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与人类健康有关的病原微生物有哪些

与人类健康有关的病原微生物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1-12 19:23:08

⑴ 病原微生物分为哪几大类

病原微生物分为:朊毒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就是病原体生存的场所,医学上称为病原体的宿主。病原体在宿主中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这一过程称为感染。

不过人体或动物不像人工培养细菌的培养基,可以让病菌不受限制地肆意生长繁殖,轻易地导致机体死亡。病原体入侵人体后,在发生感染的同时,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与之对抗,这称之为免疫。

(1)与人类健康有关的病原微生物有哪些扩展阅读:

部分上述的几类病原微生物的介绍如下:

1、朊病毒

朊病毒与常规病毒一样,有可滤过性、传染性、致病性、对宿主范围的特异性,但它比已知的最小的常规病毒还小得多(约30~50nm);电镜下观察不到病毒粒子的结构,且不呈现免疫效应,不诱发干扰素产生,也不受干扰作用。

2、真菌

真菌是生物界中很大的一个类群,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约有 1万属12万余种(属与种都是单位,且属大于种),真菌学家戴芳澜教授估计中国大约有4万种(种为单位)。

按照林奈(Linneaus)的两界分类系统,人们通常将真菌门,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

3、细菌

细菌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包括肺结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砂眼等疾病都是由细菌所引发。然而,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例如奶酪及酸奶和酒酿的制作、部分抗生素的制造、废水的处理等,都与细菌有关。

⑵ 微生物对人类有哪些帮助和危害

(1)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还有就是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 (2)对人有帮助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与真菌。细菌当中的正常菌群是对人体有益的,包括:营养作用(比如大肠埃希氏菌利用营养物质合成维生素K12为人体所用,这是从自然界中摄取不到的,还有如双歧杆菌,对保持肠道菌群的稳定、对人类的延年益寿等作用)、免疫作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处于应激状态)、生物拮作用(正常菌群竞争性抑制病原菌的入侵)。真菌当中有食用菌,更有产生抗生素物质的很多种真菌。 (3)微生物中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比如:A、许多的病毒可引起人类的病毒性疾病,且目前人类对病毒性疾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B、细菌中的病原菌如沙门氏功菌、霍乱弧菌、鼠疫耶尔森菌等等,会引起人类的疾病,甚至是比较严重的疾病。C、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等,都能引起人类的疾病。

⑶ 有哪些对人体有利的微生物

种类很多。
这类微生物也称“有益菌”,一般是指在人体肠胃生长的、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它们大多存在于人的肠道里。
人的肠胃中多达500多种细菌,总体分为3类:
1、有益菌,对身体健康有益处的细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
2、条件性有害菌,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稍微有点好处,如大肠杆菌;
3、致病菌,对人产生危害的细菌,如产气荚膜杆菌、绿脓杆菌等。
具体说,有益菌对人体健康有以下一些好处:
1、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有益菌能降低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阻止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利用等。
2、合成维生素我们从膳食中摄入的维生素量远远不能满足人体所需,因此,部分维生素是由有益菌群在肠道中合成的,尤其是维生素K,在食物中含量非常少,有益菌群的减少,将会导致维生素K缺乏症,产生腹泻和凝血障碍性疾病等。
3、促进钙、铁、维生素D的吸收乳酸杆菌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酸会提高钙的可溶性,并直接刺激胃肠道最大限度地吸收钙、铁、锌等。实验结果显示,在普通情况下,我们仅能吸收消化钙的1/3,通过摄入mamiai活性益生菌,钙的吸收能提高到摄入量的2/3。因此,有益菌的繁殖有利于减缓老年人骨质疏松的过程,促进婴儿的发育。
4、提高免疫力肠道里面存在有益菌和有害菌,如果有益菌占据了肠道的表面,有害菌就没有了生存的位置,这叫“站位性保护”,位置就那么多,有益菌占得多了,有害菌在营养竞争上就处于失败状态,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因此,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在肠道内生长、繁殖,将阻止外面的病原体入侵肠道,构筑成一个生物屏障。而且肠道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免疫器官,有益菌可以分泌一些抗原物质,激活并强化肠道的免疫系统。
5、抗癌益生菌能降解亚硝胺,消除亚硝胺的致癌性,而且促进肠道蠕动,像老年人经常便秘,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就滞留在肠道并威胁肠道表面,诱发肠道肿瘤,引起癌变。蠕动加快后,这些有害菌就随着粪便排出人体。

