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怎么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

怎么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

发布时间:2023-06-15 07:40:06

① 浅谈如何让学生喜欢生物

故城中学杨小丽我个人认为,不管“主科”“副科”,要提高成绩,一定要能够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抓住学生的心,提起学生的兴趣,还要让学生“爱”上你,多年来,我不断尝试,得出几点个人见解。1精心备课做到胸有成竹要让课堂活跃,学生积极性高。要求老师讲课要“有料”。故我们备课时除了认真备好教材、教法、重难点等常规的必不可少的教学诸要素外,还要针对生物课自身的特点,多备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例如一些生动的实例,对比数据,相关的科学资料。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科新动态。针对课的内容,精心准备教具。直观的教具最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教具的准备除了教学配备的一挂图、模型、标本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课的内容制作一些直观、生动的教学用具和教学课件。2精心编排引言调动学生的积级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引言,能直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从被动变主动学习。编排引言要注重联系实际,因教材的不同采用适宜的引言。(1)设疑引言,上课尹时先来几个“为什么”,如“为什么葵花总是向着太阳?”“为什么不注意用眼卫生,青少年很容易患近视。”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内容里,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2)事件引言,针对教学内容,先讲一些事例,再引入主题。例如,在讲“生态平衡”时,先讲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变化……(3)直观引言,先演示一个小实验或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产生联想,再引入主题。(4)承前启后引言,由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堂课。3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入竞争杨制,可营造教学气氛,形成教学高潮。课中可常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抢答,可以个人抢答,也可分组讨论后抢答。答对同学适时给予表扬,对答错的学生应在指出其不足后及时给予激励。对待差生更不能讽刺挖苦,而应要耐心引导。这样的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使课富有挑战性,学生既成功回答了问题,还有一种满足感。整个课堂变得轻松愉快。4讲究教态拉近师生距离教师授课时应精神饱满,表情和蔼,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让学生感到既严肃又可亲。更乐于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首先,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情感,情感语言不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可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避免平铺直叙造成的枯燥无味。其次,教师语言要力求生动、有趣。语言生动,可使学生对课堂感兴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平常可多准备一些相关的谚语、俗语、故事,适当时拿出来用一下,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讲述“遗传与变异”时,可对学生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下的孩子会打洞。”学生听了,哄堂大笑,原本枯燥的内容一下子通俗化了。最后还应注意板书,板书要清晰、工整,布局要合理新颖别致,给学生以美的享受。5演示直观教具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准备的教具,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是好奇地等待教具的演示。这样就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演示直观教具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的知识,降低教学难度。如讲到“蜜蜂的社群行为”时,将工蜂、蜂王、雄蜂的标本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亲眼目睹实物,这样做,学生看得入神,听得起劲,课自然就更生动更富魅力。6精彩的结尾让学生意犹味尽好的结尾,对于巩固本堂课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及引入下节课有重要的作用。课的尾声,教师先以精简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归纳概括出本节课的内容,再次指出重点。与此同时,可提出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预示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节课打下伏笔。另外,结尾时也可把知识向课外延伸,开辟第二堂课,引导学生去观察、思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实践。例如,在讲叶的蒸腾作用时提到:温带地区,大部分树木的叶子脱落,以减少蒸腾,保持体内水分。这是树木度过寒冷或干旱季节的一种适应。接着老师可以交待同学们回家后注意观察落在地上的叶片,是背面朝上的多还是正面朝上的多?结合叶的结构及光合作用,就可以解释你所调查的现象。这样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总之,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想让学生喜欢上你课,就必须在营造愉快、轻松的教学气氛、提高好奇心方面下功夫。综合、灵活、科学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尽量保持课的新鲜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 如何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目前,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或许可以理解为教师通过教会学生有用的知识,使他们领悟所学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学会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物教师,通过数年生物教学经验的积累,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然后挖掘学生的潜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下面,我就如何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为什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到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两个例子。在获得诺贝尔奖的所有人当中,华人只有6个人,这个数字低于获得诺贝尔奖的各个种族人数的平均数,平均人数是8到9人,而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是平均数的28倍。那就以此判断我们中国人是不聪明的,智力比较低下的吗?当然不是。世界上很多权威机构都证明过智力最好的种族是犹太人和中国人,那为什么会发生上面的事情呢?我们再来看一个事实,中国的中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不仅不比外国孩子差,反而要强,在国际的奥林匹克大赛上中国总是可以拿到金牌;但是到了大学以后,创造性人才明显要比美国的大学生少,研究生以上的人才就越发是这样,高校毕业人才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成为科学家的高科技人才就更少了。
