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乙状结肠黏膜赘生物是什么

乙状结肠黏膜赘生物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2-13 04:57:12

A. 乙状结肠息肉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乙状结肠息肉是指乙状结肠黏膜表面向肠腔隆起病变。引起乙状结肠息肉的因素 很多,普遍认为是与细菌与病毒以及物理因素,比如说吃生冷的食物之类的,并且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便后有鲜血或暗红色血液染于大便之外,直肠息肉偶伴有息肉脱出。 乙状结肠息肉位于盆腔,如果患了乙状结肠息肉不及时的治疗,那么它的危害也是很严重的。一般的可能会发生恶变。因而应该要及时的治疗。找到病因之后,用手术的方式,将息肉切除防止癌变。同时息肉切除后应该要禁食,等到医生说可以吃的时候再吃。

B. 肠息肉是种怎样的疾病

凡是从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息肉样病变,在病理未确定性质之前,统称为息肉。

肠息肉可发生在肠道任何部位,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直径可从数毫米到数厘米,可有蒂或无蒂。

小肠息肉的症状多不明显,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和肠道出血。有的病人可并发肠套叠或在手术中被发现。

大肠息肉多见于乙状结肠及直肠,大多数是腺瘤。乳头状腺瘤多见于老年人,癌变的可能性较大。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间断性便血,多呈鲜红色,常可引起大出血。息肉如继发感染可出现粘液脓血便。少数可引起肠套叠。诊断多不困难,可通过直肠指诊、乙状结肠镜或纤维光束结肠镜、钡剂灌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而确诊。

儿童的肠息肉多数是错构瘤,10岁以下多见。炎性息肉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

乙状结肠镜能达到的范围以内的息肉,可用圈套器切除;蒂较宽的可用电灼或激光切除;较高的息肉可用纤维光束结肠镜切除或剖腹手术(息肉切除或肠切除术)。炎性息肉应抗炎治疗,或治疗有关的原发病。

C. 乙状肠息肉 表面光滑 有蒂

(一)发病原因

直肠息肉病因繁杂,其发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组织结构异常如幼年性息肉,即属错构瘤性息肉。

  2. 2.基因遗传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由常染色体显形遗传。病人常有家族性发病史。

  3. 3.感染部分息肉可由细菌、寄生虫等感染直肠黏膜,由肠道炎性病变增生而致息肉。如肠结核、肠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4. (二)发病机制

  5. 1.分类病理上常将息肉分为2类: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

  6. 2.病理

  7. (1)管状腺瘤:最为常见,多数是单个,有蒂,直径一般在1cm以下,在肠黏膜表面隆起如米粒或黄豆大,表面光滑或呈细颗粒,颜色接近正常黏膜,质软;大腺瘤如樱桃或草莓,表面有浅沟或分叶状,色暗红,很少癌变。镜下形态可有不同程度改变,轻者为轻度腺体增多,上皮细胞无异常,重者不仅腺体明显增生,上皮细胞的形态及染色也呈不典型改变,核分裂增多,进一步发展出现腺体细胞多形性,间质浸润,即被认为是重度不典型增生或癌变。

  8. (2)绒毛状腺瘤:又称乳头状腺瘤,呈绒毛状、菜花状突出于黏膜表面,病变范围限于黏膜层,瘤体质地柔软,广基无蒂,体积较管状腺瘤大,镜下绒毛状突起呈分支状,形成一个细长乳头状花冠肿物(图5)。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约90%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下段,易癌变。

  9. (3)幼年性息肉:又称先天性息肉,属错构瘤性息肉,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儿童,有70%~80%发生在直肠,多为单发,小于1cm,青春期后有自然消失倾向。

  10. (4)炎性息肉(假性息肉):发生在大肠炎性疾病的再生与修复阶段,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肠结核、血吸虫病等。常为多发,无蒂、体积较小,直径很少超过5mm,是其特征,颜色多较浅。有的亦可以有蒂,病程较长时可增大至几厘米。镜下见腺体变长伴有腺腔内反折,形成锯齿样外观。核分裂活性增加仅仅见于基底部,上皮细胞具有不明显的位于基底的细胞核、胞浆丰富,充满黏液。表面上皮下的基底膜增厚,表面上皮呈微乳头外观。增生性息肉(化生性息肉),多发生在直肠,多在40岁以后发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

  11. (5)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形遗传性疾病,大肠内布满息肉状腺瘤,大小不等,可有蒂或无蒂,具有很高的癌变倾向,多在12岁以后发生。

