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农药类的上市公司有哪几家
扬农化工(600486):公司是菊酯原药龙头,国内唯一以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为主导产品的上市,其中国内卫生杀虫剂市场占有率达到70%,全球销量排名第二,公司长期发展看好。
升华拜克(600226):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新型农药、兽药生产企业之一,国家科技部和中科院认定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名列全国动物保健品行业10强,是农业部定点的全国生物农药基地,原化工部确立的全国精细化工基地。同时公司还拥有资源概念(年产25,000吨氧氯化锆)和草甘膦概念。
红太阳(000525):公司是国家农药行业重点骨干企业之一,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农药是重要生产资料,特别对稳定世界粮、棉、油、饲料等生产起到不可替代作用。需求量多年来保持5%左右增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单产量和绿色环保产品是重要任务,将给生产高科技、超高效、低毒性、无公害绿色农药企业带来近100亿元左右规模新型市场份额。
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的第三代和第四代仿生性杀虫剂。
联化科技(002250)2010年是公司募投项目600吨/年XDE和2500吨/年卤代芳腈项目正式投产的一年,两个项目完全达产预计在2011年下半年。随着产能扩张,公司农药、医药中间体的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强,市场占有率和排名得到巩固,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未来业绩值得期待。此外,公司还将在2010年度拟公开增发A股募集资金进行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以及新型除草剂等产品的生产,我们认为,这些产品具有广泛的用途,其下游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符合国际市场发展方向。利用公司在精细化工中间体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的丰富经验,能够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可以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强化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
长青股份(002391)公司产品包括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三大系列共20种原药、61种制剂,是国内主要农药生产商之一,生产规模达到年产6500吨原药和8000吨制剂。公司主要产品"氟磺胺草醚"(除草剂)的产销量位居全国第1位,市场占有率超过60%;"吡虫啉"(杀虫剂)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15%,位居行业前3位;且均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产品。200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达33.30%,在农药上市公司中处于较高水平。
新安股份(600596) 新安股份主要从事农药化工、硅基新材料两大产业,是中国最大的除草剂草甘膦生产企业和第二大有机硅单体的生产企业。截至2009年底,公司共形成草甘膦8万吨、有机硅单体10万吨的年产能。
随着公司定向增发项目的逐步投产,公司将基本完成对有机硅产业的布局,形成从上游工业硅、硅粉,到中游单体、中间体,再到下游深加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将对公司的有机硅业务带来很强的协同效应,提升公司业务的抗风险能力,同时还能有效地降低生产过程的物耗和能耗,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
长期以来,公司的农化业务单纯是依靠草甘膦规模的增长在发展,而草甘膦价格的波动,增加了公司业绩的波动风险,不利于公司长期的发展。公司对宁夏天喜公司的收购,将有利于公司迅速进入除草甘膦之外的其他除草剂,以及杀虫剂和杀菌剂等领域,便于公司完成对其农药业务的产业布局。未来宁夏天喜将成为公司一个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华阳科技(6005320
公司属农用化工和基础化工的科技先导型企业,是中国农药行业十强企业,目前拥有一个省级技术开发中心和一个博士后 科研工作站,已开发出六大系列200多个品种的农药化工产品,主要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其中就包括毒死蜱和毒死蜱乳剂,神农丹是一种高科技杀虫、杀线虫剂,为亚洲唯一,生产工艺和技术国际领先,系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国家重点 新产品、国家重点技术推广项目;二甲戊乐灵为国内首创的高效旱田除草剂,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重点火炬计划项目。同时 该企业为高新企业,享受税收优惠。
㈡ 上海古拉多贸易公司生产微生物有机肥
古拉多于二十世纪中叶在美国特拉华州威明顿市成立,是精细化工、香精香料、农药、化肥的全球供应商,致力于各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古拉多公司自2010年在中国多个省份实施了大量的田间试验,得出了多个针对性的施肥方案,为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于2016年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独资成立了古拉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公司产品对中国大陆市场的进出口业务,同时与国内多家大型农化企业长期合作。公司核心产品有纯进口全溶硫酸钾、复合肥、硫酸钾钙镁、土壤修复剂、液体肥料、微生物菌剂。为全球耕地可持续发展及土壤修复工程提供配套解决方案。
㈢ 生物肥料有哪些公司
建议参考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所发布的权威信息,网站公布了目前在农业部注册登记的所有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厂家、产品种类、有效菌种、适用范围及登记证号。
目前(截止2011年8月26日)在农业部正式登记的微生物肥料品种有621种,因篇幅所限,仅列出部分内容(前100种),详情可查询“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网站(http://sfi.caas.ac.cn/biotestlab/new_page_26.htm)
临时登记的品种有648种,详细信息请查询“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网站(http://sfi.caas.ac.cn/biotestlab/new_page_27.htm)
前一百种登记注册的微生物肥料部分信息
序号 企业名称 登记证号
1. 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0)准字(0005)号
2. 河北巨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0)准字(0010)号
3. 秦皇岛润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0)准字(0011)号
4. 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06)号
