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除了北极熊,北极还有哪些生物
除了北极熊,北极还有哪些生物
又称白熊,是在北极里的熊,他是陆地上最庞大的食肉动物。在他的生存空间里,他位于食物链的最顶端。北极熊的毛是白色而稍带淡黄色的,但它的皮肤是黑色的,黑色的皮肤有助于吸收热量,这是保暖的好方法。按动物学分类属哺乳纲,熊科。头部较小,耳小而圆,颈细长,足宽大,肢掌多毛。是仅次于阿拉斯加棕熊的陆生最大食肉动物之一,体重可达750千克,体长可达2.7米,用后腿直立时,可平视大象。白熊栖居于北极附近海岸或岛屿地带。独居,常随浮冰漂泊。性凶猛,行动敏捷,善游泳。
中文名 北极熊
拉丁学名 Ursus maritimus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属 棕熊属 Ursus
别名 白熊
命名者及年代 Phipps, 1774
外文 Polar bear
界 动物界
纲 哺乳纲Mammalia
科 熊科 Ursidae
种 北极熊 U. maritimus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B. 北极有哪些动物
北极地区的气候终年寒冷,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北极地区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脆害到北极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在北极地区, 生活在天上的动物有北极枭、角嘴海雀、北极松鸡、北极猎鹰、北极秃头鹰等。
生活在水里的动物有白鲸、角鲸、海豹、海象、北极水懒等。除外还有大量的鱼类,如茴鱼、灰鳟鱼、鲱鱼、胡瓜鱼、长身鳕鱼等,大部分都是北极熊的猎物。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有北极熊、灰熊、北极狐、北极狼、北极兔、北极驯鹿等。
C. 北极有些什么生物
北极的气候非常寒冷,全年很少开冻,见不到雨,只有亮晶晶的粉状冰粒,堆成雪田和冰原。只有暖流吹来时气候稍暖些。在这寒气袭人的地方,绿藻、褐藻、红藻依然十分茂盛。还有很多艰苦奋斗的动物,除出没于冰水之间的海豹、海象外,还有善于使用阴谋诡计的北极熊,游泳健将鲸鱼等,他们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近年来还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和前所未见的龙虾。
D. 北极除了北极熊,还有什么生物
北极驯鹿
E. 北极有什么可怕生物
1,北极熊
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又名白熊,憨态可掬。按动物学分类属哺乳纲,熊科。雄性北极熊身长大约240~290cm,体重一般为450-650kg。而雌性北极熊体型则比雄性小不少,身长约220~270cm,体重约300~450kg。到了冬季睡眠时刻到来之前,由于脂肪将营养大量积累,它们的体重可达650kg以上。北极熊的身体内,脂肪占据了约25%的体重。北极熊的视力和听力与人类相当,但它们的嗅觉极为灵敏,是犬类的7倍;奔跑时最快速度可达60km/h,是世界百米冠军的1.5倍。
2,北极狼
属于犬科的北极狐属。别名蓝狐或白狐。北极狐的毛皮是国际毛皮市场上畅销的高档商品,因此北极狐成了人们竞相猎捕的目标。
3,北极狼
又称白狼,是犬科的哺乳动物,也是灰狼的亚种,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兰北部。
望采纳。谢谢
F. 极地生态系统有什么生物
极地生态系统有森林、苔原、地衣、北极熊、企鹅等等。
北极陆地面积约1400万km²,北极生态系统由三个亚区系统组成:
