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有害生物普查发生程度如何区分

有害生物普查发生程度如何区分

发布时间:2022-10-21 14:10:06

‘壹’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按危害程度可分为四类,其中哪类危害程度最高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按危害程度可分为第一类病原微生物、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第三类病原微生物、第四类病原微生物四种。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1、第一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2、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3、第三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4、第四类病原微生物,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1)有害生物普查发生程度如何区分扩展阅读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就是病原体生存的场所,医学上称为病原体的宿主。

病原体在宿主中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这一过程称为感染。不过人体或动物不像人工培养细菌的培养基,可以让病菌不受限制地肆意生长繁殖,轻易地导致机体死亡。病原体入侵人体后,在发生感染的同时,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与之对抗,这称之为免疫。

‘贰’ 如何鉴别一种生物是否具有入侵威胁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 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或定义为: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对于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境来说,任何非本地的物种都叫作外来物种(alien species)。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外来物种的“外来”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
一般而言,一国主动引进加以培养、种植养殖,以便丰富国人餐桌或用于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等,不归类为生物入侵。“不是本国主动引进,对本土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才能称为生物入侵”。

入侵渠道
自然入侵
这种入侵不是人为原因引起的,而是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使得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卵或微生物发生自然迁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来物种的入侵。
如紫茎泽兰,薇甘菊以及美洲斑潜蝇都是靠自然因素而入侵中国的。
无意引进
这种引进方式虽然是人为引进的,但在主观上并没有引进的意图,而是伴随着进出口贸易,海轮或入境旅游在无意间被引入的。
如“松材线虫”就是中国贸易商在进口设备时随着木材制的包装箱带进来的。航行在世界海域的海轮,其数百万吨的压舱水的释放也成为水生生物无意引进的一种主要渠道。此外,入境旅客携带的果蔬肉类甚至旅客的鞋底,可能都会成为外来生物无意入侵的渠道。
有意引进
这是外来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渠道,世界各国出于发展农业、林业和渔业的需要,往往会有意识引进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如20世纪初,新西兰从中国引种猕猴桃,美国从中国引种大豆等。但由于缺乏全面综合的风险评估制度,世界各国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的有害生物,如大米草、水花生、福寿螺等。这些入侵种由于被改变了物种的生存环境和食物链,在缺乏天敌制约的情况下泛滥成灾。全世界大多数的有害生物都是通过这种渠道而被引入世界各国的。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国际合作及他国的立法实践外来物种入侵作为一种全球范围的生态家现象已逐渐成为导致牺牲多样性丧失、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根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提供的数据,目前全球濒临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共有10954种,全球鱼类的1/3,哺乳类的、鸟类的、爬行类的1/4,都已高度濒危,如果照此速度发展到2100年,地球上1/3到2/3的植物、动物以及其他有机体将消失,这些物种大规模死亡的现象和6500万年前恐龙的消亡差不多。
如此严峻的形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意识到单靠一国的力量根本无法阻挡外来物种的肆意入侵,而积极的国际合作才能更有效地解除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危胁。
中国情势
入侵情势
已有400多种外来物种“全面”入侵中国,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有威胁的外来生物中,入侵中国的物种有50余种,其中11种主要外来生物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70亿元。
中国已成为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年来,新入侵中国的外来生物至少有20余种,平均每年新增约2种,外来生物入侵呈现出传入数量增多、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
中国已知的外来入侵物种至少包括30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11种入侵微生物。其中水葫芦、水花生、紫茎泽兰、大米草、薇甘菊等8种入侵植物给农林业带来了严重危害,而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则有14种,包括美国白蛾、松材线虫、马铃薯甲虫、牛蛙等。

防治措施
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在这一点上,美国的做法值得借鉴。在1999年以前,美国也没有设立专门机构领导防治外来物种的入侵工作,但日益严重的入侵危机和坚决的反入侵的决心促成了美国入侵物种理事会的诞生,而此理事会的主要职责则是与不同级别、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各个部门、机构、单位进行积极协作,并对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
具体到中国,应成立包括检疫、环保、海洋、农业、林业、贸易、科研机构等各部门在内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此机构应从国家利益,而不是部门利益出发,全面综合开展外来物种的防治工作。在外来物种引进之前,应由农业或林业或海洋管理部门会同科研机构进行引进风险评估,由环保部门作出环境评价,再由检疫部门进行严格的口岸把关,多方协调行动共同高效开展外来物种的防治工作。
完善风险评估制度
要阻止外来物种的入侵,首要的工作就是防御,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就是力争在第一时间,第一地区将危害性较大的生物坚决拒之门外。
该评价系统根据待引进物种的有关信息、生物学特征、繁殖和传播方式以及气候参数等情况,设计49个问题,通过问卷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再对每一问题的回答给出得分,将所有问题的得分相加,根据最终的得分与标准值的比较来决定是否引进该物种。一般包括三种结果:
一是允许该物种进口;二是不允许该物种进口;三是需要对这一植物进行更多的评价。
通过这样一种杂草风险评价系统可以表明生态系统受引进物种影响的可能性的大小,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危害生态系统的杂草被引进。
中国长期以来对于有意引进的外来物种仅仅是由检疫部门根据检疫目录进行病虫害及疫种的一般性检疫,如果外来物中本身没有病虫害,或本身不是疫虫、疫草,则一般却可以安全过关。因此,对于首次引进或短期内不能发现其危害性的有害生物,没有对其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导致一大批有害生物堂而皇之地被引进中国。这个问题已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2000年12月1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进境植物和植物产品风险分析管理规定》(2003年2月1日施行)设专章规定了“风险评估”制度,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采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结合的立法开展风险评估制度。
跟踪监测
某一外来生物品种被引进后,如果不继续跟踪监测,则一旦此种生物被事实证明为有害生物或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而逐渐转化为有害生物后,对一国来讲,就等与放弃了在其蔓延初期就将其彻底根除的机会,面临的很可能就是一场严重的生态灾害。
首先应建立引进物种的档案分类制度,对其进入中国的时间、地点都作详细登记;其次应定期对其生长繁殖情况进行监测,掌握其生存发展动态,建立对外来物种的跟踪监测制度。一旦发现问题,就能及时解决。既不会对中国生态安全造成威胁,也无须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治理。
综合治理
对于已经入侵的有害物种,要通过综合治理制度,确保可持续的控制与管理技术体系的建立。外来有害物种一旦侵入,要彻底根治难度很大。因此,必须通过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发挥各种治理方法的优势,达到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最佳治理效果。
国际法规
外来物种入侵作为全球性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国际海事组织(IMO)等国际组织已制定了关于如何引进外来物种、如何预防、消除、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等各方面的指南等技术性文件。而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也先后建立了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各种技术准则及指南,并进行了相应的立法,努力加强该国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御能力及综合治理能力。
1982年~1988年,众多科学家开始在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的组织下就外来物种入侵的本质开展讨论。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各国签署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包括中国),这是有关生物安全的一个最重要的全球性公约。对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公约》第8条明确规定:“必须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同时《公约》还要求每一缔约国应直接或要求其管辖下提供《公约》所规定生物体的任何自然人和法人,将该缔约国在处理这种生物体方面有关使用和安全的任何现有资料以及有关该生物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的任何现有资料,提供给将要引进这些生物的缔约国。
此外,与控制外来物种密切相关的两个国际规则:SPS协议(即《关于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议》)以及TBT协议(即《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也都明确规定,在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情况下为保护生产安全和国家安全,可以设置一些技术壁垒,以阻止有害生物的入侵。
事实上,对于抵御海洋外来生物的入侵早在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公约》里已明确规定,各国必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减少和控制由于故意或偶然在海洋环境某一特定部分引进外来的新的物种致使海洋环境可能发生重大和有害的变化。
总的来看,为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目前已通过了40多项国际公约、协议和指南,且有许多协议正在制定中。虽然许多公约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约束力,虽然各国在检疫标准的制定上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矛盾,但这些文件仍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国际海事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正在更加积极致力于加强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国际合作。
美国和澳大利亚对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立法举措值得借鉴。
作为世界上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早在90年代初期就展开了相应的立法工作。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非本地物种法》,旨在对美国航运实践进行研究以帮助掌握如何引进外来物种以及如何防止有害物种的引进。当1999年1月首届海洋生物入侵国际会议在美国马萨诸塞特理工学院如期举行后,总统克林顿签发总统命令,成立由各部门代表组成的入侵种理事会,该理事会必须与联邦、州、有关科学家、大学、航运业、环境机构和农场组织等不同单位共同合作,相互协助,开展工作,抵御外来入侵种。
澳大利亚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其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防治对农业、林业造成严重影响的220多种有害杂草;二是如何解除通过轮船压舱水携带的海洋外来物种入侵的威胁。基于此,1996年,澳大利亚首先从总体上制定了《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策略》,旨在通过制定各种环境影响评价计划以及建立防治有害外来物种的生物学和其他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小外来物种引进的风险。
1997年《国家杂草策略》(1999年最新修订)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境与保护委员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农业与资源管理委员会以及澳大利亚林业部共同发布。《国家杂草策略》主要规定了外来杂草管理的3个目标,并明确了政府、社区、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各自的义务、责任,最终提出相应的行动策略。此外,针对杂草的引进,澳大利亚还建立了一套杂草风险评价系统(WRA),通过问题和评分标准的制定,对将有意引进的外来植物进行风险评价。
为了防治海洋有害物种的入侵,澳大利亚检疫与检验局在1991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强制执行的有关压舱水的规范性文件——《压舱水指南》(1999年最新修订),要求对所有进入澳大利亚水域的船只必须服从强制的压舱水管理。此外,关于压舱水的排放、报告和检疫方面的问题在此文件中也行出了详细规定。