5. 三原德龙肥业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18)号
6.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实验厂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20)号
7. 山东省长清农药厂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25)号
8. 东莞市保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29)号
9. 威海比尔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34)号
10. 北京甸甸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15)号
11. 江苏天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22)号
12. 唐山垦易生物肥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24)号
13. 威海比尔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26)号
14. 南京南农康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32)号
15. 涉县崇益有机生物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33)号
16. 沈阳丰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35)号
17. 湛江市绿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36)号
18. 海南江岛实业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38)号
19. 青岛杨康生物肥料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40)号
20. 黑龙江省绥化农垦晨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41)号
21. 宿迁市金富康肥业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47)号
22. 大连施倍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48)号
23. 山东亿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50)号
24. 三原德龙肥业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51)号
25. 襄樊绿馥欣生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52)号
26. 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53)号
27. 东莞市保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54)号
28. 青海天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55)号
29. 北京鑫鑫盛达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57)号
30. 北京鑫鑫盛达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58)号
31. 北京颐永堂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59)号
32. 湖南豫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60)号
33. 无锡格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62)号
34. 武汉远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73)号
35. 湖南豫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74)号
36. 哈尔滨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75)号
37. 佛山金葵子植物营养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76)号
38. 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77)号
39. 北京丹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78)号
40. 黑龙江绿丰生物有机肥料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79)号
41. 日本磐亚株式会社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82)号
42. 山东省聊城福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83)号
43. 北京九隆升微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85)号
44. 福建超大集团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86)号
45. 儋州荣坤复合肥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87)号
46. 海南五和实业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88)号
47. 武汉裕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89)号
48. 海城市嘉禾生化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92)号
49. 云南丰禾生态发展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93)号
50. 北京春熙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95)号
51. 沈阳市禾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96)号
52. 湖南农大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099)号
53. 世纪阳光(江西)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100)号
54. 北京丹路实业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101)号
55. 德州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104)号
56. 烟台博洁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105)号
57. 北京中农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106)号
58. 淮安大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107)号
59. 三门峡龙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109)号
60. 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110)号
61. 北京市京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3)准字(0114)号
