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生物课堂如何设计教学环节

生物课堂如何设计教学环节

发布时间:2022-12-22 23:04:54

Ⅰ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种方法

高中教育在很多人的一生中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广大教育界人士应该竭尽全力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求学作风,从而学会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课堂教学的质量应该是课堂教学永恒追求的主题,老师们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和生物课程标准,弄清楚什么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实施教学。
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作用,科教兴国的理念一直是国人的共识。因此,国家大力投资教育事业,各大高校接连不断的更新学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从我国开始实施素质教育,就可以看出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公民,这是旨在扫清国家的文盲人员,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同时考虑到经济的问题,尤其是农村方面,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费的政策。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而且重在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
而要实现这一切,就要靠教学,教学最重要的形式就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的质量应该成为老师们永恒的追求,课堂教学质量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相应的得到提高,反之,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不高。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大力实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在很多方面也得到了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体形势却不容乐观,很多地方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国一直以来就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例如,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一考定终身等这些理念深入人心。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时间不久,这些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家长、老师和学生一时是很难转变过来的。现在高校的一切教学还都是围绕着高考而设定的,尤其是在高中阶段。
比如,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老师的讲为主,老师填鸭式地把自己备课的内容一股脑地全讲给了学生听,学生在下面没有任何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他们要紧追老师的思维和步伐。由于现在教材的知识容量大幅度增加,而课时偏紧,老师们为了赶教学进度,往往顾此失彼,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是微乎其微的。
那么,老师们要如何做到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要协调好高考的问题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怎样做才能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呢?这一切都需要老师们精心探究和钻研教材,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设计出以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主的教学目标。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手段注重的是老师的教,老师是课堂上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长此以往,老师上课没有了激情,学生机械地学习,老师的负面情绪还会影响到学生。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反映说,老师上课没有激情,教材上有什么就讲什么,课堂气氛毫无生机可言。这种教学手段早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新课改明确规定学生才是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学生主动地学习,喜欢学习,对学习充满了兴趣,那么,学习就有了强大的推动力。老师应该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堂变成是学生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的知识,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会对学习充满自信,这种成就感不是老师所能给予的。老师在课堂上只需要把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这种参与不是表面上的参与,而是思维的参与。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施教学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离不开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实现。那么,老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前面说到,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老师在课堂上可通过直观性的手段来实施教学。
课堂上老师不要着急地把知识点告诉学生,尤其是对于课本上的有关概念、原理等,因为这些东西很抽象,恐怕老师即使讲了很多遍,也会有学生不理解,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这些所谓的概念,原理等。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老师为了省事,自己在课堂上做实验,把实验的过程和结果都清晰地展示给学生,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际上,学生的实验就等于是重复了老师的实验,虽然实验能够十分顺利地完成,但学生的积极性和对科学素养的训练无疑就受到打击。
事实上,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把动手、思考的空间多多留给学生,而不是自己演示之后再让学生做。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无疑就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Ⅱ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应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②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③讲授应具有启发性。④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尽可能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如果运用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2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一般在高年级学生或成人教学中采用。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阅读有关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写好发言提纲。②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讨论要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③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小结,概括讨论的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3直观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1、目的要明确2、现象要明显且容易观察3、尽量排除次要因素或减小次要因素的影响4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采用。练习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其一,语言的练习。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其二,解答问题的练习。包括口头和书面解答问题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实际操作的练习。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术性学科中占重要地位。5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6、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组织进行,它要求教师布置任务要具体,其他学生要极积提问,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7、参观教学法组织或指导学习到育种试验地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参观教学法一般由校外实训教师指导和讲解,要求学生围绕参观内容收集有关资料,质疑问难,做好记录,参观结束后,整理参观笔记,写出书面参观报告,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知识。参观教学法可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识。参观教学法主要应用于各种植物品种改良技术的工作程序、后代选择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等方面内容的教学。参观教学法可以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8、现场教学法是以现场为中心,以现场实物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现场教学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主要应用于育种试验布局规划、试验设计、作物性状的观察记载方法等项目的教学。9、自主学习法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给学生留思考题或对遇到一些生产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然后提出讨论评价。自主学习法主要应用于课程拓展内容的教学,如项目教学未涉及的小作物具体的育种方法和特点,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按照论文的形式并撰写学习小论文,交由老师评价。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科技写作能力。