⑷ 何谓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嗯,可知道人类疾病的微生物有哪些种类

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引发疾病的微生物,人类疾病的微生物种类:细菌 病毒 立刻次氏体 支原体 衣原体 放线菌 真菌 古生菌(有文章说古生菌可引起人类疾病)

⑸ 有益的微生物有哪些

有益的微生物用途包括生物药品、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毒素;及净化环境的微生物制剂等。

用于人体及动物的叫益生菌,是指能够在人或动物体内存活,对宿主的生命健康有益的一类微生物,它是人或动物胃肠道共生微生物。主要有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乳酸球菌、粪链球菌、双歧杆菌等。

用于水质处理的有益微生物有:
1.硝化作用的微生物:亚硝酸细菌:亚硝酸单胞菌、亚硝酸球菌、亚硝酸螺旋菌、亚硝酸叶状菌、亚硝酸弧菌。硝酸细菌:硝酸杆菌、硝酸针状菌、硝酸球菌。
1.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假单胞菌、产碱杆菌、芽孢杆菌、硫杆菌属、脱氮硫杆菌、红假单胞菌、副球菌属、布兰汉氏菌属,奈氏球菌属。
3.硫化作用的微生物:硫化细菌、丝状硫细菌和光能自养硫细菌。
4.反硫化作用的微生物:脱硫弧菌。

用于生物肥料有益微生物有:根瘤菌、圆褐固氮菌、巨大芽胞杆菌、胶质芽胞杆菌(硅酸盐细菌)。

用于生物农药的有益微生物产生抗菌物质,抑制或杀死病原菌,这称为抗菌作用。例如,绿色木霉产生胶霉毒素和绿色菌素两种抗菌素,拮抗立枯丝核菌等多种病原菌。哈茨木霉和钩木霉可以寄生立枯丝核菌和齐整小核菌菌丝,豌豆和萝卜种于用木霉拌种可防治苗期立枯病与猝倒病。

⑹ 危害人类健康的病菌和细菌叫做什么

1、什么是病毒、病菌?
病毒、病菌是人们用肉眼看不见,必须使用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看得到的有害微生物。在医学上称之为致病微生物。病毒、病菌的种类很多,分布极广。在人类、动物和植物的体表和外界环境中,它们无孔不入,无处不有。
2、常见的病毒、病菌。
常见的病毒、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皮肤癣菌、淋球菌、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艾滋病毒、鼻病毒、梅毒螺旋休、疱疹病毒。这些病毒、病菌就是引发人类疾病有影响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
3、病毒、病菌对人类的危害。
病毒、病菌的繁殖方式简单、速度极快。在营养、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大多数细菌分裂一次只需20分钟。
1个细菌经过一小时即可变为8个;2小时后为64个;到24小时竟能达到4.7亿个。因此,由病毒、病菌引起的疾病与其它病症不一样,它可传播给周围的人群而成为传染性疾病。严重时,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会造成巨大灾难。
例如,1918至1919年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全球性流感,造成两千万人死亡,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人数还多。
全世界每年有数亿人因食物污染而被感染得病;食源性病菌为主所引发的腹泻病例每年高达15亿例;我国每年死于结核菌感染的人数高达22万;我国病毒位居第三;13岁以下的青年中约67%的人感染过肠道寄生虫病;我国性病患者已达600至800万人,艾滋病系列触目惊心的数据足以说明病毒、病菌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

