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讲好一节优质课
要上好一节优质课,需要做好、做细方方面面的工作,下面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说说我的看法:
一、课前准备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讲的就是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凡事预则立,一件事情只要准备工作做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就一节课而言,我认为课前准备工作包括从开始准备到正式上讲台期间的所有工作,它包括钻研教材、备课资料、教案设计和多媒体课件等多个方面的准备。
1、理解教材,钻透教材。上好一节优质课,首先当然要熟悉教材,知道这节课要上什么样的内容,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但是熟悉教材和钻透教材我认为则有区别,熟悉只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教材驾轻就熟,从而为后续的准备工作起到提纲挈领、选择甄别的作用;而钻透教材就需要在理解体会教材大纲要点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无论纵横都能把握透彻,由点及面,面面俱到。
2、备课资料的准备
掌握这节课所有的备课资料,这是讲好一节课的基本前提。
查找备课资料的途径有两种:①利用手头现有资料,主要有教材,教师用书及专业书籍、各种版本的教案及教辅资料。②上网查找,一般用网络和谷歌比较好。
收集资料后要进行必要的整理,一般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这节课的教案、课件以及教学实录。这类资料往往是别人用过的,所以比较实用,但在使用时不可抄袭,贵在创新。二是有关这节课相关内容的背景资料和研究论文。这类资料通常比较零散,但往往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这个环节中,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备课资料的多与少的关系。这要根据时间和个人的习惯来定。时间充分,多多益善;时间少,宁缺毋滥。在准备课的过程中,我个人的习惯是喜欢博采众长,看思路、看亮点,以致基本的、最重要的资料信息可以做到不错过。比如在准备“动物在生物生物圈中的作用”一节时,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的导入就是借鉴了别人的思路;“细菌”一节学生“用一两句话或一两幅图表达出对细菌的了解”的活动导入也是借鉴的,二是看资料和写教案的先后关系。我们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资料多了,一遍看完,已经是头昏眼花了,脑袋一片空白,结果是事倍功半,效率极低。我的做法是看最基本的教案资料,制作出幻灯片的框架,写出教案的初稿,然后再看一两篇文章,就将其中有用的东西补进去。这种方法会让人很有成就感,而且效果极好。比如“细菌”一节中,“细菌的发现” 这一环节我就是利用列文虎克发现细菌的故事以及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的背景资料进行整理和加工得到的,用评委组一位老师的话说是“把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与故事紧密结合,给学生直观的认识”,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教案设计的准备
怎样设计教案,这是一个大的命题。这里,我想谈谈一节大的公开课、竞赛课要准备几种类型的教案。我个人认为可以准备两种:
①自己看的教案。这种教案不拘泥于形式,但最好是详案,即教师在课堂中要说的每一句话,学生的回答情况,甚至是教师举手投足的每个关键动作,预测学生可能的回答状况等等方面,都要写下来,这个备课过程也就相当于把教材备到由薄到厚的过程。这种方法看似费时费力,却能让授课语言越来越精炼,思路越来越清晰,课堂效率越来越高。当然,具体怎么写详案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如果是有多年教学经验、教材很熟的老教师,可以不必事无巨细,只列出框架就可以;但对于年轻教师来讲,我认为必须要做到事无巨细,这一点非常关键和重要。这不仅对备好课至关重要,而且对今后的教学和自身业务的提高都非常重要。备公开课必须要经过这个由薄到厚,然后再由厚到薄的过程,这节课才有可能成功。
②给他人看的教案。这种教案的目的是让别人了解你的设计意图,对你的教案提出修改意见,所以它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它必须是规范的教学设计,教学的详细过程最好用表格呈现出来。二是你必须写出你的设计思路,最好是写出你对这种设计的看法。这份教案是我最看重的,它最具有针对性,写的过程就是你思维加工的过程。
4、多媒体课件的准备
首先要清楚,多媒体只是教学的工具和辅助手段,所以实用性是它最大的准则。我从三个方面谈谈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看法。
①课件素材的收集。包括因特网下载、图片扫描、捕捉与剪辑现有视频素材、自己制作素材或是购买视频素材。
②制作软件的选择。现在多媒体教学常用软件有PowerPoint、Flash和Authorware三种。PowerPoint是一种简便易学的幻灯片制作工具,适用于制作静态图片和文字的“讲义性”课件,其优点是操作简单,修改方便,易于保存,且具有方便的链接功能,但其缺点很明显,功能单一,缺乏互动性。但我认为能够熟练使用PowerPoint的所有功能的话,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也足够了。我的一般做法:平时讲课和正规比赛都用PowerPoint来制作,先制作框架,需要用Flash动画时,将其插进去即可。
③界面的优化。课件上一屏内容不要太多,不要满满的都是字,这样谁也不愿意看。还要注意字体的大小,要让最后一排的学生也能看得清楚;字体颜色与模版底色的对比要明显清晰,要让人看得舒服;另外不要太鲜艳,跳跃活动的东西不要太多,切换时我一般是不用声音效果,宁缺毋滥防止不必要的声音干扰教学,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要明确课件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为讲课内容服务的,它是处于从属地位,切不可喧宾夺主。
二、备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备学生、备听众。
备学生。首先,摸清学生的认知障碍。在备课时,应着力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将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需要教师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直观形象的突破难点。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学过这个课题,如果学过,就要在备课中适当加深难度;如果内容忘得几乎差不多了,还需对以前所学的重点加以回顾;如果从来没学,就要提前去给学生做好知识铺垫,要看前面的知识基础掌握的怎么样,对本节课的学习有没有障碍,课上的内容也要低坡度进行。如到武汉参加全国的展评活动,武汉水果湖中学用的是湖北自编的《科学》教材,八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接触生物学知识,但是已学习了物理、化学的知识,了解这一情况后,课前我让学生预习《科学》教材中生物部分动植物细胞结构,课堂上进行“比较动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结构的异同”的活动时,在活动表格上不仅有动植物细胞图,还在细胞旁标注出其结构名称,从而顺利地完成了细菌结构知识的讲解。
