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生物无菌室最佳温湿度范围在哪个国标里
GB/T 27405-2008只是在附录B 1.6中说推荐温度为20℃,湿度为40%-60%。
Ⅱ 微生物实验室的设计和建造的特殊要求
选址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可与其他用途房屋设在一栋建筑物中,但必须自成一区。该区通过隔离门与公共走廊或公共部位相隔。
平面布局
a)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核心区包括实验间及与之相连的缓冲间。
b)缓冲间形成进入实验间的通道。必须设两道连锁门,当其中一道门打开时,另一道门自动处于关闭状态。如使用电动连锁装置,断电时两道门均必须处于可打开状态。在缓冲间可进行二次更衣。
c)当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不设自动控制装置时,缓冲间面积不宜过大,不宜超过实验间面积的八分之一。
d)Ⅱ级或Ⅲ级生物安全柜的安装位置应远离实验间入口,避开工作人员频繁走动的区域,且有利于形成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的气流流型。
围护结构
a)实验室(含缓冲间)围护结构内表面必须光滑耐腐蚀、防水,余锋以易于消毒清洁。所有缝隙必须加以可靠密封。
b)实验室内所有的门均可自动关闭。
c)除观察窗外,不得设置任何窗户。观察窗必须为密封结构,所用玻璃为不碎玻璃。
d)地面应无渗漏,光洁但不滑。不得使用地砖和水磨石等有缝隙地面。
e)天花板、地板、墙间的交角均为圆弧形且可靠密封,施工时应防止昆虫和老鼠档搏钻进墙脚。
通风空调
a)必须安装独立的通风空调系统以控制实验室气流方向和压强梯度。该系统必须确保实验室使用时,室内空气除通过排风管道经高效过滤排出外,不得从实验室的其他部位或缝隙排向室外;同时确保实验室内的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进风口和排风口的布局应使实验区内的死空间降低到最小程度。
b)通风空调系统为直排系统,不得采用部分回风系统。
c)环境参数:相对于实验室外部,实验室内部保持负压。实验间的相对压强以-30Pa~-40Pa为宜,缓冲间的相对压强以-15Pa~-20Pa为宜。实验室内的温、湿度以控制在人体舒适范围为宜,或根据工艺要求而定。实验室内的空气洁净度以GB 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中所定义的七级至八级为宜。实验室人工照明应均匀,不眩目,照度不低于500lx。
d)为确保实验室内的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实验室内不应使用双侧均匀分布的排风口布局。不应采用上送上排的通风设计。由生物安全柜排出的经内部高效过滤的空气可通过系统的排风管直接排至大气,也可送入建筑物的排风系统。应确保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的压力平衡。
e)实验室的进风应经初、中、高效三级过滤。
f)实验室的排风必须经高效过滤或加其他方法处理后,以不低于12m/s的速度直接向空中排放。该排风口应远离系统进风口位置。处理后的排风也可排入建筑物的排风管道,但不得被送回到该建筑物的任何竖蠢晌部位。
g)进风和排风高效过滤器必须安装在实验室设在围护结构上的风口里,以避免污染风管。
h)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中,在进风和排风总管处应安装气密型调节阀门,必要时可完全关闭以进行室内化学熏蒸消毒。
i)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中所使用的所有部件均必须为气密型。所使用的高效过滤器不得为木框架。
j)应安装风机启动自动联锁装置,确保实验室启动时先开排风机后开送风机。关闭时先关送风机后关排风机。
k)不得在实验室内安装分体空调器。
安全装置及特殊设备
a)必须在主实验室内设置Ⅱ级或Ⅲ级生物安全柜。其安装位置应满足6.3.2.5d)中的要求。
b)连续流离心机或其他可能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应置于物理抑制设备之中,该装置应能将其可能产生的气溶胶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出。在实验室内所必须设置的所有其他排风装置(通风橱、排气罩等)的排风均必须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方可排出。其室内布置应有利于形成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的气流流型。
c)实验室中必须设置不产生蒸汽的高压灭菌锅或其他消毒装置。
d)实验间与外部应设置传递窗。传递窗双门不得同时打开,传递窗内应设物理消毒装置。感染性材料必须放置在密闭容器中方可通过传递窗传递。
e)必须在实验室入口处的显着位置设置压力显示报警装置,显示实验间和缓冲间的负压状况。当负压指示偏离预设区间必须能通过声、光等手段向实验室内外的人员发出警报.可在该装置上增加送、排风高效过滤器气流阻力的显示。
f)实验室启动工作期间不能停电。应采用双路供电电源。如难以实现,则应安装停电时可自动切换的后备电源或不间断电源,对关键设备(生物安全柜、通风橱、排气罩以及照明等)供电。
