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浮游动物样品
浮游动物定性样品用浮游生物网采集:原生动物、轮虫一类的小型浮游动物用25#筛绢浮游生物网(孔径0.064mm,200孔/in),大型浮游动物枝角类和桡足类用13#(孔径0.112mm,130孔/in)的浮游生物网采集,在表层至0.5m深处以20~30cm/s的速度作“∞”形循回缓慢拖动1~3min。同时定性采集两份水样,一份为活体,另一份加入鲁哥氏液固定,分别装入容器以便做活体和固定样品的观察(国家环保局《水生生物监测手册》编委会,1993)。
原生动物和轮虫的采集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设计的1L有机玻璃采水器在水面下0.5m处、温跃层和水底以上0.5m处各采集1L的水样,混合后再取1L混合均匀的水样转入容器,立即按照每升水样加入15mL左右鲁哥氏液(Lugolssolution)固定保存。在实验室将水样倒入1L的筒形分液漏斗中充分静置(自然沉降48h),用虹吸法吸去上层清液,余下20~25mL沉淀物转入30mL定量瓶中。为减少标本损失,再用上清液少许冲洗容器2~3次一并加入30mL定量瓶中并定容至30mL;大型浮游动物定量样品采用2.5L采水器分别于该采样站表层、中、底等位置采集共10L水样,混合后用25#浮游生物网过滤放入标本瓶,用鲁哥氏液固定(章宗涉等,1991)。
⑵ 采集浮游动物的定性样品时,可否用<30um的浮游生物网进行拖网
1定性样品采集(浮游植物、原生动物和轮虫等)采用25号浮游生物网(网孔0.064mm)或PFU(聚氨酯泡沫塑料块)法;枝角类和挠足类等浮游动物采用13号浮游生物网(网孔0.112mm),在表层中拖滤1~3min。
2定量样品采集,在静水和缓慢流动水体中采用玻璃采样器或改良式北原采样器(如有机玻璃采样器)采集;在流速较大的河流中,采用横式采样器,并与铅鱼配合使用,采水量为1~2L,若浮游生物量很低时,应酌情增加采水量。
3浮游生物样品采集后,除进行活体观测外,一般按水样体积加1%的鲁哥氏溶液固定,静置沉淀后,倾去上层清水,将样品装入样品瓶中。
⑶ 海洋浮游生物及分类是什么
海洋浮游生物是指悬浮在水层中常随水流移动的海洋生物。这类生物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没有或仅有微弱的游动能力;绝大多数个体很小,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其构造,只有海洋浮游生物
个别种的个体甚大,如北极霞海洋浮游生物水母最大直径可达2米;种类繁多,隶属于植物界和动物界大多数门类;数量很大,分布较广,几乎世界各海域都有。1887年,德国浮游生物学家V.亨森首先采用“Plankton”一词专指浮游生物。该词来自希腊文,意为漂泊流浪。对海洋浮游生物的研究,自1828年英国J.V.汤普森和1845年德国J.米勒算起,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第一阶段偏重于采集观察、形态分类,其中1889年德国北大西洋浮游生物调查队及其编写的《浮游生物调查成果》为海洋浮游生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意大利那不勒斯(那波利)海洋生物研究所的《那波利湾动植物志》和摩纳哥海洋研究所的《摩纳哥王子科学调查成果》,对海洋浮游生物的分类和形态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20年代以后为第二阶段,海洋浮游生物自然生态的研究成为主要内容,着重研究它们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各种环境因子对各类海洋浮游生物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等,代表性着作有《飞马哲水蚤的生物学》等。60年代以来为第三阶段,海洋浮游生物自然生态的研究密切结合实验生态进行,并发展到现场大容器控制生态系统的实验研究。
海洋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
浮游植物种类较为简单,大多是单细胞植物,其中硅藻最多,还有甲藻、绿藻、蓝藻、金藻等。
浮游动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包括无脊椎动物的大部分门类,如原生动物、腔肠动物(各类水母)、轮虫动物、甲壳动物、腹足类软体动物(翼足类和异足类)、毛颚动物、低等脊索动物(浮游有尾类和海樽类),以及各类动物的浮性卵和浮游幼体等。其中以甲壳动物,尤其是桡足类最为重要。还有一类浮游单细胞生物兼有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具能动的鞭毛,兼备自养和异养的能力),植物学家把它列为甲藻门鞭毛藻类,动物学家则把它归入原生动物鞭毛虫纲。
按照浮游时间的长短,浮游生物可分3类:永久性浮游生物,即终生在水中浮游,大多数浮游生物属于此类;阶段性浮游生物,其幼体营浮游生活,成体则营底栖生活或游泳生活;暂时性浮游生物,指一类非浮游生物仅因环境变化、生殖等原因,有时营短期的浮游生活,如一些底栖的介形类、糠虾类。
海洋浮游生物最重要的特点是能在水中保持悬浮状态
对浮游生活的适应浮游生物最重要的特点是能在水中保持悬浮状态,具有多种多样适应浮游生活的结构和能力,主要有两种类型——扩大个体表面积或结成群体增加浮力以及减轻比重增加浮力。
扩大个体表面积或结成群体增加浮力这类现象在浮游生物中很普遍。如六角网骨藻、角刺藻有细长的角毛;桡足类有细长、多毛的第一触角和尾叉刚毛;龙虾的叶状幼体有扁平叶状的头胸部和细长分叉的胸足;等片藻、直链藻结成带状,海链藻结成链状,星杆藻连成星状等。
盐度也影响海洋浮游生物的平面分布