Ⅲ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怎样实现高效率

如何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一、精心设计课堂引导 激发学习生物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至关重要。恰当的导言可以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习的主动性增加。课堂中精心设计导言,恰似“引车入轨”,利用学生的“知新”欲望引导思考,开始新知识的探索,以及运用有趣的小资料给学生提出疑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自觉思维,还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果没有兴趣,我们的一切课堂教学计划就会落空。生物教学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问题的确立是学生学习的动因和目标。有效的课堂设计的实施,既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学生只有在创新性学习的环境中,才能真正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在体验中学习,进行他们自己的科学性探索。生物教学中教师的责任包括:一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二是可以给学生提供诸多事例,提供探究的材料;三是可以给学生提供指导,避免进入“死胡同”或钻“牛角尖”;四是可以向学生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去探索。
二、开拓创新教学模式 启发学生科学思维
生物课堂教学是以探究、分析、解决问题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将探究未知世界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生物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索的实践过程,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如何面对疑难,养成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并学会搜集和加工需要的新资料,从而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任何学习欲望都是在一定问题性的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情境能够诱发学生学习的需要,极大地促进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现。问题情境的创设讲究“妙”,课题的引入关键在“巧”,因为妙能生趣,巧能激趣。不管是巧,还是妙,都要以实际生活、生产事实或经验为出发点。高中生物新课程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和探究生物学。因此,教师应联系生活,善于为学生准备好问题情境素材,设置适当的途径,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课堂教学巧设问题 调动学生思考能力
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学生多听,就会导致多想,而多想就会引出多问。所以,生物教学中要有意地通过创设情景、疑问、故事和矛盾等,去激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若要让学生愿意提问,融洽的师生关系、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前提。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挑战权威,标新立异,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提问习惯。此外,还应加强课堂问题教学设计,教师在课堂中应多些指导激发,少些批评斥责;多些鼓励表扬,少些直接告诉结果或答案,让学生去尝试成功或失败来获取新知。如此便能使学习任务处于既适合学生但又具有挑战性的水平,刺激学生进行思考、善于用脑。最后,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将知识拓展延伸,提出更多的问题,以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性。
四、重视生物教学实验 丰富学生课堂生活
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那些既源于课程内容,又能够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生物学问题,开发成实验,或观察、或探究、或实践,对于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以实验验证假设或猜想,不仅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提供事实依据,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更能以其丰富生动的内涵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教师应鼓励学生去实验、去探索、去研究,延伸课内,充分利用课外,开展研究性学习,使课内理论性的知识、理论上的解题思路,通过实践、探索、论证,更好地掌握。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观察方法,对他们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五、课堂教学归纳总结 进行优化教学成果
生物教学归纳总结是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效果作出的科学而合理的评价,将大大促进他们的再次或者下阶段开展的下一步教学任务。评价时,不但要注重过程评价,而且不要忽视结果评价。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要把足够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以保证学生的探索性学习落到实处。所以,教师在对探究教学过程进行归纳总结时,要把握时间,讲究简洁,注重人性化,但也不要“蜻蜓点水”,内容应包括本节课所探索的生物学知识的梳理、各个知识点的小结和整个课题的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总结和教学效果的反思,去伪存真,不断完善生物教学,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切实提高自己的生物课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无论怎样的教学方法,若能充分地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能达到“学逸而功倍”的效果。高中生物教学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在现代社会中,学生一旦被激发起兴趣,就会从多种信息源中找到资料,学会自己学习,举一反三。让我们共同努力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吧。
(作者单位:河南省扶沟县直高级中学)

