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关于鄱阳湖,你了解多少多少英雄豪杰名留大湖之畔!
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 浩渺鄱湖水接天,波翻浪涌竞争先;连江通海胸怀广,滋养生灵岁复年 ” 。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
鄱阳湖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5-17.8℃,年平均降水量1570mm。6-8月盛行南风或偏南风,大风多发生于小暑前后;其余各月多为北风或偏北风
鄱阳湖的古称很多:彭蠡泽、彭泽、官亭湖、扬澜、担石湖等等,不下十个。这倒不是因为它有许多渊源,而是由于它兼并了许多小湖,逐渐扩大,同时也并蓄了那些小湖的名字。它本初的乳名源自大禹治水时期,这片地区因地势低洼,形成了数条分汊状水系,所以取古汉语中表数量多的虚词“九”,称其为九江。《禹贡》中记载“九江孔殷,东为彭蠡。”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即葫芦。也就是说,这片洼地湖泊,自古就形似葫芦瓢。
鄱阳湖中有水生维管束植物102种、浮游生物266种、鱼类122种、豚类2种、已鉴定的贝类87种。鱼类经济价值较大的有鲤、鲫、鲢、鳙、青、草、鳡、鲌等10余种和畅销国内外市场的银鱼,江豚在鄱阳湖中的数量约200-300头。此外,还出产众多的贝类、虾、蟹、水禽、莲藕和湖草等水生动植物。
世界上98%的湿地候鸟种群皆汇于此,飞时不见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世界上现存的白鹤有4000多只,一到冬天98%的白鹤与数十万的天鹅会选择到鄱阳湖越冬,堪称天下奇观。是白鹤的天堂,天鹅的故乡。丰水季节,水天一色,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烟波浩渺,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枯水季,小河淼淼,在宽阔的草洲上蜿蜒,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
王勃: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鄱阳湖
[ 西江月 ]
(左河水)
水退寒来洲起,沼成浪静冰封。
绿毡百里染霞中,怀抱几盘彩镜。
轻步藜蒿沙地,鹤鹅溅起无踪。
微风飘近卖鱼声,圆我佳肴旧梦。
《鄱阳湖》又称《冬入鄱阳湖》,是左河水的一首描写鄱阳湖入冬后情况的词作,词牌为西江月,故也称西江月・冬入鄱阳湖。作品描写了鄱阳湖进入冬季时,湖水退、沙洲起、沼泽出,成为一望无边的绿色草原,白鹤、天鹅、大雁等各种候鸟从遥远的北方迁徙而来,使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又成为了另一番的景色。
鄱阳湖魔鬼三角
鄱阳湖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但是,它也存在一片类似于“百慕大”的神秘水域。
“ 百慕大危魔鬼域,鄱阳湖也有类同区;离奇神秘舟船警,险象环生不是虚 ” 。鄱阳湖老爷庙附近的水域,是一片离奇神秘的水域,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是鄱阳湖连接长江出口的狭长水域,有 “ 拒五水一湖于咽喉 ” 之说,南起松门山,北至庐山市,全长24公里。在半个多世纪里,百余艘船只在这里离奇失踪。这片魔鬼水域被人们称为 “ 中国的百慕大 ” ,又称 “ 鄱阳湖魔鬼三角 ” 。
鄱阳湖花海
鄱阳湖花海,受降雨偏少、上游来水减少等因素影响,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出现严重低枯水位,鄱阳湖庐山站水位仅为8.19米。
2013年11月5日,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大沔池附近的鄱阳湖畔拍摄的蓼受降雨偏少、上游来水减少等因素影响,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出现严重低枯水位,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大沔池及印山附近的鄱阳湖滩出现了蓼子花海草原。
看过这么多关于鄱阳湖的美丽景色与传说,让我们了解一下关于鄱阳湖的一段历史——鄱阳湖大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 朱元璋 和 陈友谅 为争夺 鄱阳湖 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由鑫杭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江西鄱阳湖影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筹)、温州市鄱阳商会等多家单位共同制作的史诗巨作《鄱阳湖大战之三霸争业》电影正在筹划中,这部投资1.6亿的院线大片将结合3D效果全面还原这次中世纪最大规模的水战。电影会融入武侠与魔幻元素,将历史与神话结合打造一部媲美好莱坞商业电影的中国风式历史神话巨制!《鄱阳湖大战之三霸争业》无论是在编剧、导演、演员与制作方面定会超越《英雄》、《无极》成为中国电影史古装武侠片新的里程碑!
