3.饵料价值
硅藻死亡后的硅质外壳大量沉积海底形成的硅藻土,含有85.2%的氧化硅。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可作为建筑、磨光等材料,也可作为过滤剂、吸附剂、造纸、橡胶、化妆品和涂料的填充剂以及保温材料等。
硅藻土
4.硅藻土
硅藻死亡后的硅质外壳大量沉积海底形成的硅藻土,含有85.2%的氧化硅。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可作为建筑、磨光等材料,也可作为过滤剂、吸附剂、造纸、橡胶、化妆品和涂料的填充剂以及保温材料等。化石硅藻对石油勘探有关的地层鉴定及古海洋地理环境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危害
(1)赤潮:海洋环境如果受到富营养污染或其他原因污染,常使某些硅藻如骨条藻、菱形藻、盒形藻、角毛藻、根管藻和海链藻等生殖过盛,形成赤潮,使水质恶劣,对渔业及其他水产动物带来严重危害。
(2)有些硅藻(如根管藻)生殖太盛并密集在一起,会阻碍或改变鲱鱼的洄游路线,降低渔获量。
浮游甲藻
浮游甲藻是藻类植物的一门。多数为具双鞭毛的单细胞个体,常有纤维素的细脑壁,壁上有花纹,少数种类裸露无壁,呈三角形、球形和针形,前后或左右略扁,前、后端常有突出的角。细胞核大,有核仁和核内体。细胞质中有大液泡,有的有眼点。载色体金褐色,有一个或多个,含叶绿素A、C和多量的类胡萝卜素、硅甲黄素、甲藻黄素、新甲藻黄素及环甲藻黄素;少数种类无色,腐生或寄生。贮藏食物为淀粉或油类。繁殖方法为分裂和产生孢子,有性生殖极少见。分布于池塘、湖泊和海洋中。多数甲藻对光照强度和水温范围要求严格,在适宜的光照和水温条件下,角藻属
甲藻在短期内大量繁殖,造成海洋赤潮。生活在淡水中的甲藻喜在偏酸性水中生活。水中含腐殖质酸时,常有甲藻存在。有的也在硬度大、碱性水中生活。除少数种类外,为鱼类能消化的食料。利用某些甲藻晚上发光的特性以探索和追踪鱼群的方法,已在海洋渔业生产上受到重视。甲藻是重要的浮游藻类之一,甲藻死后沉在海底形成生油地层中的主要化石。
甲藻的代表属有多甲藻属、角甲藻属和裸甲藻属。
浮游绿藻
浮游绿藻是藻类植物的1门。主要特征有:①光合作用色素是叶绿素和β-胡萝卜素及几种叶黄素;②贮藏食物主要是淀粉;③在生活史中,产生具有顶端着生的,多为2~4根等长鞭毛的游泳细胞;④有性生殖很普遍,为同配、异配或卵配。藻体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管状多核体等各种类型。
本门约8600种,从两极到赤道,从高山到平地均有分布。绝大多数种类产于淡水,少数产于海水,浮游和固着的均有,寄生的引起植物病害;此外还有气生的种类,有的与绿水螅共生,少数种寄生或与真菌共生形成地衣。
丝状绿藻与附生的硅藻
生活史
浮游绿藻有3种类型:①单倍体的藻体型,生活史中只是合子是双倍的,合子在萌发时即进行减数分裂,这一类型的绿藻很多,如衣藻。
②双倍体的藻体型,生活史中只有配子是单倍的,减数分裂只在形成配子时进行,这一类型的例很少,如伞藻。以上两型都没有世代交替。
③双单倍体的或称单双倍体的藻体型,这一类型的绿藻有世代交替,即在生活史中,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交替出现——有性世代的植物体即配子体产生单倍的配子,配子结合成为双倍的合子,合子发育成为无性世代的植物体即孢子体产生孢子,减数分裂在产生孢子的过程中进行,孢子又发育成为配子体,如此循环往复。有不少的绿藻属于此一类型,例如石莼。
细胞结构
浮游绿藻有单细胞的,群体的或多细胞的;群体定型或不定型;多细胞个体为球形、分枝和不分枝的丝状、扁平叶片状、杯状和空管状;除极少的例外,绿藻的营养细胞多具有细胞壁,细胞壁的外层是果胶质,内层是纤维质;刚毛藻属、鞘藻属和毛鞘藻属的细胞壁还有几丁质,松藻目细胞壁的最内层由胼胝质构成;通常具有一至多个细胞核,有液泡。
在一些群体的团藻类有明显的胞间连丝。每个营养细胞都具一至数个色素体,色素体的形状多样,有杯状、星状、带状、片状、网状和粒状等;绝大多数种类的营养细胞含有一至多个蛋白核,少数种类没有。游动细胞具有2、4条或更多的等长的鞭毛。
繁殖方式
