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生物考研都有哪些方向
下面是院校的排名情况 你可以具体了解一下
据教育部2010年权威统计,按就业率排名:
1、中科院生物研究所
2、北京大学
3、清华大学 文华大学(2008年新成立)
4、武大
5、浙江大学
6、复旦大学
7、中国农业大学
8、四川大学
9、厦门大学
10、中山大学
注:文华大学前身为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分校,因2010做出特殊贡献奖,教育部特批10名中科院院士前往学习。
第一水平:中国微生物所(即中科院微生物所):微生物方面水平相当高。
武汉病毒所(也是中科院的):病毒方面的老一。
武汉大学:微生物方面在大学中绝对是一流。
江南大学:微生物的发酵方向无人能敌。
山东大学:微生物发酵及理论方面也是相当牛的。
华中农大、南京农大、中国农大农业院校的三巨头,微生物都有不错。
中山大学:微生物生物防治方面很好,有国家生防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放线菌方面研究很领先,有国家放线菌研究重点实验室。
第二水平:复旦大学 南开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也有微生物方向的研究,但与上面的比可能略有差距。
第三水平:西北农大,福建农大,天津轻院等等与河南农业大学水平相当者。另外:象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较多实力强的综合性大学这几年在生物技术方面发展很快,在一些研究方向也是一流的,可能超过我前面提到的学校。
2. 人类微生物计划到底是什么
2007年底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IHMC成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身体内的这些“旅客”。该研究在了解人类健康与疾病方面的贡献将与人类基因组项目等同。
生物通报道,2007年底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IHMC成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身体内的这些“旅客”。该研究在了解人类健康与疾病方面的贡献将与人类基因组项目等同。
据悉,2009年NIH将追加3亿资金投入Human Microbiome Project的研究当中,2年前,这一项目的资金预算为11.5亿美金,今年,NIH追加资金,将总额上升至14亿美金。
多投入的资金将用于扩展Human Microbiome Project用于资助更多的测序研究中心和疾病研究中心。
将来,人类微生物组项目与人类基因组项目相互结合,将为了解“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与全世界其他组织已经对该项目进行了资助,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共生菌群。目前研究涵盖的5个菌群是位于消化道、女性生殖道、口腔、鼻咽部和皮肤的菌群。
2008年,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欧盟委员会,以及中国、日本等9个国家的科学家出席成立大会并交流了各自的计划和进展。
(生物通 小茜)
关于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类微生物组项目设定了如下目标:确定是否所有的个体都有某种核心人类微生物组;了解人类微生物组的改变是否会导致人体健康状况的改变;开发新的科技和生物信息工具以完成上述目标;关注由该项目引起的伦理、法律和社会影响。
目前,这一令人兴奋的领域为什么重要和如何显示其重要性,对此我们的了解还相对有限。但从艰难梭菌结肠炎和阴道念珠菌病这两种病上,我们可以得出简单但重要的认识,即微生物组可以起到屏障作用来保护黏膜。每个临床医师都知道,当我们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时,菌群之间的平衡会发生改变,其中的少数菌群可以过度繁殖,占领解剖空间,产生症状性疾病。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改变的环境通常是暂时的、是可治愈的。
但去年出版的一个研究指出,存在一种长期的、甚至可能是终生的微生物组改变。该研究显示,在哺乳动物结肠炎模型中,当有不同株脆弱类杆菌存在时,有潜在致病性的肝螺杆菌发生了改变。脆弱类杆菌细胞表面的一种细菌多糖,调控了针对肝螺杆菌的炎性反应。
本研究将对一个概念进行验证,即分阶段地暴露于微生物时,是否存在可导致结肠炎性反应的转换开关。可以想象,在众位读者的职业生涯中,我们可能通过生物工程学的办法改变胃肠道微生物组,来诱导结肠息肉发生退行性改变,或治疗炎性肠疾病。
其他与微生物组研究相关的临床领域可能包括:
–常规地调控人类黏膜微生物组,以改善防御屏障。
–通过改变微生物群落,优化人类免疫应答。
–利用微生物作为人类细胞通道的开关。
–通过微生物信号传导方法,实现人类基因调控。
–发现新的微生物。
至于发现新的微生物,因为此前可能有些微生物仅仅是因为不能用目前的手段培养而不为人所知,人类微生物组项目承诺有很大的机会发现并最终了解所有人类共生菌群。
微生物组研究本身及其与人类基因组的互动,一定会为理解人类健康与疾病揭示更多的秘密。
3. 微生物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有哪些
微生物工程又叫发酵工程。对微生物进行生物工程改造,包括基因工程技术、转基因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等,以及工业化应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工程等。发酵是微生物特有的作用,在几千年前就被人类认识了,并且用来制造酒、面包、酱、醋等。微生物工程,是大规模发酵生产工艺的总称,就是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来生产有用物质,或者把微生物直接应用于生物反应器的技术。它是在发酵工艺基础上吸收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以及其他技术的成果而形成的。
发酵工程跟化学工业、医药、食品、能源、环境保护和农牧业等许多领域关系密切,对它的开发有很大的经济效益。DNA重组技术和生物反应器?装有固定化酶的容器,能进行生物 化学合成,是生物工程中的两大支柱。从工业规模生产这一点看,生物反应器尤其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微生物发酵,才能形成新的产业。
