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春化作用包括哪些类型
春化作用的定义:
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
很多自然界的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变到生殖生长(开花和结实)是需要一个低温(指冬季)过程,在经历冬季低温天气历练之后与第二年春季重新萌发生长,并且在夏季到来前开花乃至结实,这是一些植物花卉对于自然生态系统气候特点物竞天择选择的结果。我们常见很多植物花卉都是属于需要春化作用才能开花的品种:
羽衣甘蓝
风铃草
大花飞燕草
冬小麦等等。
春化作用的类型:
对于春化作用一般可以简单划分为两类:绝对春化植物和相对春化植物绝对春化植物:这类植物花卉对于低温期的要求是绝对的,必须经历一个低温过程才能在第二年开花结实。如果没有经历低温过程就是维持营养生长,不可能开花。
相对春化植物:这类植物对于低温期的要求是相对的,及时没有经历一个低温期的过程这类植物也是可以开花,但是时间上要比经历低温期的晚很多。这类植物有一个比较显着的特点,随着低温期的处理时间的增加,在以后的正常季节生长发育到开花抽穗速度也是会增加。
这里稍微提及下大花飞燕草,大话飞燕草的低温期处理时间相对越久,期花穗的小花朵数量越多,而且第二年的植株高度也会比冷处理时间短的要高一些。大部分常见的园艺花卉品种都是这种相对春化植物。而且现在由于广泛的杂交,各种植物花卉其本来生物学遗传特性已经逐渐弱化,很多植物对于低温春化作用的依赖性越来越低,现在已经有很多不需要春化处理的植物花卉可以供冬季温度不够低的种植者选择。
其实春化作用是植物适应其原产地自然气候特点一种表现,一般需要春化作用开花的植物大都是原产于温带至寒带地区的物种植物,
春化作用的处理方法:
很多花友对于低温处理的概念是模糊,简单的说大家都知道春化处理的就是低温期养护,但是需要处理多久和多少温度可能大家就比较不能确定。常规来说一般低温期处理有效平均温度是1——2摄氏度,但是据相关学者大量试验统计观察-5——10摄氏度都是有效的。这里讲的温度是指平均温度,植物对于温度的感受是一个模糊的相对的区间,不是严格的定性绝对要求,也就是说对于这种低温期处理还可以跟植物的积温效应相关联,植物对于低温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累积效应。
低温期处理期越久后面由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时间越短,一般来说3-4周的低温期是比较稳妥的,个别花卉植物及时2周冷处理也是可以开花的。最佳的低温处理平均温度是0-7摄氏度,这个阶段的温度处理的效果是最有效的。
春化作用的打破的手段:
植物感受低温效用的部位其实在每一个植物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叶片,有的是茎尖顶端。这种春化作用的打破其实是通过植物体内的合成某种物质带来的一系列反应达成的,现在很多植物学专家也在争议到底是植物合成什么东西来打破这种春化作用,现在已经知道具有打破春化作用的物质有:春化素(vernalin)赤霉素(GA)玉米赤霉烯酮(zearaienone)。
目前来说春化素(vernalin)是一种概念性的东西,现在没有人能提炼分离或是合成这种物质,但是很多试验已经证实这种物质的存在。
赤霉素其实处理植物由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不同赤霉素的对于植物的影响也是不尽相同的。现在园艺栽培上对于一些需要长日照和低温处理的植物进行赤霉素相关处理已经收到很好效果,常见的低温处理植物毛地黄
紫罗兰
羽衣甘蓝
雏菊
都是可以,还有一些长日照植物经过赤霉素处理也是可以在短日照环境开花,比如说:矮牵牛
金光菊
高雪轮
罂粟
等等。
如果有花友感兴趣可以尝试用GA打破需要春化处理的花卉。
增加花友补充内容:
宿根花卉开花机制
宿根花卉有不同的开花机制,不同的种和品种间的开花机制也经常不同。一般地说,宿根花卉需要光周期(日照长短),春化(低温)或两者都要。理解宿根花卉特殊的开花机制是影响成功生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光周期(日照长短)宿根花卉经常需要光周期以刺激开花。长日照植物开花需14小时或更长日照,中日照植物无论日照长短都开花,但某些种或品种在长日照时开花更多。短日照植物开花则需短日照(一般低于12至14小时)。长日照植物能在其非自然开花季节通过人工补光刺激开花。一个简单易行的人工创造长日照的方法是夜间补光—从夜间10点到次日凌晨2点补充4小时光照