62. 哈尔滨恒华复合肥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16)号
63. 沈阳市绿源生物技术研究所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20)号
64.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22)号
65. 山东三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23)号
66. 鞍山凯得华生物肥料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25)号
67. 上海久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27)号
68. 内蒙古佳农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28)号
69. 河北巨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29)号
70. 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30)号
71. 长沙艾格里生物肥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32)号
72. 江西绿悦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33)号
73. 黑龙江农垦加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34)号
74.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35)号
75. 永济共和百事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36)号
76. 威海比尔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38)号
77. 黑龙江省卫星农药制造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40)号
78. 济南鑫盛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42)号
79. 扬州市森大肥业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43)号
80. 北京东方腾达商贸有限公司沂南分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45)号
81. 成都合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47)号
82. 永济共和百事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48)号
83.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4)准字(0153)号
84. 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54)号
85. 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55)号
86. 鸡西市绿农生物制剂厂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56)号
87. 河北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58)号
88. 河北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59)号
89. 北京中龙创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61)号
90. 保定市华星生物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62)号
91. 北京中龙创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65)号
92. 承德华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66)号
93. 安徽金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67)号
94. 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68)号
95. 河北巨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70)号
96. 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75)号
97. 北京双龙阿姆斯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76)号
98. 上海修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78)号
99. 沈阳丰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79)号
100.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津微生物制剂厂 微生物肥(2005)准字(0180)号
㈣ 微生物农药有哪些
微生物农药(microbial pesticide)包括农用抗生素和活体微生物农药。为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危害农作物的病、虫、草、鼠害及促进作物生长。它包括以菌治虫、以菌治菌、以菌除草等。这类农药具有选择性强,对人、畜、农作物和自然环境安全,不伤害天敌,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这些微生物农药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或其代谢物,例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核多角体病毒、井冈霉素、C型肉毒梭菌外毒素等。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高的要求,微生物农药无疑是今后农药的发展方向之一。
一、 江苏省微生物农药研究开发的现状
1、微生物农药的开发现状
枯草芽孢杆菌(Bs)——微生物杀菌剂,能稳定地在土壤和植物表面定殖、产生抗生素、分泌刺激植物生长的激素、并能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是一种理想的微生物杀菌剂,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美国Alabama州用Bs处理多种作物种子,平均产量增加9%,根病明显减轻;日本用Bs及其分泌物防治西红柿立枯病获得良好防效;国内北京大学和河南省农科院报告Bs对小麦赤霉病、西瓜枯萎病、烟草青枯病、棉花枯萎病等多种病害有良好的田间防治效果,并有明显的增产效应。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与国际水稻研究所长期合作研究,研制开发出生物杀菌剂Bs-916,经大面积示范推广试验证明,Bs-916对纹枯病防效达75-85%,对稻曲病防效达63.8-85.7%。国内外专家这一研究成果高度评价,认为用Bs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是目前生物防治叶部病害研究中最先进的,且已具备了转向商品化生产条件。 昆虫病毒〔核多角体病毒(NPV)、颗粒体病毒(GV)〕——微生物杀虫剂, 是抑制害虫种群的病原性天敌。NPV和GV以鳞翅目害虫为特异性寄主,安全性高、可长期保存、易于生产、并与化学杀虫剂具有相似的施用方法, 因而作为优良的生物防治因子, 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与研究。