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微生物的理化性质包括哪些

微生物的理化性质包括哪些

发布时间:2023-02-10 00:36:46

❶ 简述核酸的理化性质有哪些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为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核酸广泛存在于所有动植物细胞、微生物体内,生物体内的核酸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不同的核酸,其化学组成、核苷酸排列顺序等不同。根据化学组成不同,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简称RNA)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是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转运核糖核酸,简称tRNA,起着携带和转移活化氨基酸的作用;信使核糖核酸,简称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核糖体的核糖核酸,简称rRNA,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化学性质
①酸效应:在强酸和高温,核酸完全水解为碱基,核糖或脱氧核糖和磷酸。在浓度略稀的的无机酸中,最易水解的化学键被选择性的断裂,一般为连接嘌呤和核糖的糖苷键,从而产生脱嘌呤核酸。
②碱效应
1. DNA:当PH值超出生理范围(pH7~8)时,对DNA结构将产生更为微妙的影响。碱效应使碱基的互变异构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影响到特定碱基间的氢键作用,结果导致DNA双链的解离,称为DNA的变性
2.RNA:PH较高时,同样的变性发生在RNA的螺旋区域中,但通常被RNA的碱性水解所掩盖。这是因为RNA存在的2`-OH参与到对磷酸脂键中磷酸分子的分子内攻击,从而导致RNA的断裂。
③化学变性:一些化学物质能够使DNA/RNA在中性PH下变性。由堆积的疏水碱基形成的核酸二级结构在能量上的稳定性被削弱,则核酸变性。

物理性质
①黏性:DNA的高轴比等性质使得其水溶液具有高黏性,很长的DNA分子又易于被机械力或超声波损伤,同时黏度下降。
② 浮力密度:可根据DNA的密度对其进行纯化和分析。在高浓度分子质量的盐溶液(CsCl)中,DNA具有与溶液大致相同的密度,将溶液高速离心,则CsCl趋于沉降于底部,从而建立密度梯度,而DNA最终沉降于其浮力密度相应的位置,形成狭带,这种技术成为平衡密度梯度离心或等密度梯度离心。
③稳定性:核酸的结构相当稳定,其主要原因有1、碱基对间的氢键2、碱基的堆积作用3、环境中的阳离子。

光谱学性质
①减色性:dsDNA相对于ssDNA是减色的,而ssDNA相对于dsDNA是增色的。
② DNA纯度:A260/A280。

热力学性质
①热变性:dsDNA与RNA的热力学表现不同,随着温度的升高RNA中双链部分的碱基堆积会逐渐地减少,其吸光性值也逐渐地,不规则地增大。较短的碱基配对区域具有更高的热力学活性,因而与较长的区域相比变性快。而dsDNA热变性是一个协同过程。分子末端以及内部更为活跃的富含A-T的区域的变性将会使其赴京的螺旋变得不稳定,从而导致整个分子结构在解链温度下共同变性。
② 复性:DNA的热变性可通过冷却溶液的方法复原。不同核酸链之间的互补部分的复性称为杂交。

❷ 微生物理化鉴定技术分为哪些方面

微生物理化鉴定内容较广,大概有四十多个方面,其中最常用的有V-P实验,运动性实验,H202实验,明胶实验等,若需确定微生物的种类,需将理化鉴定做得较全,然后还需进行分子测序进一步确认。

❸ 微生物生长分哪些时期,每个时期有何特点

典型的微生物生长曲线包括四个时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1、迟缓期

该期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的分裂繁殖合成并积累充足的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迟缓期长短不一,按菌种本身的遗传特性、菌龄和菌量,以及营养物等不同而异,一般为1~ 4小时。

2、对数期

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代时(generation time,G,又称增代时间)最短;细胞进行平衡生长(balanced growth),菌体各部分的成分均匀;酶系活跃,代谢旺盛;细胞群体的形态与生理特性最一致;微生物细胞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最强。

3、稳定期

生长速率常数等于0,即新增细胞数和死亡细胞数几乎相等,二者处于动态平衡,活菌数保持相对稳定并达到最高水平,菌体产量也达到最高点;细菌分裂速度降低,代时逐渐延长,细胞代谢活力逐渐减退,开始出现形态和生理特征的改变;

