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微生物实验缓冲液有哪些

微生物实验缓冲液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0-02 19:25:46

㈠ 介绍几种缓冲溶液

第四节 缓冲溶液

一、缓冲溶液与缓冲作用原理

(一)缓冲作用与缓冲溶液

纯水在25℃时PH值为7.0,但只要与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因为吸收二氧化碳而使PH值降到5.5左右。1滴浓盐酸(约12.4mol·L-1)加入1升纯水中,可使[H+]增加5000倍左右(由1.0×10-7增至5×10-4mol·L-1),若将1滴氢氧化钠溶液(12.4mol·L-1)加到1升纯水中,PH变化也有3个单位。可见纯水的PH值因加入少量的强酸或强碱而发生很大变化。然而,1滴浓盐酸加入到1升HOAc-NaOAc混合溶液或NaH2PO4-Na2HPO4混合溶液中,[H+]的增加不到百分之一(从1.00×10-7增至1.01×10-7mol·L-1),PH值没有明显变化.这种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不引起溶液PH值发生明显变化的作用叫做缓冲作用;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叫做缓冲溶液。

(二)缓冲溶液的组成

缓冲溶液由足够浓度的共轭酸碱对组成。其中,能对抗外来强碱的称为共轭酸,能对抗外来强酸的称为共轭碱,这一对共轭酸碱通常称为缓冲对、缓冲剂或缓冲系,常见的缓冲对主要有三种类型。

1.弱酸及其对应的盐 例如,HOAc-NaOAc(实际上是OAc-);H2CO3-NaHCO3;H2C8H4O4-KHC8H4O4(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氢钾);H3BO3-Na2B4O7(四硼酸钠水解后产生H2BO-3)。

2.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及其对应的次级盐,例如,NaHCO3-Na2CO3;NaH2PO4-Na2HPO4;NaH2C5HO7(柠檬酸二氢钠)-Na2HC6H5O7;KHC8H4O4-K2C8H4O4。

3.弱碱及其对应的盐 例如NH3-NH+4CL-;RNH2-RNH+3A-(伯胺及其盐);Tris-TrisH+A-(三羟甲基烷及其盐)。

(三)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

现以HOAc-NaOAc缓冲溶液为例,说明缓冲溶液之所以能抵抗少量强酸或强碱使PH稳定的原理。醋酸是弱酸,在溶液中的离解度很小,溶液中主要以HOAc分子形式存在,OAc-的浓度很低。醋酸钠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全部离解成Na+和OAc-,由于同离子效应,加入NaOAc后使HOAc离解平衡向左移动,使HOAc的离解度减小,[HOAc]增大。所以,在HOAc-NaOAc混合溶液中,存在着大量的HOAc和OAc-。其中HOAc主要来自共轭酸HOAc,OAc-主要来自NaOAc。这个溶液有一定的[H+],即有一定的PH值。

在HOAc-NaOAc缓冲溶液中,存在着如下的化学平衡:

在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如HCL),则增加了溶液的[H+]。假设不发生其他反应,溶液的PH值应该减小。但是由于[H+]增加,抗酸成分即共轭碱OAc-与增加的H+结合成HOAc,破坏了HOAc原有的离解平衡,使平衡左移即向生成共轭碱HOAc分子的方向移动,直至建立新的平衡。因为加入H+较少,溶液中OAc-浓度较大,所以加入的H+绝大部分转变成弱酸HOAc,因此溶液的PH值不发生明显的降低。

在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强碱(如NaOH),则增加了溶液中OH-的浓度。假设不发生其他反应,溶液的PH值应该增大。但由于溶液中的H+立即加入的OH-结合成更难离解的H2O,这就破坏了HOAc原有的离解平衡,促使HOAc的离解平衡向右移动,即不断向生成H+和OAc-的方向移动 ,直至加入的OH-绝大部分转变成H2O,建立新的平衡为止。因为加入的OH-少,溶液中抗碱成分即共轭酸HOAc的浓度较大,因此溶液的PH值不发生明显升高。

在溶液稍加稀释时,其中[H+]虽然降低了,但[OAc-]同时降低了,同离子效应减弱,促使HOAc的离解度增加,所产生的H+可维持溶液的PH值不发生明显的变化。所以,溶液具有抗酸、抗碱和抗稀释作用。

多元酸的酸式盐及其对应的次级盐的作用原理与前面讨论的相似。例如,在NaH2PO4-Na2HPO4溶液中存在着离解平衡:

HPO2-4是抗酸成分,通过平衡移能对抗外加酸的影响。H2PO2-4是抗碱成分,通过平衡右移能对抗外加碱的影响。

弱碱及其对应盐的缓冲作用原理,例如,NH3-NH4CL(即NH3-NH+4)溶液中,NH3能对抗外加酸的影响是抗酸成分,NH+4能对抗外加碱的影响是抗碱成分。前者通过下述平衡向右移动而抗酸,后者通过平衡向左移动而抗碱,从而使溶液的PH值稳定。

二、缓冲溶液PH的计算

(一)亨德森方程式

在缓冲溶液例如HOAc-NaOAc溶液中,有以下的离解平衡:

等式两边各取负对数,则



HOAc的离解度比较小,由于溶液中大量的OAc-对HOAc所产生的同离子效应,使HOAc的离解度变得更小。因此上式中的[HOAc]可以看作等于HOAc的总浓度[共轭酸](即缓冲溶液中共轭酸的浓度)。同时,在溶液中NaOAc全部离解,可以认为溶液中[OAc-]等于NaOAc的总浓度[共轭碱](即配制的缓冲溶液中共轭碱的浓度)。将[共轭酸]和[共轭碱]代入上式,则得

(3-11)

上式称为亨德森-哈塞尔巴赫方程式,简称为亨德森(Henderson)方程式。它表明缓冲溶液的

PH值决定于共轭酸的离解常数Ka和组成缓冲溶液的共轭碱与共轭酸浓度的比值。对于一定的共轭酸,PKa为定值,所以缓冲溶液的PH就决定于两者浓度的比值即缓冲比。当缓冲溶液加水稀释时,由于共轭碱和共轭酸的浓度受到同等程度的稀释,缓冲比是不变的;在一定的稀释度范围内,缓冲溶液的PH值实际上也几乎不变。

式(3-11)中的浓度项指的是混合溶液中共轭酸碱的浓度,而不是混合前的浓度.若混合前共轭酸的量浓度是c酸,体积是V酸,共轭碱的量浓度是c碱,体积是V碱,则式(3-11)可改写成:

(3-12)

若两种溶液的量浓度相等,则

(3-13)

若是等体积的两溶液相混合,则

(3-14)