浮游绿藻的繁殖方式有3种:①营养繁殖。绝大多数单细胞种类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新个体,丝状的或其他形
Ⅱ 室外鱼池水变绿了怎么处理
1、生物控制:就是使用水蚤(鱼虫)把小球藻吃掉,使用前提是池里没有吃水蚤的鱼类等。
2、控制盐度:小球藻是窄盐性生物,对盐度的增加很敏感,在水里加盐去除绿藻。
3、用除藻剂:虽然可以除藻,但因为是有毒药剂,对鱼对草都有害。
4、减少光照:很多养殖场建遮阳棚,既可以减少光照,同时可以避免一些其他的污染。
5、建立过滤系统:将藻类、氨氮、硝酸盐、悬浮物等统一消除,减少有机物被细菌分解成氨和磷酸盐的机会,使水质变得更加清澈。
6、用紫外线杀菌:用UV紫外线杀菌灯控制水体中的微生物过度繁殖非常有效,一般1-2天就可以杀灭水体中的各种微生物,而且对消化系统破坏较小,尤其在生物性混浊的爆发期杀菌清水的效果非常明显,对付绿藻特别有效(绿藻爆发也是生物性混浊的一种),但是UV紫外线杀菌手段不宜常用,使用时要避免直接照射鱼儿。
Ⅲ 影响生物生存环境的主要因素
各种水生生物,包括底栖生物、游泳生物及浮游生物,它们的生存、繁殖和分布均与温度、深度、光照、含盐度、底质以及其他生物因素密切相关。对于陆生及水生生物来说,除温度、光照及生物因素外,海拔、湿度、水陆分布及空气条件等对它们的生活也起着很大的影响。下面将一些重要的环境因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概述如下。
温度 温度是决定水域中生物的生存、繁殖和分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温度主要来自阳光的照射,一方面它随着纬度及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又随水体深度的不同而改变,一般来说表层水体的温度变化较大,底层水体的温度较稳定。海水中仅在250~300m以上的水层才有季节性温度的变化,其下水层温度终年无大变化。另外,局部地区由于有大洋暖流通过,或因海底火山喷发或熔岩作用影响,可造成局部增温,有利于某些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陆地的温度除了受纬度的控制外,还受海拔高度的影响,一般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另外,温度也控制着生物的分异度和分区,分异度是指在一定环境中生物种类的多少。一般来说,温度高的地区生物的种类也就越多,分异度也就越高;温度低的地区生物种类就少,生物的分异度也就越低。如极地的生物种类比热带生物种类明显减少。分异度最高的地方往往是生物礁,生物礁发育在温暖、清澈、盐度正常的热带、亚热带浅海环境里。现代生物礁的分布严格受纬度的控制,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8°之间的热带浅海。因此通过对地层中生物礁地理分布的研究,可指示地史时期热带的位置。温度控制生物群分区的现象十分明显,不同温度气候带中生物群的面貌是不同的。另外,由于生物所产的卵的孵化需要有一定的温度条件,因此温度又控制和影响着生物的繁殖。
水深 海洋中海水深度的变化影响到其他一系列的环境因素,深度与压力呈正比,与光线透射度呈反比。在一定范围内海水的深度又与温度的变化有关。由于深度会影响光线的透射度,所以水深控制着各类生物特别是绿色植物的垂直分布。如藻类的分布下限是水深200m,在15~50m左右藻类最为丰富。另外,由于光线中不同波长的光其穿透海水的能力不同,造成不同类型的藻类在分布深度上的差异。如浅海近岸处生长蓝绿藻,在其下20~30m以褐藻最多,而红藻可分布在水深30~200m左右。水深控制着植物的垂直分布,因此势必影响其他以植物为食的草食性动物的分布,并最终影响到肉食性动物的分布。深度对海洋生物分布的控制可通过和深度有关的透光度、压力、盐分、温度、溶解氧及食物供应等对物种的分布施加影响。图1-14表示的是各种底栖生物在不同海水深度中的分布情况。