g)可在缓冲间设洗手池:洗手池的供水截门必须为脚踏、肘动或自动开关。洗手池如设在主实验室,下水道必须与建筑物的下水管线分离,且有明显标志。下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洗手池仅供洗手用,不得向内倾倒任何感染性材料。供水管必须安装防回流装置。不得在实验室内安设地漏。
其他
a)实验台表面应不透水,耐腐蚀、耐热。
b)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为易于清洁,各种家具和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间隙。应有专门放置生物废弃物容器的台(架)。家具和设备的边角和突出部位应光滑、无毛刺,以圆弧形为宜。
c)所需真空泵应放在实验室内。真空管线必须装置在线高效过滤器。
d)压缩空气等钢瓶应放在实验室外。穿过围护结构的管道与围护结构之间必须用不收缩的密封材料加以密封。气体管线必须装置在线高效过滤器和防回流装置。
e)实验室中应设置洗眼装置。
f)实验室出口应有发光指示标志。
g)实验室内外必须设置通讯系统。
h)实验室内的实验记录等资料应通过传真机发送至实验室外。
Ⅲ 如何制定实验室环境的温湿度控制范围
首先,识别各项工作对环境温湿度的要求:
主要识别仪器的需要、试剂的需要、实验程序的需要,以及实验室员工的人性化考虑(人体在温度18~25℃,相对湿度在35~80%范围内总体感觉舒适,并且从医学角度看环境干燥和喉咙的炎症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四个方面要素综合考虑,列出对温湿度控制范围要求的清单。
第二:选择并制定有效的环境温湿度控制范围:
从以上各要素所有要求清单中摘取最窄范围作为该实验室环境控制的允许范围,制定环境条件控制方面的管理程序,并依据该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SOP。
第三:保持和监控:
通过各项措施保证环境的温湿度在控制的范围内,并对环境温湿度进行监控和做好监控的记录,超过允许范围及时采取措施,开空调调节温度,开除湿机控制湿度。
某实验室温湿度控制标准(仅供参考):
三楼实验室监控房间:
试剂室 温度10~30℃,湿度35~80%
样品存放室 温度10~30℃,湿度35~80%
天平室 温度10~30℃,湿度35~80%
水分室 温度10~30℃,湿度35~65%
红外室 温度10~30℃,湿度35~60%
中心实验室 温度10~30℃,湿度35~80%
留样室 温度肢埋10~25℃,湿度35~70%
实验室的标准温度为20℃,一般检测间及试验间的温度应在20±5℃,线值计量标准间为20±2℃,电工与无线电专业的标准间和线值计量的计历虚蚂量检测仪器间为20±3℃,实验室内的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50~70%。
实验室温湿度控制要求
环境条件温湿度的控制方面考虑的要素就是保证实验操作的环境温湿度是能够满足实验程序各个过程的需要。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定实验室环境温湿度控制范围。
首先,识别各项工作对环境温湿度的要求。主要识别仪器的需要、试剂的需要、实验程序的需要,以及实验室员工的人性化考虑(人体在温度18~25℃相对湿度在35~80%范围内总体感觉舒适,并且从医学角度老看环境干燥和喉咙的炎症存在一定的因果关誉宴系)。
小结
普通的化学实验一般只控制温度,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一般在80%以下就可以了。常温留样室温度是10℃~30℃,阴凉留样室是温度不高于20℃,湿度应该是45~75%。
Ⅳ 想问一下实验室的温湿度要求是多少,留样室的温湿度要
普通的化学实验一般只控制温度,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一般在80%以下就可以了。常温留样室温度是10℃-30℃。阴凉留样室是温度不高于20℃。湿度应该是45~75%
Ⅳ 实验室温湿度要求
升闭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裤散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对实验室工作的精度和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在实验室中,不同的实验需要不同的环境条件,因此在控制温湿度方面需要非常小心谨慎。一般来说,温度应该保持在20-25摄氏度之间,湿度应该保持在40-60%之间。
有几个原因需要注意实验室温湿度管理。首先,高温和高湿度会导致实验装置中的化学反胡笑氏应加速,从而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其次,高温和低湿度可能导致实验装置中的样品失去水分,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如果实验室中的温度和湿度不能得到很好地控制,这可能会损害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因此,实验室应该配备专业的温湿度控制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监测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自动调整。