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上古神兽:四凶,四灵都是些什么动物
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可谓是丰富多彩、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等等不胜枚举、都是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关于上古时代的四种凶兽和四种灵兽我们了解多少呢?
上古四凶原本是上古时代四个罪大恶极的部族首领。后来他们被尧流放到边远地带、在民间传说中逐渐演变为四种邪恶的魔兽、他们分别是穷奇、梼杌(táo wù)、混沌、饕餮。
穷奇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抑善扬恶的恶神、它是结合神、怪兽、恶人三位一体,真实面目不可破解的奇怪生物。不同的古书籍对它外貌、习性的记载各不相同。但是通过比照和总结、可以大概还原它的形貌。《神异经》中描述穷奇是生活在西北的一种怪物、长得像老虎、而且有翅膀、叫声像狗、喜欢吃人、吃人的时候总是要从头部开始、但是却讨厌吃已经死掉的人。据说、穷奇要是听说两个人正在争斗、它就会赶去把正义、有理的一方吃掉;听说谁善良、忠诚、讲信用、它就会去把这个人的鼻子咬掉;但是听说谁犯下恶行了、它反倒会去捕捉食物送给这个人。因此古人便用穷奇来形容有恶劣癖好、背信弃义的人。
有书籍记载说梼杌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儿子、但是他很不成器、死性不改、颛顼也放任其自流、他死后就变成了怪兽。变成怪兽的梼杌是虎身人面、长二尺、但是尾巴却有一丈八尺长、经常在西方的荒原中出没。后人常以梼杌来形容顽固不化的人。
混沌、据记载是由帝鸿氏(黄帝)的一个不成器的儿子演变过来的。传说混沌生活在昆仑山以西、它的外形像狗、但是个头却要比狗大得多。它有眼睛但是不会看、有耳朵但是不会听;有肠子却是直的、食物都是直接从肠子通过的、混沌通晓人性、听说谁的德行高尚了它便会去给制造麻烦、听说谁是个恶人了、它就会去听从此人的指挥。人们经常用它来形容是非不分的人。也有记载说混沌是一种神鸟、它的外形像是一个袋子、而且通身是红的、长着六条腿两对翅膀、没有鼻子眼睛等器官。
关于饕餮的来历说法不一。有说是轩辕帝同蚩尤大战、后蚩尤战败、被轩辕帝斩首、他的头落地以后变幻成饕餮。也有说饕餮是龙的九子之一。还有则认为饕餮是炎帝后裔缙云氏之子、因其贪婪无度、不体恤穷苦百姓、所以被比喻成凶兽。第三种说法似乎更为可信。不管传说中的饕餮如何由来、但是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吃、据说饕餮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张大嘴、遇到什么吃什么、最后居然被撑死了。饕餮变成了贪欲的象征。
上古时候的四种凶兽是否真的存在、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如果舍弃这四种凶兽的外形本身、单从它们的特性来看、它们都分别代表和象征着人的某种丑陋品行、或者贪得无厌、或者是非不分、背信弃义。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它们的存在与否就很好理解了、我们甚至可以说它们就是上古时代的人们根据某些丑陋品性的臆想和杜撰出来的凶神猛兽、其目的还是对丑陋品性的抵制、排斥和憎恶。
人们对丑陋的总是在抵制和排斥、那么对美好的自然是渴求和尊崇。与上古四凶相对、在我们的神话传说中还有上古四灵之说。上古四灵也就是被古人视为吉祥象征的四种动物。分别是龙、凤、麒麟和龟。
龙、是四灵之首。龙是百鳞之长、据说龙是马头、鹿角、蛇身、鱼鳞、鹰爪、狮尾结合起来的神兽。它能走、能飞、能走、能游泳、而且还有着兴云降雨的本领。龙有九个儿子,但是它的九个儿子都不是龙。龙一直是中国人的集体图腾。象征着祥瑞。
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凤凰、为百禽之长。这种神鸟、外形大体上是一种长了鸡冠的孔雀、有雌雄之分、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常用来象征男女之间美好的爱情。也是吉祥的象征。
麒麟、传说它是百兽之长。是一种身体像鹿、身披鳞甲、长着独角的动物。一般被视为仁兽、被我国古代帝王们看作是太平盛世的象征。
龟、上古四灵中唯一在现实中存在的动物。传说龟是百介之长。因为长寿、所以被视为长寿的象征。
四凶和四灵是从上古时代流传至今的神话传说、虽有古书记载、但真假无从考究、正因此才使得这样的传统文化更加神秘、更加多彩。真假或许并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对吉祥美好的追求。
⑵ 远古生物有哪些
中文名称:鹦鹉螺
时代:4亿7千万到4亿4千万年前 奥陶纪晚期到志留纪早期(据说现在还有,但没有人见过活的。报道说,有一次一个中国船员抓到一只活的,因为不知道那是什么东东,于是就煮了吃了,据说味道不错)
典型体长:长约11米
中文名称:翼肢鲎
时代:4.38亿年至4.11亿年前
典型体长:1.5米
俗名:三叶虫
时代:泥盆纪
典型体长:
物种名称:粒骨鱼
时代:泥盆纪中期-晚期
典型体长:.....