D. 乙状结肠息肉结肠炎

乙状结肠息肉位于盆腔,起于降结肠下端,向下在第3骶椎前方,正中线左侧,止于直肠上端。乙状结肠息肉指乙状结肠黏膜表面向肠腔隆起病变。便后有鲜血或暗红色血液染于大便之外,直肠息肉偶伴有息肉脱出。

乙状结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乙状结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1、便血:便血以左侧结肠内的息肉较多见,尤以绒毛状腺瘤及幼年性息肉比较多见,常常呈鲜红色,有时甚至可引起贫血。儿童期无痛性血便,以结肠息肉引起者最多见。

2、粪便改变:大肠息肉可以造成较多粘液排出,有时息肉为多发性或体积较大者,亦可引起腹泻或造成排便困难。有些较大的绒毛状腺瘤可以有大量的粘液分泌排出,每天排出的粘液可达1~3升以上,排出液内钠、钾含量很高,因此在临床上可造成失水、低氯、低钾、低钠的症状,严重时可以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3、腹痛:比较少见,有时较大息肉可以引起肠套叠,以至造成肠梗阻而出现腹痛。

4、息肉脱垂:在直肠内带有长蒂的息肉可以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此种症状小儿比较多见。

E. 乙状结肠炎症状 乙状结肠息肉 乙状结肠息肉是否要做手术

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医学上根据其病理性质,又将其分为四种:①腺瘤性息肉,也有称大肠腺瘤,这里的瘤与息肉是同一意思。临床这类息肉最多,90%以上分布在直肠,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家族性息肉病等;②错构瘤性息肉,包括儿童性息肉、黑斑息肉病等;③炎性息肉,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痢疾等各种炎性肠道疾病引起的息肉;④增生性息肉,又叫化生性息肉。
结肠息肉的病情演变及转归,应根据其病理类别而定,腺瘤,由于可能为多发性或有癌变并存,而且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定条件下,良性息肉样肿瘤都会发生恶变。因此,腺瘤直径大于2.5cm,或手指、器械触之较硬,或充血明显,或表面有溃疡,即应考虑有癌变的可能性,而其癌变的可能性应腺瘤性质和大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治疗:1.单个息肉可行切除加病检同时进行。2.多发息肉或息肉较大可行肛窥、肠镜进行电凝电切术。息肉有癌变应按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术。

F. 乙状结肠息肉的简介

乙状结肠息肉位于盆腔,起于降结肠下端,向下在第3骶椎前方,正中线左侧,止于直肠上端。
此病易恶变,明确诊断后应及早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刀或其他手术方式切除息肉,防止癌变。
乙状结肠息肉必须及早切除病灶,才能防止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肠道炎症的侵扰。结肠恶变的发病率在有结肠息肉者高出无结肠息肉者约5倍。结肠息肉主要为管状腺瘤与乳头状腺瘤(
亦称绒毛状腺瘤)。
组织病理学证实,结肠腺瘤可恶变,尤其是后者的恶变率可达40%~50%
,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的病人,恶变发生率更高。由此,乙状结肠息肉的治疗至关重要。
微创术HCPT治疗乙状结肠息肉具有微创、无痛、无需住院的优势。

G. 乙状结肠息肉

乙状结肠息肉是一种洁肠粘膜表面向肠腔隆起的病变。当患病后可导致患者有便后出鲜血和暗红色血液现状,有的还可以出现息肉脱出的症状,其癌变率是很高的。一般来说,乙状结肠息肉在癌变初期。可导致出现不全性和完全性低位肠埂阻症状。可银易可引起腹胀,腹痛,便秘或便闭等。 如果进行体检的话,则可发现有富隆长型,局部有压痛感,且可以听到很强的肠鸣声。其次还会出现腹部包块,质硬,形状不规则,有的包块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乙状结肠息肉癌变。,因为肿瘤,溃烂,失血,还有毒素吸收。可导致一些患者出现贫血,低热或是乏力,消瘦,浮肿等一些常见的乙状结息癌症状。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会出现贫血和销售,然后就会出现腹胀不适,消化不良现象。,最后可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你可导致排便次数增多,腹泻或便秘,可出现便前腹痛,随着病情的发展之后,可出现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上述就是关于乙状结肠息肉癌变的一些症状特征。可见它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一经发现,一定要及时手术切除,防止其癌变。而一旦乙状结肠息肉发生癌变时,也会出现一些非常名的特征,如腹痛,便血的,只要患者多注意,就可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减已,以减少伤害。

阅读全文

与乙状结肠黏膜赘生物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