以上几种形式都称为亨德森方程式,可用以计算各种组成类型缓冲溶液的PH近似值。当用于弱酸及其对应的盐组成的缓冲溶液的PH值时,PKa即弱酸的离解常数负对数(见书后附表),[共轭碱]即[弱酸盐]。当用于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及其对应的次级盐组成缓冲溶液的PH值时,共轭酸即酸式盐,pKa即该酸式盐负离子的离解常数的负对数,共轭碱即该酸式盐的次级盐。例如,NaHCO3-Na2CO3缓冲溶液的PH值:

(3-15)

式中PKa即H2CO3的PKa2。

同样,NaH2PO4-Na2HPO4缓冲溶液的PH值:

(3-16)

式中PKa为H3PO4的PKa2。

弱碱和它的共轭酸缓冲溶液的PH值也可根据式(3-11)计算。

(二)缓冲溶液PH值计算举例

例5 0.1mol.L-1的HOAc500mL与0.2mol.L-1的NaOAc250mL配成缓冲溶液,计算溶液的pH值。

解:把所给条件代入式(3-11),由书后附表查得HOAc的pKa=4.75,则得:

例6 将0.3mol.L-1HOAc溶液10mL与0.1mol.L-1NaOH溶液10mL混合后制成缓冲溶液,试计算这个溶液的pH值(2.5℃时,HOAc时pKa=4.75)。

从反应看出HOAc有1/3被OH-中和,生成OAc-和H2O,溶液的总体积为20mL。

例7 H2PO2-4已知的pKa=7.21,求浓度为0.100mol.L-1、pH7.4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的缓冲比以及共轭碱HPO2-4和共轭酸H2PO2-4的浓度。

解:设[H2PO2-4]为χmol.L-1,因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共轭酸浓度+共轭碱浓度)为已c=0.100mol.L-1,故[H2PO2-4]=(0.100-χ)mol.L-1

根据式(3-11)或式(3-14):

缓冲比为

χ=0.061,[HPO2-4]=0.061mol.L-1

0.100- χ=0.100-0.061=0.039,[ H2PO2-4]=0.039mol.L-1

三、缓冲容量与缓冲范围

(一)缓冲容量

缓冲能力的强弱,可用缓冲容量β表示。缓冲容量也叫缓冲值或缓冲指数。

如图3-1所示,对任何一种缓冲溶液的每一个PH值,都有其相应的缓冲量。缓冲容量实际上是一个微分比,可定义为:使1升缓冲溶液的PH值增高很小一个数值dPH时,需加入的强碱物质的量为db,则db与dPH之比值叫缓冲容量,用数学式表示为β=db/dPH缓冲mol·L-1·PH-1。如总浓度(即共轭酸与共轭碱浓度之和)为0.100mol·L-1PH4.45的HOAc-NaOAc缓冲溶液(即醋酸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为0.051(mol·L-1·PH-1)。

图3-1 醋酸缓冲溶液在不同缓冲比时的缓冲容量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加入强碱的增量Δb(或加入强酸,相对于减少强碱量-Δb),同时测量相应的PH值的增量ΔPH(或加入强酸,PH减小,-ΔPH),从两者比值求得β。因此缓冲容量在数值上等于使1毫升缓冲溶液的PH值改变1个单位时所必须加入的强碱或强酸的物质的量(通常单位用毫摩)。 (3-17)

加入碱Δb以后,溶液PH值增大,加入酸以后(相当于减去Δb),溶液PH值减小,所以β总是正值。

(二)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

缓冲容量的大小与缓冲溶液的缓冲比和总浓度有关。设m和n分别为缓冲比中共轭酸和共轭碱的数值,即[共轭碱]:[共轭酸]=n:m,c总为总浓度,用下式可计算缓冲容量β:

或β=2.30×[共轭酸]×[共轭碱]/ c总(3-18)

从式(3-18)及图3-1可以看出,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取决于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及缓冲比.可得出如下结论:

1.当缓冲溶液的缓冲比一定时,溶液的PH值也一定。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取决于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比的比值。

2.当缓冲溶液的PH值一定时,即缓冲比垢比值一定时,缓冲溶液的总浓度越大,则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所引起缓冲比的比值变化越小,PH改变越小,缓冲容量就越大。图3-1表示两种总浓度都一定的醋酸缓冲溶液的β分别随缓冲比和PH改变的情况。总浓度为0.1mol·L-1和0.05 mol·L-1的醋酸缓冲溶液,当缓冲比为1:1时,PH为4.75,β分别为0.0575和0.0288(mol·L-1·PH-1),总浓度大的溶液缓冲容量较大。从式(3-18)也可见,当缓冲比一定即m和n的数值一定时,β与缓冲溶液的总浓度成正比。总浓度一般在0.05-0.20mol·L-1范围内。

3.当缓冲溶液的总浓度一定时,它的缓冲容量以缓冲比等于1(即[共轭碱]=[共轭酸])时为最大。这时溶液的PH=PKa。当溶液的缓冲比与1偏离愈远,则PH值与PKa的偏差也随着增大,溶液的缓冲容量也随着减小。当溶液的缓冲比大于10/1或小于1/10时,则溶液的缓冲容量极小,一般认为没有缓冲能力。从图3-1看出,对总浓度一定的缓冲溶液来说,当缓冲比愈接近于1:1,缓冲容量愈大;当缓冲比等于1:1,即缓冲溶液的PH值等于PKa时,缓冲容量达极大值(β极大)。当m=n=1,式(3-18)成为

β极大=2.30×1/2×1/2×β极大=0.575β极大 (3-19)

4.由足够浓度的共轭酸碱对组成的溶液,只能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发挥有效的缓冲作用。这个能发挥有效缓冲作用的PH范围,叫缓冲范围。当缓冲比为1/10时,PH=PKa-1;当缓冲比为10/1时,PH=PKa+1。故缓冲范围PH值大致在PKa-1至PKa+1约两个PH单位范围内,即在

PH= PKa±1

的近似范围内,才能表现出缓冲作用。而且同一溶液在不同的PH值时,缓冲容量也不相同。从图3-1,缓冲超出此范围时,β值很小(<0.01),已无缓冲作用。

5.不同缓冲对所组成的缓冲溶液,由于共轭酸的PKa值不同,因此它们的缓冲范围也各不相同(表3-6)。

例8 将0.20mol.L-1NaOH溶液0.15mL加入10mLpH值为4.73的缓冲溶液中,缓站溶液的pH值变为4.78,试求此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

解:每毫升缓冲溶液中加入NaOH的毫摩尔数

△b=0.20*0.15/10

△pH=4.78-4.73

表3-6 几种常用缓冲溶液中共轭酸的PKa及缓冲范围

缓冲溶液的组成 共轭酸的PKa 缓冲范围
H2C8H4O4(邻苯二甲酸)-NaOH(即H2C8H4O-4-HC8H4O-4) 2.89(PKa1) 2.2~4.0
KHC8H4O4( )- NaOH(邻苯二甲酸氢钾)(即HC8C4O-4-C8H4O2-4) 5.41(PKa2) 4.0~5.8
HOAc- NaOH(即HOAc-OAc-) 4.75 3.7~5.6
KH2PO4-Na2HPO4 7.21(PKa2) 5.8~8.0
Htris+-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HCL] 8.21 7.1~8.9
H3BO3- NaOH(即H3BO3-H2BO-3) 9.14(PKa1) 8.0~10.0
NaHCO3-Na2CO3(即HCO-3-CO2-3) 10.25(PKa2) 9.2~11.0