⑺ 危害人类健康的十大病原微生物都叫什么名

天花(smallpox,variola)
是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但经推广牛痘接种和数年的世界性监测,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正式宣布天花已在全世界消灭。但需注意重新出现。

黑死病(学名鼠疫)
根据史书记载,中世纪爆发的毁掉欧洲1/4人口的黑死病是淋巴腺鼠疫,通过藏在黑鼠皮毛内的跳蚤传染。1347年到1352年期间,一种被称为瘟疫的流行病开始在欧洲各地扩散,导致2500多万人丧生。在随后的300多年间,黑死病仍然周期性爆发。 黑死病的一种症状,就是患者的皮肤上会出许多黑斑,所以这种特殊的瘟疫被人们叫做“黑死病”。对于那些感染上该病的患者来说,痛苦地死去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

艾滋病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报告,2003年全世界又新增5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感染者总数上升到了4200万人。目前我国的艾滋病流行也进入了高速增长期,最保守的估计也已经有84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
登革热与西尼罗热——虫媒传染病不甘示弱
登革热是一种“老牌”热带传染病,近年来其流行随着传播媒介的活跃而逐步加重。去年1月到2月,泰国登革热病患者已达5284人,同时此病在厄瓜多爾尔尔、巴拉圭、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与登革热病原相比,西尼罗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自1999年首次在美国暴发以来,西尼罗热已持续5年在美国流行,流行规模越来越大,并且继续向中美和南美国家蔓延。目前我国尚没有感染西尼罗病毒的病例报告,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如同非典一样,病毒潜伏在某个未知的地方或者从国外传入的可能性都非常大。
除了这两个引起人们关注的虫媒传染病外,由蚊虫传播的黄热病、疟疾、圣路易斯脑炎也都引起了不同规模的流行。

非典——呼吸道传染病肆虐
2003年在全球引起最大影响的莫过于新发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2002年11月16日,在中国广东河源出现了第1位非典病人,随后,这种新型肺炎又在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及美国等地被发现。全世界累计发现8000余名感染者,造成800多人死亡。
为配合预防非典卷土重来,防治流感成为去年全球关注的焦点。自去年11月份以来,英国、加拿大、美国及我国香港地区均报告,流感的流行比往年有所提前。
在2003年暴发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中,还有一些人们早已熟知的传染病。比如专发于儿童的百日咳,2003年1月8日WHO报告阿富汗东北部巴达赫尚省发现115例百日咳病例,其中死亡17例。另外还有白喉, 7~8月在阿富汗坎大哈连续出现50起白喉病例,死亡3例。

霍乱
如果说非典、西尼罗热的流行是由于人们对新发传染病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缺乏有效控制措施的话,那么霍乱这种妇幼皆知的经典传染病的大流行则主要应归结于社会因素。动荡的社会秩序、没有清洁的饮用水、缺医少药,成为霍乱流行的最主要因素。去年4~5月,赞比亚、伊拉克、乌干达、莫桑比克、南非先后暴发霍乱。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被认为是通过动物传染给人的,但科学家们一直未能发现其真正的动物宿主,更多的证据表明它可以通过接触、输血、呼吸等多种途径传播。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病死率达到50%~90%。患者死亡时器官溶解,全身毛孔和腔道出血,死状恐怖。故该病毒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武器
血吸虫病
近年来,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出现了反复,主要表现为钉螺扩散明显,新疫区不断增加。目前已有28个县(市、区)在多年前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标准之后,疫情重新出现明显回升。

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的毒型决定的。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上呼吸道症状、肢体疼痛,少数病例出现肢体弛缓性瘫痪为特征。

⑻ 能够引起人体疾病的微生物(比如大肠杆菌)有哪些

好坏都是针对人来说的

大肠杆菌在人肠道合成VK 乳酸菌助消化 正常共生菌群抑制外界致病菌的侵入等

基础知识(微生物)
1. 1微生物
微生物概念:体形微小,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并能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以及发生遗传变异的生物。