Ⅳ 如何打造初中生物课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班级授课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从课程改革的角度讲,是指在班级授课中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的最优化。在课堂上,要克服学生的各种惰性现象,提高课堂45分钟师生教与学的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教学效益的最好。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的着眼点和突破口。作为教学过程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选择最佳教学策略成为学校教改中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至关重要。在此,谈谈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问题切人,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热情。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优秀的课,必须重视导引的设计。探究性教学的导引设计,必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同时符合学科的特点及教材自身的性质。

如在学习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课:①出示制作好的酸奶、泡菜、米酒等发酵食品,让学生品尝并思考问题:这些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和需要的微生物是什么?②出示“爱滋病症”、“痢疾病症”等与微生物有关的病例图片,提出问题致病原因是什么?③课前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医院去向专家、教授或医生咨询有关问题,让他们向全班同学介绍按计划所作的调查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促使学生在好奇与思考中获得知识,并发现新的问题。又如:在讲环境污染危害的这一节,教师先用投影的方式列举了二十世纪的污染事件,如北京的沙尘暴事件,长江的水华事件等,用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教育学生,让他们意识到环境重要性。从而也愿意去探究自己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以致于努力去改变和保护环境。

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把生物教学与学生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去实现从生物学到生活,从生活到社会的跨越。学生们会把在生物课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也会用生物学知识参与社会活动。

三、优化“学、讲、练”时间安排,促进课堂学习的实效性。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时为学时;要树立责任感,摒弃我的课堂可以随意支配的观念。

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还必须在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生物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灵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刚上课的复习巩固时,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及时反馈是高效课堂必须要考虑的一个策略,作为高效课堂教学,尝试、探索、自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当堂的面批面改,反馈当堂化能够迅速检测效果,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纠正并激发上进心。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行矫正教学等。这对确保生物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

四、充分开发利用资源,上出生物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

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实物、挂图、模型、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多种教学工具以及结合教师的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在生物课堂上,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如,我在讲八年级生物学上册《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一课时,在809班,我只使用了挂图展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并强调幼虫期和成虫期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差别,它是一个变态发育过程,可是同学们学习、听课热情不高,未能很好掌握教学内容。在802班,我改进方法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一个课件,把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有机的排列起来,并以动画形式自动、醒目的显示其发育状态和过程,并配以形象的蛙叫声,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当看见反复闪现的幼虫期(蝌蚪)、成虫期(青蛙)的明显差异时,一下子明白了变态发育的概念,学生们看了演示后,余兴未尽,对所学习的内容也记忆犹新,久久不忘。

教师在安排观察、实验内容的教学时要重视和设法克服教学内容、时间与自然季节不相符的困难。必须有计划地做好观察和实验材料的采集、培植、饲养和保存等工作,否则过了适宜的季节,也就错过了最佳的教学时机。 比如,七年级学生在11月份学习桃花的结构时,就需要在春天采集和制作桃花标本。

五、利用概念图教学使知识网络化。

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常常觉得记忆的内容太多难学,教师在教学中应 利用概念图等综合归纳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由点连成线,由线织成网,形成多个相关知识点的网络化教学。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知识点,提高对知识的整体性认识。

例如:在学习生物圈中的动物时,构建概念图。将制好的卡片(如图)分发给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在图中1、2、3、4、5、6处填上合适的概念或语句,使概念图完整。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小组因对相关的知识掌握和理解的程度不同,完成速度可能不同,结果应基本相同,都能做出图中答案:1、就地保护,2、建立自然保护区,3、易地保护,4、生态平衡(或生态系统稳定性),5、消费者,6、动植物资源。所以教师要控制好时间,并在小组间巡回指导,督促学生及时翻阅教材,必要时适当提示和启发。然后用幻灯片展示完整的概念图(略),让学生进行参考对照和补全修改。填写、补全及修改此概念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升华理性认识的过程。建构此概念图,给了学生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任务,提高了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资源及其保护措施等知识点用概念图形成知识网络。