近年来, 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等正着力研究NPV的提速、增效和扩大杀虫谱的途径和机制, 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日本研究者福原和三桥和佐藤分别发现粘虫痘病毒(Pseudaletia separata EPV)对PuNPV和AcNPV具有极强的增效作用; 后藤则发现八字地老虎(Xestia c-nigrum)的颗粒体病毒(XcGV)不仅对XcNPV、HaNPV(棉铃虫NPV)、SeNPV(甜菜夜蛾NPV)等多种NPV具有100-10000倍的增效作用, 而且同时使NPV的杀虫速度提高一倍以上、并拓宽NPV的杀虫谱。GV对NPV提速、增效、扩谱作用的发现, 一举突破了NPV应用于农作物防治重大害虫的3大障碍, 使NPV首次展示了真正替代化学杀虫剂防治害虫的产业化开发前景。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引进完整的NPV和GV增效株系及VEF增效基因重组表达体系,为我国开发该项最新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已开发出针对水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的NPV-GV增强型高效生物杀虫剂,对二化螟的杀虫效果均达90%以上。 苏云金芽孢杆菌(Bt)——微生物杀虫剂,在20多个省市用于防治粮、棉、果蔬、林业等作物上的20多种害虫,使用面积达5千万亩次。随着绿色食品的深入人心,Bt制剂在国内外农药市场上收到普遍欢迎。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自70年代专业从事苏云金杆菌(Bt)、球形芽孢杆菌(Bs)等微生物农药的研究与生产,是国内最早的生物农药研究机构之一。“九五”期间在研究筛选对夜蛾类等害虫广谱高杀虫活性Bt菌种的基础上,成功地运用Bt与国产氟铃脲(昆虫生长调节剂)两种生物农药增效复配的方式,既克服了Bt制剂的不足,也解决了氟铃脲单独应用成本较高和易产生药害等问题,对一些夜蛾类害虫,在初孵及1-3龄的龄期结构情况下,防效已达到80%左右,药效期7-10天,大大超过了Bt制剂单用的水平;近年来,深入开展了微生物高效毒株的筛选和生物增效因子的研究,筛选出高毒力Bt菌株Yz-2、和两株对Bt、SeNPV具有显着增效作用的病毒(PuGV-Ps和AsNPV);率先在省内开展Bt复配制剂的研究,筛选了Bt+阿维菌素等多个增效组合,示范推广效果显着。通过增进毒株毒力、病毒增效因子修饰、复配增效等多重有效手段克服制约微生物杀虫剂应用的瓶颈,提高 Bt、病毒制剂毒力、扩大杀虫谱、增强环境稳定性,为其大规模运用于生产实践,开辟了新的途径。
2、应用前景
微生物农药是21世纪农药工业的新产业,代表着植物保护的方向,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克服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减少在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同时在示范推广微生物农药应用的过程中,农副产品的品质和价格将大幅度上升,有利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我国已加入WTO,农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农副产品出口市场更加广阔,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降低农产品有毒物质的残留量,而微生物农药将为农产品优质安全生产和降低有毒物质残留量提供技术和物质保障。微生物农药研究与发展,将有效地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安全生产,提升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扩大我国农副产品外销市场,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这些均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繁荣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微生物农药作为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的必要生产资料之一,在未来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将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进一步加快微生物农药的研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进程,降低农药在农副产品中的残留和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满足我国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生产对农业科技的重大需求,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3、存在的问题
l 微生物农药防效的评价问题 以微生物农药为主的生物防治是一种持久效应,因此对微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应该进行长期追踪调查,这样才能制定出使用微生物农药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管理的途径和策略。把微生物农药的防效与化学农药的防效进行比较,并套用化学防治的使用方法进行生物防治,这是一种错误的思路。微生物农药是通过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来控制植物病虫害发生、为害的,微生物农药的效果不可能像化学农药那么快速、有效,但它们的防效是持久的、稳定的。因此,应该建立生物农药防治植物病虫害效果的评价体系,从生物农药对环境保护、可持续控制、农产品安全等诸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有利于生物农药健康、迅速地发展。 l 微生物农药的中试和制剂问题 微生物农药进行实验室研究、小试的产品和品种很多,但真正最终实现产业化的却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解决产销用三个环节的实际问题。许多研究人员不大愿意做大范围的田间生物防治试验,因为这种试验费用大,各种干扰因素复杂,获得成果的可能性小。所以,国家政府在经费投入上应对微生物农药的研制及其产业化给予倾斜,鼓励研究人员加快微生物农药的产业化进程,同时对微生物农药产品的商品化应给予优惠条件。 微生物农药剂型单一、生产工艺落后,产品的理化指标和有效成分含量不稳定,致使成为微生物农药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要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筛选能保持新剂型理化性状的助剂配方,筛选能提高新剂型分散性和附着性的表面活性剂,研制出提高生物农药防治效果的新助剂和新剂型。提高微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和有效利用率。 l 农民对微生物农药的认识问题 由于农民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首先考虑效果好坏,其次是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基本不考虑环境污染和农产品残留问题,对微生物农药的优点和可持续控制作用缺乏感性认识,加上微生物农药的毒性低、药效相对慢等弱点和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使农民对微生物农药的优越性认识不足。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生物农药的优越性,同时应加强农产品化学农药残留的检测,严格实行农产品优质优价,使农民真正获得使用生物农药的好处;要抓住当前各级政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大面积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契机,促进微生物农药的迅速发展。
