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成为一个古生物学家,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有哪些
1.必须学会拉丁语,因为古生物的命名都是用拉丁语的。
2.必须学会普通地质。
3.必须对三大岩石即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的特征全面掌握,尤其是沉积岩各个地质年代的地质地层特征熟悉掌握。
4.必须掌握各地层主要古生物的特征,熟练掌握古生物镜下观察、鉴定的各项技能,即标本的镜下观察,磨片的镜下观察。
掌握了以上的知识以后,才能进行古生物化石的鉴定和命名。
古生物学是利用化石和古老生命痕迹进行生物学研究、探讨古代生命的特征和演化历史、讨论重大的生命起源和生物绝灭与复苏事件、探索地球演化历史和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基础性学科。通俗的说,古生物专业就是一个专家型的学科。在国外,这个专业最初其实可以说是“贵族人”的业余爱好。因为古生物化石具备观赏性和收藏性,但对它的研究工作持续时间长、投入大,并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只有“有钱人”才玩得起。
现代古生物学(Paleobiology)是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该专业下主要有五个分支:古植物学、古动物学、古生态学、古生物化学和古生物地理学。研究主要侧重于实现四大目标:地史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各生物门类的系统演化关系研究、地球演化时间格架的建立和古代环境——气候与生物界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研究。
古生物学与不同学科交叉形成的不同的研究方向:与生物学交叉主要研究演化生物学,与地质学交叉主要研究地层学,与环境科学交叉主要研究地球生物学。
Ⅱ 请问,常见的古生物有哪些呢
植物化石【琥珀,树化石】
腕足类化石【石燕】
海百合化石
三叶虫化石
震旦角石
珊瑚石
鱼类化石
爬行类动物化石【恐龙蛋】
Ⅲ 介绍古生物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出产在我国西南高寒地区,藏胞称之为“牙什托根布”,其名始见于吴仪洛《本草从新》(1757年)和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在明、清两代笔记体小说中,更是充满了传奇性的描述:“冬虫夏草,一物也。冬则为虫,夏则为草,虫形似蚕,色微黄,草形似韭,叶较细。入夏,虫以头入地,尾自成草,杂错于蔓草间,不知其为虫也;交冬,草渐萎黄,乃出地蠕蠕而动,其尾犹簌簌然带草而行。盖随气化转移,理有然者。”这一方面反映了随着西南边陲的开发,使深居内地的人,眼界为之一开,扩大了视野;另一方面,由于交通闭塞,关山险阻,人们难以亲身目睹边陲风物,故而对那里出产的奇花异卉,在谈论中总不免流露出几分诧异的心情。冬虫夏草的那种幻人耳目、秘不可测的生活习性 ......
恐龙
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在2005年日本考古学家观铃发现新证据,恐龙有可能是在鸡蛋里孵化出来的。
在1862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与美颌龙化石极度相似,差别在于始祖鸟化石有着羽毛痕迹,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近亲。自从19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恐龙的直系后代。大部分科学家视鸟类为惟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而少数科学家甚至认为它们应该分类于同一纲之内。鳄鱼则是另一群恐龙的现代近亲,但两者关系较恐龙与鸟类远。恐龙、鸟类、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的初龙类演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于晚二叠纪,并在中三叠纪成为优势动物群。
在20世纪前半期,科学家与大众媒体都视恐龙为行动缓慢、慵懒的冷血动物。但是1970年代开始的恐龙文艺复兴,提出恐龙也许是群活跃的温血动物,并可能有社会行为。近期发现的众多恐龙与鸟类之间关系的证据,支持了恐龙温血动物的假设。
猛犸
猛犸象生活在北半球的第四纪大冰川时期,距今300万年~1万年前,身高一般5米,体重10吨左右,以草和灌木叶子为生。由于身披长毛,可抗御严寒,一直生活在高寒地带的草原和丘陵上。