中文名称:邓氏鱼
时代:晚泥盆纪 3亿7千万-3亿6千万年前
典型体长:长8-10米
中文名称:胸脊鲨
时代:亿7000万-3亿4500万年前 从晚泥盆纪到石炭纪
典型体长:长0.7-2米
名称: 布拉塞龙
体长: 3公尺长
生存年代: 二迭纪晚期---三迭纪早期
中文名称:幻龙
时代:三叠纪 距今2.4亿-2.1亿年前
典型体长:长3-4米
时代:三叠纪 距今2.4亿-2.1亿年前
中文名称:杯椎鱼龙
时代:三叠纪晚期 距今2.4亿~2.1亿年前
典型体长:长10米
恐龙名称: 鱼龙
恐龙体长: 鱼龙有很多种,从3到15米不等
生存年代: 侏罗纪
名称:翼手龙
体长:两翼开展可达30至700厘米
生存年代:侏罗纪
中文名称:滑齿龙
时代:侏罗纪中期至晚期 距今1.6亿-1.55亿年前
典型体长:长25米(争议极大 现在能确认的滑齿龙体长不过10米左右)
中文名称:地蜥鳄
时代:侏罗纪中期 距今1.6亿年-1.5亿年前
典型体长:长3米
中文名称:利兹鱼
时代:晚侏罗纪 1亿6千5百万-1亿5千5百万年前
典型体长:长27米
文名称:剑射鱼
时代:晚白垩纪 8千7百万-6千5百万年前
典型体长:长6米
名称:长头龙
体长: 9米
生存年代: 白垩纪早期
中文名称:帝鳄
时代:白垩纪早期
典型体长:长12米
帝鳄与现生鳄鱼头骨对比
中文名称:薄片龙
时代:白垩纪晚期 距今8500万-6500万年前
典型体长:长15米
中文名称:沧龙
时代:白垩纪晚期 距今8500万~6500万年前
典型体长:长9-17米
中文名称:大洋龙
时代:白垩纪晚期 距今8500万~6500万年前
典型体长:长3~4米
中文名称:古海龟
时代:晚白垩纪 7500万-6500万年前
典型体长:长4.6米
⑶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有哪些
1、青龙
青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代表太昊与东方七宿的东方之神,于八卦为震、巽,于五行主木, 象征四象中的少阳,四季中的春季。
青龙等四象的起源极早,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物实证大约在距今6500年前,与古人对于星辰的原始崇拜有着密切的直接关系。 有文献表明,早在殷契时代,人们就已经将青龙星宿作为守护星来祭祀了。商星便是青龙星宿中的大火。
2、玄武
玄武,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指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分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七宿。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北方玄武于八卦为坎,于五行主水,象征四象中的老阴,四季中的冬季。
3、朱雀
朱雀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代表炎帝与南方七宿的南方之神,于八卦为离,于五行主火,象征四象中的老阳,四季中的夏季。
在先秦被认为能接引死者灵魂上升于天,后世认为其能予人长生。汉时谶纬学说大兴,它的象征含义又多了典藏、丙丁、礼德,汉后道教将其吸纳为护法神,称陵光神君。
4、白虎
白虎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代表少昊与西方七宿的西方之神,于八卦为乾、兑、于五行主金,象征四象中的少阴,四季中的秋季。
白虎象征着威武和军队,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有关,例如古代军队里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
5、黄龙
黄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按照古籍记载,黄帝及大禹可能都是黄龙的化身,着名神话学家袁珂认为黄龙即是黄帝时期的应龙,并有详细证据论述。
五行思想的体现将黄龙看做是五龙之一。有四大神兽之外的“第五灵”甚至四灵之长的说法,‘中央黄为土’就是黄龙,一说应龙。
黄龙在古代是皇权象征,在九龙壁上可以见到黄龙 。某些人认为黄龙的这个地位已经被瑞兽(黄麟)替代,也有人将二者同等看待,但实际上,黄麟作为麒麟的一支远远无法与黄龙相比,麒麟为应龙孙辈。
⑷ 古代生物有那些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历史的地质年代中、而现已大部分绝灭的生物.包括古植物(芦木、鳞木等)、古无脊椎古生物(三叶虫)动物(货币虫、三叶虫、菊石等)、古脊椎动物(恐龙、始祖鸟、猛犸等).古生物死后,除极少数(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由于特殊条件,仍保存原有的组织结构外,绝大多数经过钙化、碳化、硅化,或其他矿化的填充和交替石化作用,形成仅具原来硬体部分的形状、结构、印模等的化石.
⑸ 上古时期有没有生物
在中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时代。在两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历史时代。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才几千年,会没有生物?