4. 不烧钱,微生物组研究可以怎么搞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微生物组计划”,是奥巴马政府继脑计划、精确医学、抗癌“登月”之后推出的又一重大国家科研计划,其战略性不言而喻。黄力认为,通过实施“国家微生物组计划”,美国将整合国内各方面资源,建立分工合作机制,尽快取得突破,进一步确立其在此领域内的优势,此举也将使其在未来的全球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应该建立高层次协调机制,统筹规划,适时启动我国的微生物组计划,组织和动员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组织等有关的各个方面,开展有效合作,争取在此领域中获得优势地位,为平等参与国际合作,进而最大程度受益做好准备。
在陈国强看来,国家近年来一直给予微生物研究大力支持,每个五年计划都有很多相关项目,这也使得中国在微生物组研究领域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如果能统筹制定国家层面的相关计划,一定会有整体提升。朱宝利认为,就目前微生物组的研究,美国做得最好、最多,欧洲次之,中国紧随其后,比日本、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做得要好。他认为中国如果要保持并进一步提升自己在此领域中的位置,就要有自己的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至于其应该包含的内容,朱宝利结合研究现状,一口气罗列了10项:一是加快研究中国人体微生物组与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二是研究微生物通过免疫系统影响人身体的机理;三是微生物对药物的影响;四是研发研究的工具和技术、计算的工具和技术;五是研究益生菌和益生源调节身体上微生物组的机制;六是研究植物方面的微生物,特别是经济作物的内生菌、根际微生物、土壤微生物,对农作物的产量、生长、抗病的影响……他特别强调要加大主流媒体关于微生物的科普力度,让人们认识到微生物对人体的价值,同时要防止误导和欺骗公众。
创新机制整合资源
“国家微生物组计划”的成功实施依赖于微生物组研究资源的整合、方法的规范和数据共享。黄力认为,就数据共享而言,在国内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一方在基因测序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他们没有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之前,他们为什么要把测得的数据与别人共享呢?他们将得到怎样的利益补偿才合理呢?这就要求我们把游戏规则先制订好,并且按照规则来办。在黄力看来,这一点是制定执行中国版国家微生物组计划时可能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当然,我们也有很多有利因素,比如我国有人数众多、实力不断壮大的微生物研究队伍,在微生物资源搜集、研究领域有国际竞争优势,在包括大规模dna测序等微生物研究相关技术能力方面也达到了国际水平,因此,我国已经做好了开展微生物研究的准备。
黄力提醒说,国家微生物组计划的运行实施要坚持科学问题导向或重大需求导向,国家微生物组计划本身不是目的,更多的是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手段,运行实施过程中要回答明确的科学问题或实际应用问题,不能将微生物研究简单理解为基因组测序。比如,进行人体微生组研究的个人和团队,其研究要瞄准某种疾病;而做环境微生物组研究的,要致力于解决环境问题。既往的微生物组学研究较多涉及相关性分析,而未来应该是假说驱动的研究。“参与中国微生物组计划的人或团队都应该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为满足某种现实需求而来。”黄力表示。
黄力强调,国家微生物组计划的实施要特别注重学科交叉,注意各方面能力建设。学微生物或者从事微生物的人是计划的重要参与者,但远远不是全部。如果我们研究美国的“国家微生组计划”,就会发现,强调多学科交叉,其参与者非常广泛,并且都有自己的能力特长,如测序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设备研制能力,而从中最先直接受益的也不一定就是微生物学家。
积极推进交流合作
谈到对微生物组研究的政策建议,朱宝利表示,他希望科学院系统能够与医院临床建立一个有效合作机制:一方面,微生物研究者与医院临床医务人员紧密合作,让科研人员及时了解临床需求;另一方面,有丰富临床经历的医生,也能有机会参与科研,提供实践视角。而要做到这些,必须得到双方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此外,他还建议加大微生物人才培养力度,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够给包括微生物组学在内的相关学科增设专业,增加招生名额。
微生物研究的推进离不开国际交流与合作,实际上,我国微生物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当在华教会医院把19世纪末欧洲的细菌培养技术和简单的免疫学试验方法不断引入应用时,微生物学就开始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经过短短几十年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以“衣原体之父”汤飞凡为代表的科学家把中国在该领域的某些方面推进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
当今时代,在世界科技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微生物组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计划和项目更加丰富多元。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国际科学界开展了至少8项人体微生物组计划,包括美国人类微生物组项目、加拿大微生物组研究项目以及日本人体元基因组项目。中国科学家近年来也积极参与或
5.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研究计划