‘贰’ 江西鄱阳湖盛产什么鱼
江西鄱阳湖盛产的鱼类有鲤、鲫、鲢、鳙、青、草、鳡、鲌、银鱼。
1、鲤鱼
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吻骨发达,常拱泥摄食。鲤鱼又是低等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无须靠消耗能量以维持恒定体温,所以需饵摄食总量并不大。
2、鲫鱼
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
3、鲢鱼
鲢鱼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靠腮的特殊结构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主要食物:鲢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
4、鳙鱼
鳙鱼喜欢生活于静水的中上层,动作较迟缓,不喜跳跃。以浮游动物为主食,亦食一些藻类。性成熟年龄为4-5龄,亲鱼于5-7月在江河水温为20-27℃时于急流有泡漩水的江段繁殖。
幼鱼一般到沿江的湖泊和附属水体中肥育,到性成熟时期至江中繁殖,以后又回到湖泊食物丰富的地方肥育。冬季多栖息于河床和较深的岩坑中越冬。
5、鳡鱼
鳡鱼在中国分布最广,黑龙江流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红河及其支流,以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湖等大水域都有分布,而其中以长江为最多。
‘叁’ 鄱阳湖有哪些自然资源
1.鄱阳湖流域地处东亚季风区,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水热基本同期,无霜期近300天,适合水稻等多种高产作物生长。鄱阳湖流域自古以来号称“鱼米之乡”,是江西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是我国和江西省 主要商品粮、油、棉、鱼生产基地
2.鄱阳湖湖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左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400~1700毫米。湖内共有鱼类9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大的有鲤、鲫、鲢、鳙、青、草、鳡、鲌等10余种,年产量达2550万公斤以上。此外,还出 产众多的贝类、虾、蟹、水禽、莲藕和湖草等水生动、植物.
出露的洲滩湿地面积达2,787平方公里,为中国其它诸湖所罕见。鄱阳湖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湖中有水生植物102种,隶属于38科;鱼类122种,分属于23科;保护区有鸟类280余种,分属17属51科,其中水鸟115种,约占全国225种水鸟的51%。
3.鄱阳湖是江西的母亲湖,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淡水资源,而且养育着湖区周边地区近千万的人口,在江西整体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鄱阳湖具有独特的湿地资源、生物资源、生态资源和极具特色的生物多样性。 鄱阳湖湿地是我国东部地区最典型的湖泊湿地,也是世界瞩目和关注的重要湿地,它们对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肆’ 江西鄱阳湖有什么特点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面积3960平方公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湖的西北是避暑胜地庐山。鄱阳湖旅游景区,主要指湖区内的景点及自然保护区整体。湖区有41个岛屿和七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鄱阳湖候鸟已达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珍禽50多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世界上现有白鹤大约为4000多只。其中90%在鄱阳湖越冬。鄱阳湖是白鹤的世界,水鸟的天堂。鄱阳湖是长江江豚重要栖息地和种质资源库,江豚数量稳定,种群结构合理,属于长江江豚的优质种群。截止2016年,鄱阳湖现有江豚数量为450头左右,是洞庭湖拥有江豚数量的5倍,占全中国一半。2010年,保护区有鄱阳湖候鸟300多种,其中水鸟115种,珍禽50多种,约占全国225种水鸟的51%。这里的白鹤群,2002年越冬种群总数达4000只以上,占全世界白鹤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鄱阳湖是白鹤等珍稀水禽及珍稀森林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越冬地。 白鹤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野外总数大约为4000只。其中98%在鄱阳湖越冬。白枕鹤为中国二级保护动物,野外大约有5000只左右,其中60%在鄱阳湖越冬。至2004年,区内已发现有色金属矿产19种,非金属矿31种,有21种矿产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其中熔剂白云岩、水泥灰岩、高岭土、玻璃用砂、莹石、重晶石、大理岩、金、银、铜、锌、锡是区内的优势矿产,1984年还发现了海泡石矿。
‘伍’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质稳步改善,这对江豚的生存环境有何影响
据相关媒体报道,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质稳步改善,当看到这样的消息,很多网友感觉到十分开心。因为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江豚有更好的生存环境。那么水质不断提高对江豚的生存环境到底有何影响呢?
