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加强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
一、激发学习兴趣,组织有效教学
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教学要提高学生兴趣,就应转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遵循“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教学理念,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构思教学活动,使学生用较少时间、精力获得最大进步。第一,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信心。例如,在介绍知识成果、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行为、植物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时,采用录像机就能很好地完成。在观察细胞的显微结构、生物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等方面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来突破重难点更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一些演示实验(如观察花的结构、心脏的结构、肾脏的结构等实验)中,采用实物投影仪会让学生观察得更仔细。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的生物现象和生物实验,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减少教师讲述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体验课堂美、学习美、知识美。第二,利用生活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打造互动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成功的课堂离不开师生间和谐的交流与对话,新课程背景下是一种体现师生、生生之间对话和交流的互动过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互动”型课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好途径。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做到师生、生生互动,教师应该改变“唯我独尊”的教条主义,从“我教你学”转为“你学我导”,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送给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在教学“伸肘和屈肘”时,课堂上,我不急于讲解,而是先展示挂图和模型,同时演示自己的上肢,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分析,互相讨论,再直观演示,将模型、挂图及自己的上肢对照起来,并让学生逐一指出肘关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尺骨、桡骨等各结构的位置及名称,再演示部分结构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探讨,(全部同学做伸肘和屈肘动作)从而得知伸肘和屈肘动作就是这样完成的结论。这种开放性的课堂,学生兴趣高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完成认识上的飞跃。在这样高昂的激情下,顺便让学生再分析体育课上的引体向上、俯卧撑等动作的完成就是如此地轻而易举了。
三、设计创新实验,促进有效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大胆让学生设计实验,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既能培养他们独立且科学思考问题的方法,又能培养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探寻绿叶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在滴加碘液后颜色的变化,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绿叶的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又如,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学生分别把装有新鲜蔬菜和烫熟的蔬菜的塑料袋内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产生不同的现象,从而得出规律:只有活细胞才有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真正获得知识。达到了生物教学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又如:在学习“食物的消化”时,酶的催化和胆汁的乳化如何区分,确实有一定难度,不妨一试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教师可以随手把一个小粉笔头捏成粉末状,随手烧一张小纸片,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分析及讨论这个实验的现象和成分的变化,在教师的指点下,酶的催化和胆汁的乳化就容易分辨和掌握了。这样一来,无疑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了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
四、注重发现教学,提升有效教学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能把学生视为知识信息的简单接收体,而应使实验教学成为“发现教学”的窗口。那么,在实验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自己动手,自行选用仪器,确定实验步骤或设计简单的实验装置呢?我在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种子的呼吸作用》时,课前我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实验,学生们设计了如下操作:以罐头瓶代替广口瓶,用水杯代替试管,用吸管代替导管,选取小麦、玉米、菜豆等种子为实验材料,通过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来复习种子萌发的条件。把萌发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分别放在瓶中,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两瓶里燃烧情况,再把萌发的种子按书中所示装起来,经过两、三小时,往瓶中注入清水,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发生变化。用两个暖水瓶(甲瓶装已发的种子,乙瓶装煮熟的种子)各插入温度计,经过两、三小时后,观测这两个暖水瓶中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且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最终概括出种子呼吸时吸收氧,释放二氧化碳,放出热。经过这样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们很轻松地把自己的观察、记录的内容表达出来,其他同学相互补充,印证,从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了解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初中生物要实现有效教学,必须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快乐学习,所以作为我们教师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坚持不懈地探索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从而打造初中生物的精品课堂。
‘贰’ 如何有效开展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课堂,还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的课堂,合作教学一直都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手段,那么在新形势下,教师该如何利用合作教学的模式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呢?首先,教师要明确分组情况,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不能是学习能力相同的学生一组,而是每个小组中既有学习程度比较好的学生也有“学困生”。这样既可以一起进行探究,又可以互相帮助,对提升教学的效率有着很大帮助;其次,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问题。在传统的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往往为了让学生得到一个探究结果而故意去设定比较简单的问题来进行,学生很容易就探究出来了,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在新形势下,教师探究的时候要注重选择合适的问题,对于比较困难的问题先引导再让学生自主探究,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在遇到难度适中且学生能够花费一定的时间探究出来的问题时,合作学习的效果才更好。因此,在新形势下,生物教师可以选择合作学习的模式来提升课堂的效率。
‘叁’ 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生物课堂效率的方式方法:
1. 改变教育观念,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2.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3. 充分、合理运用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效率。
4. 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5. 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6. 重视备课,增强上课内容的有效性和上课形式的趣味性。
7. 重视重难点,增强学生听课的有效性。
8. 重视有效的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9.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手段是及时有效的教学反思。
‘肆’ 如何有效开展生物实验课教学
如何开展高效生物实验课
