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植物的病原微生物有什么

植物的病原微生物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2-09-28 05:54:10

‘壹’ 植物病原细菌的主要类群有哪些

属于薄壁菌门和厚壁菌门的20余属。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布克氏菌属(Burkholderia)、欧文氏菌属(Erwin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劳尔氏菌属(Ralstonia)、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等。致瘤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引起的根癌病,胡萝卜欧文氏菌(Erwiniacarotavora)引起的软腐病,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syringae)引起的斑点病,茄劳尔氏菌(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青枯病,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campestris)引起的黑腐病,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oryzaepv.)引起的稻白叶枯病等都是着名病害和重要防治对象。以拟南芥与丁香假单胞菌为模式系统,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病原菌与植物互作,取得许多新发现。

‘贰’ 病原微生物有哪些

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

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

浇灌粪肥的蔬菜会被病原微生物污染,距离施肥时间越近,蔬菜表面大肠菌群数量越多,用自来水浸泡、冲洗等方法对去除蔬菜表面的大肠菌群有一定效果,其中以冲洗效果最佳。此外,最好的杀灭蔬菜病原菌的方法是沸水浸泡。

(2)植物的病原微生物有什么扩展阅读:

每个人一生中可能受到期150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条件下并不引起疾病,有些甚至对人体有益,如肠道菌群(大肠杆菌等)可以合成多种维生素。

这些菌群的存在还可抑制某些致病性较强的细菌的繁殖,因而这些微生物被称为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但当机体免疫力降低,人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被破坏时,正常菌群也可引起疾病,故又称它们为条件致病微生物(条件致病病原体)。

机体遭病原体侵袭后是否发病,一方面固然与其自身免疫力有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病原体致病性的强弱和侵入数量的多寡。一般地,数量愈大,发病的可能性愈大。

尤其是致病性较弱的病原体,需较大的数量才有可能致病。少数微生物致病性相当强,轻量感染即可致病,如鼠疫、天花、狂犬病等。

‘叁’ 能使植物患病的微生物有哪些

1,某些细菌,如例如引起果树火疫病的解淀粉欧文氏菌、引起水稻白叶枯病的水稻黄单胞菌。
2,某些真菌,如由子囊菌中的白粉菌引起的大麦、苹果和葡萄的白粉病,由担子菌中的锈菌引起的许多禾谷类作物的锈病及黑粉菌引起的小麦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和玉米黑粉病等。
3,植物病毒,如引起烟草花叶病的烟草花叶病毒。

‘肆’ 植物病原细菌的主要类群及性状是什么样的

(1)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菌体杆状,有1根或几根极鞭,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严格好气性,氧化酶反应一般为阳性。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灰白色,有的能产生荧光性色素。DNA中G+C含量为58%~70%。病害症状主要是叶斑、叶枯和萎蔫。重要的病原菌有青枯假单胞杆菌(P.solanaearum)等。

(2)黄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

菌体杆状,有1根极鞭,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严格好气性,氧化酶反应弱或阴性。培养基上形成黄色菌落。DNA中G+C含量为63.5%~69.2%。主要引起植物的叶斑和叶枯,少数引起萎蔫,如稻白叶祜黄单胞杆菌(X.compestrispv.orzae)、棉花角斑黄单胞杆菌(X.campestrispv.malvaccearum)、甘蓝黑腐黄单胞杆菌(X.ampestrispv.campestris)等。

(3)野杆菌属Agrobateriem)

菌体杆状,有1~4根周鞭,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严格好气性,氧化酶反应阴性。在培养基上形成黏性的白色菌落。DNA中G+C含量为59.6%~62.8%。常引起木本植物的瘤肿和发根等畸形症状,如癌肿野杆菌(A.tumefaciens)。

(4)欧氏杆菌属Erwinia)

菌体杆状,周生多根鞭毛,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多为兼性厌气性,氧化酶反应阴性。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为白色。DNA中G+C含量为50%~58%。为害植物多数引起软腐,少数引起枯死和萎蔫。重要的病原菌有稻基腐欧氏杆菌(Erwiniachrysanthemipv.zeae)、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Efwiniacartovorasubsp.carotovora)等。