⑹ 古生物都是有哪些
古生代
寒武纪:奇虾,三叶虫,云南鱼,海口鱼等
奥陶纪:鹦鹉螺,彗星虫,三叶虫等
志留纪:头甲鱼,布隆度蝎子等
泥盆纪:海纳皮东,熨板鲨,含肺鱼等
石炭纪:巨型蜻蜓,巨型蜘蛛,巨型马陆,游曳岩蜥等
二叠纪早期:基龙,棘龙等
二叠纪晚期:利齿兽,杯龙,二齿兽,迷龙
中生代
三叠纪早期:派克鳄,水龙兽,加斯马吐龙,瘦头兽等
三叠纪后期:(恐龙时代开始,恐龙种类繁多,只例举几种)理理恩龙,虚形龙,板龙,始盗龙等
侏罗纪:异特龙,跃龙,巨兽龙,剑龙,脘龙,迷惑龙,梁龙等
白垩纪:禽龙,雷利诺龙,木他龙,副栉龙,暴龙,翼手龙等
新生代
第三纪:狐猴,龙王鲸,巨犀等
第四纪:长毛犀,猛犸,板齿象,后弓兽,剑齿虎等
⑺ 中国上古神兽有哪些
白泽:昆仑山上的神兽,着名的神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 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 《轩辕本纪》有神兽白泽的故事:“(黄)帝巡狩,东至海,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因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白泽言之;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夔:出生于东海流破山,其形状如牛,无角,身形巨大,昏黑色,但只有一只脚支撑,也叫独脚夔。 夔是一种恶兽,能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 凤凰:大家很熟悉的神鸟了,头像鸡,颔像燕,颈像蛇,胸象鸿,尾像鱼。五德之鸟。 麒麟:是品性仁慈、妖力强大的生物,谙悟世理,通晓天意,可以聆听天命。人的世界有十二个国家,分别由十二个王来统治。王不是以出身或功绩来评选,而是由天命来决定。麒麟就是传达天命,为自己的国家选出王者的神兽。 梼杌:原本只是令人害怕厌恶的恶人,根据《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这个不可教训的恶人死后最终演化成上古着名的魔兽,《神异经?西荒经》记“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已然是一派怪异扭曲的形象,与其说是魔兽不如说是生化实验失败核泄漏的产物。 獬豸:古代神裁制度下产生的着名神兽,又被称为“法兽”。根据《论衡》和《淮南子?修务篇》的说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样貌大致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发,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有一只独角,据传角断者即死,有被见到长有双翼,但多数没有翅膀。拥有很高的智慧,能听懂人言,对不诚实不忠厚的人就会用角抵触。后世常将普通羊饲养在神庙,用来代替獬豸吼: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畏之,盖吼溺着体即腐。 《偃曝馀谈》有载。 为此鸟的形象,放在明户之间,则魑魅之类,自然退伏。所以到了现在,都刻木像、造铜像或画图像,故现在画鸡于门上。 华方:在《山海经.西次三经》中,有在章峨之山,有一种鸟,型状如鹤,一足,有红色的纹和白喙。就是叫做华方。《海外南经》:“华方鸟在东方,青水西,只有一只脚。”而《淮南子.汜论训》中说,木生毕方。因而有说毕方是木精所变的,而形状是鸟、一足、不食五谷。《在文选.张衡〔东京赋〕》中说:“华方...老父神,如鸟,两足一翼,常衔火在人家作怪灾也。”而《韩非子.十过》中说:“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秦山之上,驾象车而蛟龙,毕方并害。袁珂说华方是凤,凤为太阳鸟,故“见则其吧有讹火”。《骈雅》:“毕方,兆火鸟也。”凤即为神,也是灾难的象征。《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大风为害,尧乃使羿...缴风于青邱之泽。”大风即大凤。《淮南子》“木生毕方”是受五行思想的影响所玫,意即木生火。因毕方为火鸟故用毕方代火,非指毕方生于木。
⑻ 中国有哪些上古生物
