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是什么
首先,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一下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肥力是土壤具备的能够满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份、养分、空气、热量等生活条件和调节这些生活条件的能力。这说明:土壤肥力是土壤通气性、透水性、保水性、矿质含量、腐殖质含量、酸碱度等诸多因素的一个综合概念,而不是指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
在土壤学上,“糯米黄泥”并非黄壤,而属于山地红壤。因富含铁离子,土壤颜色呈红色,土壤PH值呈酸性。这种土壤,腐殖质含量少,土壤呈粘性,极易板结,不透水,不透气。所以,根据它的理化特性,不难看出,就大多数花木而言,“糯米黄泥”并不肥沃,不值得偏爱。可见,绿化种植过程中,“追赶潮流”的做法有很大的盲目性。
当然,这种习惯沿用至今是有其根源的。城市绿化在技术上借鉴和承袭了林业上造林绿化的一些经验。松类植物在造林上运用很普遍。松类植物有个特点,其根系能与土壤中的真菌以共生的形式形成菌根。菌根扩大了根系吸收和传递营养的能力。松类在移栽过程中,通常人工接种菌根菌,即客土,也就是选择老林地土壤移到种植穴中,接种后以迅速形成菌根,提高造林成活率。而客换的土壤就是山地红壤。所以对耐贫瘠的松类植物来说,“糯米黄泥”当然是最佳选择了。也许,这便是人们偏爱“糯米黄泥”的来龙去脉。
其次,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土壤肥力的相对性含义。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生物学特性,要求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因此,植物也要求一定的土壤生态条件。所以,一种土壤肥沃或者不肥沃,从理论上讲,只能针对具体植物而言才有意义。所以,把“糯米黄泥”当成“万能土”来处理实际问题确实不可取。
那么,什么样的土壤才是合适的种植用土呢?我认为含腐殖质较丰富的壤土较为理想。比如:潮土、冲积土、林地面层土、耕作土(田土、菜土)等。城市绿化场地的土壤条件一般比较复杂,完全适合花木生长的土壤不多见。换土,是绿化种植施工的一个不可省略环节。
土壤的概念
什么是土壤?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土壤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但是真正给土壤定一个确切的概念,是不容易的。历史上在土壤学中存在着不同的土壤概念,这是因为人们从不同的出发点来研究土壤,概括土壤概念的角度不同,所以就产生了不同的土壤概念。
我国劳动人民在数千年前对土壤就有了朴素的认识。公元121年前我国古书《说文解字》中就记载着:“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壤,柔土也,无块曰壤。”。古代土同吐,壤同月襄,月襄——肥肉也,即肥沃的土称之为壤。
地质学家从岩石风化的地质学观点来认识土壤,认为土壤就是破碎了的陈旧岩石。或认为土壤是坚实地壳最表面的风化层。将土壤仅作为岩石的变态来认识。
植物营养学家认为土壤是植物养料的贮存库。认为土壤是能生长植物的那一部分地壳。或认为土壤仅是陆地植物生长的自然介质。
19世纪70~80年代俄罗斯学者,土壤发生学派创始人道库卡耶夫(B·B·Докучаеь)把土壤作为独立的自然体,认为土壤是五大成土因素——生物、母质、气候、地形和时间综合作用的产物。这是从土壤发生学观点来认识土壤,在土壤学界得到广泛的认同。
近代美国和西欧对土壤下的定义反映在一些有代表性的着作中如美国学者N.C.Brady认为:“含有风化破碎的矿物和腐解的有机质的不同的混合物构成剖面形式的自然体的集合,它在陆地上呈薄层覆盖,并在含有适量空气和水分时能为植物提机械支撑和营养。”美国《土壤学名词解释》对土壤的定义是:⑴地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质和生物所组成的能生长植物的一个动态自然体。⑵占据部分地球表面的一些自然体的集合,它能支撑植物并具有由一定地形、气候和生物,通过不同时间对母质所起的综合作用而发生的性状。或以看出他们很注意把土壤与其它自然因素联系起来,强调土壤能够长植物,进行植物生产这一根本特性。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998年公布的土壤定义为: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森林土壤:是在森林植被条件下发育的土壤,是发展林业生产的基础,相对于其它土壤有其特殊性。关于森林土壤将在后面用一章专门讲述。
土壤的组成
土壤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固体部分包括矿物质土粒和土壤有机质以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动物。土壤矿物质约占固体部分的95%以上,有机物质的质量百分数一般不到5%。有机质常包被在矿物质土粒外面。固体部分含有植物需要的各种养分并构成支持植物的骨架。土壤液体和气体共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土壤液体是土壤水分,因溶解着多种养分物质,实际上是稀薄的土壤溶液。气体是土壤空气。土壤三相物质的体积比因环境条件的差异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土壤固体占50%;液体和气体占50%,气体和液体不稳定,其比例为气体占15%~35%。
土壤肥力的概念
土壤最基本的特性是具有土壤肥力。关于肥力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不同的时代对土壤肥力有不同的解释:
20世纪30年代,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认为:“土壤肥力就是土壤在植物生活的全部过程中,同时而且不间断地供给植物以最大限度的有效养分及水分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其它自然体所没有的。但现在看来威廉斯理论已不够全面和完整,其原因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水分和养分,还包括温度、通气状况等。
沈阳《农业土壤学》:土壤肥力是诸因素综合性状的具体表现。
南京土壤所: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侯光炯先生:土壤肥力就是土壤的体质和生命。
我国目前较公认的土壤肥力的概念为: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土壤肥力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
1.自然肥力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土壤具有的肥力, 如森林土壤、草原土壤等,自然肥力的高低决定于成土过程中诸成土因素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生物的作用。我国广大林区主要是充分利用土壤的自然肥力,来达到林木速生和丰产。
2.人为肥力是由耕作、施肥、灌溉、改土等人为因素形成的土壤所具有的肥力。人为肥力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耕作土壤、果园土壤等已开发的土壤既有自然肥力又有人为肥力,两者的关系是自然肥力为基础,人为肥力为主导。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高低。
3.经济肥力,由于受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土壤肥力往往只有部分表现出来,这部分肥力称为“有效肥力”,又称“经济肥力”,即在一定农业技术措施下反映土壤生产能力的那部分肥力,亦称自然肥力与人为肥力的总和。在林业生产中,具有经济肥力的土壤,主要是苗圃地、母树林地、种籽园地、经济林木园地和必须进行改良才能营造森林的土壤。尤其是苗圃地、种子园地和经济林木园地的土壤,其面积虽然有限,但在国民经济中以及在扩大人工林面积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却是巨大的.
4.潜在肥力,另一部分肥力则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称“潜在肥力”,指受环境条件和科技水平限制不能被植物利用,但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效肥力的那部分肥力。
第四节 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与林业生产的关系
一、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无论是全球生态圈或较小范围内的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土壤都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它是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分界面,生物与非生物体进行物质与能量移动和转化的重要介质。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多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土壤进行的。这些影响有的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例如,沙漠通过综合治理变为绿洲;寸草不生的盐碱滩涂通过排水洗盐,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等改造为良田。但有些活动如毁林开荒、陡坡开垦耕地、过度放牧等,使水土流失、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可见人类的生产措施不能仅着眼于短期内的经济效益,而且要考虑其对生态系统的长期效果。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土壤的开发利用,不能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而应有利于维护和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根据土壤与其它自然因素的特点,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既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收益,又要防止生态系统失调和得天独厚环境的破坏。
值得注意的是土壤生产植物产量(生物产量)的高低是由土壤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除土壤外,大气、温度、降水、日照、污染等因素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另外,即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植物对土壤提供的条件吸收利用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同一肥力的土壤可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有效肥力水平。对于生态上适宜某种土壤的植物表现出有效肥力高,对于不适宜的植物,则表现出有效肥力低。例如能使侧柏生长良好的石灰性土壤,如栽种松树则会发生生长不良的现象。这就是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再如,在一些水湿的甚至是积水的泥炭沼泽土上,赤杨生长良好,而其他树种则不能良好地生长。所以只有把树种的生态要求和土壤的生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土壤的肥力才能得到充分利用,这就是生产实践中强调的“适地适树”。
在我国造林工作中,有时因树种选择不当,造成林木生长不良或死亡,其原因不是由于土壤中不存在或为林木吸收利用的物质或能量,而是土壤中不具有该树种所必需的物质或能量。因此在造林工作中进行树种选择时,土壤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
❷ 具有收藏价值的佛珠有哪些
在众多材质的佛珠中,有一些佛珠是极具收藏价值的,然而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什么佛珠具有收藏价值。下面是我为您分享了具有收藏价值的佛珠,一起来看看吧!