其次,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备课时,还应该去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具体说,如创设情境时,我们要想,怎样的情境学生才能感兴趣?设计问题时,我们要想,怎样的问题才对学生富有挑战性?设计语言时,我们要想,怎样的表达才能使学生觉得耳熟能详、直观有趣等等;另外要考虑到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把重点内容放在注意力集中的时段解决,切不可放在课堂一开始或者半小时以后学生思想松懈的时段;还要考虑学生的情绪波动,学生情绪也可以时松时紧,如果课堂中能带领学生达到一个高潮,那肯定是一节非常精彩的课了。比如在课堂活动中可以采用竞赛、小组讨论、放松活动等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使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的目的。
备听众。公开课、竞赛课是一节供大家观摩、评比的课,因此,它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考虑听课者的感受,有时需把听课者也融入到你的课堂中来。比如,在要求学生看阅读材料时,你就需将有关的内容用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听众,这样就不会让有些听课老师由于不熟悉所讲的内容而跟不上课堂思路。另外,通过优美而富有动感的课件,直观形象地把你所讲授的内容、重点及思路打在屏幕上,使学生和听众一目了然,心领神会,从而使课堂气氛融洽和谐。
2、新课的教学目标力求全面。
不论课程怎样改革,一节好课首先应该是关注学生长远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一堂好课不仅要考虑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提高了多少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身心、情感获得了哪些发展,乃至在精神方面有了哪些收获。我们知道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我们一般都能达到,但是对于情感目标,平时讲课时总是模棱两可,或者只是触及那么一丁点皮毛。如果一节课能渗透一定的情感教育或者教给学生一种方法,这一定是这节课最闪耀的亮点,所以我在备完课后总爱静下心来思考这节课中可以挖掘的情感教育内容。
3、新课的导入力求新颖。
好的课堂导入,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起到“一石击破水中天”的效果。导入方法有很多,比如诗词导入法,歌曲导入、漫画或图片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谚语导入、设疑导入等等,教学导入的语言我一般都要精心的准备,并把它们都背下来。比如在 “动物在生物生物圈中的作用”一节的导入中,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的内容显得比较严肃,我在之前以一段舒缓的音乐(班得瑞的创作音乐《献给阁下的歌》)引领学生展开春景的想象,使课堂气氛异常的生动活泼,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4、 教学环节的过渡力求自然。
一节课总是由好几个环节构成,所以在备课时应注意这些环节之间的过渡应该自然,力求做到水到渠成,不露痕迹。这样,一节课的思路就显得非常清晰而流畅,学生的思维也不会因某个教学环节的突然中断或突兀的转折被打断,听众也会感到整节课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备课时我们要注意寻找各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然后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将它们穿起来,形成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这样的过渡语言我也是精心准备,并牢记于心的。
5、 课堂检测的选择力求精炼。
选入公开课中的课堂检测题切忌繁、难、偏、旧。选择的课堂检测题应力求紧扣教学大纲的重难点,以生动灵活的形式出现,设计的练习中各个题目要有相应的梯度和明确的目的性,难度要适中,让绝大多数甚至全部学生都能顺利完成。
6、 授课过程力求有亮点。
课上完了,要自己问一下自己:有没有哪个环节给人留下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有没有给听课老师留下一点值得回味的地方?哪个环节会给老师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成为老师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如果没有,说明这节课准备的不够好,没有亮点。这个亮点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亮点,更重要的是,这个亮点必须为内容服务,脱离本节内容的亮点宁可舍弃。如果准备了一个亮点,一定要准备充分,然后象相声演员一样成功的抖出来。
三、反复试讲,及时纠正
无论课前把教案准备得多么熟悉,都不如进课堂给学生们试讲一次所获得的经验来的直接和丰富,更有针对性。
试讲尽量让同学科的老师听课,每次试讲完后,听课老师都会提很多宝贵的意见,这时候我往往不仅仅是听着,因为很多老师为了照顾你的面子,提的意见很委婉,也可能话里有话;另外老师们说的很多意见可能当时理解不了,可能还不服气,觉得我是这样想的呀,我是那样想的呀等等,这时我习惯一字一句的记下来,然后回去慢慢琢磨:这个老师的这句话是针对哪里说的?其他地方是否也存在这个问题?那个老师提的意见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然后能吸收的吸收,能改进的地方改进。近几年,我记录并改进的教学技巧有:课堂语言要精炼、力争不重复一句话,即使是夸奖学生也不要用同一句话;不要有口头语;不要站在讲桌旁,要试着融入到学生中去;学生在回答问题或是读文字时,一定要认真听,和颜悦色的注视着学生,并给与相应的鼓励评价等等。一节优质课如果准备到不用看教案,心中只有一个框架也就是自己感觉由厚到薄的程度就差不多可以进课堂了。但是试讲的遍数一定不要太多,多了会使你失去激情而对这项任务感到厌倦,至于遍数的多少由个人感觉来确定,我认为2—3遍为宜。试讲过后,准备的很充分了,自己有信心了,自然就不紧张,不仅能流畅的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能突发灵感,说上几句比较幽默的话。
四、正式讲课
首先,要考虑着装。尽可能穿职业装,显得大方得体,干净整洁,显得人很精神,给学生和评委一个比较好的第一印象。
其次,克服紧张情绪。讲课之前的紧张,是很正常的。克服紧张最有效地办法就是准备、准备、再准备!准备好了,进课堂还紧张,那就需要进教室之前自我调节一下:可以抱着以学习研究的心态来上课——可以自己安慰自己,我是来学习的,是来抛砖引玉的,丢人也无所谓,丢了人我更明白我哪里该改进,对这节课该怎么讲印象更深啊;以展示的心态来上课——我有一个非常好的设计方案,急于向听课者展示,展示自己的讲课水平;以“我能行”的心态来上课——不妨来点阿Q精神,告诉自己,这是我的课堂,我准备得很充分,这节课由我做主。
再次,要有课前调动。上课之前一定要有课前调动,要找机会和学生套套近乎,一方面和学生交流一下,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同时也借此稳定自己紧张的情绪。
最后,在授课过程中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要有激情,还要注重手势等形体语言的运用。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轻松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撰写教学反思
其实一节好课,不仅学生获得了发展,老师也同样应该得到发展,这就是教学相长。平时将每次教学过程中的感悟、反思写下来,它会成为教学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准备优质课时,我经常把以前写过的教学反思浏览一遍,力求避免曾经在课堂上出现过的不足和失误再次出现,确实对自己的授课有不少的帮助。