微生物的分类:由形态、结构以及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分为
细菌(包括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及放线菌)、真菌(包括霉菌与酵母)、原虫、藻类、病毒。

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或动植物体内可造成病害。
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存在于人及动植物的表面以及人与动物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如口腔、鼻咽腔、肠道、眼结膜、泌尿生殖道等的某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是无害的,如当机体的免疫力减弱或机体受到损伤时,或这些微生物移居至非正常寄居的部位或器官时,引起疾病,在某些条件下引起严重的菌血症或败血症。
1. 2微生物的发现
1676年荷兰人吕文.虎克利用200倍显微镜在牙垢,粪便,井水,污水中发现球状,杆状,螺旋体微小生物。
1. 3微生物的分布
广泛分布于土壤中,水中,空气中,物体表面以及生物有机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
正常菌群:在人类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咽腔,眼结膜,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长期寄居,在机体防御机能正常时无害的微生物。
如大肠杆菌大量存在于肠道中,甲型链球菌常见于鼻咽部,表皮葡萄球菌常见于皮肤。正常情况下,菌群与人体保持着平衡,正常菌群之间也相互制约,所以不致病,甚至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如肠道大肠杆菌能合成维生素B和K。但当机体防御机能减弱,如受凉,过度疲劳,电离辐射,大面积烧伤,恶性肿瘤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时,某些正常菌群就可引起疾病。
1. 4灭菌和消毒
物理方法:热力,低温,辐射,干燥,超声波,渗透压,过滤
化学方法:消毒剂(重金属盐类,氧化剂,酚类,醇类,醛类,环氧乙烷,卤素类,酸碱类,染料,表面活性剂)
2. 1细菌的概念
具有细胞壁的,由二分法繁殖的单细胞微生物。
大多数长约1-5微米,宽0.2-1.0微米。
2.2细菌的分类:
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菌有相对稳定的基本形态。根据外形不同,可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球菌:单个球菌直径为0.8-1.2微米,呈球形,类球型。
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
杆菌:在细菌中种类最多。长2-5微米,宽0.5-1.0微米。
螺形菌:菌体呈弯曲状。
弧菌,螺菌。
细菌在幼龄和适宜环境下,形态正常、整齐,表现出特定的形态。但环境条件改变,细菌则出现不规则形态,称为多形性。
2.3细菌的细胞结构:分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内容物。
细胞壁
位于细菌细胞膜的外层,是质坚韧而有弹性的结构。主要功能是1、保护细胞,不易受渗透压变化而破裂,并维持固有外形。2、有一定的屏障作用,能阻拦大分子物质。3、与染色性、致病性、抗原性和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有关。
化学组成:主要成分为肽聚糖或粘肽,是酶和抗生素药物攻击的靶子,抗生素可造成细菌细胞壁缺陷,导致细菌低渗性崩解。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较厚,15-80nm,占细菌干重的50%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10-15nm,占细菌干重的10%,还有脂蛋白,外膜和脂多糖结构。
细胞膜
细胞膜紧靠细胞壁内侧,直接包围着细胞浆,厚约5-10nm.主要含有60—70%蛋白质,20-30%磷脂及少量糖。
功能:1、选择透性,控制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进出细胞。2、需氧菌的呼吸酶在膜上完成其过程3、多种酶类(肽聚糖,磷壁酸,脂多糖)的合成在膜上完成4、细胞膜与DNA的复制,细胞分裂,芽孢形成,鞭毛运动有关。
细胞质
由细胞膜环绕,呈溶胶状态,基本成分是水、蛋白质、糖类、核酸、脂类和盐类。
细胞质是细菌的内在环境,是细菌蛋白质、核酸合成的场所,也是许多酶系反应的场所。

细菌的核比较原始,无核膜和核仁,不典型,称为核质或类核。正常情况下一个菌体内有一个核,多集中于菌体中央。核实际上是细长的闭环双链DNA大分子,反复折叠成超螺旋结构,可视为单一染色体,控制着细菌的各种遗传性状。
质粒
微小的核外遗传物质,为双链闭环的DNA分子,携带1-200个基因。能控制某些次要的性状,如细菌的抗药性,抗菌素的产生。