一、印度沉水老山檀香佛珠手串
精选沉水印度老山檀香,百年成树,手感温润,质实沉、坚硬、油性十足,气味醇厚,芳香恒久,乃檀香木中之极品。珍木之中,老山檀香是排除负性能量最强的;可放在煞气较重的地方,对辟邪挡煞的效果更是上层,老山檀香还可以行气温中,开胃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胸痛,腹痛,胃痛食少;冠心病,心绞痛,外敷可以消炎去肿,滋润肌肤;熏烧可杀菌消毒,驱瘟辟疫.去邪,去燥,杀菌,防霉,防虫,防蛀.具有安抚神经,提神静心。
二、小叶紫檀佛珠手串
小叶紫檀的成材时间最短都需要上百年,木质更好的则需要600-800年的时间,成长到千年以上更是小叶紫檀中的极品!小叶紫檀本身成材时间就很长,再加上从明清时期至今,已遭受了大量砍伐,以至于越来越稀少,成材上千年的小叶紫檀更是日趋枯竭,所以被世人视如“寸檀寸金”!精选高品质小叶紫檀制作,纯手工精细打磨,结香时间久远,油脂丰富,色泽古朴素雅,丝丝油脂线纹清晰,幽然散发着丝般香气,让人心旷神怡,小叶紫檀具有镇心安神,舒筋活血之功效,有助于稳定心神,改善睡眠。
三、太行崖柏结瘤佛珠手串
华北地区太行山脉岩石缝中枯死的崖柏树根、树干、由于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吸天地精气,并经历崖风之强力吹刮,使其形成了奇特的飘逸、弯曲、灵动的造型,本质密度高、油性大,并有着醇厚的柏木香味,而成为根雕、根艺的最佳材料。《本草纲目》中记载,“崖柏散发出来的芳香气体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的作用,可祛病抗邪,培养人体正气,其主要成分菘萜、柠檬萜这些天然物质不仅能清热 解毒、杀灭细菌与病毒、净化空气,而且具有松弛精神、稳定情绪的作用,人们吸入崖柏的香味后,可使血压下降,大脑血流量减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
佛珠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持珠是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佩珠是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挂珠是挂在颈上的佛珠。不同身份、不同能力的僧人会佩戴不同的佛珠。比如,只有有身份或地位的僧人,或得道高僧才能佩戴挂珠,普通僧人均配持珠。
佛珠的珍贵不仅仅在于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更在于它本身所承载的意义——“心诚则灵”。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佛珠爱好者不再计较它的颗数和材质,而是开始向往“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的超凡境界,愿己身早证菩提,成就涅槃。
佛珠本是一种法器,又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佩戴佛珠的意义一方面在于时刻提醒自己是学佛之人,是修行之人;另一方面,通过计数使自己不断精进——如果念得少了,便会提醒自己要精进;如果念得多了,生起法喜,便提醒自己更加要精进。
据说去年年初,云南建水黄龙寺持忠方丈将自己多年随身的佛珠、玉石、字画等拿出来,拍卖筹款翻修800年老寺院,三串古老的佛珠鉴定下来估价一个多亿。
一串佛珠拿在手中,首先注重的是保养,在收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特殊养护处理,方可放心入藏。佛珠的品质虽多,若依保养方法来看,计有宝玉石类、竹木果实类和象牙、犀角、珊瑚等有机类三大类别。一般来讲,宝玉石类最怕相互碰撞,行内人士讲玉器最怕“说话”,指的即是此理。宝石的硬度很高,而一般玉石的硬度则很低,二者若不注重保养,轻则磨花了,影响美观;重则会刮出伤痕,不可不注意。表面若有灰尘、污垢或油渍时,应先用软毛刷清洁,以温热的淡肥皂水洗刷,再用清水冲净,切忌使用化学除油剂。如果长时间存放,还应置于专用袋或囊内,并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竹木果实类佛珠的保养方法,需要十分注意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温度条件以20℃,相对湿度55%〜60%为宜。温度过髙,会加快材料的化学和物理反应速率,容易干裂或脆化;湿度过高时,质材的水分含量增加,导致体积膨胀,微生物与害虫易于吸取材料的养分而大量繁殖。平日预防应先将器物上之微生物淸除干净,尔后可用蜂蜡、亚麻仁油等防水剂刷涂表面,以作保护。湿度过低对器物亦有损害,因竹木类材质为吸水性物质,原含有本身重量14%〜15%的水分,如含水量低于比例,水分蒸发将会导致佛珠体积收缩,并受机械力的作用,而扭曲变形、开裂。除湿度外,强光线中的紫外线与蓝紫等色的可见光所产生的光解作用,也能够破坏竹木等物质组成分子间的结合链,改变分子结构,从而引起有害的化学变化;引起佛珠内部水分蒸散而逐渐老化、脆裂、扭曲、变形或毁坏。
竹木类佛珠表面附着的灰尘,可用驼毛刷或羊毛刷淸除。若竹木质地较坚实,如染污后,需以肥皂水或盐水淸洗,洗净后马上擦干,涂上擦光腊或亚麻仁油抛光。木珠应尽量避免水洗,以防木材吸水膨胀,应以湿布或选用淸洁剂来擦掉污垢。竹木佛珠若有裂纹不宜填物修补,以免裂纹加剧,如遇断裂或呈薄片开裂掀起,当用易干且具防水作用的硝酸纤维素胶粘结。缺失的部分,需要环氧基树脂掺木削或塑胶木屑充填,并修饰及涂装填补部位,使其与周围未修补部位的纹饰与色彩一致。
象牙、犀角、珊瑚均属有机物,象牙、珊瑚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犀角为角质素,这些有机物制品十分脆弱,除了需要防止碰撞、拌落、火烧、浸水等人为损坏外,还要注意因长时期置于忽冷、忽热或过干、过湿气温以及较强光线环境里,受自然因素侵害而引起的褪色、开裂、脱片、变形、老朽以致粉碎等。
保存牙角类佛珠的温度以5℃〜10℃偏低为佳,相对湿度55%〜60%较为适当。温度升髙会加快有机物质的物理与化学反应,日久将促使佛珠开裂,造成老化及脆化;如湿度忽升忽降,也易对佛珠造成损坏。牙角类佛珠平时对湿度的升降变化尤为敏感,因其不仅自身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且具吸水性,会随外界湿度的升降而吸收或放出水分,令器物体积膨胀或收缩,湿度忽髙忽低、变化无常,器物就将因过度胀缩而龟裂或变形。最好的方法,是在储存处放置一杯清水。牙角类佛珠应置于软襄盒中,放些防蛀药块。如其表面粘结了灰尘,可用毛刷刷除,但如弄上了污迹、油垢则应以温肥皂水洗之,不可浸泡,洗后即擦干,以防佛珠起翘开裂。原已有龟裂,当用干洗液清洁,如酒精或三氯乙烷,将其涂刷于佛珠上,待溶液挥发后,可用抛光腊抛光,使其原有光亮得到恢复。象牙佛珠如变黄时,则不宜清洗或做漂白处理,因自然变色代表年份,且有古雅之意。
❸ 苯并(a)芘的影响危害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是致癌物、致畸原及诱变剂。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是多环芳烃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强烈致癌物。
急性毒性:LD50500mg/kg(小鼠腹腔);50mg/kg(大鼠皮下)
慢性毒性:长期生活在含BaP的空气环境中,会造成慢性中毒,空气中的BaP是导致肺癌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水生生物毒性:5μg/L,12天,微生物,阻碍作用;5mg/L,13小时,软体动物卵,阻碍作用,结构变化。
致癌:BaP被认为是高活性致癌剂,但并非直接致癌物,必须经细胞微粒体中的混合功能氧化酶激活才具有致癌性。BaP进入机体后,除少部分以原形随粪便排出外,一部分经肝、肺细胞微粒体中混合功能氧化酶激活而转化为数十种代谢产物,其中转化为羟基化合物或醌类者,是一种解毒反应;转化为环氧化物者,特别是转化成7,8-环氧化物,则是一种活化反应,7,8-环氧化物再代谢产生7,8-二氢二羟基-9,10-环氧化物,便可能是最终致癌物。这种最终致癌物有四种异构体,其中的(+)-BP-7β,8α-二醇体-9α,10α-环氧化物-苯并[a]芘,已证明致癌性最强,它与DNA形成共价键结合,造成DNA损伤,如果DNA不能修复或修而不复,细胞就可能发生癌变。其它三种异构体也有致癌作用。动物试验包括经口、经皮、吸入,经腹膜皮下注射、均出现致癌。许多国家相继用9种动物进行实验,采用多种给药途径,结果都得到诱发癌的阳性报告。在多环芳烃中,BaP污染最广、致癌性最强。BaP不仅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也较稳定,而且与其它多环芳烃的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一般都把BaP作为大气致癌物的代表。