(1)加拿大东部的高纬度极地沙漠,主要由 有零星分布植物群落的裸露土壤和岩石组成;
(2) 苔原冻土,由有连续低层植被覆盖的广 阔、开放的平原组成;
(3) 森林冻土,是北部森林到南方森林过度的地带,由连续分布的森林覆盖及零星 分开i的类似苔原的空旷土地组成。
(6)北极生物有哪些扩展阅读
北极海深约1200公尺,是世界上最浅的海;相反地,南极大陆的标高则平均在1500公尺左右。南极大陆几乎都被巨大的大陆冰河所覆盖,且冰层的平均厚度约为1700公尺,最厚的地方则高达2800公尺。
这里的冰占了全世界总量的90%左右,约为北极海冰量的10~8倍,如果南极洲的冰全部溶化流入海中,将会使全球的海平面上升60~80公尺。
在极地有两种冰:海冰与冰山,他们的形成环境不同。海冰是直接在海里就结冻,所以溶化后都是咸水;相反的,冰山则是邻近海边的冰河,里头的大冰块掉入海中形成的,所以溶化后是淡水的。南北极天空中时常出现极光,发生在大气层中的电离层,是太阳风吹至地球的结果。
南北极的动物也不尽相同:北极有皮毛的北极熊;南极则有企鹅。
G. 北极生物种类丰富吗
折叠北极熊
北极熊
最有代表性和象征北极的动物是北极熊。
北极熊 Polar bear (Ursus maritimus)
分类地位: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 哺乳纲
目 食肉目
科熊科
亚科熊亚科
属 棕熊属
种 北极熊
身体特征:
身长(头-尾)
雄: 240 ~ 260 cm
雌: 190 ~ 210 cm
体重
雄: 400~600kg
雌: 200~300kg
简介
北极熊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熊科动物,也是第二大的陆地食肉动物,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北极熊是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直到在科迪亚克岛发现了880kg的科迪亚克棕熊,北极熊才屈居第二(如果不计入亚种,北极熊仍是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雄性北极熊身长大约240~260cm,体重一般为400~600kg,甚至可达800kg。而雌性北极熊体形约比雄性小一半左右,身长约190~210cm,体重约200~300kg。到了冬季睡眠时刻到来之前,由于脂肪将大量积累,它们的体重可达500kg。
习性
北极熊
北极熊虽然体型巨大,但头部相对比较小,还细细长长的,和口鼻一起呈楔形,从侧面看去颇有流线型的效果。它们的耳朵和尾巴也很小,据说这样有助于减少热量散发。北极熊虽然周身覆盖着厚厚的白毛,但皮肤却是黑色的,我们从它们的鼻头、爪垫、嘴唇以及眼睛四周的黑皮肤上就能窥见皮肤的原貌。而黑色的皮肤有助于吸收热量,这又是保暖的好点子。北极熊的毛也非常特别,它们的毛中间是空的,这样的构造可以把阳光反射到毛发下面的黑色皮肤上,有助于吸收更多的热量。另外,皮肤下面厚厚的脂肪层进一步把严寒隔绝在了身体外面。北极熊这种多层保暖措施是如此有效,以至于它们有时不得不四仰八叉地趴在冰面上以便好好凉快凉快……。北极熊的毛发在夏季虽然不像其他北极动物那样换成深色的夏装,不过也可能因为氧化作用而微微变黄。2005年7月,在芝加哥附近的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里,几只北极熊的毛发竟然变成了郁闷的绿色!原来,那年芝加哥正经历着酷暑,潮湿与干热交替出现,炎热潮湿的气候让藻类欢天喜地,它们趁机钻进了北极熊那中空的毛发里,于是……北极熊的前爪十分宽大,在游泳的时候宛如双桨,并掌握着前进的方向,而四只爪垫上都长有粗硬的毛发,不仅有助于保暖,还可方便它们在冰面上行走。北极熊的视力和听力与人类相当,但它们的嗅觉极为灵敏,能闻到冰面下海豹的味道。