例9 (1)求0.100mol.L-1醋酸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极大值;(2)已知醋酸的pK=4.75,求0.100mol.L-1pH4.45的醋酸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

解:(1)当缓冲溶液的缓冲比为1:1,即m=1和n=1时,缓冲容量达极大值。已知ca=0.100mol.L-1。则由式(3-19)

β极大=0.575c总=0.575*0.100=0.0575(mol.L-1.pH-1)

(2)根据式(3-11),

所以 缓冲比 [OAc-]/[HOAc]=0.50/1

即 m-1 n=0.5

代入式(3-18)得

四、缓冲溶液的配制

在配制具有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时,为了使所得溶液具有较好的缓冲能力,应注意以下原则:

1.选择适当的缓冲对,使配制溶液的PH值在所选择的缓冲对的缓冲范围内。这个范围大约在PKa±1之内。例如HOAc-OAc-缓冲对的范围是3.7-5.6,要配制PH从3.7-5.6之间的缓冲溶液可选用这一缓冲对。

2.缓冲对中作为共轭酸的PKa,应尽量接近于配制溶液的PH值。例如,要配制PH为5.3的缓冲溶液时,可以选用HOAc-OAc=或HC8H4O4-C8H4O2-4缓冲对,因为pH5.3恰恰在这两种缓冲对的缓冲范围内。但是,前者的共轭酸的PKa 为4.75;后者共轭酸的PKa 为5.4,所以选用HC8H4O-4-C8H4O2-4配制的缓冲溶液较选用前者有更大的缓冲容量。

3.要有一定的总浓度(通常在0.05-0.20mol·L-1之间)使所配成溶液具有足够的缓冲容量,并采用适当的缓冲比使溶液的pH恰好等于所需要的PH值。

在具体配制时,为了简便起见,常用相同浓度的共轭酸碱溶液。此种情况可用式(3-13)计算所需两种溶液的体积。然后根据体积比,把共轭酸碱两种溶液混合,即得所需的缓冲溶液。设溶液的总体积是V总,则式(3-13)改写成



例10 如何配制100mL pH值为5.10的缓冲溶液?

解:根据配制缓冲溶液的原则,可选择HOAc-OAc-缓冲系来配制。因pH=5.10,pKa=4.75,V总=100L,故

配制缓冲溶液还可采用共轭酸中加氢氧化钠或共轭碱中加盐酸的办法。两种方法都可组成有足够浓度的共轭酸碱对的缓冲溶液。

例11 欲配制pH值为5.10的缓冲溶液,计算在50mL的0.1ml.L-1HOAc溶液中应加0.1mol.L-1NaOH溶液多少mL?

故χ=34.6(mL)(NaOH)

在50mL0.1mol.L-1HOAc溶液中加入34.6mL0.1mol.L-1NaOH溶液即得所需缓冲溶液。

应用亨德森方程式来配制缓冲溶液,没有考虑溶液的离子强度的影响。

一些缓冲溶液的配制法可查阅参考书或附录克拉克缓冲系列及碱性缓冲系列表,其准确度较高,表中的浓度及体积都要求准确。表中稀释值ΔPH1/2表示缓冲溶液用等体积水稀释后Ph 的变化。Tris缓冲系适合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要求,比较常用。

五、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人体内各种体液的PH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们均控制在一狭小范围内。因为只有在这范围内,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离开正常范围的少许变化尚能允许,但如变化太大,都可能引起体内许多功能失调。

在体内差不多每项代谢的结果都有酸产生,如有机食物被完全氧化而产生碳酸,嘌呤被氧化而产生尿酸,碳水化合物的厌氧分解而产生乳酸以及因氧化作用不完全而导致乙酰乙酸和в-羟基丁酸的生成等。体内代谢也生成磷酸和硫酸。代谢过程也可以产生NaHCO3。这些代谢产生的酸或碱进入血液并没有引起PH值发生明显的变化,这说明血液具有足够的缓冲作用。也说明体内有着有效的生理作用支配着体内能及时地得到缓冲物的不断补充。

正常人血浆的PH值相当恒定。血液所以具有缓冲作用,是因为血液是一种很好的缓冲溶液。血液中存在下列缓冲系(HA表示有机酸):

在这些缓冲系中,碳酸氢盐缓冲系(HCO-3/H2CO3)在血液中浓度很高,对维持血液正常PH值的作用很重要。其次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也很重要。这些缓冲系中的共轭酸(如H2CO3)起抗碱作用,共轭碱(如HCO-3)起抗酸作用,使PH值保持正常。

由于H2CO3-NaHCO3(或CO2-HCO-3)缓冲系在血浆中存在如下平衡:

当人体内各组织和细胞在代谢中产生的酸进入血液时,血液中CO2-HCO-3缓冲系的共轭碱HCO-3就和H+反应,并转变为其共轭酸H2CO3及CO2,即上述H2CO3离解平衡向左移动。因碳酸仅轻度离解,所以,等于把加入的H+从溶液中有效地除去,维持PH基本不变。而溶解的CO2转变为气相CO2从肺部呼出。如果代谢产生的碱进入血液,则上述血液中的离解平衡向右移动,从而抑制PH值的升高。而血液中升高的[HCO-3]可通过肾脏功能的调节使其浓度降低。

血液中其他缓冲系的抗酸抗碱作用和CO2-HCO-3缓冲作用的原理相似。而且,当产生CO2过多时,主要是通过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运送到肺部排出,或通过磷酸缓冲系使[CO2]降低。至于降低的[HCO-3]也可以通过肾脏功能的调节使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从而使[CO2]、[HCO-3]和[HCO-3]/[CO2](溶解)都恢复正常。肺呼吸快些或慢些可调节CO2的量或酸量(呼吸慢则CO2积蓄);而肾的功能之一是调节血液中HCO-3的浓度及磷酸盐缓冲系的含量。肺和肾脏的协同调节操持[HCO-3]/[CO2](溶解)=20/1,虽然这时缓冲比超出(10/1)-(1/10)范围,可是缓冲容量仍然很大。总之,血液PH值能保持正常范围,是多种缓冲对的缓冲作用以及有效的生理调节作用的结果。

微生物的培养,组织切片和细菌染色,以及研究酶的催化,都需用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在临床检验中,常把血液中HCO-3的浓度看作“碱储备”,作为一种常规来检查,也需要缓冲作用的知识。理解缓冲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掌握这方面的基本实验知识,在医学上有重要的意义。

