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大海深处生物怎么生存

大海深处生物怎么生存

发布时间:2023-05-22 13:41:39

① 海底深处的生物没有太阳是靠什么生存的

自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在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海隆水深2500m处的热液喷口发现众多的生物群落以来,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球上存在着蓝色和黑色两种大洋,并存着两种初级生产力及其食物链。蓝色大洋以浮游生物为初级生产力,靠吸收阳光获取能量;而黑色大洋则以热液细菌为初级生产力,主要依靠微生物通过化学合成作用还原海底热液系统中硫的氧化物获取能量。

意大利科学家研究表明,死生物体的DNA为海底生存的微生物分别提供它们所需碳的4%、氮7%和磷47%。当微生物“吃掉”这些细胞外的DNA后,它们很快地“再生”磷,也就是说它们将DNA中的磷转化成一种能被浮游植物和其他生存在海洋表面的光合作用生物体利用的无机形式。

② 为什么海洋生物能在那么深的情况下还可以存活。

海洋动物生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食物来源。海洋生态链以小型浮游生物为基础才建立起来的。深海中几乎没有小型浮游生物,因而建立起生态链极为困难。但这也不是很严重的问题。在深海中,有许多像雪花一样的物体在飘落下沉,其中有矿物结晶,也有许多是上层海洋生物死亡后的碎屑,这些碎屑都可以作为深海生物的营养来源和生存基础。其次,深海中也有一些独立于上层海洋生物的生态系统。如海底火山附近,以深海自养型微生物和管状蠕虫为基础的深海局部生态系统,其中以耐高温的蠕虫和虾、蟹类为主。一旦有深海海底火山喷发,这样的生态系统很快就能建立起来。而一旦海底火山停止喷发,这类小型局部生态系统也会随之解体。
二是深海水压。这个应该不成问题,只要深海动物体内压力与外界水压相平衡就可以了。生存于深海的海洋动物都能够适应深海水压,它们的体内压力与外界水压是平稳的。当然,它们也只能在深海高水压的地方生存,到不了浅海。这也是浅海动物到不了深海,而深海动物也到为了浅海的原因。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深海鱼类在打捞出水后,其内脏会从口中翻出体外,就是因为外界水压突然下降,而体内压力过高,内脏就被内部压力压出体外了。也因此,深海动物在打捞出水后,极少有活的。

③ 深海生物是如何适应巨大水压的

深海生物因为身体柔软而有渗透性,由此来与外界压力保持平衡。

深海生物生活在大洋带以下的生物。通常包括水深200米以下的全部水域,终年黑暗,阳光完全不能透入,盐度高,压力大,水温低而恒定,水生植物不能生长,动物种类和数量非常贫乏,且大多属碎屑性动物,只有少量肉食性动物,并随海水深度增加而不断减少。

深海生物主要由棘皮动物海参、海胆、海百合、海星,甲壳动物虾、蟹和深海鱼类等组成。其生态特征为:嘴特大,牙齿尖锐,眼睛或触觉器官高度发达。

(3)大海深处生物怎么生存扩展阅读

深海生物的研究始于19世纪初,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误认为550米以下是无生命带,因此,进展缓慢。1872~1876年,英国“挑战者”号获得了一批深海生物样品,确证深海存在生物。

