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有哪几种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有3种返并配,分别是自养,腐生,寄生。
微生物的代谢指微生物在存活期间的代谢活动。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多样的代谢产物,根据代谢产物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关系,可以分为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两类。
初级代谢漏指产物是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微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蔽衡需的物质。
Ⅱ 细菌具有哪些不同的代谢方式
细菌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包括肺结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砂眼等疾病都是由细菌所引发。然而,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例如奶酪及酸奶和酒酿的制宴蚂空作、部分抗生素的制造、废水的处理等,都与细菌有关。在生物科技领域中,细菌有也着广泛的运用。细菌最早是被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mhoek,1632-1723)在一位从未刷过牙的老人牙物逗垢上发现的,但那时的人们认为细菌是自然产生的。直到后来,巴斯德用鹅颈瓶实验指出,晌瞎细菌是由空气中已有细菌产生的,而不是自行产生,并发明了“巴氏消毒法”,被后人誉为“微生物之父”。细菌这个名词最初由德国科学家埃伦伯格(Christian Gottfried Ehrenberg,1795-1876)在1828年提出,用来指代某种细菌。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βακτηριον,意为“小棍子”。
Ⅲ 微生物代谢有何特点它们调节代谢流的主要方式有哪两类
微生物的调节两种方式同时进行,经济而高效.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主要有两种方式:拦搜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
【酶合成的调节】: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可以分为组成酶和诱导酶两类.组成酶时微生物细胞内一直存在的简亏历酶,它们的合成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而诱导酶则时在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的情况下才能够合成的酶.例如,在用葡萄糖和乳糖作碳源的培养基本上培养大肠杆菌,开始时,大肠杆菌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乳糖,只有当葡萄糖被消耗完毕以后,大肠杆菌才开始利用乳糖,只有当葡萄糖被消耗完毕以后,大肠杆菌才开始利用乳糖.
【酶活性的调节】:微生物还能够通过改变已有酶的催化活性来调节代谢的速率.酶活性发生主要原因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这种调节现象在核苷空磨酸、维生素的合成代谢中十分普遍.
Ⅳ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的代谢
在生命细胞中发生的物质化学转变过程称为代谢.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生命活动的任何过程都离不开代谢,代谢一旦停止,生命随之结束.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中,细胞不断从外部环境中摄取生长需要的能源和营养物质,同时不断将代谢产物(废物)排泄到外部环境中去,因此代谢又称为新陈代谢.微生物要靠代谢维持其生命活动诸如生长、繁殖、运动等.代谢被分为两大类,即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1.分解代谢
分解代谢也称异化作用,是指微生物将自身或外来的各种物质分解以获取能量的过程,产生的能量用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需要,部分以热能的形式与代谢废物一起排出体外.根据分解代谢过程对氧的需求,又可分为好氧分解代谢和厌氧分解代谢.
(1)好氧分解代谢
6CO2 + 6H2O + 2880kJ
C6H12O6 + 6O2
好氧分解代谢是在有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的代谢过程.在有机物氧化过程中脱出的氢是以氧作为受氢体.如葡萄糖(C6H12O6)在有氧情况下完全氧化:
(2)厌氧分解代谢
厌氧分解代谢是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的条件下,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如有机酸、醇、CO2等,再被甲烷菌进一步转化为甲烷和CO2等,并释放出能量的代谢过程.厌氧代谢的受氢体可以是有机物,也可以是含氧化合物如硫酸根、二氧化碳、硝酸根等.如葡萄糖的厌氧代谢:
6CO2+12KNO2+1796kJ
C6H12O6+12KNO3
2CH3CH2OH+2CO2+226kJ
C6H12O6
以含氧化物为受氢体时,1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为1796kJ,以有机物为受氢体时,1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为226KJ.
好氧分解代谢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比较彻底,最终产物是含能量最低的CO2和H2O,故释放能量多,代谢速度快,代谢产物稳定.从污水处理的角度来说,希望保持这样一种代谢形式,在较短时间内,将污水中有机物稳定化.
厌氧分解代谢中有机物氧化不彻底,用于处理污水时,不能达到排放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处理.厌氧分解代谢可生产沼气,回收甲烷.
2.合成代谢
合成代谢亦称同化作用,是指微生物不断由外界取得营养物质合成为自身细胞物质并贮存能量的过程,是微生物机体自身物质制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微生物合成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由分解代谢提供.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是一个协同的、一体化的过程,它们是密不可分的.微生物的生命过程是营养物质不断被利用,细胞物质不断合成又不断消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新生命的诞生,旧生命的死亡和营养物质的转化.污水的生物化学处理就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染物(营养物质)的代谢作用实现的.
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这种回答.
Ⅳ 微生物分解代谢途径有哪些以及其特点!谢谢!!
