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什么是分枝法生物

什么是分枝法生物

发布时间:2022-10-10 07:03:04

❶ 高二生物,怎么求基因型和性状种数,要那种很简捷的方法

首先必须把书中的孟德尔对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其F1只有一种表现型,F2代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这及个例子弄清楚
2.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绘制基因代关系图谱(一般题目能给出),找出特殊的基因类型
3.判断显隐性
4.几种常用方法
4.1棋盘法:(高中生物书中有例)先写出亲代产生的雌、雄配子,然后用棋盘表格写出两性配子结合后的基因组成
4.2分枝法:
一对基因相交时,有6种交配方式。每种交配所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都有所不同。
如果亲代的每一性状的基因型已经知道,而且每对基因与另一对基因都是自由组合的,那么可用分枝法来推测预期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这种方法也可用在两对以上基因的差异,而且双亲不一定时每对基因都是杂合体。不论对数的多少,都可应用分枝法简便的写出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合表现型的比例。
1.分枝法的理论依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建立在分离定律的基础之上的,研究更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两者并不矛盾。
2.具体步骤:1)对各对性状分别进行分析。
2)子代基因型的数量比应该是各对基因型相应比值的乘积,子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也应该是各种表现型相应比值的乘积。
如:两个亲本杂交,包括3对不同的基因
交配 AAbbCc × aaBbCc

合子基因型 合子表现型
AA×aa bb×Bb Cc×Cc AA×aa bb×Bb Cc×Cc

1CC=1AaBbCC 3C=3ABC
1Bb 1cc=1AaBbcc 1B 1c=1ABc
Aa 2Cc=1AaBbCc 全 A
1CC=1AabbCC 1b 3C=3AbC
1bb 1cc=1Aabbcc 1C=1Abc
2Cc=1AabbCc
上述合子表现型中,A代表A/a基因对的显性表现型(AA或Aa),a代表隐性表现型(aa)。同样的,B和C代表不同的显性表现型,b和c代表不同的隐性表现型。
高效快算法:
用棋盘法和分枝法的优点是思维清晰、条理性强,做题较准确。这两种方法运用熟练后可逐步采取以下方法来高效快算。
如:DdCc × DdCC子代基因型的种类和表现型的种类
Dd × Dd子代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Cc × CC 子代2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
所求基因型种数=3×2;表现型种数=2×1
例题:如果黄色圆粒豌豆(YyRr)甲和绿色圆粒(yyRr)乙杂交,问后代出现基因型YyRR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分别考虑基因中的每一对基因,单从豌豆的粒色考虑,甲和乙杂交后的概率为:Yy×yy有1/2 Yy、1/2yy;单从豌豆的粒型考虑Rr×Rr,有1/4RR、1/4rr、1/2Rr,因此,甲乙杂交后代基因型YyRR的概率是1/2×1/4。
这种方法可以自由的计算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率。

你还可以看看http://wenwen.soso.com/z/q189194307.htm?rq=119121995&ri=1&uid=0&ch=w.xg.llyjj
从子代表现型中判断亲代基因型参考资料:http://wenwen.soso.com/z/q119121995.htm

❷ 谁图解生物遗传的分枝法如(AaBa自交和AaBbCc自交)必须分枝法

AaBa自交和AaBbCc自交的图解方法



特别注意的是AaBbCc的自交过于复杂,图解过程应该尽量仔,细运用孟德尔遗传定律即可


后代的基因型为

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2)什么是分枝法生物扩展阅读:

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规律是现代生物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之一 。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其实质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因此也称为独立分配定律


应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能够解释为什么自然界的生物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为什么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个体。例如人的指纹,在全世界就没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生物变异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有性生殖中,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就是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也就是说,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

❸ 高中生物基因遗传知识点

知识使人愚蠢,知识使人感觉迟钝。知识充满了他们,成为了他们的负担,增强了他们的自尊心,但却没有给他们指明方向。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基因遗传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生物基因遗传知识1

知识篇

基因的分离定律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可稳定遗传。

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F1(YyRr)-隐性(yyrr)→(1YR、1Yr、1yR、1yr)-yr→F2:1YyRr:1Yyrr:1yyRr:1yyrr。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基因重组使后代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产生人们需要的具有两个或多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①正确地选择了实验材料。

