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鼓励药企,才能解决医药难的问题
中国创新药已进入全球第二梯队前列对于上述创新问题,李燕建议一方面,政府长期持续投入科研经费,加大基础研究在研发总投入的比例。探索设立国家转化科学促进中心,搭建基础医学到临床研究的转化桥梁。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走在全球前列、处于全球技术前沿的全新靶点和产品的开发,推动新一代抗体组合技术、创新双靶点抗体技术、溶瘤病毒、高浓度生物制品皮下给药技术、口服生物制剂等发展。尤其对进入临床阶段的在研产品,从国家角度给予政策、资金等大力支持。
李燕认为,药品审批对于医药创新也十分关键,早一天上市就早一天得到大量投入的回报,但有时也会成为“瓶颈”。相较于国际先进,以及进口药与国产创新药的审评时长,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李燕建议,持续进行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提升审评审批的质量和效率,减少行政审批,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将更多责任赋予企业、机构和市场。
② 2022年国产新药市场竞争格局怎么分析
国内医药行业随着医药政策的改革,鼓励创新药研发并缩短其上市周期,药企也慢慢改革投向创新药,2022年国内创新药市场逐渐扩张,充满着机遇与挑战。
回顾2016年至2021年期间,我国已上市国产新药(按活性成分的化学药和生物药)共89种,国内Ⅰ类新药申请受理数量持续增长,受理数量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 40% ,各大药企在创新药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么2022年国内新药竞争格局会是什么样的?
对于2022年国产新药竞争格局可以从新药市场、政策为导向进行分析。
一、国内新药竞争格局分析
1.国内新药受理情况逐年提高
国内1类新药受理数量逐年提高其中,2020年申请受理数枝兄稿量相较以往增幅最大(增长 83%),反映出 CDE 效率和市场活跃度的大幅提升;2021 年Ⅰ类新药申请受理数量保持增长,申请受理数量同比 2020 年增长 68%,合计达到 1379 件尘此,国内创新药事业不断突破瓶颈,国内从仿制药大国逐渐转为创新药强国。
图片来源:药融云中国1类新药靶点白皮
二、国内医药政策分析
1.国内医药市场以政策为主导
我国的相关政策与制度一直左右着医药市场,这些已达成业内共识,医药市场的发展是由药品生产、药品流通与药品使用等组成,政策推动国内医药市场的改革与创新。
(1)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及创新药优先审批,鼓励创新药研发并缩短其上市周期,通过医保目录纳入更多的创新药物使得符合民众需要的创新药能快速进入市场并回笼猛孝资金。
(2)国家提倡《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提出,我国肿瘤药创新研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于药物安全性、治疗体验和生存质量有了更高的期望,今后的创新药对于Me too/Meo better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的源头创新或者治疗效果更佳的药物才能获得市场的青睐,配合现在的医改,只有做到真的Me better而非Me worse才会推开市场乃至进入国家医保。
根据医药政策和国内新药市场结合分析,2022年新药竞争格局会以下几个方面为主:
1、差异化创新药,避免同质化竞争严重;利用“中国新”靶点结合政策以及企业(研发技术、研发方向等)做差异化创新药。
2、根据政策以保民生、增加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创新药。
3、满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比如肿瘤、神经领域等都是未满足临床需求,这也是这些药物扎堆的原因,医药市场也是需要满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药物。
4、针对热门领域、热门靶点类创新药;热门领域以及热门靶点一直是医药行业扎堆的地方,同质化竞争严重。
热门靶点:目前可以开发的方向有单克隆抗体、ADC、双克隆抗体(主要和PD-1联合用药)以及CAR-T,热门靶点无论上述哪个方向,只要国际有相关的产品进入临床,我国的企业也有同类的产品在研,生物制剂也实现了快速的Fast-follow。
热门领域:在热门领域中选择新靶点,实现新突破。
5、真正的Me better药物,真正的源头创新或者治疗效果更加的药物。
6、“中国新”靶点,研究价值更大,后续可在药融云数据库中,查询针对这些靶点开发的药物主要的疾病领域,通过流行病学数据以及与公司自身的战略的适配性,来选择靶点进行深一步研究。
医药行业不等同于其它行业,试错的成本极其高昂,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需要大量的时间、资金成本,稍有不慎,会损失上千万或上亿的资金投入,但在药物研发之立项环节,可利用药企优势结合药融云数据库,选择最优的赛道和策略,节省时间和金钱的投入。
③ 关于生物制剂恩利的使用经验
你都用过什么药呢?光吃止疼药肯定是治标不治本的。其实说实话,当前的治疗手段主要目的还是在于控制炎症、缓解症状,保持关节功能、防止畸形病变,修复受损关节进而减轻疼痛。对于上述这几点,你说的那个生物制剂恩利(依那西普),相对于目前市面上的药物来说,可以算是一种比较领先的治疗药物了。而且,相对来说,生物制剂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副作用,可以帮助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强直患者达到更满意的治疗效果,它在国外的适应症还更广泛一些。
