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写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探究报告
3探究活动
3.1提出问题落叶或淀粉在土壤中能被分解掉,
这究竟主要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还是土纯嫌壤
中微生物的作用呢
确定实验题目: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2做出假设土壤微生物可通过自身产生酶的作
用,将较复杂有机物分解成简单有机物或无机物分子.
“提示:假设既可以是基于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作出
的解释,也可以是想象或猜测.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
假设,通过讨论修正自己的假设.]
3.3实验预期土壤中的微生物对落叶和淀粉是具
有分解作用的.
3.4设计实验
3.4.1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3.4.2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实验设计步骤与下面实验操作程序基本一致.
[提示:首先,要确定实验变量是什么 需要控制的
变量有哪些 如何控制这些变量 . …其次肆裤差,要确定探
究的地点或场所:在野外 还是在实验室中 ]
3.4.3得出结论
3.4.4结果分析
可以将实验过程和现象列表整理,进行对比分
析,得出实验结果.
3.5实验操作
3.5.1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1)准备好2个圆柱形的玻璃容器,高度约为10 cm,
一个贴上"实验组"的标签,一个贴上"对照组"的标签.
.2)对"实验组"进行灭菌处理,方法是用塑料袋罩
住玻璃容器上方,将其放人60℃恒温箱中灭菌1 ho
【提示: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实验
组的土壤要做处理,以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同时要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
3)灭菌1h后将其取出.
4)取落叶12片,分成2份,要求大小分配平均.
然后,分别用纱布包好,埋入2个容裂皮器中,深度约为
5 cm.
5)将2个容器放于实验室相同的环境内,1个月后,
取出纱布包,观察比较对照组的落叶与实验组的落叶
腐烂程度.
3.5.2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1)制备4种土壤(花泥,黄泥,操场沙土,庭院土)
浸出液.将土壤放人垫有厚纱布的烧杯中,加水搅拌,
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取出.将烧杯中的土壤浸出
液静置一段时间备用.
2)取5只50 mL的小烧杯分别标上"花泥","黄
泥","操场沙土","庭院土","蒸馏水",分别放入10 mL
的淀粉糊,在标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加人30 mL的
蒸馏水,在其他的4个小烧杯中分别对应地加人4种
土壤浸出液各30 mL o
[提示:烧杯,试管须编号,否则很容易混淆.]
2006年第41卷第11期生物学通报
3)在室温20℃左右的环境下放置7d后,分别取
"蒸馏水","花泥"烧杯的溶液20 mL,将其作为A,B,
分别放人2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A1,A2,Bl,B2.这
里就以花泥浸出液作为实验对象,其他几种的土壤浸
出液的操作方法相同.
4)在A1,Bl中加人碘液,而在A2, B2中加入斐
林试剂,并用试管夹夹着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试
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3.6推出结论
1)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观察到对照组
的落叶与实验组的落叶相比较腐烂程度要高,这个实
验结果说明土壤中的微生物对落叶是具有分解作用
的.
2)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观察到A1的
溶液为深蓝色,B1的溶液颜色为无色,而A2中则是
蓝色的絮状沉淀,B2中则为砖红色.这个实验结果说
明淀粉在花泥中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为葡萄糖
了.
㈡ 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否对淀粉有分解作用(一)实验材
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否对淀粉有分解作用
实验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是“对照原则”和“惟一变量原则”.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设乎睁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本实验是为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否对淀粉有分解作用,所以应取两个烧杯,编号为A、灶搜B,分别加入20ml淀粉糊.再在A烧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 作实验组,B烧杯中加入30ml清水作对照组.在室温下放置若干岁辩岁天(一段时间)后,分别向A、B烧杯中加入等量碘液.充分搅拌,观察两烧杯内的颜色变化.若A变蓝,说明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若A不变蓝,说明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淀粉有分解作用.
故答案为:(1)20ml淀粉糊 土壤浸出液 30ml清水 (3)充分搅拌,观察两烧杯内的颜色变化
㈢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时,实验组应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作用,应将土壤用塑
土壤微生物的分仿做解作用的实验中自变量是土壤微生物的有无,因变量是有机物的分解情况.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就是接近于自然状态的一组消空,即不施加变量处理的一组,实验组拿大瞎是灭菌处理的土壤.
故选:A.
㈣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如下:
土壤中的生物残体被土壤动物切割、消化变成更小的颗粒后,会被土壤微生物进一步分解,再次进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由于各地气候与环境等因素不同导致各地土壤微生物的分解力也有所区别。
在当今发达的互联网高度覆盖的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节点,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土壤分解力大数据监测做出贡献。
生态系统的分解是死有机物质的逐步降解过程,它由多种生物共同完成。分解过程比较复杂,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机械作用阶段:由于物理的和生物的作用,动植物遗体被分解成为颗粒和碎屑,即碎裂。
生物异化作用阶段:腐生生物在酶的作用下,把有机物碎屑转变成为腐殖酸和其他可溶性有机物,即从聚合体变成单体.然后腐殖酸和其它可溶性有机物缓慢分解,逐步变成生产者可以重新利用的无机物。
淋溶过程:可溶性物质被水淋辩好洗出来槐灶孙,进入土壤。在自然界中,这三个过程是交叉进行、相互影响的。
例如:在叶的分解过程中,当叶还在铅链植物体上时,微生物已经开始分解作用,枯枝败叶一旦落到地面,就为细菌、真菌和线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分解。
㈤ 如何证明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分解农药
预测甲组容枣扒器内(兆岩粗“敌草隆”含量不变),乙容器内(“敌草隆”含量降低),得出的结论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具族镇有分解农药的作用),甲和乙两组容器,实验组是(乙组),
对照组是(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