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些食品为什么要测定折光率
通过测定液态食品的折射率可以鉴别食品的组成,确定食品的浓度,判断食品的纯净程度及品质。
以蔗糖溶液为例来讲述,蔗糖溶液的折射率随浓度增大而升高。通过测定折射率可以确定糖液的浓度及饮料、糖水罐头等食品的糖度,还可以测定以糖为主要成分的果汁、蜂蜜等食品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各种油脂由一定的脂肪酸构成,每种脂肪酸均有其特定的折射率。含碳原子数目相同时不饱和脂肪酸的折射率比饱和脂肪酸的折射率大得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子量越大,折射率也越大;酸度高的油脂折射率低。因此测定折射率可以鉴别油脂的组成和品质。
实际意义
正常情况下,某些液态食品的折射率有一定的范围,如正常牛乳乳清的折射率在正1.34199~1.34275之间,当这些液态食品因掺杂、浓度改变或品种改变等原因而引起食品的品质发生了变化时,折射率常常会发生变化。
所以测定折射率可以初步判断某些食品是否正常。如牛乳掺水,其乳清折射率降低,故测定牛乳乳清的折射率即可了解乳糖的含量,判断牛乳是否掺水。
⑵ 丙酮的折光率是多少
丙酮的折光率是: (n20D)1.3588。
一、简介
丙酮是无色液体,具有令人愉快的气味(辛辣甜味)。易挥发。能与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氯仿、乙醚及大多数油类混溶。相对密度 (d25)0.7845。熔点-94.7℃。沸点56.05℃。折光率 (n20D)1.3588。闪点-20℃。易燃。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0.7ml/kg。有刺激性。
二、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熔点(℃):-94.6
相对密度(水=1):0.80
沸点(℃):56.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00
分子式:C3H6O
分子量:58.08
饱和蒸气压(kPa):53.32(39.5℃)
燃烧热(kJ/mol):1788.7
临界温度(℃):235.5
临界压力(MPa):4.72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24
闪点(℃):-20
爆炸上限%(V/V):13.0
引燃温度(℃):465
爆炸下限%(V/V):2.5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三、化学性质
丙酮饱和脂肪酮系列中最简单的酮。有特殊气味,能溶解醋酸纤维和硝酸纤维。丙酮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植物界主要存在于精油中,如茶油、松脂精油、柑橘精油等;人尿和血液及动物尿、海洋动物的组织和体液中都含有少量的丙酮。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2.55%~12.8%(体积)。蒸气压(kPa):53.32(39.5℃)。燃烧热(kJ/mol):1788.7。辛醇-水分配系数(KOW):-0.24。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丙醇、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丙酮的羰基能与多种亲核试剂发生加成反应,例如催化氢化生成异丙醇,还原生成频哪醇;与氨衍生物、氢氰酸、炔化物、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等。丙酮还能进行α氢的反应,例如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自身或与其他化合物发生类似羟醛缩合反应等。
四、制备方法
丙酮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异丙醇法、异丙苯法、发酵法、乙炔水合法和丙烯直接氧化法。丙酮的工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丙酮是制备苯酚的副产品,是异丙苯氧化后的产物之一。该技术主要的专利生产商有Kellogg Brown & Root公司、三井化学公司和UOP公司。 Solutia公司开发了一种用氮氧化物氧化苯生产苯酚的技术,但是该公司去年取消了采用该工艺建厂的计划,因为采用该项技术毛利水平太低。日本的研究人员最近还开发了一种采用铕-钛催化剂以苯为原料的一步法生产苯酚和丙酮的生产工艺。
1、发酵法
用丁醇酵母发酵可以获得丙酮
2、异丙苯氧化合成法
用石油工业产品异丙苯在硫酸的催化下被空气氧化重排成丙酮,副产物苯酚。该法产生的废品很少,称为“一箭双雕”法。
五、用途
在化工、人造纤维、医药、油漆、塑料、有机玻璃、化妆品等行业中作为重要的有机原料,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可溶解许多有机产物如树脂、醋酸纤维、乙炔等,也是制造硝化棉的溶剂。在工业上丙酮主要作为溶剂用于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等行业中,丙酮也可作为合成烯酮、醋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在精密铜管制造行业中,丙酮经常被用于擦拭铜管上面的黑色墨水。
常见用途举例:
1、溶剂:例如卸除指甲油的去光水中的主要(或唯一)成份就是丙酮。也是实验室常备的洗涤用溶剂。
2、试剂:丙酮在合成上是一种C3合成子,可以用于有机合成。另外丙酮也是一种保护基前体,通过生成缩酮来保护1,2-二醇,或者1,3-二醇。
3、冷剂:丙酮与干冰的混合物可当冷剂(摄氏:-50℃)。
日常生活中主要用于脱脂,脱水,固定等等。在血液和尿液中为重要检测对象。有些癌症患者尿样丙酮水平会异常升高。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食物疗法减肥的人血液、尿液中的丙酮浓度也异常地高。