编辑本段二、 今后研究的方向与发展预测
l 抑病、抑虫土壤
对于抑病、抑虫土壤应给予更多的研究。这种有微生物持性的土壤,使病原菌不能生存,害虫不能导致为害。虽然已有一些抑病、抑虫土壤的报导,但其抑制机制还不够了解,这是非常有用的生态信息。它们能导致新的生物防治因子的发现。
l 生物防除杂草
杂草的生物防治就是利用寄主范围较专一的植食性动物或植物病原微生物,将影响人类经济活力的杂草种群控制在经济为害阈值之下。生物治草与化学除草相比,具有不污染环境、不产生药害、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有时一次成功的天敌引种可一劳永逸地解决草害。对一些恶性杂草或在特殊环境(如水域)的草害、生物防治往往是最理想的防治措施。然而生物除草涉及的问题广泛复杂,难度较大,所以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l 基因工程微生物
近几年来,基因工程微生物的研究十分活跃,并先于抗病虫遗传工程植物进入了实用化阶段。这一发展显示出生物技术用于生防微生物遗传改良的巨大潜力,并为新一代微生物农药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美国Mycogen公司将Bt毒蛋白基因转入定殖在植物根部的萤光假单胞菌中,使杀虫作用可延长到两周以上,对小菜蛾的杀虫效果与化学农药相当,这种工程杀虫菌剂无污染环境的副作用,1991年登记注册,商品名为MVP,成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杀虫剂,用于蔬菜害虫防治。
l 转基因抗病虫植物
转基因抗病虫植物为病虫害防治开辟了新路。1985年美国科学家将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cp)导入感病的烟草,转基因植株增强了对病毒的抵抗力。这种通过转cp基因获得抗病性的方法后来在蕃茄、马铃薯、大豆、水稻等多种植株上获得了成功。可见这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生物工程研究。
三、 对策与建议
1、抓住发展机遇,加强微生物农药研究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确保食物安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维护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要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广应用微生物农药是重要的技术支撑之一。 此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我国农产品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发展优质、无公害的农产品,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微生物农药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微生物农药。
2、强化基础研究,加大研究力度
发展微生物农药,政府必须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首先应建立省级微生物农药研究基地或工程中心,组成一支微生物农药科研队伍,围绕当前生产上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开展生物防治的研究,系统筛选高效菌株,建立优化的发酵、增殖生产工艺和规范的生产质量标准,组建配套的田间实用技术;其次要加强微生物农药作用机理的研究,可根据其作用位点和活性中心反推导,指导菌种选育,更新剂型,合成新农药的先导化合物,创制新农药。
3、加速微生物农药产业化进程
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在立项的同时就应考虑到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微生物农药产品,将要进入市场,因此,应着重对微生物农药的制剂加工、产品质量、环境行为等一系列问题开展研究,提高微生物农药商品的质量和竞争能力;政府应制定向微生物农药产业化倾斜政策,一方面要加大扶持微生物农药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单位直接参与项目研究,使企业成为微生物农药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基地,促进微生物农药的产业化。
4、微生物农药的开发与无公害生产建设相结
合 微生物农药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必须的生产资料,因此应该将微生物农药的开发和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在广泛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同时大力推广应用微生物农药。围绕我省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主题,结合我省无公害农业对植物保护研究的新要求,大力发展微生物农药,使微生物农药及其配套使用技术在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十五”期间加速我省农业由主要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效益的根本转变、保障食物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附:我国无残留农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种以昆虫病毒为主的专门防治茶叶害虫的纯“活体微生物农药”,日前被国家农业部正式批准实现批量生产,开始在全国有机茶基地推广使用,这标志着我国无残留农药应用这一高科技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种最新研制的纯“活体微生物农药”被命名为“武大绿洲茶园”,是国家计委批准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中一项生物高新技术成果。它是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创导使用的最有毒力和最安全的昆虫杆状病毒与其它微生物复合而成。 由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病毒研究所和湖北武大绿洲生物技术公司开发研制的“武大绿洲茶园”,是以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为主与其它微生物复合而成,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生物杀虫剂。这也是目前国内外首例通过国家鉴定并可直接用于有机茶大面积防治茶尺蠖、茶毛虫、茶小卷叶蛾三大害虫的纯生物农药。
研究现状
微生物农药