课堂教学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学效率受许许多多因素的影响、制约,现代的课堂知识是多元化的,具有多样性的,然而追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每位教师的强烈愿望,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一般规律,制作合适自己也适应孩子们的一套教育方法,这套方法不仅具有传统教育的优点更需要高效实用,使之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早日成才。

Ⅳ 如何进行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

生物教学是生物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生物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等等。如何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使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实施有效教学。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产生最大的教学效果.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辅导和有效评价.下面就从以上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一.备课的有效性
备课是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功。有效备课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物质)之下,形成有个性、有亮点、有创意、有拓展的教学设计。备课除了教案写作的常规要求外,还应从教师自身、教材、学生等角度入手,有效地开发和整合这些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方案。

要备好课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生物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新课标中明确:教师是生物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本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多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学观念。作为教师,我们要研究新课程标准,认真学习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要非常熟悉要教什么,怎么教;考试考什么,怎么考;哪些要重点讲,哪些只要简单介绍。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
2.备课要用好教材
有效备课是解读教材,超越教材的创新。我们在备课时要多角度钻研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备好课,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首先必须与教材进行深入地对话,备好教材,把“教教材”转变成“用教材”。教师不仅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科知识,还要做到融会贯通,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创造性地组织教材,引导学生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将生活和书本知识融为一体。
3.备课要研究教学的对象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备课不要脱离学生的起点能力,很多的备课往往只备教材不备学生,不考虑学情,从而定位不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活动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在备课行动中基本掌握学生能够达到的能力基础,部分学生的能力倾向和能力水平。要根据学生的能力特征,在教学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环节。备课备学生和备教材同样重要,因为只有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才能行之有效。所以备课时先要全面了解学生,要考虑到学生的可能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4.备课时应充分考虑“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备课实际上是一种预设,而现实告诉我们,“生成”才是真,到了课堂上才知道真实情况,这就存在一种“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偏差,从而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学情。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课堂上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并制定好相应的对策。这样上课时,遇到特殊情况才能有游刃有余。
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生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生物思考。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注意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首先,要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真实的问题”是指必须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其次,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思考空间。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再次,问题情境要紧扣有关的生物学习内容。生物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形成生物思考的能力。最后,问题要有趣味性即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如在讲线性规划之前,先引入如何在给定的资金下获得最大的利润,这样学生会觉得更有趣。此外,问题情境的呈现要根据高中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做出适当的选择。高中生一般对“有用、有挑战性”的任务感兴趣。因此,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从生活中的具体事实或有趣现象或生物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出问题,让学生在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2.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课堂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是主体,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有效地开展

