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进化生物学 进化论的理论来源包括几个方面互相之间有何联系
生物进化论,简称进化论,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进化(Evolution),是指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过程。地球上原来无生命,大约在30多亿年前,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了原始生命,其后,生物不断的进化,直至今天世界上存在着170多万个物种。生物进化论最早是由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提出的,在其名着《物种起源》有详细的论述。进化论有三大经典证据: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和胚胎发育重演律。
达尔文(1809~1882)是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主要奠基人。达尔文学说是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但学说的中心是选择,特别是自然选择。而自然选择又是在人工选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人工选择学说。他认为,现在的许多家养动物和载培植物,都起源于野生类群。它们在人们有计划的选择下,使有益于人类的变异逐渐积累和增强,实际上是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这一学说有三个要素:一是有变异存在;二是这种变异能够遗传;三是人类对变异可以选择。三者缺一不可。
(2)自然选择学说。首先,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一切生物都有变异特性,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生物。变异可分为一定变异和不一定变异两种。所谓一定变异是指同一祖先的后代,在相同的条件下可能产生相似的变异。如气候的寒暑与毛皮的厚薄,食物的丰匮与个体的大小。所谓不定变异是指来自相同或相似亲体的不同个体,在相同或相似条件下所产生的不同变异。如同一白色母羊所生羊羔中,可能有白、黑或其他颜色。同时,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高度的繁殖率与自下而上竞争能力。生物有着繁殖过剩的倾向,但由于食物与空间的限制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每种生物只有少数个体能够发育与繁殖。达尔文还认为:生物在生存竞争中,对生存有利的变异个体被保留下来,而对生存不利的变异个体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只有适者才能生存,但适应对生存也只有相对的意义,一旦生活环境改变,原来的适应就可能变为不适应。最后,达尔文认为:通过自然选择形成新物种。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的兴起,结合生物学其他分支学科的新成就,对生物进行化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的见解,即现代达尔文学说,或称综合性进货机理学说。该学说认为生物化是在群体中实现的,其主要论点为:①突变(达尔文所说的不定变异,即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为生物进货提供了原材料。②基因频率与遗传平衡。其因频率就是该基因在一个种群中的数量。一个种群在一定条件下,后代与亲代的基因频率可保持不变,这种基因各代保持稳定的状态为遗传平衡。生物的进化是以种群为单位而实现的。③自然选择与基因频率的演变。种群的演变,标志着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主要由于突变和种群间的基因迁移,而这些因素必须在自然选择的主导作用下才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④适合度与选择压力。适合度是指生物生存和生殖并将基因传给后代的能力。所谓选择压力是指自然选择作用于某一种群效果的衡量标准。⑤隔离。新物种形成有三个阶段:突变→选择→隔离,由于地理隔离,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形态、习性甚至结构进一步分化,就产生生殖隔离,进而形成新种。
我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当物理科学的本科生和生物学的研究生时,我相信所读课本中每一句话。我知道课本中会有错字和与事实相违的小错,我对它们超越证据的哲学观也有怀疑,但我以为我受的教育大致上是真确的。
可是,当我即将完成细胞及发育生物学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博士学位的时候,我发现我所有的课本中,有关生物进化的部分,都有明显误导学生之处:就如脊椎动物胚胎非常相似的图画,显示所谓从同一祖先而来的证据。但是身为一位发育生物学家,我知道这些图是假的。它们不但扭曲了声称所代表的胚胎,还故意遗漏了最早期的胚胎,因为它们其实很不一样。
我对胚胎图的评价在1997年得到了证实。英国胚胎学家李察森 (Michael Richardson) 与合作者在《解剖与胚胎学》期刊 (Anatomy and Embryology)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比较了课本中的图画和真实的胚胎。后来美国前卫的期刊《科学》(Science) 引用了他的话:“看来这成了生物学上最着名的假冒 (fakes)。”
㈡ 进化生物学
D错误很明显,达尔文进化论核心有四个:
一般进化论:物种是可变的,现有的物种是从别的物种变来的,一个物种可以变成新的物种。这一点,早已被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观察、实验所证实,我们现在甚至可以在实验室、野外直接观察到新物种的产生。所以,这是一个科学事实,其可靠程度跟“地球是圆的”、“物质由原子组成”一样。在今天,除了极其个别的由于宗教信仰偏见而无视事实的人,实际上已无生物学家否认生物进化的事实。
二,共同祖先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来自共同的祖先。分子生物学发现了所有的生物都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生物化学揭示了所有生物在分子水平上有高度的一致性,最终证实了达尔文这一远见卓识。所以,这也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科学事实。
三,自选选择学说: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自然选择的存在,是已被无数观察和实验所证实的,所以,这也是一个科学事实。但是,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自然选择的使用范围并不象达尔文设想的那么广泛。自然选择是适应性进化(即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的机制,对于非适应性的进化,有基因漂移等其他机制。也就是说,不能用自然选择来解释所有的进化现象。考虑到适应性进化是生物进化的核心现象,说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也是成立的。
四,渐变论:生物进化的步调是渐变式的,是一个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累积微小的优势变异的逐渐改进的过程,而不是跃变式的。
第四点说明达尔文也在说明获得性遗传,即环境因素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B前面一句是对的,后面一句错,生物分为纲,门,科,属,种,一个属中的所有物种可能起源于同一个祖先物种,一个门中就不一定了.故门具有同一结构图案是亲缘关系和共同起源的证据错误.
C动物胚胎发育过程都有相同的机制和物质条件,故个别动物胚胎发育所遵循的规律也是整个动物界发育所遵循的规律.
A嘛,知道B错误就知道A对了.
..................这题不好解啊......................累啊!!
