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叫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和生物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常用的有益生物包括微生物中的一些放线菌、真菌、细菌和黏菌及动物中的一些昆虫、线虫、螨类等,这些有益生物对害虫、害菌的作用方式有寄生、拮抗抑制、占领、诱发、捕食等。目前在食用菌病虫害防治上,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还较少。生物防治的优点是对人畜和食用菌都很安全;对防治对象选择性很强,不会伤害其他生物,不污染环境,可以避免因施用农药所带来的副作用;能较长时间地抑制病虫害,不产生抗性。它的缺点是,见效慢,如果在病虫害大量发生造成灾害时应用,起不到立即控制其危害的作用。
⑵ 生物防治是初中几年级的内容
生物防治是初中考试大纲的内容。按照人教版教材的设置,初中二年级就可以学习生物防治方面的内容。
生物防治是需要了解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做好预防治理工作。
⑶ 什么是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是指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
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生物防治的方法有很多 。
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一些害虫已经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许多害虫的天敌又大量被杀灭,致使一些害虫十分猖獗。许多种化学农药严重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群健康。
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学现象和某些生物学特性,以防治危害农业、仓储、建筑物和人群健康的生物的措施。
利用生物防治害虫,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公元304年左右晋代嵇含着《南方草木状》和公元 877年唐代刘恂着《岭表录异》都记载了利用一种蚊防治柑桔害虫的事例。19世纪以来,生物防治在世界许多国家有了迅速发展。
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就能有效地避免上述缺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生物害虫防治的类型
存在三种基本的生物害虫防治策略:输入(经典生物防治)、增殖和保护。
1、进口
输入或经典生物控制涉及将害虫的天敌引入它们不会自然发生的新地点。早期的例子通常是非官方的,不是基于研究的,一些引进的物种本身就成了严重的害虫。
为了最有效地控制害虫,生物控制剂需要具有殖民能力,使其能够跟上栖息地的空间和时间变化。如果该代理具有时间持久性,以便即使在目标物种暂时不存在的情况下也能维持其种群,并且如果它是机会主义的觅食者,使其能够快速利用害虫种群,则控制是最好的。
2、增强
增强涉及补充释放发生在特定区域的天敌,从而增加那里的自然种群。在接种释放中,每隔一段时间释放少量的控制剂,使其繁殖,以期建立长期控制,从而将害虫控制在低水平,构成预防而不是治疗。相比之下,在淹没释放中,大量释放是为了迅速减少有害害虫种群,纠正已经出现的问题。
增强可能是有效的,但不能保证有效,并且取决于每种害虫和控制剂之间相互作用的精确细节。
接种释放的一个例子发生在温室中几种作物的园艺生产中。的parasitoidal黄蜂,定期释放丽蚜小蜂,用于控制温室白粉虱,而捕食螨Phytoseiulus螨用于二斑叶螨的控制。
3、保护
保护环境中现有的天敌是生物害虫防治的第三种方法。 天敌已经适应了栖息地和目标害虫,它们的保护既简单又具有成本效益,就像在稻田边缘种植生产花蜜的作物一样。
这些提供花蜜来支持寄生蜂和飞虱害虫的捕食者,并且已被证明非常有效(将害虫密度降低 10 倍甚至 100 倍),以至于农民喷洒的杀虫剂减少了 70%,产量提高了 5%。
类似地,在英格兰的田地边界树篱的草丛中也发现了蚜虫的捕食者,但它们传播速度太慢,无法到达田地中心。通过在田间中心种植一米宽的草丛来改善控制,使蚜虫捕食者能够在那里越冬。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生物防治
