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物光合作用的一道题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分析图解:A曲线代表的植物在二氧化碳浓度为0时就有二氧化碳的吸收,说明此植物可能在体内储存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来适应低浓度二氧化碳条件,并且在CO2相对浓度在100左右就达到了饱和点.因此可以看出该植物适应低浓度的二氧化碳.
B植物代表的植物在二氧化碳浓度为0时只有CO2的释放,说明此时不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图中看出,该植物的CO2饱和点要远远高于A植物.
解答:解:A、两种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闭的玻璃罩中,一段时间内,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减少,而A植物能够适应低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而B植物在二氧化碳浓度为0时不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生长首先受影响的植物是B,故A正确;
B、B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A植物在气孔关闭情况下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B植物比A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弱,故B错误;
C、要使B植物体内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获得有机物的积累,则白天积累有机物-夜间呼吸消耗>0,横轴以上代表有机物积累,即白天积累有机物必须大于20,故C正确;
D、当植物吸收CO2的量为0时,表示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被光合作用吸收,此时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② 光合作用的生物题
光合作用需要水。
水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产物主要有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水分是由根吸收并通过导管向上运输,在植物叶片中,导管在叶脉里。切断导管,切口上半部的叶肉细胞无法的得到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合成,呈现碘酒的褐色。叶片切口的上半部和下半部是一组对照,下半部的气孔可以从外界获得水分,从而合成淀粉,遇碘酒变蓝。导致实验现象不同的唯一变量是水分,因此,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③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
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1
1、光合作用的发现:
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2、叶绿体的色素:
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和叶素
3、叶绿体的酶:
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3、光合作用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
4、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
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
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⑤联系:光反应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5、光合作用的意义:
①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②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③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6、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和水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如:在大棚蔬菜等植物栽种过程中,可采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减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 方法 ,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再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的产物。当低温时暗反应中(CH2O)的产量会减少,主要由于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适当提高温度能提高暗反应中(CH2O)的产量,主要由于提高了暗反应中酶的活性。
8、光合作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光反应和暗反应。
前者的进行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后者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能量和[H],在较弱光照下生长的植物,其光反应进行较慢,故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没有随之增加。光照增强,蒸腾作用随之增加,从而避免叶片的灼伤,但炎热夏天的中午光照过强时,为了防止植物体内水分过度散失,通过植物进行适应性的调节,气孔关闭。虽然光反应产生了足够的ATP和〔H〕,但是气孔关闭,CO2进入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分子数减少,影响了暗反应中葡萄糖的产生。
9、在光合作用中:
a由强光变成弱光时,[产生的H]、ATP数量减少,此时C3还原过程减弱,而CO2仍在短时间内被一定程度的固定,因而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CH2O)的合成率也降低。
b、CO2浓度降低时,CO2固定减弱,因而产生的C3数量减少,C5的消耗量降低,而细胞的C3仍被还原,同时再生,因而此时,C3含量降低,C5含量上升。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2
1.光合作用的研究进程中的经典实验(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赫尔蒙特实验——柳树获得的增重只是来源于水
普利斯特利实验——薄荷能改善由于动物呼吸、蜡烛燃烧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英格豪斯实验——光照是普利斯特利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
萨克斯实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还有淀粉
鲁宾和卡门实验(同位素标记法18O)——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卡尔文实验——阐明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途径(暗反应),也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14C