1)EMP途径:以1分子葡萄糖为底物反应产生2分子
丙酮酸
,2分子NADH+
氢离子
和2分子ATP。EMP途径是绝多数生物所共有的一条主流
代谢途径
。
(2)HMP途径:是从
葡糖
-6-磷酸开始的,其特点是葡萄糖不经EMP途径和
TCA循环
而得到彻底氧化,并能产生大量还原型烟酸胺
腺嘌呤
二核苷酸磷酸以及重要
中间代谢
产物。在多数好氧菌和
兼性厌氧菌
种都存在HMP途径,而且通常还与EMP途径同时存在。只有HMP途径而无EMP途径的微生物很少,例如弱氧化醋杆菌,氧化葡糖杆菌,氧化醋单胞菌。
(3)
ED途径
:以1分子葡萄糖为底物生成2分子丙酮酸,1分子ATP,1分子NADPH和NADH。其特点是只经过4步反应即可快速获得由EMP途径须经10步反应才能形成的丙酮酸。ED途径在
革兰氏阴性菌
中分布较广,特别是假单胞菌和
固氮菌
的某些菌中较多存在,是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ED途径可不依赖于EMP途径和HMP途径而单独存在。
(4)TCA途径:以1分子丙酮酸为底物,经过一系列循环反应而彻底氧化,
脱羧
形成3分子CO2,4分子NADH2,1分子FADH2和1分子GTP,总共相当于15分子ATP,产能效率极高。这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各生物体中的重要生物化学反应,在各种
好氧微生物
中普遍存在。
这是我找到,如果有问题,请追问我帮你翻书
Ⅵ 微生物次级代谢合成主要途径主要有哪三种
微生物的次级代谢合成的途径主要有5条,不知你要哪三种啊?
1.由糖或糖的衍生物衍生来的次级代谢产物,例如链霉素
2.由氨基酸为前体合成的,如野卜毁放线菌素
3.通过乙酸-丙二酸聚合物途径合成的,红霉颂备素弊态
4.通过莽草酸或分支合成途径合成的,氯霉素
5.通过甲羟戊酸一异戊二烯聚合途径,如赤霉素
就记得这些,都是主要途径
Ⅶ 化能异养微生物进行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可通过哪些代谢途径产生
化能异养微生物进行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可通过哪些代谢途径产生:
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TCA途径产生
EMP途径:
又称糖酵解或己糖二磷酸途径,是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的代谢过程,总反应为:C6H12O6+2NAD+2Pi+2ADP→2CH3COCOOH(丙酮酸)+2NADH+2H+2ATP+2H2O。EMP途径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同时释放出少量ATP的过程。
HMP途径:
微生物在利用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中,由磷酸己糖开始分解,形成5碳物,5碳物再分解成3碳和2碳物,3碳物和2碳物又继续进行代谢生成乳酸和乙醇等产物,这条代谢途径称为HMP途径。
ED途径:
又称2-酮-3-脱氧-6-磷酸葡糖酸(KDPG)途径,是细菌的酒精发酵途径;总反应式是C6H12O6+ADP +Pi+NADP+ + NAD+→2CH3COCOOH+ATP+NADPH + H+ +NADH + H+。
TCA途径:
TCA循环,是需氧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代谢途径,分布在线粒体。又称为柠檬酸循环或者三羧酸循环,或者以发现者Hans Adolf Krebs(英195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姓名命名为Krebs循环。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糖类、脂类、氨基酸)的最终代谢通路,又是糖类、脂类、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Ⅷ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有()()()(光合作用)4种不同方式。 中间填什么
自养型微生物一般指以二氧化碳作为主要或唯一的碳源,以无机氮化物作为氮源,通过细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获得能量的微生物。所以一般有化能自养型和光能自养型。其中光能自养型的微生物都能够合成感光的蛋白质,有些细菌是利用细菌叶绿素,有些是利用类似视紫红质的蛋白。 1.营养类型的多样性 一切生物在营养上都具有统一性,在元素水平上都需20种左右,且以碳,氢,氧,氮,硫,磷6种元素为主,在营养要素水平上则都在六大类范围内,即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而营养类型是指根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营养要素即能源和碳源的不同而划分的生物类型。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
Ⅸ 微生物主要营养物质的分解代谢途径
微生物主要营养物质的分解代谢途径
多糖的分解。我们在这里说的糖,并不只是平常所说的有甜味的糖,主要指的是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果胶质、几丁质等,它们是由许多简单的糖化合物分子聚合在一起形成的。
淀粉的分解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淀粉酶催化完成的,因为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所以最终把淀粉分解,产生葡萄糖、麦芽糖等。
纤维素的分解。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多糖类化合物,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长链大分子。许多微生物能够分泌分解纤维素的酶,土壤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分解农作物秸杆,最终产生葡萄糖。
半纤维素的分解。半纤维素的结构与组成随植物的种类或存在部位不同而异,微生物分解半纤维素的酶也多种誉梁谨多样。半纤维素分解后产生木糖、阿拉伯糖等等。
果胶质的分解。果胶质是构成植物细胞间质的主要物质,分解果胶的微生物主要是一些细菌和真菌,分解果胶质后产生一些有机酸和醇类化合物。
几丁质的分解。几丁质又称甲壳质,是真菌细胞壁和昆虫体壁的组成成分,也是甲壳类动物,如虾、蟹的外壳主要成分。它们是不易被分解的含氮多糖物质,一般生物都不能分解它,只有一些细菌和放线菌能分解和利用它。几丁质首先被几丁质酶分解成为甲壳二糖,后者被甲壳二糖酶分解成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
木质素的分解。木质素是植物体内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一个组分,一般占植物干重的15—20%,在木材中可占30%左右渣迟。木质素的化学结构非常复杂,但在自然界中,仍然有一些微生物能够分解该类物质,其中,以担子菌的分解能力。担子菌分解木质素时,还常同时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
脂肪的分解。微生物对脂肪的分解主要依赖于脂肪酶的作用,产生甘油和脂肪酸。在有氧条件下,脂肪酸可被彻底氧化,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蛋白质的分解。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量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微生物中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片段较小的肽,然后再由肽酶将肽分解成为氨基酸。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大多数可以分泌到细胞外面,称为胞外酶,但肽酶有胞外酶,也有不向外分泌而只存在于细胞内的胞内酶。微生物也能分解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形成胺类和醇类。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