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和芽孢。
荚膜
某些细菌在生活过程中向细胞壁分泌一层疏松透明的黏液状物质,称黏液层,当黏液层较厚具有一定外形,并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到与四周有明显界限的称荚膜。
可保护细菌细胞免受干燥,能抵抗机体的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使细菌免遭杀灭,从而能在机体内大量繁殖引起病变。
鞭毛
弧菌、部分杆菌和极少数球菌的菌体表面上,着生细长波状的丝状物,称为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菌毛
大多数肠道细菌、假单胞菌和霍乱弧菌等,在其菌体周围有极纤细的丝状物,称为菌毛。分普通菌毛和性菌毛。普通菌毛有黏附作用,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性菌毛具有致育功能,可借助它传递遗传物质。
芽孢
某些细菌,特别是革兰氏阳性杆菌,在生活的某一阶段,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折光性强的特殊结构。
芽孢的形成是细菌的休眠状态,对干燥,热和消毒剂的渗透性有强大的抵抗力。
3. 1细菌形态检查法
即将欲检细菌涂在载玻片上,制成标本,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分不染色标本检查法和染色法
3.2不染色标本检查法 直接将细菌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进行检查,可观察微生物生活状态。常用压滴法和悬滴法。
3.3染色法
细菌经染色更能清楚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还可利用染色程序,鉴别细菌的染色性和细菌结构的性质。多用碱性染料,如美蓝、碱性复红,结晶紫等。可分为单染色法、复染色法和特殊染色法。
单染色法:只用一种染料染色,一般只能显示细菌的外形、大小、排列和简单结构。
复染色法:先后用两中染料染色,经一定程序操作,对比颜色的差异,鉴别细菌不同的结构,故又称为鉴别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在固定的标本上,先用结晶紫(或龙胆紫)染色,再加碘液媒染(即助染),再用95%酒精脱色,最后用沙黄或稀释碱性复红液复染,结晶紫和碘形成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的复合物。凡能固定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不被酒精脱色而呈紫-黑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菌,如被酒精脱色后再被复红液复染成红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菌。
原理:现认为主要是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的细胞壁的结构与化学组成不同。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多而缺少脂类,酒精虽可溶解脂类但能引起细胞壁脱水,使肽聚糖的框架的小孔缩小。因此细胞壁对酒精透性低,与细胞质结合的结晶紫与碘复合物不易被脱掉。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层较薄、分多层,外层又有较多的脂类。酒精溶解外层脂类后,细胞壁各层结构变得松弛,内层含肽聚糖又少,细胞壁透性高,结晶紫与碘复合物容易被溶解逸出。所以革兰氏阴性菌被复染液染成红色。
意义:用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这是识别细菌首要的一步。细菌的革兰氏染色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两类细菌在某些细菌性质上的差异。如对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而革兰氏阴性菌对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的敏感性较阳性强。因此,确定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性对新抗生素筛选、制作抗菌谱以及在临床选药治疗上都很有用途。
特殊染色法:荚膜染色法、鞭毛染色法、芽孢染色法、核染色法等。
3.4显微镜检查
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4. 1细菌的致病性
指细菌引起宿主疾病和导致病变进行的能力。凡能引起人畜致病的细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
毒力:致病菌能在生活过程中合成对宿主攻击性物质,统称为毒力。毒力是指致病菌株之间致病强弱程度,是测试细菌对宿主损害的测量度。通常以能杀死50%实验动物的量,即半数致死量来计算。
细菌的毒力包括侵袭力和毒素
侵袭力:指致病菌侵入宿主局部组织细胞内生长繁殖,或机体的防御屏障蔓延扩散的能力。包括细菌的表面结构和毒性酶。
细菌的表面结构:菌毛和荚膜
菌毛:大多数致病菌引起感染是从细菌对机体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开始的。如大肠杆菌的菌毛易黏附在肠道上皮细胞上,有利于细菌定居繁殖,引起疾病。
荚膜:具有荚膜的细菌如肺炎球菌,具有保护细菌不易被吞噬细胞吞噬,有助于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侵入扩散。
侵袭性酶:致病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合成一些特殊酶类。其本身不具有毒性,但有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侵袭扩散,统称为毒性酶。
1、 血浆凝固酶:致病性葡萄菌产生此种酶,能加速人血浆凝固,凝固的血浆附着在菌体表面或将细胞包围,保护细菌不被吞噬细胞所吞噬或不受体液因子作用。
2、 链激酶:由乙型溶血链球菌产生,能激活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为溶纤维蛋白酶,使局部纤维蛋白屏障溶解,便于细菌和毒素扩散。
3、 链道酶:由乙型溶血链球菌产生,可分解粘稠脓液中的DNA,使脓液变稀,有利于细菌向体内扩散。
4、 透明质酸酶:由产气荚膜杆菌产生。能分解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水解后失去粘性而松弛,细胞间隙增大,有利于细菌向组织中扩散。
5、 胶原酶:由产气荚膜杆菌产生。可水解肌肉和皮下胶原组织,使组织崩解,便于细菌向组织中扩散。
毒素: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
外毒素:有些致病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合成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素。主要由某些革兰氏阳性菌产生,少数革兰氏阴性菌也能产生。其化学组成是蛋白质,毒性强,抗原性也强,对组织有选择性,引起特殊病变。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成分,细胞裂解时释放。化学组成为脂类。无组织细胞选择性,引起毒性大体相似。小量内毒素可引起发热,大量引起白细胞反应,严重时导致内毒素休克。毒性比外毒素低,抗原性也弱,但耐热稳定。