祝余,鹿蜀,旋龟,大鹗......很多的。搜狗拼音不给力,有好多字打不出,不过你可以在《山海经》里查。如鹿蜀:“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鹿蜀,佩之宜子孙”。
⑼ 请问 古代生物有那些 请举例
壳椎类多为小型两栖动物,适应于浅水及沼泽生活;最早出现于早石炭世,至古生代末灭绝,从未繁盛过。一般分为三个目:游螈目、小鲵目和缺肢目。小鲵目都是一些适合生存在水边地下或沼泽中的小型的原始两栖动物,而缺肢目则特化成小型、细长而且没有四肢的蛇状两栖动物。游螈目是壳椎类中数量、种类和形态都最为多样化的家族。它们在石炭纪后期开始向两个方向进化,一支进化成体形细长的鳗鱼状或蛇形两栖动物;另一支则身体和头骨都向着扁平而且宽阔的方向发展,例如二叠纪着名的笠头螈,头骨侧面和顶盖部分的骨骼向侧面极度生长,以至于头骨的后部好像向两侧长出三角形的“角”一样,而且使整个头骨的形状像一顶斗笠,因而被命名为“笠头螈”。笠头螈的身体也是扁平的,而且肢骨又小又弱。显然,这种动物很可能属于底栖形的两栖动物,大部分时间可能都是呆在小溪或池塘的水底生活的。
迷齿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陆栖脊椎动物,它们繁盛于石炭纪和二叠纪,少数种类延续到三叠纪。其锥状牙齿横截面上具有迷路构造,因此得名。头骨由坚硬厚大的骨片组成,因此也称为坚头类。与肉鳍鱼类相比,头骨扁平,骨片减少,舌颌骨退入中耳形成镫骨,具有听凹。此外,它们当中的多数种类体表还有厚重的鳞甲。 迷齿类繁盛的时代,地球上的沼泽、河流和湖泊中到处都有这种动物。在古生代的后期和三叠纪,它们遍布在地球的所有大陆上。迷齿类分为三个目:鱼石螈目、离片椎目和石炭螈目。
蜥螈亚目中的蜥螈是一种特殊的两栖动物,在它身上可以看到即有一些两栖动物的特征,又有一些爬行动物的特征。这种现象为爬行动物起源于两栖动物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两栖类的起源很可能发生在泥盆纪后期。当时,肉鳍鱼类中的某个物种登上了陆地,从此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适应和进化方向。这是早期脊椎动物的一次冒险,是向它们完全陌生、只能部分适应的新环境跨出的大胆的一步。但是,这种进步的呼吸空气的鱼类一旦迈出了这一步,很快就转变成为原始的两栖动物。从此,脊椎动物的进化发展道路上许许多多新的可能性被开发出来了。
有些科学家认为,促使肉鳍鱼类离开水并且登上陆地的动力也许恰恰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水。这种推测认为,泥盆纪晚期的某些肉鳍鱼类很可能曾经受到过极度干旱的威胁,迫使它们设法寻找新的水塘或溪流以便在其中继续生存下去,这就使它们不得不先爬上干旱的陆地,结果,有些肉鳍鱼类找到了新的水源,因此得以继续过它们的鱼类生活;大多数探险者很可能悲惨地死去;但是,最成功的恐怕要数那些在陆地上学会了新的生活方式的个体及其后代们,它们从此开创了全新的陆地生存空间,摆脱了水域对脊椎动物的限制,为向更高级的进化方向前进奠定了基础。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发现的这种最早登上陆地的脊椎动物是一种叫做“鱼石螈”的原始两栖动物。
鱼石螈的头骨结构坚实,顶盖上的各块骨片的位置和形状都与进步的肉鳍鱼类很相似,当然也更加进步一些。鱼石螈身体上的骨骼特征表现了两栖类和鱼类的奇妙组合,脊椎骨比肉鳍鱼类稍有进步,但是尾巴上却依然保留着像鱼尾一样的鳍条。强壮的肩带、腰带以及与之相关连的发育完全的前后肢则表明,鱼石螈已经完全可以靠四肢在地面上各处走动了。从鱼石螈式的祖先开始,两栖类(纲)在适应陆地环境过程中分化出三个亚纲:迷齿亚纲、壳椎亚纲和滑体亚纲。肺鱼类的最早代表是泥盆纪中期的双鳍鱼。在此基础上,肺鱼类在晚泥盆世至石炭纪曾经比较繁盛,至今只有少数极特化的代表生活在非洲、澳洲和南美洲的赤道地区。澳洲肺鱼是三个地区肺鱼中最原始的,它们生活在昆士兰洲的一河流中,在旱季河流水量减少时就生活在一个个孤立的小水坑中,到水面上来呼吸空气,利用它那分布着许多血管的单个的肺进行呼吸。不过,这种鱼还不能离开水面生活。非洲的肺鱼和南美洲的肺鱼则在它们栖息的河流完全干涸后还能够生存好几个月。当旱季来临时,这些肺鱼就钻进泥里并把自己包裹起来,只留下一到数个小孔与外界通气,以使自己能够进行呼吸。与澳洲肺鱼不同的是,这两种肺鱼都有一对肺。