㈢ 如何促进团队合作
一直以来,微观经济学都基于这样一种假设:人人都是自私的,他们之所以原意给别人提供服务和产品,是因为这样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这就是被称之为“无形之手”的市场的力量。基于这种假设,我们总是根据物质激励、奖励和惩罚来建立制度和组织,推动人们去实现公共、企业和社区的目标。 然而,这个假设很可能是错的!在进化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实验经济学等众多领域,研究人员都发现人类实际上并非我们认为的那样缺乏合作精神、自私自利,可以说,人类根本就不是天生那么自私的。进化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也从神经学和遗传学方面找到了证据,证明人类是乐于合作的。 对于企业管理来说,这意味这什么呢?这意味着,利用控制手段或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来激励员工,已经行不通了。企业应该通过鼓励参与和沟通以及树立共同使命感和认同感,来建立制度。如果企业能够帮助员工调动并发扬慷慨的合作精神,而不是认为他们只想着自身利益,这样的管理风格往往会更加有效。 哈佛法学院教授约哈伊.本科勒通过分析众多学科有关人类合作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工具,能够帮助企业高管建立合作制度。在建立一个合作制度时,首先要确保制度构建的真诚性。绝大多数人都很聪明,他们会根据不同的情境构建方式做出不同的反应,因此情境构建要符合现实并确保真诚,这样合作才会持久。 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受到公平的对待,公平的企业价值观对合作至关重要。通过讨论、解释并强化哪些事情是正确的或符合道德的,人们就会更多地去做这样的事。合作制度的准则必须更多地以社会规范而不是正式规则为依据,它们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或可塑性以适应变化,还必须透明,让成员感受到公平。 除此之外,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非常重要。促进合作的关键是,建立的制度能吸引参与者的内在动机,而不是只考虑监督人们,并根据他们的行为予以奖惩。要想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我们不仅要为他们提供物质回报,还应该让合作变得社会化、自治化、有回报,甚至充满乐趣,从社会和智力角度去激励他们。 合作依赖于长期的直接互惠和间接互惠,但这种合作制度很容易受到破坏,而信誉是对抗这个问题的最有力工具。在合作型组织中,参与者之间的沟通也非常重要,人们经常沟通,就会更有同理心,更加信任别人,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案。同时,培养同理心与团结精神也能让团队更能团结一致,为集体利益着想。 在设计合作制度时,除了创造力、驱动力、灵活性和多样化,我们还必须考虑社会良知和真实人性。在当今世界,适应能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似乎已成为组织和个人发展壮大的先决条件。这些素质不好监督和量化,但对于组织的长期稳定发展非常重要,一个合作型组织应该透过内在动机去展现这些素质。
㈣ 生物进化过程
生命的诞生
如果说海洋动物登上陆地历史不长,是由于生物大爆炸在5亿年前才发生,是可以理解的,但植物也很晚才来到陆地,这似乎就不好理解了。一种解释这仍然是因为氧气,氧气所形成的臭氧层能屏蔽可以穿透其它气体的紫外线,有了臭氧层,生命才能离开能防护紫外线的海水在陆地上直接面对太阳。地球大约在4亿年前形成了臭氧层,于是生命就在这个时候大规模地转移到陆地。
陆地和海洋的进化衔接,可以用今天仍然活着的古老的总鳍鱼来演示,一个纯粹的深海鱼类,却长着类似陆地动物的腿,显然,当时有很多鱼用腿走上了陆地,而这条鱼的祖先因为勇气不够又退回去了。我们就是那些勇往直前者的后代,我们身体中,都是勇敢者的基因。
不过,生命真正的登陆,不只是靠鱼长腿,还依赖于地球核心的动力,因为生命星球上的充满水分的气候,必然要侵蚀地貌,如果没有造山的机制,那么地球上有过的山脉早就被磨平了,平地就意味着没有河流。而没有河流的陆地,生命是不可能深入的。然而地球有一个造山的发动机,这就是转动的热核,核心的岩浆通过层层地幔向上传导热量,由它而引发的造山运动从来没有停止,这种造山运动几乎每隔一亿年就把地球的面貌彻底地修改一次。最近的一次最大规模的造山运动,离我们只有4千万年,它造就了地球上最高的喜玛拉雅山脉和辽阔的青藏高原,同时也影响了至少半个地球的生态和人类文明的布局。
地球上的山脉和河流都是年轻的,生命的气候对地球表面的磨损要求地球不停地去修复,保持地表上永远的高低不平,从而使生命在使用地球的陆地之后,还能享受到由河流所贯穿的通向陆地深处的生命链,我们的地球在40多亿岁的高龄,依旧蕴藏着沧海桑田的生机。
从地心传递的整个地球的活力对生命的存在、进化,都有着其它的和我们类似的星球不可比拟的优势,金星上也有高山,甚至比地球上的山脉还高,但它们是几十亿年前形成的,只是气候干燥没有被磨损掉,其它的岩石行星也都是这种苍老,不知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必然,总之一个没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它的表面物理动态也近乎于停滞。
地球的活力不只是制造山脉和河流,它甚至改变整个大陆的形状,当地心的热核一旦觉得热散得不舒服,就会把陆地拱开,就像一个婴儿踢被子一样,这个踢的过程,就是大陆漂移,在最近的两亿多年中,地球的大陆曾经从远古的3块,在一亿年前合成一块,接着又分开成今天这样。
这种漂移不管是分,是合,都给生命的进化模式带来巨大的影响。今天的大陆,据考察是自有生命登陆以来板块分割得最多的状态,而每块大陆显然都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实际上,由孤立导致的生物多样性似乎比其它因素导致的多样性更加明显,而我们的祖先——灵长类,就是在大约6000万年前,相继在大陆板块相互漂移得最远的时候诞生的。
生命的登陆
地球充满活力,是因为地球的旋转,这种旋转保护生命自远古存在并一直推动生物进化到智能文明,但是,今天的智能文明,却并不需要地球旋转得太快,因为过快的旋转所引发的太多的地震、火山或者狂风都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我们运气很好,地球有一颗卫星——月亮。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80分之一,但它的引力足以成为一个给地球这个转轮安置的无形刹车,不断给地球的自转减速,在以往的40多亿年里,月球至少使地球自转速度减慢了一半,而月球也随着地球的转速减慢放松了对它的束缚,逐渐地离地球远去,远到当人类出现之后,从地球上看它的表面直径和太阳的表面直径正好吻合,这给人类观测太阳的活动规律,带来极大的方便。
由月球造成的海洋潮汐每时每刻都抚摸着陆地,正是这个把小小贝壳推动的力量,亿万年来,亿万次的摩擦,终于使地球的转速逐渐地从每天10个小时的昼夜交替,减慢成24个小时。
月亮留给我们足够做美梦的温馨长夜,它赠给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是地球有史以来最稳定的地壳。
月球离地球只有38万公里,因此人类可以看到它的表面轮廓,但无论人们怎样想象月球上的神话,月球却是一颗死星球,月球和地球在同样的距离得到太阳的光辉,然而由于月球比地球小得多,它们的命运就完全不同。
类似月球的卫星