Ⅵ 浅谈怎样上好生物课

上好一节生物课,功夫在课外和课内。课外要认真备课,安排好学生的预习。课内抓好“开始、中间和结束”三个环节。
[关键词] 生物课、课外、课内、开始环节、中间环节、结束环节
生物课,就我们学校而言,学校、学生都不够重视,教师配备上很少有专业教师。教师的不专业,学生的不重视,加上生物课一般都安排在上午第四节或下午第一、二、三节,这正是学生饥饿,泛困的时候,有时即使不是这样,学生也会对所学知识感到枯燥无味,所以上课打不起精神,导致不想上课或无心听课。而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认真听课,希望自己的学生青睐生物课,这就要求生物老师要上好每节课。在2009年我县实行了以“目标落实、讨论交流、展示提升、点拔拓展、达标测评、布置预习”六环节教学模式的课堂改革,其目的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但我认为,课不管怎样改革,都要求老师把每一节课上好。通过自己几年的生物教学,我认为上好每一节生物课,功夫可以用在课外和课内,现在此发表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课外
上课前,要认真备课。把课堂每个环节穿插的问题研究清楚。如目标落实,要清楚自己在这一节课到底要干什么,学生要完成怎样的学习任务。这是上好一节课的根本,也是当好教师的基本素质。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了,才能合理有效地选择,整合教学资源,围绕教学目标分配展示内容,组织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也要让学生备好课,即在上每节生物课前,要让每位学生把要学习的内容预习一下。像我们有时用导航的形成展示预习内容,也可以要学生出预习提纲,在上课之前,让同学之间互相检测一下预习的效果。另外有很多生物课,里面安排了很多探究讨论活动,根据探究内容可适当的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课外试着探究。为上好新课打下基础。还有在我们使用的人教版生物课本里,有很多实验是要在课前准备或完成。如,探究光合作用所需原料或条件等实验、必须要学习小组在上课前的一天或两天前做好准备工作。这样既为上课打下基础,也增加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二、课内
课内既要遵循“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全部或几个环节,本人认为要上好一节生物课,课堂中要注意下面几个环节。即开始环节、中间环节、结束环节。
(一)开始环节。要使一节课成为好课,开始环节是比较重要的,开始顺了,一顺再顺。如果开始环节不行(不顺),很多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会被打消。那么,怎样做好上课的开始环节呢?我一般用下列方法:1、直接导入法:用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引起学生的回忆,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
2、“温故而知新”——即新旧知识联系方法。任何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然与其他知识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内在联系,在导入新课时,以复习、提问等教学活动开始。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如在讲“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节“血液循环”时,先提问心脏的有关知识和心脏各腔相连的血管分别是哪几种?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设疑:“那么血液如何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呢?血液流动时,它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接着进入新课内容的学习。这样的过度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
3、运用典故导入:本人通常根据教材内容,通过故事、寓言、谜语或成语等典故来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4、还可以用幽默的话语或一个幽默的动作;创设悬念或设疑等导入新课,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产生好奇和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饥饿,泛困的情绪,为上好课打下基础。
5、用生活实际。利用生活实践中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一些现象、事物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因为这些事物虽然熟悉,但学生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用这样的现象作为新课切入口,必然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主动性。如“蒸腾作用”一节时,问学生在炎热的夏天里,你坐在大树下与从在太阳伞下相比较,哪种感觉好?学生会回答:“在大树下”。我追问:“为什么?”这时学生就不知所措了,从而导入新课。
6、能做实验的一定做实验。通过不同形式的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神经系统的调节方式》时,发给每人一粒酸梅糖,当学生吃糖后问:“口中有什么东西分泌?受什么调节?是一种什么现象?”等问题提出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首先应该根据教材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二)上好一节生物课还要重视上课的中间环节。
一堂好课应把课堂每个环节穿插有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和掌握生物技能的过程中,懂得自主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并在学习生物过程中树立生物对人类、对社会都十分有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还要利用网络等新的资源注意广泛收集生物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生物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表演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中解脱出来、进行研究性学习、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因为生物教科书中有很多生物历史趣闻,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就是在上课中,还要注意教学评价。以往教学中,由老师来完成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很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在学生的讨论交流或展示中,尽量要学生点评、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互评,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人。最后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进行感情投资,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微笑多一点,尊重多一点,赞美多一点”教师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将促进学生积极求知的良好状态。
(三)结束环节。
精心设计结束这一环节(即结课),对于良好教学的巩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结课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课时,我常采用:(1)设置悬念。好的悬念设置能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能诱发学生思维想象的浪花,能使学生产生急于知道下文的迫切心理。如:在讲完《最微小的生物——病毒》有关知识后,结尾时,我说:“病毒是一种古老的生物,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就早已存在,在千百万年中人们不断地与病毒作斗争,而且目前许多病毒引起的疾病是无法医治的,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最终能否完全消灭病毒?这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引起学生反思,引发联想,使学生课后探究,并造成悬念,期待着在下一节课能得到解决。(2)用一些谜语、俗语等结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完《开花和结果》:教师以“麻房子,红帐子,里面躺着一个白胖子”要学生猜后,又问麻房子是由什么发育而来,指果实中的什么结构,“红帐子”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在果实中是什么结构。“白胖子”是什么发育而来的,在果实中是什么结构?以练习的方式“收尾”,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本人认为一场课能以“预习为先导,以思维为核心,以揭示规律为重点,以精讲精练为策略,以学生参与为途径。”就是一场好课