(事实上是短夜晚刺激长日照植物开花)。
照明度为5-10 尺烛光([光学单位] 1尺烛光≈ 10.764勒克斯[照明度的国际单位])的白炽光即可。HID(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光也可以用于补光,只是成本更高些。补光有时会导致陡长,特别是用白炽光时。因此一但出现花蕾就关掉光源。
某些长日照植物(比较显着的如指顶花Digitalis purpurea,某些天人菊品种)还是光储藏器型。象带状天竺葵一样,它们在强光时开花更快。仅仅夜间补光并不能有效地刺激大量开花,而导致花期不统一或花量不足。所以用HID光源夜间补光对光储藏器型宿根花卉效果更佳。
春化(低温)大量的宿根花卉供应商直接提供春化过的株系。成功春化有3个关键要素,缺一不可:
1)
准备春化的植株必须充分成熟(非少女期)。
2)适宜的低温(一般不能高于3.3-5°C)。
3)适当的低温处理时间(一般至少6至10周)。
少女期(或苗期)是春化时典型的困扰。对少女期的宿根花卉低温处理效果很糟,但少女期的长短对很多宿根花卉来说很难断定,同种内不同品种间少女期也可能不一。少女期宿根花卉对低温处理的反应不同。某些种的植株花量少,而另些种则根本就不开花。对某些种春化不是必须的,但春化能明显减少移植后的开花时间和改善花期统一。如羽扇豆需长 10-12叶时低温2-6处理8-12天才开花。
虽然大多数宿根花卉需要延长低温处理时间以达到春化目的,但那些对春化要求不是很严格的宿根花卉则大大简化了春化程序。如雏菊,某些樱草种和耧斗菜(特别是天鹅)等在7-10°C即可完成春花。近年来很多育种公司和科研机构从遗传学和种子处理的角度而使春化过程简化甚至完全不用春化即可开花。如班纳利的多年生快车道技术(perennialsFastraX)便是典型的代表之一。
‘贰’ 什么是春化作用有哪些植物需要低温催花
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而使花卉通过春化阶段的这种低温刺激和处理过程则叫做春化作用。许多二年生植物(如甜菜、萝卜、胡萝卜、天仙子等)必需经一定天数的低温才能成花,否则一直处于营养状态。
‘叁’ 科学发现与藻春化作用
控制了藻类污染。科学发现实验证实了星肋小环藻、铜绿微囊藻的春化作用后,其暴发控制机理成为研究重点。通过分析单细胞生物基因操作原理、遗传物质转录复制控制,有效控制了藻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肆’ 春化作用有几种
春化过程中,感受低温的部位分生组织中的RNA和蛋白质含量增加,代谢也发生顺序性变化。春化效应还可经细胞分裂传递给子细胞。赤霉素处理能使许多冬性一年生植物和二年生植物(如天仙子、胡萝卜、甘蓝、萝卜等)不经低温而抽薹成花。菊、延龄草等多种植物经春化后赤霉素含量增加。而且用赤霉素生物合成的抑制剂处理植株,会抑制春化作用。以上现象提示赤霉素在春化中起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情况相反,因而难以做统一解释。
春化作用机理:春化作用分2个阶段。
a.春化作用的前体物质在低温下转变成不稳定的前体物质;
b.在20℃下,中间产物转变为热稳定的物质,即最终产物。
春化要求是植物成花对低温的响应,是影响植物物候期和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引种时需注意所引植物种或品种的春化要求。对种子作春化处理,可以在春天播种冬小麦品种,在小麦越冬困难的北方寒冷地区有应用价值。对于开花对品质不利的洋葱,在春季种植前高温处理越冬贮藏的鳞茎,以降低其感受低温的能力,可以防止在生长期中因通过春化而开花,从而得到较大的鳞茎。
球根花卉的春化作用是球根花卉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有些植物的种子或幼苗需经过一定的低温处理才会开花结实,此现象叫做春化作用。某些球根植物必须在第一年时进行营养生长,等储存了足够的养分与经过冬天的低温以后,在第二年春天才会开花结果。其实,春化作用的出现和休眠一样,也是植物应付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植物在开花期是最脆弱的时候,如果不幸遇上低温,则很容易无法抵抗而导致不开花或死亡。所以经过长久的演化,植物本身便发展出一个适应的策略,那就是等待寒冬过去后再开花结实(即春化作用),以确保繁衍后代的目的。