㈡ 缓冲溶液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缓冲液是一种能在加入少量酸或碱和水时抵抗pH改变的溶液.PH缓冲系统对维持生物的正常pH值,正常生理环境起重要作用.多数细胞仅能在很窄的pH范围内进行活动,而且需要有缓冲体系来抵抗在代谢过程中出现的pH变化.在生物体中有三种主要的pH缓冲体系,它们时蛋白质、重碳酸盐缓冲体系.每种缓冲体系所占的分量在各类细胞和器官中是不同的.
在生化研究工作中,常常要用到缓冲溶液来维持实验体系的酸碱度.研究工作的溶液体系pH值的变化往往直接影响到我们工作的成效.如果提取酶实验体系的pH值变化或变化过大,会使酶活性下降甚至完全失活.所以我们要学会配制缓冲溶液.
由弱酸及其盐组合一起使具有缓冲作用.生化实验室常常用的缓冲系主要有磷酸、柠檬酸、碳酸、醋酸、巴比妥酸、Ti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等系统,在生化实验或研究工作中要慎重地选择缓冲体系,因为有时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并不是缓冲液的pH值,而是缓冲液中的某种离子.如硼酸盐、柠檬酸盐、磷酸盐和三羟甲基甲烷等缓冲剂都可能产生不需要的反应.
硼酸盐:硼酸盐与许多化合物形成复盐、如蔗糖.
柠檬酸盐:柠檬酸盐离子容易与钙结合,所以存在有钙离子的情况下不能使用.
磷酸盐:在有些实验,它是酶的抑止剂或甚至是一个代谢物,重金属易以磷酸盐的形式从溶液中沉淀出来.而且它在pH7.5以上时缓冲能力很小.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它可以和重金属一起作用,但在有些系统中也起抑止的作用.其主要缺点时温度效应.这点往往被忽视,在室温pH是7.8的Tris一缓冲液,在4℃时是8.4,在37℃时是7.4,因此,4℃配制的缓冲液拿到37℃测量时,其氢离子浓度就增加了10倍.而且它在pH7.5以下,缓冲能力很差.
缓冲液的pH值由哪些因素决定?
设缓冲系统的弱酸的电离常数为K(平衡常数),平衡时弱酸的浓度为[酸],弱酸盐的浓度为[盐],则由弱酸的电离平衡式可得下式:
根据此式可得出下列几点结论:
(1)缓冲液的pH值与该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及盐和酸的浓度有关.弱酸一定,但酸和盐的比例不同时,可以得到不同的pH值.当酸和盐浓度相等时,溶液的pH值与PK值相同.
(2)酸和盐浓度等比例也增减时,溶液的pH值不便.
(3)酸和盐浓度相等时,缓冲液的缓冲效率为最高,比例相差越大,缓冲效率越低,一般地说缓冲液有效缓冲范围为PK±1pH.
从上述可知,只要知道缓冲对的PK值,和要配制的缓冲液的pH值(及要求的缓冲液总浓度)时,可按公式计算出[盐]和[酸]的量.这样算涉及到对数的换算,较麻烦,前人为减少后人的计算麻烦,经计算已为我们总结出pH值与缓冲液对离子用量的关系列出了表格.讲义附录部分节录有磷酸缓冲液的配制表.只要我们知道要配制的缓冲液的pH,经查表便可计算处所用缓冲剂的比例和用量.例如配制500nmpH5.8浓度为0.1M磷酸缓冲液.
经查表知pH5.8浓度为0.2M Na2HPO48.0毫升,而0.2M Na2HPO492.0毫升.依此可推论出配制100ml0.1M的磷酸缓冲液需要0.1M Na2HPO48.0毫升,而0.1M Na2HPO4需要92.0毫升.
计算好后,按计算结果称好药品,放于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入50ml容量瓶,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便得所需的缓冲液.
各种缓冲溶液的配制,均按下表按比例混合,某些试剂,必须标定配成准确的浓度才能进行,如醋酸、NaOH等.

㈢ 生物缓冲液生物实验中需要配制哪些缓冲液

简称:PB或者PB缓冲液.
配制:
0.2M磷酸缓冲液
磷酸缓冲液PH5.7--8.0(0.2M)
甲液:
NaH2PO4·2H2O:Mr=156.03,0.2mol/L溶液为31.21g/L,
NaH2PO4·H2O:Mr=138.01,0.2mol/L溶液为27.6g/L。
乙液:
Na2HPO4·2H2O:Mr=178.05,0.2mol/L溶液为35.61g/L,
Na2HPO4·7H2O:Mr=268.13,0.2mol/L溶液为53.624 g/L ,
Na2HPO4·12H2O:Mr=358.22,0.2mol/L溶液为71.64g/L。
磷酸缓冲液PH5.7--8.0(0.2M)
PH 甲液X(ml) 乙液Y(ml) PH 甲液X(ml) 乙液Y(ml)

㈣ 0.1mol/L,PH=7.5磷酸缓冲液配制方法配比

以下是具体配方:以100毫升0.2摩尔PH为7的为例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的缓冲液
用时稀释20倍就可以。(微生物实验一般情况PH为7)
A称取7.164克12水合磷酸氢二钠,加水定容到100毫升。
B称取3.121克1水合磷酸二氢钠,加水定容到100毫升。
取A液61毫升,B液39毫升混合即为100毫升0.2摩尔PH为7的为例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的缓冲液。

pH ---1 mol/L Na2HPO4 的体积/ml---- 1 mol/L NaH2PO4 体积/ml
5.8------7.9----- 92.1
6 -------12------ 88
6.2----- 17.8---- 82.2
6.4----- 25.5---- 74.5
6.6----- 35.2---- 64.8
6.8----- 46.3---- 53.7
7 -------57.7---- 42.3
7.2----- 68.4---- 31.6
7.4----- 77.4 ----22.6
7.6----- 84.5 ----15.5
7.8 -----89.6 ----10.4
8 -------93.2 ----6.8

㈤ 生理盐水,无菌水,磷酸盐缓冲液三者有何区别

1. 生理盐水一般有两种配法:0.85%和0.90%两种,前者是我们食品卫生微生物学用得多,后者医学方面用得多。主要用来做稀释液或做药物溶液用
2. 盐水杀菌要看是什么浓度的啦,一般而言盐水杀菌浓度并不好,而生理盐水主要是为了给微生物细胞一个相对稳定的渗透压罢了,防止细胞因渗透压改变而破裂或脱水死亡。
3. 磷酸盐缓冲液(PBS)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因此也可为细胞维持一个较为稳定的pH环境,避免细胞受损害。
4. 2003版的霉菌酵母菌检测标准之所以还有无菌水一说,是因为94版中有高盐查氏培基,该培基本身含盐分较高,故制定者为了避免应用生理盐水导致不必要的后果而加入了无菌水作为稀释液。后来2003版已经删除了该培基,但却不小心继续保留无菌水这一说。

