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DNA的双向复制
DNA双螺旋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一条是5′→3′方向,另一条是3′→5′方向。在复制起点处,两条链解开形成复制泡),DNA向两侧复制形成两个复制叉。随着DNA双螺旋的不断解旋,两条链变成单链形式,可以作为模板合成新的互补链。但是,生物细胞内所有的DNA聚合酶都只能催化5′→3′延伸。因此,以3′→5′的链为模板链时,DNA聚合酶可以沿5′→3′的方向合成互补的新链,这条链称为前导链。当以另一条链为模板时则不能连续合成新链,被称为滞后链。
这时,DNA聚合酶从复制叉的位置开始向远离复制叉的方向合成大约1~2
kb的新链片段,待复制叉向前移动相应的距离后,又重复这一过程,合成另一个类似大小的新链片段,这些片段被称为冈崎片段)。最后,由一种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负责把这些冈崎片段之间的RNA引物除去,并把缺口补平,使冈崎片段连成完整的DNA链。这种前导链的连续复制和滞后链的不连续复制在生物细胞中是普遍存在的,称为DNA合成的半不连续复制。
这个内容高中不要求掌握的,你想知道的话,大概了解就可以了,不用去研究这个问题的
——来自“生命科学”团队的高中一线教师,希望能帮到你
‘贰’ DNA复制两大特点
dna复制分子机制的基本特点是:
1.
复制是半保留的;
2.
复制起始于细菌或病毒的特定部位,真核生物有多个起始点;
3.
复制可以朝一个方向,也可以向两个方向进行,后者更为常见;
4.
复制时,dna的两条链都从5’端向3’端延伸;
5.
复制是半不连续的,前导链是连续合成的,后随链是不连续合成的,即先合成短的冈崎片段,再连接起来构成后随链;
6.
冈崎片段的合成起始于一小段rna引物,这一小段rna以后被酶切除,缺口由脱氧核苷酸补满后再与新生dna链连接在一起;
7.
复制有多种机制,即使在同一个细胞里,也可因环境-酶的丰富程度、温度、营养条件等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起始机制和链延长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