此后,欧美一些国家相继开展深海生物调查,美国于1930年用潜水球进行生态观察,到20世纪中期已积界了许多有关深海生物的形态、分类和分布的研究资料。

在深海也有不少鳗鱼,如哈氏囊咽鱼和宽咽鱼等。鱼体细长,嘴特别大。有些鳗鱼幼体上游到较浅的水层,成体时才回到深水。

在深海鱼类中,圆罩鱼属的个体数量最多,鱼的个体小,长仅5~6厘米,头大,暗褐色,其鳃可滤食浮游动物。不成群,个体之间约保持3米的距离。

④ 海洋深处的奇异生命是怎么存活的

真正的海洋奇观不是别的,而是深海中繁衍的“超级生命”。科学家探险小组簇拥在一艘小型的深潜器上,直潜海底。透过舷窗,研究人员清晰地看到,从一个充满熔岩的谷底耸出层层山脉,在一个山顶上竟然从深深裂缝中冒出黑烟。这不就是火山口吗?!他们惊喜地叫喊起来。这艘名叫“阿尔文森”的潜水船经验老到,大胆地直驱火山口,迅即使用机械臂将温度计伸入洞口那烟雾腾腾的液体喷泉处。温度显示400℃以上,那荡漾水汽与几近结冰的海洋形成鲜明的对比,分明是两个世界。此时,最令人震惊的场面出现在人们面前:火山口周围群居着大量的生物,热泉附近的岩石上黏附着无视力的管状蠕虫,一团又一团;海底无数的螃蟹忙碌地爬行着;蛇状的帽贝则吞食着覆盖在岩石上的小细菌。要知道,三年前的一次海底火山喷发曾吞噬了这里的一切生命,这些生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重返家园繁衍生息,令人惊叹不已。

很难想象,这些深海生命在高出海面几百倍压力的黑暗世界中生存,还要与有毒的火山气体浓雾进行斗争,它们吃什么?人们知道,火山气体从大洋中脊下的热点处山脉升腾,正是在这些热点处群集着生物。火山喷发时,叫做岩浆的炎热液体岩涌到表面,岩浆堆集为洋脊,并产生热泉。正是在这些海洋热泉中含有十分丰富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是炎热的液体经岩石沥滤获得,以此滋养着海底奇异的生命。在海底生命群落中,细菌可谓食物链的基础。如何将火山口的重要化学物质硫化氢转变成其他生物的营养,这个重任首先由硫化氢杆菌来承担。细菌的不断繁殖,又为其他生物提供了丰厚的食源。有些动物就直接以细菌为食,另一些动物则靠这些细菌在体内将化学物质转化为营养物质,变成食物,就像人体的某些肠道细菌一样。

人们在陆地追踪一次次火山喷发前后的生物繁殖规律,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在远离大陆的大洋中脊去探访深海生物。人类首次拜访海洋火山口是在1991年,科学家们冒险潜到远离墨西哥海岸的一个太平洋的洋脊,那次他们到达时根本没有发现任何生命,但找到了生命的遗迹:在一团团巨大的弥漫烟雾的黑水中,偶见似雪花的一缕缕白色死细菌;在熔岩淤泥中找到被灼烧的管状死蠕虫。不用说,这是刚发生的火山喷发毁灭了所有生命。从这次起,研究人员的兴趣日浓,数次探访这一火山口,试图寻求生命的奥秘。令人惊奇的是,火山喷发后仅几个月,他们就看到横行霸道的螃蟹吞食着细菌和被灼烧的管状蠕虫尸体。细菌当然是捷足先登者。火山喷发后一年,几种管状蠕虫便先后到达,并有长达25厘米的成年蠕虫。到1993年,科学家们再次拜访这个火山口时,发现了长达约15米的巨大红白色管状蠕虫,加入这个队伍的还有帽贝、蛤以及其他珍稀生物;1994年,海洋大鱼也光顾这肥沃的区域,以小动物为食了。于是,一个奇妙的海底火山口生物群体便应运而生。

⑤ 举例说明海洋鱼类是怎样适应深水环境的

首先是深海鱼类的抗压能力,深海鱼类为适应环境,身体的生理机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在深海鱼的肌肉和骨骼上。由于深海环境的巨大水压作用,鱼的骨骼变得非常薄;而且容易弯曲;肌肉组织变得特别柔韧,纤维组织变得出奇的细密。更有趣的是,鱼皮组织变得仅仅是一层非常薄的层膜,它能使鱼体内的生理组织充满水分,保持体内外压力的平衡。这就是深海鱼类为什么在如此巨大的压力条件下,也不会被压扁的原因。

其次为了适应深海黑暗的环境,生活在海洋深处的鱼类,又要在极其暗淡的光线下识别同类,寻找配偶和觅食,这就需要它们有着发光的本领。不同的鱼类,发出标志不同的亮光;靠着这些亮光,在同一鱼类中可以互相传递信息,并诱骗其他鱼类做牺牲品,或者用以摆脱捕食者。因此,发光是深海鱼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
再者深海鱼类的眼睛也变得非常奇特。一般鱼的眼睛,多生长在头的两侧,而生活在深海中的后□鱼,眼睛却长在头部的背部。从正面看,后□鱼的两只大眼框,简直就像是竖起来的两只电灯泡。而从上往下看,两只眼睛又像两个大圆圈,占据着头部的“要塞”部位。更有趣的是,这种鱼眼,能上下左右活动,其眼球的组织结构和一架望远镜差不多,而且还能自如地调整焦距。奇特的眼睛结构,几乎是深海鱼的一个共同生理特征.