2007年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将投入1亿1500万美元正式启动酝酿了两年之久的“人类微生物组计划”。 由美国主导的,有多个欧盟国家及日本和中国等十几个国家参加的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将使用新一代DNA测序仪进行人类微生物组DNA的测序工作,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的一项规模更大的DNA测序计划,目标是通过绘制人体不同器官中微生物元基因组图谱,解析微生物菌群结构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中国做为此项计划的参与者一直积极推动此项计划的初期研究工作,其中包括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主导的,2007年初启动的中国—法国人体肠道元基因组科研合作计划。参与这项研究工作的主要单位有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和浙江大学。人体微生物组的研究工作在中国还处在起步阶段。
2008年4月11日,欧盟宣布启动人类元基因组第七框架项目,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以其规模名列国际前茅的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作为唯一的非欧盟国家的科研单位,参加到肠道元基因组欧盟第七框架项目中,承担重要的测序任务。
日本也启动了人类元基因组研究计划。2009年,英、美、法、中等国科学家在德国海德堡成立国际人类微生物组研究联盟(IHMC),旨在对国际人类微生物组研究进行全面的协调。 2010年5月21日的《科学》杂志报道,为了进一步了解人类与在人类的身体上或身体内生活的多种细菌之间的关系,美国的国立卫生院正在对所有这些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 他们研发了对在其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大规模基因组测序的标准化方法,他们的目标之一是为至少900种将人体称为住所的细菌制作出参照基因组序列。 现在,由Karen Nelson领导的Human Microbiome Jumpstart Reference Strains Consortium已经公布了他们对头178个与人类宿主有关的细菌基因组序列的最初的分析。 到目前为止,这些结果给未来的分析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线,尽管这些研究人员说,他们只是刚刚触及了人类“微生物组”的表面而已。
这些研究人员将与其他人共享他们的数据,这样,其他的遗传学家如果试图从自然环境中对大量的微生物基因组做直接采样的话,他们可以参考这些数据。 这一对人体上的微生物的更好的理解会在将来对了解某些人类的疾病提供线索。 在日益激烈的人类微生物组研究领域,中国科学家起步还是比较早的,已经取得一些重要进展。
例如中英两国科学家联合攻关近3年,实现了通过测定宿主代谢组学特征变化来评价和鉴定肠道重要功能菌,这是一种在人体水平定量测定和监控人体健康状况的新的系统生物学方法,对研究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具有普遍意义。该研究结果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后,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自然评论—微生物学》在2007年4月号中以“研究亮点”的形式,专门评介了该项工作。
中国科学家近年来积极参与国际人类微生物组的各种合作计划。2006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访华期间,科技部与法国国家研究署签署了《中法肠道元基因组研究联合声明》;之后上海交大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营养所和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所等单位,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上海市的支持下,与法国农科院联合启动了“中法肠道元基因组合作项目”,现已完成500对肥胖与健康病例对照人群的样品采集和体检,正在进行代谢组学和元基因组学分析,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人类微生物组人群试验。通过这一研究,有望发现一些与中国人代谢综合征不同发展阶段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对于通过早期诊断和积极的营养干预来遏制中国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快速上升的势头有着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开展人类元基因组研究有一个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那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医中药。改变一个人的基因是困难的,而改变生活在人体内的微生物组成是相对容易的,肠道菌群因而是理想的药物靶点。中国的传统医学有许多药物、疗法都很可能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代谢来发挥作用的,中医药在人类微生物组研究中无疑将会扮演重要角色。
预防为主是解决国民健康问题的基本国策。中医治未病的核心是通过对人体各种证候的观测和分析,对人进行体质分型,然后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采取各种保健措施来实现对疾病的早期预防。
中医认为,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禀赋共同作用形成的。现在看来,先天遗传的主要是人的基因组,而出生以后进入人体并对人体代谢产生重要影响的微生物组,作为人体的第二基因组,是后天禀赋的重要承载者。对不同体质的人群进行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测定,有可能对中医体质分型作出新的阐释和发展。在早期发病阶段,通过发现微生物组的变化来预测和预警疾病,并通过纠正菌群的失衡加以干预,成本低且效果明显,这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