光线 光线与水深及水体的清澈度有关。与光照条件直接相关的是水底植物和浮游植物,根据水体中光照强度的强弱可分三带:①强光带,自水面至水深80m左右,本带内光线充足,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都很丰富;②弱光带,自80m以下至200m左右,此带内浮游植物已大量减少(但红藻和硅藻较发育);③无光带,在200m以下,此带为黑暗区,植物绝迹,动物较稀少而特殊。因此地层中海生藻类化石的存在是浅海环境的重要标志。对于陆生生物来说,有的动植物喜欢阴湿的环境,而有的则喜爱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活。
图1-14 各种底栖生物与深度的关系
(转引自杨式溥,1993)
盐度 正常海水的含盐度为35‰,干旱地区海水的盐度高于此值,如红海北部可达40‰。在河流入海口,由于淡水的注入,有的地区海水的盐度可降到16‰,如黑海。正常盐度海水中生物种类多样,但当海水的盐度升高或降低时,便出现海水的咸化或淡化,这都会引起生物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变更,常表现为生物种类贫乏。只能适应正常盐度海水生活的生物称为窄盐性生物,如大多数的造礁珊瑚、具铰纲的腕足类动物、头足类动物及棘皮动物等。能够适应盐度变化范围较宽的生物称为广盐性生物,如双壳类。各种无脊椎动物和藻类植物与海水含盐量的关系如图1-15所示。
底质 水中底栖生物居住所依附的环境物质称为底质。底质一般分为硬底质和软底质。硬底质如岩石、各种贝壳和其他坚硬的物体;软底质为含有各种砂砾、细砂和淤泥的沉积物。不同的底质有不同的动植物群,如沿岸岩石及贝壳上附着有许多藻类及各种具有固着能力的无脊椎动物,在潮间带各种硬底质中还可见钻孔生物;在砂质软底中则以潜穴为主;泥质软底中常有丰富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甲壳类。
气体 海水中主要气体有氧、氮、二氧化碳,此外还有硫化氢、甲烷及氨等。后三种气体对大多数生物是有害的,在滞流的深水及闭塞的海湾中,由于死亡生物大量聚集,在腐烂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底栖生物的生长极为不利,只在上部水层中可有浮游或游泳生物生活。现代海洋中缺氧海区的典型例子是黑海。在地史时期的海相沉积中,也出现过缺氧的还原环境,如华南志留纪早期形成的黑色笔石页岩,岩石中有机质含量高,而且常见还原矿物黄铁矿,生物化石主要为浮游型的笔石类。对于陆生生物来说,大气中各种有害气体(如SO2)也会危及它们的生存。
图1-15 主要无脊椎动物和藻类化石分布与含盐度的关系
(转引自全秋琦、王治平,1993)
海拔高度 同一纬度地带由于海拔的高低也会造成生物(特别是植物)的分布和分带现象。高原地区由于寒冷、缺氧、植被稀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动植物种类的减少。随着海拔的逐渐降低,气候由干冷转向温湿,植物由针叶、细叶类向阔叶类转化,同时植物种类也逐渐增多。如现代青藏高原地区主要为一些草本植物和细叶的红柳灌木丛,缺乏高大的乔木。
生物因素 主要表现在各类生物获取食物的相互关系上,这些关系包括获取食物的机制、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及共生关系等。有人将相互有利的生物之间的关系称为共生(mutualism);只对其中一方有利的称为共栖(commensalism);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的称为寄生。在所有这些关系中,食物链的关系最为重要。如草原上有羊的地方常招来狼群,羊吃草、狼吃羊,由此构成一种食物链的关系。在这种食物链的关系中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到一系列与之有关的生物。如狼的存在,一方面威胁到羊的生存;但如果没有狼,羊就会肆意繁殖,毁坏草地,最终危及自身生存。故从某种程度上说“狼吃羊又有利于羊群的繁衍”。在古生物化石的研究中,同一岩层中的各种化石,在未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之前,可统称为伴生生物。图1-16表示的是一个简化了的食物网关系。