内容总结。
这次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质稳步改善,其实对江豚生存的环境有着重大意义。因为江豚对于水质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在这样高水质的要求中,它们可以嬉戏打闹,同时也可以繁衍生息。
‘陆’ 鄱阳湖有什么物种
我国江西省鄱阳湖是世界上七个重要湿地之一和我国最大的吞吐性淡水湖,该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洪水的调蓄和长江水资源的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鄱阳湖南北长173千米,东西最宽处达74千米,平均宽16.9千米,湖岸线长1200千米,湖体面积3583平方千米(湖口水化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千米,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9/5,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6.3%。
鄱阳湖在九江的水面约20万公顷,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德安、庐山区等六个县(区),它是赣北的一颗明珠。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南宽北狭的形状,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由于带有大量水蒸气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使该地区成为着名的鱼米之乡。
在我国的湖泊中,鄱阳湖具有最大的淡水水产养殖的水域,是长江中一些珍贵鱼类漫游、产卵与育肥的场所。水域中有鱼类122种、浮游植物50种。鄱阳湖还有200万亩草洲,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有数十万只珍禽候鸟来这里越冬。1983年6月,江西省政府在永修县吴城镇建立了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个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白鹤群体所在地,白鹤种群约占全球的98%以上,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鸿雁群体所在地,鸿雁数量达3万只以上。保护区栖息着54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有13种鸟类被国际鸟类保护组织列为世界濒危鸟类。丰富珍贵的鸟类资源为我国赢得了声誉。世界自然基金会会长——英国菲利普亲王,丹麦亨利克亲王及国内外专家、学者都专程来到这里考察,众多的国内外旅游者纷纷慕名前来游览,称这里是“珍禽王国”、“中国第二长城”。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和外国人冬季到保护区观鸟,观鸟的季节为11月至翌年3月。
湖区着名的景点有紫阳堤、落星墩、湖滨沙滩、火焰山、老爷庙等。
紫阳堤,是由花岗石砌成的堤坝,为宋朝朱熹任南知军时修建,因朱熹号“紫阳”,当地人民为纪念他而取名“紫阳堤”。
落星墩,位于星子县城南2千米的湖中,郦道元《水经注》中载:“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以名焉”,星子县便因此而得名。五代时,落星墩被封为宝石山,宋初曾在其上建亭院,王安石、黄庭坚、朱熹游此皆有题咏,王安石诗中所形容的“万里长江一酒杯”更是千古名句。驻足落星寺,远眺庐山秀色,近看鄱湖美景,金鳞竞跃,白鹭翻飞,田园诗人陶渊明当年“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的归田情景,仿佛依稀可见。
湖滨沙滩,由落星墩乘快艇向东南行八分钟,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十里金滩”。这里坡平沙细,阳光充足,是非常好的阳光浴、沙浴、湖浴场所,湖滨沙滩将以自然、纯朴的丰姿,使游客尽情享受沙滩而不必去沿海。
火焰山,位于旅游码头东北8千米的湖中,由砂砾岩组成的石群千姿百态,形状各异且呈赤色,所以当地百姓皆称此景为“火焰山”,置身其中,不禁令人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特。尽享神秘、幽静似仙境般的美妙。
