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什么是生物发生率

什么是生物发生率

发布时间:2023-01-03 05:39:36

A. 什么叫生物发生律,它对了解动物的演化与亲缘关系有何意义

生物发生率(biogenetic law)也叫重演律(recapitulation law),是德国人赫克尔(E.H.Haeckel)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总结了当时胚胎学方面的工作提出来的。
生物重演律对了解各动物类群的亲缘关系及其发展线索极为重要。因而对许多动物的亲缘关系和分类位置不能确定时,常由胚胎发育得到解决。生物重演律是一条客观规律,它不仅适用于动物界,而且适用于整个生物界,包括人类在内。
简而言之,生物发生率揭示了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快速的重演。

B. 什么是生物发生率

生物发生率(biogenetic law)也叫重演律(recapitulation law),是德国人赫克尔(E.H.Haeckel)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总结了当时胚胎学方面的工作提出来的。 当时在胚胎发育方面已揭示了一些规律,如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纲脊椎动物的胚胎都是由受精卵开始发育的,在发育初期极为相似,以后才逐渐变得越来越不相同。达尔文曾作过一些论证,认为胚胎发育的相似性,说明它们彼此有亲缘关系,起源于共同的祖先,个体发育的渐进性是系统发展中渐进性的表现。达尔文还指出了胚胎结构重演其过去祖先的结构,“它重演了它们祖先发育中的一个形象”。海克尔明确地论述了生物重演律。1866年他在《有机体普通形态学》书中说:“生物发展史可分为2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如青蛙的个体发育,由受精卵开始,经过囊胚、原肠胚、三胚层的胚,无腿蝌蚪、有腿蝌蚪,到成体青蛙。这反映了它在系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像单细胞动物、单细胞的球状群体、腔肠动物、原始三胚层动物、鱼类动物,发展到有尾两栖到无尾两栖动物的基本过程。说明了蛙个体发育重演了其祖先的进化过程,也就是个体发展简短重演了它的系统发展,即其种族发展史。 生物重演律对了解各动物类群的亲缘关系及其发展线索极为重要。因而对许多动物的亲缘关系和分类位置不能确定时,常由胚胎发育得到解决。生物重演律是一条客观规律,它不仅适用于动物界,而且适用于整个生物界,包括人类在内。 简而言之,生物发生率揭示了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快速的重演

C. 什么是生物发生律

生物发生律 recapitulation
指生物个体发育重演种族发生的历史。由19世纪德国生物学家F.缪勒(1821~1897)和E.H.海克尔(1834~1919)所揭示。
缪勒在《支持达尔文》一书中,以甲壳类为例,论证了C.R.达尔文关于在动物发育史中能保存祖先体制的思想。他发现许多极不相同的甲壳类均具有无节幼体型的幼虫阶段,并认为个体发育是其祖先经历的变化的历史记录。

D. 以蛙的个体发育为例,说明“生物发生律”(重演律)。

海克尔重演率:生物的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简单而快速的重演。
首先是蛙卵的阶段代表了生物早期的单细胞时代,蝌蚪是先长出外腮再长出鳃盖,代表鱼类的进化过程,像原始的软骨鱼(鲨鱼)是不具有鳃盖的,而后来的硬骨鱼有鳃盖,然后就是进入更高等的两栖类。总之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重演率用哺乳动物做例子说明比较好吧。