‘叁’ 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准确率怎么计算

主要指林业有害生物预测发生面积的准确程度。
某种类测报准确率(%)={1-(预测发生面积-实际发生面积)/实际发生面积}×100%
当某种类测报准确率计算结果为负数时,计为零;实际发生面积指本年度内林业有害生物实际发生面积之和(不重复计算);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的测报准确率按照100%统计。

‘肆’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按危害程度可分为四类,其中哪类危害程度最高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当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2小时内分别向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护送人所在单位和保藏机构的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发生被盗、被抢、丢失的,还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4)有害生物普查发生程度如何区分扩展阅读

各实验室应当将在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生产等实验活动中获得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类菌(毒)株或样本送交保藏机构进行鉴定和保藏。保藏机构对送交的菌(毒)株或样本,应当予以登记,并出具接收证明。

国家级保藏中心、专业实验室和省级保藏中心应当定期向卫生部指定的机构申报保藏入库菌(毒)种目录。国家级保藏中心可根据需要选择收藏省级保藏中心保藏的有价值的菌(毒)种。

保藏机构有权向有关单位收集和索取所需要保藏的菌(毒)种,相关单位应当无偿提供。保藏机构对专用和专利菌(毒)种要承担相应的保密责任,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和物权。

‘伍’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阶段应考虑哪些因素

①定殖可能性。利用专家判断评估定殖可能性时,将原发生地情况与PRA地区的情况比较,如在PRA地区有无寄主及其数量、分布;PRA地区环境条件的适宜性;有害生物的适应能力、繁殖方式及存活方式等。

②扩散可能性。评估定殖后有害生物的扩散的可能性应考虑的因子:有害生物的自然扩散和人为环境的适宜性,商品和运输工具的移动,商品的用途,有害生物的潜在介体和天敌等。有害生物扩散的快慢直接与潜在的经济重要性相关。③潜在经济重要性。在评估潜在经济重要性时,首先应掌握有害生物在每个发生地的危害程度和频率及其与气候条件等生物和非生物因子之间的关系;然后考虑如损害类型、作物损失、出口市场损失、防治费用增加及对正在进行的综合防治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影响等。如果以上条件均符合,那么该有害生物就是潜在的为险性有害生物,从而进入评估的最后阶段传入可能性的评估。

传入可能性评估主要取决于从出口国至目的地的传播途径及与之相关的有害生物发生频率和数量。一般有两方面的因素:①进入可能性的因素。有害生物感染商品和运输工具的机会;有害生物在运输的环境条件存活情况;入境检查对检测到有害生物的难易程度;有害生物通过自然方式进入的频率和数量以及在指定港口进入的频率和数量等。②定殖的因素。商品的数量和频率;运输工具携带某种有害生物的个数;商品的用途;运输途中和PRA地区的环境条件和寄主情况等。如果该有害生物能传入且有足够的经济重要性,那么就具有高的风险,就应采取适当的检疫措施,从而进入PRA的第三阶段。

在这一阶段,要求指出哪些信息与有害生物有关,它的潜在寄主植物是哪些,以及利用这些信息来评估有害生物的所有影响(如经济后果),建议可能被执行的经济分析等级。在适当的情况下都应提供货币价值的定量数据,也可利用定性数据。在这一过程中应始终参考专家的判断。在许多情况下,如果有足够的证据,并已广泛认为某种有害生物的传入将引起不可接受的经济后果,则不必对其经济后果进行详细分析。此时,风险评估应着重于传入和扩展的可能性。而当研究经济影响水平或以经济影响水平来评价风险管理措施的强度或者在评估消除或控制有害生物的得失时,应详细研究所有经济因子。

‘陆’ 病害标本有哪些分类

specimens of plant disease

许志刚

供教学示范、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或陈列展览的病植物或病原物。植物病害标本通常包括具典型症状的病植物、病原物的纯培养、病原物玻片标本或照片。完整的标本应注有正规的标签,标签是一个索引,能提供最重要的信息。病植物上的标签应记载:寄主名称(附拉丁学名)、病害名称、病原物名称(附拉丁学名)、采集地点、采集者、鉴定者、采集日期,备注栏内有病害症状的简要描述,发病场所的地理特点,以及其他必要的说明等,以便长期保存和使用。标本的种类很多,因植物和病原物种类的不同、保存的目的和用途、制作方法的差异而有很大的不同,常见的有蜡叶标本、浸渍标本、玻片标本、琼脂薄膜标本、菌种标本、活体标本、照片、幼灯片和录像等。