减轻比重增加浮力方式多样。①产生气、油等比水轻的物质。如管水母类僧帽水母群体顶端有一个充满气体(主要是氮)的大气囊,桡足类的哲水蚤体内有一个狭长的油囊,浮游硅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油点或脂肪酸。②分泌胶质。如浮游海樽类有发达的胶质囊。③增加水分。浮游动物的含水量一般都高于底栖动物,如水母类的含水量高达96%以上。④外壳和骨骼退化或消失。如浮游腹足类软体动物的贝壳都比底栖种类的轻薄,有孔虫的外壳上遍布小孔,毛颚类动物无骨骼组织。
时空分布、平面分布按照纬度的不同,浮游生物可分为寒带种(分布于北冰洋和南大洋)、温带种(分布于北、南温带海域)和热带种(分布于热带海域)。这3类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寒带浮游生物的种类少,每个种的数量大;而热带浮游生物的种类多,每个种的数量少;温带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每个种的数量,都介于前两类之间。发生上述分异现象的主要因子是温度。
盐度也影响海洋浮游生物的平面分布。广盐性种类分布较广,一般生活在近海,称为近岸浮游生物;狭盐性种类分布较窄,大多生活在外海,称为大洋浮游生物。
海洋大量浮游生物能吸收二氧化碳
浮游生物的平面分布还与海流密切相关,根据其分布能为探索不同水团、海流的流向和分布提供材料。如管水母类帆水母和银币水母,在东海可作为黑潮暖流的指示种。
浮游生物数量的平面分布并非均匀,常有密集成斑块状的分布现象。其成因或是风力、湍流以及水的富营养化,或是生殖、索饵活动。
垂直分布浮游植物由于进行光合作用,仅分布在海洋有光照的上层(约0~200米,称为真光层)。蓝藻大多分布于真光层的上部,硅藻则可分布在整个真光层。浮游动物在上、中、下各个水层都有分布,但种类和数量互不相同。原生动物、轮虫类、水母类、枝角类、浮游腹足类及浮游幼虫一般分布在上层,它们与浮游植物统称为上层浮游生物。深海磷虾等种类潜居深海,被称为深海浮游生物。其他各类浮游生物则可栖息于各个水层。在1000米以内的水层中,浮游动物的磷虾类、桡足类等种类有随着深度而增多的趋势,但其数量却随深度而减少。此外,近年来微分布的研究引起了重视,它研究栖息在0~1米表层水中的生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动。影响这个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是风力。
各类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其中引起变化最大的是昼夜垂直移动(一般白天下降,夜晚上升)。根据英国F.S.罗素提出的“最适光度假说”,浮游动物常栖息在光度对其生命活动最为合适的水层里,光度的昼夜变化促使浮游动物进行昼夜垂小丑鱼借助海葵护身
直移动。一般来讲,上层水中的种类和数量在夜晚显着增加。除光度外,其他外界因子如温度(温跃层能阻碍一些浮游动物上升到表层)、盐度(盐跃层对河口小型浮游动物的垂直移动也有阻碍作用)和食料等,也能影响昼夜垂直移动的幅度。
内外条件的变化也会引起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变动。①生殖引起的变化。如有些浮游甲壳动物在生殖期上升到表层产卵;而浮游有孔虫在生殖时却将壳上的刺吸收后,沉到中、下层。②发育引起的变化。如浮游动物幼体由于趋强光性和摄食浮游植物,栖息于上层;成体则由于背光性或趋弱光性,移栖中、下层。③摄食引起的变化。如中、下层的植食性浮游动物,晚间因需摄食浮游植物,上升到表层;中、下层的肉食性毛颚类因追逐饵料动物,夜晚随桡足类上升至表层。④天气引起的变化。如不少趋弱光性的浮游动物在阴天栖息于上层,而在晴天又移居中、下层。⑤海流引起的变化。如上升流可把下层的浮游动物带到上层等。
虾虎鱼鱼小虾同居
季节分布在北温带海域的春季,因为表层水温升高、光照增强、营养盐(氮、磷等无机盐类)增多,浮游植物得以大量繁殖,形成一年中的第一次数量高峰。高峰之后,由于营养盐大量消耗,浮游植物的繁殖受到限制,加上植食性浮游动物的大量捕食,使浮游植物的数量在夏季急剧减少。秋季,营养盐含量经积累又复增多,浮游植物再度大量繁殖,从而形成一年中的第二个高峰(但数量已不如第一个高峰)。在冬季,浮游植物又复减少。上述变动是浮游植物季节变化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种类的季节交替,如夏季硅藻衰退后,甲藻起而代之。因为甲藻在高温和营养盐贫乏的季节能大量繁殖。北温带海域浮游动物的季节分布与浮游植物大致相似,但数量高峰的出现稍晚于浮游植物,一般是紧接在浮游植物高峰之后。因为浮游植物高峰的出现提供了大量饵料,植食性浮游动物才得以大量繁殖。浮游动物也有种类的季节交替现象,如以桡足类为食的毛颚类,数量高峰常稍迟于桡足类。可见除温度外,食料也是影响浮游动物季节分布的外界因子。
上述北温带海域浮游生物的季节分布,由于一年中出现春、秋两个数量高峰,称为双周期型。在寒带海域,不论是浮游植物还是浮游动物,一年中只在夏季出现一个短暂的高峰,称为单周期型;其他季节由于光照太弱或光照完全消失,温度太低,生物无法繁殖。在热带海域,由于环境因子整年比较稳定,所以浮游生物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洁蟹爬进鳗鱼嘴觅食物
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的结构和功能中,占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在海洋食物链中,浮游植物是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成为食物链的第一环节(也称第一营养阶层)。浮游植物的产量(初级生产)影响着植食性浮游动物的产量(次级生产),而后者又影响着肉食性小型动物的产量(三级生产)和肉食性大型动物的产量(终级生产)。这4级生产的数量逐级减少,构成数量或生物量的金字塔。因此,浮游生物的产量(包括初级和次级生产)是海洋生物生产力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鱼类和其他经济水产动物的产量。