老爷庙,又名“显应宫”。史料记载:“元末,明太祖与伪汉战于鄱阳。初失利,走湖滨,遇老人舣舟近岸,太祖得济,赐以金环,返顾之则鼋也。足夕,宿祠中,题诗于壁。”之后,明太祖御封之为“元将军庙”。老爷庙门前的水域有“中国百慕大”之称,水流湍急,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更使老爷庙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鄱阳湖是白鳍豚、江豚、中华鲟、白鹤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近些年来,由于长江水质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恶化,白鳍豚、江豚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它们的数量骤减。现在这些珍稀动物在长江流域已经很难见到,在鄱阳湖等少数几个地方偶尔会出现。在鄱阳湖,过去白鳍豚很常见,现在却难觅芳踪;而江豚的数量还保持相当的规模。据鄱阳湖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最近2年只发现一到两头白鳍豚在江中活动,但发现了江豚300多头次。白鳍豚等野生动物数目减少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江豚、白鳍豚自然繁殖能力比较低,生长周期比较长,发展能力比较弱;二是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由于捕捞强度加大,鱼类资源有所减少;三是人工的挖砂、爆破、长江航运的影响;四是环境等各方面的污染也对这些动物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这些珍稀的动物,当地政府在鄱阳湖地区设立了江豚等动物的保护区,保护区内每年都进行几个月的休渔,以便使这些动物能够更好地繁殖。通过多年来的宣传和管理,珍稀候鸟被捕杀、走私的现象明显地减少。与此同时,保护区内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渔民也就告别了靠捕鱼为生的传统生活方式,这样就使人与鸟争鱼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可以为鸟类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
鄱阳湖湖面范围北起湖口,南达三阳,西起关城,东达波阳。南宽北狭,形似葫芦。葫芦的长颈是一条狭长的通往长江的港道。鄱阳湖湖面水位的涨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湖面的伸缩范围在1000千米左右。湖水最大量在3~7月份,这是由于江西境内春夏两季降水最多的缘故。秋冬两季,湖面可缩小1/7~1/6,仅剩几条航道,湖滩出露,绿草繁茂,形成坦荡的湖滨区,是冬候鸟的理想的越冬地。
湖上风光在西鄱湖“葫芦颈”一带最佳。那里水深崖陡,美景天成。在“颈”的深处,北离湖口不远,碧波中突起一座小石岛,名为大孤山(亦称大姑山),与长江又一石岛——小孤山遥遥相对。这引起历代许多诗客的旅思,其中尤以唐人顾况的“大孤山远小孤山,月照洞庭归客船”(《小孤山》)最为深沉隽永。
大孤山一头高一头低,远望似一只巨鞋浮于碧波之中,故又称“鞋山”。它高出湖面约70米,周长百余米,一峰耸峙,峻峭秀丽,古时有“蓬莱仙岛”之称。山上劲松挺拔,绿树葱郁,林中点缀着一座美丽的古代建筑——天花宫,殿宇雄伟,塑像辉煌,平日晨钟暮鼓,梵乐声声,令人飘飘欲仙。登山四顾,茫茫鄱湖云水和西面庐山秀色,悉在眼下。明代陈云德有诗赞道:“谁削青芙蓉,独插彭湖里。平分五老云,远挹九江水。日月共吞吐,烟霞互流徒。大力障狂澜,与天相终始。”
关于湖岛鞋山,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故事。据说古代有一个渔夫叫胡青,他在湖上打鱼时,与天界瑶池玉女大姑相遇,后来相爱成亲。此事被渔霸盛泰得知,即要抢大姑。玉帝得知此事,派天兵天将把大姑带走,盛泰乘机抓去胡青。大姑从天上丢下一只绣花鞋把盛泰一伙压住,这只绣花鞋便变作了鞋山。鞋山又名大姑山,其由来大概也出于此。
在鞋山的西南,有一伸入湖中的山嘴,嘴的前端有一块上大下小的孤立石墩,高约16米,墩粗11~12米,好像一只嘴向鄱阳、背依庐山、鼓噪蹲立于湖滩上的大青蛙。它与鞋山一样,都是湖浪“吞食”未完的“湖蛙”。其向湖面受波浪拍击,下部渐渐向内凹退,上部显得突出悬空在湖面上。远远望去,活像一只顶波送浪、跃跃欲试的青蛙,迎扑着湖中遥遥相对的鞋山,真乃栩栩如生。
在鄱阳湖与长江汇合处,即湖口的东南岸,巍然耸立着石钟山。它虽然高不过50余米,但危崖临流,峻峰壁立,由船上仰视,如与天相连,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击,响声如洪钟,故皆名为“石钟山”。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000米。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它两山合称“双钟山”。登两山远眺,襟带江湖,波光浩渺,天高水远,洲渚回合,展现出“水分林下清冷浪,山峙云间峭峻峰”的独特景观,气势雄伟磅礴。
双钟山中,着名的是下钟山,突兀峥荣,傲然屹立于长江鄱湖之滨,犹如一把锁挂在湖口“门”前,故有“江湖锁钥”之称。每到多事之秋,便成为兵家相争之地。承平之世,则游人不绝,成为游览胜境。山上亭阁玲珑,回廊曲折;建筑结构优美,布局变化如画。“江天一览亭”面临长江,“大雄宝殿”雄踞山巅,“锁江亭”、“浣香别墅”、“怀苏亭”、“听涛眺雨轩”、“芸芍斋”等皆因势构筑,上下错综,左右散布,曲径沟通,回廊相接,庭院穿插,花墙点缀,显得处处通幽,美不胜收。