(5)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由Conn etDimmick于1947年建立。此属主要特征是在复合培养基上有明显的杆状—球形生长循环,一般2~7d的培养物全部是球形细胞,将这种球形细胞转移至新鲜的复合培养基,菌体形成不规则杆状。细胞大小变化较大,一般直径为0.6~1.2μm,杆状和球形细胞均为革兰氏阳性反应,但较易褪色,不抗酸,不形成内生孢子,杆状细菌不运动或偶有运动。绝对好气,适宜生长温度25~30℃。节杆菌属成员的主要习居场所为土壤、污水等。美国冬青节杆菌(A.lkes)是唯一的植物病原菌。

(6)棒形杆菌属(Clvaibact)

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大小为0.4~0.75μm.8~2.5pm,菌体多形态,直或微弯杆状,也可见到楔形或球形。细菌以单生为主,也常排列成V、Y和栅栏状,不抗酸,不形成内生孢子,不运动。此属最主要的特征是在大多数培养基上一般生长缓慢且弱。绝对好气,适宜生长温度为21~26℃。此属是1984年Davis等提出来专为容纳胞壁脯聚糖含2,4-二氨基丁酸(DAB)的7个植物病原棒形细菌的。在国内发现的有番茄细菌溃疡病棒形杆菌(Cl.michiganesesubsp.michiganense)和马铃薯环腐病棒形杆菌(Cl.m.subsp.sepedonicum)等。

(7)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

革兰氏阳性短杆菌,细胞大小为0.4~0.6μm.6~3.0μm,不产生内生孢子。一般以侧生鞭毛运动,不抗酸,无异染粒。绝对好气。接触酶阳性。在N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25~30℃),萎蔫短小杆菌(Cu.flaccumfacienn)是此属唯一的植物致病细菌。

(8)红球菌属(Rhodococcus)

此属细菌形态复杂,球形细胞可萌芽变成短杆状。杆状细胞的片段形成下一代的球形和短杆状细胞。不运动,不形成分生孢子或内生孢子。革兰氏阳性,过氧化氢酶阳性。此属只有带化红球菌(R.fazscians)是植物病原菌。

(二)植物菌原体

1967年,日本人土居养二等用电镜观察桑萎缩病、马铃薯丛枝病、泡桐丛枝病和翠菊黄化病的寄主韧皮部组织超薄切片时,发现有类似侵染动物和人类的菌原体(也称支原体)的一类生物,称之为类菌原体。此后,各国研究者发现,许多过去认为是病毒性的黄化、丛枝类病害实际上是由类菌原体引起的。

寄生植物的菌原体没有细胞壁,但包有具三层结构的细胞膜,最外层和最内层为类脂,中层为蛋白质。细胞质内有线状DNA分子、核糖体等物质。通过裂殖或芽殖进行繁殖。植物菌原体有两种类型:一类常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称为类菌原体。大小一般为0.1~1μm,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迄今未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多数植物菌原体属于这一类型。另一类是螺旋形的,称为螺原体(spiroplasma)。长2.4μm,直径0.12μm,革兰氏染色阳性,可在含甾醇和牛血清的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荷包蛋状的小菌落。

植物菌原体属于柔膜体纲(Mollicutes)、菌原体目(Mycoplasmatales)。类菌原体与菌原体属(mycoplasma)有关,但由于其还不能人工培养,因而尚未获得确定的分类地位。

‘伍’ 常见植物病原细菌属及其主要特征有哪些

常见植物病原细菌属及其主要特征如下:
(1) 假单胞菌属。菌体短杆状或略弯,鞭毛1~4根或多根,极生。革兰氏染色反应 阴性,严格好气性。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为灰白色,有的能产生荧光色素。危害植物引 起叶斑、坏死及茎秆溃疬等症状。
(2) 黄单胞菌属。菌体短秆状,有一根极鞭,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严格好气性。培 养基上形成蜜黄色菌落。危害植物主要引起叶斑、叶枯,少数引起萎蔫等症状。如水稻 白叶枯病、甘蓝黑腐病。
(3) 土壤杆菌属。菌体短杆状,鞭毛1~6根,周生或侧生。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 好气性。培养基上形成黏性的灰白色至白色菌落。常引起木本植物的瘤肿和发根等畸 形症状。如果树根癌病。
(4) 欧文氏菌属。菌体短杆状,除一个种无鞭毛外,都有多根周生鞭毛。革兰氏染 色反应阴性,兼性好气性。培养基上菌落灰白色。危害植物后多引起软腐,少数引起枯 死和萎蔫。如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等。
(5) 棍状杆菌属。菌体短杆状至不规则杆状,无鞭毛,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好气 性。培养基上菌落多为灰白色。危害植物后引起萎蔫、溃疡等症状。如马铃薯环腐病等。