顾名思义,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它们把家安在北冰洋周围的浮冰和岛屿上,还有相邻大陆的海岸线附近,基本呈环极分布。它们一般不会深入到更北端的地方,因为那里的浮冰太厚了,连它们的最主要猎物——海豹也无法破冰而出,没有食物,北极熊自然不会去冒险。生活在那里的北极熊被我们分为六大种群:俄罗斯弗兰格尔岛-阿拉斯加西部种群;阿拉斯加北部种群;加拿大北极群岛种群;格陵兰种群;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俄罗斯法兰兹约瑟夫群岛种群以及西伯利亚北部至中部种群。
北极熊在熊科动物家族中属于正牌的食肉动物,它们主要捕食海豹,特别是环斑海豹,此外也会捕食髯海豹、鞍纹海豹、冠海豹。除此之外,它们也捕捉海象、白鲸、海鸟、鱼类、小型哺乳动物,有时也会打扫腐肉。和其他熊科动物不一样的是,它们不会把没吃完的食物藏起来等以后再吃(这倒是大大方便了别的动物,比如懒惰的同类或者北极狐),甚至时常享用完脂肪之后就扬长而去,要知道对它们而言,高热量的脂肪比肉更为重要,因为它们需要维持保暖用的脂肪层,还需要为食物短缺的时候储存能量。北极熊也不是一点素食不沾,在夏季它们偶尔也会吃点浆果或者植物的根茎,尽管对它们而言营养价值不高。
有时候辛苦捕到的猎物会引来同类的窥伺,一般来说,如果不幸面对那些体型庞大的家伙,个头小些的北极熊会更倾向于溜之大吉,不过一个正在哺育幼子的母亲为了保护幼子,或是捍卫一家来之不易的口粮,有时也会和前来冒犯的大公熊拼上一拼。北极熊是非常出色的游泳健将,以至于曾被人认为是海洋动物,它的拉丁名U. maritimus既指“海”熊。北极熊在它们的生命中大部分时间(66.6%)是处于“静止”状态,例如睡觉、躺着休息,或者是守候猎物。剩下约有29.1%的时间是在陆地行走或游水,1.2%的时间在袭击猎物,最后剩下的时间基本是在享受美味。北极熊一般有两种捕猎模式,最常用的是“守株待兔”法。它们会事先在冰面上找到海豹的呼吸孔,然后极富耐力地在旁边等候几个小时。等到海豹一露头,它们就会发动突然袭击,并用尖利的爪钩将海豹从呼吸孔中拖上来。如果海豹在岸上,它们也会躲在海豹视线看不到的地方,然后蹑手蹑脚地爬将过来发起猛攻。另外一种模式就是直接潜入冰面下,直到靠近岸上的海豹才发动进攻,这样的优点是直接截断了海豹的退路。吃饱喝足后,北极熊会细心清理毛发,把食物的残渣血迹都清除干净。
北极熊是比较好斗的家伙,随着恋爱季节的到来,斗殴事件往往发生频繁,例如公熊之间会为了争夺稀少的心上人而不断冲突,而那些带着幼子的母熊则不得不随时应对公熊们的可能袭击。不过打架毕竟容易给双方都造成不必要的肉体伤害,所以在平常,如果能通过恐吓就能避免流血冲突,这恐怕对双方都再好不过。北极熊的恐吓方式也和很多其他熊科动物一样,它们会用后腿站立,展现自己高大伟岸的身躯,然后呲牙咧嘴,露出自己尖利的犬齿,看看对方是否有胆量过来挑战一下,而这种方法在平常通常都能奏效。
北极熊在冬季也会“冬眠”。不过和很多熊科动物一样,也只是长时间的大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冬眠。当进入大睡的时候,它们维持身体持续运转的养料和水份都来自存储已久的脂肪。而在食物匮乏的季节,这些脂肪也是使它们继续维持生命的关键因素。
北极熊
和其他熊科动物一样,北极熊平常也过着单身生活,只有在每年3月~6月的这段恋爱季节才会和异性小聚片刻。不过北极熊的婚恋方式是比较暴力的,公熊们不仅要为争夺配偶而相互斗殴,即便面对心仪的单身女性,它们也要通过激烈打斗来向异性表达爱意(尽管双方都会因此伤痕累累,唉……)。由于北极熊也有延迟着床现象,这使怀有身孕的母熊孕期长达195~265天。到了当年的11月底至第二年的1月前后,通常会有两个宝宝降生在母亲“冬眠”的窝里(也有1~4个孩子的),并会和妈妈一起在窝里待到春季的来临。小家伙们刚降生的时候体重只有600~700g,眼睛也没有睁开,不过全身已经覆盖着柔软的毛发。由于有营养丰富的母乳滋补,这些小东西在妈妈的洞里快速成长,到了春季和妈妈一起出窝的时候就已经有10~15kg了。