在能量流动中,浮游植物把吸收的日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植食性浮游动物摄取浮游植物后获得能量,并通过食物链的各个环节将能量传递下去,逐级减少,构成能量金字塔。因此,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拳击蟹拿海葵防天敌
研究意义和展望浮游生物种多、量大,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成员,其研究对渔业生产和海洋科学基础理论都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经济鱼类的饵料基础,某些种(如桡足类的哲水蚤)的数量分布可提示鱼类(如鲱形鱼类)索饵洄游的路线,有助于寻找渔场,确定渔期。有的种类本身就是渔业资源,如海蜇、毛虾和磷虾,以及用桡足类和糠虾等加工制作成的虾酱,均可供食用。许多浮游植物(如骨条藻、褐指藻、扁藻、金藻和螺旋藻等)和浮游动物(如轮虫、桡足类、卤虫等)可以人工大量培养,作为水产动物育苗的饵料。有些浮游生物对环境的污染物具有净化和富集的能力。
一些狭温、狭盐性浮游生物,可作为不同海流的指示种。磷虾类、管水母类等浮游动物在较深水层大量密集,会形成深海散射层,阻碍或干扰声波在水中的传播,使声呐失效。发光浮游生物(如夜光虫等)的大面积密集,可引起海水发光,俗称“海火”,影响海军作战。浮游硅藻、钙板金藻、放射虫、有孔虫和翼足类等遗骸的沉积物可作为地层划分和海底石油资源勘探的辅助标志,有助于了解海洋地质史和古海洋环境等。
一些浮游植物,特别是甲藻和蓝藻,当海域富营养化时会发生过度繁殖,使局部水域变色,形成赤潮,对鱼、虾、贝类及其他经济海产动物危害很大。
皇帝虾借势大型海洋动物
对浮游生物的研究,以下一些方面有待深入:①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生理生化机制。②浮游生物生态系统的现场观察实验(包括提高生产力方法,浮游生物在氮、磷、碳循环中的作用及能量的流动)。③赤潮浮游生物分泌毒素的生理机制和生化组成,以及预测和防治赤潮的方法。④浮游生物对污染物质的吸收、富集、解毒和净化的生理生化过程。⑤浮游生物的大量培养(工厂化)。⑥利用浮游生物作为捕捞经济鱼类及勘探海底石油资源的标志。⑦浮游蓝藻的固氮作用。
浮游硅藻
浮游硅藻分布于海水中和湿土上,为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食料。硅藻死亡后,遗留的细胞壁沉积成硅藻土,可作耐火、绝热、填充、磨光等材料,又可供过滤糖汁等用。约11000种,大多水生,几乎在所有的水体里都生长,只有极少数生活在陆地潮湿处。
浮游硅藻
浮游硅藻是水生动物的食料,是海洋中的主要的初级生产力。分类学家们一般认为硅藻来源于鞭毛藻,为一个特殊的分支。有现在生存的和化石的种类。根据壳面花纹的排列,将本门分为中心纲和羽纹纲。
主要特征
浮游硅藻植物细胞壁富含硅质,硅质壁上具有排列规则的花纹。壳体由上下半壳套合而成。色素体主要有叶绿素A、C1、C2以及β-胡萝卜素,岩藻黄素、硅藻黄素等,同化产物为金藻昆布糖。藻体一般为单细胞,有时集成群体。细胞壁里有两片硅质壳,一大一小,像盒子一样套在一起。两片硅质壳,大的套在外面,叫上壳,较老;小的在里面,叫下壳,较年轻。
形态结构
1.细胞壁:无色、透明。外层为硅质,内层为果胶质。细胞壁含果胶和二氧化硅,质坚硬,常由套合的两瓣组成,并有呈辐射对称(辐射硅藻目)或左右对称(羽纹硅藻目)排列的花纹。
(1)壳面和带面:细胞壁的构造像一个盒子,套在外面的较大,为上壳;套在里面的较小,为下壳。硅藻上﹑下壳相互套合。上壳和下壳都不是整块的,皆由壳面和相连带两部分组成。壳面平或略呈凹凸状,壳面边缘略有倾斜的部分,叫壳套;与壳套相连,和壳面垂直的部分,叫相连带,亦称带面。
硅藻
(2)间生带:有些种类在壳套与相连带之间具有间生带,凡贯壳轴较长的种类都有间生带,其数量有1~2条或多条。花纹形状主要有三类:鱼鳞状,如卡氏根管藻;环状,如杆线藻;领状,如环形娄氏藻和中肋角毛藻。
(3)隔片:具间生带的种类,有向细胞腔内伸展成片状的结构,称隔片。如果隔片一端是游离的,称为假隔片,如斑条藻;如果隔片从细胞的一端通到另一端,则称为全隔片或真隔片,如楔藻。间生带和隔片都具增强细胞壁的作用。
(4)突出物:硅藻细胞表面有向外伸展的多种多样的突出物,有突起、刺、毛、胶质线等。它们有增加浮力和相互连接的作用。
突起:是细胞壁向外的头状突出物,如弯角藻。
刺:一般细而不长,末端尖,其数目、长短不一,最粗大的刺如双尾藻,中等的刺如盒形藻,较小的刺如圆筛藻的缘刺。
毛:为较细长的突出物,长度常为细胞直径的数倍,有的种类在粗毛里还有色素体,这是毛与刺的最大区别。此外还有膜状突起(如太阳漂流藻)和胶质线、胶质块等胶质突起(如海链藻)。
硅壳硅藻
(5)花纹:硅藻细胞壁上都具排列规则的花纹,主要有点纹,为普通显微镜下可分辨的细小孔点,单独或成条(点条纹);线纹,这是由硅质壁上许多小孔点紧密或稀疏排列而成,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时,无法分辨而是一条直线状;孔纹,为硅质壁上粗的孔腔,中心硅藻纲的孔纹基本为六角形,其结构很复杂;肋纹,为硅质壁上的管状通道,内由隔膜分成小室或壁上因硅质大量沉积而增厚。
放大200倍的一种海洋硅藻