这样可以确保实验室中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恰当的范围内,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实验室工作人员也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以了解如何正确地操作和维护温湿度控制系统,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之,实验室温湿度管理是实验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该特别注意这一方面,并确保实验室中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通过配备专业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和进行相关的培训,可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Ⅵ 检测实验室一般对湿度的要求是多少啊
实验室的标准温度为20℃,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
随着对质量控制的要求越来越渣搜严格,恒温恒湿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广。实验室空世梁枯调是温湿度控制的心脏,要求精度高,故障率低。
恒温恒湿试验:
规格型号:LRHS-025-SGD/BJYSL-DHS-100
湿度范围:85%~98%RH
温度均匀度:±2℃(空载时)
湿度均匀度:±3%RH
温度偏差:±2℃
控制精度达:温度精度搜洞±1.0℃,湿度精度达±2.0%以内的恒温恒湿空调,称为高精密恒温恒湿空调。
(6)微生物实验室温湿度参照什么规范扩展阅读:
实验室空调:实验室空调要求精度高,故障率低。所以必须要求空调能调节制冷量,市面上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变频调节;另一种是冷冻水调节方式。
实验室中风量越大,送风焓差越小,温湿度越均匀;但风量越大,除湿能力越小,甚至完全丧失,所以高精密恒温恒湿空调要求保证除湿能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大风量,对风量的设计非常严格,而普通机房空调要求较低。
Ⅶ 微生物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有何要求
一般温度为:18-26度,湿度:45%-65%。《GB 4789.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该标准作为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基本原则和要求,对检测环境提出了一些要求,内容如下:
1、实验室环境不应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而言,比较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操作有无菌检测,如果在洁净室内进行,那么洁净室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污染,洁净室设计是否合理,如远离污染区、洁净室与外界环境是否有二级缓冲间隔离、试验人员进入洁净室是否更换洁净服,佩戴口罩,手套等等。
2、实验室区域应与办公区域明显分开;实验室办公室与试验区不得在同一区域,即办公室不得设置在实验室内部,这是实验室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要求。
3、实验室工作面积和总体布局应能满足从事检验工作的需要,实验室布局宜采用单方向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污染;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功能区,如:准备室、洁净室、生化室(BSL-2实验室配置生物安全柜)、培养室、洗消室等,且房间的布局因用单向工作流程,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分布兼具合理性、科学性、实用性,一个设计优秀的微生物实验室,是微生物检测准确性的有力保障。
4、实验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及照度、噪音等应符合工作要求;该标准未准确提出相关的技术参数,以下是个人总结的一些技术文件对微生物实验室温度、湿度、照度、噪声和洁净度的技术要求,可参考作为实验室设计、日常环境监控时的判定值。
(7)微生物实验室温湿度参照什么规范扩展阅读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时应具备良好的自然通风,必要时应配备抽风机。接种、分离及鉴定细菌等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对结核杆菌等传染性极强的微生物学检验时必须在100%外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接触多种有害微生物,为了防止交叉污染,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实验室应至少划分成3个区:
一、清洁区
包括:办公室、休息室、培养基配制室与试剂储藏室。此区域禁止带人细菌检验标本。
二、操作区