但宇宙是复杂的,像月球这样的小天体如果遇到一些特殊的外在条件,它们的表面会发生难以想象的事情,在太阳系大行星的周围,有很多类似月球这样的卫星,它们虽然离太阳很远,但却由于它们靠近引力巨大的行星,于是它们出现了和我们的月亮完全不同的情况。
木星是太阳系里最大的行星,质量比地球大300多倍,拥有16颗卫星,其中有4颗和月亮差不多大,它们应该和月亮的表面状态相似,但情况完全不同。其中的木卫1离木星最近,于是,木星的巨大引力搅动了它内部的热能,这些热能源源不断地从核心喷出,形成火山,火山的岩浆早已多次覆盖了这颗星球的表面,从现在的情形看,火山依然在猛烈地喷发,不知道它已经喷了多少岁月和将要再喷多久,然而,一个天体上有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动态,对于我们研究生命起源是非常宝贵的。
而木卫2则是一个在零下170度的寒冷太空中,居然可能拥有液态水的天体,——外面是冰,里面是水,它的冰层有被木星潮汐力撕扯后重新冻结的痕迹,这也许会证明除了核聚变能以外,引力能也可以创造液态水,那么这也许意味着在远离恒星的地方也会有生命,因为液态水被认为是生命存在的最直接的条件。
木星的成份基本都是氢气,超新星制造的重元素在宇宙所占的比重毕竟很少,所以大部分还都是像氢气这样的古老物质。土星是最典型的氢气的产品,因为它的比重比水还轻,但它的美丽的光环却是重元素,土星的光环基本上是由岩石和冰块组成,巨大的土星和它的稀薄的光环的物质比例,大概就代表了太阳系里宇宙的原始物质和超新星制造的重元素的之间的比例关?/ca>
参考资料:http://www.pge.net.cn/ks/kyk/www/public/show.php?ArticleID=33667
达尔文主义
Darwinism
英国生物学家C.R.达尔文创立的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即通常所指的进化论。达尔文运用大量地质学、古生物学、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方面的材料,特别是他在环球航行期间以及研究家养动植物时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令人信服地证明了现存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逐渐演化而来的,揭示了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因,从而使进化论真正成为科学。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包括变异和遗传、生存竞争和选择等。变异是选择的原材料,在生存竞争中,有利的变异将较多地保存下来,有害的变异则被淘汰。有利变异在种内经过长期积累,导致性状分歧,最后形成新种。生物就是这样通过自然选择缓慢进化的。英国生物学家A.R.华莱士与达尔文同时提出了类似思想,并于1889年第一次把达尔文的学说称为“达尔文主义”。达尔文主义的着名代表人物还有T.H.赫胥黎和E.H.海克尔。
达尔文主义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它的产生不仅是生物学的伟大革命,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具有巨大的哲学意义。它用自然选择的进化学说合理地说明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从而有力地打击了唯心主义的特创论和目的论利用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长期宣扬的上帝有目的地创造生物的观点,这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伟大胜利。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评价达尔文的进化论,并把它引为自己学说的自然史基础。唯心主义者则试图利用达尔文主义宣扬他们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观点,产生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庸俗进化论等流派。围绕达尔文主义所展开的哲学斗争,一直延续至今。
在达尔文时代,细胞学说刚刚建立,遗传学尚未成为科学,因而达尔文主义没有也不可能揭示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此外,达尔文还过分强调了生物的缓慢进化。19世纪末叶以来,出现了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学相结合的趋势,各门生物科学的新成就使达尔文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见新达尔文主义、综合进化论)。
新达尔文主义
neo-Darwinism
http://www.cle.com:8080/cp/?article=284/%E6%96%B0%E8%BE%BE%E5%B0%94%E6%96%87%E4%B8%BB%E4%B9%8919125.html
C.R.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和A.魏斯曼的种质学说相结合的一种生物进化理论。新达尔文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创立者是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美国遗传学家T.H.摩尔根、英国遗传学家J.A.汤姆逊也是有影响的新达尔文主义者。1896年,G.J.罗马尼斯首次将这种理论称为“新达尔文主义”。
19世纪下半叶,细胞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陆续发现了细胞核、染色体以及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重要事实。在这些成就的基础上,魏斯曼通过自己的实验研究,认真探讨了遗传和进化问题。他做了着名的小鼠尾巴切割实验,发现连续切割22代,小鼠尾巴并未变短,他由此否定获得性状遗传(见拉马克主义)。魏斯曼提出,生物体由种质和体质所组成。种质即遗传物质,专司生殖和遗传;体质执行营养和生长等机能。种质是稳定的、连续的,不受体质的影响,它包含在性细胞核主要是染色体里。获得性状是体质的变化,因而不能遗传。魏斯曼认为,进化是种质的有利变异经自然选择的结果。1917年,摩尔根提出“基因论”,把魏斯曼的种质发展为染色体上直线排列的遗传因子、即基因。新达尔文主义是进化学说发展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魏斯曼把遗传学和自然选择学说结合起来,开创了进化论研究的新方向。他首次区分种质和体质,指明了遗传的物质基础及其连续性,在遗传机制上补充了达尔文的观点。这是新达尔文主义的重要贡献。然而,魏斯曼把种质和体质绝对对立起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达尔文主义·新达尔文主义·现代达尔文主义
http://www.chinawuli.com/view.asp?id=352
文/马铁山 郝改莲
1 达尔文主义