肺鱼呼吸空气的能力自然而然地使我们联想到,它们可能是鱼类和陆生脊椎动物之间的一个中间过渡环节。特别是澳洲肺鱼的偶鳍演化的外形很像是细细的腿,它们甚至可以用这样的偶鳍在河地或是水塘底部像走路似的移动身体,这样的身体结构和行为活生生地反应了陆生的四足脊椎动物的早期形态。与其它的鱼类家族相比,肺鱼类一直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家族。从这一支进化路线的主干发展出了角齿鱼属,它们在三叠纪和随后的整个中生代里曾经广泛分布在世界上大多数的大陆水域里。现代的澳洲肺鱼就是角齿鱼的直接后裔。非洲的肺鱼和南美洲的肺鱼则是从肺鱼亚纲进化主干分化出去的旁支。非洲肺鱼的偶鳍退化成又长又细的鞭状,而南美洲的肺鱼偶鳍也显着缩小,成为相当小的附肢。肺鱼类在南半球大陆上的分布状况使一些地史学家认为这证明了过去南半球的各个大陆曾经有紧密的联系。但是也有的科学家认为,既然地质历史时期各种各样的肺鱼曾经遍布世界,那么现代肺鱼的分布情况只是代表了过去一度范围广阔的肺鱼栖息地在现代的遗迹。肺鱼的存在为我们了解过去鱼类向原始的两栖类的过渡提供了参照。但是要说肺鱼就是两栖类的祖先则证据依然不足,例如,它们的颅骨硬骨化的程度很低,这与两栖动物那种坚实的硬骨质的颅骨比起来显得差距很大;而且,肺鱼类的偶鳍特化得很厉害,显得过于纤弱,很难使人把它们与两栖类那些强壮的四肢联系起来。
美国德克萨斯州有一座西摩城,城北处露着大片的二叠纪早期沉积物,介于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之间的着名化石代表蜥螈就发现在这里。一方面,蜥螈很象一种叫做石炭蜥的迷齿类两栖动物。例如,它的头骨顶部是完全盖着的,迷齿类头骨的全部骨片都仍然保留着;在上下颌的边缘上也长着迷齿类那样的尖锐牙齿,特别是腭骨上还有一些迷齿类那种典型的大牙齿;而且,它那连接头骨与颈椎的枕髁也像石炭蜥一样只有一个。
但是另一方面,蜥螈身体上的骨骼(解剖学上称为头后骨骼)却表现出了一系列与早期的爬行动物相像的进步特征。例如,它的脊椎骨的构成和形状、连接前肢与脊柱的肩带中的锁间骨以及肱骨都与爬行动物相似;肠骨比两栖动物的扩大了很多;荐椎骨有两个,与两栖动物只有一个不同。它的踝部虽然还是两栖动物类型的,但是趾骨的排列却与早期的爬行动物相似:大拇指和大脚趾都有两节指(趾)节骨,第二指(趾)有三节指(趾)节骨,第三指(趾)有四节指(趾)节骨,第四指(趾)有五节指(趾)节骨,小指骨有三节指节骨,小脚趾有四节趾节骨。这种指(趾)节骨的排列形式是原始的爬行动物的典型指(趾)式,可以以数字表示为2—3—4—5—3(4)。那么,蜥螈究竟是两栖动物还是爬行动物呢?这一问题的最好答案显然取决于蜥螈是像现代爬行动物那样在陆地上产羊膜卵还是像现代两栖动物那样回到水中去产卵。遗憾的是,古生物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给我们提供有关这一问题的线索。但是,古生物学家怀特博士曾经对蜥螈作过详细的研究,发现许多化石材料显示蜥螈有两性二态的特征——一些个体的尾椎骨下面突出的第一个脉弓距离腰带后方甚远,而另外一些个体的相应脉弓则距离腰带后方较近。据此推测,那些脉弓与腰带后缘距离远的个体表明脉弓与腰带后缘之间肯定存在一个相当大的裂口,这样的个体代表雌性,大的裂口正体现了对于大的羊膜卵通过泄殖腔通道的适应。如果把这种推测联系着头后骨骼的种种爬行动物特征来分析,蜥螈就应该属于爬行动物无疑。但是,从头骨与牙齿的特征来看,确实又不能把蜥螈与两栖动物完全割离开来。而且,一些与蜥螈相近似的属还保留了一些更加明显的两栖动物特征,例如,欧洲发现的圆盘蜥的幼体依然用鳃呼吸。然而,正是这种似乎是相互矛盾的证据说明了动物进化的真谛。即使是一个物种的进化,也并不是在所有方面平均一致地发展的。一种动物可能在一些特征上是进步的,但是在另外一些特征上却是原始的,这种情况被称为“镶嵌进化”。蜥螈的这种镶嵌进化特点正表明了它们是介于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之间的奇妙的中间类型。因此,我们更有把握地推测,爬行动物起源于蜥螈或是类似于蜥螈那样的两栖动物。
