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长曲线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
微生物生长曲线是以微生物数量(活细菌个数或细菌重量)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画得的曲线。在发酵中,通常是用比浊法得到的曲线来监测微生物生长情况的。
比浊法的原理是:微生物的生长引起培养物混浊度的增高。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一定波长下的吸光值,判断微生物的生长状况。该法主要用于发酵工业菌体生长监测。以此得出的吸光光度值称为“OD值”。
典型的微生物生长曲线包括四个时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迟缓期(迟滞期、调整期)特点:生长速率常数为零。微生物刚刚接种到培养基之上,其代谢系统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同时要合成酶、辅酶、其他代谢中间代谢产物等,所以此时期的细胞数目没有增加。
对数期(对数生长期)特点:生长速率最快、代谢旺盛、活细菌数和总细菌数大致接近、细胞的化学组成形态理化性质基本一致。这是因为经过调整期的准备,为此时期的微生物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同时外界环境也是最佳状态。但此阶段基本没有发酵产物积累。
稳定期特点:活细菌数保持相对稳定、总细菌数达到最高水平、发酵产物大量积累,是生产的收获期。营养物质的消耗使营养物比例失调、有害代谢产物积累、PH值EH值等理化条件越来越不适宜。
衰亡期特点:细菌死亡速度大于新生成的速度、整个群体出现负增长、细胞开始畸形、细胞死亡出现自溶现象。这是因为随着发酵产物和其他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生长环境对继续生长越来越不利、细胞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继而导致大量细菌死亡。
微生物生长曲线
2. 微生物生长曲线分为什么四个时期
典型的微生物生长曲线包括四个时期: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调整期:微生物进入新的生长环境后,对环境的适应阶段;
对数期:也叫对数生长期,微生物适应了环境后,开始高速分裂繁殖,并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该繁殖速率;
稳定期: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代谢产物的积累、ph值的变化等因素影响,微生物繁殖速率下降,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衰亡期:环境对微生物继续生长越来越不利、细胞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继而导致大量细胞死亡.
3. 微生物培养分哪些时期
以中海生物技术培养基培养的细菌支原体微生物为例,典型的微生物生长曲线包括四个时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1、迟缓期
该期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的分裂繁殖合成并积累充足的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迟缓期长短不一,按菌种本身的遗传特性、菌龄和菌量,以及营养物等不同而异,一般为1~ 4小时。
2、对数期
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代时(generation time,G,又称增代时间)最短;细胞进行平衡生长(balanced growth),菌体各部分的成分均匀;酶系活跃,代谢旺盛;细胞群体的形态与生理特性最一致;微生物细胞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最强。
3、稳定期
生长速率常数等于0,即新增细胞数和死亡细胞数几乎相等,二者处于动态平衡,活菌数保持相对稳定并达到最高水平,菌体产量也达到最高点;细菌分裂速度降低,代时逐渐延长,细胞代谢活力逐渐减退,开始出现形态和生理特征的改变;
细胞内开始积累贮藏物质,如肝糖粒、异染颗粒、脂肪粒等;多数芽孢细菌在此期形成芽孢;许多重要的发酵产物主要在此期间大量积累并达到最高峰。
4、衰亡期
细胞形态发生变化(表现为多形态,如膨大或不规则的退化形态),甚至畸形;细胞代谢活力明显降低,有的微生物因蛋白水解酶活力的增强导致菌体死亡并伴随着菌体自溶,释放代谢产物;有些革兰氏阳性菌染色反应反应变为阳性;
有的微生物在此期间进一步合成或释放对人体有益的抗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而芽孢杆菌在此期间释放芽孢。
4. 微生物生长曲线分为什么四个时期
微生物生长曲线分为: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生长期和衰亡期四个时期。
1 调整期:细菌代谢活跃,大量合成细胞分裂所需的酶类、ATP以及其他细胞成分
2 对数期:细菌代谢旺盛,个体的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
(调整期和对数期的细菌几乎不存在种内斗争)
3 稳定期:有害代谢产物积累,新增细胞数目与死亡细胞数目达到动态平衡,次级代谢产物大量积累,形成芽孢
(稳定期的细菌种内斗争最激烈)
4 衰亡期:细菌数目急剧下降,出现畸形细菌
(衰亡期的细菌和无机环境的斗争最激烈)
5. 微生物生长曲线4个时期