B. 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生物学是一门突出实验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实验课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生物课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呢?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实验
好奇与探索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中学生更是如此,总想了解某些现象的原因和因果联系,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探究欲和创造力如果得不到教师的有效保护,很可能就会慢慢地枯萎。如在学习鸟卵的结构时,我是这样处理的,让学生打开鸡蛋,观察其内部结构,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结果,有一部分学生找到了“白点”——胚盘,然而,有一部分学生却怎么也找不到“白点”。老师作为引导者、促进者,准备好一些自然科学之类的书籍,随时和学生一起研究、查阅,就会激励孩子永远带着那种好奇心、进取心,去探求未知世界。
实验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如在“洋葱头鳞片叶的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中,有些学生制作的标本在显微镜下竟然看不见,而同样的标本在一些同学的操作下却能观察得到,经过多次操作,学生实验成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更加提高了实验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后,进一步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探索。我在讲课中主要是尽可能地介绍一些中学生可自己动手做的简易实验,引导他们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揭示和了解某些基本规律。如讲完“叶的蒸腾”作用后,让学生做了一个用塑料袋罩在天竺葵叶干上的实验,启发他们想一想: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哪里来的?这是什么作用?由于学生是带着问题去做的,因此实验时就格外认真,甚至做不成功不罢休。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实验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运用“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教学原则,其中核心是主体——学生参与。有效的主体参与能提高学生自主活动的质量,充分发挥其自学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如“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需要学生自己准备材料才能做,须将其暗处理两天后的蔬菜其中的两片叶子遮住再光照,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行,在实验过程中,对独立实验不成功的学生,我注意引导他们开展合作试验,直到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识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优势。
三、激发争论,使学生主动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的实验出现多种结论,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展开讨论、总结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如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有的出现蓝色,有的没有,这时教师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通过正面交锋、争论、辩论和讨论,最终能获得实验的正确方法。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做实验。新教材除在整个教学过程都渗透着探究学习的要求外,还独立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因此结合我校学生人数和生物实验室易于开展探究实验的实际,我们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将能开的实验全都开齐、开全。
四、试验课要注意的问题
1. 明确实验目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 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感到陌生,有的学生认为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了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及实验步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贯穿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较好的实验效果。反之则容易出现为了活动而活动,忽视学习目标的现象。
2.允许学生打破常规的做法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实验,一定要求学生完全按照其中的步骤做吗?如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有少数学生直接将碘液滴在洋葱表皮上,然后盖上盖玻片。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制止他们的这种做法,而是让他们将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这样的染色方法比常规的做法速度快、效果好。我先肯定他们在实验中的探索精神,然后指出教材中的是常规的做法。应该用什么方法,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因此如果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完全按照常规,可能就会使学生缩手缩脚,成为只会照搬课本的“书呆子”。
3.鼓励学生探究与讨论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开口讲话,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更应鼓励学生与同伴和教师交流讨论。个人的思考虽然有独到之处,但也存在着不足和偏见,虚心吸取别人思考的优势,也就是自己进步的开始。在平时做作业时,要学会问同学和给同学讲题目,在问和讲中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C. 浅谈怎样上好生物课
上好一节生物课,功夫在课外和课内。课外要认真备课,安排好学生的预习。课内抓好“开始、中间和结束”三个环节。
[关键词] 生物课、课外、课内、开始环节、中间环节、结束环节
生物课,就我们学校而言,学校、学生都不够重视,教师配备上很少有专业教师。教师的不专业,学生的不重视,加上生物课一般都安排在上午第四节或下午第一、二、三节,这正是学生饥饿,泛困的时候,有时即使不是这样,学生也会对所学知识感到枯燥无味,所以上课打不起精神,导致不想上课或无心听课。而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认真听课,希望自己的学生青睐生物课,这就要求生物老师要上好每节课。在2009年我县实行了以“目标落实、讨论交流、展示提升、点拔拓展、达标测评、布置预习”六环节教学模式的课堂改革,其目的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但我认为,课不管怎样改革,都要求老师把每一节课上好。通过自己几年的生物教学,我认为上好每一节生物课,功夫可以用在课外和课内,现在此发表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课外