孩子们会和妈妈一起生活2~3年后才会独立生活。独立后的年轻北极熊们要到5~6岁才会到达性成熟,而其中的男孩子们要到9~10岁才会长到骇人的成年体形。
在野外生活的北极熊寿命大约有25~30年左右,圈养条件下自然会活的更长,已知最长寿的北极熊是位女士,它生活在底特律动物园,到1999年已经活到了45岁。
生活在世界上的北极熊大约有2万多只,数量相对稳定。为了保护它们的生存,早在1972年,美国就颁布过法律,除了生存需要,禁止捕猎北极熊。而到了1973年,北极圈内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挪威、丹麦和前苏联更进一步签署了保护北极熊的国际公约,公约除了限制捕杀和贸易以外,还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其栖息地以及合作研究的条款。CITES已将北极熊列入附录II,而IUCN的红皮书则于(2006年5月初)正式将其列为“濒危”注2。由于全球气温的升高,北极的浮冰逐渐开始融化,北极熊昔日的家园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猎物也相应减少,另外,即便游泳技术再出色,它们也无法长时间地待在海里,日益开阔的海面更增加了它们溺弊的危险。北极熊的未来恐怕不得不依赖需要人类更多的保护措施。
《美国地质勘探》杂志在一篇报道中预测,由于全球变暖、北极冰面融化,到2050年地球上北极熊数量可能减少三分之二,其中阿拉斯加地区的北极熊将绝迹。 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管理局2007年1月提议把北极熊列为《濒危物种法》保护对象。北极熊依靠冰面为平台猎捕海豹。人们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冰面融化,危及北极熊的生长区域。
北极熊很适应寒冷地区的生活。它们那白色的皮毛与冰雪同色,便于伪装,而且又厚又防水。皮下的脂肪层可以保暖。除了鼻子、脚板和小爪垫,北极熊身体的每一部分都覆盖着皮毛。多毛的脚掌有助于在冰上行走时增加摩擦力而不滑倒。当然也不会畏惧寒冷甚至可以在冰水中前行数分钟之久,着凉的北极熊.
捕猎北极熊受到了严格控制。北极的土着----因纽特人,仍每年捕杀少量的北极熊。他们用北极熊的毛皮制衣。除了它那维生素A含量过高而有毒的肝,其他的都被吃掉。
折叠北极狐
北极狐北极狐体长50~60cm,尾长20~25cm,体重2500~4000g。体型较小而肥胖。嘴短,耳短小,略呈圆形。腿短
。冬季全身体毛为白色,仅鼻尖为黑色。夏季体毛为灰黑色,腹面颜色较浅。有很密的绒毛和较少的针毛,尾长,尾毛特别蓬松,尾端白色。北极狐能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北极狐的脚底上长着长毛,所以可在冰地上行走,不打滑。野外分布于俄罗斯极北部、格陵兰、挪威、芬兰、丹麦、冰岛、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极北部等地。结群活动。在岸边向阳的山坡下掘穴居住。每年2~5月发情交配。怀孕期为51~52天。每胎产6~8仔。寿命为8~10年。
折叠北极驯鹿
北极驯鹿,鹿科驯鹿属的唯一种。又名角鹿。下分9 个亚种。
北极驯鹿
体型中等,体长100~125cm,肩高100~120cm;雌雄都具角;角干向前弯曲,各枝有分杈,雄鹿3月脱角,雌鹿稍晚,约在4月中、下旬;驯鹿头长而直,耳较短似马耳,额凹;颈长,肩稍隆起,背腰平直;尾短;主蹄大而阔,中央裂线很深,悬蹄大,行走时能触及地面,因此适于在雪地和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走;体背毛色夏季为灰棕、栗棕色,腹面和尾下部、四肢内侧白色,冬毛稍淡、灰褐或灰棕,5月开始脱毛,9月长冬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美、西伯利亚南部。中国亚种分布在大兴安岭西北坡,仅在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尚有少量饲养。