蜡叶标本

采集典型症状植物经脱水干燥和定型后,装在玻璃盒中,或固定在硬纸板上,贴上标签。蜡叶标本多限于植物的根、茎、叶、花、幼苗上的病害,较少用于果实病害压制。有的病害在植物不同生育阶段或不同部位表现不同的症状,应在不同时期或不同部位采集后进行压制。有些病害的病原物能侵害不同的寄主,并表现不同的症状,如梨锈菌在梨和转主寄主桧柏上为害的症状不同,应分别采集在各个寄主上不同阶段的标本。蜡叶标本的干燥工艺对标本质量有很大影响,传统的方法是将新鲜的标本夹在干燥的吸水纸中,经多次换纸逐步脱水。干燥的标本基本上仍保持原有色泽。也可用热砂或熨斗烫压的快速干燥方法,处理过的标本再夹在吸水纸中吸水1~2天即可。优点是能很快压平和干燥,缺点是温度过高常导致褪色或变色,绿色不易长久保存。保绿效果较好的是采用醋酸铜或硫酸铜浸渍法。将新鲜标本经浸渍处理后再压干,绿色可以经久不变。经干燥压制后的标本也可密封在特制的塑料膜内,更方便于保存,还可从正反面进行观察。

浸渍标本

对多汁的植物、果实或有瘤肿症状的植物,为了尽量保持病害的特征或原有色泽,必须浸泡在防腐液或保色液中。浸渍液以醋酸铜和亚硫酸液为多,视标本种类和保存要求而异。如单纯防腐的可用福尔马林酒精液(FAA),保持绿色用醋酸铜或硫酸铜溶液,保持黄色和桔红色用赫斯娄(Hesler)液和瓦查氏液等。浸渍标本常保存在盛满药剂的方形或圆柱形标本瓶中,瓶口要用石蜡密封,以防液体蒸发后标本干燥变质等。

玻片标本

有临时玻片和永久玻片两种。临时玻片一般以水、乳酚油或希尔液为浮载剂,将病原生物或病组织作徒手切片后挑制而成。临时玻片中的浮载剂易蒸发而干涸,不能持久,可在盖玻片边缘用指甲油或树脂密封,制成半永久玻片。永久玻片是将病材料或病原物的子实体制成石蜡切片,标本中的材料厚度均匀一致,经透明和染色后,不同的组织显示不同的色泽,对比度强,清晰易认,可保持数十年不变,有利于病原物鉴定或病理变化的研究。

菌种标本

病原生物的种类很多,实验室内保存的菌种都是经分离纯化后的纯培养物,绝大多数的病原细菌和病原真菌都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可以在冰箱中保存,更多的是经冻干后在真空状态下的安瓿瓶中保存。大多数真菌在培养皿的琼脂平板上生长形成特定形态的菌落,再将其移放到玻璃纸片上,经蒸发干燥留下一层长有菌落的琼脂薄膜,装在清洁的纸袋中,与蜡叶标本一起保存。

活体标本

许多病害标本,在未充分认识或鉴定以前,应尽量保留活体标本。尤其是各种霜霉病,类菌原体等,一旦组织干枯死亡,这些专性寄生的病原物亦同时死亡,很难进一步分离鉴定。因此,采回的材料应尽量保持存活状态,必要时应不断地转移或接种到实验室或温室中栽培的草本寄主植物甚至试管苗上。少数病原真菌和细菌以及所有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上生长,必须接种在寄主活体上才能保存其活力。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种子可密封在干燥的种子瓶内在低温下保存多年。

照片与录像

调查或采集中见到的主要病害植物和病原物在野外的生态环境,除用文字描述外,还可用照相机或摄像机拍摄下来,可以保存比肉眼观察更完整、细致、有真实感的形象。

病害传播

disease spread

赵美琦

病原物传播体从发病植株或位点向健康植株或位点的扩散蔓延过程。表现为病害随时间在空间分布的变化,即病害流行过程中传播距离和传播速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病害传播的量变规律,主要决定于病原物传播体的种类、生物学特性、数量及其传播方式和动力。病害传播规律的定量研究,主要针对气传病害,其他病害研究较少。

病害传播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和物理学过程,虽然以病原物传播体(见传播体)的传播为基础,又不等同。首先由孢子的形成和释放决定传播体的数量和质量。其扩散和着落决定孢子的物理传播,侵染和发病最终实现病害传播。因此,在病害传播距离的研究中提出了传播体的物理传播距离和病害传播距离的概念。由于孢子的气流传播规律几乎和非生物的空中微粒的气流传播规律一样,因此很早就有人引用气体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描述病原物传播体的物理传播距离。艾罗尔(D.E.Aylor,1978)研究了孢子释放率和孢子所受外力的关系。施罗特(H.Schr?dter,1960)提出了孢子飞散距离与上升气流、水平风速、沉降速度的关系及孢子随上升气流达到的最大高度。帕斯奎尔(F.Pasquill,1962)把描述空中微粒传播扩散规律的高斯烟缕模型(The Gaussian plume model)移植到病原物传播体的物理传播规律中来研究。但是,当一个病原物传播体被气流传到很远距离后,它能否萌发、侵染、以至造成病害流行后果,受一系列复杂因素制约。所以病原物的物理传播只是病害传播的前提,病害的传播距离实为病原物传播体的有效传播距离。

病害传播距离既受传播体的物理性状、气流运动规律的影响,也受传播体、寄主植物及其环境等有关生物因素影响。当一定量的孢子由菌源中心经传播发病后,新生病害的空间分布,一般是在菌源中心处病害密度最大,距离愈远,密度愈小,呈现一定梯度。这就是侵染梯度或病害梯度,可用清泽茂久和麦肯齐(D.R.Mac Kenzie,1979)建立的梯度模型,推求出反映病害传播到某一距离的概率(见病害梯度)。不同病害的传播梯度不同,其传播距离也不同。梯度愈缓,传播距离愈远;反之,则传播距离近。从梯度模型看,理论上只有当距离无限大时,病害密度才接近0。但实际上,病害传播距离是有限的,所以,在推求传播距离时,首先要根据病害种类和工作要求的精度确定病害“实查可得最低病情”,才能由梯度模型推出传播距离。在病害实际流行过程中,可通过人为控制孢子释放的时间,为此测量出病害的一次传播距离或一代传播距离(见传播距离)。

在病害的一次传播距离或一代传播距离中,菌源中心产生的病原物传播体受很短一段时间内单一方向风的作用,造成子代病害的扇形分布,有时可简化而看成单向的直线传播,自然界中这种传播结果较少见。更多的是在一段时间内,风向风速发生多次变化,造成传播后新生病害常呈圆形、椭圆形,甚至不规则形的分布。根据病害传播的实测数据研制各种空间动态模型,如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的直线传播、圆形传播、椭圆形传播的空间动态模型。还可将病害流行过程中的时空动态结合起来,建立时空一体的综合模型,可以预测病害传播距离,及推求病害传播速度、分析寄主相对抗病性和植株密度的影响及其田间发病图式。从而为病害流行预测和管理决策服务。

病害调查

plant disease survey

商鸿生

在病害发生现场收集有关病害的种类、分布、严重程度、为害状况及造成的损失以及相关环境要素的基本数据,用以阐明病害发生规律和为加强病害防治提供可靠依据。病害调查是重要的基础工作,它既是开展试验研究的前提,也是生产上制订防治策略前必须进行的基础工作。