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只有在吃透课标、深钻教材、研究学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备课,在教学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伍’ 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高效优质的生物课堂教学要具备的几个特点: 高效率的课堂是指课堂效益达到了最大化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我认为高效优质的生物课堂教学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x0d1、“课堂”还给学生,变成“学堂”; 2、教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互动者; 3、学生能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融为一体; 4、学生能真正做到行动、心动(思维在动)、神动(思想在动); 5、学生能厚积知识、破疑解难、优化方法、提高能力、高效学习; 6、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有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 7、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 8、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适中; 9、学生实现了“三跳”,即跳出课本,不再只关注课本知识;跳出课堂,关注自然、社会、生活;跳出教师,不迷信权威、不轻信已有结论.\x0d所以,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是朴实、简易的课堂;是做到了“放手学生认真自学;给予学生充分独立的思考,相互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引导解决”的课堂.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尝试、质疑问难、讨论合作、自我展示、问题解决、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突出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x0d二、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潮的长期冲击,教师满堂灌、压作业、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低效课堂依然存在,其普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x0d1、教学语言平铺直叙. 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学导人无悬念、无疑惑、无问题、无情景,简单直接,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个体经验、新旧知识衔接等.有的教师语言欠推敲,以致造成语言不严密、随意和废话多,对学生理解知识造成一定的干扰.有的教师课堂用语虽然没有语病,但语言枯燥无味,缺乏引导性、启发性,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也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x0d2、教师独霸课堂. 学生活动空间少教师上课即讲,课堂教学多是以教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绵绵无期”的听、课后“永无休止”的练为主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缺乏思考问题、整理习题、归纳规律的时间.教师以“讲得好”为最大满足,很少关心学生的感受、体验和需求,很少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的个体经验,忽视学生思考、说和写的过程.学生没有感知的过程,对教师讲的内容理解不透,囫囵吞枣,导致教师所讲知识巩固率很低,不得不依靠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进行强化训练和重复演练来加以巩固,使学生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x0d3、假问题充斥课堂. 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关注了师生互动,但往往以预设的教学问题把学生纳入自己预先搭好的教学框架(是“演课”而不是“上课”).教师提问的要么是答案为“是”与“不是”、“对”与“不对”、“好”与“不好”这类不动脑筋的假问题;要么就是事实性的、学生阅读课本就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这类问题没有启发性,没有问在关键处,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高智力的参与教学活动.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后又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不出来立刻换人回答等(这对前一个学生的自尊心无疑是一次挫伤). 4、教学方式单一. 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些教师对所教的物理概念、规律理解不透,导致对知识的讲解方法单一,对学生理解知识造成较大的障碍.有些教师虽然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但大多将多媒体当作了板书投影(板书内容虽然大大增加,但无法起到画龙点睛、引起记忆和思考的作用);或者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模拟实验代替传统的生物实验,忽视真实实验的教学作用.这样均不能营造良好的教学、学习氛围.\x0d除上述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一刀切,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吃‘夹生饭”’、“规律、方法教学欠缺,归纳总结教学过程被弱化”等,在此不一一枚举.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改变当前新课程实施的肤浅状态,促进新课程的实施由“边缘”到“核心”,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变现行生物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优化课堂教学,打造高效优质的生物课堂教学.三、打造高效优质的生物课堂教学的做法: 为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打造高效优质的生物课堂教学这个目的,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两个结合”: 即“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课堂问题”与“如何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有计划、有准备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以增强教学效果.\x0d2、“三个允许”: 即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争辩.教师要改变那种过分强调统一的教育理念,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实施“因材施教”;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发表个人见解,不要怕学生问倒自己.\x0d3、“三个转变”: 即转变灌输教学为启发式教学,转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转变单独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课堂上教师要当“公关”,要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与情感渴求.\x0d4、“四个带入”: 即要把激情带入课堂,把才智带人课堂,把微笑带入课堂,把趣味带入课堂.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激情,语言要有鼓动性、感召力和调控诱导力,要善于以昂扬的激情去激活学生的创造热情,用流利的普通话、得体的手势、详和的神态、充满智慧的眼神、合理工整的板书、正确的演示实验、恰当的形容、精妙的点拨和积极的评价手段,进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为学生提供敢想、善思的良好环境,使学生以创造者的身份进入到课堂教学情景中去,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技能的训练和提高.\x0d要鼓励学生质疑,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诚心和爱心善待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并给予恰当引导和灵活点拨,对学生的分析解答,教师要给与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爱意和期盼,吸取智慧和力量,从而在师生间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和谐互动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的思考问题,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生物课堂教学要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放在首位,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展露,多让学生“自己下水游泳”;要在每一节课都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突发奇想,畅发疑问,或由教师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激情、带着悬念”走向课外.特别是生物实验课,教师要敢于让学生亲手试一试,变教师的演示实验为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志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陆’ 如何进行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
生物教学是生物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生物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等等。如何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使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实施有效教学。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产生最大的教学效果.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辅导和有效评价.下面就从以上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一.备课的有效性
备课是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功。有效备课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物质)之下,形成有个性、有亮点、有创意、有拓展的教学设计。备课除了教案写作的常规要求外,还应从教师自身、教材、学生等角度入手,有效地开发和整合这些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方案。