猛犸象生活到距今1万年的时候突然全部绝灭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专家们做过仔细的研究,找出了许多的原因,但归纳起来还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造成的。外因:气候变暖,猛犸象被迫向北方迁移,活动区域缩小了,草场植物减少了,使猛犸象得不到足够的食物,面临着饥饿的威胁;内因:生长速度缓慢。以现代象为例,从怀孕到产仔需要22个月,猛犸象生活在严寒地带,推测其怀孕期会更长。在人类和猛兽的追杀下,幼象的成活率极低,且被捕杀的数量离现代越近越多,一旦它们的生殖与死亡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其数量就会不可避免的迅速减少直至绝灭。
Ⅳ 有哪些关于恐龙的知识
恐龙是出现于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恐龙”一词是日本生物学家对英文Dinosauria即“恐怖的蜥蜴”(恐蜴)的翻译,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恐龙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在1861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与美颌龙化石极度相似,差别在于始祖鸟化石有着羽毛痕迹,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近亲。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恐龙的直系后代。大部分科学家视鸟类为唯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而少数科学家甚至主张它们应该分类于同一纲之内。
鳄鱼则是另一群恐龙的现代近亲,但两者关系较恐龙与鸟类远。恐龙、鸟类、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的主龙类演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于二叠纪晚期,并在三叠纪中期成为优势水陆两栖动物群。
恐龙(不包含鸟类)是群生存于陆地上的主龙类爬行动物,四肢直立于身体之下,而非往两旁撑开。许多史前爬行动物常被一般大众非正式地认定是恐龙,例如:翼手龙、鱼龙、蛇颈龙、沧龙、盘龙类(异齿龙与基龙)等,但从科学角度来看,这些都不是恐龙。
有科学家最新研究认为,0.66亿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时,正值恐龙生态系统较脆弱时期,遭遇小行星碰撞所致的环境巨变,“糟糕运气”的恐龙走向灭绝。
中文学名:恐龙【kǒng lóng】
拉丁学名:Dinosauri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爬行纲(Reptilia)
亚纲:双孔亚纲(Diapsida)
域:真核域Eukarya
下门:有颔下门Gnathostomata
超纲:四足超纲Tetrapoda
下纲:主龙形下纲Archosauromorpha
总目:恐龙总目Dinosauria
分享
化石
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发现恐龙之前,欧洲人就已经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直到古生物学家曼特尔发现了恐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却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纪录片中的恐龙
图册 34张
人类如果不借助于化石,对恐龙这一神秘的物种就会一无所知。所以对恐龙的研究,也就是对恐龙化石的研究。恐龙化石大致可分为骨骼化石和生痕化石两种,主要保存在中生代时期形成的沉积岩中。恐龙化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漫长而又神秘的过程,它牵涉到恐龙的死亡和灭绝,也与地球亿万年的风云变幻息息相关,而它的发现和挖掘也同样不易。科学家们通过各种手段寻找恐龙化石的蛛丝马迹,并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来复原化石和研究恐龙。通过他们的工作,我们渐渐了解了恐龙的外形及生活习性,而来自世界各地关于恐龙的新发现以及新看法,一再修正我们原先认定的恐龙形象,使之更接近事实的真相。
相传晋朝时代的我国,四川省自贡市就发现过恐龙化石。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那是恐龙的遗骸,而是把它们当作是传说中的龙所遗留下来的骨头。