在泥盆纪中期,一些更为进步的硬骨鱼类出现了。它们骨骼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骨化成硬骨质。头骨的外层由数量很多的骨片衔接拼成一套复杂的图式,覆盖着头的顶部和侧面,并向后覆盖在鳃上。鳃弓由一系列以关节相连的骨链组成;整个鳃部又被一整块的骨片——鳃盖骨所覆盖。因此,它们在鳃盖骨的后部活动的边缘形成鳃的单个的水流出口。它们的喷水孔大为缩小,甚至消失。大多数硬骨鱼类由舌颌骨将颌骨与颅骨——舌接型的方式相关连。这些硬骨鱼类的脊椎骨有一个线轴形的中心骨体,称为椎体;椎体互相关连,并连成一条支撑身体的能动的主干。椎体向上伸出棘刺,称为髓棘;尾部的椎体还向下伸出棘刺,称为脉棘。胸部椎体的两侧与肋骨相关联。“额外的”鳍退化消失;所有功能性的鳍内部均有硬骨质的鳍条支撑。体外覆盖的鳞片完全骨化。原始的硬骨鱼类的鳞较厚重,通常成菱形,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早期肉鳍鱼类为代表的齿鳞,另一种是以早期辐鳍鱼类为代表的硬鳞。随着硬骨鱼类的进化发展,鳞片的厚度逐渐减薄,最后,进步的硬骨鱼类仅有一薄层的骨质鳞片。原始的硬骨鱼类具有机能性的肺,但大多数后来的硬骨鱼类的肺转化成了有助于控制浮力的鳔。
199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余小波研究员在云南曲靖西郊发现了斑鳞鱼,当时把它鉴定为是一种生活在4亿多年前泥盆纪早期的原始肉鳍鱼类。肉鳍鱼类是硬骨鱼类大家族中的一支,硬骨鱼类的另一支是辐鳍鱼类。1999年4月,中科院古脊椎所的朱敏研究员通过对斑鳞鱼进一步研究发现,斑鳞鱼不仅可能是最原始的肉鳍鱼类,而且可能是整个硬骨鱼类最原始的代表。斑鳞鱼中保留的许多非硬骨鱼类特征填补了硬骨鱼类和非硬骨鱼类之间形态上的缺环。泥盆纪中期,硬骨鱼类分化成走向不同进化道路的两大分支:辐鳍鱼类(亚纲)和肉鳍鱼类(亚纲)。
从总体上说,地球上所有生活在水里的动物没有任何一类取得了像硬骨鱼类这样的进化成功。即使是那些高度发展了的最完全的水生无脊椎动物,例如各种各样的软体动物以及中生代期间发展地很复杂的菊石类,也远远达不到硬骨鱼类对水生生活的那种适应程度。硬骨鱼类已经占据了地球上所有水域中的各种生态位,从小的溪流到大的河流、从大陆深处的小小池塘到各类湖泊、从浅浅的海湾到浩瀚大洋中各种深度的水域,到处都有硬骨鱼类在漫游。硬骨鱼类各个物种之间体形大小上的差别也很悬殊,有些小鱼永远长不到1厘米以上,而鲔鱼可以长得非常巨大。硬骨鱼类身体的形状和生态适应类型也是千差万别,各有千秋。而且,硬骨鱼类无论是物种数量还是个体数量都远远超过许多其它脊椎动物的总和。因此,硬骨鱼类才是地球上真正的水域征服者。
我们熟悉的鲨鱼属于软骨鱼类。
软骨鱼类几乎全部是海洋动物。在整个生活史(一个生命体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中,它们的骨骼始终是软骨质的,坚硬部分通常仅有牙齿和棘刺,大多数的软骨鱼类化石就是从这些东西得知的,偶尔也会有充分钙化了的颅骨、颌骨和脊椎等保存为化石。最原始的软骨鱼类以裂口鲨为代表,它们的最完整的化石发现于美国伊利湖南岸晚泥盆世的格利夫兰黑色页岩中。有趣的是,现代鲨鱼的口通常都是横裂缝状的,而裂口鲨的口却是直裂缝的。裂口鲨的上颌骨由两个关节连接在颅骨上,一个是眶后关节,紧挨在眼眶后面;另一个则位于头骨后部,在这里颅骨与舌颌骨背部的连接杆相连。这样的上颌与颅骨的连接方式叫做双连接,是相当原始的连接方式。裂口鲨的牙齿中间有一个高齿尖,其两侧各有一个低齿尖,许多古老的软骨鱼类的牙齿都是这样的结构。 裂口鲨的结构在许多方面都代表了软骨鱼类中原始的模式,可以认为它接近于软骨鱼类进化系统主干线的基点,后期的鲨类可能就是从这里出发沿着各自的进化方向发展出来的,它们包括肋刺鲨目、弓鲛目、异齿鲨目、六鳃鲨目、鼠鲨目和鳐目。这几个目组成了软骨鱼类中最繁盛的一大类群:板鳃亚纲。另外一个种类不多、生活在深海中的软骨鱼类群,因其独特的自接型颅骨-颌骨连接方式而组成了软骨鱼类中的一个单独的类群:全头亚纲。银鲛是全头亚纲的代表,其进化历史可以追溯到侏罗纪早期。在古生代晚期的地层里还发现有数量极多的适于研磨的齿板,统称为缓齿鲨类,其亲缘关系尚不能确定。我国云南沾益石炭纪地层中发现过裂口鲨的牙齿化石;昆明晚三叠纪地层中发现过弓鲛的被刺化石。
中文名称:巨型羽翅鲎
时代:奥陶纪 4亿6000万-4亿4500万年前
典型体长:长1-2米
中文名称:鹦鹉螺
时代:4亿7千万到4亿4千万年前 奥陶纪晚期到志留纪早期(据说现在还有,但没有人见过活的。报道说,有一次一个中国船员抓到一只活的,因为不知道那是什么东东,于是就煮了吃了,据说味道不错)
典型体长:长约11米
中文名称:翼肢鲎
时代:4.38亿年至4.11亿年前
典型体长:1.5米
俗名:三叶虫
时代:泥盆纪
典型体长:
物种名称:粒骨鱼
时代:泥盆纪中期-晚期
典型体长:.....