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引进完整的NPV和GV增效株系及VEF增效基因重组表达体系,为我国开发该项最新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已开发出针对水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的NPV-GV增强型高效生物杀虫剂,对二化螟的杀虫效果均达90%以上。 苏云金芽孢杆菌(Bt)——微生物杀虫剂,在20多个省市用于防治粮、棉、果蔬、林业等作物上的20多种害虫,使用面积达5千万亩次。随着绿色食品的深入人心,Bt制剂在国内外农药市场上收到普遍欢迎。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自70年代专业从事苏云金杆菌(Bt)、球形芽孢杆菌(Bs)等微生物农药的研究与生产,是国内最早的生物农药研究机构之一[3]。“九五”期间在研究筛选对夜蛾类等害虫广谱高杀虫活性Bt菌种的基础上,成功地运用Bt与国产氟铃脲(昆虫生长调节剂)两种生物农药增效复配的方式,既克服了Bt制剂的不足,也解决了氟铃脲单独应用成本较高和易产生药害等问题,对一些夜蛾类害虫,在初孵及1-3龄的龄期结构情况下,防效已达到80%左右,药效期7-10天,大大超过了Bt制剂单用的水平;近年来,深入开展了微生物高效毒株的筛选和生物增效因子的研究,筛选出高毒力Bt菌株Yz-2、和两株对Bt、SeNPV具有显着增效作用的病毒(PuGV-Ps和AsNPV);率先在省内开展Bt复配制剂的研究,筛选了Bt+阿维菌素等多个增效组合,示范推广效果显着。通过增进毒株毒力、病毒增效因子修饰、复配增效等多重有效手段克服制约微生物杀虫剂应用的瓶颈,提高 Bt、病毒制剂毒力、扩大杀虫谱、增强环境稳定性,为其大规模运用于生产实践,开辟了新的途径。
存在问题
微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评价:以微生物农药为主的生物防治是一种持久效应,因此对微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应该进行长期追踪调查,这样才能制定出使用微生物农药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管理的途径和策略。把微生物农药的防效与化学农药的防效进行比较,并套用化学防治的使用方法进行生物防治,这是一种错误的思路。微生物农药是通过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来控制植物病虫害发生、为害的,微生物农药的效果不可能像化学农药那么快速、有效,但它们的防效是持久的、稳定的[4]。因此,应该建立生物农药防治植物病虫害效果的评价体系,从生物农药对环境保护、可持续控制、农产品安全等诸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有利于生物农药健康、迅速地发展。 微生物农药的中试和制剂问题:微生物农药进行实验室研究、小试的产品和品种很多,但真正最终实现产业化的却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解决产销用三个环节的实际问题。许多研究人员不大愿意做大范围的田间生物防治试验,因为这种试验费用大,各种干扰因素复杂,获得成果的可能性小。所以,国家政府在经费投入上应对微生物农药的研制及其产业化给予倾斜,鼓励研究人员加快微生物农药的产业化进程,同时对微生物农药产品的商品化应给予优惠条件。 微生物农药剂型单一、生产工艺落后,产品的理化指标和有效成分含量不稳定,致使成为微生物农药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要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筛选能保持新剂型理化性状的助剂配方,筛选能提高新剂型分散性和附着性的表面活性剂,研制出提高生物农药防治效果的新助剂和新剂型。提高微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和有效利用率。 农民对微生物农药的认识问题:由于农民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首先考虑效果好坏,其次是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基本不考虑环境污染和农产品残留问题,对微生物农药的优点和可持续控制作用缺乏感性认识,加上微生物农药的毒性低、药效相对慢等弱点和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使农民对微生物农药的优越性认识不足。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生物农药的优越性,同时应加强农产品化学农药残留的检测,严格实行农产品优质优价,使农民真正获得使用生物农药的好处;要抓住当前各级政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大面积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契机,促进微生物农药的迅速发展。
应用前景
微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是21世纪农药工业的新产业,代表着植物保护的方向,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克服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减少在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同时在示范推广微生物农药应用的过程中,农副产品的品质和价格将大幅度上升,有利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中国已加入WTO,农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农副产品出口市场更加广阔,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降低农产品有毒物质的残留量,而微生物农药将为农产品优质安全生产和降低有毒物质残留量提供技术和物质保障。微生物农药研究与发展,将有效地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安全生产,提升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扩大我国农副产品外销市场,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这些均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繁荣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微生物农药作为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的必要生产资料之一,在未来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将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进一步加快微生物农药的研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进程,降低农药在农副产品中的残留和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满足中国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生产对农业科技的重大需求,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㈤ 国内微生物菌肥用的菌种排行企业有哪些
菌种:发酵肥料或者二次发酵使用
菌剂:直接应用即可
如果找菌种,单一菌种可以到国家微生物保藏中心
如果您要找复合菌种,可考虑千美植物保护公司或者益微双螯化工技术公司的“JT复合菌种”
JT复合生物菌种(japan及Taiwan)由多种微生物菌群组成。是采用日本硅酸盐细菌与台湾诺卡放线菌属为基础,利用微生物的互生、共生关系发酵的新型复合菌种。2007年投入中国市场后,经中国微生物应用专家不断融合发酵,最终形成以光合菌群、芽孢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的10个属80余种微生物复合的新型生态制剂。
JT菌种以其种类齐全、密度大、活性强、适应能力广泛获得了众多肥料生产企业的青睐。JT菌种一菌多用、一菌多功,可作为有机肥料发酵菌种,亦可作为抑菌功能菌,或土壤改良菌。可喷施、拌种、灌根、沾根、底施等等,从种子到收获全程防护,具有传统菌剂无法比拟的效果表现。
JT菌种是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更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今菌种广泛应用于农业种植、环保等领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JT复合生物菌种能在各种农作物根围定植、叶子、果实表面着附,预防土传病害、改良土壤盐化、活化土壤、激活作物根系细胞、增强作物抗逆能力、养叶促花、提高品质、增加产量,纯天然、无残留。