早在曼特尔夫妇发现禽龙(第一种被命名的恐龙)前,欧洲人就已经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的动物骨骼化石,但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确切归属,因此一直误认为是“巨人的遗骸”。
里丁大学的一位名叫哈士尔特德的研究人员根据从一部历史小说《米尔根先生的妻子》中发现的线索,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宣布他终于发现了如下的研究结果:1677年,一个叫普洛特-加龙省的英国人编写了一本关于牛津郡的自然历史
杂食性恐龙
图册 20张
书。在本书中,普洛特-加龙省描述了一件发现于卡罗维拉教区的一个采石场中的巨大腿骨化石。普洛特-加龙省为这块化石画了一张插图,并指出这个大腿骨既不是牛的,也不是马或大象的,而是属于一种比它们还大的巨人的。
虽然普洛特-加龙省没有认识到这块化石是恐龙的,甚至也没有把它与爬行动物联系起来,但他用文字记载和用插图亲临描绘的这块标本已被后来的古生物学家鉴定是一种叫做巨齿龙(现名斑龙)的恐龙的大腿骨,而这块化石的发现比曼特尔夫妇发现第一种被命名的恐龙——禽龙早145年。因此,哈士尔特德认为,普洛特-加龙省应该是恐龙化石的第一个发现者和记录者。
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理乍得·欧文创建了“dinosaur”这一名词。英文的dinosaur来自希腊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动物)。对当时的欧文来说,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动物”是指大的灭绝的爬行动物(实则不是)。实际上,那个时候发现的恐龙化石并不多。
自从1989年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后,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龙的遗迹。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龙至少有650至800多个属(古生物学上的种属,不完全同于现代动物的分类方式)。后来,日本、中国等国的学者把它译为恐龙,原因是
Ⅳ 古生物都是有哪些
古生代
寒武纪:奇虾,三叶虫,云南鱼,海口鱼等
奥陶纪:鹦鹉螺,彗星虫,三叶虫等
志留纪:头甲鱼,布隆度蝎子等
泥盆纪:海纳皮东,熨板鲨,含肺鱼等
石炭纪:巨型蜻蜓,巨型蜘蛛,巨型马陆,游曳岩蜥等
二叠纪早期:基龙,棘龙等
二叠纪晚期:利齿兽,杯龙,二齿兽,迷龙
中生代
三叠纪早期:派克鳄,水龙兽,加斯马吐龙,瘦头兽等
三叠纪后期:(恐龙时代开始,恐龙种类繁多,只例举几种)理理恩龙,虚形龙,板龙,始盗龙等
侏罗纪:异特龙,跃龙,巨兽龙,剑龙,脘龙,迷惑龙,梁龙等
白垩纪:禽龙,雷利诺龙,木他龙,副栉龙,暴龙,翼手龙等
新生代
第三纪:狐猴,龙王鲸,巨犀等
第四纪:长毛犀,猛犸,板齿象,后弓兽,剑齿虎等
Ⅵ 有那些古代生物的知识
菊石
菊石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一个亚纲,是已绝灭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生存于中奥陶世至晚白垩世。它最早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初期(距今约4亿年),繁盛于中生代(距今约2.25亿年),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三叠纪海洋中,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500万年)绝迹。因为表面通常具有类似菊花的线纹而得名。
菊石是由鹦鹉螺进化而来,属于头足类动物,即运动器官在头部的动物。说到鹦鹉螺与菊石的关系,我们就不得不感概大自然的神奇:菊石虽然早已灭亡,但是鹦鹉螺作为它的祖先至今仍然生存于深海之中。菊石的结构也与鹦鹉螺相似,体外有一个硬壳,它内部分为隔壁和气室两部分,通过气室排水或吸水作用来控制自身升降。菊石壳体的大小差别很大,一般的壳的直径只有几厘米或者几十厘米,最小的仅有一厘米;最大的比农村的大磨盘还要大,可达到2米。我们馆中出口处也展示了一块直径在1米左右的非洲菊石。菊石同样也是一种游速不快、运动连贯性很差的动物。闽、台一代民间认为菊石可以转运、行气,给人带来好运气、好风水,多喜收藏,室内成对摆放。不过菊石总体产量还是很大的,它的科研价值胜过收藏价值。
菊石是推算岩石年代最有用的化石。利用菊石,专家可以将地质年代划分精确到50万年。如果你认为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那么50万年就是非常短的时间段。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大部分时期,就是利用菊石以此种方法划分的。菊石化石分布地很广——发现相同种类化石的地点可能相隔数千英里。这是因为在侏罗纪,泛大陆开始分裂,给菊石散布到全世界提供了航道。