细胞内开始积累贮藏物质,如肝糖粒、异染颗粒、脂肪粒等;多数芽孢细菌在此期形成芽孢;许多重要的发酵产物主要在此期间大量积累并达到最高峰。

4、衰亡期

细胞形态发生变化(表现为多形态,如膨大或不规则的退化形态),甚至畸形;细胞代谢活力明显降低,有的微生物因蛋白水解酶活力的增强导致菌体死亡并伴随着菌体自溶,释放代谢产物;有些革兰氏阳性菌染色反应反应变为阳性;

有的微生物在此期间进一步合成或释放对人体有益的抗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而芽孢杆菌在此期间释放芽孢。

(3)微生物的理化性质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1、迟缓期

在生产实践中,通常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接种量、在种子培养中加入某些营养成分、采用最适种龄(即处于对数期的菌种)的健壮菌种接种以及选用繁殖快的菌种等措施,以缩短迟缓期,加速菌种生长周期,提高利用率。

2、对数期

由于对数期的群体细胞具有生理特性比较一致、细胞各成分平衡增长和生长速率恒定等优点,故是代谢、生理研究的良好材料,也是作为菌种的最佳材料。另外,亦可用于微生物培养,发酵工程等生物工程

3、稳定期

稳定期产生的原因:营养素特别是生长限制因子的耗尽,营养物质的比例失调,例如C/N比值不合适等;酸、醇、毒素或过氧化氢等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氧化还原势等环境条件越来越不适应等。

4、衰亡期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外界环境对细菌细胞继续生长越来越不利,从而引起细胞内的分解代谢明显超过合成代谢,继而引起大量菌体死亡。

❹ 单糖、果糖和多糖的理化性质是什么

糖类(carbohydrate)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而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有机化合物,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糖类化合物包括单糖、单糖的聚合物及衍生物。葡萄糖是单糖。麦芽糖、蔗糖、乳糖是二糖。单糖是多羟醛或多羟酮及他们的环状半缩醛或衍生物,带有多个羟基的醛类或者酮类。多糖则是单糖缩合的多聚物。

(4)微生物的理化性质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某些多糖,如纤维素和几丁质,可构成植物或动物骨架。淀粉和糖原等多糖可作为生物体储存能量的物质。不均一多糖通过共价键与蛋白质构成蛋白聚糖发挥生物学功能,如作为机体润滑剂、识别外来组织的细胞、血型物质的基本成分等。

多糖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微生物的细胞壁中,是由醛基和酮基通过苷键连接的高分子聚合物,也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

❺ 微生物生长曲线4个时期

微生物生长曲线4个时期

微生物生长曲线4个时期,微生物是人们无法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的统称,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要想研究微生物,我们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乃至数万倍才行,下面具体看看微生物生长曲线4个时期。

微生物生长曲线4个时期1

典型的微生物生长曲线包括四个时期: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1、调整期

特点:生长速率常熟为零、菌体粗大、RNA含量增加、代谢活力强、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下降。

成因:微生物刚刚接种到培养基之上,其代谢系统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同时要合成酶、辅酶、其他代谢中间代谢产物等,所以此时期的细胞数目没有增加。

2、对数期

特点:生长速率zui快、代谢旺盛、酶系活跃、活细菌数和总细菌数大致接近、细胞的化学组成形态理化性质基本一致。

成因:经过调整期的准备,为此时期的微生物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同时外界环境也是*状态。

3、稳定期

特点:活细菌数保持相对稳定、总细菌数达到zui高水平、细胞代谢产物积累达到zui高峰、是生产的收获期、芽孢杆菌开始形成芽孢。

成因:营养的消耗使营养物比例失调、有害代谢产物积累、PH值EH值等理化条件不适宜。

4、衰亡期

特点:细菌死亡速度大于新生成的速度、整个群体出现负增长、细胞开始畸形、细胞死亡出现自溶现象。

成因:主要是外界环境对继续生长越来越不利、细胞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继而导致大量细菌死亡。