主要成份:
固氮菌、光合菌、酵母菌、放线菌、乳酸菌、枯草芽孢菌、多粘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等
㈥ 目前我国获批的微生物农药有哪些
微生物农药是生物农药的一类,包括由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或基因修饰的微生物等自然产生的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农药,但不包括各类农用抗生素(各类农用抗生素统称为微生物源农药)和其它生物农药一样.微生物农药同样具有毒性较低、对天敌生物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应优先选用的农药品种.为了让广大农药使用者能对此有比较全面、详细地了解,现把我国目前开发生产的微生物农药种类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简要总结介绍如下. 1.细菌类微生物农药 1.1苏云金杆苗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品种.约占到全部生物农药使用量的90%,可用于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茶毛虫、茶尺蠖、棉铃虫、稻苞虫、稻纵卷叶螟、枣尺蠖、玉米螟、苹果巢蛾和天幕毛虫等多种鳞翅日害虫. 1.2多粘类芽抱杆菌可用于防治番茄、烟草、辣椒、茄予青枯病. 1.3放射土壤杆茵可用于防治桃树根癌病. 1.4枯草芽孢杆菌可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草莓白粉病和灰霉病、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三七根腐病和烟草黑胫病等,还可用于水稻调节生长、增产. 1.5蜡质芽孢杆菌可用于油菜抗病、壮苗、增产.还可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姜瘟病等. 1.6荧光假单胞杆菌可用于防治番茄青枯病、烟草青枯病和小麦全蚀病. 1.7类产碱假单孢菌可用于防治草场牧草草地蝗虫. 2.真菌类微生物农药 2.1绿僵茵可用于防治滩涂飞蝗和一些鳞翅目害虫. 2.2白僵茵可用于防治白粉虱、烟粉虱、金龟子、蛴螬等多种害虫. 2.3耳霉菌可用于防治小麦蚜虫. 2.4木霉茵可用于防治黄瓜灰霉病和霜霉病、大白菜霜霉病和小麦纹枯病等. 2.5淡紫拟青霉茵可用于防治番茄线虫病. 2.6厚孢轮枝茵可用于防治烟草报结线虫病. 3.病毒类微生物农药 3.1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等多种作物甜菜夜蛾. 3.2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等多种作物斜纹夜蛾. 3.3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可用于防治为害多种作物的棉铃虫. 3.4荼足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可用于防治茶树茶尺蠖. 3.5油桐足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可用于防治茶树茶尺蠖. 3.6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 3.7幕青虫颗粒体病毒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 3.8草原毛虫核多角体病毒可用于防治草原毛虫.
㈦ 微生物菌肥生产厂家
山东土秀才生㈧ 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三大产业
化工产业主营“龙盛牌”染料、助剂、化工中间体等三大门类360多个品种,其中分散染料年产12万吨以上,系全球最大的分散染料生产和出口基地,产品畅销全国,远销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及地区。1999-2005年公司染料产量、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创汇等指标均在国内同行业中排名第一,其中分散染料的产量连续七年居世界第一。
化工产业以世界级纺织用化学品生产和服务商为核心定位,携精细化工领域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之背景及优势,逐渐向其他精细化工和基础化工领域、向深加工、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拓展。公司通过整合运行,收购、兼并等多种手段,实现企业化工产业链的延伸。力争到2010年,化工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利税8亿元。 公司前身是浙江省上虞县浬海公社微生物农药厂,创立于1970年6月13日,主要生产农药产品;
1979年研制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树脂“CPU”,开始转产生产纺织印染助剂产品,成立了“上虞县纺织印染助剂厂”,企业由此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1984年3月“上虞县纺织印染助剂厂“更名为“上虞县助剂总厂”。
1991年12月30日,经浙江省工商局核准,由“上虞县助剂总厂”更名为“浙江助剂总厂”。
1993年2月17日,经浙江省工商局核准,“浙江助剂总厂”更名为“浙江染料助剂总厂”,产品也逐渐由助剂转向染料、化学中间体等产品。7月1日,实行了内部股份合作制,召开了首届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董事会,阮水龙当选为董事长。
1997年12月28日组建规范化股份公司,朝着现代化企业方向迈进。
1998年1月18日,召开了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暨首届股东大会,阮水龙当选为董事长,阮伟兴为董事会聘任为总经理。3月23日,经浙江省工商局核准,“浙江龙盛集团公司”整体改组并更名为“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总股本1亿元。
1999年7月2日,增资至1.7亿元。
2003年8月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实现资本经营, 8月22日,注册资本贰亿贰仟柒佰万元。企业朝着外向型、多元化方向不断发展。
2004年2月,由“盛邦”增资变更为“浙江龙盛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贰亿五仟万元。
2004年4月,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金肆亿五仟肆佰万元。
2005年,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变更注册资金伍亿玖仟零贰拾万元。
2005年7月,浙江龙盛召开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高票通过股权分置改革。 1、1970年6月13日,阮水龙、阮建堂等13位赤膊兄弟在称山脚下创办了公司前身——上虞县浬海公社微生物农药。
2、1979年公司转产做助剂产品,第一只助剂产品——CPU诞生,改变了龙盛发展的轨迹。
3、1993年,公司上马染料项目,拉来了龙盛由助剂转向染料生产的序幕。
4、1997年12月28日组建规范化股份公司,朝着现代化企业方向迈进。
5、 2003年8月1日,“浙江龙盛”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600352),实现资本经营。
6、2003年公司开始上马“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的60万吨/年冷轧钢项目”和“嘉兴华城右岸房地产项目”,向多元化经营迈出了重要一步。