㈥ 微生物实验时磷酸盐缓冲液和磷酸盐稀释液一样吗

:常用范围: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 5.8-8.0;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液: 4.92-8.18; 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5.8-8.0

㈦ 缓冲液的分类是什么

缓冲溶液
开放分类: 化学

缓冲溶液buffer solution

缓冲液是一种能在加入少量酸或碱和水时抵抗pH改变的溶液。PH缓冲系统对维持生物的正常pH值,正常生理环境起重要作用。多数细胞仅能在很窄的pH范围内进行活动,而且需要有缓冲体系来抵抗在代谢过程中出现的pH变化。在生物体中有三种主要的pH缓冲体系,它们时蛋白质、重碳酸盐缓冲体系。每种缓冲体系所占的分量在各类细胞和器官中是不同的。

在生化研究工作中,常常要用到缓冲溶液来维持实验体系的酸碱度。研究工作的溶液体系pH值的变化往往直接影响到我们工作的成效。如果提取酶实验体系的pH值变化或变化过大,会使酶活性下降甚至完全失活。所以我们要学会配制缓冲溶液。

由弱酸及其盐组合一起使具有缓冲作用。生化实验室常常用的缓冲系主要有磷酸、柠檬酸、碳酸、醋酸、巴比妥酸、Ti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等系统,在生化实验或研究工作中要慎重地选择缓冲体系,因为有时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并不是缓冲液的pH值,而是缓冲液中的某种离子。如硼酸盐、柠檬酸盐、磷酸盐和三羟甲基甲烷等缓冲剂都可能产生不需要的反应。

硼酸盐:硼酸盐与许多化合物形成复盐、如蔗糖。

柠檬酸盐:柠檬酸盐离子容易与钙结合,所以存在有钙离子的情况下不能使用。

磷酸盐:在有些实验,它是酶的抑止剂或甚至是一个代谢物,重金属易以磷酸盐的形式从溶液中沉淀出来。而且它在pH7.5以上时缓冲能力很小。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它可以和重金属一起作用,但在有些系统中也起抑止的作用。其主要缺点时温度效应。这点往往被忽视,在室温pH是7.8的Tris一缓冲液,在4℃时是8.4,在37℃时是7.4,因此,4℃配制的缓冲液拿到37℃测量时,其氢离子浓度就增加了10倍。而且它在pH7.5以下,缓冲能力很差。

缓冲液的pH值由哪些因素决定?

设缓冲系统的弱酸的电离常数为K(平衡常数),平衡时弱酸的浓度为[酸],弱酸盐的浓度为[盐],则由弱酸的电离平衡式可得下式:

根据此式可得出下列几点结论:

(1)缓冲液的pH值与该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及盐和酸的浓度有关。弱酸一定,但酸和盐的比例不同时,可以得到不同的pH值。当酸和盐浓度相等时,溶液的pH值与PK值相同。

(2)酸和盐浓度等比例也增减时,溶液的pH值不便。

(3)酸和盐浓度相等时,缓冲液的缓冲效率为最高,比例相差越大,缓冲效率越低,一般地说缓冲液有效缓冲范围为PK±1pH。

从上述可知,只要知道缓冲对的PK值,和要配制的缓冲液的pH值(及要求的缓冲液总浓度)时,可按公式计算出[盐]和[酸]的量。这样算涉及到对数的换算,较麻烦,前人为减少后人的计算麻烦,经计算已为我们总结出pH值与缓冲液对离子用量的关系列出了表格。讲义附录部分节录有磷酸缓冲液的配制表。只要我们知道要配制的缓冲液的pH,经查表便可计算处所用缓冲剂的比例和用量。例如配制500nmpH5.8浓度为0.1M磷酸缓冲液。

经查表知pH5.8浓度为0.2M Na2HPO48.0毫升,而0.2M Na2HPO492.0毫升。依此可推论出配制100ml0.1M的磷酸缓冲液需要0.1M Na2HPO48.0毫升,而0.1M Na2HPO4需要92.0毫升。

计算好后,按计算结果称好药品,放于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入50ml容量瓶,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便得所需的缓冲液。

各种缓冲溶液的配制,均按下表按比例混合,某些试剂,必须标定配成准确的浓度才能进行,如醋酸、NaOH等。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㈧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试剂有那些往XDJM指点一二

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试剂与培养基

第一节 常用试剂及其使用方法

一、诊断用纸片

⑴ 杆菌肽纸片(0.04U/片):抑菌圈>10mm为敏感。质控菌株: D群链球菌阴性, A群链球菌阳性。

⑵ SMZ纸片(1.25μg/片、23.75μg/片):出现抑菌圈即为敏感。质控菌株:D群链球菌阳性, A群链球菌阴性。

⑶ 新生霉素纸片(5.0μg/片):抑菌圈≥16mm为敏感。质控菌株:表皮葡萄球菌阳性,腐生葡萄球菌阴性。

⑷ O129纸片、奥普托欣(Optochin)纸片:参见第五节《生化试验培养基》。

二、诊断用血清

1.沙门菌属诊断血清

⑴ A-F群O多价诊断血清。

⑵ 特异O群因子诊断血清:常用的有O2,O4,O7,O9,O10诊断血清。

⑶ 特异H因子诊断血清 常用的有Ha,Hb,Hc,Hd,Hgm,Hi,Hf、Vi因子诊断血清。

2.志贺菌属诊断血清

志贺菌属4种多价血清:痢疾志贺菌Ⅰ、Ⅱ血清,福氏志贺菌多价血清及分型血清(1~6型),宋内志贺菌诊断血清,鲍氏志贺菌多价血清及分型血清。

3.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诊断血清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诊断血清,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诊断血清,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诊断血清,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诊断血清O157: H 7。

4.霍乱弧菌O1、O139混合多价诊断血清及稻叶、小川、彦岛O139分型血清

5.脑膜炎奈瑟菌多价血清及分群血清

6.链球菌分类诊断血清

7.肺炎链球菌诊断血清

8.耶尔森菌诊断血清

三、常用染色液

1.革兰染色液

⑴ 结晶紫溶液 A液:结晶紫 20g,95%乙醇20 ml; B液:草酸铵 0.8g, 蒸馏水80 ml。

染色前24h将A液、 B液混合,过滤后装入试剂瓶内备用。

⑵ 碘液:碘1g,碘化钾2g,蒸馏水300ml。

将碘与碘化钾混合并研磨,加入几毫升蒸馏水, 使其逐渐溶解,然后研磨,继续加入少量蒸馏水至碘、碘化钾完全溶解。最后补足水量。也可用少量蒸馏水将碘化钾完全溶解,再加入碘片,待完全溶解后,加水至300ml。