Ⅶ 如何真正实现初中生物课堂的高效教学

从实习之初到现在,怎样才能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高效性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对一个中考不考,学校不像主科那么重视的副科,学生更不重视的的学科。身为生物老师,要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课堂的效率。经过几个月的实习,个人浅谈一下自己的不成熟的想法:
首先上好一堂课的前提与基础,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就备课。对于备课我们要学会深入解读、把握教材,并结合学校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节课。备课是以教材为基本条件,使学生们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而老师们在写教案前,要将课本、教参等材料详细的阅读与理解,要学会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之后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进行研究,并科学系统的安排整理教学内容。
其次是在生物课堂上,我们要学会善于合理的运用图片、动画、视频等教学材料在多媒体的教学课件中,向学生们直观的展示或展现不同的生物课堂,这样更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并且还能够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能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想学、爱学的良好境界,是增强课堂趣味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之后再课堂上还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时刻提醒学生该掌握的内容,一定要重点突出还要给学生标记出来;二是在课堂上要尽量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做题。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要学会针对一些重难点知识内容,精选课堂练习题,增强学生的理解。这样才能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当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还符合给学生减负的要求,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最后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的地位,我们是撼动不了的,学生们往往因为做主科的作业而忽略生物课的地位。因此要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就一定要认真的研究“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学会多样化、科学化等等,要学会改变作业的单调乏味。学习积极性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和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想要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就要学会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教学中时刻学习,时刻的关注学生的状态,以学生未为主题……那么高效教学的广阔天地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不再是遥不可及,而是尽在咫尺,成为我们伸手可及的课堂。