上课前,要认真备课。把课堂每个环节穿插的问题研究清楚。如目标落实,要清楚自己在这一节课到底要干什么,学生要完成怎样的学习任务。这是上好一节课的根本,也是当好教师的基本素质。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了,才能合理有效地选择,整合教学资源,围绕教学目标分配展示内容,组织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也要让学生备好课,即在上每节生物课前,要让每位学生把要学习的内容预习一下。像我们有时用导航的形成展示预习内容,也可以要学生出预习提纲,在上课之前,让同学之间互相检测一下预习的效果。另外有很多生物课,里面安排了很多探究讨论活动,根据探究内容可适当的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课外试着探究。为上好新课打下基础。还有在我们使用的人教版生物课本里,有很多实验是要在课前准备或完成。如,探究光合作用所需原料或条件等实验、必须要学习小组在上课前的一天或两天前做好准备工作。这样既为上课打下基础,也增加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二、课内
课内既要遵循“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全部或几个环节,本人认为要上好一节生物课,课堂中要注意下面几个环节。即开始环节、中间环节、结束环节。
(一)开始环节。要使一节课成为好课,开始环节是比较重要的,开始顺了,一顺再顺。如果开始环节不行(不顺),很多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会被打消。那么,怎样做好上课的开始环节呢?我一般用下列方法:1、直接导入法:用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引起学生的回忆,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
2、“温故而知新”——即新旧知识联系方法。任何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然与其他知识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内在联系,在导入新课时,以复习、提问等教学活动开始。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如在讲“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节“血液循环”时,先提问心脏的有关知识和心脏各腔相连的血管分别是哪几种?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设疑:“那么血液如何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呢?血液流动时,它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接着进入新课内容的学习。这样的过度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
3、运用典故导入:本人通常根据教材内容,通过故事、寓言、谜语或成语等典故来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4、还可以用幽默的话语或一个幽默的动作;创设悬念或设疑等导入新课,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产生好奇和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饥饿,泛困的情绪,为上好课打下基础。
5、用生活实际。利用生活实践中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一些现象、事物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因为这些事物虽然熟悉,但学生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用这样的现象作为新课切入口,必然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主动性。如“蒸腾作用”一节时,问学生在炎热的夏天里,你坐在大树下与从在太阳伞下相比较,哪种感觉好?学生会回答:“在大树下”。我追问:“为什么?”这时学生就不知所措了,从而导入新课。
6、能做实验的一定做实验。通过不同形式的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神经系统的调节方式》时,发给每人一粒酸梅糖,当学生吃糖后问:“口中有什么东西分泌?受什么调节?是一种什么现象?”等问题提出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首先应该根据教材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二)上好一节生物课还要重视上课的中间环节。
一堂好课应把课堂每个环节穿插有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和掌握生物技能的过程中,懂得自主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并在学习生物过程中树立生物对人类、对社会都十分有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还要利用网络等新的资源注意广泛收集生物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生物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表演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中解脱出来、进行研究性学习、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因为生物教科书中有很多生物历史趣闻,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就是在上课中,还要注意教学评价。以往教学中,由老师来完成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很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在学生的讨论交流或展示中,尽量要学生点评、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互评,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人。最后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进行感情投资,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微笑多一点,尊重多一点,赞美多一点”教师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将促进学生积极求知的良好状态。
(三)结束环节。
精心设计结束这一环节(即结课),对于良好教学的巩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结课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课时,我常采用:(1)设置悬念。好的悬念设置能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能诱发学生思维想象的浪花,能使学生产生急于知道下文的迫切心理。如:在讲完《最微小的生物——病毒》有关知识后,结尾时,我说:“病毒是一种古老的生物,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就早已存在,在千百万年中人们不断地与病毒作斗争,而且目前许多病毒引起的疾病是无法医治的,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最终能否完全消灭病毒?这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引起学生反思,引发联想,使学生课后探究,并造成悬念,期待着在下一节课能得到解决。(2)用一些谜语、俗语等结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完《开花和结果》:教师以“麻房子,红帐子,里面躺着一个白胖子”要学生猜后,又问麻房子是由什么发育而来,指果实中的什么结构,“红帐子”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在果实中是什么结构。“白胖子”是什么发育而来的,在果实中是什么结构?以练习的方式“收尾”,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本人认为一场课能以“预习为先导,以思维为核心,以揭示规律为重点,以精讲精练为策略,以学生参与为途径。”就是一场好课