�亦即达尔文学说,它是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等着作中,从分类学、形态学、胚胎学、生物地理学、古生物学等方面,列举事实证明不同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古代生物和现代生物之间有着共同的祖先;现代生物是远古少数原始类型按照自然选择的规律逐渐进化的产物。它是一个庞大的生物进化体系。在达尔文学说的科学体系中,最主要的是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随后,英国的赫胥黎、德国的海克尔等称赞并接受达尔文主义,同时也在不同方面发展了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成为达尔文主义学派。
�达尔文进化学说,回答了拉马克所不能解释的许多问题,是当时最完满的进化理论。该学说在思想方面、学术内容方面和科学方法方面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是在许多方面也引起了争议。首先,达尔文关于生存斗争的论述包括多个方面,即生物跟无机自然条件的斗争;跟同一物种的斗争——种内斗争;跟不同物种的斗争——种间斗争。但他主要指的是繁殖过剩所引起的种内斗争。显然,达尔文的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事实上,生命自然界各类生物之间,既包括冲突,也包含和谐;既包含对抗,也包含合作。达尔文则过分强调“斗争”这个侧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种种联系。其次,他把繁殖过剩所引起的生存斗争当作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力是不恰当的。事实上,没有繁殖过剩,物种也会变异,旧种也会绝灭,新的更发达的种也会取代它们。第三,达尔文的某些主张仍然得不到现代科学的支持。达尔文同意生物在环境条件影响下获得的新性状可代代遗传。达尔文的这种获得性遗传(拉马克提出)假说作为科学上的一个普遍规律,仍然得不到充分的证明。
�2 新达尔文主义
�新达尔文主义是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提出的,魏斯曼、孟德尔、德弗里斯和摩尔根等都是有影响的新达尔文主义者。他们组成了新达尔文主义学派。魏斯曼(August NeoDarwinism Weismann,1834~1914)反对达尔文的获得性遗传的思想,但同时又接受了达尔文自然选择的一般概念,并把这种选择机制推广到种质,提出了“种质论”,即生物体是由种质和体质组成的。种质是生殖细胞,体质是体细胞,因此,新物种的形成是由种质产生的,二者不能转化。环境条件只能引起体质的改变而不能引起种质的变化,因此获得性是不能遗传的。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1822~1884),奥地利遗传学家,他提出了“遗传因子说”,即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以自成单位的因子存在着。他们可以隐藏不显,但不会消失。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成对因子互不干扰彼此分离;通过因子重组再表现出来。孟德尔的观点说明了支配遗传性状的是因子,而不是环境。这与达尔文获得性遗传的说法显然不同。德弗里斯(Hugo De Vries,1848~1935),荷兰植物学家,他提出了“突变论”,他认为进化不一定像达尔文所讲的那样,通过微小变异(连续变异)而形成,他说变异可以是一种不连续的,由突变引起而直接产生新种。显然,在德弗里斯看来,自然选择在进化中的作用并不重要,只是对突变起过筛作用。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1866~1946),美国细胞遗传学家。他提出了“基因论”,他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从而确立了不同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也就可以根据基因的变化来判断性状的变化了。摩尔根认为,生物的基因重组是按一定的频率必然要发生的,它的发生与外界环境没有必然的联系。并认为,这种变异一经发生就以新的状态稳定下来。因此获得性状是不遗传的。
�新达尔文主义学派尽管提出了“种质论”“基因论”“突变论”等,但也有许多地方引起了争论。首先,新达尔文主义是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的,而进化是群体范畴的问题。因此,这一学说在解释生物进化时,在总体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新达尔文主义学派中的多数学者,漠视自然选择学说在进化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他们不可能正确地解释进化的过程。
�3 现代达尔文主义
�也称综合达尔文主义,是以乌克兰遗传学家杜布赞斯基《遗传学和物种起源》(1937年出版)一书的问世为标志的。杜布赞斯基在此书中提出的“综合理论”是现代达尔文主义的理论基础。综合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机制的研究属于群体遗传学的范围。(2)突变、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及生物进化中的3个基本环节。他认为,突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突变不仅能产生大量的等位基因,还可以产生大量的复等位基因,从而大大增加了生物变异的潜能。随机突变一旦发生后就受到选择的作用,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有害的突变消除,而保存有利的基因突变。其结果便造成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这才使新的生物基因类型得以形成。群体的基因组成发生改变以后,如果这个群体和其他群体之间能够杂交就不能形成稳定的物种,也就是说,物种的形成还必须通过隔离才能实现。这是他早期提出的综合理论,又称“老综合理论”。1970年,杜布赞斯基又发表了他的另一本书《进化过程的遗传学》。在这本书中,他又对以上综合理论进行修改,他认为在大多数生物中,自然选择都不是单纯的起过筛作用的。在杂合状态中,自然选择保留了许多有害的甚至致死的基因,其原因就在于自然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选择机制或模式。这一思想相对于“老综合理论”成为他的“新综合理论”。
�杜布赞斯基以上的综合理论,综合了自然选择学说与基因论两种观点,吸取了达尔文学说的精华,又提出了自然选择模式概念,从而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选择性,他又引入了群体遗传学的原理,弥补了新达尔文主义基因论的不足。他用分子生物学和群体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阐明了生物进化过程中内因(生物的遗传变异)和外因(环境的选择)、偶然性(遗传变异)和必然性(选择)的辩证关系。尽管如此,在进化理论研究的一些重要问题上,杜布赞斯基的综合理论还不能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如生物体新结构、新器官的形成等比较复杂的问题,单纯用突变、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的理论是不能完全解释的。如果离开了生活方式的改变,离开了习性与机制变异的连续作用,离开了与其他器官的相互影响,很难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此外,这一学说把实验方法理解为研究生物进化问题的惟一手段也是不恰当的。
.