⑷ 生物防治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利用生物防治害虫,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公元304年左右晋代嵇含着《南方草木状》和公元877年唐代刘恂着《岭表录异》都记载了利用一种虫蚁防治柑橘害虫的事例。19世纪以来,生物防治在世界许多国家有了迅速发展。
据古书《南方草木状》的记载,在南方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手提着一种口袋上街叫卖,这种口袋是用席子做成的,口袋中放有许多树枝树叶,枝叶上挂着虫茧,虫茧看上去就像薄絮,里面裹着一种虫蚁。这种虫蚁颜色为赤黄色,比普通的的蚂蚁要大一些,卖的时候连同薄絮一起卖掉。原来,南方盛产柑橘,柑橘树上有一种害虫,专门为害果实,买这种虫蚁就是为了防治这种柑橘害虫,如果没有这种虫蚁的话,橘子会被害虫吃得无一完好。这种利用虫蚁防治柑橘害虫的记载,就是已知最早的生物防治。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用虫蚁防治柑橘害虫以外,还有很多利用益鸟和青蛙防治害虫的例子。人们从益鸟吃虫中得到启发,发明了养鸭治虫。明代有个名叫陈经纶的人就在名为《治蝗笔记》中详细地记载了自己发明养鸭治虫的经过。陈经纶曾从菲律宾的吕宋岛把甘薯引种到福建进行试种,以后他和他的子孙们又积极致力于在各地推广甘薯种植,甘薯成为普通大众的食粮,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陈经纶和他一家。养鸭治蝗便是他在推广甘薯种植的过程中发明的。有一年,陈经纶在教人种甘薯时,看到天边飞来了一群蝗虫,把薯叶全给吃光了,一会儿又飞来了几十只鹭鸟,把蝗虫又给吃掉了。他从中受到启发,认为鸭和鹭的食性差不多,于是便养了几只鸭子,放在鹭鸟活动的地方,结果发现,鸭子吃起蝗虫来,比鹭鸟又多又快,于是就号召当地老百姓大量养鸭。每当春夏之间,便将鸭子赶到田地里去吃蝗虫。后来,这种方法果然成为江南地区治蝗的重要办法之一,不少的治蝗书中也都提到了这种治蝗办法。
明、清时期,养鸭还不仅用来治蝗,同时还用来防治蟛蜞。蟛蜞,是螃蟹的一种,以谷芽为食,因此成为稻田害虫之一。明代,珠江流域地区的人们已开始养鸭来防治蟛蜞对水稻的为害。养鸭治虫,是中国历史上利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防治技术,它不仅可以消灭害虫,保护庄稼,同时,还能促进养殖业的发展,起到化害为利的效果,是中国生物防治史上一项了不起的发明。
⑸ 最早的生物防治是在什么时候
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从生物界互相制约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和运用了生物防治的方法。
1000多年前的晋代,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记载:“人以席囊贮蚁鬻(卖)于市者,其窠如薄絮囊,皆连枝叶,蚁在其中,并窠而卖。蚁赤黄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树若无此蚁,则其实(果实)皆为群蠹(害虫)所伤,无复一完者矣。”这是我国和世界农学史上运用以虫治虫生物防治方法的最早记录。公元9世纪,唐代的段成式也注意到我国南方有一种大蚁,结巢于柑树的果实上,果实因而长得非常好。以后元、明、清等代的许多着作中也均有类似记载。
经有关专家考证,嵇含所说的那种能防治柑树害虫的蚁是黄猄蚁。黄猄蚁能捕食多种柑树害虫,对于防治柑树的病虫害,效果十分显着。而且,跟施用化学药物相比,用黄蚁治虫可减少落果30%。此法至今仍为广东、福建一些地方的果农沿用。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逊曾说:“农业史上,黄掠蚁的利用是生物防治害虫最古老、最着名的例子。”我国对这一事实的记载是最早、最翔实的,国外迟至19世纪后半叶才有这方面的记载。
⑹ 柿子树介壳虫什么时候打药合适
蚧壳虫(柿棉蚧)打药防治时间:
第一、春刮树皮,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卵。9月上旬(虫下树前),在柿子树主干距地面30厘米处绑一个草环,诱虫越冬,第二年春季柿子树发芽前解下,集中烧毁,可大大减少虫卵数量,为后期防治减少麻烦。在柿树休眠期即3月份清园,喷1-3遍5波美度石硫合剂+50%毒死蜱1500倍。
第二、在若虫分散转移初期,用50%毒死蜱1500倍+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或1.8%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均匀喷施树体即可。
第三、抓住4月下旬5月上旬若虫为害盛期,喷施50%毒死蜱1500倍或加5%啶虫脒3000倍或1.8%阿维菌素2000倍。在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9月上中旬等各代若虫危害盛期,再连续喷施以上药剂,就可以有效防治柿树上的蚧壳虫了。