②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采用了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再循序渐进的 方法 (由单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③在实验中注意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进行记载和分析,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处理实验结果。

④科学设计了试验程序。

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比较

①相对性状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

②等位基因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

③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分离规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④细胞学基础: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⑤实质:基因的分离规律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高中生物基因遗传知识2

方法篇

1 仔细审题

明确题中已知的和隐含的条件,不同的条件、现象适用不同规律。

(1)基因的分离规律

①只涉及一对相对性状;

②杂合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③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①有两对(及以上)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9∶3∶3∶1 ;

③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

(3)伴性遗传

①已知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

②♀♂性状表现有别、传递有别;③记住一些常见的伴性遗传实例: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眼色、钟摆型眼球震颤(--显)、佝偻病(--显)等

2 掌握基本方法

(1)最基础的遗传图解必须掌握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个体杂交的遗传图解(包括亲代、产生配子、子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各项)

例:番茄的红果—R,黄果—r,其可能的杂交方式共有以下六种,写遗传图解:P ①RR × RR ②RR × Rr ③RR × rr ④Rr × Rr ⑤Rr × rr ⑥rr × rr

注意: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都成对存在,配子中染色体和基因成单存在;一个事实必须记住:控制生物每一性状的成对基因都来自亲本,即 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2)关于配子种类及计算

①一对纯合(或多对全部基因均纯合)的基因的个体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

②一对杂合基因的个体产生两种配子(Dd D、d)且产生二者的几率相等。

③ n对杂合基因产生2n种配子,配合分枝法 即可写出这2n种配子的基因。

例:AaBBCc产生2-2=4种配子:ABC、ABc、aBC、aBc

(3)计算子代基因型种类、数目后代基因类型数目等于亲代各对基因分别独立形成子代基因类型数目的乘积。

3 基因的分离规律(具体题目解法类型)

(1)正推类型:已知亲代求子代

只要能正确写出遗传图解即可解决,熟练后可口答。

(2)逆推类型:已知子代求亲代

①判断出显隐关系;

②隐性表现型的个体其基因型必为隐性纯合型(如aa),而显性表现型的基因型中有一个基因是显性基因,另一个不确定(待定,写成填空式如A ?);

③根据后代表现型的分离比推出亲本中的待定基因;

④把结果代入原题中进行正推验证。

4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总原则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建立在基因的分离规律上的,所以应采取“化繁为简、集简为繁”的方法,即:分别计算每对性状(基因),再把结果相乘。

(1)正推类型

要注意写清♀♂配子类型(等位基因要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配子“组合”成子代时不能♀♀相连或♂♂相连。

(2)逆推类型

①先找亲本中表现的隐性性状的个体,即可写出其纯合的隐性基因型

②把亲本基因写成填空式,如A?B?×aaB?

③从隐性纯合体入手,先做此对基因,再根据分离比分析另一对基因

④验证:把结果代入原题中进行正推验证。若无以上两个已知条件,就据子代每对相对性状及其分离比分别推知亲代基因型

5 伴性遗传

(1)常染色体遗传:

男女得病(或表现某性状)的几率相等。

(2)伴性遗传 :

男女得病(或表现某性状)的几率不等(男女平等);女性不患病——可能是伴Y遗传(男子王国);非上述——可能是伴-遗传;

(3)-染色体显性遗传:

女患者较多(重女轻男);代代连续发病;父病则传给女儿。

(4)-染色体隐性遗传:

男患者较多(重男轻女);隔代遗传;母病则子必病。

学好生物的三大方法有哪些

一、 课前预习

预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因为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不是靠一次听讲就能做到的,而要通过多次强化,通过预习可使我们上课听讲更认真,注意力更集中,因为我们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在课上通过老师的讲解,会对知识理解更深刻,提高听课效率。预习可以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培养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中学生需要培养的诸多能力中的第一能力,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就能使我们的学习更主动,更有创造性,更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掌握了自学能力,就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一把金钥匙,就能源源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汲取新的营养。

1. 首先要通读教材,搞清楚课本上讲了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通读之后要掩卷而思,看哪些内容已基本清楚,哪些内容不甚了解,哪些是重点等,要对这部分内容有一大概了解。

2. 在通读基础上进行细读,要挖掘教材中更深一层的内容,在细读中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不仅要知道书上讲了什么,还要思考“为什么”,要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比较,对重要要领结论及关键字词做好标记,对存在问题也要随时记录,这样边读边记,边读边注,提高阅读效果,培养了自学能力。