⑶ 脱色液:95%乙醇

⑷ 复染液:沙黄2.5g,95%乙醇100ml为贮存液,取贮存液10ml,加蒸馏水90ml为应用液。

2.抗酸染色液

⑴ 碱性复红染色液: ①萋纳石炭酸复红溶液:碱性复红乙醇饱和溶液10ml,5%石炭酸溶液90ml。 ②脱色液:浓盐酸3ml,95%乙醇97ml。③复染液(吕弗勒美蓝液):美蓝乙醇饱和溶液30ml,100g/L氢氧化钾溶液0.1ml,蒸馏水100ml。

⑵ 金胺O-罗丹明B染色液: ①罗丹明B液:罗丹明B 0.1g加蒸馏水100ml。②1g/L金胺O液:金胺O液0.1g加蒸馏水95ml,再加入纯石炭酸 5ml,混匀。③3%盐酸乙醇。④稀释美蓝液:吕弗勒美蓝液100ml,加蒸馏水90ml,混匀。

3.鞭毛染色液(改良Ryu法)

A液:5%石炭酸10ml,鞣酸2g,饱和硫酸铝钾溶液 10ml; B液:结晶紫乙醇饱和液。应用液A液10份,B液1份,混合,室温存放备用。

4.异染颗粒染色液

甲液:甲苯胺蓝 0.15g,孔雀绿 2g/L, 95% 乙醇2.0ml,蒸馏水100ml。乙液:碘 2g,碘化钾3g,蒸馏水300ml。

先将碘化钾加入少许蒸馏水(约2ml),充分振摇,待完全溶解,再加入碘,使完全溶解后, 加蒸馏水至300ml。

5.荚膜染色液

⑴ 印度墨汁或50g/L黑色素水溶液

⑵ 5g/L苯胺蓝水溶液。

第二节 基础培养基

一、液体基础培养基

1.蛋白胨水

[用途]

用于细菌靛基质试验;一般细菌培养和传代。

[配法]

蛋白胨(或胰蛋白胨)10g,氯化钠 5g,蒸馏水1L。

将上述成分溶于水中,校正pH 至7.2,分装试管,每管2~3ml,置121℃灭菌15min备用。

[质量控制]

大肠埃希菌生长良好,靛基质阳性;伤寒沙门菌生长良好,靛基质阴性。

2.营养肉汤

[用途]

一般细菌的增菌培养,加入1%的琼脂粉亦可作营养琼脂。

[配法]

蛋白胨10g,牛肉膏3g,氯化钠5g,蒸馏水1L。

将上述成分称量混合溶解于水中,校正pH至7.4,按用途不同分装于烧瓶或试管内。经121℃灭菌15min,作无菌试验后冷藏备用。

[质量控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化脓性链球菌生长良好。

[保存]

置冰箱3周内用完。

3.牛肉浸液培养基

[用途]

细菌培养最基础的培养基,除用于一般细菌的培养外,又可以作营养琼脂及其它培养基的基础。

[配法]

新鲜除脂牛肉 500g,氯化钠5g

蛋白胨10g,蒸馏水1L。

先将牛肉清洗,除脂肪、肌腱,并切块绞碎。称取500g置容器加入蒸馏水1L,搅匀后置冰箱过夜,次日煮沸加热30min,并用玻棒不时搅拌用绒布或麻布进行粗过滤,再用脱脂棉过滤即成。在过滤中加入蛋白胨10g、氯化钠5g溶解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校正pH至7.6~7.8,并加热煮沸10min,补充蒸馏水至1L,最后用滤纸过滤,呈清晰透明、淡黄色液体,经121℃15min灭菌备用。

[用法]

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制成营养肉汤,以此为基础制成其它培养基。如制作固体培养基,加入琼脂15 ~20g/L即可。

[质量控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痢疾志贺菌等均生长良好。

[保存]

置4℃冰箱内可以使用较长时间。

注:商品牛肉浸膏粉,一般使用量为3~5g/L。

二、固体基础培养基

1.营养琼脂

[用途]

一般细菌和菌株的纯化及传种。 [配法]

蛋白胨10g,牛肉膏3g,氯化钠5g,琼脂粉(优质)12g,蒸馏水1L。

将上述成分(除琼脂外)溶于水中,校正pH 7.2~7.4后加入琼脂,煮沸溶解,根据用途不同进行分装,经121℃灭菌15min,倾注平板或制成斜面,冷藏备用。

[质量控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呈浅黄色; 痢疾志贺菌菌落无色;铜绿假单胞菌 菌落无色或浅绿色。

[保存]

置4℃冰箱保存,2周内用完。

2.血琼脂培养基

[用途]

一般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溶血性鉴别及保存菌种。

[配法]

pH 7.4~7.6牛肉浸液琼脂 100ml,脱纤维羊血(或兔血) 5~10ml。

将血琼脂基础经121℃灭菌15min,待冷却至50℃左右以无菌手续加入羊血,摇匀后立即倾注灭菌平皿内,待凝固后,经无菌实验冷藏备用。

[质量控制]

化脓性链球菌ATCC 19615生长良好,β-溶血;肺炎链球菌ATCC 6303生长良好,α-溶血;表皮葡萄球菌ATCC 12228 生长良好,不溶血。

[保存]

置4℃冰箱,1周内用完。

3.巧克力琼脂培养基

[用途]

主要用于嗜血杆菌的分离培养,亦可用于奈瑟菌的增殖培养。

[配法]

鲜牛肉浸出液1L, 蛋白胨10g,

氯化钠5g,琼脂粉12g,无菌脱纤维

羊血或兔血100ml。

将上述成分(除兔血外)加热溶解,调pH至7.2,置121℃15min高压灭菌,待冷至约85℃,以无菌方式加入兔血,摇匀后置85℃水浴中,维持该温度10min,使之成巧克力色。取出置室温冷至约50℃,倾注平板或制成斜面备用。

[质量控制]

流感嗜血杆菌ATCC 10211、肺炎链球菌ATCC 6305生长良好,菌落典型。

[保存]

置4℃冰箱,1周内用完。

4.胱氨酸胰化酪蛋白琼脂

[用途]

常用于测定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以及营养要求较高细菌的糖发酵试验。

[配法]

胱氨酸0.5g, 胰化酪蛋白20g,氯化钠5g,亚硫酸钠0.3g,琼脂3.5g,酚红0.0175g,蒸馏水1L。

将上述成分(酚红除外)混合溶解,调pH至7.2,加入酚红指示剂。分装试管,115℃灭菌15min。

[用法]

用于测定糖发酵时,按需要加入各种糖溶液,将待检标本直接种于培养基管内,置35℃孵箱,18~24h观察结果。培养基由红色变为黄色为阳性,不变色为阴性。

第三节 保存和增菌培养基

一、菌种保存培养基

[配法]

蛋白胨10g,牛肉膏5g,氯化钠3g,磷酸氢二钠2g,琼脂粉4.5g,蒸馏水1L 。

将上述成分混合于水中,加热溶解,调pH至7.4~7.6,分装试管2/3左右高度,121℃高压灭菌15min,成为半固体培养基,备用。

[质量控制]