(6)三轴和三面:按硅藻细胞的方位分为纵轴、横轴和贯壳轴。由纵轴和横轴形成上、下壳面。由纵轴、贯壳轴形成长轴带面。由横轴、贯壳轴形成短轴带面。从壳面看,称壳面观;从带面(壳环面)看,称带面观(侧面观)。壳面和带面形状截然不同。通常中心硅藻类壳面呈辐射对称,多为圆形、椭圆形,也有三角形或多角形的;羽纹硅藻类,壳面一般细长,呈两侧对称,有舟形、卵形、弓形、S形、菱形、新月形和椭圆形等。带面(壳环面)一般为长方形、方形或楔形等。
纵轴:为壳面中央的纵线,又称顶轴、长轴。
横轴:为壳面中央的横线,又称切顶轴、短轴。
贯壳轴:是上、下壳面中心点的相连线,又称壳环轴。
2.色素体:硅藻的光合作用色素主要有叶绿素A、C1、C2以及β-胡萝卜素,岩藻黄素、硅藻黄素等。色素体呈黄绿色或黄褐色,形状有粒状、片状、叶状、分枝状或星状等。
3.同化产物:主要是油滴,在显微镜下观察,油点常呈小球状,光亮透明。
4.细胞核:硅藻有一个细胞核,常位于细胞中央,在液泡很大的细胞中,常被挤到一侧。用甲基蓝或尼罗蓝稀溶液染色,可见到细胞核。
生殖方式
浮游硅藻常用一分为二的繁殖方法产生。分裂之后,在原来的壳里,各产生一个新的下壳。盒面和盒底分别名为上、下壳面。壳面弯伸部分名壳套。上下壳套向中间伸展部分,称相连带。上下相连带总称为壳环,这个面称壳环面。有些种类,如根管藻,在壳环面细胞壁上还有很多次级相连带,或称间板。细胞质和一般植物细胞相似。生殖方法有营养生殖,形成复大孢子、小孢子和休眠孢子等。
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1.营养生殖
为硅藻最普通的一种生殖方式。分裂初期,细胞的原生质略增大,然后核分裂,色素体等原生质体也一分为二,母细胞的上、下壳分开,新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
形成的两个细胞各自再形成新的下壳,这样形成的两个新细胞中,一个与母细胞大小相等,一个则比母细胞小。这样连续分裂的结果,个体将越来越小。这在自然界和室内培养的硅藻可见到。
2.复大孢子
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到一个限度,这种小细胞不再分裂,而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这种孢子称为复大孢子。复大孢子的形成方式有无性和有性两种。
(1)无性方式是由营养细胞直接膨大而成,如中心纲的变异直链藻。
(2)有性方式通过接合作用,借助运动或分泌胶质使个体接近,然后包围于共同胶质膜内,进行接合。
3.小孢子
多见于中心硅藻的一种生殖方式,细胞核和原生质多次分裂,形成8、16、32、64、128个不等小孢子,每个小孢子具1~4条鞭毛,长成后成群逸出,相互结合为合子,每个合子再萌发成新个体。
4.休眠孢子
这是沿海种类在多变的环境中的一种适应方式。休眠孢子的产生常在细胞分裂后,原生质收缩到中央,然后产生厚壁,并在上、下壳分泌很多突起和各种棘刺。当环境有利时,休眠孢子以萌芽方式恢复原有形态和大小。
分类概述
根据壳的形状和花纹排列方式,浮游硅藻分成两个纲:中心硅藻纲和羽纹硅藻纲。
圆筛藻
中心硅藻纲的花纹辐射呈对称排列。细胞呈圆盘形、圆柱形或三角形、多角形等。细胞外面常有突起和刺毛。没有壳缝或假壳缝,不能运动。中心硅藻大多分布于海水中,淡水种类很少。本纲分成三个目。
1.圆筛藻目
单细胞,或以壳面相连成链状或靠胶质丝连成链状,或埋于胶质内。细胞常为圆形、鼓形、圆柱形或透镜形等。横断面为圆形。壳缘平滑,有的种类壳缘具小刺。常见属有直链藻属、圆筛藻属、小环藻属、海链藻属、指管藻属、冠盖藻属、辐杆藻属、漂流藻属、娄氏藻属(凸盘链藻属)、骨条藻属、细柱藻属和环毛藻属。
根管藻
2.根管藻目
细胞壳面大多椭圆形,少数圆形。贯壳轴伸长而呈管状,常有各种形状的间生带。壳面突起呈半球形、锥形和斜锥形等,末端常有小刺。常见属有根管藻属。
3.盒形藻目
单细胞或形成链状群体。细胞形状像一袋面粉或小盒子状,各角隅常有突起,有的还具小刺。壳面为椭圆形或多角形。大部分在海洋中营浮游生活。有的种类能分泌胶质,营回着生活。淡水种类极少。常见属有角毛藻属、半管藻属、四棘藻属、弯角藻属、盒形藻属、双尾藻属、三角藻属。
生态意义
1.分布特点
硅藻广泛分布于海水和半咸水中。硅藻是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组成者,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2.生态特点
鱼池清塘排水后,往往最先生殖的是菱形藻、小环藻等硅藻。这类既能浮游又能底栖(附生)的兼性浮游植物,大量产生可能与浅水、光照好及清塘后水中硅酸盐含量丰富有关。硅藻一年四季都能形成优势种群。有明显的区域种类,受气候、盐度和酸碱度的制约。有的种可作为土壤和水体盐度、腐殖质含量和酸碱度的指示生物。
3.饵料价值
硅藻死亡后的硅质外壳大量沉积海底形成的硅藻土,含有85.2%的氧化硅。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可作为建筑、磨光等材料,也可作为过滤剂、吸附剂、造纸、橡胶、化妆品和涂料的填充剂以及保温材料等。
硅藻土
4.硅藻土
硅藻死亡后的硅质外壳大量沉积海底形成的硅藻土,含有85.2%的氧化硅。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可作为建筑、磨光等材料,也可作为过滤剂、吸附剂、造纸、橡胶、化妆品和涂料的填充剂以及保温材料等。化石硅藻对石油勘探有关的地层鉴定及古海洋地理环境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危害
(1)赤潮:海洋环境如果受到富营养污染或其他原因污染,常使某些硅藻如骨条藻、菱形藻、盒形藻、角毛藻、根管藻和海链藻等生殖过盛,形成赤潮,使水质恶劣,对渔业及其他水产动物带来严重危害。
(2)有些硅藻(如根管藻)生殖太盛并密集在一起,会阻碍或改变鲱鱼的洄游路线,降低渔获量。
浮游甲藻
