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为什么不同年代的地层中会出现不同的生物

为什么不同年代的地层中会出现不同的生物

发布时间:2023-06-02 22:19:12

❶ 不同年代的地层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这种说法对吗

逻辑混乱,生物显然不是生活在地层中。应该是: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中生物化石的种类不同。不同的地质年代生活着不同的生物。并且在越早远的年代中,生物的形态结构越简单;离现在越近的年代中,生物的形态结构越复杂。不同的生物,它们生活的环境不同。 
地质年代是指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时;地层表述单位:宇、界、系、统、阶、带。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

❷ 为什么不同年代的地层中出现不同的生物化石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形成早的古老的地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少,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形成晚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多,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因此化石是研究进化的主要证据.
故答案为:遗体、遗物、生活痕迹等;少;简单而低等;多;复杂而高等;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❸ 为什么不同年代的地层会出现不同的生物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

不同的年代的底层,由于每个时期的气候环境,进化年代不一样,在当时生活的生物就不一样,就形成了不同的化石。
这些化石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依据,它们的排列也是按照生物进化规则排列的。

❹ 为什么不同年代的地层中会出现不同的生物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

有的 由于环境的不断的改变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自身在不断的变化 生物死亡或者遭遇突然情况(如火山喷发),他们的尸体或是活动印记被掩埋于地层中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各种化石.地层中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线索与重要证据,其间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❺ 不同地层中出现的动物有怎样的关系

(一)古生物与化石
地层之中动物化石有对应关系。【不可逆转型等】
如【下地层动物化石早于上地层动物化石】
【下地层所代表动物早于上地层所代表动物】
【下地层所代表动物的大门类多于上地层所代表动物大门类】
【下地层所代表动物应比上地层所代表动物先进】
他们之间体现了进化的源头支脉及发展方向

1. 古生物 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统称为古生物。古今生物的时间界线一般以全新世(一万年左右)为界。

2. 化石 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遗体、生命活动的遗迹、以及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物分子。因此,化石必须具有一定的生物特征、必须保存在地史时期形成的岩层中。
===============================

=========================
不同地层地质年代与相应动物的关系

1.太古宙
仅见原始的显微生物遗迹、藻类、菌类,如在南非发现的巴伯顿古球菌(南非翁弗瓦赫特群巴伯顿绿岩带中的炭质燧石中所发现)和在西澳大利亚瓦拉乌纳群微化石——丝状,似菌落放射丝状的集合体,及单细胞球状体,其年龄为35亿年。
近年在格陵兰变质岩中发现有机炭微结构(38亿年)是最早的生命记录。
太古宙岩石大都经历了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变化,均属于变质岩,且变质程度较深。顶界为2500Ma。

2.元古宙
元古宙岩石变质程度相对太古宙要轻微得多。在新元古纪地层中出现了未变质的或轻微变质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
顶界年龄值为543 Ma,底界年龄值为2500 Ma。
元古宙的生物,早期以大量藻类为特征,晚期出现了海绵、放射虫、水母、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等,生物也更加多样化了。例如:8亿年前的淮南动物群,6.8亿年前的埃迪卡拉动物群。

3.前寒武纪地史小结

寒武纪大约开始于距今543Ma前。

距今3800 Ma——到距今543 Ma的前寒武纪这段漫长的地质史,称作为前寒武纪(为非正式地质年代单位)。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层记录相应地称为前寒武系,其中富含金属和稀有金属等多种矿产。

由于前寒武纪地层形成的时间久远,经历了多次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的影响。所以,其内部的时代划分、命名和分界时限,长期存在着争论。

现基本公认:距今2500Ma作为太古代和元古代的分界。

4.寒武纪
是英国威尔士的拉丁文名称,此地研究寒武纪地层最早,在我国寒武纪大部分为海洋环境,大多数地区都是海相地层。
寒武开始,生物就十分繁盛,其中以三叶虫最为丰富。
笔石最早出现于中寒武世;
原始的脊椎动物无颌类出现在晚寒武世;
着名的动物群有梅树村动物群、澄江动物群。

5.奥陶纪
奥陶纪是地史时期海侵范围最广的纪,我国奥陶纪石灰岩分布广泛,中、晚奥陶世是火山活动、气候分异时代。
中奥陶世晚期的太康运动使中国华北地台整体上升,直到晚石炭世才有沉积。
奥陶纪是海洋无脊椎动物极盛的时代,主要包括腕足、珊瑚、鹦鹉螺以及古杯类、腹足类、苔藓虫等。