调查类型病害调查分为基本调查(普查)和专题调查两大类型。基本调查以了解一定地理区域内各种植物或特定植物的病害种类、分布与损失程度为目的,所获得的资料用于编写病害志、绘制病害分布图和拟定防治规划。植物检疫性病害普查资料是划分疫区和保护区,确定或撤消检疫对象的重要依据。专题调查的对象和目的各不相同,多以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病害为调查对象、深入了解病害发生和防治中的关键问题。①病害发生规律调查。主要了解病害发生与环境条件、品种和栽培措施的关系,或病害流行关键阶段(越冬期、越夏期)的发病特点。有时通过多年多点调查了解病情发展的时间动态和空间动态,积累系统数据,用于建立数字模型。②测报调查。侧重收集菌量、病情和气象资料,用于建立预测式或依据已有的办法进行病害预测。③病害防治专题调查。是评价农药、品种、天敌以及综合措施的防治效果、效益和存在问题。④作物品种抗病性调查。主要了解田间品种的抗病性表现和变异情况。

调查原则

植物病害调查应遵循下述基本原则。①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任务;②要有周密的调查方案,确定适宜的调查方法;③如实反映情况,防止主观片面;④控制调查的规模,尽量节约时间、人力和财力;⑤调查资料完整,配套,调查数据准确可靠并有代表性和可比性;⑥与田间试验和室内研究紧密结合,互相衔接。

调查方法

根据病害性质和调查目的,选择适宜的调查方法。常见调查方式有巡回调查和定点调查两类。前者适用于较大地理范围,多按既定的路线进行调查,有些病害测报调查,各年均按一定的路线巡回调查,以积累可比性的病情资料。定点调查是选择代表性田块,固定调查点或固定调查植株,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多次调查,以了解病情消长规律。此外,在测报调查和品种抗病性调查时,还在适于发病的地块,特设调查圃(观察圃),前者种植感病品种,以避免品种抗病性的干扰,获得真实的菌源和病情数据,后者则种植一套抗病品种,观察抗病性变异情况。

病害调查以发病现场的实查为主,辅以访问、座谈,查阅历史资料。除定点系统调查外,因时间和劳力的限制,多采用田间踏查和目测估计的方法,必要时取样细查计数。调查时间间隔和次数依调查目的而异,普查每5~10年一次,专题调查可不定期或定期进行。调查前要研究确定调查时期、次数、取样方法,选定发病率、病害严重度和侵染型的记载标准,印制调查表格,备好计数器、放大镜、望远镜、海拔仪、录音机、照相机等常用器具。对少数作物现已研制出半自动式或自动式田间病情数据收集器,可在调查人员监控下自行记录病情数据并输入电脑。遥感技术也已用于病情调查和损失估计。

病害流行动态

epidemic dynamic

肖悦岩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病害数量随时间和空间的消长。广义的病害流行动态包括病害种类(群落结构)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主要研究病害流行中病害空间分布格局、数量消长速率及其变化规律,这些是植物病害流行学的核心问题,也是进行病害预测和防治决策的重要基础。

病害流行动态分为时间动态(见病害流行时间动态)和空间动态(见病害流行空间动态),两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观。时间动态以时间为主要量纲,研究病害数量(X)随时间(t)而变的流行速率(△X/Δt)问题,涉及相应的曲线形式和各种描述公式。空间动态则以空间距离(d)为主要量纲,研究病害密度或数量随空间位置而变的病害梯度(△X/△d)、传播距离和传播速度及其变化规率。病害梯度和传播距离可以说是某一瞬间的空间格局,而传播速度又增加了时间维,成为传播距离在时间维上的变化率。上述这些概念的区分只是为了便于分析病害传播和流行才进行的简化。在客观的病害流行过程中,时空动态是平行并进,密不可分的。没有病害数量的增殖,就不可能实现病害的传播;没有有效的传播所导致的病区扩大,也就难以实现种群的继续增殖。然而,已有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大多属于时间动态的范畴。虽然也有一些空间动态研究结果,但能实用的不多,时空动态综合研究则更少(M.J.Jeger,1983,P.Kampmeijer and J.C.Zadoks,1977,赵美琦等,1985)。

由于流行学是群体中病害的科学(J.E.Van der Plank,1963),病害流行动态也立足于群体水平的研究,深入分析时要以个体水平的侵染过程和侵染循环为基础,发展一些新的定量概念和参数,如侵染概率、显症率、越冬、越夏期病菌存活率、病斑扩展速率、产孢量、孢子着落率等等。流行动态的重要参数——流行速率正是这些参数在群体水平上的综合。病害流行动态与侵染过程的关系如图所示。流行动态研究的规模向宏观方向发展达到群落水平,涉及病害种类的演替或演化、地理分布等,时空跨度更大。

上式中,M的定义同(1)式,k为负二项式的聚集度参数。

上列三式中的M、k、b参量取值均因病害种类而异,需通过多年多点的实地调查而测定。也可以在大量实测值的统计基础上求出经验式的预测式。但不论用理论式还是经验式,当普遍率接近饱和时,不能再从普遍率推算严重度。

病原物监测

对病原物发育进度和数量发展的定期连续调查。预测预报中需要监测病原物的发育进度,如子囊壳成熟进度可以作为小麦赤霉病、梨黑星病等病害中短期预测的依据。更重要的是病原物的种群数量。病原物种群数量的估测技术难度颇大。除线虫、高等寄生植物外,病毒、细菌体形微小无法目测,真菌群体的“个体”计数单元也无从划定,虽然菌核和孢子可以计数而菌丝体的生物量和繁殖潜能却难以测定。在多数情况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病原物群体的绝对量,包括生物量和个体数量,是无法测定和难以估计的,即便理论上可以想出方法,在实际上不能实行。实际上是对传播体的相对数量的变化进行监测,用于对病害流行系统作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比较,或用作特定条件下病原物群体绝对数量的一个代表值。空中孢子捕捉和土壤带菌量测定等都属于这种性质。

空中孢子密度和土壤病原物的定量定测气传病害流行始期或其以前空中孢子密度是预测预报的重要依据。孢子捕捉方法有多种:最简单的如凡士林玻片法或培养基平面法以承接空中沉降的孢子;还有旋转胶棒孢子捕捉器(rotor-rod sampler)等。土壤病原物传播体能目测或镜检计数的,如菌核、线虫、真菌孢子等,可取土样直接计数;不能直接计数的,需选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定量分离(

‘柒’ 如何根据病虫害发生程度确定防治指标

调查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监测病虫害的种群密度非常重要,田间可以通过诱集预测法和田间调查预测法。

诱集预测法是利用害虫的趋性或其他习性等进行诱测的一种方法。如黑光灯诱集法、糖醋液诱集法、性诱法、杨树枝把诱集(棉铃虫等)等,根据诱集的害虫数量,可以直接预测当代害虫的历期和发生量。在诱集的总量中,达到18%为始盛期、50%为高峰期、84%为盛末期。当害虫的发生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开始进行农药防治。