中文名称:邓氏鱼
时代:晚泥盆纪 3亿7千万-3亿6千万年前
典型体长:长8-10米
中文名称:胸脊鲨
时代:亿7000万-3亿4500万年前 从晚泥盆纪到石炭纪
典型体长:长0.7-2米
名称: 布拉塞龙
体长: 3公尺长
生存年代: 二迭纪晚期---三迭纪早期
中文名称:幻龙
时代:三叠纪 距今2.4亿-2.1亿年前
典型体长:长3-4米
时代:三叠纪 距今2.4亿-2.1亿年前
中文名称:杯椎鱼龙
时代:三叠纪晚期 距今2.4亿~2.1亿年前
典型体长:长10米
恐龙名称: 鱼龙
恐龙体长: 鱼龙有很多种,从3到15米不等
生存年代: 侏罗纪
名称:翼手龙
体长:两翼开展可达30至700厘米
生存年代:侏罗纪
中文名称:滑齿龙
时代:侏罗纪中期至晚期 距今1.6亿-1.55亿年前
典型体长:长25米(争议极大 现在能确认的滑齿龙体长不过10米左右)
中文名称:地蜥鳄
时代:侏罗纪中期 距今1.6亿年-1.5亿年前
典型体长:长3米
中文名称:利兹鱼
时代:晚侏罗纪 1亿6千5百万-1亿5千5百万年前
典型体长:长27米
文名称:剑射鱼
时代:晚白垩纪 8千7百万-6千5百万年前
典型体长:长6米
名称:长头龙
体长: 9米
生存年代: 白垩纪早期
中文名称:帝鳄
时代:白垩纪早期
典型体长:长12米
帝鳄与现生鳄鱼头骨对比
中文名称:薄片龙
时代:白垩纪晚期 距今8500万-6500万年前
典型体长:长15米
中文名称:沧龙
时代:白垩纪晚期 距今8500万~6500万年前
典型体长:长9-17米
中文名称:大洋龙
时代:白垩纪晚期 距今8500万~6500万年前
典型体长:长3~4米
中文名称:古海龟
时代:晚白垩纪 7500万-6500万年前
典型体长:长4.6米
⑽ 明清有几种上古生物
古生物概述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历史的地质年代中、而现已大部分绝灭的生物。包括古植物(芦木、鳞木等)、古无脊椎动物(货币虫、三叶虫、菊石等)、古脊椎动物(恐龙、始祖鸟、猛犸等)。古生物死后,除极少数(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由于特殊条件,仍保存原有的组织结构外,绝大多数经过钙化、碳化、硅化,或其他矿化的填充和交替石化作用,形成仅具原来硬体部分的形状、结构、印模等的化石。 化石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大多数是茎、叶、贝壳、骨骼等坚硬部分,经过矿物质的填充和交替作用,形成仅保持原来形状、结构以至印模的钙化、碳化、硅化、矿化的生物遗体、遗物或印模。也有少数是未经改变的完整遗体,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等。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自从古生物学出现后,人类就认识到曾有过大规模的生物绝灭现象。多细胞生物在6亿年的历史进程中,共经历了五次主要的大规模绝灭事件。在所有大绝灭事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二叠纪末,最引人注目的是白垩纪末恐龙的绝灭。 编辑本段古生物命名 所有经过研究的生物,都要给予科学的名称,即学名(scientific name)。按国际命名法规,生物各级分类等级的学名,改用拉丁字或拉丁化文字。属和属级以上的名称采用单名,即用一个拉丁词命名,第一字母大写。种的名称采用双名法(binomen),即由种的本名和其从属的属名组成,属名在前,种本名在后。种、亚种及变种本名第一个字母小写。属和属以下名称,在印刷和书写时,需用斜体字,属以上名称用正体字。为了便于查阅,在各级名称之后,用正体字注以命名者的姓氏(应为拉丁字母拼缀)和命名时的公历年号,两者间以逗点分隔。若命名者不止一人,用拉丁连结词et(和)连接之。 物种既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物种的起源和演变。从生物学角度来认识物种,认为物种基本结构是居群,而不是个体。 生物命名法中一条重要原则是优先律(law of priority),即生物的有效学名是符合国际动物、植物命名法所规定的最早正式刊出的名称。遇到同一生物由两个或更多名称即构成异名(synonym),或不同生物共有一个名称即同名(homomym),应以优先律选取最早正式发表的名称。例如,横板珊瑚一个属Tetrapora(方管珊瑚)原为矢部长克(H.Yabe)和早坂一郎(I.hayasaka)于1915年所首创(Tetrapora Yabe et Hayasaka,1915年)。到了1940年,古生物研究者发现,该属名早在1857年用于苔藓动物一个属方管苔藓虫(Tetrapora Queenstedt,1857年)。横坂珊瑚Tetrapora 事后定的,依优先律应予废弃,而用另一新的属名Hayasakaia(早坂珊瑚)来代替。 编辑本段古生物演化 (1)生命的起源 一般认为生命是由化学物质从无机到有机演化而来的。原始大气富含甲烷、氨、二氧化碳、水汽等,这些气体在外界高能(紫外线、闪电、高温)的作用下,首先合成氨基酸、脂肪酸等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这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进一步结合成更复杂的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有机物质,经过进一步演化,终于产生了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的、结构非常复杂的多分子体系,由此产生了原始生命。当非细胞形态的原始生命在地球上出现时,由于大气中仍然缺氧,因此,它们一定是厌氧和异养类型。