要备好课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生物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新课标中明确:教师是生物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本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多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学观念。作为教师,我们要研究新课程标准,认真学习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要非常熟悉要教什么,怎么教;考试考什么,怎么考;哪些要重点讲,哪些只要简单介绍。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
2.备课要用好教材
有效备课是解读教材,超越教材的创新。我们在备课时要多角度钻研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备好课,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首先必须与教材进行深入地对话,备好教材,把“教教材”转变成“用教材”。教师不仅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科知识,还要做到融会贯通,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创造性地组织教材,引导学生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将生活和书本知识融为一体。
3.备课要研究教学的对象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备课不要脱离学生的起点能力,很多的备课往往只备教材不备学生,不考虑学情,从而定位不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活动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在备课行动中基本掌握学生能够达到的能力基础,部分学生的能力倾向和能力水平。要根据学生的能力特征,在教学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环节。备课备学生和备教材同样重要,因为只有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才能行之有效。所以备课时先要全面了解学生,要考虑到学生的可能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4.备课时应充分考虑“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备课实际上是一种预设,而现实告诉我们,“生成”才是真,到了课堂上才知道真实情况,这就存在一种“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偏差,从而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学情。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课堂上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并制定好相应的对策。这样上课时,遇到特殊情况才能有游刃有余。
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生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生物思考。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注意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首先,要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真实的问题”是指必须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其次,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思考空间。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再次,问题情境要紧扣有关的生物学习内容。生物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形成生物思考的能力。最后,问题要有趣味性即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如在讲线性规划之前,先引入如何在给定的资金下获得最大的利润,这样学生会觉得更有趣。此外,问题情境的呈现要根据高中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做出适当的选择。高中生一般对“有用、有挑战性”的任务感兴趣。因此,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从生活中的具体事实或有趣现象或生物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出问题,让学生在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2.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课堂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是主体,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有效地开展
‘柒’ 谈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奋斗在课堂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人都在积极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在过去的生物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有了一些体会和心得,写出来与各位同仁共勉。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惟一标准,而真正有效的课堂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有效教学。我想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体会。
一、细化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倡导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到底怎样实施和落实?这是我在教学中一直感到困惑的问题。
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为例。课标对这一节的目标要求是:“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这些目标该怎样实现,又该怎样去操作和检查呢?我首先对这些目标进行分析,“概述”、“列举”、“举例”、“阐明”等表述,既有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即在本节中要掌握什么是生态系统,什么是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等,又要会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去理解这些概念,会举出相应的例子来诠释这些概念的内涵。同时又有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即通过对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个池塘……等资料的收集、分析和交流,来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食物链与食物网、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积累等,从而更好的去把握概念。这里面还有情感方面的目标,“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就蕴含着保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经过分析之后,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将知识与能力进行分解与细化。然后,再根据内容的重点,设计一些具体任务,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一些基本的方法。最后深入挖掘教材内涵,看看学生学习这一节之后,在情感方面要达到什么高度。这样,我将本节的学习目标确定为:1、能够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在具体的生态系统中,能指出生产者和消费者;3、能够正确书写食物链;4、能够说出在具体的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增加或减少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5、能够在课外收集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事例并且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和交流;6、说说自己将怎样去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经过这样的分解和细化,我觉得操作起来具体多了,也更便于实施和落实。
对于每一个内容,我们都应该进行这样的分析和分解,将教学目标细化,使之在课堂上便于操作和落实、检查,这将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有帮助。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学案导学教学法、自主合作教学法、问题探究教学法、讨论法等,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可以采取自主合作的方法,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如“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及作用”等等。
有些内容适合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如“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是七年级下册的一个实验。在生活中,仔细咀嚼馒头会有甜味。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没有甜味的,但是经过咀嚼后为什么会有了甜味呢?是不是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有关系呢?学生对此一定很感兴趣。正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有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则适合应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如“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发育”、“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等内容,除了采用图片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外,讲授法就比较合适了。