致畸:1000mg/kg,妊娠大鼠以口,胎儿致畸。
致突变:40mg/kg,1次,田鼠经腹膜,染色体试验多种变化。小鼠,遗传表型试验多种变化。昆虫,遗传表型试验多种变化。微生物,遗传表型试验多种变化。人体细胞培养DNA多种变化。
污染来源:存在于煤焦油、各类炭黑和煤、石油等燃烧产生的烟气、香烟烟雾、汽车尾气中,以及焦化、炼油、沥青、塑料等工业污水中。地面水中的BaP除了工业排污外,主要来自洗刷大气的雨水。
代谢和降解:据有关资料报导,BaP在哺乳动物体内的代谢和降解产物主要是:1,2-二羟基-1,2-二氢苯并[a]芘,9,10-二羟基-9,10-二氢苯并[a]芘,6羟基苯并[a],3羟基苯并[a]芘,1,6-二羟基苯并[a]芘,3,6-二羟基苯并[a]芘,苯并[a]芘二酮,苯并[a]芘-3,6-二酮(IRPTC)。另外还有苯并[a]芘-1,6-二酮,11羟基苯并[a]芘,苯并[a]芘-7,8-二氢二醇(Lehr.R.E.1978)。
BaP在大气中的化学半衰期在有日光照射下少于1天,没有日光照射时要数天,水体表层中的BaP在强烈照射下半衰期为几小时至十几小时,土壤中BaP的降解速度8天估计为53%~82%。微生物能促使BaP降解速度加快,在河口底泥中3小时为71%,在无阳光照射下水中BaP的生物降解速度35至40天为80%~95%。
残留与蓄积:在水体,土壤和作物中BaP都容易残留。许多国家都进行过土壤中BaP含量调查,残留浓度取决于污染原的性质与距离,在繁忙的公路两旁的土壤中BaP含量为2.0mg/kg,在炼油厂附近土壤中是200mg/kg;被煤焦油,沥青污染的土壤中,可以高达650mg/kg,食物中的BaP残留浓度取决于附近是否有工业区或交通要道。进入食物链的量决定于烹调方法,不适当的油炸可能使BaP含量升高,但进入人体组织后,分解速度比较快。水中的BaP主要是由于工业“三废”排放。在0.1μg/L浓度水中鱼对BaP的富集系数35天为61倍,清除75%的时间为5天。
迁移转化:BaP存在于煤焦油、各类炭黑和煤、石油等燃烧产生的烟气、香烟烟雾、汽车尾气中,及焦化、炼油,沥青、塑料等工业污水中。肉和鱼中的BaP含量取决于烹调方法,水果、蔬菜和粮食中的BaP含量取决其来源。地面水中的BaP除了工业排污外,主要来自洗刷大气的雨水。水中的BaP以吸附于某些颗粒上、溶解于水中和呈胶体状态等三种形式存在,其中大部分吸附在颗粒物质上。日光照射下,大气中的BaP化学半衰期不足24小时,没有日光照射为数日。水中的BaP在强烈日光照射下半衰期为几小时至十几小时,土壤中BaP的降解速度8天约为53%~82%;对酸碱较稳定,日光照射能促使分解,速度加快。水体、土壤和作物中BaP都容易残留,进入人体后,分解速度比较快。水中的BaP主要来自工业排放,残留时间一般不太长,特别在阳光和微生物影响下,数小时内就被代谢和降解。水生生物对BaP的富集系数不高。BaP被认为是高活性致襄剂,但并非直接致癌物,必须经细腻微粒体中的混合功能受氧化酶激活才具有致癌性。BaP不仅广泛存在于环境中,而且与其它多环芳烃的含量不一定的相关性,所以,一般都把BaP作为大气致癌物的代表。长期生活在含BaP的空气环境中,会造成慢性中毒,空气中的BaP是导致肺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许多国家的动物实验证明,BaP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成分未知的黑色烟雾。
❹ 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是什么
首先,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一下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肥力是土壤具备的能够满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份、养分、空气、热量等生活条件和调节这些生活条件的能力。这说明:土壤肥力是土壤通气性、透水性、保水性、矿质含量、腐殖质含量、酸碱度等诸多因素的一个综合概念,而不是指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 x0dx0a在土壤学上,“糯米黄泥”并非黄壤,而属于山地红壤。因富含铁离子,土壤颜色呈红色,土壤PH值呈酸性。这种土壤,腐殖质含量少,土壤呈粘性,极易板结,不透水,不透气。所以,根据它的理化特性,不难看出,就大多数花木而言,“糯米黄泥”并不肥沃,不值得偏爱。可见,绿化种植过程中,“追赶潮流”的做法有很大的盲目性。 x0dx0a当然,这种习惯沿用至今是有其根源的。城市绿化在技术上借鉴和承袭了林业上造林绿化的一些经验。松类植物在造林上运用很普遍。松类植物有个特点,其根系能与土壤中的真菌以共生的形式形成菌根。菌根扩大了根系吸收和传递营养的能力。松类在移栽过程中,通常人工接种菌根菌,即客土,也就是选择老林地土壤移到种植穴中,接种后以迅速形成菌根,提高造林成活率。而客换的土壤就是山地红壤。所以对耐贫瘠的松类植物来说,“糯米黄泥”当然是最佳选择了。也许,这便是人们偏爱“糯米黄泥”的来龙去脉。 x0dx0a其次,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土壤肥力的相对性含义。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生物学特性,要求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因此,植物也要求一定的土壤生态条件。所以,一种土壤肥沃或者不肥沃,从理论上讲,只能针对具体植物而言才有意义。所以,把“糯米黄泥”当成“万能土”来处理实际问题确实不可取。 x0dx0a那么,什么样的土壤才是合适的种植用土呢?我认为含腐殖质较丰富的壤土较为理想。比如:潮土、冲积土、林地面层土、耕作土(田土、菜土)等。城市绿化场地的土壤条件一般比较复杂,完全适合花木生长的土壤不多见。换土,是绿化种植施工的一个不可省略环节。 x0dx0ax0dx0a土壤的概念 x0dx0ax0dx0a什么是土壤?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土壤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但是真正给土壤定一个确切的概念,是不容易的。历史上在土壤学中存在着不同的土壤概念,这是因为人们从不同的出发点来研究土壤,概括土壤概念的角度不同,所以就产生了不同的土壤概念。 x0dx0ax0dx0a我国劳动人民在数千年前对土壤就有了朴素的认识。公元121年前我国古书《说文解字》中就记载着:“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壤,柔土也,无块曰壤。”。古代土同吐,壤同月襄,月襄——肥肉也,即肥沃的土称之为壤。 x0dx0ax0dx0a地质学家从岩石风化的地质学观点来认识土壤,认为土壤就是破碎了的陈旧岩石。或认为土壤是坚实地壳最表面的风化层。将土壤仅作为岩石的变态来认识。 x0dx0ax0dx0a植物营养学家认为土壤是植物养料的贮存库。认为土壤是能生长植物的那一部分地壳。或认为土壤仅是陆地植物生长的自然介质。 x0dx0ax0dx0a19世纪70~80年代俄罗斯学者,土壤发生学派创始人道库卡耶夫(B·B·Докучаеь)把土壤作为独立的自然体,认为土壤是五大成土因素——生物、母质、气候、地形和时间综合作用的产物。这是从土壤发生学观点来认识土壤,在土壤学界得到广泛的认同。 x0dx0ax0dx0a近代美国和西欧对土壤下的定义反映在一些有代表性的着作中如美国学者N.C.Brady认为:“含有风化破碎的矿物和腐解的有机质的不同的混合物构成剖面形式的自然体的集合,它在陆地上呈薄层覆盖,并在含有适量空气和水分时能为植物提机械支撑和营养。”美国《土壤学名词解释》对土壤的定义是:⑴地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质和生物所组成的能生长植物的一个动态自然体。⑵占据部分地球表面的一些自然体的集合,它能支撑植物并具有由一定地形、气候和生物,通过不同时间对母质所起的综合作用而发生的性状。或以看出他们很注意把土壤与其它自然因素联系起来,强调土壤能够长植物,进行植物生产这一根本特性。 x0dx0ax0dx0a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998年公布的土壤定义为: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x0dx0ax0dx0a森林土壤:是在森林植被条件下发育的土壤,是发展林业生产的基础,相对于其它土壤有其特殊性。关于森林土壤将在后面用一章专门讲述。 x0dx0ax0dx0a土壤的组成 x0dx0ax0dx0a土壤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固体部分包括矿物质土粒和土壤有机质以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动物。