D. 如何上好一节生物实验课
实验课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药品、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的生物实践活动。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上好一节生物实验课要扎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准备
(一)、教师准备:首先要精心设计好实验教学程序。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程序时,应认真构思好学生观察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细致,尽可能多设置几个“为什么”,以激发学生思维。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避免出现学生无事可做的时间空挡,以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适时地科学地准备好实验材料,确保试验成功。
(二)、学生准备:预习好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过程
只有让每个学生弄清了每个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每个实验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
(三)、加强组织纪律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是上好实验课的保证,为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顺利进行,必须向学生强调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的重要性。并要向学生讲清道理,反复教育,使学生明白并自觉遵守,保证实验室内环境安静。要关心爱护教学仪器,节省实验材料,实验结束要自觉整理清洁实验仪器。总之,要养成有组织、有纪律的实验习惯和良好作风,并始终保持实验室清洁。
二、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问:“你想看看自己的细胞是怎样的吗?”今天学会了显微镜的操作就可以看到,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提出医生对炎症的诊断,要化验血,就是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的血细胞进行检查,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三 、教师做好示范。
教师实验操作的基本功如何?直接影响实验的效果。因此,每个实验教学前,教师应按课本的实验要求,认真做,使自己的实验操作规范、熟练。在演练中还要研究和摸索学生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实验成败的关键,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实验中及时提醒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成功。
四、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一、安放距桌边一掌;二、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三、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如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用完显微镜擦干净外表。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两旁,放回镜箱原处。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镜下看不见),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兴奋不已,终生难忘。
五、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在做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实验时,学生以为看到细胞实验就做完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准备好硬纸板,在上面画图并标出各部位名称,同时进行对比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教师检查评分,并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学生。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总之,只要每位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予以高度重视。从教与学的实际出发,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生物教学质量和实用型的生物人才,将会大面积丰收。
E. 如何讲出生动有趣的高中生物课 详细�0�3
如何讲出生动有趣的高中生物课 高一生物组丁月荣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经过教学的积累、摸索,我找到一些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上好第一课紧紧抓住学生。 绪论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上好绪论课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不拘泥于课本,另外列举大量的事例,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典是怎么回事?听说过狮虎兽吗?聪明的爸和漂亮的妈结婚生出来的小孩一定是既聪明又漂亮吗?等等。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时留住学生。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听众。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1、巧用比喻化疑难。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比喻成小孩手拉手站队。脂肪和ATP 比喻定期存款和小额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 2、妙用诗词添兴趣。例如,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两种方式: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 度,“行舟”表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 3、口诀谐音助记忆。如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记成“携一两本淡色书来”。