E. 生物发生律的定义

生物发生律 biogenetic law生物发生律(biogenetic law)也叫重演律(recapitulation law),1866年德国人海克尔(E. Haeckel)在《普通形态学》中提出“生物发展史可以分为两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例如,蛙的个体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囊胚、原肠胚、三胚层的胚、无腿蝌蚪、有腿蝌蚪,到成体青蛙。分别相当于系统进化过程中的单细胞动物、单细胞的球状群体、腔肠动物、原始三胚层动物、低等脊椎动物及鱼类发展到两栖类的基本过程。意义生物发生律对了解各生物类群的亲缘关系及发展线索极为重要,它可以通过胚胎的相似性,揭示动物间的亲缘关系,确定动物的分类位置,但我们不能把重演律这一客观规律机械地理解为简单的重复,应该考虑到个体发育中也会有新的变异出现,个体发育又不断地补充着系统发展。[1]编辑本段来源缪勒缪勒在《支持达尔文》一书中,以甲壳类为例,论证了C.R.达尔文关于在动物发育史中能保存祖先体制的思想。他发现许多极不相同的甲壳类均具有无节幼体型的幼虫阶段,并认为个体发育是其祖先经历的变化的历史记录。海克尔海克尔(E.H.Haeckel)所提出的定律,作为重演说为世人所知。他所提出的这一学说的中心内容是:“个体发生是系统发生的简单而短暂的重演,这种重演是由遗传(生殖)及适应(营养)的生理机能所决定的。”陆生脊椎动物胚胎期的鳃裂以及其他一些同类器官的形成,或类缘动物发生初期的相似,都是这方面有力的例证。海克尔曾根据系统发生是原样重演还是参加着看不到的新的变化,而把发生区别为原形发生和变形发生。海克尔的生物发生率,作为其前身的是冯·贝尔(K.E.Von·Baer)和缪勒(F.Müller)的学说。冯·贝尔冯·贝尔在未想到进化的情况下,提出了各种动物类群的个体发生,越是早期互相间的差异越小。缪勒则根据进化的观点,以甲壳类等动物的发生为例,阐述了种的历史的发生反映于个体发生过程(1864)。海克尔的生物发生律,从以个体发生的研究而掌握生物系统的这一观点,大大促进了十九世纪后期的胚胎学,特别是无脊椎动物比较胚胎学的研究。另外在植物方面,对生物发生律也有所探索。然而生物发生律以个体发生的种种变化去详细研究系统发生过程,似乎受到了许多批判。编辑本段正文生物发生基本律海克尔在《有机体普通形态学》一书中,把胚胎史和种系史的关系概括为“生物发生基本律”,并给予如下定义:“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的简短而迅速的重演,这种重演为遗传(生殖)和适应(营养)的生理机能所制约。有机体在它的个体发育的简短而迅速的过程中重复着最重要的类型变异,这些变异是它的祖先在其古生物发育的缓慢而漫长的过程中按照遗传和适应的规律所经历的”。按照海克尔的重演概念,受精卵相当于原始单细胞动物,卵裂相当于从单细胞发展到多细胞的过程,囊胚期是原始多细胞动物阶段,原肠期是原始二胚层动物阶段。在高等脊椎动物和人类胚胎发育的器官发生阶段,可以看到许多低等动物所具有的某些特征,如人体胚胎的脊索、鳃和尾等。 海克尔认为,由于在胚胎发育史中所保存的种的历史阶段常有遗漏、胚胎因适应特殊生存环境可获得其祖先类型所没有的性状,因此胚胎发育不完全重复系统发育。他把从远古祖先遗传下来的原始性状的发育称为重演性发生,以区别于胚胎由于适应所获得的性状的发育,即新性发生,如人体胚胎的卵膜、卵黄囊和胎盘等。在他看来,只有重演性发生保持了系统发育的重演,而新性发生只是暂时的适应性状,不具有系统发育意义。胚胎学与生物发生律海克尔在概括“生物发生律”时,利用了19世纪胚胎学积累的事实。1828年,E.von倍尔已发现高等动物早期的胚胎阶段与低等动物胚胎阶段的相似性,指出在胚胎发育中首先出现门的性状,而后出现纲、目、科的性状,最后才表现出属和种的特征。19世纪下半叶,Α.Ο.科瓦列夫斯基(1840~1901)和 И.И.梅奇尼科夫(1845~1916)关于无脊椎动物胚胎发育的研究表明,所有的无脊椎和脊椎动物基本上有着共同一致的发育方式。胚胎学的这些研究成果,揭示了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海克尔提出的“生物发生律”中,就包含了个体发育反映系统发育进程的合理思想。他的这一学说多年来一直是胚胎学的指导原则,并被作为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之一。 从进化的观点看,生物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是辩证的统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系统发育所具备的遗传特征能影响相应的个体发育;个体发育中出现的有利变异,经过自然选择和遗传,也能影响系统发育的进程。但在海克尔的“生物发生律”中,只是单方面地说明个体发育决定于系统发育,强调个体发育重演了系统发育中成体类型的性状,而未说明系统发育也受到个体发育的制约。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生物发展史可分为2个相互密切关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也就是个体的发展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短而迅速的重演,即某种动物的个体发育重演其祖先的主要进化路程。

F. 生物发生率 是什么

生物发生率揭示了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快速的重演

G. 生物中 群体发病率 如何理解

群体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是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和描述疾病分布状态的一项测量指标。