土壤矿物质约占固体部分的95%以上,有机物质的质量百分数一般不到5%。有机质常包被在矿物质土粒外面。固体部分含有植物需要的各种养分并构成支持植物的骨架。土壤液体和气体共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土壤液体是土壤水分,因溶解着多种养分物质,实际上是稀薄的土壤溶液。气体是土壤空气。土壤三相物质的体积比因环境条件的差异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土壤固体占50%;液体和气体占50%,气体和液体不稳定,其比例为气体占15%~35%。 x0dx0ax0dx0a土壤肥力的概念 x0dx0ax0dx0a土壤最基本的特性是具有土壤肥力。关于肥力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不同的时代对土壤肥力有不同的解释: x0dx0ax0dx0a20世纪30年代,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认为:“土壤肥力就是土壤在植物生活的全部过程中,同时而且不间断地供给植物以最大限度的有效养分及水分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其它自然体所没有的。但现在看来威廉斯理论已不够全面和完整,其原因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水分和养分,还包括温度、通气状况等。 x0dx0ax0dx0a沈阳《农业土壤学》:土壤肥力是诸因素综合性状的具体表现。 x0dx0ax0dx0a南京土壤所: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x0dx0ax0dx0a侯光炯先生:土壤肥力就是土壤的体质和生命。 x0dx0ax0dx0a我国目前较公认的土壤肥力的概念为: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x0dx0ax0dx0a土壤肥力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 x0dx0ax0dx0a1.自然肥力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土壤具有的肥力, 如森林土壤、草原土壤等,自然肥力的高低决定于成土过程中诸成土因素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生物的作用。我国广大林区主要是充分利用土壤的自然肥力,来达到林木速生和丰产。 x0dx0ax0dx0a2.人为肥力是由耕作、施肥、灌溉、改土等人为因素形成的土壤所具有的肥力。人为肥力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耕作土壤、果园土壤等已开发的土壤既有自然肥力又有人为肥力,两者的关系是自然肥力为基础,人为肥力为主导。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高低。 x0dx0ax0dx0a3.经济肥力,由于受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土壤肥力往往只有部分表现出来,这部分肥力称为“有效肥力”,又称“经济肥力”,即在一定农业技术措施下反映土壤生产能力的那部分肥力,亦称自然肥力与人为肥力的总和。在林业生产中,具有经济肥力的土壤,主要是苗圃地、母树林地、种籽园地、经济林木园地和必须进行改良才能营造森林的土壤。尤其是苗圃地、种子园地和经济林木园地的土壤,其面积虽然有限,但在国民经济中以及在扩大人工林面积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却是巨大的. x0dx0ax0dx0a4.潜在肥力,另一部分肥力则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称“潜在肥力”,指受环境条件和科技水平限制不能被植物利用,但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效肥力的那部分肥力。 x0dx0ax0dx0a第四节 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与林业生产的关系 x0dx0ax0dx0a一、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x0dx0ax0dx0a无论是全球生态圈或较小范围内的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土壤都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它是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分界面,生物与非生物体进行物质与能量移动和转化的重要介质。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多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土壤进行的。这些影响有的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例如,沙漠通过综合治理变为绿洲;寸草不生的盐碱滩涂通过排水洗盐,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等改造为良田。但有些活动如毁林开荒、陡坡开垦耕地、过度放牧等,使水土流失、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可见人类的生产措施不能仅着眼于短期内的经济效益,而且要考虑其对生态系统的长期效果。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土壤的开发利用,不能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而应有利于维护和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根据土壤与其它自然因素的特点,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既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收益,又要防止生态系统失调和得天独厚环境的破坏。 x0dx0ax0dx0a值得注意的是土壤生产植物产量(生物产量)的高低是由土壤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除土壤外,大气、温度、降水、日照、污染等因素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另外,即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植物对土壤提供的条件吸收利用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同一肥力的土壤可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有效肥力水平。对于生态上适宜某种土壤的植物表现出有效肥力高,对于不适宜的植物,则表现出有效肥力低。例如能使侧柏生长良好的石灰性土壤,如栽种松树则会发生生长不良的现象。这就是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再如,在一些水湿的甚至是积水的泥炭沼泽土上,赤杨生长良好,而其他树种则不能良好地生长。所以只有把树种的生态要求和土壤的生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土壤的肥力才能得到充分利用,这就是生产实践中强调的“适地适树”。 x0dx0ax0dx0a在我国造林工作中,有时因树种选择不当,造成林木生长不良或死亡,其原因不是由于土壤中不存在或为林木吸收利用的物质或能量,而是土壤中不具有该树种所必需的物质或能量。因此在造林工作中进行树种选择时,土壤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
❺ 鸡蛋是不是发物,手术后可以吃吗
建议术后最好不要吃鸡蛋。另外,以下东西也尽量不要在术后来吃,因为这些食物都是属于发物。
1.
公鸡,公鸡属于发物。因为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伤口愈合之后出现疤痕增生的情况,所以建议患者不要食用。
2.
是海鲜,海鲜包括鱼、虾、蟹等。这些食物也是属于发物,也不建议患者在伤口恢复的时候进行食用。因为也可能会导致患者伤口愈合之后,出现较大的疤痕增生等情况,同时也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3.