2.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椭球形、双层膜
类囊体——光合作用光反应
叶绿体基质——光合作用暗反应
3.叶绿体所含色素的种类、颜色、分布,色素与所吸收光谱的关系
叶绿素a——蓝绿色,类囊体膜,红橙光蓝紫光
叶绿素b——黄绿色,类囊体膜,红橙光蓝紫光
胡萝卜素——橙黄色,类囊体膜,蓝紫光
叶黄素——黄色,类囊体膜,蓝紫光
4.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两个阶段的特点与联系
光反应:需要光,在类囊体发生,色素吸收光能,只有叶绿素a才能转化光能
暗反应:不需要光,在叶绿体基质发生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和NADP+
5.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光反应物质变化:水分解成O2、e和H+形成ATP和NADPH
暗反应物质变化:二氧化碳+五碳化合物固定为三碳化合物然后还原为糖,条件为ATP供能和NADPH供还原性。这两者然后形成为ADP,Pi和NADP
光反应能量变化:光能——活跃的化学能
暗反应能量变化: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实质和意义:叶绿体吸收并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的过程。
6.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等影响光合作用的原因及其在生产实践上的意义
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大而提高,但是当光合速率达到饱和后,提高光照强度则不会使光合速率加快
二氧化碳——光照充分时,二氧化碳浓度低可能限制光合作用进行,它主要是通过影响暗反应来抑制光合作用
温度——直接影响光合速率,通过影响酶的活性
还有水、无机离子,比如镁离子等也会影响光合速率
7.“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提取原理:色素可溶于有机溶剂
分离原理:各种色素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
提取几个细节:
叶片要绿
粗叶脉叶柄要剪掉
提取液:无水乙醇
碳酸钙作用: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石英砂作用:帮助研磨
研磨过程要迅速而充分,药剂适量
分离几个细节:
滤纸条要剪角
画滤液细线要细而直
要重复画二三次
每次之间要阴干
层析液不要沾污管壁
滤纸条不要碰到管壁
层析液不能浸没滤液线
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排列顺序(由上至下)——胡、黄、a、b
8.“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实验
控制变量原则
对照原则
实验前,要用真空渗水法排除叶肉细胞间隙中的空气,充以水分,使叶片沉于水中
CO2浓度这一变量是通过调节水溶液中NaHCO3浓度来实现的。
如何学好高中生物
掌握规律
其实无论我们学习什么科目,它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每个章节的学习都是有相应的练习。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善于思考,知道怎么整理生物自身的规律。生物在各个方面都是有非常大的规律可寻的。
观察比较
生物和我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很多的知识是需要我们观察的,观察生活中所有生物的生活形态,生活习惯等,这样我们就会对生物产生兴趣,只有有了兴趣我们才更喜欢去学习,在生活中,无论我们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身边都会有一些和生物相关的信息,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观察。
综合归纳
很多的同学都知道,老师在讲课的时候都是分知识点分章节的,所以有的知识点也是比较杂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归纳 总结 ,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会简单很多,方便我们理解记忆。
完善理论体系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主要掌握相关的理论体系,在看到一个生物现象的时候,知道用什么方法去解答它,知道怎么才能正确的理论去说服别人,生物各个理论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在答题的时候,有时候一个理论是靠另一个理论去支撑的,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建立各个理论之间的联系,这样我们的生物成绩才有可能会提高。
触类旁通
我们在学习生物的时候,不能仅仅只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我们还要掌握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只有掌握了这些,我们才能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为理论知识提供依据,这样对我们理解生物的理论知识也是非常的有帮助的。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
★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 高中生物必背的知识点
★ 高中生物进化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一生物知识点的归纳
★ 高中生物知识点顺口溜
★ 2020最新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2020
④ 生物光合作用大题
(1)光照强度和温度。
上升;(光照突然增强,由C3到C5的速度突然增大,导致短时间内C5上升)
高于;(一个C3加上一个二氧化碳形成两个C5)。
(2)增加。(图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由小于变为大于0,所以有机物合成大于分解)
叶片气孔关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少。
(4)答案是:1.6(单位略)。(呼吸强度是0.6,而图中的净光合为1,加在一起就是1.6,由于产生氧的量与同化二氧化碳的量是相等的,所以产生氧的量就是1.6)
⑤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等生产者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水或是硫化氢转化为碳水化合物,是高中生物重点内容。下面我给高中生带来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及其过程
1.概念及其反应式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总反应式:CO2+H2O───→(CH2O)+O2
反应式的书写应注意以下几点:(1)光合作用有水分解, 尽管反应式中生成物一方没有写出水,但实际有水生成;(2)“─→”不能写成“=”。
对光合作用的概念与反应式应该从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条件——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氧气来掌握。
2.光合作用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 C3+[H]+ATP→(CH2O)+ C5