图1-16 一个简化的食物网
(转引自武汉大学等,1978)
1—桧树;2—草本植物;3—节肢动物;4—兔;5—啮齿动物;6—食肉兽类
Ⅳ 丰年虫 广盐性 狭盐性
从一些资料来看应该是广盐的
丰年虫又称盐水丰年虾,它是一种世界性分布广泛耐高盐的小型甲壳动物,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有鳃亚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无甲目,盐水丰年虫科。丰年虫作为一种重要的饵料生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的重视。
丰年虫有以下特点:对不良环境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高,它的休眠卵又可以长期保存,需要时可以随时孵化获得幼虫,初孵仅需18—30小时。
丰年虫卵是指由丰年虫所产生的休眠卵,目前世界上已经记载的丰年虫卵有100多个品系。无节幼体具有大量的卵黄,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约含60%、脂肪约含20%), 其成体所含营养成份也很高,因此丰年虫是鱼、虾和蟹等幼体和成体的极好的饵料。据报道,当前世界上85%以上的水产养殖动物的育苗都以丰年虫作为饵料的来源。
-------------------------------------------------------------------------------
丰年虾(Artemia)又称咸水丰年虾(Brine Shrimp),分布甚广,除两极地区外,在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含有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钠的湖泊中,以及沿海盐田等高盐水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全世界已报导的丰年虾产地有500多处。目前丰年虾卵产品主要来自中国、美国、伊朗和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的不同地理品系,其中以美国加里佛尼亚的旧金山湾、大盐湖以及中国东部沿海盐田、青海、西藏和新疆南部盐湖出产的丰年虾卵品质最优。可见,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生产丰年虾卵的大国之一。
Ⅳ 绿水快速变清放多少盐,绿水怎么变清
绿水放盐一般根据水的体积不同,放入的量也不一样,但浓度一般都是在5%左右。不过,虽然这个浓度可以除藻,对于鱼类来说也是致死的,所以下盐前需要将鱼儿捞出,而且得到的清水也不能用来养鱼。想要让绿水变清,最好通过加强过滤、养一些吃藻的鱼类,或用戊二醛等除藻。绿水一般是由于缸内的藻类太多导致水体变色造成的,由于藻类是窄盐性生物,对盐度的增加很敏感,所以可以通过加盐的方式将其清除。通常情况下,水体的盐度要达到5%左右才能有效除藻。需要注意的是,下盐除藻只针对淡水藻类,海藻是无效的,而且下盐前需要捞出缸里的鱼,这个盐度也会导致鱼儿死亡。
1、加强过滤:想要让绿水变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强过滤。加大过滤设备的功率,一般三四天就能改善水质了。不过过滤设备时间长了,也会有堵塞的情况,这个时候需要清洗或更换滤棉,不然除藻的效率就会大大的降低。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也是比较常见的除藻方法,无论是水中的微生物,还是一些食藻的鱼类虾类,都可以养在里面,它们会自己将水藻清除,不过时间上要慢一些。不过混养有一定的风险,而且有的鱼只吃藻,没有藻就会饿死。
3、下药除藻:药物除藻也是比较常见的方法,常用的有戊二醛、硫酸铜等,不过要注意用量和浓度,用的多不仅会除藻,对缸里的其它生物也会起到一定的危害,甚至会导致鱼儿死亡。
Ⅵ 鱼缸的水很绿对鱼好吗