生姜,这类食物是属于辛辣刺激的食物,其中还包括大蒜、洋葱等。因为都是属于辛辣的食物,所以不建议患者进行食用,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伤口出现发炎、感染的情况。4.
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其次也会导致伤口愈合之后,出现较大的疤痕增生的情况。
❻ 壤的形近字有那些 急需 !
壤的形近字有壤、囔、攘、镶等。
一、壤的释义
1、泥土;松软的土。
2、地。
3、地区;地域。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壤,柔土也。从土,襄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壤,地表柔软的松土层。字形采用“土”作边旁,采用“襄”作声旁。
三、字形演变(如图)
四、组词
土壤瘠壤黄壤僻壤壤土接壤霄壤
(6)士襄里含有哪些微生物扩展阅读
一、土壤[tǔ rǎng]
地球陆地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二、黄壤[huáng rǎng]
亚热带全年湿润地区及低湿的地形部位发育的黄色土壤。含水量高,所含铁质水化而成黄色,酸性大,表层常有灰黄色腐殖质层。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亚热带地区。
三、红壤[hóng rǎng]
亚热带干湿季分明地区及排水良好的地形部位发育的红色土壤。含较多的铁铝氧化物,质地黏重,肥力低,酸性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亚热带地区。
四、弃壤[qì rǎng]
废地,无用之地。
五、垲壤[kǎi rǎng]
犹言大地。
❼ 癌症复发转移中医中药治疗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承受不过来了。
在很多国人的朴素认识中,都认为中华民族繁衍至今是因为有中医的庇护。然而,这却是错误的认识,人类的繁衍不是任何医学的成就,而是生物的本能和进化的结果,中华民族也不例外。繁衍是地球上所有物种的自然使命,任何生命个体的寿命都是有限的, 物种延续的根本方式只能是繁衍。
鼠是哺乳动物中繁殖速度最快的物种,有些种类的鼠一年可生育7、8次,每次可生育10几只。而幼鼠达到性成熟并开始生育只需一个月左右,一对鼠一年后就可繁殖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当然,不是所有的个体都能够成活,气候的变化、天敌的捕食、食物的匮乏以及疾病都会大大减少个体数量。鼠正是面对这样的严酷环境,进化出了快速的繁殖能力。
鱼类往往可以一次产出成百上千枚卵,是以数量取胜的典范。其它如蟑螂、水虱、各种微生物等,都有着强大的繁殖能力。可以说,地球上现存的物种都进化出了适应所处环境的繁殖能力,所以这些物种才历经了千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漫长历程得以延续至今。
当然,在漫长的历史中,有很多物种灭绝了。除了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的以外,气候变化、地质灾变、人类活动等是主要影响因素。比如统治地球超过一亿年的恐龙于6500年前灭绝了,今天的人们只能通过化石来领略昔日地球霸主的雄姿。疾病从来都不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即便是烈性传染病也很难使一个物种彻底消失。生物的繁衍是自然法则赋予的本能,物种的延续不依赖任何医学,除了人类,其它物种也不掌握医学知识和技术。没有医学,地球上依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
人类无疑是进化最成功的物种,虽然人类的生殖能力不算强大,但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其它物种所无法比拟的。既然有那么多物种不会因疾病灭绝,作为地球统治者的人类自然也不会被疾病消灭。
人类的祖先类人猿生活在数百万年前,在这段历史长河中是没有医学的。大约距今二十万年前,人类从非洲开始向全球扩散。数万年前,人类到达中国这片土地,并开始了世世代代的繁衍。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各民族都还没有产生医学。即便是最悠久的美索不达米亚古医学也不过只有数千年历史。中华民族直至距今2000年左右才出现了医学的萌芽,可见,中华民族和其它民族一样,都不是依赖医学才得以繁衍的。假设没有中医,中华民族也不会灭绝。
也有人认为,中华民族人口众多、数量庞大是中医的功劳。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一个种群的数量是否庞大,要参照其所占有环境空间的大小。中华民族虽然人口众多,但因为幅员辽阔,人口密度并不是很高。以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而论,中国为139,英国为256,印度为362,巴林为1827。这不能说明巴林的传统医学就是最领先的。人口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技术、传统文化等等。物种本身的因素主要是生殖能力和平均寿命,众所周知,不论是各民族的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都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类的生殖能力,医学能改变的只有平均寿命。
早期人类的平均寿命主要是由食物因素决定的,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困扰人类的食物短缺问题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缓解。经过数千年的努力,人类平均寿命从不足20岁达到了35岁左右。虽然不同地区实现这一目标有先有后,但其过程是基本一致的。中国人平均寿命的提高也得益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如薯仔、薯类、玉米的引进使农作物的产量大幅提高,因饥饿所导致的死亡大为减少。平均寿命的提高使人口数量得以显着增加。
初步解决了食物问题以后,疾病就成为决定人类死亡率的首要因素,社会经济问题退居为次要因素。疾病在人口的死因构成中占有大部分比例,战胜疾病成为人类面临的更加棘手的问题。经过数千年的努力,西方传统医学逐渐发展成现代医学,大大降低了人类的死亡率并显着延长了平均寿命,20世纪抗生素的发明以后,发达国家人口的平均寿命达到了70 岁左右。
然而在对抗疾病的努力中,中医没有做出贡献。据历史资料记载及学者考证,中国人历代平均寿命为,夏商时期不超过18岁、周秦约为20岁、两汉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35岁。中国人平均寿命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是死亡率过高和死亡年龄过低,在自然衰老导致死亡之前,大量的人口因疾病过早死亡。
据金陵大学1929~1931年的调查资料,部分农村人口死亡率为28‰,婴儿死亡率为156‰,平均寿命为34~35岁。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回顾性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44~1949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201‰,平均寿命为39岁左右。汇总数据后一般认为,20世纪的前50年,中国人口的死亡率约为20~25‰,婴儿的死亡率高达200‰左右,平均寿命不到40岁,是当时世界上寿命最低的国家之一。
有人认为这一时期中国人口死亡率较高是因为战争和饥荒,但统计学资料表明疾病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据哈尔滨医科大学赵锦辉查阅的“关东州地区”生命统计资料,该地区1918年因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0%以上,1938年这一数据也超过80%,婴儿死亡率平均超过150‰,其它地区的统计资料也证明了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即便在战争或饥荒爆发的年份,战死或饿死也不是人口死因构成的主要因素。
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的死因主要是传染病,其次为慢性病。传染病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与社会经济因素没有直接关系。现有的统计资料均证明了这一时期中国人的死亡率与战争和饥荒没有直接对应关系。此外,皇室成员与达官显贵并不存在战争与灾祸的风险,他们的死亡率与平均寿命与平民并无明显区别。例如清朝历代皇帝共生育了近200名子女,平均寿命仅为30岁左右。皇室成员享受着最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生存环境,不可能因饥饿或天灾人祸死亡,基本上都是死于疾病。而拥有最佳医疗服务的皇子皇女们并没有得益于中医的护佑。
瘟疫是人类遇到的重大困难,在现代医学产生和发展之前,各种传染性疾病时常肆虐,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史料记载,自东汉末年始,瘟疫爆发并肆虐于中国。爆发频率为有史以来罕见,最凶险的状态持续了十余年之久。《五行志注引》云:“民多病死,死有灭户,人人恐惧,朝廷心焦,以为至忧。”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写道:“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捻(年),其死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连医圣家族都是这样的惨状,可见瘟疫的凶猛和中医的无能。由此导致的民不聊生和社会动荡也是汉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此后直至民国时期,传染病反复在中国爆发流行,在200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医对瘟疫一直束手无策。
