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二三四类病原微生物是什么
病原微生物共分为四类,其中第一、二类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第一类:使人或动物发生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已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使人或动物发生严重疾病,较易在人-人、人-动物、动物-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生疾病,但一般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具有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通常不会引起人或动物发生疾病的微生物。
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的条件
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条件:
(1)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2)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3)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4)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凡采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应特别注意防止其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来源、采集过程、方法等进行详细记录。
㈡ 写出十种以上病原微生物的名称
1.金黄色葡萄球菌 化脓性球菌
2.链球菌 化脓性球菌
3.大肠杆菌 肠道杆菌
4.伤寒沙门菌 肠道杆菌
5.痢疾志贺菌 肠道杆菌
6.破伤风芽孢梭菌 厌氧芽孢杆菌
7.鼠疫耶尔森菌 肠道杆菌
8.霍乱弧菌 肠道弧菌
9. 梅毒螺旋体 螺旋体
10.流感病毒 呼吸道病毒
11.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呼吸道病毒
12.脊髓灰质炎病毒 肠道病毒
13.沙眼衣原体 衣原体
14.肺炎支原体 支原体
15.白色念珠菌 真菌
16.诺卡氏菌 放线菌
㈢ 一二三四类病原微生物是什么
分类如下:
一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具有高个体危害和高群体危害,引起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如天花病毒、埃博拉病毒等。
二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具有高个体危害和低群体危害特征,如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布鲁杆菌等。
三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具有中等个体危害和有限群体危害特征,如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
四类: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具有低个体危害和低群体危害。
简介: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
㈣ 病原微生物分为哪几大类
病原微生物分为:朊毒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就是病原体生存的场所,医学上称为病原体的宿主。病原体在宿主中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这一过程称为感染。
不过人体或动物不像人工培养细菌的培养基,可以让病菌不受限制地肆意生长繁殖,轻易地导致机体死亡。病原体入侵人体后,在发生感染的同时,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与之对抗,这称之为免疫。
部分上述的几类病原微生物的介绍如下:
1、朊病毒
朊病毒与常规病毒一样,有可滤过性、传染性、致病性、对宿主范围的特异性,但它比已知的最小的常规病毒还小得多(约30~50nm);电镜下观察不到病毒粒子的结构,且不呈现免疫效应,不诱发干扰素产生,也不受干扰作用。
2、真菌
真菌是生物界中很大的一个类群,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约有 1万属12万余种(属与种都是单位,且属大于种),真菌学家戴芳澜教授估计中国大约有4万种(种为单位)。
按照林奈(Linneaus)的两界分类系统,人们通常将真菌门,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
3、细菌
细菌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包括肺结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砂眼等疾病都是由细菌所引发。然而,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例如奶酪及酸奶和酒酿的制作、部分抗生素的制造、废水的处理等,都与细菌有关。
㈤ 写出十种以上病原微生物的名称
衣原体,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脑膜炎奈瑟菌,阿米吧原虫, 梅毒螺
旋体
㈥ 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有哪些
能使人,植物和其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统称为病原微生物.
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病毒等.
它们在空气,水和土壤中驻留和传播.
㈦ 病原微生物有哪些
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
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
浇灌粪肥的蔬菜会被病原微生物污染,距离施肥时间越近,蔬菜表面大肠菌群数量越多,用自来水浸泡、冲洗等方法对去除蔬菜表面的大肠菌群有一定效果,其中以冲洗效果最佳。此外,最好的杀灭蔬菜病原菌的方法是沸水浸泡。
(7)名录列入的病原微生物有哪些扩展阅读:
每个人一生中可能受到期150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条件下并不引起疾病,有些甚至对人体有益,如肠道菌群(大肠杆菌等)可以合成多种维生素。
这些菌群的存在还可抑制某些致病性较强的细菌的繁殖,因而这些微生物被称为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但当机体免疫力降低,人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被破坏时,正常菌群也可引起疾病,故又称它们为条件致病微生物(条件致病病原体)。
机体遭病原体侵袭后是否发病,一方面固然与其自身免疫力有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病原体致病性的强弱和侵入数量的多寡。一般地,数量愈大,发病的可能性愈大。
尤其是致病性较弱的病原体,需较大的数量才有可能致病。少数微生物致病性相当强,轻量感染即可致病,如鼠疫、天花、狂犬病等。
㈧ 列举20种病原微生物求答
病原微生物只有11个分类,分别是:
1、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和原始核,但无核膜和核仁,缺乏细胞器,其繁殖是简单无性二分裂法;可引起各种化脓性感染及伤寒、痢疾、百日咳等传染性疾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见,可被高温、干燥、紫外线、多种化学毒剂和抗菌素杀灭或抑制。
2、病毒:是非细胞型微生物,体积微小,能通过滤菌器,一般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见,主要由核酸和包在核酸外的蛋白质壳组成,以复制形式增殖,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增殖,可以引起麻疹、流感、小儿麻痹症、脑炎等病疾;绝大多数病毒对磺胺及抗生素不敏感。
3、立克次氏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有相似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虽义寄生在各种节肢动物体内(恙虫、虱、蚤),并通过这些节肢动物为媒介进行传播,能引起斑疹伤寒、恙虫病等疾病;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繁殖方式为二分裂,对一些抗生素如氯霉素、四环素敏感,对磺胺不敏感。
4、螺旋体:是食亍细菌与原虫之间的一类微生物,体形细长、弯曲,呈螺旋状,具有细菌所有的基本结构,二分裂繁殖,可引起梅毒、回归热及钩端螺旋体等病。
5、真菌:为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胆餐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具有完整的细胞器,以出芽形成菌丝,产生孢子:及菌丝分枝断裂等方式繁殖,可引起各种皮肤癣、白色念珠菌病等。
6、革兰阳性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可引起免疫缺陷者、老年人、婴幼儿败血症。B群链球菌常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炭疽芽胞杆菌(肺型、肠型、皮肤型)均可引发败血症。
7、革兰阴性杆菌: 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假单胞菌(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氏菌、沙门菌属、坂畸肠杆菌、空肠弯曲菌、鼠疫耶氏菌。
8、厌氧菌:无芽胞厌氧菌(脆弱类杆菌),产气荚膜梭菌。
9、非细胞生物:主要包括病毒和朊粒等。病毒无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衣包裹核酸构成,如甲型肝炎病毒、SARS冠状病毒等。朊粒是一种感染性蛋白质分子,能够引起动物和人类脑组织慢性海绵体变性,如疯牛病及...
10、原核细胞型生物:由裸露的DNA盘绕形成原始核质,没有核膜和细胞器,包括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属于广义的细菌范畴。
11、真核细胞型生物:包括真菌、原虫等。
病毒性质分析
病毒它是没有细胞结构的,但是它比细菌还小,它是有遗传有这种复制能力的这样一种微生物。所以说它的这种产生和它的致病性。
它的这种特点,比如这几年出现的一些病毒性肝炎,像各种病毒的这样一些感染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这种变异性很快,所以对于病毒性的这种特别,在发明这种疫苗生产比较难,跟这个是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