至于你说到的用药经验,建议你如果英文好的话,可以去英文的论坛或网站上看看,这个药在国外上市比较早,经验啊案例什么的在外国网站上会更充分一些。或者找家人朋友什么的帮忙找找,再给你讲讲吧。个人观点:像你这种发病时间不长的,还是要早点采取对症的治疗方法,别等到关节损伤的程度很深了才去认真治疗,自己多受罪不说,关节组织什么的都坏了,那就回不去了。
④ 治疗银屑病的“终极武器”——生物制剂
常常听患者问道:“医生,银屑病怎么这么难治,用过不少药物和理疗,皮损是好转了,但没多久又反复,现在有什么新药吗”。
答案是:“有的,有新的系统药物如生物制剂,也有新的外用药物”,但如何去选择治疗,如何联合治疗达到最佳疗效,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方案。
银屑病传统的治疗包括外用药物、光疗、系统药物等, 外用药物目前常用的包括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维生素D3衍生物等,系统药物包括维甲酸类、甲氨蝶呤、环孢素等药物。
传统治疗存在起效较慢、易复发、不良反应较多、依从性差等缺点,近些年,生物治疗已经成为银屑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在治疗重症、难治以及特殊类型银屑病方面发挥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我国目前批准上市并已经在临床用于银屑病治疗的生物制剂,包括:
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依那西普、英夫利西单抗、 阿达木单抗;
2、白细胞介素 12/23(IL-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
3、白细胞介素23(IL-23)抑制剂:古塞奇尤单抗;
4、白细胞介素17A(IL-17A)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
生物制剂在我国批准的适应证大多为 成年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或对环孢素、甲氨蝶呤或PUVA等其他系统治疗疗效不满意、有禁忌或无法耐受的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因此国内使用生物制剂的大多为斑块型银屑病患者;
虽然不同生物制剂的疗效不一,但总体治疗后的应答率较高,大多患者12~16周可达到PASI75或PASI90,但仍有少数患者通过单一生物制剂治疗方案或在某一阶段无法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治疗疗效仅能达到PASI75甚至PASI50以下,这时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治疗初期联合外用药可以更快速地改善病情,治疗过程中部分皮损顽固或反复时也可联合外用药物治疗;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生物制剂联合外用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或维生素D3衍生物,可提高疗效;
尤其是斑块状银屑病治疗初期或应答率不高时,联合外用卤米松乳膏、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可促进斑块变薄、鳞屑减少,起效时间更快,疗效更佳,斑块变薄后外用卡泊三醇软膏维持治疗,可进一步促进皮损尽快清除。
有研究证明,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以及乌司奴单抗等与窄谱中波紫外线的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但鉴于对于多数患者这种联合的必要性不大,而且不能完全除外同时应用TNF⁃α抑制剂等生物制剂和紫外线疗法有增加皮肤恶性肿瘤的风险,因此不推荐将生物治疗联合紫外线光疗作为常规的治疗方案。
依那西普等生物制剂联合甲氨蝶呤可提高疗效,英夫利西单抗等生物制剂联合甲氨蝶呤可减少抗药物抗体(ADA)的产生;
单用生物制剂疗效不满意或长期维持疗效不稳定者,可联合应用阿维 A;
不推荐生物制剂与环孢素等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
在应用生物制剂之前已在使用甲氨蝶呤、阿维A的患者可不停药,继续联合生物制剂治疗,待病情好转或控制后将传统药物逐渐减药或停药。
银屑病生物治疗的发展非常迅速,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新生物制剂的不断涌现,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心理、经济情况等综合因素制定适合的个体化方案。
如生物治疗无法获得满意的疗效时可联合传统药物共同治疗银屑病,以取得最佳疗效,让患者最大获益。
作者: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 王萍
⑤ 从药学角度如何看待生物制剂的前景呢
生物制药的旅数凯发展前景挺好的,具体内容如下:
生物制药行业的一个主要部门致力于探索生物有机体和物质在创造新药物、疫苗和药物输送系统方面的潜力。从事制药生物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从事密集的研究和开发,以发现有关遗传学的新信息并将尖端技术应用于生产工作。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制药拆唤生物技术工作,包括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临床主任和技术人员、技术作家和产品销售代表。许多制药生物技术工作由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和研究助理担任。