(1) 整洁:微生物操作区是各种病原菌相对集中的地方,为了减少粉尘流动,防止交叉污染,操作区应与外界分开。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操作区应换鞋,送标本人员不进入操作区,操作区地面用专用拖把每天拖1次,每周用消毒剂擦洗1次。每天早上工作前,用紫外线照射30min,或每天工作后,用紫外线照射60min,对整个操作区进行消毒;下午工作结束后用消毒液消毒工作台面,以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清洁。
(2) 光线:细菌培养的细小菌落及血清试验凝集颗粒的观察,都需要有充足的光线。操作区除设置常规照明灯外,还必须安装操作台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判断。
(3) 通风:由于各种病原菌集中,空气污浊,实验室要求保持排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4) 温度和湿度:由于无菌操作的要求,实验过程中经常使用酒精灯,因此,微生物实验室不能安装吊扇。为了达到实验所需的适宜温度,尤其:满足某些仪器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实验室应安装空调。
(5) 电源:要求提供稳压、恒频的电源;根据仪器设备要求,必要时配备不间断电源。
(6) 水源:操作区内须设置水源。用于标本处理(如,细菌染色) 的水槽与工作人员洗手用的水槽不能混用。
(7) 污染物处理:操作区须备有消毒缸,以处理沾有活菌的玻片等污染物品。检验剩余的标本及使用过的带菌平板、试管均须集中地点安全放置,经消毒灭菌处理后再洗涤或丢弃。
二、无菌区
(1) 无菌室应完全封闭,进出无菌室至少要经两道门,中间隔有缓冲间,无菌室与外间设置一个可开闭的窗口,用于传递器具。
(2) 无菌室必须保持整洁。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换专用鞋、专用衣。无菌室使用前须用紫外线消毒30min,操作结束后清洁台面,再用紫外线消毒30min。定期用乳酸或甲醛熏蒸,彻底消毒。
(3) 无菌室仅用于培养基分装等无菌操作,不能进行有菌标本的操作。操作人员操作时应严格关门并戴好专用的口罩与帽子。
(4)无菌室内应有空气过滤装置,并安装空调。
Ⅷ 正规微生物实验室对环境温度有要求么
一、实验室管理制度
1.实验室应制定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并根据安全制度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本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进入无菌室换无菌衣、帽、鞋,戴好口罩,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实验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试剂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严禁在冰箱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4.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耗记录,贵重仪器有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药品、器材、菌种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和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
5.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餐、会客、喧哗,实验室内不得带入私人物品,离开实验室前认真检查水电,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污染、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品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6.负责人严格执行本制度,出现问题立即报告,造成病原扩散等责任事故者,应视情节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实验室安全制度
1.进入实验室工作衣、帽、鞋必须穿戴整齐.
2.在进行高压、干燥、消毒等工作时,工作人员不得擅自离现场,认真观察温度、时间,蒸馏易挥发、易燃液体时,不准直接加热,应置水浴锅上进行,试验过程中如产生毒气时应在避毒柜内操作.
3.严禁用口直接吸取药品和菌液,按无菌操作进行,如发生菌液、病原体溅出容器外时,应立即用有效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安全处理后方可离开现场.
4.工作完毕,两手用清水肥皂洗净,必要时可用新洁尔灭、过氧乙酸泡手,然后用水冲洗,工作服应经常清洗,保持整洁,必要时高压消毒.
5.实验完毕,即时清理现场和实验用具,对染菌带毒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6.每日下班,尤其节假日前后认真检查水、电和正在使用的仪器设备,关好门窗,方可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