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初中人教版生物实验有哪些

初中人教版生物实验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2-07 07:29:10

A.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实验总结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那么你知道七年级生物都有哪些实验吗?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实验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实验:探究种子的成分

种子都含有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类),这些都是供胚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探究这些成分在种子内的存在,从而给同学以真实形象的概念,使学生能够归纳出种子的各种营养成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思维能力。

一、实验准备

(一)材料:

小麦子粒(风干的和浸软的),小麦面粉。

(二)用品:

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细铁丝(或废弃的解剖针),纱布,清水,烧杯,碘液和白纸。

二、方法步骤

(一)探究种子含有水分的实验

水是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种子中自然也含有水分,即使是风干的种子也含有水分。本实验是取一些风干的小麦子粒,装人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上端,然后手持试管夹,使试管口稍朝上倾斜(几乎呈水平状态),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均匀加热,直至试管壁上出现明显的细小水珠(由蒸发出的水蒸气冷凝而成),由此可见水分是种子中的重要成分。做此实验时应特别注意:

1.试管的倾斜度不能太大,即使在试管刚离开火焰时也要防止水珠流向试管底部,以免引起试管爆裂;

2.要时常移动试管,使之在火焰上均匀受热,切忌较长时间只在一个位上加热,以免试管炸裂。加热时间以明显看出有细小水珠出现为止。如时间过长,种子可能烧焦,呈褐色,甚至于炭化。

(二)种子内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盐的测定

种子内除含有水分外,还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盐。为探究这两类物质的存在,可以利用有机物可燃并可以呈焦炭状(焦化)和无机盐是燃烧后的灰(灰化)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法。用较细的铁丝(或废旧的解剖针)扎住一粒麦粒,直接放在火焰的外焰上燃烧,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经过一段时间,可见麦粒燃烧起来,待麦粒变成黑色焦炭时暂停燃烧,并熄灭酒精灯。此时,让学生根据麦粒燃烧并成黑色焦炭的现象回答这种现象可以证明种子内有什么成分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出有机物含有碳无素,所以可以燃烧并变成焦炭。然后提出问题:此时在火焰上继续燃烧,最后可能是什么结果呢?之后,点燃酒精灯继续燃烧,让大家带着问题继续观察,待麦粒燃烧出现灰白色的灰分时便可停止燃烧。最后,教师向学生解释灰分就是无机物,从而得出种子中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盐的结论。

(三)探究小麦种子含有淀粉和蛋白质的实验

小麦种子的胚乳内含有大量的淀粉,并含有蛋白质和脂类等有机物质。本实验主要证明淀粉是小麦种子的主要有机成分。取一些小麦面粉,加水和成面团,用纱布包起来,在清水中用手揉挤出大量白色物质,用吸管吸取白色的乳状液,滴在载玻片上,加一点稀释的碘液,可见乳状液变成蓝紫色,这就是淀粉遇碘的颜色反应。然后,将载玻片上的乳状液加盖玻片并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观察到视野内布满蓝紫色的颗粒,这就是小麦的淀粉粒。如有条件,可换高倍镜观察,可以看出淀粉粒表面具有很多同心圆的轮纹。

将上述包在纱布内的面团,放在清水内继续揉挤,把其中的淀粉洗净,此时纱布内只剩下乳白色的胶黏物质。在乳白色的胶黏物质上滴加碘液,可见此胶黏物质呈黄褐色,并且不变成蓝紫色。胶黏物质加碘液呈黄褐色是蛋白质遇碘后的颜色反应。小麦种子内的蛋白质主要是以糊粉粒的形式贮藏在胚乳最外面的糊粉层中的。