3. 在预习中还要注意分析、归纳,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到预习中重点内容,对发现的问题带到课上,看老师如何分析。这样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总之,在预习中要做到先通读,再细读,并注意 总结 归纳,注意知识点间的联系,搞清楚哪些知识需要记忆,哪些内容还不太理解,使预习达到一较高层次。提高了自学能力。

二、课上听讲

在预习的基础上听课,可使思维活跃,注意力更集中,听讲是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听讲中要紧跟老师的思路,抓住重点,带着问题听课,对于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要看老师是如何分析的,自己为什么没弄清楚,这样不但可以理解这部分知识,还有助于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带着问题听课,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听讲目的更明确,注意力更集中。在听讲时也要做到手脑并用,做好听课笔记。做笔记要抓住重点,条理清楚,特别要记的内容是知识点间的联系,例题分析,对于老师分析某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特别重视,这正是我们上课时需要培养的能力,对于预习中了解的内容可通过老师讲解强化记忆。在听讲时速要重视实验,注意能力的培养。

三、课后的复习和巩固

课后及时复习,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加以巩固,是学习习惯中很重要一个环节。课后巩固不单指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在做作业前首先要把这部分内容进行复习归纳,即课后及时复习。课后复习就是把预习的内容和老师课上所讲内容加以整理、归纳,是一个知识再现的过程,也是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从这个规律可以看出,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预习是对知识的初步记忆,必须课后及时复习。复习越及时,遗忘越少。在复习时可先整理笔记,使老师讲课内容再现,并通过整理、归纳,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在预习、听讲、复习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已基本掌握,但要对知识正理解,能够灵活应用,还必须通过练来达到这一目的。练要在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练不是跳入题海,做的题多,成绩提高不一定快。我们许多同学在做题时,不善于审题,不在分析的基础上求解,往往拿到题目就动笔,结果常导致失误或失败。所以我们在做题时也要养成一良好的解题习惯。即不论遇到什么类型的题目,审题都非常关键,在审题时要抓住关键字词,注意挖掘隐含条件,排除干扰因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审题的基础上进行谋解,最后要通过分析进行总结归纳,这样我们的解题能力会大大提高,许多高难度的题也会迎刃而解。解题之后对题目的归纳整理是练习巩固很重要的一步。许多同学往往忽略这一步而陷入题海,不能自拔。在解题后要进行思考,这道题涉及到哪些知识点的应用,是如何解答的,还有没有更佳的解题途径。在以后解此类题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并注意一题多变,即将已知和求解多角度转化,进行分析和归纳,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在解题之后还要注意一题多联,即有意识地从学过的知识中联系与本题有关的内容、训练思维的创造性。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联,最后发展到多题一解,通过联想,能从解法中概括推广出同类问题的解法,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使我们真正跳出题海,使学习达到更高的境界。


高中生物基因遗传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中生物基因的表达知识点总结

★ 高中生物复习遗传规律知识点与44个易错点

★ 高中生物遗传物质知识点

★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 高中生物进化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一生物必修2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

★ 高中生物知识点85个合集

★ 高一生物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

★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全归纳

★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❹ 谁图解生物遗传的分枝法如(AaBa自交和AaBbCc自交)必须分枝法

❺ 高中生物中分枝法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高中生物中分枝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a)Aa×Aa■AA、Aa、aa 3种基因型
BB×Bb■BB、Bb2种基因型
Cc×cc■Cc、cc 2种基因型
Dd×Dd■DD、Dd、dd 3种基因型
因此AaBBCcDd和AaBbccDd的个体杂交后代有:
3×2×2×3=36种基因型
(b)Aa×Aa■A-、aa 2种表现型
BB×Bb■BB、Bb 1种表现型
Cc×cc■Cc、cc 2种表现型
Dd×Dd■D-、dd 2种表现型
因此AaBBCcDd和AaBbccDd的个体杂交后代有 2×1×2×2=8种表现型