田间调查预测法是预测病虫害发生期和发生数量的一种常用方法。直接调查病虫害的虫口密度和病情指数,确定每个地块病虫害发生情况,在达到防治指标时进行农药防治。

‘捌’ 病害和虫害如何区别

病害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生理,自然损伤)即,损害。
从致病因素:病害是致病因子导致的,伤害不是的,可以是动植物伤害,也可以是自然伤害等因素导致的。
从发病症状:病害根据真菌,细菌感染,有不同分泌物,和颜色症状,比如细菌是脓状物
从发病分布:损害可能是局部,有明显的不扩撒性,但是病菌侵害有明显的扩撒性,一般是大片发生

虫害:
顾名思义是因虫危害产生的,
首先致病因素就不一样
其次,发病症状不同,虫害一般植株各部位都有啃食,花叶,发黄,卷叶,断根等现象。。。病害一般不同,最显着特点是病害分泌物明显
病害症状类型

(1)斑点由植物局部细胞组织坏死所致,花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上皆可发生。依据斑点的性状可分为圆斑、角斑、条斑等。病斑的颜色也有灰、褐、黑之分。有的病斑上还出现轮纹。

(2)猝倒或立枯,。病部腐烂、缢缩,引起倒伏,但叶片呈绿色,这叫猝倒;植株已具一定程度的木质化时再被某种病菌侵染,幼苗茎基部腐烂但不倒伏,而是直立着枯死,这叫立枯。

(3)变色=。常见的变色表现为褪绿、变黄或花叶等。

(4)萎蔫因病原物的侵入,根部或茎部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水分不能正常供应以致植株凋萎,这叫萎蔫。这种萎蔫是不能恢复的。另一种是因暂时缺水引起的,这种生理性的萎蔫一般在有水分供应时即可恢复。

(5)腐烂有干腐和湿腐两种。多汁部位细胞被破坏解体,产生湿腐或软腐;含水少而坚硬的组织细胞解体,形成干腐。此病状可由病原菌侵入引起,也可因浇水过多等非生物因素造成。

(6)畸形=。如叶片卷曲、根部形成肿瘤、枝叶丛生等。

2.病症类型

(1)霉状物病部产生的不同颜色的霉层,如霜霉、黑霉、灰霉等。

(2)粉状物病部产生粉状物,如白粉、锈粉等。

(3)点状物病部产生许多小点,多为黑色,为真菌的子实体。

(4)核状物病部产生由菌丝纠集而成的菌核。

(5)绵丝状物病原真菌在病部产生的菌丝。

(6)脓状物病部产生的脓状黏液。在干燥的条件下变成胶质的颗粒或菌膜。这是细菌性病害所特有的病症。

虫害的常见症状

1.缺刻或穿孔这是咀嚼式口器害虫蚕食叶片后留下的特征。

2.斑点这是刺吸性口器害虫为害叶片后留下的特征。如蓟马、叶螨、叶蝉等。

3.潜道潜叶蝇等的幼虫为害叶部,常在叶内留下各种性状的潜道。

4.畸形有些害虫可使叶部形成虫瘿或伪虫瘿。

5.枯梢有些害虫如茎蜂、食叶虫等为害花卉后,可使之形成枯梢。

6.卷叶或织叶有些害虫为害叶部后,使叶片纵卷,或将叶片包卷成各种性状;有吐丝织叶习性的害虫,为害后常由丝状物将数片叶粘连在一起。

7.爬痕蜗牛、蛞蝓等害虫爬过的茎叶上,当露水干时,常留下灰白色或银白色的爬痕。

8.虫粪及排泄物害虫取食后,会排出虫粪或分泌排泄物。如天牛等蛀食茎秆时排出大量虫粪及木渣,蚜虫分泌的蜜露等。

9.煤污病蚜虫、介壳虫等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糖分,可诱发煤污病的产生,使植株叶片上分布黑色煤烟状的霉层。

‘玖’ 农作物病害程度严重程度分级,比如说霜霉病,怎样划分是初级、中级、严重,病害程度,越详细越好!!!