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教师都要注意,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不乱抢本该属于学生在课堂上预习、讨论、交流、消化、吸收的时间;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方式也不是单一运用的,探究中有合作和自主,自主中有探究和合作,合作中也体现了自主与探究,讲授中也有自学和讨论,教师要做的就是合理、适时的应用恰当的方法,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式的效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此外,在习题讲解中,也可采用上述各教学方式,如每一小组负责解答一道题,然后由小组代表上讲台讲解。对于简单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讲课、参与板书,提供学生当老师的机会,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三、注重课堂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余文森教授在《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话》中指出: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衡量一节课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那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都能有所收获呢?我个人认为,课堂交流很重要,因为这种活动参与的面广,学生的自主性非常强,学生能在这种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要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交流的方式要灵活多样。活动、观察、表达、交谈、讨论、反驳、申辩、倾听、思考、理解、探究、体验、感悟等。
目标的定位要准确。哪些方面有交流的必要,是交流的重点,哪些方面可做简单交流处理,只需点拨;通过交流要解决什么问题,或突破哪个重点、难点。
问题要恰到好处,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弄清难点和混点。记得有一次,在教学“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时候,那次的课堂交流我至今难忘。当时,我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情景:小明的奶奶从种子站买回一袋小麦种子,但是又很担心,万一种到地里都不发芽,那这钱不就白花了吗?请你帮小明的奶奶想想办法。这个问题其实很大,很笼统。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与交流的方式,经过深层次的思考,一步一步的去弄清测定种子发芽率的相关问题,如抽样检测、怎样抽样、抽样多少、在怎样的环境下进行实验、实验几次、怎样得出结论等等,有很大的思维空间。果然不出我所料,经过一番自学讨论之后,发言空前踊跃,一个同学的回答中有漏洞,马上就有人起来质疑和补充,一个比一个深入,一个比一个击中要害,一个比一个接近目标,那些需要理解的问题在同学们的交流中一个个迎刃而解,重难点和混点都得到了解决。在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向纵深发展,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在接二连三的问题中得到提升。
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时间过短,学生的交流还未展开就草草收场,不同的意见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就无法引起争论,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就无法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如果时间过长,学生的交流得到了一致后,剩下的时间就只能是浪费。教师应洞察交流状态,及时调控,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高效。
四、写好
教学反思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节课下来,仔细思考,反思课堂上的得与失,重要的、有启发性的东西马上记下来。
教学反思
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许多老师都有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写教学反思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很有帮助。
记课堂上的成功之处 。如将教学过程中临时应变处理突发事件的得力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设计,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知识上的新发现,组织教学方面的新招,某一误区的新突破,那些让你脑中突然一亮的小灵感,等等,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记失误之处 。我觉得这是最值得教师反思的,也是最值得记的东西。对课堂上的失误、疏漏之处进行反思、剖析,研究出解决办法,使其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记学生表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一些“出彩”的地方,有一些“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将学生的这些出彩的地方记录下来,并分析这种出彩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让我们悟到些什么。学生的一些独到见解也应记录下来,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创新性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写课后反思,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这犹如磨刀,不会误了砍柴;这也犹如作诗,“功夫在诗外”。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法多样,任重道远。有效教学是一个教师永远的追求。教师应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更新、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捌’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种方法
高中教育在很多人的一生中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广大教育界人士应该竭尽全力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求学作风,从而学会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课堂教学的质量应该是课堂教学永恒追求的主题,老师们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和生物课程标准,弄清楚什么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实施教学。
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作用,科教兴国的理念一直是国人的共识。因此,国家大力投资教育事业,各大高校接连不断的更新学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从我国开始实施素质教育,就可以看出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公民,这是旨在扫清国家的文盲人员,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同时考虑到经济的问题,尤其是农村方面,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费的政策。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而且重在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
而要实现这一切,就要靠教学,教学最重要的形式就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的质量应该成为老师们永恒的追求,课堂教学质量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相应的得到提高,反之,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不高。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大力实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在很多方面也得到了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体形势却不容乐观,很多地方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国一直以来就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例如,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一考定终身等这些理念深入人心。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时间不久,这些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家长、老师和学生一时是很难转变过来的。现在高校的一切教学还都是围绕着高考而设定的,尤其是在高中阶段。
比如,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老师的讲为主,老师填鸭式地把自己备课的内容一股脑地全讲给了学生听,学生在下面没有任何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他们要紧追老师的思维和步伐。由于现在教材的知识容量大幅度增加,而课时偏紧,老师们为了赶教学进度,往往顾此失彼,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是微乎其微的。
那么,老师们要如何做到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要协调好高考的问题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怎样做才能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呢?这一切都需要老师们精心探究和钻研教材,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设计出以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主的教学目标。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手段注重的是老师的教,老师是课堂上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长此以往,老师上课没有了激情,学生机械地学习,老师的负面情绪还会影响到学生。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反映说,老师上课没有激情,教材上有什么就讲什么,课堂气氛毫无生机可言。这种教学手段早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新课改明确规定学生才是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学生主动地学习,喜欢学习,对学习充满了兴趣,那么,学习就有了强大的推动力。老师应该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堂变成是学生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的知识,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会对学习充满自信,这种成就感不是老师所能给予的。老师在课堂上只需要把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这种参与不是表面上的参与,而是思维的参与。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施教学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离不开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实现。那么,老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前面说到,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老师在课堂上可通过直观性的手段来实施教学。