栖于寒带、亚寒带森林和冻土地带。在中国主要生活在以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为主的寒温地带。多群栖,由于食物缺乏,常远距离迁徙。以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为食,随着季节变化也吃树木的枝条和嫩芽、蘑菇、嫩青草、树叶等。9月中旬至10月交配,妊娠期7~8个月,每胎产1仔,偶见2仔,哺乳期约5~6个月。雌性幼兽18个月性成熟,雄性稍晚,需30个月左右。
驯鹿为珍贵动物,茸、肉、皮、乳均可利用。中国黑龙江省的鄂温克族用它作交通运输工具。
驯鹿的中文名字有点名不副实,因为驯鹿实际上并不是人工驯养出来的。英文 Caribou是指分布于北美的野生驯鹿,而把分布在北欧,经过拉普人管理和驯养的驯鹿叫做Reindeer。驯鹿的个头比较大,雌鹿的体重可达 150多公斤,雄性稍小,为90kg左右。雄雌都生有一对树枝状的犄角,幅宽可达1.8m,且每年更换一次,旧的刚刚脱落,新的就开始生长。
北极驯鹿
就历史而言,鹿类与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大约在 200多万年以前,地质上称之为更新世后期,分布在欧亚大陆上的驯鹿曾是人类主要的食物之一。那时的人类主要依靠捕食驯鹿吸取营养,维持了大约有几千年。所以,我们的祖先总是把鹿视为圣洁,赋予了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西方也是如此,他们让鹿给圣诞老人拉车,给孩子们送礼物。
驯鹿最惊人的举动,就是每年一次长达数百千米的大迁移。春天一到,它们便离开自己越冬的亚北极地区的森林和草原,沿着几百年不变的路线往北进发。而且总是由雌鹿打头,雄鹿紧随其后,秩序井然,长驱直入,边走边吃,日夜兼程,沿途脱掉厚厚的冬装,而生出新的薄薄的夏衣,脱下的绒毛掉在地上,正好成了路标。就这样年复一年,不知道已经走了多少个世纪。它们总是匀速前进,只有遇到狼群的惊扰或猎人的追赶,才会来一阵猛跑,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扬起满天的尘土,打破草原的宁静,在本来沉寂无声的北极大地上展开一场生命的角逐。
幼小的驯鹿生长速度之快是任何动物也无法比拟的,母鹿在冬季受孕,在春季的迁移途中产仔。幼仔产下两三天即可跟着母鹿一起赶路,一个星期之后,它们就能像父母一样跑得飞快,时速可达每小时48km。
折叠北极麝牛
北极麝牛
麝牛貌似家养的牛,然而奔跑起来不像牛而像羊。它长着大胡子,身上的毛长的可拖到地。动物学家研究表明,麝牛同山羊和绵羊更接近。麝牛的近亲可以在热带地区找到,是四不像的扭角羚。麝牛不会分泌任何麝香。北极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麝牛群,其总数约7000头。
折叠北极黄金鸻
北极黄金鸻
分布在阿拉斯加大部和加拿大北极地区的黄金鸻,秋天一到,先是飞到加拿大东南部的拉布拉多海岸,在那里经过短暂的休养和饱餐,待身体储存起足够的脂肪之后,则纵越大西洋,直飞南美洲的苏里南,中途不停歇,一口气飞行4500多公里,最后来到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过冬。而在阿拉斯加西部的黄金鸻则可一口气飞行48小时,行程4000多公里,直达夏威夷,然后再从那里飞行3000多公里,到达南太平洋的马克萨斯群岛甚至更南的地区。而且,在这样长距离的飞行中,它们可以精确地选择出最短路线,毫不偏离地一直到达目的地,可见它们的导航系统是非常精密的,至于它们如何做到这一点,却仍然是一个谜。
折叠北极鲸