绿水是一种常见的水质问题,用肉眼观察,鱼缸中的水整体呈现绿色,因此而得名。虽然绿水的危害不是很大,但会严重影响美观,对于偏重观赏价值的观赏鱼来说更是阻碍了观赏。
绿水之所以呈绿色,是因为水体中含有大量的小球藻,这些小球藻就是使水体呈现绿色的根本原因。
小球藻(俗称为绿藻〉是五亿四千多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繁衍的生物。它是一种单细胞的绿色微藻类,不管是生态环境的巨变,还是自然灾害的侵袭,都没能毁灭它,并且其稳定的基因始终没有发生改变。这种生物直到一百多年前,人类发明了显微镜,且具有600倍以上的显微镜片以后,才被发现其直径只有3-8微米,呈圆球形,故被称为小球藻(绿藻)。而鱼 缸中所出现的绿水现象,是由各种不同的单细胞绿藻如小球藻、衣藻等所引起,其中小球藻占绝大多数,所以小球藻通常就是造成绿水的“罪魁祸首”。
小球藻是一种高效的光合植物,以光合自养生长繁殖。它们的出现对观赏鱼而言,确实有碍观赏。
其实这些碍眼的小球藻可以稳定并净化水质,同时吸收并转化有毒物质。 这些对于鱼缸来说是有利的,但是从观赏角度考虑,就要积极想办法去除且阻止绿水的发生。
小球藻生活在淡水中,它借助阳光、水和二氧化碳,以每隔20小时分裂出4个细胞的旺盛繁殖能力,不停地将太阳能量转化生成蕴涵多种营养成分的藻体,并在增值中释放出大量的氧气;而它的光合能力高于其它植物10倍以上。
如果小球藻的生长受到限制,通常藻细胞的数量能稳定维持2-3个星期, 如果在此之后还没有利于小球藻生长的环境,它们就会大量死亡,细胞数 目迅速减少。饲主往往会利用各种办法来去除绿水,但是就算方法正确,小球藻还会继续存在半个月,这也就是大家觉得绿水很顽固的原因之一。
小球藻在含有丰富有机物的水中生长最为迅速,可以形成优势种类,因为 有机物会被细菌分解成氨,最后形成硝酸盐,这些都是小球藻的食物来 源。在食物丰富、光源充足的情况下它们会不断分裂,导致一天之内水体 突然变绿。根据资料显示,限制小球藻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氮和磷之间的比 例,当它们的比例大致达到7.1 : 3.0时,小球藻生长速度最快。一般情况 下,鱼缸中的磷含量并不高,所以就算在氮比较高、水比较肥的情况下, 绿水也不会发生。
治本方法
①建立完善的过滤系统将氨、硝酸盐消除
加强物理过滤,尽量把食物残渣和鱼只粪便过滤掉;定期洗棉,这样能减少有机物被细菌分解成氨和磷酸盐的机会。
②减少有机物来源
减少鱼只的饲养密度,减少喂食,并且定时定量的换水。
③适当光照
小球藻在强光下会发生强烈的光合作用、快速生长,再加上过长的照明时 间,长期如此一定会爆发绿水。因此鱼缸应尽可能避免放在可长时间被阳光直射的地方。
治标方法
①用杀菌灯
UV杀菌灯可以破坏生物DNA,既可以杀菌也能消灭藻类,因此可以用它 来消除水中的单细胞小球藻。一般来说,大约3天左右绿水就会消失,最 慢也不会超过10天。但从长远考虑,并不建议长期使用UV灯,因为它杀 死的不光是小球藻,还有很多有益细菌。
②用凝结剂
能将浮游性的藻类凝结过滤掉,但不推荐使用,使用过多会对鱼只造成危害。
③生物控制
让水蚤把小球藻吃掉。从稻田弄点水蚤放到缸中,它们会慢慢吃掉小球 藻,前提是缸里没有吃水蚤的鱼只。这个方法实际并不好操作,寻找水蚤 和不让它被其他鱼只吃掉都是不好控制的问题。
④盐度控制
小球藻是窄盐性生物,对盐度的増加很敏感,所以在水里加盐对绿水消除很有帮助。不过同时要注意,缸中不能有𫚉鱼或是水草,否则必然是弊大于利。
⑤用除藻剂
虽然可以除藻,但不建议使用,因为这是一种药剂,对鱼只和草类都有伤害。
⑥抑制生长
减少光照,适当控制喂食,加强换水。这种方法比较安全,缺点是改善绿水的时间较长。
Ⅶ 鱼塘里的水变绿了该怎么办
观赏鱼
很多饲养鱼类的新手们都有一个共同烦恼,鱼缸中的水很容易变成绿色,纵使勤换水结果还是一样,搞得新手们都头大了,想要解决鱼缸水变绿这个问题首先要找出原因,然后才对症下药:
一、鱼缸的水浑浊有几种可能性:
1.你的鱼缸可能受到的光线照射时间过长。
2.你的鱼缸是否有盖,如果是,你要将它打开,因为你的水中可能有氯气了。
3.你的鱼缸的水是否每天都更换新水?(适量)
4.换入鱼缸的新水是否经过了12小时的沉淀?
