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有哪些
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主要是指生物实验室的防护措施。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而进行分级,一共分为四级。
一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健康成人、动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这类的实验室可以处理较多种类的普通病原体,例如犬传染性肝炎、 非感染性的埃西里氏大肠杆菌,以及对于非传染性的病菌与组织进行培养。 在这个水平中需要的防范问题的生物危害性的措施是微乎其微的,手套和一些面部防护。在一般情况下,被污染的材料都留在开放(但分别注明)废弃物容器。实验后洗净程序与我们在许多方面对现代日常生活对于微生物的预防措施皆相同。实验室环境中使用的所有细胞和/或细菌所使用的所有材料都必须经过高压釜的灭菌消毒处理。实验室人员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程序中必须经由普通微生物学或相关科学训练的科学家监督且必须事先训练之。
二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这类实验室较能处理较多种的病菌,且该病菌仅造成轻微的疾病给人类,或者是难以在实验室环境中的气溶胶中生存。适合它的病原体包括各种细菌和病毒但仅造成轻微的疾病给人类,或者是难以于实验室环境中的气溶胶存活,如艰难梭菌、大部分的衣原体门、A;B与C型肝炎、 A型流感、莱姆病、沙门氏菌、腮腺炎病毒, 痳疹病毒、艾滋病毒,羊搔痒症, 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与VRSA。实验人员与处理病原体人员需为特定培训和高级培训的科学家;实验时限制特定人士的出入;采取极端的防治污染物品预防措施; 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遏制设备进行可以创建;在可能造成传染性气融胶或喷雾被制造时必须在二级生物安全柜进行。
三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主要通过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预防治疗措施。该级别适用于临床、诊断、教学、科研、或生产药物设施,这类实验室专门处理本地或外来的病原体且这些病原体可能会借由吸入而导致严重的或潜在的致命疾病。这些病原体包括各种细菌,寄生虫和病毒可能导致人类严重的致命性疾病,但已经有治疗法包含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利什曼原虫、鹦鹉热衣原体, 西尼罗河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 东部马脑炎病毒, SARS冠状病毒、伤寒杆菌、贝纳氏立克次体、裂谷热病毒、立克次氏体与黄热病毒。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对于致病性和潜在的致命或致病性病原体的具体培训,且必须被对于此方面有经验之适任科学家之监督。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过程是在生物安全柜,专门设计的通风柜,或备有其他物理抑制装置/穿着适当的个人防护衣物和设备的人员进行。该实验室具有特殊的工程和设计特点。
四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的、危险的致病因子。没有预防治疗措施。此级别需要处理危险且未知的病原体且该病原体可能造成经由气溶胶传播之病原体或造成高度个人风险,且该病原体至今仍无任何已知的疫苗或治疗法,如阿根廷出血热与刚果出血热、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拉萨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天花,以及其他各种出血性疾病。当处理这类生物危害病原体时必须且具强制性地使用独立供氧的正压防护衣。生物实验室的四个出入口将配置多个淋浴设备、真空室与紫外线光室,及其他旨在摧毁所有的生物危害的痕迹安全防范措施。多个气密锁将被广泛应用并被电子保护以防止在同一时间打开两个门。所有的空气和水的服务,将和来自生物安全实验室将进行类似的消毒程序,以消除意外释放的可能性。 当一个病原体被怀疑或可能有抗药性时都必须在BSL-4实验室进行处理,直到有足够的数据得到确认必须在此规格实验室持续工作,或移交至一个较低水平的实验室。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对于他们在处理极其危险的传染性有具体和深入的培训并且理解的标准和特殊的措施、抑制配备与设计特色。他们将会受到受过训练与实地处理这些病原体的合格科学家的监督且实验室的出入受到实验室主管的严格控制。实验室必须建立防止污染的协议,经常使用负加压设备并准备或采用一个特定设备操作手册,如此一来即使实验室受到损害,会严重抑制透过气溶胶传播之病原体的爆发,而工作领域内的所有活动只限于III级生物安全柜,或II级生物安全柜一且只有配有生命支持系统与正压通风的人才能使用。
② 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分四级,哪级生物安全防护要求最高
生物实验室采用相应等级防护措施能有效的避免微生物和医学、生物实验室中有害的或有潜在危害的生物因子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危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级防护
在操作危险微生物的场所,把危险微生物隔离在一定空间内的措施,也就是危险微生物和操作者之间的隔离,以防止操作人员被感染为目的,属于初级防护,也称为一级防护。其主要包括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
一级防护措施中的个人防护用品主要包括:医用口罩、D级防化服、防护眼镜、防化手套等等。