常见的病原性细菌
1、 球菌
根据革兰氏染色性的不同,分成革兰氏阳性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卡他球菌、干燥奈氏球菌)两类。
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球菌称为病原性球菌,由于这类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故又称为化脓性球菌。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及淋球菌。
葡萄球菌
形态:球型或椭圆型。直径0.4-1.2微米。致病性葡萄球菌一般比非致病株小,且各个菌体的大小和排列也较整齐。典型的葡萄球菌排列呈葡萄串状,是因为在繁殖时向多个平面不规则分裂的结果。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一般呈典型排列;在脓汁或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常为双球或短链状,易误认为链球菌。葡萄球菌无鞭毛、无芽孢,一般不形成荚膜。
是一群革兰氏阳性球菌,常堆聚成葡萄串状,为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之一,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空气、土壤、水及物品上,也常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皮肤及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大部分是不致病的腐物寄生菌。
葡萄球菌在皮肤表面上可生存较久,常隐藏在毛囊、汗腺及皮脂腺内。在进行注射、外科手术时,如不严格消毒,易引起化脓性感染。
分类:根据色素、生化反应不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金葡菌致病力强,表皮葡菌偶尔致病。
敏感性:对碱性染料敏感,对青霉素、金霉素、红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链霉素中度敏感,对氯霉素和磺胺类药物敏感性差。近年由于广泛应用抗生素,抗药菌株逐年增多。金葡菌对青霉素G的抗药株高达90%以上。
致病物质: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肠毒素
所致疾病:
局部感染:主要引起毛囊炎,痈,蜂窝组织炎,伤口化脓等,还可引起气管炎、肺炎、脓胸及中耳炎
全身感染:引起脑膜炎、心包炎、心内膜炎、败血症及脓毒血症等。主要由金葡菌引起。
食物中毒:食入含肠毒素的食物后,经2-6小时可发生急性肠胃炎
葡萄球菌性肠炎:正常人肠道中有少量金葡菌存在,当优势菌(大肠杆菌、脆弱类杆菌)因抗菌药物的应用而被抑制或杀灭后,抗药的金葡菌趁机繁殖而产生肠毒素,引起以腹泻为主的临床症状,其本质是一种菌群失调性肠炎。特点为肠黏膜被一层炎性假膜所覆盖,该假膜由炎性渗出物、肠粘膜坏死块和细胞组成。
链球菌
形态:球型或卵圆形,直径0.5-1.0微米。呈链状排列,链的长短不一,短的由4-8个细胞组成,长的20-30个。链的长短与菌种和生长环境有关,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链较长,固体培养基中短。无芽孢或鞭毛。培养早期可形成荚膜,随时间的延长消失。细胞壁外有菌毛样结构。
是化脓性球菌中另一大类常见细菌,可分为致病和非致病两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中多数是非致病菌,少数可引起人类化脓性炎症,猩红热,丹毒,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和链球菌变态反应性疾病。
分类:根据溶血现象分类,(按链球菌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产生溶血与否及其溶血性质而进行分类)。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致病能力强
丙型链球菌(不溶血链球菌)无致病力,偶尔引起感染。
敏感性:抵抗力不强,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在干燥尘埃中可生存数月。对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磺胺药敏感。
致病物质:脂磷壁酸,M蛋白,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链球菌溶血毒素,红热毒素
所致疾病:可分为化脓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痈,脓疱疮等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还有扁桃体炎,咽炎,咽峡炎,鼻窦炎,产褥热,中耳炎,乳突炎等其他系统的感染)
中毒性(猩红热),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炎)
奈瑟氏菌
形态:(淋球菌)呈肾型或豆型,成双排列,直径0.6-0.8微米。无芽孢、无鞭毛、一般无荚膜,但有菌毛。
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包括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干燥奈氏球菌等
2、 肠道杆菌
形态:两端钝圆的短杆菌,无特殊排列,不形成芽孢,多数具鞭毛。
是一群寄居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性状近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多数不引起疾病,为条件致病菌。少数(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为肠道致病菌。
埃希氏菌
形态:(大肠杆菌)两端钝圆,长约2-3微米,宽0.6微米。有时近球型。有鞭毛,能运动,周身有菌毛。