我也是在网上找到,给您复制过来了,希望能够帮到您。
第十二章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植物病害流行是植物群体发病的现象。有些植物病理学家曾经把病害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大面积严重发生,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称为病害的流行,而在定量流行学中则把植物群体的病害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增长都泛称为流行。植物病害预测是依据流行学原理和方法,来估计病害未来发生的时期和数量,用以指导病害防治或病害管理。在群体水平研究植物病害发生规律、病害预测和病害管理的综合性学科则称为植物病害流行学(botanical epidemiology),它是植物病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流行
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和空间动态及其影响因子是植物病害流行学的研究重点。病原物群体在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干预下,与植物群体相互作用导致病害流行,因而植物病害流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需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即定性描述病害群体性质,并通过定量观测建立群体动态的数学模型。
一、植物病害的计量
植物群体的发病程度可以用多种指标计量。其中最常用的有发病率、严重度和病情指数。
发病率是发病植株或植物器官(叶片、根、茎、果实、种子等)占调查植株总数或器官总数的百分率,用以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但是,病株或病器官间发病轻重程度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异。例如,同为发病叶片,有些叶片可能仅产生单个病斑,另一些则可能产生几个甚至几十个病斑。这样,发病率相同时,发病的严重程度和植物蒙受的损失也可能不同。为了更全面地估计病害数量,便需要应用严重度指标。
病害严重度表示植株或器官的罹病面积所占的比率.例如叶片上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比率。严重度用分级法表示,亦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发病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划分出几个级别,分别用各级代表值或发病面积百分率表示、调查统计时,以单个植株或者特定器官为调查单位,对照事先制定的严重度分级标准.找出与发病实际情况最接近的级别。
禾本科作物的叶部病害大多是植株下部叶片发病早而重,以后逐渐向上发展。根据成株期发病程度分为10级,先确定植株基部到顶部一半的地方作为中点。病害从基部发展到中点.不再向上发展作为第5级。病害未发展到中点的作为1—4级,另外再保留完全不发病的0级。病害发展到中点以上的,记作为6—9级,发病最重的是第9级。严重度分组标准除用文字描述外,还可制成分级标准图。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对水稻病害采用0-9级的10个记载标准,但在实际调查时大多采用0,1,3,5,7.9六级记载标准(表12-1,图12—1)。
病情指数是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两者的综合指标。若以叶片为单位。当严重度用分组代表值表示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为:
病情指数= Σ(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 ×100
[(调查总叶数×最高一级代表值)]
当严重度用百分率表示时,则用以下公式计算:
病情指数=发病率×严重度
除发病率、严重度和病情指数以外,有时还用其他指标定量估计病害数量。例如,调查麦类锈病流行初期发病数量时,还常用病田率(发病田块数占调查田块总数的百分率)、病点率(发病样点数占调查样点总数的百分率)和病田单位面积内传病中心或单片病叶数量等指标。
二、植物病害的流行学类型
根据病害的流行学特点不同,可分为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两类。
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 disease)是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无再侵染或者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病害。此类病害多为种传或土传的全株性或系统性病害,在田间其自然传播距离较近,传播效能较小。病原物可产生抗逆性强的休眠体越冬,越冬率高而稳定。单循环病害每年的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初始菌量。寄主的感病期较短,在病原物侵入阶段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一旦侵入成功,则当年的病害数量基本已成定局,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此类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菌量增长幅度虽然不大,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导致较大的流行,因而也称为“积年流行病害”。
许多重要的农作物病害,例如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线虫病、水稻恶苗病、稻曲病、大麦条纹病、玉米丝黑穗病、麦类全蚀病、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以及多种果树病毒病害等都是积年流行病害。小麦散黑穗病病穗率每年增长4—10倍,如第一年病穗率仅为o.1%,到第四年病穗率将达到30%左右,将造成严重减产。
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是指在一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例如稻瘟病、稻白叶枯病、麦类锈病、玉米大、小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等气流和水流传播的病害。这类病害绝大多数是局部侵染的,寄主的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病原物的增殖率高,接种体对环境条件敏感,但其寿命不长,在不利条件下会迅速死亡。病原物越冬率低而不稳定,越冬后存活的菌量(初始菌量)不高。多循环病害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增长率很高,病害数量增幅大,有明显的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的发展过程,可以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菌量积累,造成病害的严重流行,因而又称为“单年流行病害”。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例,在最适天气条件下潜育期仅3—4d,在一个生长季内可再侵染10代以上,病斑面积约增长10亿倍。一个田间调查实例表明,马铃薯晚疫病菌初侵染产生的中心病株很少,在所调查的4669m2
地块内只发现了1株中心病株,lOd后在其四周约1000m2面积内出现了1万余个病斑,病害数量增长极为迅速。但是,由于各年气象条件或其他条件的变化,不同年份流行程度波动很大,相邻的两年流行程度无相关性,第一年大流行,第二年可能发病轻微。
单循环病害与多循环病害的流行特点不同,防治策略也不相同。防治单循环病害,铲除初始菌源很重要,除选用抗病品种外,田园卫生、土壤消毒、种子消毒、拔除病株等措施都有良好防效。即使当年发病很少,也应采取措施抑制菌量的逐年积累。防治多循环病害主要应种植抗病品种,采用药剂防治和农业防治措施,降低病害的增长率。
三、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植物病害的流行是一个病害发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病原物对寄主的侵染活动和病害在空间和时间中的动态变化表现出来的。
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是流行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有重要意义。按照研究的时间规模不同,流行的时间动态可分为季节流行动态和逐年流行动态。
在一个生长季中如果定期系统调查田间发病情况,取得发病数量(发病率或病情指数)随病害流行时间而变化的数据,再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发病数量为纵坐标,可绘制成发病数量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该曲线被称为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disease progress curve)。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的位置为病害始发期,斜线反映了流行速率,曲线最高点表明流行程度。
不同的多循环病害或同一病害在不同发病条件下,可有不同类型的季节流行曲线,最常见的为s形曲线。对于一个生长季中只有一个发病高峰的病害,若最后发病达到或接近饱和(100%),寄主群体亦不再生长,如小麦锈病(春、夏季流行)、马铃薯晚疫病等,其流行曲线呈典型的S形曲线(图12-2A)。如果发病后期因寄主成株抗病性增强,或气象条件不利于病害继续发展,但寄主仍继续生长,以至新生枝叶发病轻,流行曲线呈马鞍型(图12-2B),例如甜菜褐斑病、大白菜白斑病等。有些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有多个发病高峰,流行曲线为多峰型(图12-2C,D)。稻瘟病在南方稻区因稻株生育期和感病性的变化,可能出现苗瘟、叶瘟和穗颈瘟等3次高峰。在小麦条锈病菌越冬地区,冬小麦苗期发病有冬前和春末两次高峰。华北平原玉米大斑病常在盛夏前后也有两次高峰,其间因盛夏高温抑制了病菌侵染。
多循环病害的流行曲线虽有多种类型,但s形曲线是最基本的。病害流行过程可划分为始病期、盛发期和衰退期,这分别相当于s形曲线的指数增长期(exponental phase)、逻辑斯蒂增长期(logistic phase)和衰退期(图12-3)。
指数增长期由开始发病到发病数量(发病宰或病情指数)达到0.05(5%)为止,此期经历的时间较长,病情增长的绝对数量虽不大,但增长速率很高。
逻辑斯蒂增长期由发病数量0.05开始,到达0.95(95%)或转向水平渐近线,从而停止增长的日期为止。在这一阶段,植物发病部位已相当多,病原菌接种体只有着落在未发病的剩余部位才能有效地侵染,因而病情增长受到自我抑制。随着发病部位逐渐增多,这种自我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大,病情增长渐趋停止。逻辑斯蒂增长期经历的时间不长,病害增长的幅度最大,但增长速率下降。
在逻辑斯蒂增长期之后,便进入衰退期。此时因为寄主感病部分已全部发病,或者因为气象条件已不适于发病,病害增长趋于停止,流行曲线趋于水平。有时,由于寄主仍继续生长,发病数量反而下降,更明显地表现出流行的衰退。
在上述三个时期中,指数增长期是菌量积累和流行的关键时期,它为整个流行过程奠定了菌量基础。病害预测、药剂防治和流行规律的分析研究都应以指数增长期为重点。
在病害流行过程中,病害数量的增长可以用种种数学模型描述,其中最常用的为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斯蒂模型。
应用指数增长模型时,需假设可供侵染的植物组织不受限制,环境条件是恒定的,病害增长率不随时间而改变,而且不考虑病组织的消亡。在上述前提下,令xo为初始病情,xt为t日后的病情,r为病害的日增长率(指数流行速率),则病害数量增长符合指数生长方程:
Xt=X0•ert
指数增长模型的图形是J形曲线,适用于病害流行前期。但是,当病害数量(x)愈来愈多,所余健康而可供侵染的植物组织(1—x)就愈来愈少,指数增长模型关于可供侵染的植物组织不受限制的假设不再适用,以后新增病害的数量也必将愈来愈少,病害增长受到自我抑制,从而符合逻辑斯蒂生长曲线:
Xt(1- Xt)=(X0/1- Xo)•ert
逻辑斯蒂生长曲线的图形为s形曲线,与多循环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相似,从而可利用该数学模型来分析多循环病害的流行。模型中的r为逻辑斯蒂侵染速率,实际上是整个流行过程的平均流行速度,通称为表现侵染速率(apparent infection rate)。若以x1,x2分别代表tl和t2日的发病数量,则由逻辑斯蒂模型可得:
r=[ln X2(1- X2)-1-ln X1(1- X1)-1] •(t2-t1)-1
r是一个很重要的流行学参数,可用于流行的分析比较和估计寄主、病原物、环境诸因子和防治措施对流行的影响。
单循环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的数量增长都是越冬或越夏菌源侵染产生的。有些单循环病害,如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等侵染和发病时间都比较集中,就不会形成流行曲线。但有些单循环病害,其越冬菌源发生期长,陆续接触寄主植物,侵入期有先有后,也呈现出一个发病数量随时间而增长的过程。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以及苹果和梨的锈病、柿圆魔病等气传病害就属于这一类型。现将田间越冬菌量视为常数,病害潜育期亦不变化,设xt为t日的发病数量,rs为单循环病害的平均日增长率,则:
Xt=1-e (-rt•t)
其图形为e型指数曲线(图12—4)。rt值高低取决于越冬菌量以及寄主和环境诸因子。
植物病害的逐年流行动态是指病害几年或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单循环病害或积年流行病害有一个菌量的逐年积累,发病数量逐年增长的过程。如果在一个地区,品种、栽培和气象条件连续多年基本稳定,可以仿照多循环病害季节流行动态的分析方法,配合逻辑斯蒂模型或其他数学模型,计算出病害的平均年增长率。若年代较长,寄主品种和环境条件有较大变动时,则可用各年增长速率和相应的有关条件建立回归模型,用于年增长率的预测和分析。多循环病害或单年流行病害年份间流行程度的波动大,相邻两年的初始菌量或增或减,很不稳定,因此多年平均的年增长率没有实际意义。
四、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
植物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亦即病害的传播过程,反映了病害数量在空间中的发展规律。病害的时间动态和空间动态是相互依存,平行推进的。无病害的增长,就不可能实现病害的传播;无有效的传播也难以实现病害数量的继续增长,也就无病害的流行。
病害的传播特点主要因病原物种类及其传播方式而异。气传病害的自然传播距离相对较大,其变化主要受气流和风的影响。土传病害自然传播距离较小,主要受田间耕作、灌溉等农事活动以及线虫等生物介体活动的影响。虫传病害的传播距离和效能主要取决于传病昆虫介体的种群数量、活动能力以及病原物与介体昆虫之间的相互关系。
病害传播是病原物本身有效传播的结果。以气流传播的病原真菌孢子为例,气流传播包括孢子由产孢器官向大气中释放,随气流飞散和着落在植物体表等三个过程。孢子的气流传播规律几乎与空中非生物微粒的气流传播一样,受其形状、大小、比重、表面特性和气流运动等物理学因子的影响。但孢子经过传播以后能否萌发和侵染,引起植物发病还受到一系列生物学因子的制约。包括孢子的数量、密度、抗逆性和致病性,寄主植物的数量、分布和感病性,以及对孢子萌发、侵入和扩展有显着作用的环境因子等,其中只有导致侵染和发病的孢子,才最终实现了病害的传播。
不同病害的传播距离有很大差异,可区分为近程、中程和远程传播。流行学中常用一次传播距离和一代传播距离的概念。前者为病原菌孢子从释放到侵入植物体这段时间内所引起的病害传播,以日为时间单位,表述为一日之内实现的病害传播距离。后者为病害一个潜伏期内多次传播所实现的传播距离。一次传播距离在百米以下的,称为近程传播;传播距离为几百米至几千米的,称为中程传播;传播距离达到数十千米乃至数百千米以外的为远程传播。
近程传播所造成的病害在空间上是连续的或基本连续的,有明显的梯度现象,传播的动力主要是植物冠层中或贴近冠层的地面气流或水平风力。
中程传播造成的发病具有空间不连续的特点,通常菌源附近有一定数量的发病,而距菌源稍远处又有一定数量的发病,两者之间病害中断或无明显的梯度。发生中程传播的孢子量较大,被湍流或上升气流从植物冠层抬升到冠层以上数米的高度,再由近地面的风力运送到一定距离后再着落到植物冠层中。
大量孢子被上升气流、旋风等抬升离开地面达到千米以上的高空,形成孢子云,继而又被高空气流水平运送到上百千米乃至数千米之外,量后靠锋面雨、湍流或重力作用而降落地面,实现了远程传播。远程传播的病害有小麦锈病、燕麦冠锈病和叶锈病、小麦白粉病、玉米锈病、烟草霜霉病等少数病害。北美洲小麦秆锈病菌在美国南部的得克萨斯州越冬,而在北方诸州和加拿大越夏,每年春夏季由南向北,秋季由北向南发生两次远距离传播。利用飞机在高空捕捉秆锈菌夏孢子,证明直至4km的高空都有孢子分布。我国小麦条锈病和秆锈病在不同流行区域间也发生菌源交流和远距离传播现象。
多循环气传病害流行的田间格局有中心式和弥散式两类。
若多循环气传病害的初侵染菌源是本田的越冬菌源,且初始菌量很小,则发病初期在田间常有明显的传病中心,空间流行过程是一个由点片发生到全田昔发的传播过程,这称为中心式传播或中心式流行(focul epidemic)。由初侵染引起的中心病株或病斑数量有限,早期的再侵染主要波及传病中心附近的植株。由传病中心向外扩展,其扩展方向和距离主要取决于风向和风速,下风方向发病迅速而严重,扩散距离也较远。通常传病中心处新生病害密度最大.距离愈远,密度越小,呈现明显的梯度,这称为病害梯度(disease gradient)或侵染梯度(infection gradient)。梯度愈缓,传播距离愈远;梯度愈陡,传播距离愈近。
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等都是中心式流行的病害。以小麦条锈病的春季流行为例,在北京地区的系统调查显示了由点片发病到全田普发的过程。早春在有利于侵染的天气条件下,一个由1~5张病叶组成的传病中心,第一代(4月上、中旬)传播距离达20~150cm,第二代(4月下旬至5月初)传播距离达1~5m,此时田间处于点片发生期,第三代(5月上、中旬)传播距离达5—40m,已进入全田普发,第四代传播距离达100m以上乃至发生中、远程传播。
在有些情况下,初侵染菌源虽来自田外,但菌量很少,且菌源传来时间较短,这些早期到来的少量菌源也会形成一些传病中心,再经两三代高速繁殖引致全田发病。例如,北方冬麦区的小麦秆锈病流行就属于这种情况。
气传病害的初侵染菌源若来自外地,田间不出现明显的传病中心,病株随机分布或接近均匀分布,若外来菌源菌量较大且充分分散,发病初期就可能全田普发,这称为病害的弥散式传播或弥散式流行(general epidemic)。麦类锈病在非越冬地区的春季流行就属于这种类型。有的病害虽由本田菌源引起流行,但初始菌量大,再侵染不重要,如小麦赤霉病、玉米黑粉病等,一般也无明显的传病中心而呈弥散式流行。
由昆虫传播的多循环病害,田间分布型决定于媒介昆虫的活动习性,一般也是距离初次侵染菌源愈远发生数量愈少。田间发病数量随再侵染而逐渐增多。病原物存在于土壤中而具有再次侵染的病害,常围绕初侵染菌源形成集中的传病中心或发病带,然后向外蔓延,但是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的传播距离有限。
五、病害流行的因子
植物病害的流行受到寄主植物群体、病原物群体、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诸方面多种因子的影响,这些因子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流行的强度和广度。
在诸多流行因子中最重要的有:
1.感病寄主植物 存在感病寄主植物是流行的基本前提。感病的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都广泛存在。虽然人类已能通过抗病育种选育高度抗病的品种,但是现在所利用的主要是小种专化性抗病性,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因不加选择而逐渐失去了植物原有的非小种专化性抗病性,致使抗病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易因病原物群体致病性变化而“丧失”抗病性,沦为感病品种。
2.寄主植物大面积集中栽培 农业规模经营和保护地栽培的发展,往往在特定的地区大面积种植单一农作物甚至单一品种,从而特别有利于病害的传播和病原物增殖,常导致病害大流行。
3.具有强致病性的病原物 许多病原物群体内部有明显的致病性分化现象,具有强致病性的小种或菌株占据优势就有利于病害大流行。在种植寄主植物的抗病品种时,病原物群体中具有匹配致病性(毒性)的类型将逐渐占据优势,使品种由抗病转为感病,导致病害重新流行。
4.病原物数量巨大 有些病原物种类能够大量繁殖和有效传播,短期内能积累巨大菌量;有些则抗逆性强,越冬或越夏存活率高,初侵染菌源数量较多.这些都是重要的流行因子。对于生物介体传播的病害,有亲和性的传毒介体数量也是重要的流行因子。
5.有利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气象因子、土壤因子、栽培措施等。有利于流行的环境条件应能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且出现在病原物繁殖和侵染的关键时期。
气象因子能够影响病害在广大地区的流行,其中以温度、水分(包括湿度、雨量、雨日数、雾和露等)和日照最为重要。气象因子既影响病原物的繁殖、传播和侵入,又影响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不同类群的病原物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不同。例如,霜霉菌的孢子在水滴中才能萌发,而水滴对白粉菌的分生孢子的萌发不利。多雨的天气容易引起霜霉病的流行,而对白粉病多有抑制作用。
寄主植物在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不良,抗病能力降低,可以加重病害 流行。水稻抽穗前后遇低温阴雨天气,稻株组织柔嫩衰弱,易感染穗颈稻瘟病。同一环境因子常常既影响寄主,又影响病原物。例如,高湿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有利,这是因为一方面对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有利,另一方面又因马铃薯叶片细胞更易感染而使之趋于感病。
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等,往往只影响病害在局部地区的流行。
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所采用的各种栽培管理措施,在不同情况下对病害发生有不同的作用,需要具体分析。栽培管理措施还可以通过改变上述各项流行因子而影响病害流行.
在诸多流行因子中,往往有一种或少数几种起主要作用,被称为流行的主导因子:正确地确定主导因子,对于分析病害流行、预测和设计防治方案都有重要意义。
地区之间和年份之间主要流行因子和各因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动造成了病害流行的地区差异和年际波动。对于前者,按照病害流行程度和流行频率的差异可划分为病害常发区、易发区和偶发区。常发区是流行的最适宜区,易发区是病害流行的次适宜区,而偶发区为较不适宜区,仅个别年份有一定程度的流行。病害流行的年际波动以气传和生物介体传播的病害最大,根据各年的流行程度和损失情况可划分为大流行、中度流行、轻度流行和不流行等类型。
病害的大流行往往与某些流行因子的剧烈变动有关。我国20世纪50年代大面积种植抗病小麦品种碧玛一号,从而控制了条锈病,后因条锈菌对该品种有毒性的条中1号小种大量增殖,克服了碧玛一号的抗病性,导致条锈病大流行。这是病原菌毒性改变而引起病害流行的一个实例。类似的情况在其他作物中也多有发生。美国由于大面积推广具有T型雄性不育系细胞质的杂交玉米,致使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专化性T小种成为优势小种。1970年天气温暖湿润,南方各州玉米小斑病大流行,平均减产50%-90%,损失10亿美元。在“绿色革命”中推广的墨西哥矮秆小麦品种,对多种叶枯病高度感病,引起球壳孢叶枯病(Septoria tritici、Stagonospora nodorum)、雪霉叶枯病(Monographella nivalis nivalis)、链格孢叶疫病(Alternaria tritci)等在各自适生区域持续流行。在寄主植物与病原菌双方条件具备时,适宜的气象条件往往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子。稻瘟病、麦类锈病、麦类赤霉病、马铃薯晚疫病、葡萄霜霉病等多种病害都提供了许多异常气候引起超常流行的典型事例。1845年和1846年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就属于这类事例。1845年持续低温多雨,晚疫病首先在比利时和西欧大陆异常发生,并跨海蔓延到英国和爱尔兰。爱尔兰发病虽晓,马铃薯减产仍高达25%。由于大量染病块茎和病残体遗留田间,致使1846年的初侵染菌源剧增,加之气候适宜,该年晚疫病早期发生,以每周80km的速度传播,当年马铃薯减产80%,全国饿殍遍野,在800万人口中死亡200万人,逃往欧洲和北美150万人,这就是着名的“爱尔兰饥荒”。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预测
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利用经验的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的流行状况,称为预测(prediction,prognosis),由权威机构发布预测结果,称为预报(forecasting),有时对两者并不作严格的区分,通称病害预测预报,简称病害测报。
代表一定时限后病害流行状况的指标,例如病害发生期、发病数量和流行程度的级别等称为预报(测)量,而据以估计预报量的流行因子称为预报(测)因子。当前病害预测的主要目的是用作防治决策参考和确定药剂防治的时机、次数和范围。
一、预测的种类
按预测内容和预报量的不同可分为流行程度预测、发生期预测和损失预测等。
流行程度预测是最常见的预测种类,预测结果可用具体的发病数量(发病率、严重度、病情指数等)作定量的表达;也可用流行级别作定性的表达。流行级别多分为大流行、中度流行(中度偏低、中等、中度偏重)、轻度流行和不流行。具体分级标准根据发病数量或损失率确定,因病害而异。
病害发生期预测是估计病害可能发生的时期。果树与蔬菜病害多根据小气候因子预测病原菌集中侵染的时期,即临界期(critical pohod),以确定喷药防治的适宜时机,这种预测亦称为侵染预测。德国一种马铃薯晚疫病预测办法是在流行始期到达之前,如预测无侵染发生,即发出安全预报,这称为负预测(negative prognosis)。
损失预测也称为损失估计(disease loss assessment),主要根据病害流行程度预测减产量,有时还考虑品种,栽培条件、气象因子诸方面的影响。在病害综合防治中,常应用经济损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和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等概念。前者是指造成经济损失的最低发病数量,后者是指应该采取防治措施时的发病数量,此时防治可防止发病数量超过经济损害水平,而防治费用不高于因病害减轻所获得的收益。损失预测结果可用以确定发病数量是否已经接近或达到经济阈值。