‘陆’ 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具体些)

1845年左右,爱尔兰岛上的马铃薯受到了晚疫病(由马铃薯晚疫病菌引起)最严重的摧残,马铃薯是当地居民的最主要粮食来源,结果造成约100万人在饥荒中死亡。1879年由于葡萄霜霉病(病原菌为葡萄生单轴霉菌,为防治此病而发明波尔多液)的大流行,毁灭了全法国的葡萄,从而使法国的酿酒业一度停产。植物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很多,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能引起植物生病的有病毒、细菌、真菌等。如引起烟草花叶病的是烟草花叶病毒,能引起水稻恶苗病的是赤霉菌,而禾柄锈菌能引起小麦杆锈病等。一般情况下,植物体内的寄生菌为真菌,但由于植物病毒一般十分微小,由它们引起的植物病毒病尚无良策对付,因而给农业造成严重损失。比如从1936年起,非洲加纳的可可树因被可可树肿枝病病毒感染而生病,而且来势凶猛,蔓延很快,到1944年遍布加纳全国。
此后又蔓延到尼日尔爾利亚、多哥、科特迪瓦等国家。这显示了植物病毒病的传染性。植物病毒病的另一特点是暴发性,如柑桔衰退病是一种病毒病,据报道,单在巴西圣保罗州,此病暴发时就使600万株甜橙死亡。就粮食作物而言,小麦、大麦、水稻、高粱等均能受到多种病毒的侵染。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只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只能在特定的寄主细胞内生活繁殖的生命体。根据植物病毒核酸的不同,可以将植物病毒分成四种,即双链DNA病毒(ds—DNA)、单链DNA病毒(ss—DNA),双链RNA病毒(ds—RNA)和单链RNA病毒(ss—RNA)。植物的双链DNA病毒为数不多。1960年首次报道了椰菜花叶病毒后,近几十年来又报道了约4~5种植物的双链DNA病毒。单链DNA病毒含有两种大小相似的单链DNA组份,称这种植物病毒为双联病毒。双联病毒是病毒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它直到1978年才为人们所承认。1981 年龚祖埙等发现我国第一例双联病毒——烟草曲叶病毒,从而填补了我国在植物病毒研究中的空白。双链RNA植物病毒为数不多,其结构类似动物的呼肠孤病毒。大多数植物病毒为单链RNA病毒,其典型代表是烟草花叶病毒。自发现植物病毒是植物病害的病源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消灭和限制这一病毒的方法,以减少作物的损失。关于植物病毒病的治疗,目前较有成效的是热疗法,一般水热在 55℃时很多植物会被杀死,故常用的方法是气热35~40℃,如将葡萄蔓放在38℃的人工气候箱内30 分钟可除去扇叶病毒。另外还可以利用茎尖培养来获得无毒种苗,在防治马铃薯、甘蔗、苹果、柑桔、葡萄及一些观赏植物的病毒病上采用茎尖培养获得较大成绩。最近将热处理和茎尖培养技术结合起来,从而更加容易获得无毒种苗,以避免植物病毒的危害。

‘柒’ 植物病原菌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每类群至少列出一种植物病害的名称,及其产生的

,根据病原的种类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非侵染性病害包括由非生物引起,例如营养元素的缺乏,水分的不足或过量,低温的冻害和高温的灼病,肥料、农药使用不合理,或废水、废气造成的药害、毒害等;另一类是侵染性病害,包括由生物引起,有传染性,病原体多种,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或寄生性种子植物等,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植物病害的病原种类有哪些吧?

1、真菌

一类重要的真核微生物。一般为分枝或不分枝的丝状体。有些在菌丝内有隔膜,把菌丝隔成多个细胞;不含叶绿体和叶绿素,多数具细胞壁。有些真菌为单细胞,无细胞壁。都为异养型,寄生(除少数外多为兼性寄生)或腐生。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繁殖方式。无性繁殖主要产生孢囊孢子(有的具鞭毛,可游动,也称游动孢子)或分生孢子(从菌丝体上或菌丝体分化形成的分生孢子梗上产生的外生孢子),以后者较常见。有性生殖可产生各种有性孢子,其中有经过配子囊直接交配形成的卵孢子和接合孢子,有产生在子囊内的子囊孢子或在担子上形成的担孢子。真菌的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阶段和有性繁殖阶段的世代交替过程。无性阶段产生的无性孢子可连续多次产生,是植物病害流行的病原;有性阶段多发生在病原真菌侵染后期或经过休眠以后,有性孢子只产生一次,多为病害初侵染的来源。