浮游甲藻是藻类植物的一门。多数为具双鞭毛的单细胞个体,常有纤维素的细脑壁,壁上有花纹,少数种类裸露无壁,呈三角形、球形和针形,前后或左右略扁,前、后端常有突出的角。细胞核大,有核仁和核内体。细胞质中有大液泡,有的有眼点。载色体金褐色,有一个或多个,含叶绿素A、C和多量的类胡萝卜素、硅甲黄素、甲藻黄素、新甲藻黄素及环甲藻黄素;少数种类无色,腐生或寄生。贮藏食物为淀粉或油类。繁殖方法为分裂和产生孢子,有性生殖极少见。分布于池塘、湖泊和海洋中。多数甲藻对光照强度和水温范围要求严格,在适宜的光照和水温条件下,角藻属
甲藻在短期内大量繁殖,造成海洋赤潮。生活在淡水中的甲藻喜在偏酸性水中生活。水中含腐殖质酸时,常有甲藻存在。有的也在硬度大、碱性水中生活。除少数种类外,为鱼类能消化的食料。利用某些甲藻晚上发光的特性以探索和追踪鱼群的方法,已在海洋渔业生产上受到重视。甲藻是重要的浮游藻类之一,甲藻死后沉在海底形成生油地层中的主要化石。
甲藻的代表属有多甲藻属、角甲藻属和裸甲藻属。
浮游绿藻
浮游绿藻是藻类植物的1门。主要特征有:①光合作用色素是叶绿素和β-胡萝卜素及几种叶黄素;②贮藏食物主要是淀粉;③在生活史中,产生具有顶端着生的,多为2~4根等长鞭毛的游泳细胞;④有性生殖很普遍,为同配、异配或卵配。藻体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管状多核体等各种类型。
本门约8600种,从两极到赤道,从高山到平地均有分布。绝大多数种类产于淡水,少数产于海水,浮游和固着的均有,寄生的引起植物病害;此外还有气生的种类,有的与绿水螅共生,少数种寄生或与真菌共生形成地衣。
丝状绿藻与附生的硅藻
生活史
浮游绿藻有3种类型:①单倍体的藻体型,生活史中只是合子是双倍的,合子在萌发时即进行减数分裂,这一类型的绿藻很多,如衣藻。
②双倍体的藻体型,生活史中只有配子是单倍的,减数分裂只在形成配子时进行,这一类型的例很少,如伞藻。以上两型都没有世代交替。
③双单倍体的或称单双倍体的藻体型,这一类型的绿藻有世代交替,即在生活史中,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交替出现——有性世代的植物体即配子体产生单倍的配子,配子结合成为双倍的合子,合子发育成为无性世代的植物体即孢子体产生孢子,减数分裂在产生孢子的过程中进行,孢子又发育成为配子体,如此循环往复。有不少的绿藻属于此一类型,例如石莼。
细胞结构
浮游绿藻有单细胞的,群体的或多细胞的;群体定型或不定型;多细胞个体为球形、分枝和不分枝的丝状、扁平叶片状、杯状和空管状;除极少的例外,绿藻的营养细胞多具有细胞壁,细胞壁的外层是果胶质,内层是纤维质;刚毛藻属、鞘藻属和毛鞘藻属的细胞壁还有几丁质,松藻目细胞壁的最内层由胼胝质构成;通常具有一至多个细胞核,有液泡。
在一些群体的团藻类有明显的胞间连丝。每个营养细胞都具一至数个色素体,色素体的形状多样,有杯状、星状、带状、片状、网状和粒状等;绝大多数种类的营养细胞含有一至多个蛋白核,少数种类没有。游动细胞具有2、4条或更多的等长的鞭毛。
繁殖方式
浮游绿藻的繁殖方式有3种:①营养繁殖。绝大多数单细胞种类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新个体,丝状的或其他形
⑷ 浮游生物采样器有哪些类型
浮游生物采样器主要包括浮游生物网、浮游生物连续记录器和浮游生物泵等。浮游生物网可分为简单式浮游生物网和复合式浮游生物网两类。世界上第一个简单式浮游生物网是1828年研制出来的,用来捕捉小蟹和藤壶幼虫。
简单式浮游生物网由网口、网衣、网底取样瓶、桶和囊袋构成。网口由边框支撑,呈圆形、三角形或长方形等形状;网衣与网口连接,网眼大小规格很多,可根据采集对象的大小加以选用。网底取样瓶附在网衣末端,用以收集网中的浮游生物样品。
复合式浮游生物网是在网架上装配若干个网,可同时采集不同水层中的浮游生物样品。先进的复合式网配备有环境监测仪器,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资料,显示环境参数和网位深度、网滤水量等数据。采集器主要由水雷形管子、筛绢、卷轴、潜水板、齿轮箱、福尔马林池等部分组成,通过管内缓缓卷动的筛绢不断过滤进入仪器中的海水,得到浮游生物样品。浮游生物泵是抽取海水的离心泵,抽取的海水经筛选过滤便可得到浮游生物样品。
⑸ 初一生物调查表答案
扬州城市河流水生生物调查报告
扬州城市河流水生生物调查报告
(扬州 225009)
1 前言
为了进一步强化和巩固所学的水生生物学知识,增强对显微镜等实验仪器的操作能力,掌握水环境检测、标本的制备等方面的科学方法,我们在2006年8月24日~2006年9月6日对扬州城市河流中的人工湖、古运河、扬大校园、荷花池、二道河、宝带河、瘦西湖、保障湖等水体进行了水生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情况的调查,并提出必要建议与设想。
2 材料和方法
2.1仪器与工具
主要仪器:透明度板(黑白四扇区,直径R=20cm),水温计(具金属外壳,精度为1/10℃), 浮游生物网(网格为0.112mm的13号浮游动物网,网格为0.064mm的25号浮游植物网),万用ph试纸,显微镜
其他:手抄网,浅水网,胶头滴管,镊子,广口瓶,瓷盆,檫镜纸,载玻片,盖玻片,铅笔,标签纸,培养皿,量筒。
2.2主要试剂
福尔马林溶液(4%),酒精溶液(70%)
2.3采样点的确定
图1 采样点示意图
本组样点确定几条原则:①样点分布均匀②河道交汇点③河流排污口附近④水色发生局部变化的区域。依据以上几条原则我们组共设采样点20个(其中合并多个),古运河6点为:古运河农药厂点G,古运河和二道河之交汇点H,渡江桥点I,跃进桥点J,东观古渡点K,五台山点L。国展人工湖共设3个点,人工湖北部国展一点R,人工湖西部廊亭外一点T和南部一点S。保障湖共设2个点,保障湖东部垂钓处一点Q和保障湖西部唐城遗址一点P。瘦西湖1点O;荷花池共设3个点,荷花池北部入口处一点B,荷花池南部往中心校区出口一点C以及东部高桥一点D。二道河2个点,来鹤桥一点E,骑鹤桥一点F。宝带河设2个点,玉人桥一点N,念四桥一点M。学校校园内共计一点A。具体的设点及周边环境见图1。