二、解决方法:
1.将鱼缸远离阳光,改用鱼灯照射。
2.早晚各换一次水。每次的抽水量是整体的五分之一即可。
3.在鱼缸中加入过滤器。
4.市场中有一种养鱼专用的滤水济。
使用方法:按照你鱼缸的比例将济体均匀撒入缸内,就让过滤器去滤掉杂质。
5.要定期用棉布擦拭鱼缸的内壁。
Ⅷ 水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分析
沉积盆地中水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包括水深、温度、盐度、氧化还原电位(Eh)及酸碱度(pH)等。这些因素直接控制水体溶解物质的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及沉积矿产的形成、生物的繁殖等状况。
1.pH值和Eh值的推断
一般说来,沉积物不是在氧化条件下形成的就是在还原条件下形成的。对氧化还原极为敏感的是变价元素(如Fe、Mn等)的化合物。常用的标志是含铁的自生矿物,由氧化条件至还原条件出现次序为:
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教程(第二版)
还可根据沉积物的颜色来判断氧化、还原条件,一般黑色、绿色代表还原条件,紫红色、红色代表氧化条件。但红色沉积物在埋藏后可以还原成为灰、绿灰、灰黑等还原色。
确定pH值的标志:酸性pH<7,中性pH=7,碱性pH>7。判断沉积环境pH值的直接标志是一些指示矿物,如碳酸盐矿物、含铁矿物和黏土矿物(表10-2)。含煤沼泽环境形成于强酸性水介质,常与白铁矿相伴生,而海相的页岩中常伴生黄铁矿,说明海洋环境是中性或弱碱性的水介质条件。
表10-2 判断水介质酸碱度的主要矿物标志
(据刘宝珺和曾允孚,1985)
2.确定古盐度的标志
海水的正常含盐度为3.5%,半封闭的水盆地的盐度变化范围很大,可以淡化也可以咸化。古代沉积水介质的含盐度通常利用自生矿物和古生物类型进行推断。
(1)古生物标志
根据生物化石组合可以分析其生活环境的盐度。窄盐性的生物群如钙质红藻、钙质绿藻、钙质有孔虫、钙质海绵、珊瑚、苔藓虫、腕足类、棘皮类、掘足类、头足类等反映海水的盐度正常;典型的半咸水生物群有双壳类、腹足类、介形虫、腮足类、硅藻、蠕虫管及蓝藻等。典型的超咸水生物群在大的类别上与半咸水生物群没有多大差别。淡水生物群常见的有蓝藻、硅藻、轮藻、普通海绵、蠕虫管等以及双壳类、腹足类、介形虫等。在盐度增高的情况下,窄盐性生物减少,广盐度的双壳类、腹足类和介形虫类等增加,在超盐度水中,只剩下少数的喜盐生物如鱼类中的Gasterosteus(棘鱼),在盐度更高的超盐水中,就只能见到某些绿藻类。
(2)沉积标志
随着盆地内水介质含盐度的增加,而形成一系列化学成因矿物,其沉积顺序为方解石→白云石→天青石→石膏→石盐。特别是含自生天青石、萤石、重晶石的白云岩,与蒸发岩共生的正玉髓为形成于超盐度条件下的指示物。海绿石、胶磷矿物形成于正常含盐度的海水中。
沉积岩的某些结构与构造与盐度有关。在超咸水或清水环境中形成的鲕粒呈放射状,而不是同心状的。在浅水地区,由于蒸发速率高,使水体的盐度增高,当超过沉积物孔隙水中的盐度时,形成收缩裂隙并被沉积物充填。从超盐度的萨希哈环境到正常海洋环境,随着盐度的降低,而脱水裂隙减少。藻席构造发育程度也能相应指示古盐度,藻席常被潜穴及食草的生物破坏,当盐度增高时,潜穴及食草生物减少,而藻类生长繁盛,形成发育的藻席。
3.古水深分析
古水深分析对再造沉积盆地的古环境和研究盆地构造具有重要意义,确定绝对水深较困难,经常是确定相对深度。确定古水深的标志包括自生矿物标志、地球化学标志、生物学标志和沉积学标志等,其中前三个方面在第五章中已介绍,此处着重介绍确定古水深的沉积学标志。