有时可以利用人工的低温处理,来满足植物分化花芽所需要的低温,而取得过冬的效果,这种处理方式叫做春化处理。经过春化处理,即使是春天,也会像秋天播种时一样地开花。相反的,未经过低温处理(人工或自然)的球根,则即使叶片繁茂也不会开花。所以,在购买球根时,需特别询问球根是否已预先低温处理,如果没有,可以购回自行处理。处理的方法很简单,将球根以报纸包裹打湿,再套上网袋,放入冰箱贮存1~3个月即可。不过,为避免麻烦建议还是购买已冷藏处理过的球根为佳。
‘伍’ 什么植物有春化作用
冬小麦、萝卜、甜菜等。
感受春化(低温)的器官通常为茎端分生组织或吸涨的种子,进而由其产生一种称为“春化素”的物质促进花器官的分化,但该物质具体的产生、运输、信号传导通路还不清楚,一些植物激素如赤霉素可模拟春化作用。
许多二年生植物(如甜菜、萝卜、胡萝卜、天仙子等)必需经一定天数的低温才能成花,否则一直处于营养状态。而许多一年生植物成花对低温的要求则不是绝对的。例如黑麦湿种子经几周低温处理,于7周后开花;而不经低温处理也能开花,只是开花时间延至14周以后。
(5)哪些生物有春化作用扩展阅读:
温度和时间
低温是春化作用的主导因子,通常春化作用的温度为0~15℃,并需要持续一定时间,不同作物春化作用所需要的不同,如冬小麦、萝卜、油菜等为0~5℃,春小麦为5~15℃。一般的讲,植物春化作用需要的温度越低,需求的时间也越长。
中国北纬33°以北的冬性小麦,要求0~7℃的低温,持续36~51天,才能通过春化,而北纬33°以南的品种,在0~12℃,经过12~26天,就可通过春化作用。
冬性一年生植物(如冬小麦)对低温是一种相对需要,一般适当降低或延长春化作用时间,可缩短种子萌发至开花的时间。如不经历低温,延迟开花,而一些二年生植物对低温的要求是绝对的,不经历低温就不能开花,如甜菜。
‘陆’ 什么是春化作用二年生蔬菜的春化特点是怎样
春化(vernalization)低温对越冬植物成花的诱导和促进作用。冬性草本植物(如冬小麦)一般于秋季萌发,经过一段营养生长后度过寒冬,于第二年夏初开花结实。如果于春季播种,则只长茎、叶而不开花,或开花大大延迟。这是因为冬性植物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的低温才能形成花芽。冬性作物已萌动的种子经过一定时间低温处理,则春播时也可以正常开花结实。春化作用一词即由此而来。冬性禾谷类作物(如冬小麦);二年生作物(如甜菜、萝卜、大白菜)以及某些多年生草本植物(如牧草),都有春化现象,这是它们必须等到翌年才能开花的基本原因。
发现 中国农民早就有用低温处理种子的经验。如“闷麦法”,就是把萌发的冬小麦种子装在罐中,放在冬季的低温下40~50天,以便于春季播种时,获得和秋播同样的收成。1918年德国植物学家G.加斯纳发现黑麦有冬性和春性之分。春黑麦不需要经过低温时期就可以抽穗,因此可以春播。而冬黑麦则需在发芽前后经过一段1~2℃的低温时期才能抽穗,所以必须秋播。1928年苏联农学家T.Д.李森科发现:禾谷类作物的冬性品种如不经低温,则长期处于分蘖阶段而不拔节开花。如将黑麦、小麦和大麦的种子播种在积雪的田间经受一段时间的自然冷冻后,就能拔节开花。把刚刚发芽的冬性禾谷类种子在播种之前用0~5℃冷冻一定天数,则不论何时播种,均能正常拔节。他和他的同事把这种低温处理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并称之为“春化”。1935年李森科提出了植物阶段发育学说,认为春化阶段是一年生禾谷类作物的个体发育的第一阶段。
温度要求 对大多数需经低温才能开花的植物,1~2℃是最有效的春化温度,但只要低温持续时间足够长,-1~-9℃都有效。
其他条件 除低温外,春化作用还需要氧、水分和糖类(呼吸作用的底物)。干种子不能接受春化,种子春化时的含水量一般需在40%以上。离体胚在有氧、水分和糖类的情况下,才能起春化响应。
春化与光周期 很多二年生植物的成花,既要经过春化,又需要长日照。其中某些植物,春化与光周期两种效应可以互相影响或代替。如甜菜开花要求春化和长日,在长日下春化有效温度的上限可以提高;在连续光下,12~15℃也可开花。另一方面,春化时间延长,则在短日下也能成花。即春化与长日照二者可互相代替。成花不需低温的长日植物菠菜,经低温处理后,在短日下也能开花。
可逆性 春化作用在未完全通过前可因高温(25~40℃)处理而解除,称为脱春化。脱春化后的种子还可以再春化。有的植物在春化前热处理会降低其随后感受低温的能力,这种作用称为抗春化,或预先脱春化。
严格程度 许多二年生植物(如甜菜、萝卜、胡萝卜、天仙子等)必需经一定天数的低温才能成花,否则一直处于营养状态。而许多一年生植物成花对低温的要求则不是绝对的。例如黑麦湿种子经几周低温处理,于7周后开花;而不经低温处理也能开花,只是开花时间延至14周以后。