◆深海鱼类的生存

在大海的深处,不仅没有光,水也很冷,而且食物稀少,但依然有不少鱼类生活在那里,它们靠什么维生呢?原来深海中的鱼类通常都很小,只要吃一点点食物就可以生存了。有的甚至几个月才吃一顿。深海鱼类的形状都很奇怪,例如有一种被称为"水下渔夫"的深海鱼,额顶上有一根"钓杆",挂着一个发光的"钓饵",别的鱼游过来想吃,结果却被吞到"水下鱼夫"的肚子里去了。

⑥ 深海的生物是怎么生存的

首先,海底的生物量不是很多,有一些底栖型的深海生物,它们的生存是不需要光线的,而且在长期的无光条件下生存,它们进化成为没有眼睛或是眼睛很大(在弱光条件下)的模样,它们主要以从海洋上层掉落的动物残渣,碎屑为食。有一些生物身上还具有发光器,用以引诱其它鱼类,或是用来警戒,求偶。它们的能量来源还是间接的依靠太阳能。
在这些异养生物外,深海海底还具有另外一套生态系统,一种完全不需要太阳能的生态系统,热液口和黑烟囱,这些其实是海底的火山,它们往外喷出高温的含硫物质,深海热液口附近的温度高达335摄氏度,但是因为那里的压力比海平面高200倍,海水并没有沸腾。而在热液口稍远一些,温度就降为正常,有很多可以消化分解硫元素的细菌分布在热液口周围,同时还有以这些细菌为食的管状生物和水母,虾类,蟹类等等。它们的能量来源是海底热液口及黑烟囱所冒出的硫,不依靠太阳能

⑦ 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海洋浩瀚无垠,海洋生物可以在广阔的大海中尽情遨游。但是,海洋中却并非处处都有海洋生物,生物分布还要受许多环境因素的制约。

浮游生物是海洋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其中,浮游植物必须生活在有光照的水域中,因为它们必须依靠光合作用来制造营养,维持生命,因而浮游植物白天一般多生活在洋面区上层的光亮带,即100米以内的浅水层中,夜间可下沉至200米以内的稍深水层中。浮游动物大多以浮游植物为食,由于其摄食活动大多是在夜间进行,因而夜间它们大多活动在200米以内、有浮游植物分布的水层中,白天则下沉至200米以下的弱光区生活。

鱼类大多以浮游动物或者小型鱼虾等为食物

鱼类大多以浮游动物或者小型鱼虾等为食物,因而其分布水域大多在距海岸几百千米、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及其附近海区。大陆架水域分布的鱼类数量大约可占鱼类总数的2/3以上,只有一部分大洋性洄游鱼类,如金枪鱼、旗鱼、鲣鱼等,可分布至广阔的大洋水域。还有部分鱼类几乎长年都生活在海底,成为底栖性鱼类,如比目鱼。此外,还有少数鱼平时都生活在海洋中,但繁殖季节则需要溯游至江河内产卵繁殖,如鲑鳟鱼类。在更深的海底水域,虽然也曾发现过鱼类,例如,深海潜艇曾在数千米以下的深海海底发现过形状怪异的鱼,1978年在南极罗斯冰架下597米的冷水团中发现过鱼,但大洋深处究竟有多少鱼类,至今仍然是个未知数。

贝类中绝大多数都生活在海底,这也是由其生活习性所决定的。贝类需要滤食浮游性微藻类或者捕食其他贝类,其生存水域中必须有足够的食物,因而它们大多也只能分布在水深100~200米以内的海域。虾蟹类大致上也是如此。至于深海中有多少生物,至今仍不是十分清楚。因为直至目前为止,全球海洋中大约只有5%左右的水体被人类基本上探明,而占全球海洋80%以上的深海区,除了少数探险家偶尔光顾之外,基本上还属于未知的空白区,人类对深海的了解仅知之皮毛。