尾羽龙
尾羽龙生存在早白垩世,身长约1米,如火鸡般大小,它的前肢短且呈翼状,上面长满大片华丽的羽毛,尾巴上也长有羽扇。另外,全身则遍布绒毛状的短毛。羽毛并不是用来飞行,而是用来保持体温和吸引异性的。尾羽龙属于窃蛋龙类。窃蛋龙类是外形奇特、身披羽毛的一类恐龙。虽然它们是从肉食性的兽脚类演化而来,但这类恐龙却是杂食性或植食性的。关于尾羽龙还有一个故事:美国的前总统克林顿先生曾经想要来我们中国,他在会议上手中拿了一本杂志,杂志封面的图片就是尾羽龙,他想用这个说明我们中国不仅有历史,还有文化。
尾羽龙的发现在世界上首次为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鸟类羽毛起源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使我们对羽毛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的研究第一次建立在化石证据的基础上。这些发现表明羽毛的最初功能并非飞行,而是保暖或者吸引配偶等,羽毛不能再作为鉴定鸟类的特征,羽毛发生在鸟类出现之前。以后如果我们发现长羽毛的动物化石,必须仔细观察它的骨骼形态,才能确定它属于鸟类还是肉食类恐龙。因为,长羽毛的动物未必是鸟类,它有可能是一个长着羽毛,栖息于地面上的肉食类恐龙。
顾氏小盗龙
顾氏小盗龙由于四肢都长有鸟类飞行所需的飞羽,所以也被称作“四翼恐龙”。小盗龙生存于早白垩世,是已知最小的恐龙之一,和鸽子差不多大小。这种恐龙全身覆盖着羽毛,靠把四肢张开像两对翅膀一样在树林之间滑翔。小盗龙是驰龙类的一种,同属肉食性恐龙,它不是鸟类。和鸟类不一样之处就是,它有牙齿和尾椎,前肢上还长有大爪子。但化石上也清晰地显示有飞羽的印痕,这说明羽毛并非鸟类所特有,在恐龙身上也会发现。小盗龙的尾巴末端是菱形的尾扇,上面长有羽毛。有可能是在飞行过程中保持平衡的。由于它的后肢上长长的羽毛在奔跑行走时会很碍事,因此小盗龙一般只呆在树上。
顾氏小盗龙是目前发现的第一批会飞的恐龙。对于鸟类飞行起源这个谜,一百多年来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两大推断:“树栖起源说”和“地栖起源说”。 这个问题至今仍然存在着争议。“树栖假说”,即鸟类的祖先栖息在树上,借助于羽毛,它们能从树“滑翔”下来,逐渐进化出了主动飞行的能力。另外一种“地栖假说”,这一理论认为鸟类的祖先生活在地上,它们肢体上的羽毛有助于行动,帮助捕食或者逃避捕食者。经历了一个高速奔跑的阶段之后,最终演化出飞行的本领。通过仔细研究“顾氏小盗龙”等带羽毛恐龙的化石标本。徐星博士认为,“顾氏小盗龙”的发现为“树栖起源滑翔说”提供了最直接的化石证据。
三叶虫
三叶虫是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5亿~4.3亿年前发展到高峰,至2.4亿年前的二迭纪完全灭绝,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3.2亿多年,可见这是一类生命力极强的生物。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它们演化出繁多的种类,有的长达70厘米,有的只有2毫米。三叶虫横向分为头、胸、尾三部分,纵向分为中间的中轴和两边的肋叶,由于横向和纵向都分为三部分,因此取名为三叶虫。
三叶虫为雌雄异体,卵生,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多次周期性蜕壳,形态变化很大。一般划分为3个阶段:幼虫期、分节期 、成虫期。三叶虫与珊瑚、海百合、腕足动物、头足动物等动物共生。大多适应于浅海底栖爬行或以半游泳生活,还有一些在远洋中游泳或远洋中漂浮生活。生活习性的不同决定着其身体构造各异。三叶虫的生活习性是多种多样的,化石中最多的一类是保存在石灰岩或页岩中,可见当时它们大多生活在浅海底或游移于淤泥之上。它们有的稍能游泳,有的随水漂流。
三叶虫灭绝的具体原因不明,但是志留纪和泥盆纪时期两腭强大,互相之间由关节连接的鲨鱼和其它早期鱼类的出现与同时出现的三叶虫数量的减少似乎有关。三叶虫为这些新动物可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此外到二叠纪后期时三叶虫的数量和种类已经相当少了,这无疑为它们在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中灭绝提供了条件。此前的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虽然没有后来的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那么严重,但是也已经大大地减少了三叶虫的多样性。
海百合