6.志留纪
志留纪是地壳运动、古地理特征、生物群面貌发生变革的时代,一些大洋消失,晚期出现了分布广泛的陆相或半陆相沉积。
志留纪晚期出现了具颌的盾皮鱼类和棘鱼类,各类无脊椎动物继续繁盛,但三叶虫开始衰退。
由于加里东运动使陆地面积扩展,志留纪晚期在滨海低地沼泽中出现了原始维管动物——裸蕨,标志生物征服大陆的开始。

7.泥盆纪
中国泥盆纪北方为浅海,有火山活动,中部地区是古陆剥蚀区,南方为一片浅海。
生物界陆地植物繁盛;
海生无脊椎动物继续昌盛——鱼类时代;
原始的两栖类(鱼石螈)出现于晚泥盆世(D3),它们是总鳍鱼类登陆演化而来。

8.石炭纪
中国石炭系分布广泛,并产有丰富的煤、铝、锰、铁等矿产。
陆生植物进一步发展,首次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而与森林密切相关的昆虫类也达到空前繁盛。
海生无脊椎动物有珊瑚、腕足类、蜒类、牙形石等。
陆生脊椎动物中两栖类占有统治地位。
原始爬行动物(林蜥)在晚石炭世出现,是生物进化史上又一次飞跃。

9.二叠纪
该地层出露在俄罗斯乌拉尔山西坡彼尔姆城,由于该地层在德国二分性十分明显:下部红色岩系(赤底统),上部镁质灰岩(镁灰统),所以译为二叠纪。
二叠纪期间各板块大陆逐渐靠拢,以致在二叠纪末期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联合大陆(泛大陆),围绕泛大陆是统一的泛大洋。
中国二叠系南方为海相沉积,北方为海陆过渡相到陆相沉积,沉积类型多样,普遍含煤。

生物界在二叠纪也发生重要变革:

早、中二叠世植物界仍以蕨类为主,晚二叠世出现了大量的裸子植物。

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以蜒、腕足、珊瑚、牙形石、菊石为主,但到二叠纪末,三叶虫、蜒、四射珊瑚、横板珊瑚等灭绝,腕足类数量剧减。

脊椎动物进一步发展:两栖类保持昌盛,爬行类开始发展。有人将石炭二叠纪称为两栖动物时代。

10.古生代与聚煤作用

古生代是显生宙第一个代,是地球上第一个生物大量繁盛的时期,其地层中生物化石异常丰富。

古生代早期由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组成,产少量形成于浅海环境的石煤;

古生代晚期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煤炭大量聚集的时代:

华北: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

华南:测水组、童子岩组、龙潭组、汪家寨组…;

11.三叠纪
命名来自德国南部岩层具有明显三分性:上部为陆相、泻湖相红色沦灰岩,中部为灰白色海相灰岩,下部为杂色的陆相砂页岩。
三叠纪为联合古陆发展的顶峰阶段,陆地面积扩大,浅海面积缩小,气候干旱。三叠纪晚期,联合古陆开始进入分裂解体阶段。
中国三叠纪时期,北方海槽消失,完整的古亚洲大陆形成,西藏、滇西、川西、青海及整个华南仍为海槽和浅海,构成了以秦岭—昆仑山为界的“南海北陆”的古地理格局。

三叠纪生物

海生爬行动物最早出现于中三叠世(T2),如 鱼龙类
恐龙最初出现于晚三叠世(T3)
晚三叠世(T3)开始出现了似哺乳动物类型,如兽孔类的兽齿类,是当时向哺乳动物演化的一个分支。

12.侏罗纪
命名来自法国与瑞士交界的侏罗山。
印支运动使中国海水面积进一步缩小,结束了“南海北陆”状态,并沿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苗岭两侧出现了显着的“东西分异”:东部为小型断陷盆地,西部为稳定的大型内陆盆地。

侏罗纪生物

陆生植物以裸子植物最繁盛,蕨类植物仍丰富。
脊椎动物以爬行动物占绝对优势,已适应了海陆空等生态环境,成为当时地球的统治者。
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菊石、箭石、双壳类为主;
陆生无脊椎动物以淡水双壳类、叶肢介、介形虫、昆虫为主;
鸟类、真骨鱼类在晚侏罗世(J3)出现。