(四)探究种子内含有脂肪的实验

种子内含有脂肪,这早已为众人所知。探究种子内含有脂肪成分的实验方法有二:其一是取种子中含脂肪较多的部分(一般种子如小麦、玉米等子粒中的胚含有脂肪;一些油料植物的种子如蓖麻的胚乳内含脂肪量较多,而花生则在子叶中富含脂肪)。验证方法是将小麦的胚(或其他种子中含脂肪较多的部位)切下来,放在白纸上揉搓(或多切几个胚放在两张自纸之间,用刀背加力压挤),可以看见白纸上出现油迹,用此方法可以证明脂肪是种子中重要的成分;方法之二是在自纸上挤压出较大量脂肪的油迹上,加一滴苏丹III试剂,使脂肪呈现出橘红色的反应,进一步确认种子内含有脂肪这一成分。如果具备条件,可以将蓖麻种子中的胚乳制成徒手切片,置于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加上盖玻片,在低倍显微镜下镜检观察,可见胚乳切片上或其周围出现小的油珠,这就是脂肪。如果滴加苏丹III试剂,可见油珠着橘红色。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实验: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演示实验一:证实细胞中含有水

1.将蔬菜(白菜或白萝卜)切碎,用力挤压,有汁液流出。

2.将晒干的小麦种子装进干燥的试管中,在火上烘烤试管底部,试管壁上有水珠出现。

讨论:这两个实验证实细胞中含有什么?

演示实验二:证实细胞中含有糖

1.一个小烧杯中装有自来水(此时不甜),加入少许白砂糖并搅拌,此时的水变甜(因为水中有了糖)。

2. 将去皮的甘蔗或西瓜的果肉挤压出汁液,此时的甘蔗汁或西瓜汁是什么味道?(甜味)

讨论:将这两个实验对比,能说明细胞中含有什么?

演示实验三:证实细胞中含有脂类

1.将花生种子插在铁丝上,放在火上稍微烘烤到有香味,将花生种子取下,放在白纸上挤压,白纸上出现油花。

2.将一小块猪肉插在铁丝上,放在火上烘烤,猪肉爆出油滴。

讨论:这两个实验证实了细胞中含有什么?

演示实验四:证实细胞中含有蛋白质

将面粉揉成湿面团,把湿面团包在纱布里,放在清水中,不断用手揉搓,直到面团不再散出白色浑浊物为止,留在纱布上的黄色胶黏物质就是面筋。面筋像胶质,带黏性,伸展性很强,是一种蛋白质。

演示实验五:证实细胞中含有无机盐和有机物

取一粒小麦种子插在铁丝上并放到火上,让种子充分燃烧,剩下灰烬。

讨论:什么物质不能燃烧?剩下的灰烬是什么物质?被燃烧掉的是哪些物质?这些物质合称为什么?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分别证实细胞中合有水、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无机盐。其中,水和无机盐这类物质叫无机物;搪类、脂类和蛋白质以及细胞核中含有的核酸等物质都含有碳,能燃烧,这类物质叫有机物。

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二氧化碳等废物,这些废物会随时排出去。由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断被消耗,因此需要不断从细胞外吸收物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实验: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是人教版新教材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目的是要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并认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这对于学生探究能力、探究思维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要以鼠妇为实验材料?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改为“探究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从材料选择到方法步骤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可操作性更强、实验效果更好。

1.课题的同步性

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呈现顺序。尤其是学生初次接触完整的探究实验,探究课题要尽量与教材内容相接近,教学环节要尽量与教材相一致,这样才便于学生把握。以蚯蚓替代鼠妇,实验设计思路完全相同,与教材内容完全同步,同时也符合《课标》中的活动建议指导。

2.材料的可控性

生物实验材料的适当选择是实验成败的关键,而活体材料的可控性直接影响实验的组织和效果。以鼠妇做实验动物,可控性较差,主要是因为鼠妇不仅对光的反应敏感,而且对温度、湿度、震动等都有反应。学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鼠妇,难免兴奋、害怕、手忙脚乱,难免产生干扰;其次,鼠妇爬行速度快,把10只鼠妇集中到明亮与阴暗交界处有一定的难度,不是跑了这个就是跑了那个,往往到下课了也做不出结果;另外市区内不易采集、不易饲养。与鼠妇相比,蚯蚓最大的优点就是可控性强,对光反应非常敏感,即使受到震动逃逸时也是朝向黑暗处,而不是四处乱串,并且容易采集和饲养。