❻ 什么是孟德尔棋盘法,分枝法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在完成了对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后,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进一步探索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他在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基础上,又揭示出了遗传的第二个基本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孟德尔在做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时,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的(如图)。这一结果表明,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圆粒对皱粒也是显性。孟德尔又让F1植株进行自交,在产生的F2中,不仅出现了亲代原有的性状——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新的性状——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试验结果显示出不同对的性状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孟德尔对试验的结果也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在总共得到的556粒种子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的数量依次是315、108、101和32。即这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于9:3:3:1。怎样解释这一结果呢?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如果对每一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其结果是:圆粒:皱粒 接近于3:1黄色:绿色 接近于3:1以上数据表明,豌豆的粒形和粒色的遗传都遵循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孟德尔假设豌豆的粒形和粒色分别由一对基因控制,即黄色和绿色分别是由Y和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是由R和r控制。这样,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就分别是YYRR和yyrr,它们的配子则分别是YR和yr。受精后,F1的基因型就是YyRr。Y对 y、R对r都具有显性作用,因此,F1的表现型是黄色圆粒(如图)。 F1自交产生配子时,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每对基因都要彼此分离,所以,Y与y分离、R与r分离。孟德尔认为,与此同时,不同对的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也就是Y可以与R或r组合;y可以与R或r组合,这里等位基因的分离和不同对基因之间的组合是彼此独立相互不干扰的。这样,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就各有4种,它们是YR、Yr、yR和yr,并且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接近于1:1:l:l。 用结白色扁形果实(基因型是WwDd)的南瓜植株自交,是否能够培育出只有一种显性性状的南瓜?你能推算出具有一种显性性状南瓜的概率是多少吗?答案:用结白色扁形果实的南瓜植株自交,能够培育出只有一种显性性状的南瓜(黄色扁形或白色圆形);出现只有一种显性性状南瓜的概率是6/16(或3/8)。具有杂种优势的品种不能代代遗传,因为这类品种的基因型是杂合的,它们的后代必定会出现性状分离和重组,从而产生出新的性状。 由于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结合的方式可以有16种。在这16种方式中,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是: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和yyrr;4种表现型是: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并且4种表现型之间的数量比接近于9:3:3:1。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孟德尔为了验证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还做了测交试验,也就是让子一代植株F1(YyRr)与隐性纯合子杂交(yyrr)。按照孟德尔提出的假设,F1能够产生4种配子,即YR、Yr、yR、yr,并且它们的数目相等;而隐性纯合子只产生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yr。所以,测交的结果应当产生4种类型的后代:黄色圆粒(YyRr)、黄色皱粒(Yyrr)、绿色圆粒(yyRr)和绿色皱粒(yyrr),并且它们的数量应当近似相等(如图)。 孟德尔所做的测交试验,无论是以F1作母本还是作父本,实验的结果都符合预期的设想,也就是4种表现型的实际子粒的数量比都接近于1:1:1:1。从而证实了F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孟德尔所说的一对基因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不同对的基因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揭示出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动植物育种工作和医学实践中同样有着重要意义。在育种工作中,人们用杂交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新组合,以便使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创造出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例如,在水稻中,有芒(A)对无芒(a)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有两个不同品种的水稻,一个品种无芒、不抗病;另一个品种有芒、抗病。人们将这两个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根据自由组台定律,在F2中分离出的无芒、抗病(aaRR或aaRr)植株应该占总数的3/16,其中,l/16是纯合类型(aaRR)2/16是杂合类型(aaRr)。要进一步得到纯合类型,还需要对无芒、抗病类型进行自交和选育,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植株,最后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无芒、抗病的类型。 在作物育种中,人们常常利用杂种优势达到增产的目的。杂种优势是利用纯合亲本杂交,使杂种F1具有高产、优质、多种抗性等性状。想一想:具有杂种优势的品种能够代代遗传吗? 在医学实践中,人们可以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来分析家系中两种遗传病同时发病的情况,并且推断出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它们出现的概率,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例如,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由显性致病基因P控制),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婚后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先天聋哑的孩子(由隐性致病基因d控制;基因型为dd)。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推知:父亲的基因型应该是 PpDd,母亲的基因型应该是ppDd。根据父母亲的基因型,可以推断出他们后代有可能出现4种不同的表现型,它们是:只患多指;只患先天聋哑;既患多指又患先天聋哑;表现型完全正常。 推算一下,在这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每一种表现型出现的概率是多少?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在孟德尔之前,也有不少学者做过动物和植物的杂交试验,但是都没能总结出任何规律,为什么孟德尔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孟德尔在做杂交试验时选用了豌豆作试验材料,这是因为豌豆不仅是闭花受粉植物,而且各个品种之间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实际上,豌豆也有一些不易区分的性状,比如叶的大小与花的大小等,孟德尔在做杂交试验时,舍弃了这类性状,只是对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进行研究,这就使试验的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第二,在对生物的性状进行分析时,孟德尔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例如,当研究子粒的形状时,不考虑子粒的颜色,在研究子粒的颜色时又不考虑子粒的饱满程度。在弄清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后,再研究两对、三对,甚至多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这种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也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第三,孟德尔在进行豌豆的杂交试验时,对不同世代出现的不同性状的个体数目都进行了记载和分析,并且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第四,孟德尔还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他在对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提出了假说,并且设计了新的试验来验证假说,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第四个重要原因。 孟德尔揭示遗传规律的过程表明,任何一项科学研究成果的取得,不仅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还需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科学方法。
满意请采纳