北极鲸北极最大的鲸是格陵兰鲸,其身长20~22m,体重可达150t。刚出生的小鲸一般有三四米长,重两吨左右。母鲸对它的孩子十分抚爱,遇到危险时就用自己的身躯保护小鲸,并发狂地挡住捕鲸船的攻击。北极有一种形体较小、长相奇特的鲸叫一角鲸,体长仅4~5m,重约900~1500kg。它的体形很奇特,头上长着一个约1~2m的角。当地居民给它起了一个浑名,叫它独角鲸。其实,独角鲸的“角”不是角,而是大牙,也有人称它一齿鲸。人们研究一齿鲸特别对奇长的牙齿生理作用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折叠北极鳕鱼
北冰洋的重要经济鱼类是鳕鱼,鳕鱼有两种:
大西洋鳕和太平洋鳕,生活于浅水中,以蛤和其他底栖动物为食。巴伦支海和挪威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渔场之一,捕获量较大的鳕鱼、黑线鳕、蝶鱼和毛鳞鱼。
北极鳕鱼分布于整个北极地区,是典型的冷水性鱼类,当温度超过5℃时,即不见它们的踪影。它是一种中小型鱼类,最大体长可达36厘米,是北极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夏季,北极鳕鱼主要生活于喀拉海区巴伦支海的结冰区边缘。北极鳕幼鱼以小型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随着生长,它所摄食的浮游生物个体逐渐由小变大,并部分地捕食小型鱼类。
到每年的9月,北极鳕开始向西方和南方迁移,在冬季零下温度时进行产卵,为浮性卵,产卵量为9000~18000粒。由于水温低,所以孵化期长达4~5个月。
北极鳕鱼的生长速度在寒冷的北极可谓神速,3龄时,平均体长17cm,4龄则可达19.5cm,5龄为21cm,6龄为22cm。北极鳕鱼的最高年龄可达7岁。北极鳕鱼的性成熟年龄一般为4岁,并且其中大部分个体一生中只产卵一次,产卵期间则停止摄食。产卵之后有的北极鳕鱼游入河口或河的下游,再游人外海。
冬季,北极鳕鱼的肝脏占体重的10%,其中含有50%有价值的脂肪,所以北极鳕鱼成了海豹、鲸和食鱼的鸟类重要的摄食对象;许多陆地动物,例如北极熊、北极狐等则在秋季于海岸上寻找在洄游途中被暴风雪吹到岸上的北极鳕鱼,以弥补食物的不足。
H. 北极有什么生物
北极的苔藓,共有500多种,在大大小小的土丘上和密密麻麻的草丛中,到处可以看到它们的踪迹,绒布一样,一片一片。苔藓既不怕冷,也不怕干,只要有一片土壤,它们就能顽强地生存下去。
北极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是石南科,杨柳科,莎科,禾木科,毛茛科,十字花科和蔷薇科,大多为多年生,主要靠根茎扩展的无性繁殖,因为生长期很短,来不及按步就班地完成发芽、开花、结果、成熟这样一个漫长的周期,只好八仙过海,各献其能。例如,蒲公英的花蕊,来不及授精便可发育为成活的种子。还有北极棉花,每一颗都顶着一个小小的绒球,花花点点,白色一片,象是散落在苔原上的无数珍珠,它们就是用这些小球来保护种子,天气再冷也可以照常发育。
生活在北极的昆虫,还面临着另外一种特殊的困难,就是这里地广人稀,连动物也很稀少,它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进攻的对象呢?据生物学家研究表明,蚊子身上有一种非常先进的红外线探测器,能在相当远的距离,准确无误地遥感到人或动物身上发射出来的红外线,从而顺藤摸瓜,群起而攻之。
北极绝大多数都是候鸟,最值得一提的是北极燕欧,它们在北极繁殖,却要到南极去越冬,每年在南北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四万多公里。因此,北极燕鸥不仅是地球上迁移距离最长的鸟类,可以说是鸟中之王,而且还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1970年,有人抓到了一只腿上套环的燕鸥,结果发现他已经活了34年。由此算来,这种体重只有100克左右的小小的鸟类,一生中大约要飞行一百五十多万公里的距离,其非凡的能力真令人赞叹。