微生物生长曲线4个时期2

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1)个体形态 镜检细胞形状、大小、排列,革兰氏染色反应,运动性,鞭毛位置、数目,芽孢有无、形状和部位,荚膜,细胞内含物;放线菌和真菌的菌丝结构,孢子丝、孢子囊或孢子穗的形状和结构,孢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及表面特征等。

培养特征

1)在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的菌落(colony)和斜面上的菌苔(lawn)性状(形状、光泽、透明度、颜色、质地等);

2)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穿刺接种培养的生长情况;

3)在液体培养基中混浊程度,液面有无菌膜、菌环,管底有无絮状沉淀,培养液颜色等。

生理生化特征

(1)能量代谢 利用光能还是化学能;

(2)对氧气的要求 专性好氧、微需氧、兼性厌氧及专性厌氧等;

(2)营养和代谢特性 所需碳源、氮源的种类,有无特殊营养需要,存在的酶的种类等。

生态习性

生长温度,酸碱度,嗜盐性,致病性,寄生、共生关系等。

血清学反应

用已知菌种、型或菌株制成抗血清,然后根据它们与待鉴定微生物是否发生特异性的血清学反应,来确定未知菌种、型或菌株。

噬菌反应

菌体的寄生有专一性,在有敏感菌的平板上产生噬菌斑,斑的形状和大小可作为鉴定的依据;在液体培养中,噬菌体的侵染液由混浊变为澄清。噬菌体寄生的专业性有差别,寄生范围广的谓多价噬菌体,能侵染同一属的多种细菌;单价噬菌体只侵染同一种的细菌;极端专业化的.噬菌体甚至只对同一种菌的某一菌株有侵染力,故可寻找适当专化的噬菌体作为鉴定各种细菌的生物试剂。

细胞壁成分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含肽聚糖多,脂类少。革兰阴性细菌与之相反。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细胞壁含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2,6-氨基庚二酸,而含有阿拉伯糖是诺卡氏菌属(Nocardia)的特征。霉菌细胞壁则主要含几丁质。

微生物生长曲线4个时期3

微生物的分类

种类

——原核: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真核:真菌 、藻类、原生动物。

——非细胞类:病毒和亚病毒。

一般地,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细菌

(1)定义: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强的原核生物

(2)分布:温暖,潮湿和富含有机质的地方

(3)结构:主要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有球形,杆形,螺旋形

基本结构:细胞膜 细胞壁 细胞质 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4)繁殖: 主要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

(5)菌落: 单个细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当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便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落. 菌落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不同种类的细菌菌落的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都不同.

放线菌

(1)定义:一类主要成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2)分布:含水量较低,有机物较丰富的,呈微碱性的土壤中

(3)形态构造:主要由菌丝组成,包括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部分气生菌丝可以成熟分化为孢子丝,产生孢子)

(4)繁殖:通过形成无性孢子的形式进行无性繁殖

(5)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彩色干粉

病毒

(1) 定义: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

(2)结构:[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tyle=" white-space: pre-wrap; "]蛋白质衣壳以及核酸(核酸为DNA或RNA)[/font]

(3)大小:一般直径在100nm左右,最大的病毒直径为200nm的牛痘病毒,最小的病毒直径为28nm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4)增殖:病毒的生命活动中一个显着的特点为寄生性。病毒只能寄生在某种特定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并利用会宿主细胞内的环境及原料快速复制增值。在非寄生状态时呈结晶状,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以 噬菌体为例: 吸附→DNA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

❻ 含特定种类微生物就是一种吗

一、微生物的概念与分类

在自然界里,有许多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微小生物,这些微小生物总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的分类,目前公认的包括七大类。即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放线菌→螺旋体→真菌(酵母菌、霉菌)。排在前面的小而低等,排在后面的逐渐大而高等,本文内容只重点介绍三类。

二、微生物的特点

微生物除了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这一基本特征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特点也是与众多生物不同的。


(一)种类繁多

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是十分惊人的。一滴水,一颗土粒往往都是一个微生物“社会”。其中以土壤内的生存密度最大,1克较肥活的土壤常含有几亿到几十亿个微生物;贫瘠土壤每克也含有几百万到几千万个,一只肮脏的苍蝇,全身能携带5亿多个细菌。