丙酮过去用干馏木材或乙酸钙的方法制取;后来用乙醇热裂、空气氧化异丙醇或异丙醇脱氢等方法制取;近来用丙烯通过瓦格型氧化或直接加水氧化制取丙酮。也可用淀粉发酵制取丙酮。丙酮可用作人造纤维、有机玻璃、油漆、化妆品等的原料;也是很好的溶剂,可溶解许多有机产物如树脂、醋酸纤维、乙炔等,也是制造硝化棉的溶剂。
六、安全性
(一)、危害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二)、应急处置
1、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6、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7、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8、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9、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10、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 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1、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2、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1]
(三)、毒性资料
1、急性毒性:LD50:5800 mg/kg(大鼠经口);20000 mg/kg(兔经皮);人吸入12000 ppm×4 h,最小中毒浓度。人经口200 ml,昏迷,12 h恢复。人在300 ppm浓度下可产生黏膜刺激; 一般浓度高至500 ppm时仍可耐受;2000 ppm时,可产生轻度而明显的麻醉作用;吸入9300 ppm,因有明显的喉头刺激,不能耐受5 min以上。成人误服20 ml无影响,200 ml可造成昏迷(一般12 h后恢复)。
2、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动物的中毒表现有流涎、流泪、运动失调、颤搐和惊厥。鼻黏膜受刺激,可造成暂时性的呼吸停止。中毒动物的肾脏可有损害,如在24.14~120.7 g/m3高浓度下发生严重中毒时肾有轻度变性和轻度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集合管脂肪浸润和出现尿蛋白;也可出现肺充血。兔眼接触后,可出现巩膜脱水,导致胶质絮状变化,最后失明。
3、代谢:丙酮经肺、胃肠道、皮肤等途径吸收后,由于水溶性强,易吸收入血液,迅速分布于全身。其排出取决于剂量,大剂量时以原形主要经肺和肾,极少量经皮肤排出;小剂量时大部分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排出。丙酮在血液中的生物学半衰期,大鼠为5.3 h,狗为11 h,人为3 h。丙酮在人体的代谢大多是分解为乙酰乙酸和转变为糖原的三羧酸循环中间体。
4、中毒机理:其毒性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及黏膜刺激作用。
5、刺激性:家兔经眼:3950 μg ,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395 mg,轻度刺激。
6、致突变性:细胞遗传学分析:啤酒酵母菌200 mmol/管。
7、环境毒理:水中含量4 g/L以上时污泥消化受到抑制。水中含量840 mg/L时,活性污泥对氨氮的硝化作用降低75%。
(四)、应急医疗
1、诊断要点: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麻醉状态。
(1)、初期有乏力、恶心、头痛、头晕、容易激动等表现。重症出现痉挛甚至昏迷。
(2)、口服后经数小时的潜伏期后发生口干、呕吐、昏睡、酮症酸中毒。成人误服20 ml无影响,200 ml可造成暂时性意识障碍。未见死亡报告。
(3)、丙酮对眼的刺激症状为流泪、畏光和角膜上皮的浸润。
(4)、尿中有丙酮,血象没有明显变化。
2、处理原则:
无特殊解毒剂,对症及支持治疗。有酸中毒者应用乳酸钠和碳酸氢钠。
⑶ 异丁醛和二乙醇胺的反应结构
结构如下:
异丁醛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20.72
2、摩尔体积(cm3/mol):92.2
3、等张比容(90.2K):197.5
4、表面张力(dyne/cm):21.0
5、极化率(10-24cm3):8.21
二乙醇胺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27.24
2、摩尔体积(m3/mol):98.3
3、等张比容(90.2K):252.7
4、表面张力(dyne/cm):43.5
5、极化率(10-24cm3):10.80
分子结构,或称分子立体结构、分子形状、分子几何、分子几何构型,建立在光谱学数据之上,用以描述分子中原子的三维排列方式。分子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化学物质的反应性、极性、相态、颜色、磁性和生物活性。
⑷ 磷脂分子的折射率
只能说过某种物质的折射率,不能说某种分子的折射率。
你可以用分光计测出该物质的折射率,通常可以测得4-5位有效数字。
查一般的大学的物理实验或者光学试验的教材,都可以找到分光计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折射率的方法。
⑸ 脲分子和脲基分子的分子式、结构式、性质
脲分子的分子式:
(5)生物分子有哪些折射率扩展阅读:
脲的应用:
农业应用
脲最主要的用途是作肥料(氮肥)
脲是一种优良的化学肥料,在施入土壤后受脲酶的作用,缓慢水解放出氨和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大豆中含有的大量的脲酶,是首次取得结晶型的酶,在生物化学发展上甚为重要)它也是制造药物和塑料的重要化工原料。
尿素(这里的尿素是混合物)是有机态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8天施用。