❼ 高中生物遗传的知识点

知识在人群的分布与构成,决定了这人群的进化级别与方向,人的生命只是人类知识构成,知识的质量,决定了生命的质量,一个社会所拥有知知质量决定了社会运作的质量。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遗传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生物遗传的知识1

基因的分离定律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可稳定遗传。

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

高中生物遗传的知识2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yr→F2:1YyRr:1Yyrr:1yyRr:1yyrr。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基因重组使后代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产生人们需要的具有两个或多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①正确地选择了实验材料。

②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采用了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再循序渐进的 方法 (由单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③在实验中注意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进行记载和分析,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处理实验结果。

④科学设计了试验程序。

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比较

①相对性状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

②等位基因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

③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分离规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④细胞学基础: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⑤实质:基因的分离规律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高中生物遗传的知识3

1.仔细审题

明确题中已知的和隐含的条件,不同的条件、现象适用不同规律。

(1)基因的分离规律

①只涉及一对相对性状;

②杂合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③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①有两对(及以上)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9∶3∶3∶1 ;

③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

(3)伴性遗传

①已知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

②♀♂性状表现有别、传递有别;③记住一些常见的伴性遗传实例: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眼色、钟摆型眼球震颤(X-显)、佝偻病(X-显)等

2.掌握基本方法

(1)最基础的遗传图解必须掌握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个体杂交的遗传图解(包括亲代、产生配子、子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各项)

例:番茄的红果—R,黄果—r,其可能的杂交方式共有以下六种,写遗传图解:

P ①RR × RR ②RR × Rr ③RR × rr ④Rr × Rr ⑤Rr × rr ⑥rr × rr

注意: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都成对存在,配子中染色体和基因成单存在;一个事实必须记住:控制生物每一性状的成对基因都来自亲本,即 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2)关于配子种类及计算

①一对纯合(或多对全部基因均纯合)的基因的个体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

②一对杂合基因的个体产生两种配子(Dd D、d)且产生二者的几率相等。

③ n对杂合基因产生2n种配子,配合分枝法 即可写出这2n种配子的基因。

例:AaBBCc产生22=4种配子:ABC、ABc、aBC、aBc

(3)计算子代基因型种类、数目后代基因类型数目等于亲代各对基因分别独立形成子代基因类型数目的乘积。


高中生物遗传的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中生物复习遗传规律知识点与44个易错点

★ 高中生物遗传知识点大全

★ 高中生物遗传知识点总结

★ 高中生物遗传规律知识点

★ 高中生物遗传物质知识点

★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变异知识点

★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学名词知识点归纳

★ 高中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知识点总结

★ 高中生物人类遗传病知识点

★ 高中生物遗传基因知识点总结

❽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记知识点

?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而艰难的战胜时,当我们在漫长的奋斗后成功时,会感受到到无与伦比的感觉,因此学习更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只要我们用另一种心态去体会,就会发现有学习的日子真好!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高三生物 选修一必记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记知识点1

1、1665英国人虎克(Robert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荷兰人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JacobSchleiden)、施旺(Theodar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记知识点2

一、基本概念

1.交配类:自交、杂交、测交、正交、反交、自花或异花传粉、闭花受粉

杂交: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个体间的相互交配,一般用×表示。

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的相互交配,一般用表示。自交是获得纯种系的有效 方法 ,也是鉴别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常用方法之一,尤其是植物。