三对足能粘附700万至1000万个细菌,可见微生物的密集度之大。微生物的各类也很可观,自然界已知的微生物就有10万种左右。

(二)分布广泛

微生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生物。在辽阔的自然界中,无论土壤、水域、空气以及动物、植物、人体内外都有大量微生物存在。有些微生物能够在异常的条件下生存,例如耐酸菌能在10%的硫酸溶液中生活,嗜热菌能在温度高达98℃以上的温泉中生活,有的甚至在高达200~300℃的深海火山口附近也能活动,嗜盐菌在含盐量高达23%~25%的死海里,甚至30%的摘录化钠溶液中和盐块上存活,显然这是一般生物所望尘莫及的。

(三)繁殖迅速

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也是同样惊人的,比高等动植物快得多,有些细菌,在适宜条件下每20分钟就可以繁殖一次,例如大肠杆菌,1个细菌经20分钟就分裂成2个,每小时可分裂3次,这样,1个细菌繁殖3代就产生8个细菌。即:

1小时 =8个

2小时 8×23=64个

3小时 64×23=512个

4小时 512×23=4096个

24小时 1×272=4.7*1021

照此速度繁殖下去,24小时就可繁殖72代,数量大约为4.7*1021个。所以细菌培养24小时就可以看见菌群。其增殖速率是相当惊人的。但因种种条件(营养物质)限制,这种繁殖速度是不能持久的。尽管如此,微生物这种快速繁殖能力应用到工业发酵上,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增殖,收或较多的产物,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三、常见的微生物

(一)细菌

细菌是能够独立地进行生长繁殖的单细胞生物,种类很多,大小不一,平均约1.0μm,用显微镜放大1000倍,也只有1.0mm大小,所以肉眼看不见。

细菌的形态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1.球菌

单独存在时呈球形,按其分裂的方式和分裂后的排列,可分为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等,菌体直径约0.5~1.0μm。

2.杆菌

菌体呈杆状或近似杆状。大小、长短、粗细很不一致,有的粗短近似球菌,称为球杆菌;有的杆菌一端膨大似棒状,称为棒状杆菌;有的排列成链状,称为链杆菌;有的生长成侧枝,称为分枝杆菌。大部分杆菌长约2.0~3.0μm,宽0.5~1.0μm,病原细菌中杆菌的种类最多。

3.弧菌和螺菌

菌体呈弯曲或螺旋状,只有一个弯曲,呈逗点状为弧菌,如霍乱弧菌;有数个弯曲较为坚韧的为螺菌,如鼠咬热螺菌。

(二)病毒

病毒是体积最小,结构最简单,没有细胞结构,而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系统和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的原始生物。病毒的形态多数呈球形,少数呈杆状或砖块状,细菌病毒(噬菌体)多数呈蝌蚪状,平均大小只有0.1μm,比细菌约小10倍,最小的病毒只有0.01μm,接近蛋白质分子。病毒大多能通过滤菌器,故俗称滤过性病毒。

(三)真菌

真菌是体积最大,结构比较复杂的微生物。真菌在自然界里广泛存在,如使衣物、食品发霉的霉菌,酿酒或发醇面粉的醇母菌都是真菌。病原真菌也较常见,如皮肤浅表的癣菌。真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60℃加热1小时即被杀死。真菌分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单细胞真菌通称为酵母菌。多细胞真菌通称为霉菌。

四、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有的细菌除具有上述基本结构外,尚有某些特殊结构,如荚膜、芽胞、鞭毛、菌毛等。

1.荚膜

有些细菌在一定的营养条件下,向细胞壁表面分泌一种粘液状物质,形成一层较厚的膜(约0.2μm)称为荚膜。荚膜中含有大量水分,荚膜对菌体有保护作用,可保护细菌抵抗干燥。细菌的荚膜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具有荚膜的细菌不易被白细胞所吞噬,故能在机体内生长繁殖,引起感染。