二级防护
二级隔离为物理防护的第二道防线,是一级屏障的外围设施,就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外部环境的隔离,以防止实验室外的人员被感染为目的。二级屏障能够在一级屏障失效或其外部发生意外时,使其他的实验室及周围人群不致暴露于释放的实验材料之中而受到保护。
实验中保护工作人员是重要的,但防止传染因子偶然地扩散到室外而造成环境污染和社会危害更为重要。二级防护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包括实验室的建筑、结构和装修、电气和自控、通风和净化、给水排水与气体供应、消防、消毒和灭菌等。 http://www.dehsm.com/article-676.html
二级防护措施中的个人防护用品主要包括:专业防毒面具、C级防化服及更高防护等级防化服、防护眼镜、防化手套等等。防毒面具尽量选择过滤是防毒面具就可以,而且防毒面具价格一般在200元左右。
③ 我想知道生物安全实验室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是按什么来区分的,实验室该如何成为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
世界通用生物安全水平标准是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建立的。根据操作不同危险度等级微生物所需的实验室设计特点、建筑构造、防护设施、仪器、操作以及操作程序,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水平可以分为基础实验室-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基础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水平、防护实验室-三级生物安全水平和最高防护实验室-四级生物安全水平。
1、一级实验室
进行试验研究用的物质都是已知的所有特性都已清楚并且已证明不会导致疾病的多种微生物物质。研究通过日常的程序在公开的实验台面上进行。不需要有特殊需求的安全保护措施。操作人员只需经过基本的实验室实验程序培训并且通常由科研人员指导,在这样的环境下并不需要生物安全柜的存在。
2、二级实验室
进行试验研究用的物质是一些已知的中等程度危险性的并且与人类某些常见疾病相关的物质。操作者必须经过相关研究的操作培训并且由专业科研人员指导。对于易于污染的物质或者可能产生污染的情况进行预先的处理准备。一些可能涉及或者产生有害生物物质的操作过程都应该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在这些条件下最好使用二级的生物安全柜。
3、三级实验室
进行试验研究的物质一般都是本土或者外来的有通过呼吸传染使人们致病或者有生命危险可能的物质。我们需要保护一切在周围环境中等操作者免于暴露于这些有潜在危险的物质中。通常使用二级或者三级的生物安全柜是必需的。
4、四级实验室
进行试验研究的物质是一些极高危险性并且可以致命的有毒物质,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并且现今并没有有效的疫苗或者治疗方法来处理。操作者必须经过熟练的关于进行这种极高危险性物质研究的培训,并且应该很熟悉一些相关操作,保护设施,实验室设计等等方面对于这些极高危险性物质的预防。同时也必须由在此研究领域非常有经验的科研人员进行指导,严禁独自在4级实验室工作。
对于实验室的进出应当严格的进行控制,实验室一定要单独的建造或者建造在一栋大楼中于其他任何地方都分离开的独立房间内,并且要求有详细的关于研究的操作手册进行参考。在这样的实验研究中三级的生物安全柜是必需的。
2018年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举行了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证书授予仪式,标志着我国唯一的大动物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开始投入运行。
这是我国第一个完全自主设计、建设和管理运行的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其建成运行,使我国具备开展所有已知重要传染病病原动物试验的能力,是我国生物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重要成就,将显着提高我国烈性传染病的防控和研究能力,确立我国在生物安全领域的重要国际地位。
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是目前全球已建成的4个大动物生物安全四级设施之一。该实验室2004年立项,2012年完成施工设计并开工建设,2015年12月建成并通过工程验收,2018年7月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该实验室可开展包括马、牛、羊、猪、禽类及鼠、猴等常规实验动物在内的所有动物感染试验。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④ 二级防护装备包括哪些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标准预防。所谓标准预防,指的就是在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以及不完整的皮肤和黏膜等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下,采取的措施,其中包括手卫生、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以及注意日常的呼吸卫生和咳嗽礼仪等。一二三级防护都是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采取的相关措施的保护。
三级防护标准的适用范围是与传染病人群密切接触、负责标本采集、处理病患血液或分泌物的医护工作人员,除了按二级的防护要求之外,还需要加强防护,可将护目镜、防护口罩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