自由交配:群体中的个体随机地进行交配,包含自交和杂交。

测交:让需要确定基因型的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用于遗传规律理论假设的验证实验,也用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鉴定。

特别提醒:自交和测交都可用来鉴别一个个体是否是纯合子,自交较简便,测交较科学。

正交与反交: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的父本与母本恰好是反交中的母本和父本。常用来检验某一性状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_染色体遗传。

自花传粉:_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交配方式为自交。

异花传粉:指不同花朵之间的传粉过程,分同株自花传粉(属自交)和异株异花传粉(属杂交)。

闭花受粉:某些植物在花未开时已经完成了受粉,这样的受粉方式为闭花受粉。

2.性状类:性状、相对性状、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性状是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豌豆的一些性状:种子形状、子叶颜色、茎的高度、种皮的颜色(有些种皮颜色为子叶透过种皮的表现)。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的高茎与矮茎,狗的直毛与卷毛。

完全显性: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的全部个体,都表现出显性性状,并且在表现程度上和显性亲本完全一样,如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不完全显性:指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如紫茉莉花色。

共显性:指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两个亲本的性状,同时在F1的个体上显现出来,而不是只单一的表现出中间性状,如马的毛色中混毛马、ABO血型中的 A B型 。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完全显性中,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在杂合子一代(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3.染色体类: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略)

4.基因类: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相同基因)、非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同大写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相同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两个相同的基因。

特别提醒:不论等位基因还是相同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均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只不过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可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而具有相同基因的个体(纯合子)只形成一种配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非等位基因:是指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的基因。

复等位基因:如果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有多种,这些基因被称为复等位基因。如ABO血型中的IA、AB和i。

5.个体类:表现型、基因型、杂合子、纯合子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特别提醒:生物个体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外在表现形式,基因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体的表现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DD和Dd两种基因型均表现出为高茎;基因型相同,环境条件不同,表现型也不一定相同,如鸡胫的颜色,遗传物质是黄胫,若饲料不含_素,鸡胫为白色。

纯合子:个体每一对性状的基因是相同的。自交时,不发生性状分离,能稳定遗传。分为显性纯合子(AA)和隐性纯合子(aa)。

杂合子:一对或多对性状时,只要具有一对等位基因就属于杂合子。自交时,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

特别提醒:对多个基因控制的具有多对性状的个体,无论基因的显隐性如何,只要控制每一对性状的基因都纯合就是纯合子,如AABBCC、AABBcc、aaBBcc。否则,就是杂合子,如AaBBCC、AABbcc、aaBBCc。

二、基本方法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判定:

方法一:根据定义判断。让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中显现出来的为显性性状,隐而未现的叫隐性性状。

方法二:根据自交结果判断。让具有同一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或子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应注意:不完全显性自交后代可出现3种性状表现类型,如紫茉莉花色;共显性自交后代最多可出现3种(如马的毛色)或4种(如ABO血型)性状表现类型。

方法三:根据频率高低判断。在群体中随机选择多对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双亲的性状,则子代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高的为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为隐性性状。

2.统计分析法:对个体的表现型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规律的方法。

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也是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基本方法。

4.分枝法:将两对或两对以上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分别进行讨论,然后将控制各对性状的基因组成相加、概率相乘得到各种基因型及概率,将各对性状的表型种类相乘得到表型种类及其比例。

三、基本规律

1.基因分离定律——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⑴遗传试验:让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F1全为高茎,F1自交所得F2中,不仅出现了高茎,矮茎重新出现,且比例接近于3:1。

⑵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减数_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这样F1产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就各有两种,两种不同配子(含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的数目相等。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会出现:4种组合、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3:1。

⑶假说推理与验证:若解释正确,则让F1(高茎)与隐性亲本矮茎豌豆杂交,其后代应该是2种表现型——高茎和矮茎,比例接近1:1。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证明了假说的正确性。

⑷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_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

⑴遗传试验:让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_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全为_圆粒,F1自交所得F2中,不仅出现了亲代原有的性状——亲本类型:_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新的性状——重组类型:_皱粒和绿色圆粒,且比例接近于9:3:3:1。

⑵解释:两对性状分别由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所控制,减数_时,会形成4种等比例的雌雄配子,由于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从而产生: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表型比例接近于9:3:3:1。