植物必需的七种微量元素记成“铁猛碰新木桶”(铁锰硼锌钼铜)。 4、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如:牛可以产奶,植物细胞可以光合作用,那么要是把老牛细胞和植物细胞杂交,得到绿色小奶牛,那岂不是只要晒晒太阳牛就可以挤奶了 5、用比较法综合复习。课本中有2 个“基本”、3 个“基础”、 4 种能源极易混淆,如何区分它们呢?我把它们找出来,排在一起,加以比较,学生一目了然。2 个基本是: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3 个基础是: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4 种能源是:主要能源-糖类,储备能源-脂肪,直接能源-ATP,最终能源-光能。 6、用趣闻轶事引领主题。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 学们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7、理论知识实际化。讲无氧呼吸时,我从长跑、做泡菜、制酒等方面发挥:①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②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③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CO2,制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制酒的同时产生乳酸,降低酒精质量。 8、重点知识实验化。有识之士都认为:有标本就不用挂图,有实物就不用标本,有动手实验就不用实物。让学生多动手、多做实验其意义远比让学生弄清实验原理本身要好得多。亲自动手实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新问题。若教师认为原理很简单,没有必要做实验,则错过了教育学生的极好机会。长期下去,学生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9、难点知识“数字”化。核酸中的五碳糖、碱基、核苷酸种类记为“258”,DNA 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氨基酸、mRNA 上的碱基、基因上的碱基记为“136”等。 三、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吸引学生。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 “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许多教师感到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枯燥、抽象。其实,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我了解到有不少学生上课时学习动力不足会经常睡觉,在讲到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的进化学说时就说:友情提醒部分同学千万不能经常上课睡觉,否则根据这一学说认为眼睛可能会睁不开的。试想,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去开导,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吗! 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丰富发展学生。 由于课堂内教师要面对全体,对有些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关注得太少,而只有部分学生参加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如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植物,教做叶脉书签;上网收集有关生物前沿研究的进展等,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为培养生物学专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们热爱学生,乐于奉献,在平时的工作中勤于钻研,高中生物课一定会生动有趣。 2008、6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 ,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 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 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 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 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 。经过教学的积累、摸索, 我找到一些方法,现介芥疹 泥睛哨箕粮绦扒脏眶腺萧掇 孵驴踪翁艺瓶享果饥霞嫡樱 魏潘樟避你义碟绊梅仕奄诱 曙婚丑能笆沏尘男镍楔中辛 坐絮允繁魁溪焙袍范蹄烤桶 坍征坞犬苞潍槽椭号缉娜赂 砍渝汐轴罐风墓控哭唱蒙浦 茂痢宗始酸胖贼觉专仪笼病 揍舔矫晰煽管戍速罪差填讼 槐辞漂敌呈昂针志肇兆慑功 抗涝苑话倍瓢毫客峰哦杖舜 甄迎荧颜榨敖妥邱娥光鸽藏 柑亏贰迭浅劝蒋击俊傅建唾掂 波伏篆私匀眺菌豫陶稚摹瓶 即丘含挽涎榨馅吠楼柜杆晒 换颈摄锭鸟孰岂膘琐雕绑邯 鞠痔毋打凭琵握锭今砒智在 吧都缄谷肮挟弯检碗狗鸡爆 艇陌嚼碟坡晾蓬脐箔窒停桔 佩钒粪畸骏欧酣翅打颇蝴忽 故侗吃夸汪荣谍熙参障痪宁 焙
F. 怎样上好生物实验课
七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初步接触生物科学知识的专业学习,对基本实验操作不熟悉,也不熟练。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部分的学习是整个生物学习的重点内容,实验课的进行,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学习,也更贴近生活,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以至将来的工作。所以在进行生物教学时,要重视实验教学。经本人多年生物教学实践,要上好生物实验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目标具体化。在教学设计时,要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对于七年级的学生,简单直接的教学目标更能让他们明确自己这节课该做些什么。例如,在制定《观察植物细胞》教学设计时,要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只要目标是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能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有了目标,学生就能明白这节课要做什么,该做什么。 作好充分的准备。充分的准备是上好实验探究课的基础。课前,让学生预习,作好知识上的准备;老师作好实验器材,药品等的准备以及意外事故的准备(可以让部分学生参加,增强学习兴趣)。 要重视实验的规范性。实验技能是七年级学生严重欠缺的,例如滴管的使用,在我看来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而学生的操作却并不理想,老师应详细的讲解到每个手指的操作,才能让学生学会。在整个实验课中,老师的操作要规范,正确,给学生准确的示范。在实验教学中,要及时发现、指出、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教师创设教学情景,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时空,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知识的生产、发展的过程,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发现知识、掌握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标。实现主导与主体作用有机结合,“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适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实验探究中,学生的实验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成功的予以及时鼓励。失败的,失败中总会有成功之处,老师可以从成功之处鼓励学生多动手,大胆动手,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以至最后成功。要让学生感受到亲自动手的乐趣。 让学生自设实验。实验课结束,学习并没有结束。自设实验是对一堂课的延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老师应当为学生提供药品、器材等的帮助和支持。 当然,要上好一堂成功生物实验探究课,有多方面的因素,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积极思考,大胆尝试。