微生物生长曲线4个时期
微生物生长曲线4个时期,微生物是人们无法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的统称,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要想研究微生物,我们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乃至数万倍才行,下面具体看看微生物生长曲线4个时期。
典型的微生物生长曲线包括四个时期: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1、调整期
特点:生长速率常熟为零、菌体粗大、RNA含量增加、代谢活力强、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下降。
成因:微生物刚刚接种到培养基之上,其代谢系统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同时要合成酶、辅酶、其他代谢中间代谢产物等,所以此时期的细胞数目没有增加。
2、对数期
特点:生长速率zui快、代谢旺盛、酶系活跃、活细菌数和总细菌数大致接近、细胞的化学组成形态理化性质基本一致。
成因:经过调整期的准备,为此时期的微生物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同时外界环境也是*状态。
3、稳定期
特点:活细菌数保持相对稳定、总细菌数达到zui高水平、细胞代谢产物积累达到zui高峰、是生产的收获期、芽孢杆菌开始形成芽孢。
成因:营养的消耗使营养物比例失调、有害代谢产物积累、PH值EH值等理化条件不适宜。
4、衰亡期
特点:细菌死亡速度大于新生成的速度、整个群体出现负增长、细胞开始畸形、细胞死亡出现自溶现象。
成因:主要是外界环境对继续生长越来越不利、细胞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继而导致大量细菌死亡。
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1)个体形态 镜检细胞形状、大小、排列,革兰氏染色反应,运动性,鞭毛位置、数目,芽孢有无、形状和部位,荚膜,细胞内含物;放线菌和真菌的菌丝结构,孢子丝、孢子囊或孢子穗的形状和结构,孢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及表面特征等。
培养特征
1)在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的菌落(colony)和斜面上的菌苔(lawn)性状(形状、光泽、透明度、颜色、质地等);
2)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穿刺接种培养的生长情况;
3)在液体培养基中混浊程度,液面有无菌膜、菌环,管底有无絮状沉淀,培养液颜色等。
生理生化特征
(1)能量代谢 利用光能还是化学能;
(2)对氧气的要求 专性好氧、微需氧、兼性厌氧及专性厌氧等;
(2)营养和代谢特性 所需碳源、氮源的种类,有无特殊营养需要,存在的酶的种类等。
生态习性
生长温度,酸碱度,嗜盐性,致病性,寄生、共生关系等。
血清学反应
用已知菌种、型或菌株制成抗血清,然后根据它们与待鉴定微生物是否发生特异性的血清学反应,来确定未知菌种、型或菌株。
噬菌反应
菌体的寄生有专一性,在有敏感菌的平板上产生噬菌斑,斑的形状和大小可作为鉴定的依据;在液体培养中,噬菌体的侵染液由混浊变为澄清。噬菌体寄生的专业性有差别,寄生范围广的谓多价噬菌体,能侵染同一属的多种细菌;单价噬菌体只侵染同一种的细菌;极端专业化的.噬菌体甚至只对同一种菌的某一菌株有侵染力,故可寻找适当专化的噬菌体作为鉴定各种细菌的生物试剂。
细胞壁成分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含肽聚糖多,脂类少。革兰阴性细菌与之相反。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细胞壁含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2,6-氨基庚二酸,而含有阿拉伯糖是诺卡氏菌属(Nocardia)的特征。霉菌细胞壁则主要含几丁质。
微生物的分类
种类
——原核: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真核:真菌 、藻类、原生动物。
——非细胞类:病毒和亚病毒。
一般地,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细菌
(1)定义: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强的原核生物
(2)分布:温暖,潮湿和富含有机质的地方
(3)结构:主要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有球形,杆形,螺旋形
基本结构:细胞膜 细胞壁 细胞质 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4)繁殖: 主要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
(5)菌落: 单个细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当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便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落. 菌落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不同种类的细菌菌落的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都不同.