H. 生物效应发生的概率 后果 剂量的关系

辐射效应按效应发生概率、后果与剂量的关系,可分为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Ø 随机性效应

随机效应是指生物效应的发生没有剂量阈值,只要受到照射就有发生的可能,发生的概率与剂量大小有关,而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无关。表1列出了辐射引发随机性效应的概率(源自ICRP Publication No. 103,2007)。

表1随机效应标称概率系数

随机效应标称概率系数 (10-2/Sv)
受照人群
癌症
遗传疾病
合计
全部
5.5
0.2
5.7
成年
4.1
0.1
4.2
Ø 确定性效应

确定性效应有剂量阈值,即达到或超过某一剂量数值后才会发生,在剂量阈值之下不会发生;确定性效应的严重程度与辐射剂量大小有关。表2列举了一些人体确定性效应及其剂量阈值(源自ICRP Publication No. 103,2007)。

表2确定性效应的阈值

确定性效应的阈值 (Sv)
效应
单次吸收 (Sv)
长期吸收 (Sv-year)
睾丸
不育
3.5 - 6.0
2
卵巢
不育
2.5 - 6.0
> 0.2
眼睛晶状体
可见浑浊
白内障
0.5 - 2.0
5.0
> 0.1
> 0.15
骨髓
造血功能障碍
0.5
> 0.4

图1 剂量-效应关系图
表3 辐射引起的健康效应概述

预期剂量
效应
后果
很低剂量
约10mSv(有效剂量)或更小
无急性效应,极小的附加癌症危险。
甚至在涉及大人群时,可能也不能察觉癌症发生率增加
低剂量:
接近100mSv(有效剂量)
无急性效应,附加癌症危险小于1%
如果受照人群大(可能大于10万)可能观察到癌症发生率增加
中度剂量
接近1000mSv(急性全身剂量)
恶心,可能呕吐,中度骨髓阻抑,随后附加癌症危险约10%。
如果受照人群大于几百人,可能观察到癌症发生率增加
高剂量
1000mSv(急性全身剂量)
一定恶心,可能发生骨髓综合症;受到4000mSv急性全身照射,不进行医学治疗,死亡危险大。
明显的附加癌症危险

I. 生物发生律的基本概念

生物发生律 biogenetic law
例如,蛙的个体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囊胚、原肠胚、三胚层的胚、无腿蝌蚪、有腿蝌蚪,到成体青蛙。分别相当于系统进化过程中的单细胞动物、单细胞的球状群体、腔肠动物、原始三胚层动物、低等脊椎动物及鱼类发展到两栖类的基本过程。 海克尔(E.H.Haeckel)所提出的定律,作为重演说为世人所知。他所提出的这一学说的中心内容是:“个体发生是系统发生的简单而短暂的重演,这种重演是由遗传(生殖)及适应(营养)的生理机能所决定的。”陆生脊椎动物胚胎期的鳃裂以及其他一些同类器官的形成,或类缘动物发生初期的相似,都是这方面有力的例证。
海克尔曾根据系统发生是原样重演还是参加着看不到的新的变化,而把发生区别为原形发生和变形发生。海克尔的生物发生率,作为其前身的是冯·贝尔(K.E.Von·Baer)和缪勒(F.Müller)的学说。 冯·贝尔在未想到进化的情况下,提出了各种动物类群的个体发生,越是早期互相间的差异越小。
缪勒则根据进化的观点,以甲壳类等动物的发生为例,阐述了种的历史的发生反映于个体发生过程(1864)。海克尔的生物发生律,从以个体发生的研究而掌握生物系统的这一观点,大大促进了十九世纪后期的胚胎学,特别是无脊椎动物比较胚胎学的研究。另外在植物方面,对生物发生律也有所探索。然而生物发生律以个体发生的种种变化去详细研究系统发生过程,似乎受到了许多批判。

J. 生物发生律名词解释

生物发生律(biogenetic law)也叫重演律(recapitulation law),1866年德国人海克尔(E. Haeckel)在《普通形态学》中提出“生物发展史可以分为两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历史上较早出现的基因确实更为相似,而较晚出现的基因则更为不同。基因并不是像按照先来后到的次序表达,而是存在插队的现象。那些古老的基因恰恰就是喜欢在发育的中间阶段表达,而新来的基因则喜欢在两头表达。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生物发生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2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8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10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8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7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6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5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3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1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8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