复习光合作用过程,应注意:一是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划分依据——是否需要光能;二是应理清两个反应阶段在场所、条件、原料、结果、本质上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
区别条件
需要叶绿素、光、酶和水
需要酶、ATP、[H](NADPH)、CO2
场所
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在叶绿体基质中
物质转化
1.水的光解:2H2O→4[H]+O2
2.ATP形成:ADP+Pi+能量→ATP
1.CO2的固定:CO2+C5→2 C3
2.C3的还原:C3→C5+(CH2O)+ H2O
能量转化
光能→电能→储存于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实质
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并生成O2
同化CO2形成(CH2O)、储存能量
联系
⑴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
⑵光反应为暗反应准备了物质和能量,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暗反应是光反应的继续,是形成有机物,并最终储存能量的过程,没有暗反应,有机物不能合成;因此,二者是一个整体,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二、光合作用的意义
1.生物进化方面:一是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二是O2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臭氧(O3)吸收紫外线,减弱太阳辐射对生物的影响为水生生物到达陆地提供了可能;三是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有机物为较高级异养型生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2.现实意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主要应满足光合作用所需条件,内部条件——植物所需的各种矿质元素、光合作用的面积(适当密植),外部条件——充足的原料(CO2和H2O)、适宜的光照、较长的光合作用时间。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目录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二节 细胞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
第五节 细胞中的有机物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
第1.1节 酶的作用和本质 ;
第1.2节 酶的特性;
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4.1节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第4.2节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
第二节 细胞的分化;
第三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第四节 细胞的癌变
高中 生物 学习 方法
第一、立足教材,打好基础 。从历年生物高考来看,所考内容中有60%左右是考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在确保60%的基础分能高比率地拿下,就要认真地阅读课本,对课本知识融会贯通,在复习阶段,不少同学重做题轻课本,贪图一两次测验或模拟考“质”的飞跃,这种舍本逐末做法很危险,最终会吃大亏。将各章节中类似的、易混淆的知识点或联系紧密的知识点作好笔记,并对其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
第二、重视实验操作,培养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 据统计,历年高考实验题得分率均低于全卷平均分,造成低得分率的原因是学生未对实验进行实际操作或对实验的原理、方法末真正理解,实验后没有回亿过程、没有分析结果。
第三、理解图表,提高能力。近年两高考图表题占比分较大且图表题越来越复杂、越综合,呈现一题多图(表),图表和曲线相融现象。因此,在备考复习中,应十分重视课本或与课本联系紧密的图表和曲线。应做到有图必读,有图必识,有图必析,加强形象感,进一步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第四、精做习题,举一反三 。做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以前做过的测练题、测验题等,精做习题,完成习题后归纳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并举一反三,将知识升华。做习题时不能抛弃基础,去做一些难、偏、怪的题目,这一点,基础差的同学更要冷静和清楚。
⑥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大题
(1)释放到大气中 叶绿体基质 二 高
(2)
①土壤水分适宜的对照组的植物胞间CO2浓度 土壤水分含量
②Pn-MD在第15天的相对值比第12天的相对值低,说明净光合速率下降,植物释放到外界的O2的速率降低
PS:其实对于第一题的O2去向,更准确的说,植物产生的O2是先供给自身细胞使用,有了多余的O2才会释放到大气中。而CO2同理,植物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会先供给光合作用使用,当不够光合作用使用时,才会从外界吸收CO2。
⑦ 生物 选择题 光合作用
B说进行光合作用的是BC段,BC两点又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饱和点而不是光合作用为零的点,就算没有光,植物光合作用还可以进行一段时间。因为光合作用分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其中光反应需要光而暗反应不需要光。在光比较充足时可以为暗反应积累一些需要的物质。而且题也没说不给光照。C:首先ATP就是能量,它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有氧呼吸中产生,细胞质中也可以产生,还可以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
⑧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题目怎么做 求详细步骤
你首先要明确什么叫氧气的释放,它是指植物排放到外界中的氧气量,如果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那么它不仅不释放氧气,反倒吸收氧气,那么这个时候氧气的释放量就是负值,该负值代表的就是它的呼吸作用强度,如图中光照强度为0时,温度为15°时的-10,表示该植物吸收氧气速率10,也就是呼吸速率。
随着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增强,这时候,植物开始释放氧气,但是它释放的氧气量是它光合作用总产生的氧气量吗?不是。因为呼吸还用了一部分,所以它释放出来的氧气量应该=光合作用总产生的氧气量-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比如2.5光照强度下,15°和25°下植物释放的氧气量是一样的,这难道说明两种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样的吗?当然不是。15°时,植物释放30的氧气,但是呼吸还利用了10,所以一共产生了40的氧气,而25°时,植物释放了30的氧气,但是呼吸利用了20,所以一共产生了50的氧气。
做光合作用的题,关键要弄懂“氧气的产生量”和“氧气的释放量”,它们是不一样的。希望你能把下面的题也照出来,这样我可以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