2.4水环境因子的测定
2.4.1水温的测定
测量水温时需要用到的是水温计。水温计的构造是在一个金属筒里面装有一个长温度计。金属筒的的外壳是一个底直径为5厘米高为6厘米的圆柱形。有长绳与金属外壳相连。测量水体时将水温计放到水体中静止在预测的深度。等待3至5分钟后再提出水面进行读数并记录。
2.4.2PH值的测定
测试水体PH所使用的万用PH试纸。测水体酸碱度时我们只需要从试纸盒中撕下一小块试纸,就地蘸取少量的待测水样等待2至3分钟后与标准比色试纸板进行比较,就可以大体得出待测水样的PH值了。它是一种很方便快捷的方法,但是也有它的缺点,其准确程度并不高,只能进行粗略化的测量。
2.5标本的采集
2.5.1浮游生物的采集
浮游生物网主要是用来捞取浮游生物的,是调查浮游生物的主要工具,它包括浮游动物网和浮游植物网。普通应用的浮游生物网为圆锥形,口径约为20厘米,网长约60~90厘米。制作时将直径为4厘米的铜圈系在生物网的广口处,并在生物网的下端系上一个阀门,然后打洞用绳子将嵌合在网圈里的铜圈和网缝合在一起,并把制好了的生物网系在结实的竹竿上(最好在竹竿的顶端穿一个洞)。根据网隙的大小又可以将其区分为浮游动物网(网格为0.112mm的13号浮游动物网)和浮游植物网(网格为0.064mm的25号浮游植物网)。使用时将浮游生物网的阀门关闭上,将网放到水中半公尺深的地方来回循环做“∽”形的划动,约3到5分钟将网徐徐拖出水面,待网中的水滤去后,将阀门与水样瓶接触好打开阀门使水流进水样瓶中,贴上标签并记录下当时的地理环境并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研究。
2.5.2水生维管束植物的采集
水生维管束植物的采集,对于个体比较小的如浮萍、紫萍、无根萍类则利用小抄网进行采集并把采集的样品装进随身携带的塑料袋中。对于个体比较大的维管束植物如菖蒲、芦苇之类的则需直接将手伸入到水体将其拔起即可,并记录当时的生长环境以及生长的数量。
2.5.3底栖动物的采集
对于底栖动物的采集,我组一般通过手直接采集;对于一些生活在浅水底泥中的软体动物通过小抄网或胶头滴管进行采集。所有的采集水样和标本都在当天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固定。
2.6标本的处理
2.6. 1浮游生物类样本的固定
这次实习本组采用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浮游生物。方法如下:去除水样表层杂质,轻轻摇匀,取适量于量筒中记下读数V1到入广口瓶中,再加入(1/24)V1的福尔马林原液,摇匀并进行固定,最后贴上标签。(本次实验是量取24毫升样本液和1毫升福尔马林原液与广口瓶中直接进行固定)
2.6.2底栖动物的固定
对于湖底动物如蚂蝗、蚌类等最好用70~80%的酒精进行保存。这些种类不适合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保存是因为福尔马林溶液是一种酸性物质,能腐蚀软体动物的贝壳从而影响标本的质量。对于水生昆虫类的幼体和甲壳类动物也应该用该酒精固定液来固定。由于本次实验未要求,所以采集的蚂蝗也未做处理。
2.6.3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处理
将水生维管束植物清洗干净,待用鉴定,未做固定,采集回来的标本进行观察后做垃圾处理。
2.7标本的鉴定
2.7.1浮游生物的鉴定
鉴定浮游生物时需要使用显微镜,我组使用的是双孔(motic)显微镜,使用前须将光学显微镜的光线的强度调节到适中;然后用吸管吸取各个采样点的浮游生物水样,吸取1~2滴置于载玻片上,并且盖上盖玻片,移至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应先从低倍镜开始观察,然后再转向高倍镜。对于代谢产物是淀粉的藻类还可以滴加一滴碘液后再观察。仔细从视眼里寻找并观察浮游生物。然后将所观察的浮游生物的形态特征记录下来并参考资料进行分类鉴别。
2.7.2维管束植物的鉴定
将所得的维管束植物的标本清洗干净并对其根、茎、叶分别做相应的描述。根具其叶子的形状、着生方式以及叶脉的形状、根茎的特征等来进行区分鉴别并作好相应的记录。
2.7.3水生昆虫、底栖动物的鉴定
在鉴定时,应先将所需观察的种类置放于玻璃皿中,观察其形态特征包括体形、触角、单复眼、口器、足以及胸部的构造等并作详细的记录。得到比较具体的数据后再参考教科书等确定其所属的种类。而对于底栖动物的观察方法也一样,类似于水生昆虫的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各采样点水环境因子的监测结果
本次采样中,我组一共对扬州市城市河流进调查共得采样点20个。分别对各个水区的水环境因子如水色、水温、PH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采样点
水色
水温(℃)
PH值
运河农药厂
淡绿色
30.5
7.5
二道河汇点
草绿色
30.5
7.3
渡江桥点
淡茶色
30.4
7.0
跃进桥点
淡茶色
30.4
6.6
东关古渡点
淡茶色
30.4
6.5
五台山点
淡茶色
30.5
6.7
人工湖北点
黄绿色
29.3
7.0
人工湖南点
草绿色
29.3
7.2
人工湖西点
淡绿色
29.4
7.1
保障湖东点
蓝绿色
29.6
6.8
保障湖西点
淡茶色
29.6
7.3
瘦西湖点
淡绿色
29.6
7.3
荷花池西出口点
绿褐色
29.7
7.5
荷花池北入口点
淡绿色
29.8
7.7
荷花池高桥点
灰黑色
30.2
8.0
二道河来鹤桥点
深绿色
29.4
7.2
二道河骑鹤桥点
淡绿色
29.5
7.0
宝带河念四桥点
黑绿色
29.6
7.5
宝带河玉人桥点
深绿色
29.6
7.5
校园(荷花池)
茶褐色
29.7
6.8
由表1可以看出各主要水区的PH值呈中偏碱性;水色多呈不同绿色说明水体中的蓝藻门,绿藻门生物较多。