课堂上老师不要着急地把知识点告诉学生,尤其是对于课本上的有关概念、原理等,因为这些东西很抽象,恐怕老师即使讲了很多遍,也会有学生不理解,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这些所谓的概念,原理等。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老师为了省事,自己在课堂上做实验,把实验的过程和结果都清晰地展示给学生,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际上,学生的实验就等于是重复了老师的实验,虽然实验能够十分顺利地完成,但学生的积极性和对科学素养的训练无疑就受到打击。
事实上,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把动手、思考的空间多多留给学生,而不是自己演示之后再让学生做。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无疑就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玖’ 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改变学生对生物学习激情不高,课堂学习气氛不浓的局面,是生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思考并在实践中上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这首先要解决的是: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因为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它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知识、能力的提升。可见寻求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根本目标,而有效课堂教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健。初中生物新课标的实施在中山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从事生物课堂教学五年来,我虚心学习先进经验,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生物新课程标准,我摸索出了一些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的方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 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欢一个老师就会认真听他的课,对某一学科有了兴趣就会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发展成为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现在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目的,学习生物的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更有不少的学生认为生物学是次科而毫不加以重视。初中生物是初一才开始开设的学科,要引导学生重视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乐于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生物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生物世界的神奇。如:初一开学的第一节生物课我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带学生到生物实验室,参观里面的各种生物标本和以前的学生自制的叶脉书签等。通过观察这些他们以前没有看到过的,从而达到激发他们对生物学感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
二、 精心准备教学设计
精心准备教学设计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集体备课是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重要途径,通常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集体备课:一)、集中备课。(1)引领:由备课中心发言人在教研活动会上以说课的形成发言。说教材、课标要求、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件准备、习题精选、教学理论等。(2)合作:讨论发言人的内容。(3)交流:由个人代表或小组代表发言交流。(4)整合:由备课组长整合大家意见,小结备课情况。二)、实施教学方案。统一时间组织本备课组教师听课,观察。让研究课真正回归到**常教学中来。三)、教学反思。执教教师执教后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不足进行理性分析,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四)、形成新教案。由于生物教师一般都是任多个班的教学,因此同一教案多层次,多次上课。多次教学反思,反复讨论。结合不同班级的实情,最终讨论定稿。把上次研究积累的经验作为下一次实践的起点。长期以往,实现螺旋式上升。
三、 面向全体,分层教学
如何正确处理好个别差异与最佳发展之间的关系呢?教师应努力因材施教,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课堂教学方法。首先,降低知识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把新知识通过降低难度,使新知识变成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或者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顺利的完成生物知识的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问题,使学生感到知识易学、会学、从而乐学。其次,确定分层教学目标。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征,本着异步达标的原则,制定出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层次性的目标。如在生态系统教学时,后进生能掌握最基本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就可以了;中等生能了解生态因素及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认识食物链、食物网;优等生能够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以及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这样设计目标,保证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再次,设计多层次练习。练习是学生创造性的劳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根据知识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多层次练习,做到由浅入深、异要求、步步高、使之呈阶梯形,让学生顺梯而练,达到各自的高度。通过成功练习使学生树立信心,激励他们积极向上,争取跻身于优秀生的行列,让学生在分层次练习活动中得到和谐发展,同步提高。
四、 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深度,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切实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首先,摸清班情。教师要了解全班学生对学习生物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接受能力,还要掌握个别学生的兴趣、爱好、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心中有数。其次,要胸中有课标、腹中有教材。教师对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旧知识的迁移程度、新内容的重点、难点都要了如指掌,吃透知识在各单元、章节乃至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将整体知识化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并将其分散到各课时中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使每节课有的放矢。与此同时分析众多知识其内在联系的规律性,以一定的方式结合成知识链,易于学生理解、掌握。使学生学有所获,体验成功的喜悦。再次,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教师在通盘了解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安排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有深度、有新度的教学内容,以扩大生物的知识面以满足优等生的需求。
以上是我五年多以来在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点滴体会。当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学习的地方,这些都有待于我不断去摸索和学习探究。今后,我一定要强化有效教学的理念,不断思考课堂教学效益,改进与探求有效教学策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拾’ 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生物学科是一门基础科学,而初中学生需要学习的初中生物知识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大自然、了解人类社会。如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强化了生物学科的基础性地位,这也就要求我们生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关注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呢?