Ⅷ 如何让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动起来

一、创设课堂和谐气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起来

和谐的课堂气氛对于课堂教育教学非常重要。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教材中大量的实验、观察、操作、思考、探究,意味着生物学习过程中要获得生物知识,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知识的兴趣。
如:本人在教学“鸟的生殖和发育”这节课时,对观察鸡卵的结构,采用了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组织教学。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好所有用到的材料,包括一生和一熟的鸡蛋。课上请一位同学打开熟鸡蛋讲解各部分的结构名称,让另一名同学打开生鸡蛋,认识胚盘、脐带等结构,最后让学生共同讨论并总结各部分的功能。
又如:讲授“认识生物多样性”这个章节时,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本人充分利用学校天然条件,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 大自然,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认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还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搜集资料、筛选资料和 运用资料。这比教师讲授和学生接收要管用得多,在实际活动中掌握真正的技巧和能力。实践证明,一节课下来,学生在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中掌握了应学的知识,即在快乐中达到求知的目的。
教师有意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学习过程中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要想使课堂真正活起来,课前一定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并且要尽量多地设计或创造让学生活起来的机会。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才能充分体现他们的潜能,才能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如:在食物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用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将学生直接地带到了食物链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的 学生感到原来食物链就这么简单我也能学会,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在生态系统教学中教师用大雁南飞、蜜蜂跳舞两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实例将学生引进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 递中,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致别提有多高啦。寻找生活细节中的闪光点,引发学生共鸣,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学习内容中来,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的同时以快乐的心态进入新课。
教学中教师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动画制作、讲故事等灵活使用,使课堂真正活了起来。很多中学生对生物课感兴趣是因为生物课讲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或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理过程,他们希望老师能带领他们遨游在生物学海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多媒体的应用不但充实了学科内的知识而且促进和提高了教学效率。借助多媒体,使一些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了,激发和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理解和分析问题能力。对于没有电脑等设备的学校,教师可以采用自制的图片、模型来模拟。总之不管应用什么方法,只要教师自身善于动手、动脑才有可能调动学生动手、动脑,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与过去相比,生物新课程在理念上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提出了四项课程理念:一 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三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四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课程四大理念的实现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需要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例如在食物链这节中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后总结什么是食物链,它有什么特点,然后在自学总 结的基础之上再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请各组代表发言总结,并由其他组补充,这样经过自主——合作——探究一连串的学生活动之后,学生也彻底理解了食物链,然后通过一个非常实际的生活问题“大家中午吃了什么食物?根据你中午所吃的食物写出相应的食物链来”,这个问题的提出既是对全体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检验,同时也很自然的把问题又引到了食物网上。这样教学既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也教给了学生要学以致用。 三、充分利用教学中实验,让学生动起来
人的认识遵循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辩证统一的规律。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经验基础,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利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达到教师的教育目的有重要的作用。
初中生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经验基础,但受年龄的影响,大部分初中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还比较低。哪怕是课本上最简单的理论知识,对他们而言,教师的讲授有时仍像“纸上谈兵”。怎样把书本知识这种间接经验变为学生的直接经验呢?在生物 教学中教师结合相关内容进行恰当的实验,学生学起知识来才不至于枯燥无味。 如:“植物无性生殖在农业上的运用”这节中对于嫁接的知识,无论课堂上怎样讲都不如亲自给学生演示效果好。讲到类似的内容,笔者都采用演示法进行教学,课后布置学生实践,让他们体会知识的价值所在。经过学习和实践,学生自然而然地对生物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以,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材料要就地取材,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做好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对于一些实在不能做的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就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设计虚拟实验。 如: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一课中的三个演示实验等,笔者都是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学生既观察到了整个实验的全过程,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实验过程比较长,也是通过课件演示的。 有些实验学生可以自己亲自动手,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兴趣。
如:在探究鱼鳍作用、观察鱼呼吸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空间,教师只适当介绍实验内容、目的,实验器材、提出纪律要求,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给材料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开展实验。实验时,因为当时季节问题,鲫鱼比较少,价格较贵,所以我们选用 小金鱼,实验时发现金鱼比鲫鱼灵活很多,在观察红墨水从口入从鳃出的时候,按照教材方法将红墨水滴在鱼嘴前方时,整杯水马上变红,无法观察水进出的方向。 怎么办?当时教师做了适当引导:“你们可以抓住鱼直接滴在口中观察,也可以尝试在不伤害小鱼生命情况下采用其他方法”。最后每个小组都找到相应方法观察到 红墨水从口入从鳃出现象。方法一:“让鱼在染了红墨水的烧杯里游一会,再放回清水。”;方法二:“将鱼放在桌上蜡盘,因为蜡盘面积大,水浅”;方法三: “用手挡住鱼不让游动”;方法四:“用桌上绑鱼鳍的塑料片拦住鱼”;方法五:“用手抓住鱼,直接往鱼口滴墨水”;方法六:“减少水,使鱼游速减慢”。并且 对老师介绍的方法提出建议,认为直接滴墨水方法太粗鲁,容易伤害小鱼。 另外,还可以通过做一些有趣的课外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例如:让学生 “观察蚂蚁的捕食行为”和“观察淀粉粒”等有趣的课外小实验。 四、师生相互切磋,激发学生课堂兴趣
通过学生的预习,经学生自己的思考,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补充与纠正,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本节教学内容。教师应以肯定、鼓励为主。锻炼学生发言的胆量和语言表达概括能力。对于性格内向、不敢举手的学生,要注意观察,给其创造发言机会。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在知识归纳中,教师起指导作用,让学生起主体作用。要处理好“空白”教学,即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处理要为学生提供思考机会,为他们留有发挥余地,不把学生思路禁锢在教学框框中。
教学中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用眼、用口、用脑,在活动中启动多种感官去获得知识,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主阵地——课堂上真正学到东西,把课堂交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