3.方法的简便性

用鼠妇实验必须要在实验装置内铺上湿土,否则鼠妇很容易死亡;同时“将10只鼠妇放入,并且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即使有圆环等工具限制鼠妇,也要同学手忙脚乱地看着,往往占用较多的上课时间,课堂秩序差。用蚯蚓则简便许多,方法与教材中的介绍相似:在解剖盘的底部铺上湿毛巾,把一条蚯蚓放在横轴中线的位置,然后盖上玻璃板和书,形成明亮与阴暗两种环境,静置2分钟,观察蚯蚓的选择。

在此,教师只需要利用图示,引导学生注意蚯蚓的初始位置摆放,如图D所示。

观察完一条蚯蚓后,将其取出,再取另外两条蚯蚓重复上述实验三次,然后统计全班平均值,以避免偶然性,从而得出结论。由于实验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取放一条蚯蚓,这与同时取放10只鼠妇相比,难度大大降低,减少了时间的浪费;而且实验中不需要土壤,简化了实验的准备工作,减少了干扰。

4.结论的可靠性

笔者在最初组织《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感觉实验的现象不是非常明显,通过统计数据,往往在明亮处与在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差距不是很大;而且有时鼠妇不停地跑动,所处位置具有较强的随机性,不能很好地说明光对鼠妇的影响;鼠妇遇到刺激时的假死现象有时也会使实验结果产生误差。而用蚯蚓做实验动物,则效果非常明显,同样的实验装置,健康的蚯蚓不到1分钟,几乎百分之百地全部爬到阴暗处(有的蚯蚓可能会爬到明亮处的湿毛巾下面,统计时也应按阴暗处)。

笔者认为,通过实验获得一个明确的实验结论,这对于初次接触探究实验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新课程提倡的探究活动“重过程”,但初次接触探究实验,“结果”也同样重要,因为第一次实验的成功体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否则就会使学生陷入“究竟有没有影响”的困惑中,而对结果的困惑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过程的兴趣。

B. 初中生物有哪些实验

学生实验有: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观察草履虫;观察种子的结构;观察叶片的结构;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测测量胸围差;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膝跳反射;饲养和观察蚯蚓等12个实验。

演示实验有;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发生了能量变化;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放出了二氧化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吸收氧;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胆汁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呼吸运动与膈的运动关系;发酵现象。共6 个演示实验。

C.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各有哪些

标准的有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口腔内壁人体细胞,观察玉米种子切开遇碘液变蓝等,如果学校够闲,可能有其他的,(前两个实验需操纵显微镜)。

D. 初中生物的实验方法有哪些例如五点取样法

初中生物的实验方法有以下这些:
(1)显微观察法,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等.
(2)观色法,如观察动物毛色和植物花色的遗传等.
(3)原子示综法,如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用18O2和14CO2追踪光合作用中氧原子和碳原子转移途径的实验等.
(4)等组实验法,如小麦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发现生长素的燕麦胚芽鞘实验等.
(5)加法创意法,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用注射法研究动物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等.
(6)减法创意法,如用阉割法、摘除法研究性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实验,雌蕊受粉后除去正在发育着的种子等.
(7)杂交实验法,如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植物杂交、测交的实验,小麦的杂交等.
(8)化学分析法,如番茄和水稻对Ca和Si选择性吸收,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等.
(9)理论分析法,如大、小两种草履虫竞争的实验,植物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的实验,植物向光性实验等.
(10)模拟实验法,如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分离定律的模拟实验等

E. 初中生物实验有哪些

实验室里有:
观察洋葱上表皮细胞和动物的口腔上皮细胞(用显微镜)
观察鱼的尾鳍(用显微镜)
观察血细胞(用显微镜)
实验室外:
观察鼠妇生活习性
观察蚯蚓的爬行
观察一些动物的应激性(如:草履虫)
心脏工作原理(灌水试验)

观察洋葱上表皮细胞
目的:说明植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材料:显微镜、洋葱、镊子、滴管、水、载玻片、针、盖被片、吸水纸、纱布。

方法:

(1)用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2)用液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片表皮。