专业人士通读数千页的科学期刊并参加定期会议,了解遗传学和药理学的最新突破。他们还提出了新的假设并设计了原始研究,以了解不同类型的药物如何有效对抗遗传疾病。例如,一位科学家可能希望创造一种可以纠正毕滚一种非常特殊类型的酶缺乏症的药物。他或她可能会尝试创造一种合成酶或分离一种可以渗透和修复受损基因的生物物质。
⑥ 最近看到很多讲生物制剂可以治疗类风湿的报道,生物制剂治类风湿关节炎真的有效吗有谁知道谢谢!
生物制剂是近年来类风湿治疗的新趋势,以依那西普(恩利)为代表的生物制剂,为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和传统的治疗类风湿疾病的药物相比,生物制剂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完全达到临床缓解,关节不肿不痛,患者可以和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和工作。
使用生物制剂,要尽可能在疾病早期开始,研究显示,早期使用依那西普不仅可以使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节肿痛、晨僵等常见症状迅速得到缓解,同时还能阻断肿瘤坏死因子在这两类疾病中的作用,从而从根本上阻止关节破坏,避免疾病进展导致的关节变形甚至残疾。
转一篇北京青年报的报道,希望能对广大病友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ss/lvyou/2010-10-20/content_1043878.html
⑦ 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前景
从现今情况看从事生物医药产品研究与开发的人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本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毕业生可从事生物药物的资源开发、产品研制、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等工作。
生物制药绝闹技术毕业生可到全国生物制药相关制药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机构从事药物研制、科技公关、技术指导、企业管理、产品生产营销、药事管理、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
生物制药专业需要掌握的能拦改力
1.掌握化学制药、生物制药、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药物生产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
3.具有对药品的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对于化工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制药工程与制剂方面的理论前沿,了解并衡罩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6.熟悉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听、说、读、写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⑧ 仅需两周,这种微生物就能将最难降解的PE塑料“吃”成碎片
作者 | 田瑞颖 廖洋
为减少不可降解塑料的增量,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取“禁塑令”等措施。但全球每年仍有约1.5亿吨塑料垃圾进入陆地和海洋环境。如何帮助地球“消化”海量的不可降解塑料?寻找能“吃”塑料的微生物,成为近年来科学家关注的焦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超岷团队经过多年攻关,首次发现能有效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乙烯(PE)两种塑料的海洋微生物菌群和酶——仅需两周,它们就能将最难降解的PE塑料“吃”成碎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危险材料》。
小菌群大作用
塑料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的统称,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等。
2016年,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科学家发现了能有效降解PET塑料的微生物,这一消息让众多科学家为之振奋。
虽然目前许多科学家正在寻找能有效降解塑料的微生物及酶,但对最难降解、体量最大的PE塑料,却一直没有办法。
“PE塑料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比PET等其他类型的塑料更难降解,而生活中常见的一次性塑料袋、农用地膜等几乎都是PE塑料。研制出有效降解PE塑料的生物制品,对于消除白色污染至关重要。”孙超岷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微生物无处不在,是否有能“吃”掉PE塑料的微生物?如果有,又该去哪儿找呢?
