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感觉适应定律
古人说过:“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感受我们大概都有过。比如我们到别人的家里去,有时一进门就会嗅到一股什么怪味,当我们问主人这是什么气味时,对方往往会奇怪地说:“那么什么气味,我们怎么没嗅到?”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主人在自已在家里待得久了,对其中的味道习惯了,就闻不出来了。而有时当我们刚从外面一进家门时,也会闻到自己家里的气味。
这种现象,是心理学上“感觉适应”的结果。心理学上有这样的规律: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器的感受性有可能提高,也有可能降低。通常在微弱的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可以使感受性提高;在强烈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可以使感受性降低。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适应”。前面的例子,是因为闻同一种气味时间久了,产生感受性降低的现象。
视觉的适应可分为对暗适应和对光适应。从明亮的阳光下进入已灭灯的电影院时,开始什么也看不清楚,隔了一段时间,我们就不是眼前一片漆黑,而是能分辨出物体的轮廓来了。这种现象叫对暗适应。对暗适应是环境刺激由强向弱过渡时,由于一系列相同的弱光刺激,导致对后续的弱光刺激感受性的不断提高:开始的5~7分钟,感受性提高得很快,经过1小时后,相对感受性可提高20万倍。
而当从黑暗的电影院走到阳光下,开初会感到耀眼发眩,什么都看不清楚,但是过了1秒钟,就能看清楚周围的事物了。这种现象叫对光适应。对光适应是环境刺激由弱向强过渡时,由于一系列的强光刺激,导致对后续的强光刺激感受性的迅速降低。
与视觉的适应比较,听觉的适应就很不明显。除非用较强的连续的声音,像工厂高音调的机器声,持续作用于人,就会引起听觉感受性降低的适应现象,甚至出现听觉感受性的明显的丧失。
触压觉的适应则很明显。我们安静地坐着时,就几乎感觉不到衣服的接触和压力;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老年人把眼镜移到自己的额头上却到处寻找他的眼镜。实验证明,只要经过三秒钟左右,触压觉的感受性就下降到约为原始值的25%。
温度觉的适应也很明显。例如,我们在游泳池游泳的时候。开始觉得水是冷的,经过三四分钟后,就不再觉得水冷了。相反,我们在热水中洗澡的时候,开初觉得水很热,但经过三四分钟后,就觉得澡盆中的水不那样热了。但是,对于特别冷或特别热的刺激。则很难适应或完全不能适应。
但痛觉的适应是很难发生的,即使有,也非常微弱。只要注意一集中到痛处,我们马上就会感到疼痛。正因为痛觉很难适应,它才成为伤害性刺激的信号并具有生物学的意义。
而嗅觉的适应速度,以刺激的性质为转移。一般的气味经过1~2分钟即可适应,强烈的气味则要经过10多分钟,特别强烈的气味,令人厌恶,难以适应甚至完全不能适应。嗅觉的适应带有选择性,即对某种气味适应后,并不影响对其他气味的感受性。厨师由于连续地品尝,到后来做出来的菜越来越咸,就是味觉的适应现象。
适应能力是有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它对于我们感知外界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夜晚的星光和白天的阳光下,亮度相差达百万倍,如果没有适应能力,人就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精细地感知外界事物,正确地调节自己的行动。
研究适应现象对生产实践也有重要意义。比如,在交通运输业中,夜晚驾驶室的照明与外界亮度的差异的处理,就应考虑视觉的适应问题。
‘贰’ 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生物既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但又必须依赖、适应环境而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生物又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和改造者。
1.植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①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A、光照→喜光植物,喜阴植物。如:分布在草原和荒漠中的大多数植物,生长于森林采伐迹地上的乔木和灌丛,人工栽植的农作物和果树等,都属于喜光植物,典型的树种如油松、落叶松、侧柏、洋槐、泡桐、桉树等。喜阴植物大多生长在林下、背阳或荫蔽的地方。
B、赤道→两极:各种不同的植被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草原带。
C、沿海→内地:森林—草原—荒漠
D、山麓→山顶:垂直分布的植被带,如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是植物对温度的适应。
②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如:水生植物——莲(荷花)的生长环境。由于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水源,所以它长得叶大柔嫩,但根扎的很浅;而骆驼刺生活在沙漠地区,属旱生植物。由于沙漠中缺水,所以骆驼刺的叶子变成细刺,并且根扎的很深,有的深达十几米,根系十分发达。这反映的是植物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或者说,植物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
A、植物对气候及当地农时、农事具有指示作用。如“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谷雨前后,种瓜种豆”“三月三,脱了冬衣换夏衫”“处暑(庄稼)不露头,割上喂老牛”“寒露霜降,有衣服穿上”等。
再如亚热带树种-青冈栎:当树叶变红时,该地区在一两天内会下大雨,雨过天晴后,树叶又呈深绿色。
"旗"形树指示风向:北半球,单独生长的树木的枝叶向南一方特别繁茂,而向北一方较为稀疏;叶片上的叶脉是南方粗,北方细;树木的年轮也是南稀北密。
B、植物对干旱区寻找水源具有指示作用,如沙漠中的骆驼刺。在干旱沙漠区,有植物的地方必定有水(地下水或内陆河)。
C、植物对环境污染也具有指示作用。在工厂周围,特别是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区,植物明显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玉米叶、果树、蔬菜等。