‘拾’ 检疫性有害生物疫区有哪些特性

疫区(quarantinearea)是指由官方划定的发现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存在,并正由官方采取措施控制中的地区。因此,一旦发现有政府确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危害,并经过政府认定之后,应该由政府宣布。同时,该疫区就应由政府采取相应的检疫措施加以控制,不让疫情发展。当特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被铲除或扑灭以后,经专家认定,再由政府宣布撤消。疫区可以是一个国家的全部或部分地区,也可是几个国家的全部或部分地区。近年来,由于贸易自由化及促进本国农产品出口的需要,根据疫区内特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程度又将疫区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先后出现了有害生物低度流行区(areaoflowpestprevalence)、缓冲区(bufferzone)、控制区(controlledarea)、保护区(protectedarea)、非疫产地(pestfreeplaceofproction)和非疫生产点(pestfreeproctionsite)等新的植物检疫概念。

有害生物低度流行区主要依据特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程度来确定。它是指经主管当局认定,某种有害生物发生水平低,并已采取了有效的监测、控制或根除措施的地区。这个概念的出现为非疫产地和非疫生产点(区)的建立提供了依据,也符合植物有害生物流行学的基本规律。控制区专指国家植物保护组织确定为防止特定有害生物从疫区扩散所必需的最小的限定区域;国家植物保护组织为有效保护受威胁地区而确定的必需最小的限定区域则称为保护区,两者针对的对象不同。受威胁地区是指生态因素适合某种有害生物的定殖,该有害生物的定殖将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地区。

阅读全文

与有害生物普查发生程度如何区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