(4)将撕下的表皮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针将其展开。

(5)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先将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边经再慢慢把盖玻片放平,制成临时切片。

(6)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置,调好后组织学生顺序观察。

注意:

(1)要尽力选薄一些的洋葱表皮,制成临时切片。

(2)为了看得清楚,可用红墨水染色。方法是将一滴红墨水滴到盖玻片的边上。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水。红墨水就被吸了过去,表皮就被染色了。

(3)由于洋葱表皮临时切片,要在课前制成,故要经常补充水分,保持盖玻片下面有足够的水分。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1.在鱼尾鳍的哪一处最容易找到毛细管?说出识别毛细管的标志.
尾尖端部分最容易找到毛细管.
识别毛细管的标志:(由鱼身体一侧流向另一侧)管径极窄,只能容红细胞单行通过.

2.毛细管的管壁最薄,这样的结构有什么意义?
有助于血液和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与物质的交换

下面是实验

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预习与辅导
心脏收缩时血液在血管中定向流动,从动脉流向毛细血管,再由毛细血管流向静脉。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用蛙蹼、蛙肠系膜也可以)内血液的流动方向和速度。
根据血管壁的厚薄,血管的粗细和血液流动的方向、速度,可以在纵横交错的血管中识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识别的方法可参考下表:
实验报告
目的要求
初步学会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现象。
材料用具
活小鱼、蛙蹼或蛙的肠系膜、脱指棉、纱布、培养皿、显微镜、烧杯、清水。
方法步骤
1.用湿脱脂棉将小鱼包住,只露出尾鳍。
2.将包好的小鱼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展,贴在培养皿底部。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尾鳍的血管和在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4.识别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
做此实验教师要提醒学生,将脱脂棉浸湿,并在靠近鳃部的脱脂棉上滴水,保持湿润,以维持小鱼的呼吸作用。小鱼能正常呼吸,就能更好的观察血液的流动,同时一个班做实验以后,将小鱼放入水中,还可继续使用。如用蛙蹼做实验材料,要将蛙全身和三肢包紧,只留一个肢的蹼即可,防止蛙在玻璃片上活动。无论是小鱼尾鳍还是蛙蹼都必须平展在视野之内。

F. 初中生物实验有哪些

学生实验有: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观察草履虫;观察种子的结构;观察叶片的结构;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测测量胸围差;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膝跳反射;饲养和观察蚯蚓等12个实验。

演示实验有;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发生了能量变化;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放出了二氧化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吸收氧;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胆汁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呼吸运动与膈的运动关系;发酵现象。共6 个演示实验。

G. 八年级上生物人教版实验

课堂教学是一种讲究效益的活动,它要求教师要高质量地传递各种信息,即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价值主导因素。那么八年级上生物人教版实验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生物人教版实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上生物人教版实验篇一
一、实验名称 观察蚯蚓(书上9页)

实验目的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

实验器材 活蚯蚓(自备)、粗纸、棉球、放大镜。

实验步骤 1、取一条活蚯蚓,观察它的体形,注意观察它身体是否分节。辨认蚯蚓的前端,数数从蚯蚓的前端到环节共有多少节。 2、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右到前触摸蚯蚓腹面,你有什么感觉?用放大镜观察,你会发现蚯蚓的大多数体节都有一圈或几圈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朝向身体的后方。 3、将蚯蚓放在粗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身体的粗细及长短的变化。 4、用手触摸蚯蚓的体表,看看是否有黏液。 应观察到的现象 蚯蚓的腹部有小突起(刚毛),在玻璃板上爬行慢,在纸板上爬行快。

实验结论 了解了蚯蚓的外部形态和运动。

二、实验名称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书上76页)

实验目的 认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

实验器材 酵母菌培养液,培养皿中培养好的青霉,吸管,镊子,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稀释的碘液,吸水纸。

实验步骤 1、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就能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这就是酵母菌。 2、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3、从培养皿中取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条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这就是青霉的直立菌丝,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的孢子。 4、用解剖针挑起少许长有孢子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观察菌丝有没有颜色,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没有扫帚状的结构,以及孢子的着生状态和颜色。 应观察到的现象 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实验结论 认识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