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一般不致病。其中最重要的为大肠杆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大肠杆菌侵入肠外组织或器官时,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致病力强,为致病性大肠杆菌。
敏感性:对热的抵抗性较强,在自然界的水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金霉素敏感。目前抗药菌株较多。
致病物质:粘附素、肠毒素、K抗原
所致疾病:
肠外感染:大肠杆菌移居肠外组织或器官时引起肠外感染,以化脓性炎症最常见,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和手术后创伤感染,败血症。
腹泻
沙门氏菌
形态:短杆菌,长1-3微米,宽0.4-0.9微米。有鞭毛,能运动,多数有菌毛,无芽孢,无荚膜。
革兰氏阴性菌。对人致病的主要有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以及引起食物中毒与败血症的沙门氏菌。
敏感性:抵抗力不强,在水中能存活2-3周,治疗伤寒常用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
致病物质:侵袭物质,内毒素,肠毒素
所致疾病:肠热症(即伤寒和副伤寒)
胃肠炎(食物中毒)
败血症:细菌随血至组织、器官可导致感染,如脑膜炎,骨髓炎,胆囊炎,心内膜炎等
志贺氏菌
形态:杆菌,长约2-3微米,宽0.5-0.7微米。无荚膜,不形成芽孢,无鞭毛,有菌毛
革兰氏阴性杆菌,是细菌性痢疾病原菌,故称为痢疾杆菌。
敏感性:抵抗力弱,在水中生存数日,对酸敏感,对氯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磺胺敏感,首选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
致病物质:侵袭物质、内毒素、外毒素
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
3、 绿脓杆菌
形态:杆菌,菌体长短不一,球杆状,丝状。单个,成对或短链排列。菌体一端有1-3根鞭毛,活动活泼。无荚膜,无芽孢。
为假单胞菌属代表菌,为条件致病菌。除自然界广泛存在,正常人的皮肤、肠道和呼吸道均有存在。革兰氏阴性。
敏感性:对紫外线抵抗力强,对青霉素不敏感,对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敏感,易产生耐药性。
致病物质:绿脓杆菌外毒素,蛋白分解酶,细胞溶解毒素,内毒素与原内毒素蛋白质。
所致疾病:局部感染常见烧伤或创伤部位、中耳、角膜、尿道和下呼吸道,也引发心内膜炎、胃肠炎、脓胸、败血症。
绿脓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其引发的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9-10%,个别到18-20%。
外膜通透性 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他抗生素有更强的通透屏障
β-内酰胺酶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发生改变引发耐药。
4、 棒状杆菌
革兰氏阳性菌,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为白喉杆菌。
敏感性:对寒冷、干燥和日光抵抗力强,对热和一般的消毒剂敏感。对青霉素敏感。
致病物质:白喉毒素、索状因子
所致疾病: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
5、 分枝杆菌
主要有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
敏感性:对干燥的抵抗力特别强,对酸碱抵抗力强,对日光,酒精,紫外线抵抗力弱
6、 厌氧芽孢杆菌
主要有破伤风杆菌
7、 螺旋体
一类细长、柔软、富有弹性、弯曲呈螺旋状、活动活泼的单细胞微生物。具有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其细胞壁具有胞壁酸,具有无定形的核。
主要有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
8、 支原体
一类无细胞壁,能在体外营独立生活的、最小的单细胞微生物。主要有肺炎支原体。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治疗无效。常用庆大霉素、红霉素、链霉素治疗。
由于其不具有细胞壁,因而形态不定,常呈多形性。有球型,丝状,环状,星状和螺旋形等。
9、 衣原体
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物,在细胞内繁殖有其独特的生活周期。
主要有沙眼衣原体属、鹦鹉热衣原体。常用利福平,四环素,红霉素治疗。
呈圆形、椭圆型颗粒,直径0.25-0.5微米。
10、 立克次体
一类微小的球杆状微生物,革兰氏阴性,专性细胞内寄生物。
引发疾病有斑疹伤寒,Q热
形似小杆菌,具多型性,常呈双排列。
病毒
一类体积十分微小,结构简单,含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必须在生活的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缺乏细胞具有的细胞器,缺乏必要的酶系统,所以病毒必须在生活的细胞中才能增殖。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能量、酶和生物合成场所,才能合成病毒的蛋白质和病毒核酸,并装配成成熟的病毒颗粒,再以一定的方式从细胞释放,完成其增殖周期。主要有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肝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HIV等。