化石(fossil) 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活动遗迹。化石一词源自拉丁文fossillis,意为挖掘。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为研究地质时期的动、植物生命史提供了证据。中国古籍中早已有关于化石的记载,如春秋时代的计然和三国时代的吴晋,都曾提到山西省产“龙骨”,“龙骨”即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的化石;《山海经》也有“石鱼”(即鱼化石)的记述;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有对琥珀中古昆虫的记述;宋朝沈括对螺蚌化石和杜绾对鱼化石的起源,已有了正确认识。迄今,发现最早的细菌化石为距今35亿年前的澳大利亚瓦拉翁纳群中的丝状细菌化石。
1、生物进化是否有一部分是通过遗传变异进行的?
生物进化完全是遗传变异的结果。所有生物最初的形式都是单细胞的,由于环境的变化,比如紫外线在生命之初是很强烈的,造成生物变异非常频繁,于是大量新物种产生。这种单细胞的变异是非常不稳定的(日本发生过一起大肠杆菌变异致病案件,就是因为单细胞不稳定,很容易变异,并且大量复制,以至成灾。现在人们也利用单细胞的不稳定性诱导新特性用来科研或生产),因此,物种非常繁多,但遗传性状保持不好,所以物种剧增。后来,出现了多细胞生物,遗传开始占主导地位,变异虽然也是推动进化的动力,但已经不再频繁发生了,这样才能保证父母生出的子女还是同一物种,不会父母是狗,子女成猫,也不会龙生九子了。这样才能让物种繁衍。当然,随着环境的变化,物种不会静止不变,他们也有变异,于是就出现了分化,同时,适应环境的个体可以存活,并把好的性状遗传给后代,不适应的就走向灭亡,他们无法留下后代,从此绝种。这就是自然法则,适者生存。
2、生物进化是否受生物的生活经历(生活记忆)影响?
生活经历是可以影响物种进化的,比方说,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有很多不适应环境的旁枝都灭绝了(有些是可以吃草的,现在的人就不可以),而人类着一支却不断变异,并保留性状,适应环境变化,淘汰不适应者(没有变异的,或不良变异的),存活下来。所谓生活记忆,是因为他跟父母基因相似,生活环境相同,造成的,如果换一个环境他可能就记不住父母的习性了,比如狼孩。
3、如果上述2个问题的答是都是肯定的,那是否就意味着克隆技术可以复制母体部分生活记忆或者由于生活记忆而造成的遗传变异?
克隆技术只能保留形态特征和某些疾病特征(遗传病),但不能保留并遗传记忆特征,因为后天形成的记忆改变不了基因结构,也得不到遗传。比如酵母可以在富含葡萄糖的坏境生活,它的消化葡萄糖的酶很多,后代突然改到果糖环境,这时候他的后代也能生存,并且消化果糖的酶活跃起来,葡萄糖酶就弱化了。
试问,西特勒的遗传基因可不可能会产生对犹太人排斥的本能的变异?克隆技术是否会将这一变异移植到克隆体上?
如果克隆一个希特勒,让他生在中国,那他只会排斥日本人,而不是犹太人。喜好与后天的因素关系更大,也就是记忆因素。这种记忆与生存与否的切身利益没有关系,也不会影响变异的方向。变异是随机的,但变异的方向受环境压力的影响。
㈤ 怎样学好《进化生物学》
《进化生物学》是自学考试生物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由于该课程内容大多比较抽象,发生在远古时代的变化也不可能再现,很多理论仍停留在假说阶段,与中学生物教学联系又不够紧密,所以不少学员感到学习这门课程很吃力,有畏难情绪,一、浏览全书,知其梗概,把握整体首先,要先看目录。我把全书化整为零,按照内在联系,把各章整合为几个单元。第一单元:生命及其在地球上的起源,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第二单元:生物表型的进化;生物遗传系统的进化。第三单元:生物的微观进化、宏观进化,生态系统的进化。其它各章如生物发展史、物种与物种的形成、分子进化和分子系统学、人类起源与进化等是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按照章节顺序,仔细通读,主要目的是理解、熟悉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同时兼顾记忆;对重要的概念、原理、假说及难点和疑点问题,可以自行设计符号进行标记,在书页空白处可
㈥ 分析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形成的,他们进化的规律是怎样形。求你原谅
什么决定了生物多样性?