下钟山人工园林优美,天然美景更引人入胜。山前长江的茫茫迷雾和滔滔江水把山的轮廓勾勒得格外嶙峋有致。若乘小船从石钟山脚下驶过,但见红岩壁立,岩壁上的青松直伸入天际,没入水中的岩石被浪涛拍打得玲珑剔透,一行行幽邃曲折的穴缝迎水而入,仿佛通向深深的远处。如登至山顶极目眺望,只见长江浩荡而来,一泻千里,鄱阳湖水万川归一,蜂拥而出。江、湖水的汇合处,水线分明,江流混浊,湖水碧清,以截然不同的水色“划”出了一条奇妙的界线。
石钟山以其雄奇秀丽的景色,吸引着历代众多的文人墨客慕名而至,留下了许多诗文题记。尤其是大文豪苏轼夜乘小船,泊于绝壁之下,探访石钟,写下了着名的《石钟山记》,成为后来脍炙人口的佳篇名记。
靠近都昌县的鄱阳湖中,有一挺拔秀丽的南山,像器宇轩昂的中流砥柱,耸立在万顷碧波中。苏东坡曾慕名游南山,写下了《过都昌》的着名诗篇:“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
南山与都昌县城隔水相望,如今,在县城与南山之间,已筑起一道横贯鄱阳湖水面的石砌长堤。一虹长堤成坦途,人可安步到南山,再也不用感叹“水隔南山人不渡”了。
南山的胜迹主要以野老岩和野老泉而载誉。据《都昌县志》记载:“野老岩、泉,在邑治南山上。相传汉时有老人处岩下,武帝南巡,欲举之,老人辞不出,后人因名其岩曰‘野老岩’。岩下有石罅,中出泉,甘洁清冽,虽大旱不枯。宋学士苏轼尝游此,悦其泉,乃于岩上刻‘野老泉’三字,自是泉与岩并知名于远近矣。”
在野老泉的近侧,有一状如圆椅的巨石,这就是“翻经台”。相传南北朝时着名文人谢灵运曾在这巨石上读过经书,因此得名。翻经台上侧有南山古寺,始建于唐代,原名“清隐寺”。宋代熙宁七年(1074年),改名为“清隐禅寺”。宋代着名诗人兼书法家黄庭坚,曾慕名来游南山,写下了《清隐禅院寺》。现存的屋宇,是明代嘉靖年间重建,又经清代重修。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纵横永修、星子、新建等县管辖鄱阳湖内的九个湖泊,总面积224平方千米。
鄱阳湖属吞吐性湖泊。每年4至9月份汛期,湖水上涨,最大面积达4600平方千米。这时鄱阳湖一片汪洋,水生生物鱼、虾、螺、蚌及水草大量繁殖。10月~翌年3月为枯水期,水位大降,湖水面积减至500平方千米左右,形成大面积的湖滩、草洲、沼泽湿地、浅水湖泊。水退之后,水草、螺、蚌等便成为候鸟丰盛的食物。因此,在每年秋末冬初(11月),从俄国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飞来成千上万只候鸟,当鸟群飞来时,遮天蔽日,蔚为壮观。它们和原来定居在这里的野鸭、鹭、鸳鸯等一起度过冬天,直到翌年春(3月)逐渐离去。如今,保护区内鸟类已达200多种,上百万只,其中珍禽20多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尤其可喜的是在这里发现了当代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以及白枕鹤、白头鹤、灰鹤等,总数达4000只以上,1989年发现白鹤竟达2600余只,占全世界白鹤总数的95%。因此,鄱阳湖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这里的其他珍禽还有白鹳、黑鹳、大鸨、小天鹅、白琵鹭、鸳鸯、鹈鹕、白额雁等珍稀鸟。由于保护区内鸟类密集,时常可见“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的壮观美景。由旅游码头乘船向南四十千米,便是候鸟观赏区。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正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青睐。因此,这里成了中外游客冬季观鸟旅游的最佳天地。
‘柒’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状况
鄱阳湖是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吸引了许多珍稀濒危水禽,越冬珍禽种类多,数量大。区内的鸟类及其他动物资源简要介绍如下:
浮游动物
浮游动物(仅包括原生生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四大类)46种,其中原生生物14种,隶属9科10属;轮虫18种,隶属10科14属;枝角类8种,隶属6科7属;桡足类5种,隶属4科5属。区内的原生动物大多数具有世界性分布的特点,但多属东洋界地理成分;轮虫和枝角类多属广温性种类;桡足类多为东洋种类。
昆虫
保护区共有昆虫10目63科227种,其中江西新纪录6种,其区系结构相当复杂,与世界各大界均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和东洋、古北二界共有种为主体,形成古北、东洋两大区系交叉重叠现象。
软体动物