⑼ 何谓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嗯,可知道人类疾病的微生物有哪些种类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在我国教科书中,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香菇等。还有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

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空间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细胞结构分类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

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⑽ 微生物按与人类疾病关系分,可分为哪几种

微生物(microorganism)简称microbe)是包括细菌 病毒 真菌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 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一般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 细菌。病毒 真菌 放线菌 立克次体 支原体 衣原体 螺旋体。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 无处不在 无处不有 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 广泛涉及健康。医药 工农业 环保等诸多领域
由于微生物学各种方法的出现 许多严重危害人畜的病原微生物分离出来 如炭疽芽胞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 肺炎链球菌 伤寒沙门氏菌 结核分枝杆菌 鼠疫巴斯德氏菌等。科学发明了减毒型牛痘结核杆菌制成的别错过 让人类在病原菌的面前 有了主动性 上世纪初的青霉素的出现 引发了发掘抗生素宝库的热潮 链霉素 绿霉素等相继出现 如今 基因工程菌药物的应用 更是带来巨大的医疗价值和商业价值。微生物酵素的美白 抗衰老 去痘和防腐的美容功效 微生物酵素就是益生菌 益生菌(probiotics)是指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 达到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活菌剂及其代谢产物 益生菌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角落里面 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 乳酸菌。双岐杆菌 放线菌 酵母菌等

阅读全文

与与人类健康有关的病原微生物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8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