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王铁冠的介绍
王铁冠发现、鉴定和命名了三个新生物标志物系列(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甲基三环萜烷和甲基四环萜烷)。其中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系列是迄今唯一由中国学者命名的生物标志物,已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文献库收录; 建立了低熟油气成因的系统理论,及时推广低熟油理论,取得显着效益。建立有机地球化学与煤岩学结合的煤系烃源岩研究方法,系统提出烃源岩的I-III型显微组分的非均质性组成,富氢组分“分期生油”的理论。首次论证含硫非烃二苯并噻吩类,作为新分子标志物示踪石油运移的机理,用以反演石油运移优势通道,展现油藏充注途径;运用流体包裹体测温,结合数值模拟,确定油藏成藏期次与时间;在不同岩性油藏中,重建油田的成藏历史,预测烃源灶方位,确定有利勘探方向,产生显着经济效益。
检测发现了约100个新的同系物或异物体化合物,补充、完善了文献中已知的7个系列。在理论研究上,他建立了4类生物标志的成因演化模式,并总结了有关生物标志的成因、演化和分布规律;首次提出并创建了生物标志物相对定量组合判断生源构成和沉积环境条件的研究方法,还在沉积环境、古植物化学、事件地层学和油气运移等多个方向上,探索了分子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意义。这些都属于该学科的前沿创新成果,有关论文的SCI他人引用达119篇次。
王铁冠教授是我国最早研究煤成油的专家之一,建立有机地球化学与煤岩学相结合的有效烃源岩研究方法,确证“成煤过程中也可能伴随有‘生油’过程”,煤中沥青是“由煤或高等植物成因液态烃类衍生物”,被美国化学文摘(CA)和地质文摘(Geo Ref)数据库收录;提出煤系烃源岩“分期生油”理念,最早论证渗出沥青体作为石油生成和初次运移的直接标志,为解决煤成油研究的重大争议问题提供了充分依据,推动了煤成油理论的发展;最先从生烃机理、资源分布规律等方面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低熟油理论问题,创造性地建立五种原始母质早期生烃机理和模式,弥补了国际上“干酪根晚期热降解生烃”理论的缺陷,发展了陆相生油和石油地质理论,开拓了油气勘探领域,出版了国内外第一部《低熟油气形成机理与分布》专着;他是国内率先向研究生开设“分子有机地球化学”,主讲“油藏地球化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研究人才,其中硕士生20名,博士生9名。
发表论文174篇(含英文42篇),合撰专着13部,译着6部,完成科研报告40份。论着被SCI、EI各收录31篇,SCI引用达321次。曾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质研究者奖)、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能源大奖”、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铁人科技成就奖”(银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以及10项部级科技进步奖。
Ⅱ 寻找产后抑郁症的生物标志物
预防产妇精神疾病,特别是产后抑郁症(PPD),有可能带来深远的个人和 社会 结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母亲的心理 健康 会显着影响孩子的身体、智力和 情感 发展。产后抑郁症已被证明会导致暴露儿童的智商降低、语言发展缓慢、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率增加,以及出现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风险增加。
此外,不良童年经历(ACE)研究发现,童年时期遭受虐待或家庭功能障碍之间存在强烈的分级关系,而这反过来又与导致成人死亡的多种风险因素有关。ACE研究对家庭中的精神障碍进行了筛查,但许多其他的ACE可能与不良的孕产妇精神 健康 有关,包括药物滥用、离婚和家庭虐待率的增加。
总之,以孕产妇心理 健康 为目标可以改善家庭中每个人的心理和身体结果,并有可能改善整个社区的状况。虽然改善孕产妇心理 健康 比预防产后抑郁症更重要,但如果从预防产后抑郁症开始,我们至少可以改善母亲及其子女的认知和心理 健康 结果。
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那么我们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呢?