整个鄱阳湖记录有软体动物42种,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现只记录到15种,其中腹足类10种,隶属3科7属;瓣鳃类5种,隶属3科4属。区内钉螺对群众健康不利,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
鱼类
鄱阳湖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共有鱼类21科122种,既有定居性的湖泊型鱼类,又有回游、半回游性的鱼类。其中,以鲤科鱼类最多,计65种53.3%,其次为鮠科、鳅科、银鱼科鱼类。产量较多、经济价值较高的有鲤、鲫、鳅、青、草、鲢、鳙等30多种。
鄱阳湖有记载的鲟科鱼类中华鲟、白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鲥鱼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保护鱼类。
两栖爬行类
鄱阳湖沿湖及丘陵地区共有两栖类13种,爬行类50种。
鸟类
保护区现有鸟类310种,隶属于17目55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二级保护动物40种,属于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有153种,占该协定中鸟类总数227种的67.4%;属于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有47种,占该协中鸟类总数81种的58%。
整个鄱阳湖地区越冬水禽主要分布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九个湖泊中,海拔13.5~17米地带为候鸟最适宜栖息地。白鹤、白头鹤、白枕鹤、灰鹤、东方白鹳、黑鹳以及鹭类和鸻鹬类等涉禽,主要栖息在湖边、泥滩或浅水区域中。白头鹤、白枕鹤、灰鹤还经常到草洲上活动,东方白鹳也经常到收割过的农田中栖息。小天鹅、白额雁等雁鸭类水禽栖息于深水域中,但赤麻鸭比较特别,主要栖息在草滩或湖边的泥滩上。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候鸟的最大特点是珍稀、濒危鸟类的种类多,数量也大。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白鹤、东方白鹳、鸿雁越冬地,每年到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的白鹤最少近1000只,最多达3100只,近段时间每年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东方白鹳也在1000只以上,最高达1873只,鸿雁上万只,最高达4万多只。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是大鸨、黑鹳、小天鹅、白额雁、白琵鹭的重要越冬地。
(图册《鄱阳湖鸟类》图片来源 )
哺乳类
据不完全调查,整个鄱阳湖地区有兽类45种,保护区有31种。有河麂、穿山甲、江豚、小灵猫等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共有苔藓植物2科3属3种,蕨类植物8科11属12种,裸子植物5科8属11种和被子植物80科330属430种和变种,合计128科359属476种和变种。
根据植物群落的性质、生境、结构、种类组成,将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分为天然植被和栽培植被两大类型。天然植被分为:沙丘阶地植物群落,包括7个群丛;红壤阶地植物群落,包括7个群丛;湖洲潜育沼泽植物群落,包括32个群丛;河漫滩植物群落,包括7个群丛;水生植物群落,包括1个群丛。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具有如下特点: 世界分布的科、属较多。 热带性科、属较多,但真正典型的热带科属又极少。 温带成分不少,形成南北交汇、东西相融,多方杂处的特点。 特有种:现仅发现2种当地特有植物,即永修柳叶箬和短四角菱。
‘捌’ 鄱阳湖为什么有“白鹤王国”的美称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鄱阳湖的西北角,是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际重要湿地、全球主要的白鹤和白鹳越冬地、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保护区内有鸟类310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白鹤、白头鹤、大鸨等1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天鹅、白枕鹤、灰鹤、鸳鸯等40种。保护区内珍禽不仅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单鹤类总数已达7000余只,故有“鹤之王国”美称。还有成千上万只的天鹅、白额鹤、雁鸭。它们飞行时遮天蔽日,降落时如繁星点点,正所谓“鄱阳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一派鸟的世界。每年鱼肥菊黄之时,白鹤陆续从北方飞来,在11月上、中旬基本到齐。这时的白鹤因长途飞行,已精疲力竭,急于觅食恢复体力,观鸟或拍鸟者可以靠近到百米左右。加上秋高气爽,透明度很好的天气,这是一年中观鸟、拍鸟的最佳时机。交通:乘京广线前往江西的火车在德安下车,然后搭汽车约一小时到苏家当,寺下湖。