2.芽胞

某些细胞生长到一定时期或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对细菌生长不利时,菌体内的细胞浆发生脱水浓缩,逐渐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位于菌体中央或末端,称为芽胞,如下图所示,芽胞是细菌的休眠体,一个繁殖体只能形成一个芽胞。芽胞外部有数层厚而致密的膜,可抵御外界不良的环境,对于高温、干燥、光线、化学药品等有抵抗力比繁殖体为强,没有形成芽胞的细菌,在70℃以上就逐渐死亡,而芽胞却能抵抗100℃或更高一些的温度。因此,杀死芽胞要比杀死细菌的繁殖体困难得多,有的芽胞存活多年而不丧失其活力,当遇到合适条件又可生长繁殖,因此灭菌的效果应以杀死芽胞为标准。

五、细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产物

1.细菌的繁殖方式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简单无性二分裂法,即一个细菌分为二个,二个分为四个,如此继续下去。球菌由于沿着一个平面或几个平面,故呈链状、葡萄状、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等状态;杆菌一般沿横轴分裂。

大部分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如大肠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每20分钟就可繁殖一代,若保持此速度繁殖10小时后,一个细菌可以繁殖10亿个。细菌繁殖虽然如此迅速,但它是受各方面因素所制约,决不能无限制地繁殖下去。

2.生长繁殖的条件

1) 水

细菌的生长繁殖是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本身含有的许多酶系统,进行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分解转化成简单物质,然后加以吸收利用。水是细菌生活所不可缺水的物质。

2)碳和氮化合物、无机盐等

这些是细菌营养所必须的物质。

3)气体

氧、二氧化碳和氮与细菌的生长繁殖有密切的关系。有些细菌必须有充分的氧气供应才能生活,称为需氧菌,如结核杆菌;另一类则恰相反,要在缺氧的环境下才能生活,有氧存在反而对它们生长不利,称为厌氧菌,如破伤风杆菌;大多数但致病菌处于这两者之间,有氧无氧都生活的则称为兼性厌氧菌,如大肠杆菌。

(4)酸碱度

大多数病原菌生长最适宜的酸碱度为pH7.2~7.6。

(5)温度

根据细菌对温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嗜冷菌、嗜温菌及嗜热菌。一般病原菌的适宜温度基本与人类体温相同,因而实验室培养细菌均采用37℃。(霉菌25℃)

3.代谢产物

细菌在生长繁殖中,可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有的分泌到菌体外面,有的包含在菌内,有一些代谢产物对人体有益,如抗生素、维生素等;但有一些代谢产物对人体是有害的,如热原等,这些产物一旦进入机体可以致病或使体温升高。

六、外界环境中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1.温度和化学因素

温度和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影响极大,将在物理灭菌法和化学灭菌法中讲述。

2.pH值

p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中性繁殖最快。

3.湿度

温度可以促使细菌生长,特别对霉菌繁育更快。因此防止湿度过大对于避免染菌霉败有一定的作用。

水的活度对细菌生长的重要性,提高食品成分结合水分能力从而改变水活度。

4.渗透压

微生物的细胞具有半透膜的性质,可以透水,但对于其他物质的透过则有选择性,低渗药液可使细胞膜膨胀,但高透药液可使细胞内水分渗出而处于脱水状态。所以一般微生物在浓盐溶液或浓糖溶液中不易生长繁殖,就是由于细菌细胞内水分渗出而脱水的缘故。如蔗糖是微生物的良好营养;单糖浆含蔗糖85%,为其等渗浓度9.25%的9倍多,却能保持不长菌;若浓度不够,容易长菌败坏。

七、有关名词解释

灭菌 系指杀死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胞,使之完全无菌。

消毒 系指仅仅杀灭病原微生物,使之不成为传染源。

杀菌 系指使用化学药品或物理因素,对微生物在短时间内起杀灭的作用。

抑菌 即抑制微生物繁殖体的生长及其繁殖。

防腐 系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无菌 系指没有任何活的微生物存在。

八、物理灭菌法

(一)加热灭菌法

加热可破坏微生物中酶、蛋白质和核酸,导致微生物死亡。加热灭菌又分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的效果比干热灭菌好。主要是因湿热灭菌时,有水分存在,蛋白质容易变性。水分又易使微生物膜壁润湿,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