Ⅸ 怎么才能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个好的导语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当代教育的理念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习主体——学生主动参与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然而如何真正在课堂教学主阵地中践行这一理念,是每一位执教者需要思考和急待解决的课题。
教学中尝试践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概括特征——形成概念”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进而提升学生的生物思维品质。
倘若要成功地实施该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问题的设计。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构筑出有效的问题,学生怎样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问题的解决,继而主动的生成问题?不妨从学生心理特点和生物学科特点出发,在问题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出来具体而言:
1. 层次性问题设计,有效地调动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参与度。
目前学校教学的组织形式仍然以大班化教学为主,其间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导致同一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处于同一水平,倘若缺乏梯度的问题设计,总会让课堂中一部分学生大脑皮层的思维处于低兴奋状态,从而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那么教师在问题设计初期时,就要有对问题的层次性和多元化思考。然后在问题提出的形式上可以将不同层次的问题同时呈现,形成任务菜单,给学生创设选择性思考的可能。
2. 激趣性问题设计,有效地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兴趣是人类主动获取知识,参与学习的最佳原动力。可塑性极强的学生面对众多信息的选择和学习,兴趣更是其学习的内驱力。在问题探索教学模式中,问题设计能否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问题素材的来源是多途径、多角度,教师必须有敏锐的触觉去挖掘和积累。
2.1利用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已有兴趣迁移于生物进行问题构建。
许多问题的探讨将涉及其他学科领域,同样其他学科研究也多方面涉及生物领域,各学科的相互渗透性为生物问题的设计提供了众多的素材,若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它们建构情景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和共鸣。在高中生物学中,众多生物规律的获得过程是通过一定的生物要素之间的函数规律的定量推断而获得定性的文字结论。例如探究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利用数学知识;蛋白质种类的多样性,用到数学的排列组合等。
2.2充分挖掘重组教材素材有效构建激趣问题。
教材不仅是学生的学习资料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最好素材来源,许多趣味性的问题素材就隐含于其中的字里行间,教师本身要熟读教材并创造性地赋予这些资料新的用途。
2.3善于从社会热点中捕捉设计灵感以热促趣。
生物学知识的应用在身边到处可见,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要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生活中,揭示一些有研究价值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以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亲子鉴定;指纹鉴定等。
2.4教师创设活动平台,学生在活动中成为问题的缔造者,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产生共鸣。
同龄人间的问题相互提出和解答是最有挑战性的,是学生体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一环。提问的人希望问题既有价值、又能难倒所有师生,因此很多学生希望自己能成为“智多星”,每当此时思维的火花将一触即发。在观察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许多与从小建立的观念或印象有很大冲突的生物现象,继而疑从心升,在作业中提出质疑。教师此时信手拈来将这些问题构建成课堂情景问题。由于这些问题是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的,因此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急欲探究真相,最终在课堂活动积极参与中和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中实现有效教学。
3.具有思维深度性问题设计,有效地提升学生生物思维的高度。
没有思维深度的问题提出,看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其实质是变相的无趣教学,学生思维的参与度是极其有限的。类似大量的让学生回答是或非的问题,实际是毫无思维价值的问题,在此类问答式教学活动中,轰轰烈烈的教学表象掩映下,学生的思维自主参与性有多少?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深刻了解本学科思维价值培养总目标的前提下,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构筑具有一定思维深度的情景问题层层展开教与学。
以上仅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关于生物教学问题设计有效性的点滴想法,如果说教学问题设计注重“层次性”和“激趣性” 是实现学生在思维上主动参与生物学习过程的关键,那么“深度性”是增强学生生物思维活动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保证。事实“问无定法”,只要合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问题设计,都值得我们去积极探索和践行的。

阅读全文

与生物课堂如何设计教学环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