3.2各水体总体特征
3.2.1荷花池—二道河水体
二道河北联瘦西湖,南通荷花池,水质较浑浊,有气味,ph平均7.2,水生生物种类以蓝藻门,裸藻,溞类居多;荷花池下游通往古运河,池区分布有莲,菖蒲等大型维管束植物,水表有大量浮萍,共采集到水生生物21种,其中优势种群为:螺旋藻属、颤藻属、裸藻属。
3.2.2校园水体
主要是校园荷花池和农田灌溉池。小荷花池水质清澈,池内长有莲藕还有大量金鱼,水样检测水生生物19种其中浮游动物4种水体优势种群为:龟甲轮虫、晶囊轮虫;灌溉池靠近农田,水生生物种类比较繁杂,浮游生物中以硅藻门的羽纹硅藻纲为主,维管束植物中优势种有:浮萍、水花生,并出现田字频、菱角、鸭舌草等植物;另外还观察到蝽类。
3.2.3宝带河--瘦西湖--保障湖水体
扬州市区主要排污河流,水体呈深绿色有恶臭,共采集生物5种,主要生物类群有:微囊藻属、颤藻属等;宝带河的上游为瘦西湖,本组在瘦西湖北部设一采样点,该点水体淡黄色,水中生长有金鱼藻,水样中有:小球藻,空球藻,颤藻,微囊藻等,无显优势藻;保障湖为瘦西湖上游水体,西段靠唐城遗址,水体浑浊,透明度低,呈蓝绿色,水体中小球藻,裸藻占优势;东段水面宽广,水质清澈,共采集到水生生物种类20种,水面无明显藻类分布,水样检测无优势浮游生物种群,有黄丝藻,鼓藻,小球藻,钟虫,累枝虫等分布。
3.2.4古运河水体
古运河整体水面较宽广,水体浑浊,大型维管束植物少。五台山大桥--跃进桥段采到水生生物23种,优势种不明显,以微囊藻,裸藻,枝角目教多;下游水段,水面常漂有杂物,共采到16种水生生物,种类趋于单一,优势种群有:微囊藻,颤藻,轮虫,剑水蚤。
3.2.5人工湖水体
人工湖为静止水体,水面出现绿色水华,蓝藻门植物非常丰富,共采集到水生生物20种,其中浮游动物5种为:钟虫,累枝虫,栉毛虫,多肢轮虫,三肢轮虫,底栖生物3种:负子蝽,中国田螺,圆扁螺。
3.3各大水体生物类群汇表
表2 实习5大水区底栖生物生态类群分布
种类
学校
二—荷
宝—瘦—保
古运河
人工湖
摇蚊幼虫
+
珠蚌属
++
负子蝽属
+
++
蛭属
+
+
中国田螺
++
++
+
++
+
萝卜螺
+
+
圆扁螺
++
+++
+
注:“+”表示有分布;“++”表示分布较多;“+++”表示极丰富,“++++”表示特丰富
表3 实习5大水体浮游植物生态类群分布
种类
学校
二—荷
宝—瘦—保
古运河
人工湖
蓝藻门
微囊藻属
++
++
+++
+++
++++
色球藻属
++
螺旋藻属
+++
++
++
颤藻属
++
++++
++++
+++
胶鞘藻属
++
+++
隐球藻属
+
束丝藻
++
腔球藻
+
平裂藻
++
束球藻
+
黄藻门
黄丝藻
+++
+
硅藻门
羽纹藻属
+++
++
舟形藻属
+
+
++
桥弯藻属
+
裸藻门
裸藻属
+++
++
++
++
扁裸藻属
+
囊裸藻属
+
绿藻门
空球藻属
++
四星藻属
+++
绿球藻属
++
小球藻属
++
纤维藻属
+
盘星藻属
+
+
栅藻属
+
++
鼓藻属
+
++
++
新月藻属
+
+
注:“+”表示有分布;“++”表示分布较多;“+++”表示极丰富,“++++”表示特丰富
表4 实习5大水区浮游动物的数量及生态分布
种类
学校
二—荷
宝—瘦—保
古运河
人工湖
原生动物门
钟虫属
+
+
栉毛虫
+
轮虫动物门
裂足轮虫
+
++
臂尾轮虫
++
龟甲轮虫
+
+
晶囊轮虫
+
多肢轮虫
+
三肢轮虫
+
节肢动物门
秀体溞属
+
+
溞属
+
象鼻溞属
+
+
剑水蚤
+
+++
++
++
剑水蚤幼体
++
+
+
哲水蚤
+
莱沙溞
++
注:“+”表示有分布;“++”表示分布较多;“+++”表示极丰富,“++++”表示特丰富
表5 实习5大水域维管束植物生态类群的分布
注:“+”表示有分布;“++”表示分布较多;“+++”表示极丰富
种类
学校
二—荷
宝—瘦—保
古运河
人工湖
蕨类植物门
田字频
++
单子叶植物
浮萍
+
+
++
无根萍
+
鸭舌草
+
慈姑
+
菖蒲
+
+
芦苇
+
+
+
双子叶植物
金鱼藻
+
+
喜旱莲子草
+
+
+
+
菱属
+
睡莲
+
莲
++
+
+
4 讨论
4.1水生生物种类与环境的关系
水生生物种群的组成与环境密切相关。由实验结果可见,保障湖水体中所含的生物种类组成比较多,为24种。保障湖是瘦西湖的的上游,一方面扬州市定期从高邮湖方向调水对其换水;另外,它是扬州冬泳协会训练基地,受人为保护,因此它的水质比较好,生物种群丰富,无优势种。
宝带河,二道河等水区位于市中心,周边都是居民区,排污口分布密集,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体中有机物含量丰富,蓝藻类,裸藻类生物分布极丰富,水体表面已经呈黑绿,黑褐色,有腥臭味,说明水中严重缺氧,水中需氧生物大量死亡,因而水生生物种类单一。
古运河水体教长,上下游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上游(五台山--跃进桥段)采得水生生物种类23种,下游采得水生生物种类16种,尤其是在农药厂附近水样中基本为微囊藻,颤藻,轮虫,剑水蚤,生物种类的组成相对很少。这样的情况可能与附近的化工厂向水体中大量的有毒废水排放有关。
人工湖位于西郊区,虽然位置不在市中心,但因水体不流通,没有其他水源的注入,目前蓝藻门的藻类已开始表现出优势性。
4.2城市水体总体评价
扬州城市水体ph总体偏碱,水生生物中以蓝藻门分布最多,最丰富,种类有10种,市中心的河流已出现蓝藻,裸藻水华,物种单一;市郊的河流生物种群比较多,优势种不明显;整个扬州城市水体污染比较严重。
4.3建议与设想
①河水流通,水体中的氧气才充足,生物饵料才能得到补充,生物多样性才能得到保护,水的自净能力才能提高,因此建议政府加强水环境建设,疏浚河道,沟通城市水系。
②据调查,目前扬州汤汪污水处理站日处理量为16万吨(二期工程建成后将达23万吨),而扬州市生活污水日产量为24万吨,其处理量是远远不够的,建议政府可再建2—3个污水处理厂,并对已经污染的城市水体进行综合治理。