“全世界的塑料垃圾只有约9%得到回收再利用,其余大部分被焚烧、填埋或直接遗弃在自然环境中,而海洋正是塑料垃圾最终流向之一。”孙超岷告诉记者。
“百川归海”,他决定向海洋要答案。“海洋是塑料的主要承载地,相应地,很多海洋微生物在与塑料的长期共存中也进化出一系列塑料降解系统,其产生的塑料降解酶也成为发展塑料降解酶制剂的绝佳候选材料。”
孙超岷进一步解释道,“塑料聚合物主要被生物胞外酶解聚成短链或小分子物质,随后转运到细胞内彻底氧化。细菌可产生多种胞外酶降解塑料大分子,如脂酶、解聚酶、酯酶、蛋白酶、角质酶、脲酶和脱水酶等。”
“塑料可以转化成微生物自身生长所需的能源物质,微生物最终可以将塑料分解成对环境完全无害的二氧化碳、水等产物。”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高蓉蓉说。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晖认为,“对于解决塑料增量问题,推行可降解塑料是主要途径,但对于解决不可降解塑料的存量问题,运用微生物进行降解是非常好的研究方向。”
大海捞“菌”
寻找能“吃”掉PE塑料的微生物,可谓大海捞针。
“适者生存,海洋中的微生物适应了高盐、高压、黑暗等极端环境,产生了一些陆地环境无法形成的天然产物,例如具有特殊功能的抗生素和酶等,这些是生物制品非常好的资源库。”孙超岷告诉记者。
2016年,在与海洋微生物打了多年交道后,孙超岷带领团队开始了这场也许没有结果的寻“菌”征程。
起初,他们在青岛近海受塑料污染较严重的海水浴场采集了上千份塑料垃圾,并对其中的菌群进行培育筛选,然而两年多的工作几乎没有进展。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偶然发现有一个菌群能有效定殖在矿泉水瓶壁,这让整个团队兴奋起来。
但菌群中含有很多微生物,并非所有微生物都能分解塑料,在进一步剔除“打酱油”的微生物、精准锁定能“吃”掉PE塑料的微生物后,孙超岷团队又耗时近3年获得了相应的微生物纯培养,并人工复配了能有效降解PE塑料的菌群,最终结合不同手段找到了降解PE塑料的相应酶。
“在筛选能降解PE塑料的微生物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几个月都在重复失败的结果,最难时也曾想过放弃,但庆幸的是,我们坚持下来了,也正是大量失败的经验促使我们最终得到能‘吃’塑料的菌群,这是一种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高蓉蓉感慨道。
在孙超岷看来,很多研究团队没有持续下去的原因,一方面是塑料作为近百年才出现的新型污染物,自然界的微生物还没有进化出高效降解塑料的成熟系统,筛选起来犹如大海捞针。另一方面,微生物降解塑料的效果短时间内肉眼难以观察,需要借助特殊的仪器检测。
“科学研究需要持续坐‘冷板凳’,项目没有拿到结果,是很难得到资助的,而对于有潜力但又有冒险性的课题,尤其是从‘0’到‘1’的课题,国家应该给予更多资助。”孙超岷表示。
“我们的研究为PE塑料的降解打开了一扇门,但‘登堂入室’后还需开展更多工作。”孙超岷告诉记者,“目前,团队还在精细研究酶的结构及作用机制,试图通过突变的方式找到更高效降解PE塑料的酶,并把不同的酶合在一起形成酶系,最终发展为塑料降解酶制剂。”
此外,孙超岷团队还在尝试用不同比例复配微生物菌群,希望通过调整不同微生物个体的比例,提高PE塑料降解效率。
加强学科交叉
“目前,团队发现的微生物菌群和酶还只能在实验室小规模条件下实现对塑料垃圾的部分降解,距离产业化应用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孙超岷坦言。
他希望能研制出塑料降解生物制剂,并在密闭的反应器中处理塑料垃圾,对相应的降解产物进行回收再利用。“目前所使用的菌群都是常见的微生物,不会造成生物安全及二次污染问题。”
在孙超岷看来,可降解塑料全面取代传统塑料之前,后者仍具有一定的生存空间,研制塑料降解生物制品对解决已经形成和未来新增的塑料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消除地球上的白色污染,不能单靠几个团队或几个专业,必须全 社会 通力合作,才能突破传统塑料的降解技术瓶颈。未来,我们希望能与其他不同学科的研究团队共同努力,研制出高效降解塑料垃圾的生物制品。”孙超岷说。