一、备教材、备学生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倡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也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以来仅仅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进行备课的状态,做到备课的讲义要有更多地针对性,不仅针对于教材知识和教参上的教学建议,而且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状态进行备课,强化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性。在课堂上,教师不只是要传授生物理论知识,而是要跟学生一起探讨和研究生物学的新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根据学生的情绪状态,来调整教学思路、教学进度与教学流程,而且要重视课堂上学生生物素养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初中学生因为家庭教育环境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在接受知识的能力、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我们教师则要根据学生的这些差异,灵活教学方法,以便对于相应的生物知识给学生以不同方式的指导和讲解,在兼顾到班级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的同时,更高效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在备教材的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细节,如文字细节、图片细节等,要从细微处切入,触及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灵活教学方法
在此,我们所要探讨的教学方法,不仅包含教师课堂上“教”的方法法,而且包含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法,这无疑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在教法方面,首先,初中生物教材上有大量的图片,而在图片的后面往往会跟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利用新教材的这一特点,以鲜活生动的图片和探究性的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生物课的学习情境中,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与教师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用一些幻灯片来展示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种子的结构图、用幻灯片演示种子发言的历程等,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学习资源的寻找和搜集,以便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或者让学生自己来展示自己搜集的成果,以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与同学分享的愉快感。
在学法方面,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如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并根据自身实际来制定学习计划,包括学习时间的安排等;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当然,教师在给予以学法指导时,还要坚持一下几个原则,一是要注重引导而非强制,二是要有的放矢体现针对性,而不能忽视学情主观臆断,三是要指导要有切实可行性,而不能太过笼统抽象;四是针对班级不同的学生要体现出差异性,不能搞一刀切,五是要跟踪服务,突出指导的反复性,以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深化认识。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更多地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生物科学、探究生物科学。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班级教学活动中,分小组进行合作性学习现已得到广大一线师生的认可和赞同。但如何更有效地展开这一学习活动,还需要我们教师更多地去探索和尝试。针对初中生物课堂来讲,要做到小组合作学习切实有效,就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小组的分配问题。针对班上的几十名学生,如何进行分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需要我们教师能够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别是生物学科学习成绩,来进行有效地分组。其次,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充分调动班级上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不能出现只有优等生在侃侃而谈,而差等生沉默不语的情况。为此,我们要照顾到小组里的每个成员,给他们均等的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再次,对于小组成员的发言,教师要多给予积极的鼓励性评价。在小组间进行讨论交流的时候,教师要留意观察每位学生的思考状态,要着眼于细节,从而给学生以指导,并且要善于抓住学生讨论交流中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坚定他们生物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其成功感和愉悦感。最后,小组合作学习的交流方式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展现,而且要深入到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从而更深入地探讨和交流各方的意见和看法,增强学生在课外进行补充素材知识以及主动探索、思考的积极性。初中生物教师只有切实做到了以上四点,才能真正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并有效实施。
由此可见,实施课堂有效教学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在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中,我也曾做出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当然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喜悦也有心酸。但总的来讲,我认为要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教师除了要优化备课方案、灵活教学方法并适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外,还要更多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坚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以便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地得心应手,更高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从而能够以生物学习为基础,更好地培养学习中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