狐狸是北极草原上真正的主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除了人类之外,没有什么天敌。在皮毛商人到达北极之前,狐狸生活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虽然无力向驯鹿那样的大型食草动物进攻,但捕捉小鸟,拣食鸟蛋,追逐兔子,在海边上捞取软体动物,都是它们的拿手好戏。到了秋天,它们也会换换口味,到草丛中寻找一点浆果吃,以补充一下身体所必需的维生素。但是,狐狸最主要的食物还是旅鼠。它们象猫一样地敏捷轻巧,机动灵活,往往能纵身跳起,准确地扑过去,将逃跑中的旅鼠按在地上,一口吞下。在旅鼠稀少的冬天,它们的日子就会特别难过。但狐狸忍饥挨饿的能力很强,它们可以连续几天甚至几个星期不吃东西而不至于饿死。
在北极动物中,狼和狐狸是亲戚,但它们捕食的目标却大不相同。狼虽然对送到口边的旅鼠和兔子之类小动物也不肯放过,但它们追逐的主要是驯鹿和麝香牛之类的大动物,这是由于它们的生活方式所决定的。狼群总是集体捕猎,分而享之,如果跑了半天才抓到一只兔子,怎么能满足饥肠碌碌的群体的需要呢?当然,这也是大自然的规律,小的食肉动物捕食小的食草动物,大的食肉动物则捕食大的食草动物,各取所需,互不争食,只有这样,生态平衡才有可能维持下去。
北极熊虽然主要生活在北冰洋的冰盖上,但却要到陆地上来繁殖,所以还是陆地动物。
I. 北极南极有什么生物
北极:北极熊
南极:企鹅
J. 在南极与北极共有几种生物
南极洲生物资源的突出特点是陆上生物极少,而海里和沿海地带较多。陆上植物以低等的苔藓、藻类为主,大多靠孢子繁殖;高等植物极少,仅在南极半岛上约有10种矮小的显花植物。陆上动物也很少,没有高等哺乳动物,仅有一些软体虫、低等甲壳动物和无翼昆虫等。沿海及岛屿动物种类和数量均较多,除昆虫外,还有大量企鹅、鸟类和海兽等;周围海域中生物更多,除浮游生物外,还有许多鱼类、兽类等。 南极洲陆上生物资源之所以贫乏,主要原因是大陆上自然条件的严酷性,特别是气候严寒,绝大部分地区为深厚的大陆冰川所覆盖,加上漫长的极夜,长时期见不到阳光,营养物质缺乏,又没有土壤等。而南极海域由于夏季长明不夜,水温升高,海水中营养盐类比较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南极磷虾及其它海洋动物提供了较丰富的饵料,而磷虾又是鲸、企鹅等动物的基本食物,因此,这里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4.1 北极的海洋哺乳动物 高枕无忧的海象们 北极海域海洋哺乳动物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悲惨的经历。例如丑陋然而温顺的北极海象,雄性体重可达1360公斤,它们常常数十头甚至数百头一起聚集在海滩上鼾声大作,高枕无忧。由于它们的长牙可做牙雕工艺品,肉可食用,皮可制革,所以成为人们捕猎的对象。200年来,它们的数量从50万头下降到濒临灭绝的边缘。从70年代起,由于人们普遍采取保护措施,才使其得以继续繁衍。 海豹乐园 北极海豹与南极的毛皮海豹及象海豹的生活习性有些近似。它们以家庭为单位生活在一起,家长通常是一头体重300公斤的雄海豹,统治着50头左右体重仅30~50公斤的雌海豹和它们的子女。由于它们的毛皮在市场上极受欢迎,因而到本世纪初时,原有的数百万头几乎被斩尽杀绝。后来它们幸而与北极海象一起受到保护,才使北极海豹的数量从近年开始回升。 北极海域的鲸类只有6种,而且数量远远不如南大洋,但北冰洋中的角鲸和白鲸却是世界鲸类中最珍贵的品种。角鲸身长6米,雄性上颔向前长出一根或两根2.4~2.7米长笔直的螺旋状的长角,类似于中世纪重装骑士的长矛。人们尚未搞清楚这长角在角鲸的生活中有什么用处,但却很清楚这种长角在市场上曾经具有与同等重量的黄金一样的价格。角鲸的命运已不言自明,日前被视为濒危动物。白鲸属海豚科,通体雪白,身长3.7~4.3米,日前已很难寻觅它们的踪影。 母子情 碧波娇子——白鲸 北冰洋及邻海一些水域强大的水生动物生产力已经导致了世界级商业性捕捞业的发展。