⑶假说推理与验证:若解释正确,则让F1与双隐性亲本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其后代应该是4种表现型,比例接近1:1:1:1。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证明了假说的正确性。

⑷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_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3.实践应用

⑴指导育种:通过杂交可使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到一起,通过连续自交可获得同时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不同优良品种的优良种性的新品种。

⑵医学方面:预测和诊断遗传病的理论依据,可判定遗传病方式及患病风险,确定适宜的优生方式。

⑶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的推断。基本步骤是:①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确定性状的显隐性,并大致书写基因型;②根据特殊个体的表现型,准确写出基因型,如隐性个体为纯合;③由已知个体的基因型结合未知个体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注意:对几对性状的遗传问题,应学会用分枝法处理。

4.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⑴正确地选择实验材料

⑵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⑷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问题→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复习小贴士

作为高中生物的重点、难点和重要考点,复习时,应注意:

1.通过对比、归纳,理清有关概念的相互关系。

2.把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其解题方法与技巧。

3.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特殊性,尤其是种皮、胚乳的基因型组成及表现型问题。

4.遗传规律与减数_的联系,尤其是生殖细胞的种类及其比例。

5.准确书写遗传图解。做到:一是思路清晰,尤其是亲子代的相互关系;二是标记清楚,如亲本(P)、子一代(F1)、子二代(F2)、雌性、雄性、配子、杂交(×)、自交及相关个体的表现型。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记知识点3

一、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它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限度。经过细胞分化,生物体内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这种稳定性的差异是不可逆的。细胞分化程度:体细胞>胚胎细胞>受精卵

但科学研究证实,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即保持着全能性。细胞全能性是指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的特性。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部的遗传信息,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遗传物质。理论上,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细胞全能性的大小:受精卵>胚胎细胞>体细胞

通常情况下,生物体内细胞并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细胞、组织,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二、细胞的癌变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大多数细胞能够正常分化。但是有些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不能正常分化,而变成不受有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_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以下特点: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着变化;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在体内扩散,转移。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导致癌细胞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和转移。

目前认为引起癌变的因子主要有三类:第一类物理致癌因子,如辐射致癌;第二类是化学致癌因子,如砷、苯、煤焦油等;再一类是病毒致癌因子,引起癌变的病毒叫做致癌病毒。另外,科学家已证实,癌细胞是由于原癌基因激活为癌基因而引起的。

三、细胞的衰老

生物体内的细胞多数要经过未分化、_、分化和死亡这几个阶段。因此,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衰老细胞具有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2)衰老细胞内,酶的活性减低,如人的头发变白是由于黑色素细胞衰老时,酪氨酸酶活性的活性降低;(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积累,影响细胞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等正常的生理功能,最终导致细胞死亡;(4)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

四、细胞凋亡

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

细胞坏死:由于电、热、冷、机械等不利因素影响导致细胞非正常性死亡,不受基因控制。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记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中生物选修一笔记整理