响应时期 因植物种类而异。冬小麦在胚胎期就对低温起响应,天仙子则必须在植株长到一定大小之后才能起响应。
机理 1939年G.梅尔歇斯根据嫁接试验提出,春化后植物体内可能产生一种传递春化状态的物质,称为春化素。但是春化素的提取和分离一直不成功。
春化过程中,感受低温的部位分生组织中的RNA和蛋白质含量增加,代谢也发生顺序性变化。春化效应还可经细胞分裂传递给子细胞。赤霉素处理能使许多冬性一年生植物和二年生植物(如天仙子、胡萝卜、甘蓝、萝卜等)不经低温而抽薹成花。菊、延龄草等多种植物经春化后赤霉素含量增加。而且用赤霉素生物合成的抑制剂处理植株,会抑制春化作用。以上现象提示赤霉素在春化中起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情况相反,因而难以做统一解释。
农业意义 春化要求是植物成花对低温的响应,是影响植物物候期和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引种时需注意所引植物种或品种的春化要求。对种子作春化处理,可以在春天播种冬小麦品种,在小麦越冬困难的北方寒冷地区有应用价值。对于开花对品质不利的洋葱,在春季种植前高温处理越冬贮藏的鳞茎,以降低其感受低温的能力,可以防止在生长期中因通过春化而开花,从而得到较大的鳞茎。
‘柒’ 目前解释植物的春化作用和光周期诱导开花的机理有哪些
你hao::春化(vernalization)低温对越冬植物成花的诱导和促进作用。冬性草本植物(如冬小麦)一般于秋季萌发,经过一段营养生长后度过寒冬,于第二年夏初开花结实。如果于春季播种,则只长茎、叶而不开花,或开花大大延迟。这是因为冬性植物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的低温才能形成花芽。冬性作物已萌动的种子经过一定时间低温处理,则春播时也可以正常开花结实。春化作用一词即由此而来。冬性禾谷类作物(如冬小麦);二年生作物(如甜菜、萝卜、大白菜)以及某些多年生草本植物(如牧草),都有春化现象,这是它们必须等到翌年才能开花的基本原因。 所谓光周期是指一天中,日出至日落的理论日照时数,而不是实际有阳光的时数。理论日照时数与该地的纬度有关,实际日照时数还受降雨频率及云雾多少的影响。在北半球,纬度越高,夏季日照越长,而冬季日照越短。因此,我国北方各地一年中的日照时数在季节间相差较大,在南方各地相差较小。如哈尔滨冬季每天日照只有8—9小时,夏季可达15.6小时,相差6.6—7.6小时。而广州冬季的日照时数10—11小时,夏季为13.3小时,相差2.3—3.3小时。各地生长季节特别是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移之前,日照时数长短对各类药用植物的发育是个重要的因素。 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通常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间型日照植物三类。 长日照植物日照长度必须大于某一临界日长(一般为12—14小时以上),或者说暗期必须短于一定时数才能形成花芽,否则,植株就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属于这类的药用植物有红花、当归、莨菪、大葱、大蒜、芥菜、萝卜等。 谢谢
‘捌’ 微生物中存在春化作用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23
‘玖’ 春化作用是什么以及在蔬菜作物生产上的作用
1939年G.梅尔歇斯根据嫁接试验提出,春化后植物体内可能产生一种传递春化状态的物质,称为春化素。但是春化素的提取和分离一直不成功。
春化过程中,感受低温的部位分生组织中的RNA和蛋白质含量增加,代谢也发生顺序性变化。春化效应还可经细胞分裂传递给子细胞。赤霉素处理能使许多冬性一年生植物和二年生植物(如天仙子、胡萝卜、甘蓝、萝卜等)不经低温而抽薹成花。菊、延龄草等多种植物经春化后赤霉素含量增加。而且用赤霉素生物合成的抑制剂处理植株,会抑制春化作用。以上现象提示赤霉素在春化中起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情况相反,因而难以做统一解释。
春化作用机理:春化作用分2个阶段。
a.春化作用的前体物质在低温下转变成不稳定的前体物质;
b.在20℃下,中间产物转变为热稳定的物质,即最终产物。
前体物 中间产物 最终产物↘<高温>中间产物分解(解除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