陆地和海洋中存在着无数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使这个世界变的完美:将阳光转化为能量,供给其它生物,并使碳和氮在无机和有机两种形式之间转化,改变着地球的景观。
在一些地方和一些群落中,存在着成百上千的物种,然而在其它地方和群落中,只有很少的物种存在。例如,比起高纬度地区,热带是一个物种的天堂。生物学家试图阐明这其中的原因。环境和生物的相互作用,生物之间的关系在增加或者降低生物多样性方面起了关键作用。人类的干扰,捕食者-猎物之间的关系和其它的食物链上的关系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这些因素和其它的力量到底如何共同作用形成了多样性?这至今是个迷。
这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缺少最基本的数据。例如,我们至今不知道地球上到底存在多少植物和动物。研究者甚至还不能开始预测微生物的种类和数目。研究进化的科学家也缺少一个标准的时间尺度,因为进化的发生会从几天持续到几百万年。而且,同一个物种内的变化会跟两个相近物种之间的变化几乎相同。我们也不清楚什么样的基因变化会导致一个新物种的产生,基因对物种形成的真正影响到底是什么。
揭示多样性形成的原因需要全面的跨学科的合作,包括古生物学的提示,实地的考察,实验室的工作,基因组的比较和有效的数据分析。一些大的项目,比如联合国千年计划和世界范围内海洋微生物基因的鉴定,将增加基础的数据,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预测一个物种如何分裂成两个物种的模型将会有一定的帮助。一个研究基因在发育进化中作用的新学科——“进化发育生物学”(evolutionary developmental biology,evo-devo)出现。所有的这些努力,在阐明生命的历史上仍有一段很远的路要走。
古生物学家已经在跟踪许多物种过去一千年内分布和聚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他们发现,地理分布在物种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将继续揭示大范围的物种分布模式,这或许将对阐明大灭绝的原因和研究这些灾难对新物种的进化的作用带来希望。
通过对植物和动物的实地考察,研究者已经知道生境(habitat)能够以加速或减慢物种形成的方式影响表型和行为——尤其是性选择。进化生物学家也发现物种形成过程会中断,例如,当分离的种群重新结合时,基因组会被匀质化(否则就会分化)。分子水平的力量,例如低的突变速率或者减数分裂的驱动——这些情况下特定的等位基因更可能从亲代传到子代——影响了物种形成的速率。
在一些情况下,一个生态系统内的多样性会发生变化:生态系统的边缘的物种多样性有时比中部更低。
对不同的生物群体,这些因素如何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作用?进化生物学家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任务是严峻的:阐明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对理解地球上正在发生的物种灭绝的本质和找到缓解的手段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㈦ 生物中共同进化的概念
人类并不是独自进化的。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数十万亿的微生物从史前猿人阶段便开始伴随着人类,并一路进化而来。但是这项研究也发现,人类同时也失去了一些依然存在于类人猿表亲体内的古代微生物,这或许可以解释一些人类疾病,甚至肥胖和精神疾病的来源。
研究人员已经知道,人类和其他类人猿携带了许多类型的细菌,特别是在消化道中,这些细菌被称为微生物组。然而这些微生物从何而来——是从人类的远古祖先那里,还是源于周围的环境?一项对所有哺乳动物的粪便细菌进行的研究显示,与从环境中获得微生物相比,继承微生物要容易得多。然而其他研究则表明,食物在塑造人类消化道细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Andrew Moeller将目光投向了野生类人猿。作为其博士论文的一部分,这位如今身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的进化生物学家,研究了从47只坦桑尼亚黑猩猩、24只刚果民主共和国倭黑猩猩、24只喀麦隆大猩猩和16名康涅狄格州人的粪便样本中分离的消化道细菌。
在这些样本中,Moeller与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的同事比较了类人猿以及人类消化道细菌中一种常见的快速进化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研究人员随后将不同的DNA基因序列添加到系谱图中。
事实证明,人类消化道中的大部分细菌已经伴随我们进化了很长时间。Moeller发现,在类人猿和人类的3个主要消化道细菌家族中,有两个的起源可以回溯到距今1500多万年前的一个共同祖先,而不是来自于周围的环境。但是随着不同种类的类人猿从这个祖先那里逐渐分化,它们的消化道细菌也分化为新的菌株,并平行地开始协同进化,以适应不同的饮食、栖息地,以及宿主的胃肠道疾病。
科学家在7月22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时至今日,这些微生物能够很好地适应人类的消化道,帮助训练我们的免疫系统,指导肠道的发育,甚至调节人类的情绪和行为。
该项目负责人、得克萨斯大学进化生物学家Howard Ochman表示:“令人惊讶的是我们的消化道菌群——我们可以从环境中的许多来源得到它们,事实上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一直在我们身体内部共同进化着。”
研究人员发现,在类人猿物种分化后,一些类人猿失去了在其他类人猿体内存在的独特菌群,这可能也是适应宿主的另一个标志。
在最终的试验里,研究人员对人类微生物组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比较了在所有类人猿中分析的相同DNA序列,但这一次仅限于康涅狄格州人与非洲的马拉维人。研究人员发现,来自这些非洲人的菌株与美国人的菌株在170万年前便已背道而驰,后者则与那些最早走出非洲的人类祖先相一致。Moeller表示,这意味着消化道细菌能够被用来追踪早期人类与动物的迁徙情况。
有趣的是,美国人体内缺乏一些在马拉维人以及在大猩猩与黑猩猩体内发现的菌株,这符合在工业化社会中观察到的人体消化道微生物多样性的普遍减少,或许是食物及抗生素的使用造成了这一改变。
并未参与该项研究的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市斯坦福大学Justin Sonnenburg认为,这项研究“向着摸清人类微生物群的共同进化历史迈出了意义重大的一步”。Sonnenburg说:“它完美地表明,在数百万年里,消化道微生物是一代代垂直传递的。”
纽约大学微生物学家Martin Blaser对此表示赞同。他说:“传播的路径从母类人猿到幼类人猿至少经历了几十万代。”
然而在其他类人猿中存在但却消失于人体的一些菌株为人类的健康亮起了红灯。Blaser说:“如果一名孕妇在怀孕期间服用了抗生素将会怎样?如果她在分娩的时候服用又会怎样?”