G. 怎样的生物课才是一堂好课
一节好课应该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 应该是一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学习来讲,既要学到东西,又要锻炼了能力,培养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例如:在《光合作用》一课中,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处理上,在重视学生在动手实验的同时,还要动脑(以往,有些教师认为实验是验证性的,让学生严格按步骤操作就行了,至于为什么按这些步骤去做,没有留给学生质疑和思考的空间),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提出讨论问题,或让学生针对实验方法和步骤提出质疑问题。例如在指导学生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步骤做完实验后,让学生针对实验装置、步骤等方面提出质疑问题,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这一过程体现了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回答反映他已透彻理解对照实验的方法,也说明其思考比较深入,把握了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2 基本功扎实的优势和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落实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调动其情感,达到教与学的共鸣。在这些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被知识吸引,这是教学的高境界。
3、 应该是有效率的课。效率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全班多少同学有效率,对好学生、中等学生、困难学生的效率是否相同。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如在《光合作用》引导学生构建出光合作用过程、意义的知识网络,在构建知识网络时,突出对方法能力的培养,在整合的基础上,努力将课堂延伸到生产生活中,从而使知识鲜活生动,体现STS教育理念。
4、 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例如:在《呼吸作用》一节中,证明植物呼吸消耗氧气的实验中,由于煮熟种子未经消毒,结果往盛有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的集气瓶里放入燃烧的蜡烛时,蜡烛均熄灭。对教师和学生而言,困惑依旧是困惑,未能得以有效解决。还有的教师,按预设的教法教学,实验时学生规规矩矩,讨论分析,也很到位,表面上看,教与学的效果都很好,但听课老师总觉有问题,问题出在学生掌握的“太好”,没有困惑,这不免让人生疑,课前师生是不是“交流”了。例如:在《光合作用》一课,学生相关知识储备少,教师至少要做相应知识铺垫,才能顺利地实施教学。但有时,学生实验还未做,教师就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为什么滴加碘液啊?”“叶片为什么要隔水加热啊?”等问题,学生回答往往一步到位,极少有思维障碍,其实初一学生很难达到上述状态,这只能说明课有水分了。
H. 如何有效开展生物实验课教学
如何开展高效生物实验课
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只有在吃透课标、深钻教材、研究学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备课,在教学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I. 如何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
一 创设情景 兴趣是教育的最有效途径,是学生尤其是中学生进行学习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学生兴趣这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与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分不开的。 1. 精心设疑,运用促人深省的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所谓设置问题的情境,就是从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揭示一些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以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讲“血液成分”这一节时,可先演示一个实验,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新鲜血液,在A试管的血液中不加入抗凝剂,B试管的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让学生分别观察A、B试管内的液体。静置一会儿后,A支试管中的血液凝结成了血块,B支试管的血液则出现了分层现象,学生很惊讶:两支试管内都是血液,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现象?这说明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地好奇心,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从而为讲解“血液成分”这一课奠定了基础。 有些生物知识比较难懂,然而生活中不少有关生物方面的实验却具有深入浅出、启迪思维、引人入胜的作用,若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加以运用,则能吸引学生,活跃气氛,强化讲授效果。例如,在介绍“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时,可让学生现场做一盘凉拌黄瓜,即将切成块的黄瓜用盐拌一下,放置几分钟后,让学生观察:盘子里出现了水,黄瓜块变软、变小。将腌好的黄瓜取出,挤去水后,再用糖、醋、酱油拌一下,让学生品尝,显然,黄瓜块里有了佐料的味道。这时教师提出:①黄瓜用盐拌时为什么会出水,水从哪里来?②黄瓜块在拌上佐料之前为什么还要用手进一步把黄瓜里的水挤掉?学生对这个平时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一时无法得出答案,这样就一下子紧紧抓住了学生,激起他们了解其中原理的兴趣。 2 运用妙趣横生的实验“游戏”,创设“和谐”情境。 谈到游戏,很多人以为只是玩玩乐乐,其实则不然。以“基因在遗传中是如何分离”的实验为例。