深海中一片漆黑,水温一般只有2℃左右

深海中一片漆黑,水温一般只有2℃左右,而压力却高达30~110MPa,是正常大气压(0.1MPa)的几百倍乃至上千倍,深海下层的海水中含氧量仅为表层海水的1/10左右。如此恶劣的环境条件普通海洋生物是根本无法存活的。据计算,海水深度每增加10米,产生的压力就相当于一个大气压(0.1MPa)。在水深超过30米的海底,未经特殊训练的潜水员就很难承受海水的巨大压力;在水深1,000米的深处,海水的压力可达100个大气压(10MPa),如此大的压力足以使木材的体积被压缩至一半,变得像金属一样不能漂浮而只能下沉;在水深10,000米以下的深海中,压力超过1,000个大气压(100MPa),曾在该深度考察过的用特殊钢制造的直径218厘米、壁厚8.7厘米的深潜器,大小被压缩了2毫米,同时深潜器的外部涂层也在巨大的压力下全部剥落。

根据深海探险家描述,为适应深海中这种特殊环境,深海生物的体色多呈红色、黑色或者无色,有些种类还能发出磷光;深海鱼的眼很小或者全盲,嘴大,颚宽阔,胃容量很大,以便能获取并容纳更多的食物;由于深海中食物稀少,深海生物的体型一般都不太大,新陈代谢迟缓,生长也极其缓慢;可能因深海中生物密度较小、同类难求的缘故,许多深海生物的配偶常常是终身的,有的种类雄性个体还以寄生的方式终生依附于雌性个体身上,成为永不分离的终身伴侣。

奇异的深海生物

深海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低温、高压、少氧的环境中,采集上来后会很快死亡并腐败解体,因而能保留下来的标本就极为罕见。1996年一艘科学考察潜艇在马里亚纳海沟查林杰海渊中第一次在11,000多米深的海底收集到微生物样品,该样品在实验室经培养后,被鉴别出多种原始细菌类和真菌类,其中还包括一些抗寒菌类及其孢子。这些菌类能承受比海面高1,000多倍的压力和2℃左右的低温,并且在这种苛刻的环境条件下仍能正常地生活与繁衍。

⑧ 在浩瀚的海洋中,海洋生物是怎样生存下去的

由于海洋环境要比陆地上复杂得多,因此,一般的海洋生物要比陆地生物的繁殖能力强。它们的求偶方式、繁殖、生殖方式,也都非常巧妙。即使是这样,在众多的海洋生物群落中,也只有少数强壮的在适应了其生存环境之后才存活下来。这是因为,在海洋里,由于光线、压力、盐度、海流、潮汐、波浪、营养盐以及地质等条件的不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生存环境。在各种环境中,不管是什么样的生物,只要它活下来,即它对周围环境就已经产生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当然,这种适应能力不是无限的,当环境由于外来因素发生突然变化时,超过其生物的生理允许限度,这些生物如果不逃亡,便只有死亡。

从另一个方面看,在众多的海洋生物群体之间,也有一个相互间适应的生存需要。这种互为依存的生存需要,是在食物链关系下生存的。这种关系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进化过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结构,保护着生态平衡状态。在不同的海洋环境中,有着完全不同类型的生态系。例如,在潮间带有各种生物组成的潮间带生态系统。这一个个生态系在它们适应了自身的生活环境之后组织起来,这就是整个海洋的生态系。

⑨ 在最深的海底有阳光和氧气吗,那里的生物怎么生存

电影《哥斯拉》中,海底生活着许多不知名的怪物。他们不仅庞大,而且脾气暴躁。好在这些怪物在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始终处于睡眠状态,不会影响人类。那么,在海底的现实中,真的存在野兽吗?虽然人类自古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海洋的探索,但收效甚微。到目前为止,人类进入最深的海底只有3000米左右。即使借助各种海底探测器,人类已知的最深海底也只有一万多米。至于一万多米深的海底有什么,人类目前的技术是探测不到的。

藻类在阳光下会产生氧气,但天黑时会消耗氧气。当它夜间耗氧过多时,甚至无法生存。天亮了,海水变得腥。正是因为海藻漂浮在海面上.深海没有阳光,但这些问题不会发生。因此,在中层海水的下游到4度水温以下的区域,即使深达几公里,水也保持在4度,密度不变。因此,4度的水可以随意混合,这将有助于氧气通过扩散和对流转移到深海。只要几千年前的海面上有氧气,深海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氧,过程缓慢,永无止境。

阅读全文

与大海深处生物怎么生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7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