“我们正在了解消化道微生物对于我们的健康有多么重要。”Sonnenburg说,“这些发现对于我们搞清真正健康的微生物组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具有重要意义。”(来源:中国科学报 赵熙熙
㈧ 生物是怎样进化出双性的
今天的两性制度应是以前多性制度垮台之后 的结果 有的生物有13种性别,有的可以同性 繁殖———大自然孕育了生物,生物在进化过程中 慢慢地出现了性别。从理论上讲,一种生物 可以有多种性别。事实上,有种黏液霉菌就 有13种“性别”。但这些多性别的物种很稀 有,大多数物种都只有雌性和雄性两种性 别。 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有一种蜥蜴,其 种群中不曾发现过一个雄性,雌性不需要精 子来受精,它们的卵在预定的时间分裂,然 后便长成一只小蜥蜴,而所有以这种方式产 生的蜥蜴都是雌性。性在进化上究竟有什么 好处?为什么大多数生物都选择了两性的繁 殖方式? 为什么性别一般只有
雌性和雄性两种?早在1958年,对现代达 尔文主义的创立有重大贡献的生物学家罗纳 德·费舍尔在他的着作《自然选择的遗传学 理论》中,就明确提出了这个问题。但这个 问题在此后40多年的时间内都没有得到很 好的解答。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19届国际 遗传学大会上,温哥华英国哥伦比亚大学的 进化生物学家莎莉·奥托教授发言说:“鸟类 交配,蜜蜂交配,人类也交配,但是却无人 知晓性别究竟是如何进化的。假如可以创造 出能够自行繁殖的女性,为什么还要创造男 性呢?无庸讳言,21世纪的今天,进化生 物学家仍然没有走出性别进化的迷宫。” 性在进化上究竟有什么好处?雌性为什 么愿意付出这“50%”的代价? 许多生物,不需要雄性和雌性,照样可 以代代相传。比如,细菌就是通过最简单的 方式自我复制———一个变成两个,两个变 成4个,依此类推。通过无性繁殖而产生的 个体,都是完全相同的“复制品”。 在只有两种性别且雌雄异体的生物中, 一个个体要繁殖后代,就必须要与同种的异 性个体进行交配。性对于生物体本身并不是 一件什么好事。对于雄性来说,他们要花费 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和讨好配偶,或为 求偶而战,弄得伤痕累累乃至有生命危险。 对于雌性来说,有性生殖的结果使她们的基 因只能有一半传给子女,而来自雄性的另一 半未必就很优秀,说不定受骗上当被一个孬 种所勾引。如果她们采用单亲无性生殖,她 们的基因就能百分之百地传下去。至今还有 几千种生物采用无性生殖,就避免了 那“50%”的代价。但是在现今存在的几百万 种动植物中,为什么绝大多数都采用有性生 殖或者是有性和无性生殖相结合?它们的雌 性为什么愿意付出这“50%”的代价?性在进 化上究竟有什么好处? 目前流行的观点认为,有性繁殖带来了 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变 异,而丰富的变异更有能力接受生存的挑 战。这有点像参加抽奖,单性生殖只是买了 一张彩票,然后把它复印了许多次,复印得 再多也不能增加中奖概率,而有性生殖却是 买了许多不同号码的彩票,显然最有可能中 奖。 两性的选择是基因组在“争斗”过程中进 化妥协的结果? 在两种性别的个体数目大致相等的情况 下,某一个个体只能有一半的机会遇到异性 的个体,从而在寻找异性个体的过程中往往 要浪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如果一种生物有很 多种性别,假设有100种,而且这种生物的 个体只要找到与己不同性别的个体就可以进 行交配生殖;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某一个个 体来说,每100个其他个体中就有约99个是 异性个体,从而它可有99%的机会遇到异性 的个体。这样,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只用较少 的时间和精力就能达到有性生殖的目的。 既然只有两种性别降低了物种延续的概 率,那生物为什么大多只有两种性别呢?近 年有人提出了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认为这 是基因组“争斗”的进化妥协结果。 基于在一般的有性生殖中,都有通过不 同性别的生殖细胞融合,重新组合起成为一 个整体,来源于不同细胞的线粒体基因组或 叶绿体基因组为了各自的利益、为了更多地 复制,就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可以“消灭”来自 另一个细胞的线粒体或叶绿体的变异。这种 细胞器官的“互相残杀”将会导致整个细胞的 灾难。为了使有性生殖能顺利进行,生物进 化必须产生出一种能避免发生细胞内“战 争”的方式。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形成只 有两种性别的有性生殖体系,其中一种性别 放弃把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的机 会,而另一种性别则享有把细胞质的遗传物 质传给下一代的权利。 今天的两性制度,也许正是以前多性制 度垮台之后的结果。 那种有13种性别的黏液霉菌又如何 呢?深入的研究发现,这13种性别并不是 平等的。同样为了防止线粒体之间的战争, 存在着一个等级森严的制度:比如说,第 13号的性可以跟任何别性交配,在交配时 只有它能够遗传下线粒体基因,其它的性必 须抛弃自己的线粒体;对于第12号的性来 说,只有在跟11号或者低于11号的别性交 配时,才有保留线粒体基因的特权;依次类 推。 可见如果只有一性,或者有两个以上的 性,反而让有性生殖变得复杂起来,不如只 有两性那么简单明了。在黏液霉菌中,低一 号的性有时会发生突变,拒绝抛弃自己的线 粒体,其结果是跟与之交配的高一号的性同 归于尽。如果这样的造反持续下去,等级森 严的制度最终会垮台,性别的种类会越来越 少,直到只剩下两种性。也许,今天的两性 制度,正是以前多性制度垮台之后的结果。 相关链接 雌雄分离的进化历程 早期生物都是单个个体产生新个体,细 胞核进行一次无丝分裂就行。当多细胞生物 的生殖功能纷纷巩固的时候,由于偶然和必 然的因素,突变或者变异,使得某些多细胞 生物产生了两套“生殖”组织或器官,就是类 似“雌雄同体”的,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雌 雄同体。 再后来,在同体受精的生物基础上,发 展成了雌雄同体,但是异体受精。这又是一 个进步。但这个还不是彻底的雌雄分离。 实现彻底的雌雄分离是非常困难的,在 进化的历程中还在完善,至今没有停止。雌 雄分离首先得分开,哪些是雌性,哪些是雄 性。分开之后,还得保证它们像同一个个体 一样能非常亲密地结合,并产生子代。雌雄 个体可以通过基因来分配,在多染色体个体 中,总有染色体是控制着性别的。那么,当 染色体分配不同时,就可以产生两种性别 了。 雌雄分离以后也有一些还保持着原始繁 殖的迹象,比如有些鱼的性别是不定的,随 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性别。红海中生活的红 鲷鱼以20条左右为一群,其中,只有一条 雄鱼,其余的全都是雌鱼。一旦这条雄鱼死 去,在剩余的雌鱼中,身体最强壮的一尾便 发生体态变化,鳍逐渐变小,体色变艳,内 部器官也随之发生变化,成为彻头彻尾的雄 鱼。
