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怎样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所。其前身是1957年建立的北京实验生物学研究所。该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创新队伍。现有科技人员316人,其中进入知识创新工程196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5人、研究员68人、副研究员32人。该所是国家首批批准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和自行增列博士生导师单位。设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两个学科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在学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研究生)406人,在站博士后14人,访问学者110人。
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蛋白质科学和脑与认知科学。其中,蛋白质科学研究领域包括蛋白质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生物膜与膜蛋白功能与结构研究、蛋白质功能与折叠原理研究、感染与免疫的分子基础、分子神经生物学、纳米生物学与微纳仿生、计算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学和蛋白质药物与多肽药物等八个重点研究方向。研究所以“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正在筹建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领域包括复杂认知过程及其脑机制、视知觉和注意的基本表达、感知觉信息加工的脑机制和脑与认知功能障碍等四个重点研究方向。经科技部批准,研究所组建了“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所承担了973、科技攻关、863、自然科学基金和院知识创新工程等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的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蛋白质功能基团的修饰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胰岛素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等生命科学重大前沿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在线粒体膜蛋白复合体II晶体结构、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LHC-II)晶体结构、SARS冠状病毒蛋白酶的晶体结构、果蝇的视觉模式识别具有视网膜位置不变性、果蝇面对竞争的视觉线索的抉择行为、拓扑性质初期知觉理论研究中取得突破。研究所在获奖成果、高水平论文、授权专利以及成果产业化等方面一直位居全国生物学研究机构前列,科研实力和水平已经接近国际本领域的着名研究所。
研究所与国内外着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实质性合作,由诺贝尔奖化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胡伯教授和诺贝尔奖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埃尔文·内尔教授任主席,一批国际着名学者和在国际上取得杰出成就的华裔科学家参加,组成了研究所学术顾问委员会。
研究所是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的挂靠单位,编辑出版的《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生物物理学报》已成为我国自然科学的核心期刊,《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是SCI收录的期刊。
B.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Bi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所,其前身是1957年建立的北京实验生物学研究所。
生物物理所的战略定位是: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在蛋白质科学、脑与认知科学、感染与免疫科学、非编码核酸和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等学科前沿领域实现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突破,加强生命科学领域关键装备的创新研制,实现关键技术和实验方法的重点突破,构建以生物制药和体外诊断为重点的转化型研究体系。
截至2014年08月,生物物理所共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院级重点实验室、2个所级重点实验室,共有在职职工5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5人
C.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怎么样
简介: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Bi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所,其前身是1957年建立的北京实验生物学研究所。 生物物理所的战略定位是: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在蛋白质科学、脑与认知科学、感染与免疫科学、非编码核酸和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等学科前沿领域实现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突破,加强生命科学领域关键装备的创新研制,实现关键技术和实验方法的重点突破,构建以生物制药和体外诊断为重点的转化型研究体系。 截至2014年08月,生物物理所共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院级重点实验室、2个所级重点实验室,共有在职职工5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