海百合是一种始见于石炭纪的棘皮动物,生活于海里,具多条腕足,身体呈花状,表面有石灰质的壳,由于长得像百合花,人们就给它们起了海百合这么个植物的名字。海百合的身体有一个像植物茎一样的柄,柄上端羽状的东西是它们的触手,也叫腕。这些触手就象蕨类植物的叶子一样迷惑着人们认为它们是植物。事实上,它并不是植物,而是一种古老的无脊椎动物,在几亿年前,海洋里到处是它们的身影。
这些珍贵的海百合化石在地下沉睡了两、三亿年,如今依然栩栩如生,恰似国画大师笔下绽放的百合花。在几亿年前,海洋里到处是它们的身影。完整的海百合由冠、茎、根三部分组成。构成冠部的萼和腕,如同美丽花朵的花萼和花瓣一样,是海百合的主体部分,它主要生活在海底和海木桩上。它吃食的方法很特别,是依靠类似花一样的触手在摇曳的过程中过滤水中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来吸收营养维持生命的。
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海百合,大多在浅海底栖。海百合类最早出现于距今约4.8亿年前的奥陶纪早朝,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经几度(石炭纪和二叠纪)繁荣。其属种数占各类棘皮动物总数的三分之一,在现代海洋中生存的尚有700余种。
孔子鸟
孔子鸟(Confuciusornis,或根据拉丁文音译作孔夫子鸟)是一种古鸟属,化石遗迹在中国辽宁省北票市的热河(即四合屯和李八郎沟等白垩纪时期的沉积岩)中发现。在已公开的化石标本中,孔子鸟的骨骼结构十分完整,并有着清晰的羽毛印迹。这一切使得孔子鸟成为最出名的中生代鸟。根据出土地点的地质形成史推断,这种鸟生活在距今约1.25亿年到1.1亿年,即西方学者所称的白垩纪早期或中国学者所称的晚侏罗纪。孔子鸟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拥有无齿角质喙部的鸟类。
孔子鸟的形态与德国的始祖鸟有许多相近的特征,例如,头骨没有完全愈合,肱骨比桡骨长,手上长有3个带爪的指,等等。孔子鸟的个体与鸡的大小相近,上下颌没有牙齿,有一个发育的角质喙嘴;它的脊椎骨退化,胸骨发育,尾巴很短。从进化角度来看,孔子鸟的形态特征比始祖鸟显得进步,生活时代也应该比始祖鸟晚。
孔子鸟的化石样品在羽毛上显示了样品差异:大概5到10%的样品显示有一对长的尾羽。很多研究人员相信这是性别特征。如果这一观点成立,孔子鸟就是最早的两性异形鸟类。这种两性异性在行为学上有着很多可能性:首先存在择偶,来自其中一别性的个体会观察异性的羽毛。如果有长尾羽的是雄性的话,根据上面提到的性别比例失调,可能出现一夫多妻制现象。但是,若雄性参与护幼活动,例如保护雏鸟等,这种制度有其经济性的一面。 这种羽毛上的差别提示,早在下白垩纪的鸟类,就可能有复杂的社会行为。
Ⅶ 关于恐龙的知识有哪些
恐龙可分为鸟类和非鸟恐龙。其中,非鸟恐龙只生活在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已于6500万年前全部灭绝。
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部分非鸟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
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乍得·欧文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恐龙化石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千万年,但直到19世纪,人们才知道地球上曾经有这么奇特的动物存在过。第一个发现恐龙化石的是一位名叫吉迪昂·曼特尔的英国医师,而创立“恐龙”的这一名词的是英国古生物学家理乍得·欧文。
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用拉丁文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这个拉丁文由两个词根组成,前面的词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思就是“蜥蜴”。
从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这一大类彼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却表现得形形色色的爬行动物的统称。中国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恐龙Ⅷ 古生物有哪些
巨蟹
Ⅸ 搜集一些古生物知识,向大家介绍一种你了解到的"活化石"
大熊猫、银杏树、扬子鳄、娃娃鱼、白鳍豚、鲎、鹦鹉螺
不过你也可以找一些常见的小型的,你可以养的比如鲎虫、美人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