培养基呈淡黄色半固体状。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生长良好,动力阳性;福氏志贺菌(ATCC 12022)生长良好,动力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生长良好,动力阴性。

二、增菌培养基

1.葡萄糖肉汤

[用途]

用于血液增菌。

[配法]

蛋白胨(或月示 胨)10g,氯化钠5g,肉浸液(或心浸液)1L,葡萄糖3g,枸橼酸钠3g,5g/L对氨基苯甲酸水溶液10ml,1mol/L硫酸镁溶液20ml,青霉素酶1000 U。

将蛋白胨、氯化钠混合于肉浸液中加热溶解,再加入葡萄糖、枸橼酸钠、对氨苯甲酸及硫酸镁,继续煮沸5min,并补足失水,调整pH至7.8。

过滤分装,每瓶50ml,高压灭菌115℃20min后,每瓶加入青霉素酶50 U,经无菌试验合格后,冷却备用。

[用法]

将采取的血液标本,以无菌手续注入培养瓶中(血液1ml,培养液10ml),置35℃培养箱内,每天1次取出观察结果。如有细菌生长,可出现数种不同的表现,应随时作分离培养,可选用血琼脂、伊红美蓝琼脂及巧克力琼脂平板等。无细菌生长表现的培养瓶,需连续观察7d,仍无细菌生长方可弃去。在观察的过程中,至少应作两次分离培养。

注:

⑴ 枸橼酸钠为抗凝剂,可使血液加入培养基中不凝固。

⑵ 对氨基苯甲酸主要中和血液中磺胺类药物的抑菌作用。

⑶ 硫酸镁主要抑制血液中存在的四环素、金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及链霉素的抑菌作用。

⑷ 本培养基近年来有许多改良配方,如加入0.3%~0.5%酵母浸膏以增加营养;加0.2%核酸刺激细菌生长;加0.1%粘液素能被覆于细菌的表面,保护细菌免受抗体破坏;加入聚茴香脑磺酸钠(SPS)能中和补体的抗药作用从而提高检出率。

2.血液增菌培养基

[用途]

血液和骨髓液病原菌的增菌培养。

[配法]

蛋白胨10g,氯化钠5g,牛肉膏3g,葡萄糖1g,酵母膏粉3g,枸橼酸钠3g,磷酸氢二钾2g,5g/L对氨基苯甲酸溶液5ml,1mol/L硫酸镁溶液20ml, 4g/L酚红溶液6ml,青霉素酶50 U,聚茴香脑磺酸钠(SPS) 0.3g,蒸馏水1L。

将上述成分(除酚红指示剂、青霉素酶外)混合加热溶解,校正pH至7.4,再加酚红,过滤分装每瓶30~50ml,经121℃灭菌15min和35℃24h无菌试验备用。临用时每瓶加入1.5~2.5 U青霉素酶。

[质量控制]

伤寒沙门菌ATCC 50096、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化脓性链球菌ATCC 19615、肺炎链球菌ATCC 6305、金黄色葡萄菌ATCC 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均生长良好。

3.亚硒酸盐增菌培养基

[用途]

沙门菌增菌培养。

[配法]

蛋白胨5g,乳糖4g,磷酸氢二钠4.5g,磷酸二氢钠5.5g,亚硒酸氢钠4g,蒸馏水1L。

先将亚硒酸盐加到200ml蒸馏水中,充分摇匀溶解。其它成分称量混合,加入蒸馏水800ml,加热溶解,待冷却后两液混合,充分摇匀,校正pH 7.0~7.1(通过调整磷酸盐缓冲对的比例来校正pH值)。最后分装于15×150mm的试管内,每管10ml。置水浴隔水煮沸10~15min,立即冷却,置4℃冰箱保存备用。

[用法]

取新鲜标本1g或棉拭子采样直接种于该培养管内。摇动后置35℃培养过夜。如发现均匀混浊,管底有红色沉淀物,表示细菌生长。然后取培养物分离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如SS琼脂、麦康凯琼脂平板等,进行培养。

[质量控制]

培养基应呈淡黄色或无色,透明无沉淀物。增菌灵敏度:伤寒沙门菌1×10-5,鼠伤寒及副伤寒沙门菌1×10-7。

[保存]

4℃保存,1周内用完。

注:

⑴ 亚硒酸盐,包括亚硒酸钠、亚硒酸氢钠均可使用,但以亚硒酸氢钠效果为好。

⑵ 磷酸盐缓冲对中,两者的用量比例与亚硒酸盐及蛋白胨的品种有关。制备前应进行调试,其总量为10g/L。

⑶ 在制备过程中,亚硒酸盐不能直接加热。隔水煮沸时间亦不能超过规定时间,否则亚硒酸盐会变质,生成红色沉淀物。

⑷ 培养基应呈淡黄色,有红色沉淀物出现时不可再用。

4.SS增菌液

[用途]

用于沙门、志贺菌的增菌。

[配法]

月示 胨 2g,蛋白胨8g,牛肉膏3.5g,酵母膏2g,葡萄糖2g,枸橼酸铁10g,硫代硫酸钠10g,亚硫酸钠0.7g,胆盐5.5g,磷酸氢二钠4g,磷酸二氢钾0.1g,去氧胆酸钠(进口) 1.5g,煌绿0.005g,蒸馏水1L。

将上述成分加热溶于水中,调pH至7.1,分装试管(15×150mm),每管5~7ml,隔水煮沸5min备用。

[用法]

取粪便标本1g直接种于增菌液内,35℃16~18h培养,取出转种于分离培养基即可。

[质量控制]

培养基应呈淡黄色或略呈淡绿色。伤寒沙门菌ATCC 50096、福氏志贺菌ATCC 12022 生长良好;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 生长抑制。

注:

⑴ 切勿高压,隔水煮沸时间不超过5min。

⑵ 煌绿用量应根据不同产品批号酌情增减。

5.碱性蛋白胨水

[用途]

霍乱弧菌增菌培养。

[配法]

蛋白胨 20g,氯化钠5g,蒸馏水100ml。

将上述成分溶解于水中,校正pH 至8.6,分装于试管8~10ml,经121℃灭菌15min备用。

[用法]

将待检标本接种到碱性胨水中,置35℃培养6~8h,霍乱弧菌呈均匀混浊生长,表面有菌膜出现。取表面菌液一白金环移种到碱性琼脂、庆大琼脂或TCBS琼脂平板上。必要时做第二次增菌。

[质量控制]

有条件的实验室可用标准菌株,一般临床实验室可用非01群弧菌,培养后生长良好者方可使用。霍乱弧菌E1-Tor生物型和副溶血弧菌生长良好(6h);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不生长(6h)。

[保存]