北极海域的经济鱼类主要有北极鲑鱼、北极墨鱼、蝶鱼和毛鳞鱼。与其他海洋生物资源相比,鱼类资源目前仍较丰富。巴伦支海、挪威海和格陵兰海都属世界着名的渔场,近年捕鱼量约占世界的8~10%。例如,以白令海峡为中心的阿拉斯加绿鳕捕捞业已跃居世界最大的单种渔业。全美总渔获量中,约有40%来自阿拉斯加水域。这一渔场产生的年收入是20亿美元,并为50000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格陵兰西部鳕鱼和虾的捕捞业为格陵兰的社会经济转化奠定了基础。而在北极的东部,挪威和俄罗斯分享巴伦支海域的世界级鳕鱼和毛鳞鱼渔场。总之,近30年来,虽然渔业在北极并不像石油和天然气开发那样热门,但在将来化石能源渐近枯竭时,适度的商品性渔业活动必然能对北极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齐心协力拖巨鲸 然而,虽然北极水域的水产资源如此丰富,但是仍然需要采取谨慎态度。人们不会忘记斯特勒海牛的悲剧。这是一种曾广布北极浅水区的大型海洋哺乳动物,体长10米,肉味鲜美。维图斯·白令率领的俄国探险队于1741年在堪察加司令岛水域首次发现。然而仅仅27年后,最后一头斯特勒海牛被人类捕杀,这一物种便在地球上永远消失了。 4.2 北极的陆地动、植物 驯鹿迁徙 陆地动物除北极熊和灰熊外,还有上百万只驯鹿、数万头麝牛、北极狼、北极狐、北极兔,以及数以亿万计具有奇特的集体自杀行为的北极旅鼠。如果说企鹅是南极的象征,那么有资格代表北极世界的,当然是北极熊了。北极熊的确是北极地区无可置疑的统治者。这些体重可达900公斤的游泳健将,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海水中或浮冰上游艾捕食,甚至在怀胎哺育时也很少登上陆地。它们在冰上的奔跑速度可达60公里/小时,能在冰水中连续游泳320公里。它们捕食时前掌一扑,即可击碎海象的头骨。人类由于珍贵的北极熊皮而大量捕杀它们,据保守的统计,从8世纪起,仅欧洲北部就有15万只以上的北极熊被射杀。幸而1976年国际保护公约才使这一珍稀动物得以幸存下来。目前北极地区存活的北极熊不超过20000只,甚至连北极考察队员也难得见到它们的雄姿了。 暴风雪中的麝牛 北极最典型的植物当属泰加林中的落叶松,而最典型的低等植物则是地衣,其寿命最长可达400年。北极地衣是菌类和蓝藻类的结合体,适应北极的高寒环境,是寒区重要的物种资源。在北极苔原上还有900种显花植物,它们夏季时点缀在漫漫的沼泽地上,使北极陆地与南极大陆形成鲜明的对照。那些红猴花、山金车花、紫虎茸草、曼陀罗花、银莲花和龙胆花等构成了北极色彩斑斓的世界。北极陆生植物资源对现代社会最有经济意义的是泰加林的木材。无论是在阿拉斯加,还是在西伯利亚,木材工业都是当地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北极熊 每当人们谈到北极地区的生物资源时,往往首先想到它们对于文明人类社会的经济价值。其实北极地区生物资源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维系北极土着居民的生活,它们古往今来一直是爱斯基摩人的粮食。苔原上的部族捕猎驯鹿、麝牛及其他动物,北冰洋沿岸的部族则捕猎海洋哺乳动物和鱼类,有时也捕杀北极熊。今天居住在阿拉斯加北部巴罗自治区的爱斯基摩人,仍然每年捕猎50头弓头鲸作为他们的食物。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北极的生物资源除作为土着居民的食物和经济发展的商品性资源之外,其丰富多彩的生物种类,包括那里的土着居民——爱斯基摩人也是全球基因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通过对人种基因的研究,科学家发现北美洲印地安人的基因与亚洲西藏人的基因非常接近,而爱斯基摩人的基因则与亚洲蒙古人的基因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