★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背诵

★ 2018高考生物选修1必考知识点

★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2020总结

★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小总结

★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 高中生物选修一期末知识点总结

★ 高三生物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 高考生物选修一知识大全

❾ 什么是孟德尔棋盘法,分枝法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在完成了对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后,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进一步探索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他在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基础上,又揭示出了遗传的第二个基本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孟德尔在做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时,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的(如图)。这一结果表明,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圆粒对皱粒也是显性。孟德尔又让F1植株进行自交,在产生的F2中,不仅出现了亲代原有的性状——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新的性状——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试验结果显示出不同对的性状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孟德尔对试验的结果也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在总共得到的556粒种子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的数量依次是315、108、101和32。即这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于9:3:3:1。怎样解释这一结果呢?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如果对每一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其结果是:圆粒:皱粒 接近于3:1黄色:绿色 接近于3:1以上数据表明,豌豆的粒形和粒色的遗传都遵循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孟德尔假设豌豆的粒形和粒色分别由一对基因控制,即黄色和绿色分别是由Y和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是由R和r控制。这样,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就分别是YYRR和yyrr,它们的配子则分别是YR和yr。受精后,F1的基因型就是YyRr。Y对 y、R对r都具有显性作用,因此,F1的表现型是黄色圆粒(如图)。 F1自交产生配子时,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每对基因都要彼此分离,所以,Y与y分离、R与r分离。孟德尔认为,与此同时,不同对的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也就是Y可以与R或r组合;y可以与R或r组合,这里等位基因的分离和不同对基因之间的组合是彼此独立相互不干扰的。这样,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就各有4种,它们是YR、Yr、yR和yr,并且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接近于1:1:l:l。 用结白色扁形果实(基因型是WwDd)的南瓜植株自交,是否能够培育出只有一种显性性状的南瓜?你能推算出具有一种显性性状南瓜的概率是多少吗?答案:用结白色扁形果实的南瓜植株自交,能够培育出只有一种显性性状的南瓜(黄色扁形或白色圆形);出现只有一种显性性状南瓜的概率是6/16(或3/8)。具有杂种优势的品种不能代代遗传,因为这类品种的基因型是杂合的,它们的后代必定会出现性状分离和重组,从而产生出新的性状。 由于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结合的方式可以有16种。在这16种方式中,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是: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和yyrr;4种表现型是: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并且4种表现型之间的数量比接近于9:3:3:1。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孟德尔为了验证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还做了测交试验,也就是让子一代植株F1(YyRr)与隐性纯合子杂交(yyrr)。按照孟德尔提出的假设,F1能够产生4种配子,即YR、Yr、yR、yr,并且它们的数目相等;而隐性纯合子只产生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yr。所以,测交的结果应当产生4种类型的后代:黄色圆粒(YyRr)、黄色皱粒(Yyrr)、绿色圆粒(yyRr)和绿色皱粒(yyrr),并且它们的数量应当近似相等(如图)。 孟德尔所做的测交试验,无论是以F1作母本还是作父本,实验的结果都符合预期的设想,也就是4种表现型的实际子粒的数量比都接近于1:1:1:1。从而证实了F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孟德尔所说的一对基因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不同对的基因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揭示出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动植物育种工作和医学实践中同样有着重要意义。在育种工作中,人们用杂交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新组合,以便使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创造出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例如,在水稻中,有芒(A)对无芒(a)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有两个不同品种的水稻,一个品种无芒、不抗病;另一个品种有芒、抗病。人们将这两个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根据自由组台定律,在F2中分离出的无芒、抗病(aaRR或aaRr)植株应该占总数的3/16,其中,l/16是纯合类型(aaRR)2/16是杂合类型(aaRr)。要进一步得到纯合类型,还需要对无芒、抗病类型进行自交和选育,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植株,最后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无芒、抗病的类型。 在作物育种中,人们常常利用杂种优势达到增产的目的。杂种优势是利用纯合亲本杂交,使杂种F1具有高产、优质、多种抗性等性状。想一想:具有杂种优势的品种能够代代遗传吗? 在医学实践中,人们可以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来分析家系中两种遗传病同时发病的情况,并且推断出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它们出现的概率,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例如,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由显性致病基因P控制),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婚后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先天聋哑的孩子(由隐性致病基因d控制;基因型为dd)。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推知:父亲的基因型应该是 PpDd,母亲的基因型应该是ppDd。根据父母亲的基因型,可以推断出他们后代有可能出现4种不同的表现型,它们是:只患多指;只患先天聋哑;既患多指又患先天聋哑;表现型完全正常。 推算一下,在这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每一种表现型出现的概率是多少?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在孟德尔之前,也有不少学者做过动物和植物的杂交试验,但是都没能总结出任何规律,为什么孟德尔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孟德尔在做杂交试验时选用了豌豆作试验材料,这是因为豌豆不仅是闭花受粉植物,而且各个品种之间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实际上,豌豆也有一些不易区分的性状,比如叶的大小与花的大小等,孟德尔在做杂交试验时,舍弃了这类性状,只是对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进行研究,这就使试验的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第二,在对生物的性状进行分析时,孟德尔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例如,当研究子粒的形状时,不考虑子粒的颜色,在研究子粒的颜色时又不考虑子粒的饱满程度。在弄清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后,再研究两对、三对,甚至多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这种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也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第三,孟德尔在进行豌豆的杂交试验时,对不同世代出现的不同性状的个体数目都进行了记载和分析,并且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第四,孟德尔还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他在对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提出了假说,并且设计了新的试验来验证假说,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第四个重要原因。 孟德尔揭示遗传规律的过程表明,任何一项科学研究成果的取得,不仅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还需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科学方法。
满意请采纳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分枝法生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