在季君晖看来,利用微生物降解塑料和研制可降解塑料,虽然是两个相差较大的领域,但存在互补性。“两个学科需要更多地交叉,未来也一定会有更多的相互补充。”
“禁塑令”应循序渐进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已经发布塑料污染治理相关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2020年12月1日,《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正式实施,意味着海南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饮具等塑料制品。
但季君晖指出,真正可靠的塑料制品是全生物降解塑料,由于目前各地出台的政策缺乏统一标准,致使“部分可降解”塑料混迹市场,更尴尬的是,“全生物降解塑料目前的产量仍无法满足实际市场需求”。
他还发现,“禁塑令”存在一些执法“盲点”,对于在市场“明面”上流通的塑料,监管相对容易,而对于通过物流手段交易的塑料产品,监管起来却非常困难。
“国家应该尽快统一标准,这样一方面减少重复标准制定,另一方面便于统一管理。此外,政策制定还应循序渐进,不应‘一刀切’。对于超市等渠道销售的塑料袋等产品价格,应该进行一定的干预,以防过高价格和利润引起民众对禁塑令的抵触,并滋生廉价违规塑料产品的地下交易。”季君晖表示。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1.125928.
⑨ 生物制剂为什么不能彻底治好强直
生物制剂是近些年来医药学界的重大突破,是一种生物制品,特异性在于能针对体内靶向的蛋白起作用。现在风湿病里生物制剂也很多,比如强直性脊柱炎里用的生物制剂,有针对肿瘤坏死因子的,有针对白介素的等。不同的生物制剂针对的靶向蛋白不一样,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生物制剂问世以后,很多的风湿免疫科的医生都觉得迎来了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春天,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在临床上,生物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确实比较理想,对大约90%,甚至95%以上的病人有效。当然也有一部分人用药效果不好,原因包括用药的时间或剂量不够,另外部分患者不太适合某种生物制剂,而适合其它的生物制剂。生物制剂虽然能够针对靶向的蛋白治疗,但是不能根治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的确切的发病原因不明,生物制剂只针对所有炎症通道里的某一个蛋白,控制某一种炎症通道,对其它的炎症通道,还有其他没有发现的炎症通道无效。所以强直性脊柱炎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但是不能根治。自从有了生物制剂,治疗简单多了,效果也好多了,但是不能彻底断根。如果用药后可能很多年甚至终生不再犯。如果以后出现症状,接着用药,一样能治疗。只要对蛋白有作用,没有依赖性。当然生物制剂也有不足,比如要考虑病人的适应症,要做很多检查。另外价格相对较高,最好按疗程用。如果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或者不能满足使用生物制剂的条件,尽量不要考虑它。因为用了一点药物后,后续药物不能有效的提供,之前的用药可能就浪费了,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另外效果也没有那么理想。所以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把握适应症,按照疗程用。