一种可能是,识别在个体水平上强烈预测PPD的标志物或因素,最好是在症状出现之前。这些统称为生物标志物:可测量的物质,其存在可指示或预测疾病的发病和结局。
PPD可能是比较容易研究的精神疾病之一,因为你可以识别高危人群并预测疾病何时发生。如果有100个孕妇,其中大约10到15个会在分娩后的最初几周变得抑郁。如果这些孕妇有情绪障碍病史,并且没有服用精神药物,这个比例甚至更高。通过追踪孕妇,同时收集潜在的生物标记物,然后确定谁在产后生病,就可以确定预测日后疾病的生物标记物。
有许多因素与PPD的发展相关,例如,怀孕前有精神病史,有包括PPD在内的精神疾病家族史,以及怀孕时抑郁,这些都与PPD的发展有关。这些都增加了患PPD的几率,但具体个体的确切风险很难量化。这同样适用于各种环境风险因素,如 社会 经济地位、不良生活事件和产科结果(如早产)。作为精神 健康 提供者,我们可以在患者中筛查这些因素,并知道一个人的个人或家族病史增加了风险,但我们不能预测她是否会患产后抑郁症。
要实现更个性化的预测,也许最有希望的PPD生物标志物是表观遗传学。结合环境影响和基因功能,表观遗传学检测DNA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会改变DNA序列本身,但它们会开启或关闭基因的功能。
这一领域的很多文献都集中在DNA甲基化上,它可以被压力、药物使用和激素等环境因素改变。表观遗传改变有可能解释一些精神疾病,这可能是环境压力触发的潜在生物易感性的结果。
就产后抑郁症而言,一种可能是怀孕期间的激素变化导致特定基因的表观遗传变化,这些基因要么是产后抑郁症的标志,要么是潜在原因。
寻找个性化生物标志物
Jennifer L. Payne及同事发表了一系列研究,确定了PPD的2个表观遗传生物标志物。在第一篇文章中,研究者最初在小鼠的海马中发现了对高剂量雌激素有反应的基因位点。他们将这些基因位点与患有情绪障碍的孕妇血液样本中的DNA甲基化差异进行交叉参照,这些孕妇在孕期和产后都进行了前瞻性随访。
TTC9B和HP1BP3基因的确切功能目前尚不清楚,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两者都可能参与介导大脑突触可塑性,并与雌激素信号传导有关。有趣的是,没有HP1BP3基因功能的小鼠表现出母性关爱受损,导致幼鼠存活率急剧下降,这表明该基因在母性行为中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这两个基因的功能及其在PPD中的作用,可能最终有助于阐明PPD的生物学基础。
总结性思考
研究者正在更大的样本中验证这些生物标记物,并检查当生物标记物的预测与产后精神病学的实际情况不匹配时,可能涉及哪些因素。
下一个重要的科学步骤是尝试预防研究。当女性在怀孕期间有这些生物标记物时,产后抑郁症是否可以预防?或者有了这些生物标记物,产后抑郁症的发展就不可避免吗?如果产后抑郁症可以预防,是否有一些干预措施比其他措施更有效?
Ⅲ 如何判断某蛋白质是否适合作为生物标志物
生物学标志又称生物标志物或生物学标记。 生物学标志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
所致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接触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接触生物学标志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接触生物学标志包括内剂量(如化学物原型或其代谢物)和生物效应剂量(如蛋白质加合物、DNA加合物等)两类标志物。接触生物学标志如与外剂量相关或与毒效应强度相关,可用于评价接触水平或建立生物阈限值。
效应生物学标志指机体中可检测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包括早期生物效应标志、结构和(或)功能改变标志、疾病标志3类,反映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易感性生物学标志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敏感性的指标,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接触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如化学物接触者体内代谢酶、修复酶及靶分子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属遗传易感性标志物。环境因素作为应激原时,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反应及适应能力,亦可影响机体的易感性。易感性生物学标志可用以筛检易感人群,保护高危人群。
Ⅳ 如何利用计算机方法筛选出生物标志物
类似于分子探针吧,比如说荧光标记或者放射标记过的抗原抗体,互补DNA之类的,到人体能够精确的反映病理位置。临床检验中一般用来在样本中筛选致病因子
Ⅳ OCT如何拍到生物标记物
OCT拍到生物标记物的方法如下:通过整合来自整个体积的信息,自动预测OCT横截面中生物标志物的存在。通过添加双向LSTM来融合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出来预测各个生物标记物。因此,为了避免使用逐像素注释来训练方法,而是提供细粒度的生物标记信息。
Ⅵ 生物医学上的标志物,给个定义
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是指可以标记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及亚细胞结构或功能的改变或可能发生的改变的生化指标,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疾病诊断、判断疾病分期或者用来评价新药或新疗法在目标人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对于疾病研究,生物标志物一般是指可供客观测定和评价的一个普通生理或病理或治疗过程中的某种特征性的生化指标,通过对它的测定可以获知机体当前所处的生物学过程中的进程。 检查一种疾病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对于疾病的鉴定、早期诊断及预防、治疗过程中的监控可能起到帮助作用。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