然后步行到蚌湖乡政府所在的山头上,即是最佳观鸟点。上海崇明岛东端的崇明东滩平坦辽阔,潮沟密布,芦苇、藨草生长旺盛,每天两次潮汐,滞留在潮沟里的小鱼小虾及底栖动物等,不仅为旅鸟过境提供停歇、补充营养的中转站,同时也吸引鹳、鹤、鸥、雁、鸭等云集来此越冬,每年在此留下踪迹。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头鹤,沿着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蜿蜒的栈桥向湿地深处走去,透过高倍望远镜头可以看到它们白白的头颈,灰黑的身躯,在水边嬉戏,还不时扑打着翅膀。除了白头鹤外,在东滩留下踪迹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还有东方白鹳、黑鹳和白尾海雕。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就更多了,有35种。截至目前,在东滩发现的鸟类达到了290种。美丽的崇明东滩,是一片鸟类的乐土。
‘玖’ 鄱阳湖的生物多样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境内,古称彭蠡。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
鄱阳湖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世界六大湿地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集名山、名水、名湖于一体,其生态环境之美,为世界所罕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三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
鄱阳湖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鄱阳湖又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鄱阳湖西接庐山、北望黄山、东依三清山、南靠龙虎山,是亚洲湿地面积最大、湿地物种最丰富、湿地景观最美丽、湿地文化最厚重的国家湿地公园。
鄱阳拥有湖泊1000多个,各种独具风格的湖遍布全县,到处湖光潋滟,有“我国湖城”、“东方威尼斯”之美誉。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拥有江南最密集的“湖”、最高贵的“鸟”、最多姿的“水”、最温柔的“荻”、最诗意的“草。”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分布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聚集了许多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并保存了一定数目,是保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地方,鸟类是人们最熟悉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上98%的湿地候鸟种群皆汇于此,飞时不见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
鄱阳湖是白鹤等珍稀水禽及森林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越冬地。白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野外总数大约为3000只。其中90%在鄱阳湖越冬。白枕鹤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野外大约有5000只,其中60%在鄱阳湖越冬。是举世瞩目的白鹤王国,场面非常壮观。一到冬天白鹤与天鹅会选择到鄱阳湖越冬。天鹅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每年三四月间,它们大群地从南方飞向北方,在我国北部边疆省份产卵繁殖。雌天鹅都是在每年的五月间产下二三枚卵,然后雌鹅孵卵,雄鹅守卫在身旁,一刻也不离开。一过十月份,它们就会结队南迁。在南方气候较温暖的地方越冬。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每天有数以百万计的候鸟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来到这里过冬,其中光天鹅就有80000多只,可以说鄱阳湖就是中国的天鹅湖。鄱阳湖由于受暖湿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平均1600多毫米,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着名的鱼米之乡。