干热灭菌法 常用的有火焰灭菌法与干热空气灭菌法两种。

(二)紫外线灭菌法

是指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一般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波长是200~300nm,灭菌力最强的波长是253.7nm。紫外线作用于核酸蛋白促使其变性,同时空气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微量臭氧,从而起共同杀菌作用。紫外线进行直线传播,可被不同的表面反射,穿透力微弱,但较易穿透清洁空气及纯净的水。因此本法适用于照射物体表面之灭菌、无菌室的空气及水的灭菌;不适用于药液的灭菌、固体物质深部的灭菌;普通玻璃可吸收紫外线,因此装于玻璃容器中的药物不能用此法灭菌。紫外线对人体照射过久,会发生结膜炎,红斑及皮肤烧灼等现象,故一般在人入室前开启紫外线灯1~2小时,关闭后人才进入洁净室。如果必须在人进去后仍要开紫外线灭菌,则人的皮肤及眼睛应有有效的防护措施。一般在6~15m3的空间可装置30瓦紫外线灯一盏,离地面2.5~3m为宜。

用紫外线照射灭菌时要注意下列问题:

1、紫外线的杀菌力,随使用时间增加而减退,一般使用时间达到额定时间70%时应更换紫外线灯管,以保证杀菌效果。国产紫外线灯平均寿命一般为2000h。

2、紫外线的杀菌作用随菌种不同而不同,杀霉菌的照射量要比杀杆菌大40~50倍。

3、紫外线照射通常按相对湿度为60%的基础设计,室内湿度增加时,照射量应相应增加。

4、紫外线灭菌效果与照射的时间长短有关,这需要通过验证来确定照射时间。

5、紫外照射灯的安装形式及高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使用说明决定。

灭菌方法的验证采用生物指示剂挑战试验,生物指示剂多用枯草芽孢杆菌。

(三)微波灭菌法

微波是指频率在30~3000MHz之间的电磁波。水可强烈地吸收微波,使其极性分子转动,分子间的磨擦而生热,且升温迅速,靠热力而灭菌。在数十秒至几分钟之内可达100~150℃,并全部杀死液体中的微生物,适于水溶性注射液的灭菌。另外,固体药材饮片及固体制剂(丸剂、散剂、胶囊粉等)也含少量水分,微波能穿透到固体内部,由表至里被均匀加热,而起干燥、灭菌的作用。多用于口服液体制剂的灭菌,有望用于注射液的灭菌。但可能对某些药品的PH值、含量、颜色有影响。

(四)辐射灭菌法

辐射灭菌是应用γ射线、β射线杀灭细菌的方法,又称电离辐射,前者由钴-60或铯-137发出,穿透力强;后者由电子加速器产生,带电荷,穿透力弱,灭菌效果差。

九、化学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系指用化学药品来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同一种化学药品的低浓度时呈现抑菌作用,而在高浓度时则能起杀菌作用。其杀菌机理可能是:能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死亡,或与酶系统结合影响代谢,或改变膜壁通透性使微生物死亡等。常用的方法有消毒剂消毒法和化学气体灭菌法等。

(一)消毒剂消毒法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化学消毒剂大多仅能杀死微生物的繁殖体而不能杀死芽孢,能控制一定范围的无菌状态。可将消毒剂配成适宜浓度,采用喷淋、涂擦或浸泡等方法对物料、环境、器具等进行消毒。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0.1%~0.2%苯扎溴铵溶液、3%~5%的酚或煤酚皂溶液、75%乙醇等。常用于物体表面灭菌。但要注意其浓度不要过高,以防止化学腐蚀作用。洁净室的墙面、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仪器、操作台、车、桌、椅等表面以及人体双手(手套)在环境验证及日常生产时,应定期清洁并用消毒剂喷洒,无菌室用的消毒剂必须在层流工作台中,用0.22μm的滤膜过滤后方能使用。

(二)化学气体灭菌法

系指利用化学药品的气体或产生的蒸汽进行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1.环氧乙烷灭菌法

环氧乙烷灭菌法是利用环氧乙烷气体进行杀菌的方法。它是一种传统的灭菌方法,可应用于工衣灭菌、不耐加热灭菌的药品、医用器具、设施、设备等的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系统,主要有下列四项互相制约的重要因素影响灭菌效果:

1、温度;2、湿度;3、气体浓度;4、灭菌时间。

因为环氧乙烷是易燃易爆物质,明火可以引起燃烧,同时由于气体分解还可能引起爆炸,环氧乙烷灭菌中应十分注意安全问题。

2.甲醛等蒸汽熏蒸法

采用甲醛、丙二醇或过氧醋酸等化学品,通过加热产生蒸汽进行空气环境灭菌。

(1)、计算房间体积,按10g/m3的比例称出甲醛。

(2)、将甲醛倒入甲醛发生器或加热盘或烧杯中,并放好加湿用水,必要时还需加入高锰酸钾(2~3g/m3),然后加热(甲醛发生器用蒸汽加热,加热盘或烧杯用热水盛入其中加热)使其蒸发成气体。

(3)、灭菌流程:空调器停止运转→启动甲醛气体发生器或在加热盘中加热甲醛 →让甲醛气体扩散约30分钟→启动空调器让甲醛气体循环约30分钟→停止空调器,房间熏蒸消毒,时间不少于8小时→ 房间排气,用新鲜空气置换约2小时→ 恢复正常运行。

当相对湿度在65%以上,温度在24~40℃时,甲醛气体的消毒效果最好。

3、臭氧消毒法

臭氧(O3)的消毒原理是:臭氧在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不稳定,很快自行分解成氧(O2)和单个氧原子(O),后者具有很强的活性,对细菌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臭氧氧化分解了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酶,从而破坏其细胞膜,将其杀死。多余的氧原子则会自行重新结合成为普遍氧分子(O2),不存在任何有害残留物,故称为无污染消毒剂。它不但对种种细菌(包括肝炎病毒、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杂菌等)有极强的杀灭能力,而且对霉菌也很有效

❼ 微生物的特点有哪些

1、嗜盐性

海洋微生物最普遍的特点。真正的海洋微生物的生长必需海水。海水中富含各种无机盐类和微量元素。钠为海洋微生物生长与代谢所必需此外,钾、镁、钙、磷、硫或其他微量元素也是某些海洋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

2、嗜冷性

大约90%海洋环境的温度都在5℃以下,绝大多数海洋微生物的生长要求较低的温度,一般温度超过37℃就停止生长或死亡。那些能在 0℃生长或其最适生长温度低于20℃的微生物称为嗜冷微生物。

嗜冷菌主要分布于极地、深海或高纬度的海域中。其细胞膜构造具有适应低温的特点。那种严格依赖低温才能生存的嗜冷菌对热反应极为敏感,即使中温就足以阻碍其生长与代谢。

3、嗜压性

嗜压性是深海微生物独有的特性。来源于浅海的微生物一般只能忍耐较低的压力,而深海的嗜压细菌则具有在高压环境下生长的能力,能在高压环境中保持其酶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嗜压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必需借助高压培养器来维持特定的压力。

那种严格依赖高压而存活的深海嗜压细菌,由于研究手段的限制迄今尚难于获得纯培养菌株。根据自动接种培养装置在深海实地实验获得的微生物生理活动资料判断,在深海底部微生物分解各种有机物质的过程是相当缓慢的。



4、低营养性

海水中营养物质比较稀薄,部分海洋细菌要求在营养贫乏的培养基上生长。在一般营养较丰富的培养基上,有的细菌于第一次形成菌落后即迅速死亡,有的则根本不能形成菌落。

这类海洋细菌在形成菌落过程中因其自身代谢产物积聚过甚而中毒致死。这种现象说明常规的平板法并不是一种最理想的分离海洋微生物方法

5、多形性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形态时,有时在同一株细菌纯培养中可以同时观察到多种形态,如球形椭圆形、大小长短不一的杆状或各种不规则形态的细胞。这种多形现象在海洋革兰氏阴性杆菌中表现尤为普遍。这种特性看来是微生物长期适应复杂海洋环境的产物。

6、发光性

在海洋细菌中只有少数几个属表现发光特性。发光细菌通常可从海水或鱼产品上分离到。细菌发光现象对理化因子反应敏感,因此有人试图利用发光细菌为检验水域污染状况的指示菌。