自1994年蛋白质组概念提出,定量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热点和中心。定量蛋白质组学便是检测正常与疾病状态下组织全部表达蛋白质在量上的差别。定量蛋白质组学中的蛋白质定量技术也成为发现生物标志物的重要途径。
生物标志物是生物体受到严重损害之前,在不同生物学水平(分子、细胞、个体等)上因受环境污染物影响而异常化的信号指标。它可以对严重毒性伤害提供早期警报。这种信号指标可以是细胞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可以是某一生化代谢过程的变化或生成异常的代谢产物或其含量,可以是某一生理活动或某一生理活性物质的异常表现,可以是个体表现出的异常现象,可以是种群或群落的异常变化,可以是生态系统的异常变化。
选择原则
1.所选择的生物标志物必须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2.所选择的生物标志物必须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即所选标志物的水平与外接触水平要有剂量一反应关系,在无害效应接触水平下仍能维持这种关系。
3.所选择的生物标志物分析的重复性及个体差异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4.所选择的生物标物要有足够的稳定性,便于样品的运送、保存、分析。
5.取样时最好对人体无损生,能为受试者所接受。
Ⅶ OCT如何拍到生物标记物
OCT拍到生物标记物的方法:通过整合来自整个体积的信息,自动预测OCT横截面中生物标志物的存在。我们通过添加双向LSTM来融合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出来预测各个生物标记物。因此,我们避免使用逐像素注释来训练我们的方法,而是提供细粒度的生物标记信息。
Ⅷ 如何利用生物信息寻找生物标志物
如何利用生物信息寻找生物标志物
1.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敏感性应高于一般生物检测指标,低剂量下就可测出,可微量操作;
2.具有反应的时间效应。反应要有一定的稳定时间,同时要快速; 3.效应标志物在分子和生化水平上的效应要与高级生物学水平上的效应(如生长、繁殖)紧密相联,各级水平上的效应要有因果关系; 4.具有一定野外应用价值;
5.要求选取对受试生物损害较小的指标,技术易于掌握;
6.具有特异性与预警性(如AchE);
Ⅸ (五)生物标志物色谱-质谱分析
1.基本原理
生物标志物是指发现于地质体中的化学性质稳定、碳骨架结构具有明显生物起源特征的有机化合物。如甾类和萜类化合物烷。这类生物标志化合物一般用色谱-质谱(GC-MS)或色谱-质谱-质谱(GC-MS-MS)连用仪分析鉴定,这种连用仪的特点是充分发挥GC的高分离效能和MS的高鉴别能力之特长,这样即使有些化合物分不开,靠质量碎片也能把其鉴别出来。
样品注入GC气化室,气化后随载气进入毛细柱,分离成的单一组分,依次进入MS离子源。当化合物进入离子源时,用能量为70eV或低于70eV的电子束轰击,化合物就会失去一个电子变成等质量的分子离子,不同质量的分子离子或碎片离子(A+、B+、C+等)可在多个轨道中运行,经离子光学系统将其聚焦成具有一定速度的离子束,射入连续改变磁场强度的质量分析器,使具有不同质量的离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方向、能量聚焦,并通过收集狭缝射到电子倍增器上,放大后被计算机采集下来,经数据系统处理,即可得到定性用的质谱图或质量碎片图。
2.样品要求
测定甾烷、萜烷的饱和烃组分,应按有机质族组分柱层析分析方法获取;当正构烷烃含量高时,会影响检测效果,应采用尿素络合或分子筛除去。
色谱进样方式为样品直接或用溶剂稀释后分流或无分流进样。质谱离化方式为电子轰击;分辨率大于500 或全质量范围为一个质量单位,扫描方式为全扫描或多离子检测(MID)。
3.地质应用
色谱-质谐分析鉴定所提供的萜烷、甾烷有机地化指标,是目前公认的可靠和有效的有机地化参数,主要用于生油岩评价(类型、成熟度)、油源对比、原油运移、生物降解、原油类型的划分、沉积环境的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效果,有效地指导了油气勘探工作。
Ⅹ 如何建立有效生物标志物
如何建立有效生物标志物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
传统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是酿造技术,近代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是微生物发酵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就是以基因工程为首要标志。
重组DNA技术(recombinantDNAtechnique)又称遗传工程,在体外重新组合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并使它们在适当的细胞中增殖的遗传操作。这种操作可把特定的基因组合到载体上,并使之在受体细胞中增殖和表达。因此它不受亲缘关系限制,为遗传育种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开辟了崭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