2、细菌

一类较小的原核单细胞微生物。可分球菌、杆菌、螺旋菌等类型。有细胞壁,无叶绿素,异养,大多为腐生。一般都有着生部位不同和数目不等的鞭毛,有的还有芽孢和荚膜。观察和鉴别细菌多采用革兰氏染色法。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细菌以裂殖方式迅速繁殖,从植物的气孔、皮孔、蜜腺等自然孔口以及伤口侵入寄主。细菌病害主要见于高等被子植物,栽培植物上较多。无论大田作物或果树、蔬菜都有一种或几种细菌性病害,尤多见于禾本科、豆科和茄科作物。常见的病害有水稻的白叶枯病和条斑病、马铃薯的环腐病、茄科和其他作物的青枯病、十字花科蔬菜的软腐病、棉花的角斑病和柑橘的溃疡病等。玉米的细菌性枯萎病和梨火疫病常造成世界性危害。

3、菌原体和类菌原体

菌原体是一类比细菌更简单的、能进行自主代谢的已知最小原核生物。无细胞壁,细胞外面只有单位膜结构的原生质膜。菌体呈不规则球状、丝状、螺旋状或不定形等多种形态。只有在成分复杂的特殊培养基内,多数还需供给外源胆固醇才能生长。类菌原体的形态、结构及对抗生素的反应与侵染人和动物的菌原体相同。其菌体至少在某一阶段呈螺旋形,大都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已发现近百种植物可由类菌原体寄生在寄主植物韧皮部的筛管中而引起病害。柑橘僵化病菌和玉米矮化病菌等都是这类病原物。还有一些菌体不呈螺旋形,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尚无分类上的科学命名 ,而暂称为类菌原体。桑萎缩病、枣疯病、翠菊黄化病的病原物都属此类。

4、类立克次体或类立克次体细菌

是寄生于植物导管或筛管内的一类病原物,有光滑或波纹状的细胞壁,无细胞核。形态和结构类似立克次体或某些棒杆菌属的细菌,但不能在培养细菌的一般培养基上生长。1978年以来有些寄生在导管内的类立克次体先后被分离培养成功,其中有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阳性细菌。但尚未培养成功的在分类上的地位还不能确定。

5、病毒和类病毒

在活体细胞内寄生增殖的不具细胞结构的生命体。一个完整的病毒个体称为病毒粒体或病毒粒子。由1种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有些病毒在粒体外还有包膜。病毒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它们的形状。侵染植物的病毒粒体主要有杆状、线条状和球状 3种类型。其遗传性状和致病力由核酸决定的,大多数病毒是核糖核酸(RNA)单链结构,少数是脱氧核糖核酸 (DNA)双链或单链结构。侵入寄主植物活细胞的是病毒核酸,其蛋白质外壳则被留在寄主细胞之外。病毒核酸在寄主细胞内可利用细胞的物质和能量复制成新核酸,并编码合成蛋白质外壳,然后装配成新的病毒粒体。有的植物病毒存在几个性状不同的粒体,当寄主不同时,其不同粒体可增殖为不同的株系或变株,各有不同的致病力、传毒介体和抗原特性,甚至有的粒体形状也各异。病毒很容易发生突变(自然突变和人工诱变)。有的病毒含几个粒体,只有这几种粒体同时存在时才能表现该病毒的全部性状,如苜蓿花叶病毒就有大小不等的5种粒体。

6、寄生性种子植物

由少数缺乏足够的叶绿体或某些器官退化的种子植物演化而成。其中,有的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只从寄主植物取得无机盐和水分,称为半寄生;有的完全失去光合能力,必须从寄主植物获取全部营养物质,称为全寄生。多寄生在植物的根部或茎干上。以寄生于大豆和亚麻等作物的菟丝子、寄生于瓜类的列当和寄生于树木的桑寄生和槲寄生等危害最大,其次是独脚金和野菰等(见寄生性种子植物)。

‘捌’ 植物病原菌含义及分类

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菌为什么会使人生病呢?是因为它们能产生致病物质,造成宿主感染.

‘玖’ 病原微生物有哪些种类

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

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

阅读全文

与植物的病原微生物有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