2、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动物有以下的身体特征来适应环境:寒冷地方居住的会长出厚厚的毛皮 ,以防热量散失; 与环境相似的颜色,即保护色,如变色龙;装成与栖息环境相似的形态,或模仿另一种昆虫,即拟态,如枯叶蝶;以鲜艳的颜色来警示其他动物,即警戒色,如鲜艳的蘑菇是有毒的。动物有以下的方法来捕捉猎物:猎豹以快速捕捉猎物;海葵的触须能分泌化学物质刺伤游经的鱼,这是它猎食和自保的方法。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①根本作用:植物光合作用。植物从环境中吸取水分、养分,在太阳的光合作用下,合成有机物(长成果实),被各级动物食用,同时,植物的秸秆、动物死后被微生物分解(腐烂过程就是被微生物分解的过程),最后又回到环境中,供植物重新利用。这样一个过程,就是生物循环。生物循环可以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②改变原始大气成分
③参与水循环,改变陆地水成分
④影响岩石形成和风化
⑤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吸烟除尘,过滤空气;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等)
‘叁’ 举例说明感受器结构与功能和适应环境
各种感受器的结构与功能虽有其特殊性,但其功能活动却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各种感受器都有它最敏感的刺激形式,这种刺激形式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例如光波是视觉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声波是听觉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感受器的这一特性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使机体有可能对内、外环境中某些有意义的变化进行精确分析,从而产生精确的反应。
(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各种感受器所能感受的刺激形式不同,但无论是机械能、光能、热能或化学能等刺激形式,通过相应感受器的作用后,都能转换成生物电,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入中枢,这是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刺激强度是如何反映出来的呢?实验证明:刺激强度大,从感受器向中枢发放的冲动频率高;反之,刺激强度小,则感受器发放冲动的频率也低。说明感受器是以不同频率的神经冲动来反映刺激强度的。至于感受器如何将不同性质和强度的刺激转换为不同频率的神经冲动。
(3)感受器的适应: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时,经一段时间后,传入冲动的频率将逐渐降低;如果刺激能够引起主观感觉的话,感觉也将随之减弱,这种现象称为适应。各种感受器适应现象出现的快慢有很大的差别。例如痛觉感受器就不容易产生适应,而嗅觉、触觉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出现则很快。
‘肆’ 什么是生物学适应理论
适应性:适应性的主体是生物,生物本身具有适应能力,当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生物发生改变,通过这一改变适应新的环境.
选择性:选择性的主体是自然,自然通过自然选择的方式将发生变异的生物进行筛选,定向的改变生物的基因频率,从而选择更加适合新环境的物种.
也就是生物通过基因突变适应环境,自然通过自然选择定向选择突变之后的新基因.
‘伍’ 心理学上的“感觉、适应、感受性”怎么解释
1、感觉
在心理学中,感觉(sensation)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人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是最初级的认识活动。同时,感觉是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2、适应
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3、感受性
感觉系统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它是感觉系统功能的基本指标,可用感觉阈限来衡量。感觉系统只是对刺激连续体中的一段发生反应,产生感觉。
(5)从生物学上如何解释感觉适应扩展阅读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例如一个红苹果,我们用眼睛看,知道它的颜色是红色,形状是圆形;用嘴咬,知道它的味道是甜的。这里的红、圆、甜就是苹果这一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红是苹果表面反射一定波长的光波作用于眼睛引起的,圆是由苹果的外部轮廓作用于眼睛引起的,甜是苹果内部的某些化学物质作用于舌头引起的。我们的头脑接受和加工这些属性,进而认识这些属性,这就是感觉。
刺激物的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便产生感觉,随着刺激物的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感觉系统又停止正常工作。任何在强度上超过某种限度的刺激作用都将引起疼痛,并破坏感觉系统的正常活动。
‘陆’ 如何理解心理学中适应的三个含义
心理学范畴里使用适应概念时通常有三个角度,一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即生理适应,如感官对声、光、味等刺激物的适应;二是心理上的适应,通常是指遭受挫折后借助心理防御机制来使人减轻压力、恢复平衡的自我调节过程,这是一种狭义的适应概念;三是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包括为了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和努力改变环境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适应,这是社会适应的概念。
‘柒’ 科学中的适应是什么谁可以比较详细的解释一下,(这包括特性,结构,和行为,还有一个例子。)谢谢!
适应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与其生存环境条件相适合的现象。适应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如常见的仙人掌,它的原生环境中每年降雨量非常稀少,其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构体现在茎肥厚肉质化,能贮存大量的水;叶子退化为针状、茎表面角质化、气孔深陷可减少水分的蒸腾。这些都是其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构特点。
再比如候鸟的迁徙也是对外界生活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候鸟对于气候的变化感觉很灵敏,通过迁徙,可以避免北方冬季的严寒以及南方夏季的酷暑及食物的匮乏。
常常见到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而如何如如何,其实这样表述是不严谨的。适应的产生是生物不定性的变异与自然选则的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