③环保机构应加强环保宣传力度,只有全体市民节水、保水的环保观念提高,才能有效治理水污染。
⑹ 浮游生物在海洋食物网中有什么意义
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产者,是食物链的基础环节,在海洋生态系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海洋中的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其生长繁殖除主要受到自身生物学特性影响外,还受到周围环境因素如海流、扰动、温度、盐度、营养盐和其他生物因素的影响。
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生态类群,种类组成繁殖、数量大、分布广,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浮游动物通过捕食作用控制浮游植物的数量,同时作为鱼类等高层营养者的饵料,其数量变化可以直接影响鱼类等的资源量,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浮游动物既是初级生产的消费者,也是次级生产者,在浮游植物和游泳动物食物链之间扮演重要角色,在海洋生态系统动态变化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⑺ 采集浮游动物的筛绢的网目是多少
浅水II型是100目
⑻ 淡水鱼缸中浮游生物怎样培养
培养方法如下:
先从生态环境比较好的池塘打一瓶水,倒入鱼缸。
之后用水要讲究,自来水先要晒几天,不然氯气会杀死浮游生物。
其次是换水,要小心别把浮游生物倒掉。
最后要想使水中的养分充分些,有两种方案:A如果鱼缸足够大,可以直接建立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有泥沙、植物、虾蟹等小生物、鱼、浮游生物等);B但如果是小鱼缸的话,则可以直接用水浸泡土壤,过滤得到清液,混入浴缸的水中,来增加养分。
⑼ 如何鉴别海马是深水海马还是养殖海马呢
海马是浅海小型鱼类,游泳速度很慢,平时常靠尾部卷曲在海藻或其他物体上。适温范围12~33℃,最适水温为28℃。海马对盐度适应能力较强,能在10~30‰的盐度范围内生活。初生苗对盐度适应能力差,一般要求盐度在15‰以上。每升水中溶解氧要求在3毫克以上。PH6.5~8。海马的饵料以小型甲壳类为主。海马生长速度较快。水温在20℃以上,其他条件又适宜,海马全年均可繁殖。在繁殖季节,性成熟的亲海马,一般在早晨发情,雌海马把卵排入雄海马的育儿囊内,约经8~20天便孵出幼海马。产完幼海马的亲海马,水温适宜、饵料充足又能迅速发情交配。亲海马1年能产苗数次至10多次,每次数10~1000多尾。海马一般产苗在天亮前。
养殖池 :
水泥池池底及四周浅黑色,有注排水装置,2/3埋于地下,使池水温度较稳定。室外池要有遮光设施。育苗池:用于培养初生苗及精养亲海马,面积1~2平方米,深度0.6~1米。幼鱼池:用于培育15天以后至6厘米以内的幼海马及精养亲海马。面积2~6平方米,深度0.8~1米。成鱼池:用于培育6厘米以上的幼海马,直至成海马或亲海马。面积5~20平方米,深度0.8~1.2米。
饵料
饵料主要有桡足类、糠虾及其他小型甲壳类,用扒网及浮游生物网等在港湾、沟渠及盐田沟渠等处捕获饵料。桡足类的培养:先用2ppm鱼藤精清池,再用80目筛绢过滤进水,引种桡足类。同时施肥,使透明度在35~50厘米之间。进水后20天桡足类繁殖起来即可捕捞。糠虾的培养:用2ppm鱼藤精清池后,引种糠虾,池内适当施肥并投喂鱼粉及豆饼粉等,待糠虾繁殖至一定密度即可捕捞。
饲养管理
亲海马一般采用疏养,每立方米水体放养20尾,在非繁殖季节或未达性成熟时,雌雄最好分开饲养。精养亲海马的饵料,要求鲜活适口,质优量足,使其性腺正常发育。要求水质新鲜,水温稳定。操作时要小心,防止亲海马受伤。当水温在20℃以上时,雌雄亲海马可按1:1搭配放养,使其交配,发现育儿囊内已有胚体的雄海马,可移至育苗池内精心饲养。海马产苗以天亮前,每次产苗数分钟至10多分钟,在短时间内产完苗,苗质量好;产苗时间长,苗质就差。海马产完后,可将亲海马仍移至精养池内,以免吞食小海马。
海马的发育分为3个阶段:幼苗阶段从初生苗至体长6厘米;仔海马价段从6-10cm;成体价段为10cm以上。海马放养密度随鱼体的增大而逐步降低,如体长1厘米,每立方米水体放养4000尾;体长6厘米,每立方米放养5000尾;体长10厘米,每立方米水体放养150尾;成鱼每立方米水体放养30~40尾。
海马的适宜水温20~30℃。海马越冬有室外越冬与室内越冬。南方可用双层尼龙薄膜保温法或将海马移至室内池。北方可用加热或锅炉加温等方法。越冬时水温控制在20℃左右。水质要新鲜,没有污染,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比重为1.006~1.022。水温高时可每天换水,采用全部或部分换水。水温低时可2~3天换1次。但换水时注意温差不宜太大,尤其是初生苗要求水温稳定。
海马喜食活饵料,但鲜饵及冻饵可进行驯化后投喂。一般每天投饵2次,小苗时可采取少量多次投饵法。投喂淡水枝角类要特别注意,投饵量要严格控制。饵料大小要适宜。初生苗食轮虫及桡足类的幼体,稍大一些的海马苗食桡足类、幼糠虾、小虾苗、小端足类等。体长6~10厘米的海马食桡足类、糠虾、小虾及端足类等。体长10厘米以上的海马也食桡足类、糠虾、小虾及端足类等。海马白天摄食,摄食的多少与水温及水质的好坏有关,因此需根据具体情况投饵。
收获与贮藏
收获饲养1年半以上个体,晒干率可达30%以上。先将海马放在淡水中洗干净,然后放在阳光下晒干,天气好时一般晒3天就可以了。如果收获时,天气不好,可烘干,但不要烘焦。在盛器内底部先放些石灰,然后放入晒干或烘干的海马。其盛器的口用双层塑料薄膜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