中医对传染病的病因、治疗和预防的方法基本上一无所知。在秦朝之前,中医认为传染病是鬼神作祟,多以傩(驱鬼的仪式)来应对;到了汉朝,以张仲景为代表的中医认为瘟疫是因气候不正产生瘴气所致,提出了“六气致病说”,即阴、阳、风、雨、晦、明,把病因归结为气候的变化;宋代以后又产生了胎毒之说,认为传染病的病因是胎毒。
当然不能过于苛求古人,古人不知道还有微生物这样一类生物,更不知道致病微生物才是传染病的病因。所以古人只能对传染病进行猜测和想象,众说纷纭、谬误百出也是必然的。中医始终没有认识到微生物,不知道病原体、传染源和传染途径。陪伴了中国人2000年的中医,在治疗和预防传染病方面完全处于胡思乱想、一无所能的状态, 这是历史事实。
在现代医学传入之前,中华民族的健康只能听天由命。随着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在中国的传播,很多中国人的生命才得以挽救。例如1910年在东北地区爆发的鼠疫,流行初期以极为迅猛的速度在东三省传播。毕业于剑桥大学医学院的伍连德受命承担了控制疫情的任务,运用现代医学的知识,采取火化尸体、大面积环境消毒、隔离患者等有效措施,切断了传染途径,在短时间内迅速遏制了这场无比凶险的疫情。而当时着名的老中医以中医理论和方法治疗的患者则全部死亡,老中医自己也未能幸免,家属甚至将其抛尸街头。
天花的防治是一个极为惨痛的教训,充分暴露了打着传统和国粹旗号的中医界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恶。18世纪末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的牛痘法预防天花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效果,1805年牛痘法自澳门传入中国内地,显示出极佳的效果并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牛痘法简单易行、百试百验,这大大影响了中医的可信度和利益,如把脉开方、种人痘、治瘢痕、药铺等利益群体。
中医界把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口号抛到九霄云外,坚持宣扬天花源自胎毒,顽固地以阴阳五行等歪理加以胡乱解释,宣称牛痘法不过是将胎毒引出而已。部分中医药从业者更是极力毁谤牛痘法,恐吓民众,甚至故意散布种牛痘必然重出天花的谎言,导致大量愚昧民众放弃种牛痘从而染上天花死亡。中医对现代医学的肆意曲解和造谣,严重迟滞了牛痘法的推广,在此后长达150年的时间里天花仍然是中国人生命中的魔咒。中医界置民众健康于不顾,暴露出为一己私利的不仁与歹毒,其无耻和残忍与当今的中医骗子如出一辙。中国人失去了迅速消灭天花的机会,中医骗子得以在万众尸骨上继续大发横财。
反观日本,迅速认识到牛痘法的绝佳效果并加以普及,并由此萌发了坚决否定汉方医(即中医)的理性思考。而中国却花费了150年左右的漫长时间,付出了无数生命的代价,其根源仅仅是中医界的行业利益,可见中医骗子的无耻与民众的愚昧已经达到了多么骇人的地步。回顾这一段讳莫至深的历史虽然是惨痛的,但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当不得不在科学与传统、生命与利益之间做出抉择时,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仁爱美德究竟在哪里?
20世纪50年代初,政府大力开展了防治疾病、普及科学知识的工作。在控制和消灭天花的过程中,全国统一采取了牛痘法,摒弃了中医的胎毒理论和数不清的偏方、秘方。仅仅用了10年时间,至1960年中国已没有发生自然传染的天花病例。但1963~1964年因中医接种人痘,天花在山西、内蒙古再次爆发,直至1966年才最终消灭。
自1950年开始推广以消毒灭菌为主要原则的新法接生,困扰了中国人数千年的生育危险终于得到了解除。产褥热发病率急剧降低,产妇死亡率大大下降;新生儿因感染导致的死亡迅速减少,婴儿死亡率从原来的200‰逐年下降,1958年为80.8‰,70年代为47‰,80年代为34‰,2005年为19‰。简单的消毒措施挽救了难以计数的生命,这是科学赐予中国人的恩典。而数千年来中医都认为因生育所致的疾病是由于“风”的缘故,以至于今天还有坐月子紧闭门窗等一系列陋习。
随着现代医学的普及,中国人的死亡率连年显着下降。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显着增长,1957年达到57岁,1973年为63.6岁,1981年为67.90岁,2005年达73岁。
中国人生命质量的迅速改善完全是科学带来的福祉,政府面对严峻的局面采取了坚决的科学措施,没有让中医界在这些紧要问题上胡乱纠缠。在这些立竿见影、迅速显效的事实面前,中医界灰头土脸、哑口无言,只好退守到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的领域。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医界面对急性传染病始终不敢越雷池半步。然而必须要警惕的是,近年来有中医界人士宣称中医药可以预防和治疗SARS,甚至治疗艾滋病。这不过是上世纪中医界在天花问题上谋财害命的拙劣翻版,这种恶毒和残忍的行为必须坚决予以驳斥和制止。
回溯中国20世纪的历史,人口死亡率和平均寿命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的生命质量得以迅速改善。在这一过程中,除了社会经济因素以外,更加直接和显效迅速的是现代医学的广泛普及和先进医学成果的应用。中国人因为分享了人类的科学成果,平均寿命在短短几十年间提高了一倍,而上一次平均寿命翻倍(18~35岁)则用了约3000年的时间。而中医在数千年中一直未能显示出战胜疾病的作用,至今也没有令人信服的、可以推广的治疗方法。如果没有现代医学,中华民族仍然会在中医的愚弄中挣扎于一百年前的悲惨境地。回顾不算遥远的历史,难道不应该向科学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吗?每一个诚实的、有良知的人都不能否认,科学赐予了中国人恩典,是科学守护了中国人的生命。
❽ 动物体内的酶主要来源是什么
酶是生物体中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酶的显着特征是它们具有高度的催化能力和专一性,而且酶的活性可以被调节,与不同能量形式的转化密切相关。到现在为止,已知的酶类有近2 000种,消化酶是其中的一种,它主要是由消化腺和消化系统分泌的具有促消化作用的酶类。在消化酶中,依消化对象的不同而大致可划分为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等几种。目前,国内外对于水产动物消化酶研究的报道主要以蛋白酶和淀粉酶为最多;从水产动物种类上来看,以鱼类、甲壳类等的研究较多;近年来,对于棘皮动物、软体动物消化酶的研究也有较多的报道。
1 鱼类消化酶的研究
对鱼类消化道中消化酶的研究,是了解鱼类消化生理的重要内容,对于鱼类养殖过程中人工饵料的合理配制也具有重要意义。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国外要比国内开展得早而多。研究消化酶在鱼体内的分布及其活性,可以将其中活性较高的酶提取利用,有利于水产加工过程中充分利用废弃物。如今,从大型的海水鱼中分离、提取的蛋白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医药和生物化工领域。
1.1 鱼类蛋白酶
1.1.1 胃蛋白酶
有胃鱼类胃中作用最强的消化酶是胃蛋白酶,它先以不具有活性的酶原颗粒的形式贮存于细胞中,在盐酸或已有活性的蛋白酶作用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一般软骨鱼类和有胃硬骨鱼类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均在较强的酸性范围之内。鱼类胃内pH值主要受胃酸浓度的影响,胃液的分泌是由食物直接刺激胃而引起的,有食或进食一定时间后,胃液pH值较低,为偏酸性。因此,鱼类胃内pH值基本上能够满足胃蛋白酶的发挥,但视鱼的种类不同而异。由于胃蛋白酶的活性随鱼类食性不同而变动,特别是肉食性鱼类蛋白质的消化主要集中在胃,因此有必要在肉食性鱼类饲料中添加酸化剂或在饲料中添加促进胃液分泌的物质。
1.1.2 肝胰脏蛋白酶
硬骨鱼类的肝脏和胰脏大多是混在一起的,现已有研究证明,胰脏是分泌蛋白酶的主要器官,其分布极其复杂而散乱。关于鱼类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及酶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鱼类肝胰脏蛋白酶的最适pH值多呈中性或弱碱性。软骨鱼类肝胰脏内的胰蛋白酶一般是没有活性的酶原,在肠致活酶的作用下被激活。Das (1991)对硬骨鱼类鲤鱼、黑鲈(Micropterus sp.)、丁■(Phoxinus tinca)的肝胰脏的研究表明,肠液能增强胰蛋白酶的作用,认为胰脏主要分泌蛋白酶原。而Fish(1960)发现,莫桑比克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的肝胰脏蛋白酶的活性比肠中的高。由此可知,不同鱼类其分泌蛋白酶的部位和形式不同,鱼类分泌的胰蛋白酶原,需在肠致活酶的作用下,使之激活,促进肠对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1.1.3 肠道蛋白酶