地球约形成于距今46亿年,从澳大利亚发现的距今35亿年的瓦拉翁纳群中的丝状细菌化石表明,生命的起源亦即化学演化过程,应发生在地球形成后约11亿年。生命的产生是地球演化史上的一次最大的飞跃,使得地球历史从化学演化阶段推向生物演化阶段。 (2)原核生物的出现 最初的生命应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为了保证有机体与外界正常的物质交换,原始生命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细胞膜,出现了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元、功能单元和生殖单元,细胞的产生是生命史上的一次重大的飞跃。当前,地球上发现最早具细胞结构的可靠化石是瓦拉翁纳群中的丝状细菌化石。 (3)藻菌生态系统的形成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异养型原核生物细菌,经过不断地分化和发展,终于又出现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从无机物合成有机养料的自养型原核生物蓝藻。蓝藻和细菌作为早期生物界的合成者和分解者,组成物质循环的两个基本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从异养到自养是早期生物演化的另一次重大的飞跃。 蓝藻是最早出现的放氧生物,使得地球上原始大气中氧气浓度不断增加,形成含氧大气层。在高空出现的臭氧层,吸收了太阳的紫外辐射,改变了整个生态环境,为喜氧生物提供了有利的生活环境。于是生物便由厌氧转入喜氧,提高了能量代谢的效能。在加拿大甘弗林组中,发现了完好的距今约20亿年的细菌和蓝藻化石。 (4)真核生物的出现 从原核到真核是生物演化从简单到复杂的转折点,最早具细胞的生物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没有细胞器,结构简单。真核细胞具有核膜,整个细胞分化为细胞核和细胞质两部分。细胞核内具有染色体,成为遗传中心,细胞质内进行蛋白质合成,成为代谢中心。由于细胞结构的复化,增强了变异性,使得真核生物能够向高级体制发展。现已发现距今约13亿年的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贝克泉组的白云岩中的原核蓝藻和真核绿藻。绿藻还发现于距今约10亿年的澳大利亚的苦泉组。绿藻是最早具有真核的生物。 (5)动物的出现 随着真核生物的出现,动、植物开始分化和发展。动物的出现,形成了一个新的三极生态系统。绿色植物(真核植物和原核蓝藻)通过叶绿素光合作用制造食物,是自然界的生产者;细菌和真菌是自然界的分解者;动物是自然界的消费者。地史上最早的动物化石是距今6~7亿年澳大利亚的伊迪卡拉动物群,其中以腔肠动物的似水母类、海鳃类、环节动物和少量节肢动物为主,还有一部分分类位置未定的疑难化石,很可能代表地史上曾短暂出现而又迅速绝灭的类群。从动物的分化水平看,伊迪卡拉动物群已是较后期的类型,不是动物的原始代表。这标志着后生动物在早已出现,并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分化演变过程。 (6)洋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时代 在生物演化史上称为“海洋藻类时代”和“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起始于距今6亿年,延续了约1.7亿年。 植物仍以海生藻类为主,但很难保存为完好的化石。由于植物进化速度远较动物缓慢,早古生代植物界一直停留在藻类阶段。藻类的大量繁育不仅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而且通过叶绿素光合作用,放出氧气,为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发展,准备了有利的生活环境。 继元古宙末期伊迪卡拉后生裸露动物群之后,于早期,出现了地史上最早具钙质硬壳的小壳动物群,包括软舌螺、单板类、腹足类、腕足类等。这与当时海水富含钙质有关。由于发生了矿化事件,使得寒武纪保存的化石突然增多。这一时期称为“非三叶虫时代”。进入三叶虫时代后,在中国云南发现了距今5.7亿年的澄江动物群,主要由水母、三叶虫、金臂虫、非三叶虫节肢动物、蠕形动物、海绵、无铰腕足类、软舌螺和藻类等组成,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早的软体的多门类动物群,这一动物群的发现还表明后生动物在寒武纪开始前已经历了一段分化、辐射的历史过程。随后,腔肠动物、古杯类、软体动物(双壳、腹足、头足)、棘皮动物、牙形刺、笔石等相继出现。其中以三叶虫演化迅速、生态分异明显,分布遍及全球整个海域,在动物界中占绝对优势,因而称寒武纪为“三叶虫时代”。古杯类是地史上最早的造礁动物,生活于早寒武世,中寒武世早期绝灭,是生物史上第一个完全绝灭的造礁动物门类。 是自然环境有利于海洋无脊椎动物继续发展的时代,层孔虫、苔藓虫等先后出现,笔石、腕足类、鹦鹉螺等显着分异。树形笔石继续发展,一部分固着在海底生活,而大部分远运洋漂浮生活,遍及全球海域。到早奥陶世中期,正笔石类兴起、演化迅速,是奥陶纪的重要分带化石。腕足类出现了分异的第一个高峰期,在数量上占重要地位。鹦鹉螺开始出现于晚寒武世,到奥陶纪分异明显,种类繁多,个体较大,是营游泳生活的凶猛食肉动物。珊瑚最早出现于寒武纪,至中、晚奥陶世大量繁育,同层孔虫、苔藓虫等一起,是温暖浅海的重要造礁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新类群的出现和多样化,加剧了浅海陆棚区的生存竞争。 希望能帮你,要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