一般情况下,从岸线的浅水到广海的深水环境,沉积物的粒度从粗粒沉积物变为细粒的沉积物。但也有不少例外的情况,如由于浊流的搬运沉积,深海地区也可出现粗粒沉积物。
一些特殊的岩石类型常形成于一定的环境,也可以作指示深度的标志。如蒸发岩在干燥气候条件下的局限滨岸水体及附近的潮坪环境中形成,水深不超过几米;鲕粒灰岩常形成于搅动的温暖浅水环境,水深不超过10~15m;珊瑚、苔藓虫、层孔虫、海绵等造礁生物在波浪带生长,形成的礁灰岩水深不超过10~50m;深水环境中多软泥沉积及硅质沉积,碳酸盐岩沉积少,并常出现浊流沉积。
沉积构造是指示水深的良好标志,如雨痕、干裂及盐晶痕等层面构造及鸟眼构造等是反映沉积物露出水面的标志。流动构造如交错层理、波痕及水平层理等存在与否,结合沉积物的特点,可以区分出浪基面以上的动水环境或浪基面以下的静水环境。艾伦(J.R.L.Allen,1967)曾指出,较大型的交错层理的层系厚度是平均水深的一种函数,层系组愈厚,水也愈深(图10-3)。丘状交错层理出现在陆棚地区,形成的深度在正常浪基面和风暴浪基面之间,水深不超过200m。
图10-3 水深和层系厚度间的关系
(据J.R.L.Allen,1963;转引自刘宝珺和曾允孚,1985)
实点为海和河口湾;空心圈为河流
Ⅸ 鱼池水变绿用什么办法消除
一、鱼池消除绿水方法治本方法:
1, 建立完善的过滤系统将氨,硝酸盐消除。包括加强物理过滤,尽量把食物粪便残骸过滤掉,定期洗棉,这样能减少有机物被细菌分解成氨和磷酸盐的机会。
2,减少或降低有机物来源。包括减少鱼的饲养密度,减少喂食。勤换水。
3,光照要适当。小球藻在强光会发色强烈的光合作用,快速生长。在加上照明时间过长,一定会爆发绿水。尤其是鱼池放在阳光直射到的地方。
二、治标方法:
1,用杀菌灯:UV杀菌灯可以破坏生物DNA,可以杀菌也可以消灭藻类,可以用它来消除水中的单细胞小球藻。一般来说大约在3天左右绿水就可以消失,,最慢也不会超过10天。其实我个人是不太建议用UV灯,因为他杀死的不光是小球藻还有很多有益的细菌。
2,用凝结剂:把浮游性的藻类凝结过滤掉,不推荐使用,过多对鱼有害。
3,生物控制:使用水蚤把小球藻吃掉,前提是池里没有吃水蚤的鱼。
4,盐度控制:小球藻是窄盐性生物,对盐度的增加很敏感,所以在水里加盐对绿水消除很有帮助。
5,用除藻剂:虽然可以除藻,但不建议使用,因为这是一种药剂,对鱼对草都有害。
6,抑制生长:可以减少光照,减少喂食,加强换水,比较安全,缺点是时间会比较长。
Ⅹ 家里养锦鲤的鱼缸水很容易变绿
水变绿是绿藻大量繁殖的原因。
消除绿水方法
一、治本方法:
1,建立完善的过滤系统将氨,硝酸盐消除。包括加强物理过滤,尽量把食物粪便残骸过滤掉,定期洗棉,这样能减少有机物被细菌分解成氨和磷酸盐的机会。
2,减少或降低有机物来源。包括减少鱼的饲养密度,减少喂食。勤换水。
3,光照要适当。小球藻在强光会发色强烈的光合作用,快速生长。在加上照明时间过长,一定会爆发绿水。尤其是鱼缸放在阳光直射到的地方。
二、治标方法:
1,用杀菌灯:UV杀菌灯可以破坏生物dna,可以杀菌也可以消灭藻类,可以用它来消除水中的单细胞小球藻。一般来说大约在3天左右绿水就可以消失,最慢也不会超过10天。
2,用凝结剂:把浮游性的藻类凝结过滤掉,不推荐使用,过多对鱼有害。
3,生物控制:使用水蚤把小球藻吃掉,从稻田弄点水蚤放到缸中,他们会慢慢吃掉,前提是缸里没有吃水蚤的鱼。这个方法实际不太好操作,寻找水蚤和不让他们吃掉都是个问题。
4,盐度控制:小球藻是窄盐性生物,对盐度的增加很敏感,所以在水里加盐对绿水消除很有帮助。不过同时要注意你的缸中不能有𫚉鱼,或是水草,盐对他们也有害。
5,用除藻剂:虽然可以除藻,但不建议使用,因为这是一种药剂,对鱼对草都有害。
6,抑制生长:可以减少光照,减少喂食,加强换水,比较安全,缺点是时间会比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