肠粘膜可以分泌有活性的蛋白酶和肠致活酶,肠致活酶作用就是激活胰蛋白酶原。此外,肠内还有来源于肝胰脏、幽门垂等器官分泌的胰蛋白酶,这样使肠蛋白酶的研究较为复杂。肠蛋白酶最适pH值大多为微碱性。黄耀桐(1988)认为,有胃鱼类和无胃鱼类肠蛋白酶最适pH值是不同的,不同食性的鱼类最适pH值也有一定的差异,冷水性鱼类偏高;肠道蛋白酶的活性还受到鱼类饱食情况和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影响,草鱼肠道蛋白酶在蛋白质为32%~40%范围内,随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肠道蛋白酶活性增强。黄峰(1996)指出,饲料性质不同,肠蛋白酶的活性也有差异。总之,鱼类肠道蛋白酶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蛋白酶活性又直接影响鱼类营养物质吸收利用的程度,从而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
1.2 鱼类淀粉酶
1.2.1 胃淀粉酶
关于胃淀粉酶的研究资料较少,但可以肯定胃内存在淀粉酶。大多数硬骨鱼类胃淀粉酶最适pH值是弱酸性或中性。由于胃淀粉酶的活性明显地低于肠、肝胰脏和幽门垂等器官的淀粉酶活性,且胃内pH值在较强的酸性范围内,因此认为淀粉酶在胃内的消化作用微乎其微。
1.2.2 肝胰脏淀粉酶
关于鱼类肝胰脏淀粉酶的研究报道较多,其研究结果显示,淀粉酶最适pH值从弱酸性到弱碱性,平均值接近中性,对热不稳定,其活性要比哺乳动物低得多。肝胰脏是淀粉酶生成的中心器官,其分泌机能的强弱直接影响鱼类对食物中淀粉的消化能力。
1.2.3 肠道淀粉酶
鱼类的肠道存在淀粉酶,最适pH值从酸性到弱碱性,但大多在中性范围内,不同食性以及有胃鱼类和无胃鱼类淀粉酶的最适pH值差异不大。对鱼类肠道淀粉酶的研究认为,淀粉酶主要是由胰脏分泌的,但不同的鱼类分泌器官亦有差别,有的鱼类是由肝胰脏一种器官分泌的,有些鱼类肠道也是分泌淀粉酶的重要器官。
鱼类各种消化器官中均存在淀粉酶,淀粉酶活性的强弱因鱼的种类、消化器官不同而异。因此,有必要在饲料中添加外源性淀粉酶,提高淀粉利用率,减少有机物排泄量,从而减轻水体污染。
1.3 鱼类食性和消化酶的关系
动物的食性因种类不同而异,即使是同一种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的发育阶段也不尽相同,但动物的食性总是和其本身的消化酶组成状况密切相关。有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所有这些研究大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即鱼类有什么样的食性就有什么样的消化酶组成状况,而且消化酶活力大小的变化程度与食物组分的变化程度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也是生物本身的一种适应。
1.4 季节变化与消化酶的关系
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有很大的影响,鱼类随季节的变化其消化酶的活力和组成也有一定的变化。目前,国内外对于消化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有学者研究指出,由于季节的不同、环境水温的变化,鱼类消化酶活力发生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吸收利用的程度,因而鱼类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生长速度。
1.5 生长与消化酶活性的关系
随着鱼体的生长,鱼体需要营养成分的质与量也随之变化。随着生长、消化器官相对增大,内分泌机能增强,从而使消化酶也随之发生适应性变化。北御门(1960)、川合真一郎(1975)和李广丽(1994)对鱼类生长与消化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鱼类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存在着相应的消化生理特点,从而为各发育阶段合理安排饲料各成分含量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1.6 消化酶在鱼体内的分布
不论是有胃鱼类还是无胃鱼类以及鱼类的食性如何,其前肠是消化蛋白质的主要场所。关于肠道淀粉酶的分布,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结果。Shinichi等(1973)分别对草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应用淀粉底物条带法确定各消化器官中淀粉酶存在的位置,对黑鲈、铜吻鳞鳃太阳鱼、鲤鱼、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草鱼等淀粉酶活性研究发现,后肠活性最强,而前肠最弱。倪寿文(1992)对草鱼、鲤鱼、鲢鱼、鳙鱼、尼罗非鲫鱼淀粉酶活性及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后指出,淀粉酶在肠道分布有2种类型,草鱼、鲤鱼的淀粉酶活性在后肠活性最强,而前肠最弱;鲢、鳙、尼罗非鲫这3种鱼淀粉酶活性分布在中肠最强。Kawai等(1973)对草鱼、真鲷鱼、香鱼(Lecoglossus altivelis)的各种碳水化合物酶在各个消化器官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表明,淀粉酶在肠道分布因鱼而异,与鱼类的摄食情况有关。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清楚地了解鱼体是在何部位消化吸收食物中相应的营养成分的,同时也为研究消化酶的分泌、贮存机制提供了依据。
1.7 天然饵料中的消化酶及外源消化酶在鱼类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水环境中存在着鱼类的天然饵料生物,被鱼类摄食后其本身具有的消化酶对鱼类消化有着较大的影响。Lauff(1984)对白鲑属(Coregonus)、鲑属(Salmo)和拟鲤进行研究后指出,饵料生物本身消化酶对孵化后仔鱼生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Das(1991)在研究草鱼消化酶过程中发现了外源性纤维素酶和细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并阐述了其作用;还发现草鱼消化酶的形式和活力依赖于其摄取的饵料种类,并建议人工饵料中需加入动物蛋白以适应草鱼中存在的较高活性的蛋白酶和淀粉酶。
随着对鱼类消化酶的深入研究可知,鱼类本身分泌的消化酶还不能够满足其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且会造成饲料系数较高,饲料浪费,甚至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因此,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外源酶,可以弥补内源酶的不足,促进鱼类生长发育,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同时又能减少鱼类粪便中氮、磷的排泄量,从而减轻水体有机负荷,保护水质。
1.8 胚后发育阶段消化酶的发生和演变
有关消化酶发生的研究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生产实践上均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研究鱼类各阶段酶活力的出现与变化有助于人们了解各期幼体如何利用饵料,以及需要什么样的营养成分。Kawai等(1973)研究了虹鳟鱼、鲤鱼和黑鲈鱼消化酶的发生和演变情况,发现幼体期存在消化酶种类的变化。井健二等(1992)研究了真鲷鱼从孵化后到仔稚鱼发育过程中消化酶的发生和演变,结果表明,随着肠道的发育完善,消化酶的种类和活力大小发生了变化。在仔稚鱼期,人工饵料的投喂致使胰蛋白酶大幅度增加,同时也导致仔稚鱼的低生长率和最终的死亡。总之,各种消化酶的发生并不是完全同步的,而是随着鱼体的生长发育逐步演变和完善。
1.9 鱼类消化酶酶促反应与酶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酶的蛋白质性质决定了温度和pH值是酶促反应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生物种类、不同的组织器官以及不同的酶类具有不同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同时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随不同的反应条件而有所不同。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与生物本身消化道的pH值及生活温度常常不一致甚至有极大的差别,一般来说,生物消化道内的pH值条件能够极大的满足其不同种消化酶活力的表现。最适温度的测定是在实验规定的反应时间条件下进行的,实际上生物体内酶起作用的时间会长得多,所以最适温度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意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消化酶的耐热性,由此计算而来的活化能的大小可用来比较不同种酶活力的大小。
2 甲壳类消化酶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于甲壳类动物消化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虾类消化酶的研究上。研究发现,甲壳动物消化液中存在着蛋白水解酶、脂肪酶、淀粉酶、麦芽糖酶和蔗糖酶。以往关于这些酶的特征描述主要根据粗提物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但由于试验条件不同,不同研究的结果很难比较;同时,对实验控制不严格,上述酶的存在也受到怀疑,因为这些酶的活性完全有可能来自肠道中共生的微生物、摄食的饵料生物或不纯的药品。近十多年来随着甲壳动物养殖的兴起,饵料短缺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甲壳动物消化酶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对于甲壳类动物消化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虾、蟹类消化酶的研究上,其中又以虾类消化酶的研究最为深入。