放线菌
(1)定义:一类主要成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2)分布:含水量较低,有机物较丰富的,呈微碱性的土壤中
(3)形态构造:主要由菌丝组成,包括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部分气生菌丝可以成熟分化为孢子丝,产生孢子)
(4)繁殖:通过形成无性孢子的形式进行无性繁殖
(5)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彩色干粉
病毒
(1) 定义: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
(2)结构:[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tyle=" white-space: pre-wrap; "]蛋白质衣壳以及核酸(核酸为DNA或RNA)[/font]
(3)大小:一般直径在100nm左右,最大的病毒直径为200nm的牛痘病毒,最小的病毒直径为28nm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4)增殖:病毒的生命活动中一个显着的特点为寄生性。病毒只能寄生在某种特定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并利用会宿主细胞内的环境及原料快速复制增值。在非寄生状态时呈结晶状,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以 噬菌体为例: 吸附→DNA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
6. 细菌生长分为哪四个时期
细菌的生长繁殖的4个时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迟缓期(lag phase):又叫调整期。细菌接种至培养基后,对新环境有一个短暂适应过程(不适应者可因转种而死亡)。此期曲线平坦稳定,因为细菌繁殖极少。迟缓期长短因素种、接种菌量、菌龄以及营养物质等不同而异,一般为1~4小时。此期中细菌体积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的分裂增殖合成、储备充足的酶、能量及中间代谢产物。
对数期(logarithmic phase):又称指数期。此期生长曲线上活菌数直线上升。细菌以稳定的几何级数极快增长,可持续几小时至几天不等(视培养条件及细菌代时而异)。此期细菌形态、染色、生物活性都很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因此研究细菌性状以此期细菌最好。抗生素作用,对该时期的细菌效果最佳。
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该期的生长菌群总数处于平坦阶段,但细菌群体活力变化较大。由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毒性产物(有机酸、H2O2等)积累pH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细菌繁殖速度渐趋下降,相对细菌死亡数开始逐渐增加,此期细菌增殖数与死亡数渐趋平衡。细菌形态、染色、生物活性可出现改变,并产生相应的代谢产物如外毒素、内毒素、抗生素、以及芽胞等。
衰亡期(decline phase):随着稳定期发展,细菌繁殖越来越慢,死亡菌数明显增多。活菌数与培养时间呈反比关系,此期细菌变长肿胀或畸形衰变,甚至菌体自溶,难以辩认其形。生理代谢活动趋于停滞。故陈旧培养物上难以鉴别细菌。
7. 什么是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微生物生长曲线是以微生物数量(活细菌个数或细菌重量)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画得的曲线。一般说,微生物(细菌)重量的变化比个数的变化更能在本质上反应出生长的过程。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生长率上升阶段(对数生长阶段)、生长率下降阶段及内源呼吸阶段。
单细胞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分为延滞期(适应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4
个时期。
各个时期的特点是:
停滞期:
(1)细胞物质开始增加;
(2)有的细胞开始不适应环境而死亡;
(3)细菌总数下降;
(4)停滞期末期,细胞代谢活动能力强,细胞中rna含量高,嗜碱性强。对不良环境条件较敏感,呼吸速度、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速度接近对数细胞,并开始细胞分裂。
对数期:
(1)菌体以几何数增加,增长速度快;
(2)细胞代谢能力最强;
(3)细菌很少死亡或不死亡。
稳定期:
(1)生长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
(2)细胞数达到最大值,新生的细菌数和死亡的细菌数相当。
衰亡期:
(1)死亡率增加,细菌少繁殖或不繁殖;
(2)细菌常出现多形态、畸形或衰退型,有的会产生芽孢。
8. 什么是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微生物生长曲线是以微生物数量(活细菌个数或细菌重量)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画得的曲线。一般说,微生物(细菌)重量的变化比个数的变化更能在本质上反应出生长的过程。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生长率上升阶段(对数生长阶段)、生长率下降阶段及内源呼吸阶段。
单细胞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分为延滞期(适应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4
个时期。
各个时期的特点是:
停滞期:
(1)细胞物质开始增加;
(2)有的细胞开始不适应环境而死亡;
(3)细菌总数下降;
(4)停滞期末期,细胞代谢活动能力强,细胞中RNA含量高,嗜碱性强。对不良环境条件较敏感,呼吸速度、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速度接近对数细胞,并开始细胞分裂。
对数期:
(1)菌体以几何数增加,增长速度快;
(2)细胞代谢能力最强;
(3)细菌很少死亡或不死亡。
稳定期:
(1)生长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
(2)细胞数达到最大值,新生的细菌数和死亡的细菌数相当。
衰亡期:
(1)死亡率增加,细菌少繁殖或不繁殖;
(2)细菌常出现多形态、畸形或衰退型,有的会产生芽孢。
9. 微生物生长分哪些时期,每个时期有何特点
微生物培养过程(生长期)分为四个时期。
1、调整期,也叫适应期、迟滞期。微生物进入新的生长环境后,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环境。此时期,微生物生长缓慢,OD值(菌密度值)基本不变。
2、对数生长期,也叫对数期。此阶段,微生物由于已经适应了生长环境,加之培养基内营养丰富,微生物排出的有害物质少,对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影响小,微生物进入迅速生长和大量繁殖阶段。OD值基本呈对数增加。
3、平衡期,也叫稳定期。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生长繁殖后,培养基内部营养物质消耗越来越大,有害物质逐渐积累,微生物生长繁殖受限,菌体出现死亡,新繁殖的个体数量与死亡数量趋于平衡,OD值趋于稳定。
4、衰亡期。培养基营养物质消耗殆尽,有害物质大量积累,微生物已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菌体大量死亡。OD值出现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