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提高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提高物理核心素养关键在于养成知识的生成过程。
第一: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实验的器材和实验报告。
第二:设置思考过程。怎么思考,如何生成。
第三:学习学科专业知识,生成有效思维。
第四: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生成。
以便生成学科核心素养。
B.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由“精英教育”改变为“大众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学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该阶段基础物理课程应该满足所有学生发展的需要,提升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同时,课程的设置应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而非学科体系自身的完备。
在教学中,教师要观注全体学生,而不能只盯着几位尖子生。无论上课提问、辅导,还是课外活动等教师都要关心弱势学生。耐心地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发展能力。同时,要优选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能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而不要顾及学科的自身体系是否完备。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课程设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学生学到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更要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可用什么物理知识来解释;同时会用物理知识指导生活、为社会生活服务。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物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是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物理的研究方法,掌握一定的实验技巧和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养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科学探究不是唯一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可根据具体内容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随着认识的深入,人类把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分成不同的学科。这种人为的划分具有更方便地描述事物不同类别性质的优点,但也丧失了对于自然界的整体把握。然而,近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本世纪以来的科学进步,逐步揭示了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的内在本质联系,发现了原来被分割开的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共性,以及各门学科共有的最基本、最本质的概念。在这种综合中,自然界的本质进一步得以显示。因此,为了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理想人才,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要让学生整体地了解科学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福音,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整体的社会功能及必要的社会控制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能以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将是事半功倍的。这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科学知识,也学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了科学能力,养成了正确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能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这将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C.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党的教育方针从宏观层面规定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于我国的人才培养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更有利于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二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各国都在思考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才能成功适应未来社会这一前瞻性战略问题,核心素养研究浪潮席卷全球。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也必须解决这一关键问题。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素质教育取得显着成效,但也存在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等具体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D. 如何在高中物理学科中落实核心素养
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
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
(4)如何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扩展阅读:
落实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规定:
1、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
2、要增强思想性,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充分体现民族特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要增强科学性,客观反映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确保课程内容严谨准确。要增强时代性,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根据社会发展新变化、科技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E.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在核心素养的有效的物理教学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深入思考、深层交流探讨中,顺利地把新知识与新方法纳入到自己原有的体系中。这就要求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从而保证课堂宽松且有序,让学生掌握新知识与新方法的同时,也学会尊重他人,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二、 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要有效地推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就要保证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性。有效,是指教学方式能有效地突破教材重难点,同时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实验探究教学为例。设计实验方案时,要鼓励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同时确保学生真实地思考、交流;实验时,要做到合理分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带着任务、伴着思考分工合作,有效实验;评估时,让学生真实地反馈实验现象与猜想或现实的差距,并让学生认真思考提出方案进行修正或改进实验等。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要确保全员全程真实地参与,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而不是教师提出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指导思想,切不可为教学形式而形式。
三、 渗透价值观的引领,培养必备的人格品质
价值观是人心灵的风向标。一个人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值得追求、坚守、效仿的,他必会误入歧途,人的素养就会有根本的缺陷。可见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物理教材中价值目标可以从两个方面挖掘。一是物理学史。如开普勒质疑与导师的角度误差,经过4年多刻苦的计算,发现了开普勒的三个定律,推动了对天体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开普勒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在不平坦的科学道路上执着追求真理的敬业精神,都是值得后人学习的。二是科学内容本身也有价值目标。如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而无法制造成功,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都渗透着深刻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物理学科中蕴含着具体丰富、不尽相同的价值内容及形态。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内隐的价值因素,在教学中渗透价值观的引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必备的品格。
F. 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当今社会,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途,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而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的任务,科学素养的培养依赖于基础教育特别是理科教育。李俊先生在《谈科学素质》一文中指出:“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科学素养的最核心部分,就是一个人对待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其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我们知道,《新课程标准》中制定了三维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对科学素质的理解而言,这三个维度的内容囊括了科学素养的基本内函,并且有所深化。所以初中物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谈谈科学素养培养的几点做法:一、重视基础知识传授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二、加强科学探究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重点。三、在科学、技术和社会(STS)教学和物理实践活动中渗透科学素养的培养。四、重视学生的信息能力是培养科学素养的有力措施。总之,根据科学素养的经常修习性和平素豢养性可知,科学素养的培养涉及到多种因素,尤其是物理教师更应树立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的教育观念,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学的灵魂和核心的工作思路,注重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注意方法上的灵活性、形式上的多样性,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