置4℃冰箱,2周内用完。

注:若在每升碱性胨水中加入1%亚碲酸钾溶液0.5~1.0 ml,则成为亚碲酸钾碱性胨水,其增菌效果更为理想。

第四节 分离培养基

一、革兰阳性杆菌分离培养基

1.罗-琴改良培养基

[用途]

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配法]

磷酸二氢钾2.4g,硫酸镁0.24g,枸橼酸镁(或枸橼酸钠) 0.6g,天门冬素3.6g,甘油12ml,蒸馏水600ml,马铃薯淀粉30g,新鲜鸡卵液1L,2%孔雀绿水溶液20ml。

先将磷酸盐、硫酸镁、枸橼酸镁、天门冬素及甘油,加热溶解于600ml蒸馏水中。再添放马铃薯粉,边放边搅,并继续置沸水中加热30min,待冷却至60℃左右时,加入鸡卵液1L及孔雀绿溶液20ml,充分混匀后,用无菌操作分装于灭菌试管,每支5~6ml,塞紧橡皮塞(最好是翻口塞),置于血清凝固器内制成斜面,经85℃1h间歇灭菌2次(或高压灭菌115℃20min),待凝固后经无菌试验,4℃冷藏备用。

[用法]

取晨咳痰或其它体液标本,经消化处理和离心沉淀的浓缩液0.1ml(约2滴)滴种于培养基的斜面上,尽量摇晃,置35℃5%~10%二氧化碳温箱内培养1~4周,观察结果。凡在1周内发现生长的菌落,一般不可能是结核分枝杆菌;在2周后生长的菌落,奶油状,略呈黄色,粗糙突起,不透明,即取菌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及鉴定。

[质量控制]

用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作阳性培养试验。

[保存]

置4℃冰箱内2~4周有效。

注:

⑴ 本培养基由Lowenstein-Jenden设计的基础上改良。

(2)本培养基pH约为6.0左右,一般无须校正。

(3)间歇灭菌的温度不宜超过90℃。

2.血清斜面培养基(吕氏血清斜面)

[用途]

用于白喉棒状杆菌培养。

[配法]

1%葡萄糖肉汤(pH 7.6)100ml,无菌动物血清(牛、羊、猪、兔) 300ml。

将上述成分混合后,分装于试管内,每管约4~5ml。斜插在血清凝固器内(或蒸笼)加热80~85℃30min,使血清凝固成斜面,冷却后放4℃冰箱内。取出后采用间歇灭菌法,85℃灭菌30min,连续3天,经无菌试验证明无杂菌生长即可应用。

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试剂与培养基 第一节 常用试剂及其使用方法 分类:默认栏目2006.2.21 20:54 作者:hbmzhsh | 评论:2 | 阅读:1037
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试剂与培养基

第一节 常用试剂及其使用方法

一、诊断用纸片

⑴ 杆菌肽纸片(0.04U/片):抑菌圈>10mm为敏感。质控菌株: D群链球菌阴性, A群链球菌阳性。

⑵ SMZ纸片(1.25μg/片、23.75μg/片):出现抑菌圈即为敏感。质控菌株:D群链球菌阳性, A群链球菌阴性。

⑶ 新生霉素纸片(5.0μg/片):抑菌圈≥16mm为敏感。质控菌株:表皮葡萄球菌阳性,腐生葡萄球菌阴性。

⑷ O129纸片、奥普托欣(Optochin)纸片:参见第五节《生化试验培养基》。

二、诊断用血清

1.沙门菌属诊断血清

⑴ A-F群O多价诊断血清。

⑵ 特异O群因子诊断血清:常用的有O2,O4,O7,O9,O10诊断血清。

⑶ 特异H因子诊断血清 常用的有Ha,Hb,Hc,Hd,Hgm,Hi,Hf、Vi因子诊断血清。

2.志贺菌属诊断血清

志贺菌属4种多价血清:痢疾志贺菌Ⅰ、Ⅱ血清,福氏志贺菌多价血清及分型血清(1~6型),宋内志贺菌诊断血清,鲍氏志贺菌多价血清及分型血清。

3.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诊断血清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诊断血清,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诊断血清,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诊断血清,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诊断血清O157: H 7。

4.霍乱弧菌O1、O139混合多价诊断血清及稻叶、小川、彦岛O139分型血清

5.脑膜炎奈瑟菌多价血清及分群血清

6.链球菌分类诊断血清

7.肺炎链球菌诊断血清

8.耶尔森菌诊断血清

三、常用染色液

1.革兰染色液

⑴ 结晶紫溶液 A液:结晶紫 20g,95%乙醇20 ml; B液:草酸铵 0.8g, 蒸馏水80 ml。

染色前24h将A液、 B液混合,过滤后装入试剂瓶内备用。

⑵ 碘液:碘1g,碘化钾2g,蒸馏水300ml。

将碘与碘化钾混合并研磨,加入几毫升蒸馏水, 使其逐渐溶解,然后研磨,继续加入少量蒸馏水至碘、碘化钾完全溶解。最后补足水量。也可用少量蒸馏水将碘化钾完全溶解,再加入碘片,待完全溶解后,加水至300ml。

⑶ 脱色液:95%乙醇

⑷ 复染液:沙黄2.5g,95%乙醇100ml为贮存液,取贮存液10ml,加蒸馏水90ml为应用液。

2.抗酸染色液

⑴ 碱性复红染色液: ①萋纳石炭酸复红溶液:碱性复红乙醇饱和溶液10ml,5%石炭酸溶液90ml。 ②脱色液:浓盐酸3ml,95%乙醇97ml。③复染液(吕弗勒美蓝液):美蓝乙醇饱和溶液30ml,100g/L氢氧化钾溶液0.1ml,蒸馏水100ml。

⑵ 金胺O-罗丹明B染色液: ①罗丹明B液:罗丹明B 0.1g加蒸馏水100ml。②1g/L金胺O液:金胺O液0.1g加蒸馏水95ml,再加入纯石炭酸 5ml,混匀。③3%盐酸乙醇。④稀释美蓝液:吕弗勒美蓝液100ml,加蒸馏水90ml,混匀。

3.鞭毛染色液(改良Ryu法)

A液:5%石炭酸10ml,鞣酸2g,饱和硫酸铝钾溶液 10ml; B液:结晶紫乙醇饱和液。应用液A液10份,B液1份,混合,室温存放备用。

4.异染颗粒染色液

甲液:甲苯胺蓝 0.15g,孔雀绿 2g/L, 95% 乙醇2.0ml,蒸馏水100ml。乙液:碘 2g,碘化钾3g,蒸馏水300ml。

先将碘化钾加入少许蒸馏水(约2ml),充分振摇,待完全溶解,再加入碘,使完全溶解后, 加蒸馏水至300ml。

5.荚膜染色液

⑴ 印度墨汁或50g/L黑色素水溶液

⑵ 5g/L苯胺蓝水溶液。

阅读全文

与微生物实验缓冲液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