❽ 土壤微生物属于土壤理化性质么

1、 土壤微生物组成: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天然“培养基”。土壤微生物是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等的总称,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个体微小,一般以微米或毫微米来计算,其种类和数量随成土环境及土壤深度的不同而变化。其中,以细菌最多,放线菌、真菌次之,藻类较少。据推算,每克土壤中有数千乃至数万种,约几亿至几十亿个微生物个体,其种类和数量随成土环境及其土层深度的不同而变化。一般来说,在每克耕作层土壤中,细菌数量约为10^8~10^9个,放线菌数量约为10^7~10^8个,真菌数量约为10^5~10^6个,藻类数量约为10^4~10^5个,它们都居住在土壤中。

❾ 土壤微生物的类型及作用特点有哪些

土壤微生物指的是其中的全部,不是专指在某些范围内的特殊微生物。但是在应用时,我们更着重于对作物生长发育更有益的一些种类。这是一个特殊的种群,它对作物来讲是影响其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
(一)细菌:细菌适于中性及微酸性的生存条件。一般在20-30℃时会大量繁殖。它通常分为两类,一类称自养细菌,它有同化二氧化碳的能力,所以这个种群的作用是直接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平衡土壤的酸碱度高低。另一类称异养细菌,这一类细菌通常都是以和作物共生的状态存在,对作物生长有直接促进作用,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等,具强大的固氮作用,产生明显的增产效果。
(2)放线菌、霉菌:在土壤中放线菌是以需氧性异养状态生活,它们的主要活动是分解土壤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类物质等,通过这些作用来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便于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土壤养分。在酸性的土壤中,以霉菌的活动为主,而在中性和微碱性的土壤中,则是以放线菌的活动为主。
2)放线菌、霉菌:在土壤中放线菌是以需氧性异养状态生活,它们的主要活动是分解土壤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类物质等,通过这些作用来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便于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土壤养分。在酸性的土壤中,以霉菌的活动为主,而在中性和微碱性的土壤中,则是以放线菌的活动为主。
(3)藻类:藻类为一类单细胞,通常为丝状的微生物。它与高等植物一样有叶绿素,可营碳素同化作用。它的主要作用,通常是可以起固定空气中氮素营养的作用,帮助植物多方式利用各种状态存在的氮素养分。与以上几种菌类不同的是,它更适于在碱性环境下发挥作用,一般说来,酸性的土壤中多以放线菌和霉菌起作用,碱性土壤中就主要靠这些藻类微生物来维持辅助作用了。

❿ 什么是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种植中的作用有哪些

干边界微生物供您分析,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都是包括微生物菌剂在内的微生物菌剂,它是只有微生物菌剂经过工业生产后的微生物繁殖,利用多孔材料作为吸附剂,经细菌发酵液加工而成的菌剂。该菌剂用于拌种或浸根,可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土壤肥力,预防土传疾病,维持根际微生物群平衡,降解有毒物质。适当使用农业微生物制剂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提高作物质量,减少数量,降低成本,修复土壤,保护生态环境。

抑制和杀死土传疾病,消除连作障碍。该产品能抑制因反复种植而加重的土壤传播疾病,溶解作物根际的有毒分泌物,所有病症和自毒,优化土壤环境,降解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帮助作物全方位生长。其主要目的是预防和控制作物病害,有效预防和抑制植物病害。本品喷洒在植物表面后,能迅速进入植物气孔,快速繁殖,与植物长期共存,有效抑制病原菌,显着提高作物抗病性,促进作物生长。农业中的微生物制剂可以说是土壤改良剂、作物养分。

微生物制剂是各种有益微生物的集合,有益微生物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吸收重金属等效应,降解农药残留对土壤的改良,也可以通过营养竞争,空间竞争和次生代谢物质分泌功能抑制植物病害、昆虫、杂草的发生,具有生物防治功能。改良土壤,提高养分利用率。微生物制剂中的大多数有益细菌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促进团聚体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一些有益细菌可以通过分泌活性物质激活土壤中的磷,也可以分解有机物产生腐殖酸来固定氮和钾,分泌铁载体来螯合土壤铁,从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阅读全文

与微生物的理化性质包括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0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