(6)什么时候进行生物防治扩展阅读:
防治技术
(一)植物检疫
介壳虫常固着寄生,虫体微小,主要靠寄主枝条、接穗、果品甚至树干携带而远距离传播。因此,对苗木、接穗和果品的采购、调运过程和保护区都应实施检疫,以防传播蔓延。
(二)农业防治
加强果园管理,及时中耕松土、施肥和灌水,满足果树对水肥的需要,可增强树势,提高果树抗虫能力。结合整形修剪,把带虫的枝条集中烧毁,可大大减少虫口数量。在自然情况下,介壳虫活动性小,其自身传播扩散能力有限,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发现病虫,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消灭,防止进一步传播扩散。
(三)生物防治
介壳虫的自然天敌包括病原微生物和天敌昆虫,其中以后者最为重要。各地都有一些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制介壳虫危害的成功经验,应注意总结推广,如瓢虫是介壳虫的主要捕食性天敌,通过提供庇护场所或人工助迁、释放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和黑缘红瓢虫等,可有效防治吹绵蚧、草履蚧的危害。介壳虫的寄生蜂、寄生菌种类也十分丰富,如日光蜂是防治梨圆蚧的有效天敌,已成为国际上引种利用的对象,应进一步加强研究。
此外,在采用其它防治措施,特别是进行化学防治时,尽可能避免杀伤天敌。
(四)物理和机械防治
抓住介壳虫生命活动中的2个薄弱环节,采用物理、机械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首先,介壳虫营固着生活,很少活动,在新传入区常常只在局部植株或枝条上发生,及时采取拔株、剪枝、刮树皮或刷除等措施,便可收到显着的效果,如梨圆蚧传入新疆霍城、伊宁数年后,仅在局部枣园发生,由于当地枣树苗低矮,栽培间距大,蚧虫只集中在少数植株上发生,采取拔除烧毁措施,收到了彻底的防治效果。
其次,介壳虫短距离扩散蔓延主要靠初孵若虫爬行,此时采用枝干涂粘虫胶或其它阻隔方法,可阻止扩散,消灭绝大部分若虫。粘胶用10份松香、8份蓖麻油和0.5份石蜡配制而成,将它们按比例混在一起,加热溶化后即可使用,粘性一般可维持15天左右。对于草履蚧亦可采用树根附近挖坑的方法,把其消灭在树下。
(五)化学防治
1、休眠期防治
在果树休眠期,喷洒3~5.5°Bé石硫合剂,3%~5%柴油ES或5%~6%煤焦油ES,对介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可兼治蚜虫和叶螨。
2、生长期防治
应抓住2个关键防治时期,初龄若虫爬动期或雌成虫产卵前是第1个防治适期, 卵孵化盛期是第2个防治适期,选用低毒的选择性杀虫剂进行防治。如“邯科140”1000倍液、毒死蜱600倍液、催杀800倍液等。
3、药剂防治
根据介壳虫的各种发生情况,在若虫盛期喷药。因此时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仍易杀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500倍液,或255亚胺硫磷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捕食吹绵蚧的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寄生盾蚧的金黄蚜小蜂、软蚧蚜小蜂、红点唇瓢虫等都是有效天敌,可以用来控制介壳虫的危害,应加以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当介壳虫发生量大、为害严重时,药剂防治仍然是必要的手段。冬季可喷施1次10一巧倍的松脂合剂或40~50倍的机油乳剂消灭越冬代雌虫,或冬、春季发芽前,喷波美度3“一5o石硫合剂或3%一5%柴油乳剂消灭越冬代若虫;
在若虫孵化盛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40%速扑杀乳油或40.7%乐斯本乳油与80%敌敌畏乳油按1:l比例混合成的杀虫剂1000-1500倍液,连续喷药3次,交替使用,均有良好效果。