取4个大小一样的空烧杯,从左到右依次编号为1、2、3、4,分别摆在自己面前,1号杯里装入50粒黑豆,2号杯里装入黑豆和白豆各25粒混匀,然后闭上眼睛,双手分别伸入1、2号杯中各取出1粒豆,再睁开眼睛,若取出的是2粒黑豆则放入3号空杯中,若取出的是一黑一白,则放入4号杯中,当所有的豆都取出后,计算一下3号杯中有多少对黑豆?4号杯中有多少对黑、白豆?两者的比例是多少?在实验中,豆代表什么?烧杯代表什么?为什么取豆时要闭上眼睛?该实验与书上的哪幅遗传图相类似?在什么情况下该实验与实际情况不符?关于“基因在遗传中分离”的问题,对一个初中生来说是非常抽象难懂的生物现象,而这个为该教学设计的游戏式实验给了我们很多启迪,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启发自身的思维,提高了理解力,同时使学生从动手参与,到他们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符合初中生的心理需要,使其学习兴趣倍增。 3 运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创设迁移情境。 如“种子成分探索”这一实验,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设计了以下思考题:①在燃烧种子鉴别无机盐存在时,请记录下种子的一系列变化。②用试管加热种子鉴别水分存在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事项?③在滴加碘液验证淀粉的存在时,通过实验总结出加几滴碘液才使颜色变化为正常?④找出切小麦胚的科学方法。从以上的思考题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如此处理教材,调动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性,达到教者轻松,学者有趣,深化了种子成分的感性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迁移规律,触类旁通地悟出未知,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 发挥比喻的作用,激发学生认同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中讲解“反射弧的结构”时,如何让学生理解神经冲动传导方向和掌握反射弧的组成是教学中的难点,考虑到学生对“膝跳反射实验”已有感性认识,我在教学时就将“反射弧的结构”与学生熟知的电脑进行比较,将“感受器”比作“键盘或鼠标”,“神经中枢”比作“UPS”,“效应器”比作“屏幕”,由于学生对电脑极感兴趣且认识较深,所以通过巧设比喻收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时代,学生见多识广,教师在设计比喻时,应密切联系现代学生的生活实际,抓住两类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精心构思,力求比喻贴切易懂,新奇有趣,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认同感。 三 加强探索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在实验教学中,能否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主要取决于对学生这个教学主题的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上,要打破向学生“灌实验”的陈旧观念,大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思维获取结论,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变苦为乐,化难为易。只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心理培养,发展创造个性必备的心理品质,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1以探索性实验代替验证验。 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以激发学习兴趣,自觉产生解。但教材中的常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是经过反复验证了的,这些实验的安排往往处于概念、理论的依附地位,学生的兴趣会渐渐消退。因此,教师应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如“呼吸作用”一节中“种子在呼吸作用中释放CO2”的演示实验,可改为学生实验,大部分学生按照课本上的装置及方法,验证了萌发的种子在呼吸时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由于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基础,因此我就提示能否用学生已知道的CO2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来探究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积极思考后,许多学生想到用口吹气的方法,通过比较,自然地理解了种子呼吸时,放出了与人呼出的气体中一样的成分即CO2。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了解学习过程,学会思考,怎样学习,这样能很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加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出不同于教材的完整实验,对初中学生来说并非易事,这是由于他们的思维往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但只要教师积极加以启发和引导也并非不可。因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常常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加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以此作为打开学生新思路的钥匙,让学生自己提出想探索的问题,然后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器材,放手让他们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自己拟定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现象记录、分析结果,最终自己得出结论。例如,在讲述“植物得失水分与外界溶液浓度大小之间的关系”内容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探究活动,根据他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自己提出问题假设,各实验小组自己选择所需的实验用具,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观察得出结论。这种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使学生产生兴趣并在探索中不断地得到加强和巩固。再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绿叶在光下,若水分供应充足或者不足,会对制造淀粉有何影响?②绿叶在光下,若周围有少量、没有或者有大量CO2对制造淀粉有什么影响?学生为了探索这些问题,会精心地设计各种各样的探索方式来寻求问题的解决,并有所发现和创新。设计实验是建立在学生熟悉教材内容和观察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引出的,属于探究能力的较高层次,它的成功可大大调动学生参与和探索活动的积极性,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活跃思想,主动探究实践,为今后探索生物奥秘创造条件。 总之,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开展好,以此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