㈨ 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生物进化的证据材料 达尔文进化学说,回答了拉马克所不能解释的许多问题,是当时最完满的进化理论。该学说在思想方面、学术内容方面和科学方法方面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是在许多方面也引起了争议。首先,达尔文关于生存斗争的论述包括多个方面,即生物跟无机自然条件的斗争;跟同一物种的斗争——种内斗争;跟不同物种的斗争——种间斗争。但他主要指的是繁殖过剩所引起的种内斗争。显然,达尔文的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事实上,生命自然界各类生物之间,既包括冲突,也包含和谐;既包含对抗,也包含合作。达尔文则过分强调“斗争”这个侧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种种联系。其次,他把繁殖过剩所引起的生存斗争当作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力是不恰当的。事实上,没有繁殖过剩,物种也会变异,旧种也会绝灭,新的更发达的种也会取代它们。第三,达尔文的某些主张仍然得不到现代科学的支持。达尔文同意生物在环境条件影响下获得的新性状可代代遗传。达尔文的这种获得性遗传(拉马克提出)假说作为科学上的一个普遍规律,仍然得不到充分的证明。 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1822~1884),奥地利遗传学家,他提出了“遗传因子说”,即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以自成单位的因子存在着。他们可以隐藏不显,但不会消失。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成对因子互不干扰彼此分离;通过因子重组再表现出来。孟德尔的观点说明了支配遗传性状的是因子,而不是环境。这与达尔文获得性遗传的说法显然不同。德弗里斯(Hugo De Vries,1848~1935),荷兰植物学家,他提出了“突变论”,他认为进化不一定像达尔文所讲的那样,通过微小变异(连续变异)而形成,他说变异可以是一种不连续的,由突变引起而直接产生新种。显然,在德弗里斯看来,自然选择在进化中的作用并不重要,只是对突变起过筛作用。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1866~1946),美国细胞遗传学家。他提出了“基因论”,他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从而确立了不同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也就可以根据基因的变化来判断性状的变化了。摩尔根认为,生物的基因重组是按一定的频率必然要发生的,它的发生与外界环境没有必然的联系。并认为,这种变异一经发生就以新的状态稳定下来。因此获得性状是不遗传的。 新达尔文主义学派尽管提出了“种质论”“基因论”“突变论”等,但也有许多地方引起了争论。首先,新达尔文主义是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的,而进化是群体范畴的问题。因此,这一学说在解释生物进化时,在总体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新达尔文主义学派中的多数学者,漠视自然选择学说在进化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他们不可能正确地解释进化的过程。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机制的研究属于群体遗传学的范围。(2)突变、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及生物进化中的3个基本环节。他认为,突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突变不仅能产生大量的等位基因,还可以产生大量的复等位基因,从而大大增加了生物变异的潜能。随机突变一旦发生后就受到选择的作用,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有害的突变消除,而保存有利的基因突变。其结果便造成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这才使新的生物基因类型得以形成。群体的基因组成发生改变以后,如果这个群体和其他群体之间能够杂交就不能形成稳定的物种,也就是说,物种的形成还必须通过隔离才能实现。这是他早期提出的综合理论,又称“老综合理论”。1970年,杜布赞斯基又发表了他的另一本书《进化过程的遗传学》。在这本书中,他又对以上综合理论进行修改,他认为在大多数生物中,自然选择都不是单纯的起过筛作用的。在杂合状态中,自然选择保留了许多有害的甚至致死的基因,其原因就在于自然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选择机制或模式。这一思想相对于“老综合理论”成为他的“新综合理论”。 化石(fossil) 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活动遗迹。化石一词源自拉丁文fossillis,意为挖掘。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为研究地质时期的动、植物生命史提供了证据。中国古籍中早已有关于化石的记载,如春秋时代的计然和三国时代的吴晋,都曾提到山西省产“龙骨”,“龙骨”即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的化石;《山海经》也有“石鱼”(即鱼化石)的记述;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有对琥珀中古昆虫的记述;宋朝沈括对螺蚌化石和杜绾对鱼化石的起源,已有了正确认识。迄今,发现最早的细菌化石为距今35亿年前的澳大利亚瓦拉翁纳群中的丝状细菌化石。
㈩ evolutionary biology是什么意思
evolutionary biology
[医]进化生物学;
例句:
But Dr Puts emphasises that evolutionary biology is not destiny.
然而普茨博士强调进化生物学并非定数.
But evolutionary biology is now making amends.
但进化论生物学现在正在进行修正.
ONE of the unresolved — and rather bitter — disputes in evolutionary biology is between the creeps and the jerks.
在进化生物学上,“毛毛虫”和“跳蚤”之间的争论一直悬而未决,而且相当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