由脲产生的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二缩脲含量应小于0.5%。二缩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医学应用
少量的脲也可以用来制备巴比妥酸,它是一种重要的安眠剂。
皮肤科以含有尿素的某些药剂来提高皮肤的湿度。非手术摘除的指甲使用的封闭敷料中,含有40%的脲。
测试幽门螺杆菌存在的碳-14-呼气试验,使用了含有碳14或碳13标记的脲。因为幽门螺杆菌的脲酶使用尿素来制造氨,以提高其周边胃里的pH值。同样原理也可测试生活在动物胃中的类似细菌。
饲料应用
人类粮食资源与蛋白质的短缺,也造成饲料工业一大难题。业者积极寻找蛋白质的新来源,并扩及蛋白质以外的氮来源,例如含氮量高的尿素。
1897年,Waesk 等人提出反刍动物能转化非蛋白质氮为菌体蛋白质的想法。1949年,C. J. Watson 等人喂食绵羊含有N15标记的尿素胶囊,4天后在绵羊血液、肝脏、肾脏中检验出含有N15的蛋白质。
这证实了反刍动物可以利用非蛋白质氮。同年 J. K. Looli 等人以脲当作唯一氮源喂食绵羊,发现绵羊能够正氮平衡,表明绵羊瘤胃里的微生物能利用脲合成其生长所需的10种必需氨基酸。自此,脲及尿素化合物成为反刍动物的饲料添加剂了。
化妆品应用
脲是一种很好用的保湿成分,它就存在于肌肤的角质层当中,属于肌肤天然保湿因子NMF的主要成分。对肌肤来说,尿素具有保湿以及柔软角质的功效,所以也能够防止角质层阻塞毛细孔,借此改善粉刺的问题。
用于面膜、护肤水、膏霜、护手霜等产品中保湿成份的添加。添加比例为3-5%。
工业应用
脲对钢铁、不锈钢化学抛光有增光作用,在金属酸洗中用作缓蚀剂,也用于钯活化液的配制。
纺织应用
脲是纺织工业在染色和印刷时的重要辅助剂,能提高颜料可溶性,并使纺织品染色后保持一定的湿度。
⑹ 正丁醇、浓硫酸、溴化钠、1-溴丁烷的折光率和溶解度
正丁醇
分子量:
74.14,
无色液体,有酒味
相对密度(d2020)0.8109,
折射率(n20d
)1.3993,
熔点:
-89.8℃,
沸点117.7℃,
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7.7%(重量),水在正丁醇中的的溶解度20.1%(重量)。
溴化钠性质
化学式
nabr
摩尔质量
102.894
g
mol
−1
外观
白色粉末
密度
3.21
熔点
747
°c
沸点
1390
°c
在水中的
溶解度
73.3
g/100
ml
(20
°c)
116.0
g/100
ml
(50
°c)
硫酸
纯品为透明、无色、无嗅的油状液体
分子量:98.08
其相对密度随其含量变化而不同。相对密度1.841(96~98%)。
98.3%硫酸的熔沸点:
熔点:-90.8℃;
沸点:338℃
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氯化钙
分子量:110.98
性状:白色多孔块状、粒状或蜂窝状固体。味微苦,无臭。水溶液为无色。
熔点:772℃(另有资料称782℃)
沸点:大于1600℃
相对密度:2.15
溶解情况: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乙醇、丙酮、醋酸、甲酸、阱、吡啶和乙酰胺,不溶于醚。
氯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0℃时100克水能溶解59.5克氯化钙,20℃时能溶74g,100℃时溶解159克。
碳酸钠
【分子量】105.99
【外观】白色粉末状,是晶体
【相对密度(水=1)】2.532
【熔点】851℃
【溶解度】21g
,20℃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丙醇。
正溴丁烷
分子量:137.02
无色有香味液体。
密度1.4398g/cm3。
沸点101.3℃。
熔点:-112℃
折射率nd20:1.4398。
水溶性:0.608
g/l
(30
ºc)
⑺ 聚多巴胺折射率
聚多巴胺折射率是1.736。
聚多巴胺是另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高分子近红外吸收材料。作为广泛分布于人体的黑色素的重要组成成分,聚多巴胺在生物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折射率,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之比。材料的折射率越高,使入射光发生折射的能力越强。
⑻ 乙酸折光率是什么
乙酸折光率是1.436。
乙酸,也叫醋酸、冰醋酸,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固体,凝固点为16.6℃(62℉),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其水溶液中弱酸性且腐蚀性强,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乙酸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例如在水果或者植物油中,但是主要以酯的形式存在。在动物的组织内、排泄物和血液中以游离酸的形式存在。许多微生物都可以通过发酵将不同的有机物转化为乙酸。
乙酸是醋的主要成分,而醋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乙酸发酵细菌(醋酸杆菌)能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发现,每个民族在酿酒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发现醋——它是这些酒精饮料暴露于空气后的自然产物。如中国就有杜康的儿子黑塔因酿酒时间过长得到醋的说法。
古罗马的人们将发酸的酒放在铅制容器中煮沸,能得到一种高甜度的糖浆,叫做“sapa”。“sapa”富含一种有甜味的铅糖,即乙酸铅。公元8世纪时,波斯炼金术士贾比尔,用蒸馏法浓缩了醋中的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