三、实验名称 制作孢子印(书上78页)

实验目的 1、了解真菌的生殖。 2、学会制作孢子印的方法。

实验器材 新鲜蘑菇,解剖刀,白纸,培养皿,放大镜。

实验步骤 1、选取一个较大的新鲜蘑菇,用解剖刀或解剖剪将菌盖从菌柄上取下来。 2、把菌褶那面朝下平放在白纸或玻璃板上,扣上培养皿或玻璃杯,以免散落的孢子印被风吹散。

3、第二天,拿开培养皿或玻璃杯和菌盖,就可以看到在白纸或玻璃板上留下与菌褶排列一致的放射状孢子印。 4、孢子印是由菌褶上散落下来的孢子组成的。用放大镜观察孢子的大小和颜色。 应观察到的现象 看到鱼菌褶排列一致的放射状孢子印。

实验结论 了解了真菌的生殖和制作孢子印的方法。
八年级上生物人教版实验篇二
四、实验名称 制作米酒(书上85页)

实验目的 了解制作米酒的方法及过程。

实验器材 酒曲一块,糯米1500克,凉开水一杯,清洁的容器,蒸锅,清洁的筷子,清洁的蒸布一块。

实验步骤 1、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把米淘洗干净。 2、在蒸锅的笼屉上放上蒸布,将糯米倒入,铺平,盖好锅盖。置于旺火上蒸熟。将蒸熟的米饭用凉开水冲淋一次。放置到用手触摸微热的时候,装入清洁的容器中。 3、将酒曲碾成粉末,洒在糯米饭上,

并迅速将酒曲与微热的糯米饭均匀地搅拌在一起,然后将糯米饭压实,中间挖一个凹坑,最后淋上一些凉开水。 4、把容器盖好,并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如用毛巾将容器包裹起来。

5、将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冬天可放在暖气旁,以提高温度。 应观察到的现象 糯米粒呈柔软状 实验结论 学会了制作米酒的方法。

五、实验名称 观察昆虫的生活史标本(书上14页)

实验目的 了解昆虫的生活史及发育阶段状况

实验器材 蝗虫生活史标本1盒,蜜蜂生活史标本1盒,竹节虫生活史标本1本,菜粉蝶生活史1本。

实验步骤 应观察到的现象 看到了昆虫的发育阶段状况。

实验结论 了解了昆虫的生活史和发育阶段状况

六、实验名称 观察鱼的吸水及排水过程(书上22页)

实验目的 了解鱼的呼吸过程,鱼的吸水机排水过程

实验器材 活鱼一条,盆1个,清水,滴管,滴瓶,红墨水。

实验步骤 1、取一条活鱼,放在装有清水的盆里,仔细观察它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的动作。 2、用吸管取一些红墨水,把墨水慢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墨汁的流动情况。 应观察到的现象 红墨水由鱼口吸进,从两鳃流出。

实验结论 了解了鱼的吸水及排水过程,认识了鱼的呼吸过程。

七、实验名称 观察家兔的骨骼结构(书上42页)

实验目的 了解哺乳动物的骨骼结构

实验器材 兔的骨骼标本1瓶

实验步骤 1、从上致下认真观察兔的骨骼结构,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应观察到的现象 看到了兔的骨骼结构。

实验结论 了解了家兔的骨骼结构。

八、实验名称 发酵现象(书上84页) 实验目的

认识发酵的原理

实验器材

白糖,酵母,矿泉水瓶1个,温开水,玻璃杯。

实验步骤

1、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白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

2、将这个杯子中的液体倒入透明的矿泉水瓶内再往瓶子里加一些温开水。

3、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窗

台上,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应观察到的现象 瓶中的液体有气泡冒出,气球被胀大。

实验结论 了解了发酵的原理。

猜你喜欢:

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本目录

2.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课本目录

3. 八年级上册生物书人教版

4.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书目录

6. 2017年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7.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阅读全文

与初中人教版生物实验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0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