7、2005年2月16日,浙江龙盛控股有限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30万吨/年硫磺制酸项目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隆重签约,加快了龙盛的国际化战略部署。 第一只产品:920植物生长刺激素
第一只助剂产品:CPU
第一次出口:1988年荧光增白剂BC首次出口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创汇50万元。
第一次参加国外展览:1990年厂长阮水龙首次出国赴泰国参加“中国新技术成果展览会”,本厂展出产品荣获展览会“金奖”。
第一台微机管理系统:1991年,投资10万元,购置了第一套微机管理系统,向管理现代化迈出了一大步。
第一次染料生产:1992年龙盛开始筹备染料生产。
第一次突破亿元大关:1993年9月15日,产值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并举行了“首创亿元产值暨“八五”末争创4亿元目标信息发布会”,成了企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第一批移动电话:1993年,投资50多万,购置了第一批移动电话和传呼机,厂内总机由手工式更新为自动化程控交换机,实现了通讯自动化。
第一届董事会:1993年7月1日,实行股份合作制,召开第一届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董事会。
第一只注册商标:越州
第一次获得“自营进出口权”:1996年,被国家外经贸部授予“自营进出口权”
第一次通过ISO系列认证:1998年10月,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第一次获得“上虞市工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第一名”:1998年,首次获得“上虞市工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第一名”
第一条以龙盛命名的大道:1999年10月,出资750万元,对自人民西路至杜浦闸头的泾肖公路进行硬化、;绿化、亮化,2001年被上虞市人民政府批准命名为“龙盛大道”。全长1080M,路基宽40M。
第一次获得全球第一:1999年,龙盛年产能力猛增至5.5万吨,分别占全国和全球总产销售的35%和15%,从全国“单打冠军”成为全球“单打冠军”,此后连续保持分散染料生产和出口全球第一地位。
第一家上市公司:“浙江龙盛” 股票代码 600352 时间2003年8月1日
第一家子公司:上海科华染料工业有限公司 2000. 7.5
第一张报纸:2004年3月,《龙盛报》出版
第一个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项目:浙江龙盛控股有限公司与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合作开发“年产30万吨硫磺制酸项目”
第一个中国名牌:2006年9月龙盛“科华素牌活性染料”被授予中国名牌称号。
第一卷钢卷:2006年,龙盛薄板第一卷冷轧薄板正式下线。
㈨ 农业部正式登记的微生物肥料品种有哪些
序号 企业名称 登记证号
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0)准字(0005)号
2. 河北巨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0)准字(0010)号
3. 秦皇岛润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0)准字(0011)号
4. 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06)号
5. 三原德龙肥业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18)号
6.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实验厂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20)号
7. 山东省长清农药厂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25)号
8. 东莞市保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29)号
9. 威海比尔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1)准字(0034)号
10. 北京甸甸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15)号
11. 江苏天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22)号
12. 唐山垦易生物肥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24)号
13. 威海比尔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26)号
14. 南京南农康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32)号
15. 涉县崇益有机生物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33)号
16. 沈阳丰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35)号
17. 湛江市绿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36)号
18. 海南江岛实业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38)号
19. 青岛杨康生物肥料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40)号
20. 黑龙江省绥化农垦晨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肥(2002)准字(0041)号
㈩ 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有哪些企业在做这一块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中国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四个部分。按照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健康的关注,高效、高毒的有机磷农药的使用在各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高效、低毒、低残留是农药产业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两大类——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所以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广阔。
虽然当前国内的农药市场上仍然存在一些阻碍生物农药行业发展的因素,但就长期来看,国家政策扶持逐步带动农民收入增长;行业整合起步,优势企业将脱颖而出;高毒农药削减,为生物农药腾出巨大空间;国际农药产业向中国转移;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近几年会保持一个相对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预计2009年中国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制造行业总体增长速度将比2008年有所提升。随后三年(2010-2012)行业增长速度基本上比较稳健,2012年收入将达到235.3亿元;2012年利润可达17.1亿元。
中投顾问2009-2012年中国生物农药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