这里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均适合候鸟越冬,因此,在每年秋末冬初,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飞来成千上万只候鸟,直到翌年春逐渐离去。如今,保护区内鸟类已达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珍禽50多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
珍贵、濒危鸟类还有白鹳、黑鹳、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嘴鹈鹕、白琵鹭、小天鹅、白额雁、黑冠鹃隼、鸢、黑翅鸢、乌雕、凤头鹰、苍鹰、雀鹰、白尾鹞、草原鹞、白头鹞、游隼、红脚隼、燕隼、灰背隼、灰鹤、白枕鹤、花田鸡、小杓鹬、小鸦鹃、蓝翅八色鸫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丰水季节,水天一色,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烟波浩渺,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枯水季,小河淼淼,在宽阔的草洲上蜿蜒,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秋荻片片,飞雪连天,候鸟出没其间,是实实在在的人间仙境。到了春夏之交,则又是芦海汪洋,气势如虹,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还有“蓝蓝的天空”,“甜甜的空气”,“散漫的牛儿”,“悠闲的牧童”。每年春、秋、冬三季,芳草萋萋,草深过膝。一到冬季,则芦苇丛丛,芦花飞舞、候鸟翩飞、牛羊徜徉,让人流连忘返,被誉为“我国最美的草原”
鄱阳湖烟波浩渺,气势磅礴,湿地公园内河流众多,溪水蜿蜒,农田蔓延,芦苇片片。湖光山色,景色幽静,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溶山水之灵气于一方,汇自然与人文为一体。
鄱阳自古“稻饭鱼羹”,是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地处鄱阳湖滨,鱼是除稻之外的主食之一,长此以往,食有所择,烩有所究,于是有“春鲇、夏鲤、秋鳜、冬鳊”四季时鱼之分。春鲇:鲇者,粘也。鲇鱼有涎遍布全身,腥滑粘腻,所以有此雅名。作为底层鱼类,喜性荤食,常栖深水污泥之中。入秋则蛰伏泥淖,春时非常活跃,进食日增,体膘时长。夏鲤:鲤为广食性鱼类。长期以来,鲤为吉祥的象征,“鲤鱼跳龙门”,使鲤在人们眼中有着升腾的隐喻,年节婚庆,红白喜事,都喜欢以鲤鱼入席。然而,鲤鱼味道真正鲜美,唯有夏季。这种鱼仲春产卵,消耗较大。只有随着水温上升,食物增多,因为产卵而消瘦的鲤鱼,才会渐渐变得背圆体丰,肉脂明显增多,味道愈显鲜美。秋鳜:鳜在农历三四月产卵,是嗜荤鱼类,随着它的长大,食欲也逐日增大,凭着它的阔嘴坚腭和一个特殊的胃囊,饕餮不息,吞食不已,鱼膘也逐日增厚,肉质鲜嫩,皮紧若面筋,味美如子鸡。当然,鳜鱼是四时佳鱼,而秋季食用尤为上乘。冬鳊:鳊鱼的正名叫鲂。“鲂者,腹内有肪也。”此鱼为中水鱼群,农历四、五月产卵,入秋后喜在河港深潭集群越冬,因而并没有进入冬休状态。所以有渔俚说:“入冬之鲂,美如牛羊”。冬鳊,依然是其肪如凝,肉嫩味美。
鄱阳湖大孤山一头高一头低,远望似一只巨鞋浮于碧波之中,故又称“鞋山”,位于九江市湖口县以南的美丽浩瀚的鄱阳湖中。
大孤山是第四纪冰川时期形成的小岛,它高出水面约90米,周长千余米。大孤山三面绝壁,耸立湖中,仅西北角一石穴可以泊舟。山上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大禹曾在此山岩刻石记功,唐时建有大姑庙。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芝山在鄱阳县城北,原名土素山。661年,山上产灵芝3株,刺史薛振上贡朝廷,谎称系灵芝山所产。从此,芝山名扬天下。
鄱阳湖
‘拾’ 鄱阳湖有什么鸟类
鄱阳湖已知鸟类310种,其中典型的湿地鸟类(水鸟)159种。按居留型分,留鸟45种,冬候鸟155种,夏候鸟107种,迷鸟3种。有13种为世界濒危鸟类。属国家保护动物的有54种,其中I级保护动物10种:白鹤、白头鹤、大鸨、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白肩雕、金雕、白尾海雕和遗雕;II级保护动物44种,如小天鹅、卷羽鹈鹕、白枕鹤、灰鹤、沙丘鹤、白额雁、白琵鹭等。属于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保护鸟类有153种,占协定保护鸟类种数227种的67.4%;属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保护鸟类有46种,占协定保护鸟类种数的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