2.1 发育不同阶段酶活力的变化
Patricia等(1990)对美国龙虾早期发育过程中前肠腺至中肠腺各组织器官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做了分析,在龙虾的5个幼虫阶段以及卵孵化中的几个时期分别予以测定,阐明了这3种消化酶在各个阶段的发生和变化。刘玉梅等(1984、1990)先后对中国对虾消化酶进行了两次研究,测定了稚虾期、生长中期、收获期3个阶段的肝、胃、肠中酶的活力;将稚虾期按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3个时期分析其食性转化、消化酶的转变以及每个时期其消化酶的组成,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丰富了这项研究,同时也为各发育阶段合理安排饵料各成分含量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魏华等(1996)对罗氏沼虾幼体和成虾的消化酶进行研究后指出,在罗氏沼虾幼体发育过程中,类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活性在中期最高,而在发育早期和后期较低;胃蛋白酶活性在发育后期较高。消化酶的这种变化形式与刘玉梅(1984)得出的中国对虾随着幼体发育消化酶上升有所不同。Lovett(1990)认为,在虾幼体发育的不同时期消化酶活性的变化是与虾的食性相一致的。潘鲁青(1997)采用酶学分析方法测定了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中华绒螯蟹和三疣梭子蟹各期幼体的4种消化酶活力,并对它们在幼体发育过程中消化酶活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4种虾蟹类在整个幼体发育过程中,4种消化酶活力表现出3种不同的变化模式,其中虾类和蟹类幼体消化酶活力的变化模式有各自的相似性,而且它们的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较高,纤维素酶活力极微;在食性转换过程中,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出现较明显的变化。
2.2 饵料因素对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许实荣(1987)分析了维生素B对中国对虾消化酶的影响,阐明了VB在对虾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中所起的重要作用。Maugle(1982)则专门针对一种食物即短颈蛤(Shortneck clam)对对虾生长和消化酶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只有短颈蛤鲜活投喂时才会对虾类消化酶有影响。分析饵料对消化酶活力的影响,不仅可以作为饵料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和利用的重要指标,且对人工饵料的合理配制意义重大。
3 棘皮动物消化酶的研究
3.1 不同发育阶段的棘皮动物消化酶的活性
海胆和海参是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象,海胆一直是用来研究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好材料,所以,关于海胆与其相关的研究进行得较多、较早。但关于海胆消化酶的研究仅有少量报道,研究也是结合海胆的生长发育进行的。美国学者Victor等(1971)研究了海胆(Dendraster excentricus)α-淀粉酶的活性,指出它随着海胆长腕幼体的肠分化而出现,并且与β-1,3-葡聚糖酶同步增加。这种α-淀粉酶还兼有麦芽糖酶的作用,同时还证明了海胆幼体阶段的α-淀粉酶和海胆成体的α-淀粉酶具有不同的最适pH值范围,进而判断这两种酶是不同的两种蛋白质。同年,Victor等还对海胆长腕幼体肠分化阶段β-1,3-葡聚糖酶的发生和活力大小进行了探讨和测定。
3.2 棘皮动物消化酶酶促反应与酶动力学
日本学者田岛健一郎(1993)和泷襄(1992)对海胆消化酶进行过一些定性的分析。李大志(2002)研究了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蛋白酶的主要特性,如酶动力学等。实验结果表明,虾夷马粪海胆消化道内含有两种蛋白酶(类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它们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40 ℃,最适pH值分别为2.0、8.6。类胃蛋白酶的抗热性大于类胰蛋白酶,因此在饵料配制过程中应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主要配料的比例,提高饵料的转化率。虾夷马粪海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与其它水生动物主要消化酶的最适温度的比较发现,水生动物消化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一般都高于它们的生理极限温度。生物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的酶促反应是在低于酶本身的最适温度下进行的。这可以认为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的一种适应,因为温度越高,对酶蛋白的破坏越大;而在较低温度,比较温和又能保证正常生理机能条件下进行酶促反应是对生物本身的一种保护。
4 软体动物消化酶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大力发展,相继有不少学者对不同的软体动物进行了研究。刘万顺等(1988)研究了紫贻贝(Mytilus elis)和滨螺(Littorina brevicula)的消化酶活性大小。朱仁华(1983)对3种海产螺类即朝鲜花冠小月螺(Lunella coronata)、单齿螺(Monodonta labio)和疣敌荔枝螺(Thais clavigera)进行了研究。小玉修嗣等对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的胰凝胶蛋白酶进行了研究。杨蕙萍等(1997、1998)曾针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褐藻酸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进行了测定,同时又测定了10种金属离子对这3种酶的影响,其中Ag+、Hg2+和Cu2+对酶活性有极显着的抑制作用,而Ca2+、Mn2+和Fe3+则对其活性有促进作用。张硕等(1997)研究了温度和pH的变化对栉孔扇贝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栉孔扇贝的蛋白酶不但与酶性质有关,也与栉孔扇贝对温度的适应密切相关。淀粉酶的最适pH值为6.45,与所在的体内环境pH值一致,说明无脊椎动物之间淀粉酶的最适pH值差异不大。
就目前对软体动物的消化酶类的研究状况来说,单纯针对消化酶及其各方面特性的研究并不是太多,而大多数则集中在对软体动物消化酶的利用上,且主要的用途范围又集中在对海藻细胞壁的解壁作用,从而得到其原生质体,利用原生质体培养植株或是进行杂交等,在生物工程技术上有极大的利用价值。目前已做过研究的藻类很多,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水产动物消化酶的研究,是认识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探讨酶作用机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了解水产动物消化生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酶在体内的活性水平反映了水产动物机体内的生理状况;另一方面,如果控制机体内酶的活性水平,就能对水产动物的机能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了解消化酶特性的生物学规律对于养殖饲料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水产养殖消化酶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外源性物质对水产动物消化的贡献问题,即外来酶源在促进消化酶活性中的机制是什么?这里的外源性物质主要指消化道内存在的微生物和生物活饵料带来的外来酶源。由于肠道中的微生物也存在简单的酶系,因此对水产动物消化饵料和饲料中的营养性物质也起到作用。②蛋白质合成评价问题。我们通过对消化酶活力的测定,可以对水产动物消化营养物质做出评定,但是机体不仅要消化蛋白质,而且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并且后者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最终关心的是动物的生长情况,但对于这一点目前还很少有研究,将来可能会是一个研究热点。
❾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清肝明目的功效。
蒲公英,中药名。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其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苦、甘,寒。主要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