⑩ 2020年国考面试热点:生物质能遇瓶颈 专家呼吁了什么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一是高昂转化成本和低廉产品价值之间的矛盾,二是巨大市场需求和技术成熟度较低之间的矛盾,这两者是解决当前生物质转化利用技术发展的关键矛盾。”在日前召开的2019生物质能专委会学术年会上,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所长马隆龙的这句话点出了当前生物质能面临的难题。在由暴发期宽迹雹进入瓶颈期的关键阶段,国内几乎所有与生物质能相关的顶尖专家齐聚济南,以学术年会的形式探讨“生物质能源将何去何从”的命题州顷。专家们认为,在市场和政策加持下,生物质突破瓶颈还需在发力基础研究领域,并推动技术成熟以适应市场需求。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生物质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生的废弃物。利用生物质通过化学转化生成的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生物天然气等形态的能源便是生物质能源。专家们认为,生物质能源是全球继石油、煤炭、天然气之后第四大资源库,也是唯一可再生碳资源,是国际上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选项。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所长蒋剑春看来,以林业剩余物、木材废弃物、农业秸秆为代表的农林剩余物弃之为害,用之为宝,其转化为能源的潜力为4.6亿吨标准煤,但已利用量约为2200万吨标准煤,约占2018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0.47%。生物质“占比低”源于技术层面的挑战。
“由于生命的复杂性,生物质资源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具有天然的复杂性。”马隆龙的这句话也意味着,“组分多样和结构复杂使得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技术挑战更高。”一般而言,生物质资源可通过热化学转化、生化转化、催化转化为燃气、沼气、乙醇、基础化学品等。但目前生物质资源多以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为主(三者共73.4%)。因为生物质与石化原料化学组成差异较大,其含氧、含水较高,导致生物质转化技术对催化过程的催化剂、生化过程的微生物具有较高要求,大多数技术仍处于实验室研发及中试阶段,产业规模化程度较低。
蒋剑春和马隆龙的发言,指向一个观点:生物质利用技术总体处于集中攻关和实验示范阶段,即技术不成熟;同时,技术集成度低,导致生物质不能大规模利用。而具有官方背景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任东明则从政策、商业模式等层面解读生物质能面临的问题。他以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为例,这个项目存在着原材料供给保障难、相关财税补贴政策落地难等问题;再以生物天然气项目为例,其存在着市场投资主体少,产业基础薄弱,商业模式不成熟等难题。
尽管面临着不少难题,但以“循环再生、清洁低碳”为卖点的生物质能源在“市场广阔,政策支持”的背景下,还是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科研力量。
我国是世界第一造纸大国,一度占全球28%份额,但我国造纸工业纤维资源对外依慎帆存度达到40%以上。缺口如何弥补?答案是农林剩余物利用。利用微生物或其产生的酶对制浆原料进行预处理后再与相应的机械处理相结合,这便是生物机械制浆技术。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嘉川带来的“基于造纸平台的农林废弃物纤维资源的绿色转化技术”在研制出专用生物酶制剂、生物反应器等核心技术之后,已经入产业化阶段;山东省科学院能源所完成的“基于热解气化的生物质分质分级热化学转化技术”创造性发明了生物质复合式低焦油分级气化工艺和装置,克服了传统生物质气化技术存在的焦油含量高的行业难题。
技术层面的难题还需要加大研发去解决。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所长马隆龙认为破解当前生物质难题的关键,是发展多元化利用,并推进技术创新。而这句话也成为与会专家们的共识。
有疑问的可以点击下方电话免费咨询,或者是点击下方进入官网找客服人员帮助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