⑺ 如何进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利用微生物防治。常见的有应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如应用白僵菌(真菌)防治马尾松毛虫,苏云金杆菌(细菌)各种变种制剂防治多种农林害虫,病毒粗提液(病毒)防治蜀柏毒蛾、松毛虫、泡桐大袋蛾等,5406(放线菌)防治苗木立枯病,微孢子虫(原生动物)防治舞毒蛾等的幼虫,泰山1号(线虫)防治天牛。②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蝇,最常见的有赤眼蜂、寄生蝇防治松毛虫等多种害虫,肿腿蜂防治天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③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这类天敌很多,主要为食虫、食鼠的脊椎动物和捕食性节肢动物两大类。包括草蛉、瓢虫、步行虫、畸螯螨、钝绥螨、蜘蛛、蛙、蟾蜍、食蚊鱼、叉尾鱼以及许多食虫益鸟等。鸟类有山雀、灰喜鹊、啄木鸟等捕食害虫的不同种类。鼠类天敌如黄鼬、猫头鹰、蛇等。节肢动物中捕食性天敌除瓢虫、螳螂、蚂蚁等昆虫外,还有蜘蛛和螨类。
⑻ 防治有害生物在什么时候最好
目前我国的植保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绝大多数农药都要求在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前期或初期喷药防治,后期害虫病菌的抗性很强,不容易防治。
请采纳,谢谢
⑼ 怎样进行病虫害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有哪些重要措施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或生物制剂来防治害虫。比如利用鸟防止森林害虫,利用赤眼蜂来防止棉铃虫。采用生物防治要比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更优越。因为防治效果好,且不污染环境,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生物防治中有可能加以利用的有拮抗作用和交叉保护作用等。
(1)拮抗作用及其利用
一种生物的存在和发展,限制了另一种生物的存在和发展的现象,称为拮抗作用。这种作用在微生物之间广泛存在,在高等生物间、高等生物和微生物间也广泛存在。拮抗作用的机制比较复杂,主要有抗生作用、寄生作用和竞争作用等。一种生物的代谢产物能够杀死或抑制其他生物的现象,称为抗生现象。具有抗生作用的微生物称为抗生菌,这些抗生菌主要来源于放线菌、真菌和细菌。对植物病原物有寄生作用的微生物很多,如噬菌体对细菌的寄生,病毒、细菌对真菌的寄生等,寄生作用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正日益广泛。在枝、干、根、叶、果、花的表面及周围的微生物区系中,除直接作用于病原物并具有抗生作用或寄生作品的微生物之外,还有一些同病原物进行阵地竞争或营养竞争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往往可以防止或减轻病害的发生。利用这些微生物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两类:①直接使用。把人工培养的拮抗微生物直接施入土壤或喷洒在织物表面,可以改变根围、叶围或其他部位的微生物组成,建立拮抗微生物的优势,从而达到控制病原物的目的。②促进繁殖。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有拮抗微生物的存在,创造一些对其有利的环境条件,可以促使其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群,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例如多施有机肥,会促进鳄梨根腐病菌的多种抗生菌的增殖,大大减轻该病的危害。在土壤中施入二氧化硫、甲基溴化物等化学物质可以刺激木霉的增殖,杀死或抑制根朽病菌。此外,把拮抗微生物与其适宜的基物混合在一起施入土壤中,可以帮助拮抗微生物建立优势,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
(2)交叉保护现象及其利用
在寄主植物上接种低致病力的病原物或无致病力的微生物后,诱导寄主增强其抗病力,甚至可保护寄主不受侵染,这种现象称为交叉保护。例如在番茄花叶病的防治上,即在番茄播种20~30天,或在番茄有3~4片真叶时,接种无致病力的弱病毒株系,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生物防治是病害防治中的一个新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除上述使用途径外,新近的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新的途径,如某些生防因子与某些化学药剂混合使用可发生协同作用。如果把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对病害进行综合防治,可以大大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