13.白垩纪
命名来自西欧广泛沉积的白垩(白色质软、极细的碳酸钙沉积),构成了英吉利海峡沿岸的白色断崖。
中国绝大部分仍为陆相沉积,分布广泛;海相地层仅分布在新疆塔里木西缘、藏北及其以南地区、台湾等地。在东部断陷盆地中,火山活动剧烈。

白垩纪生物

陆生植物早白垩世以裸子植物为主,晚白垩世被子植物占统治地位。
海生无脊椎动物中以双壳类、六射珊瑚、有孔虫、腕足类为主。
陆生无脊椎动物中以叶肢介、双壳类、介形虫为主。
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海陆空继续占优势,其中恐龙达到顶盛。
哺乳类 继续发展,晚期出现了有胎盘类的祖先(远藤兽)。

14.中生代与聚煤作用

中生代包括三个纪: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聚煤作用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北、以及西部地区。主要为陆相成煤,煤层厚度大、层数多、但对比困难。

15.古近纪、新近纪(第三纪)
为新生代的第1、2个纪。
中国古近纪、新近纪的陆相盆地沉积比较重要。
海相地层分布局限,仅见于台湾、喜马拉雅山、塔里木盆地西南缘、雷州半岛。

生物界:
海洋无脊椎动物:有孔虫、双壳类、腹足类及六射珊瑚、海胆等。
淡水无脊椎动物: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为主。
脊椎动物:哺乳动物高度发展。
植物界:被子植物极度繁盛,裸子、蕨类植物衰退。

16.第四纪
①人类出现和进化:南方古猿阶段(400-100多万年前)、 能人阶段(250-160万年)、 直立人阶段(180-30万年)、智人阶段分为早期智人(古人)阶段(20-10万年)和晚期智人(新人)阶段(10万年以内)。
②冰川广泛活动。
③大陆面积显着扩大。
④大陆地区海相沉积少见,松散的陆相地层为主。

生物界:

海生无脊椎以六射珊瑚、有孔虫为主;
陆生无脊椎以双壳、腹足、介形虫为主;
哺乳动物大发展,人类出现并进化;
植物与现代相似,被子植物为主。
===========================
扩展(一)古生物与化石

1. 古生物 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统称为古生物。古今生物的时间界线一般以全新世(一万年左右)为界。

2. 化石 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遗体、生命活动的遗迹、以及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物分子。因此,化石必须具有一定的生物特征、必须保存在地史时期形成的岩层中。
多重地层的划分:

地层中任何一种特征都可以作为划分地层的依据。有多少种信息,就有多少种单位的划分。但常用的有岩石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

1)生物地层单位

是根据地层中所含有的生物化石内容和特征划分出来的地层单位。生物地层的单位有:组合带、延限带、富集带等。

2)年代地层单位

是在特定的地质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岩石体。这种单位代表地史中一定时间范围内形成的全部岩石,而且只代表这段时间内所形成的岩石。年代地层单位是按时间阶段来划分的,与地质年代严格对应。年代地层单位有宇、界、系、统、阶、亚阶,与其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为宙、代、纪、世、期、亚期。

3)岩石地层单位

是由岩性、岩相、或变质程度均一的岩石组成的三维地质体。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
二、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

(一)岩石地层学方法

1. 岩性及岩性组合分析法

2. 标志层法 地层中岩性稳定、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岩层或矿层。如凝灰岩、煤系中的石灰岩、砂砾岩等。

3. 旋回结构法 旋回是指地层中一套岩性或岩性组合多次有规律的交替出现。如粒度变化、海退海进序列等。

(二)生物地层学方法

1. 标准化石法 演化迅速、地质历程短、地理分布广泛、数量丰富、易于鉴定的化石称为标准化石。

2. 生物组合法 综合分析地层中化石总体面貌特征及其在地层中的变化规律(组合带、延限带、富集带等)。

(三)地层间接触关系分析法

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地层的连续沉积过程将受到影响,致使地层在上、下层之间产生不同的构造现象。地层间接触关系有以下几种:

1. 整合接触

2. 不整合接触

(1)平行不整合(假整合)

(2)角度不整合

(四)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测定法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原理测定地层的绝对年龄值。

(五)古地磁方法

研究古代地磁场变化(倒转)的规律,建立岩石相对年龄的时间表,即地磁极向年表。

(六)地质事件法

地史时期的重大地质事件,如小星体撞击、火山爆发、全球性冰川、气候变化等所留在地层中的痕迹,可作为划分对比地层的标志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不同年代的地层中会出现不同的生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7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