从上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大多是平庸之才,出类拔萃的人才真的是很少。这种情况是由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我们的孩子总体上说求同性、保守性比较强;而西方的孩子总的来说比较外向,抱负比较高,在独立性、批判性、主体性、求新性、求异性和创造性等方面明显要强。西方的整个教育体制从上到下,从家长到教师都认为孩子在中小学里就是培养兴趣的过程,到了大学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深入研究。在这种模式下当然容易出创造性的人才,拿诺贝尔奖的概率也就相对加大,因为他们培养的是专才。而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则不尽相同,从家长到教师总是规定孩子今天干什么、明天干什么,强迫孩子做他们不想做的,而不管孩子内心的想法,要求孩子每门功课都要名列前茅,我们试图培养的是全才。但这是不现实的,正是这样扼杀了孩子内在的普遍存在的兴趣和动机。
当今很多中国的教育专家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中国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依赖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内驱力,学习就没有效果。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使之主动、自觉的学习,也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二、生物学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吗?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首先,简单的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生物学。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或生物科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物质的结构、功能、发展规律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概括地说,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作为继物理、化学之后又一高速发展的学科,正朝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宏观方面已经发展到全球生态系统的研究,微观方面则向着分子方向发展。生物学与众多科学结合形成了种类繁多的边缘学科,呈辐射状发展。
由以上介绍,我们发现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渗透最广、作用最大、涉及面最宽的科学,是与人类生活、生存关系最密切的学科。在生物学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大自然中的万物,从北极到南极,从高山到深海,从冰雪覆盖的冻原到高温的矿泉,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只要有生物的地方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这样一个学科当然会深深地吸引学生。
三、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物学教育肩负着为21世纪培养生命科学技术队伍后备力量和提高全民素质的双重任务,其重要性不低于数、理、化。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枯燥地讲解生物学理论,让学生听得一知半解、迷迷糊糊,使他们原本萌发出来的兴趣荡然无存,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失败的。其实,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与手段有很多。
1.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兴趣
每位教师应该热爱每一位学生,特别是不歧视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要让他们产生自卑情绪,不要对他们总是责备其基础差、脑子笨,使学生稚嫩的心灵受到伤害,而是应该让他们从老师身上看到希望、看到榜样,从老师的期待、信任和关怀中得到勇气和鼓励。很多学生都是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进而喜欢这门课。因此,密切师生情感,很容易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如果师生感情不融洽,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不可能有什么兴趣,甚至会失去信心,更严重的还会厌恶这门学科,一到上课就会头疼,产生逆反心理,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
2.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诱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由于对事物本身或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引起的兴趣。在接手新生教学的第一节课时,我通常并不急于讲授新课,而是向学生讲一些关于生物方面的故事。比如,“统治地球几亿年的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细菌是什么样子的”、“植物有生命吗”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一系列的例子,诱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直接兴趣,并让他们亲口说说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以此巩固直接兴趣。诱发学生对生物的直接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迈出了第一步,但直接兴趣维持的长久性、巩固性是有限的,随着新的注意目标的出现,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就会转移或消失。所以,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把学生的直接兴趣发展为对生物学的兴趣。
3.在教学中运用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单一的教学形式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认为该学科枯燥无味,当然也就无法让他们对该学科产生兴趣。我认为多样的教学形式会使学生经常感到新鲜感,他们感觉到学习该课程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从而使学习质量大大提高。
在几年的生物教学中,我经常使用以下几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1)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导入新课。
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例如,我在讲授“伴性遗传”时便采用提问的教学方式导入课题:“咱们班有没有同学患色盲?”正好班级有一个男生患色盲,我又问他家里还有谁患色盲,他说他舅舅也是色盲。这时我告诉他们,我以前的一个男学生是色盲,他的外公也是色盲。学生听后产生疑问:“这是怎么回事?”我不急于解释,又进一步提问:“你们听说过哪个女孩患色盲吗?”学生们面面相觑,纷纷议论:“真怪!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在学生充满期盼的目光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导入新课,效果可想而知。
(2)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来加强学生的求知欲。
我经常和学生们讲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
分。生物领域中众多的未知数正期待着年青一代去探索,去寻求答案,它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科学家为之献身。
例如,在讲解遗传基因DNA时,我讲到DNA是遗传物质,具有特异性,利用该特性可以做亲子鉴定,还可利用DNA的检测结果给罪犯定罪。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注射DNA攻克癌症的途径。研究人员从病人身上取出DNA,在实验室进行改造后,再在实验室内培养,然后根据需要注射到病人的癌肿中去,以治疗癌症。此项研究在动物试验中已取得了成功,癌肿生长开始缓慢,有的甚至完全消失。这种生物学中的信息和成果在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非常关注生物科学发展的动向,科学成就成了学生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他们有些立志考入我国着名高等学府的生物专业、医学专业学习,准备为21世纪生物科学的腾飞作出贡献。
(3)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它的主要方法是科学实验。生物实验教学在整个生物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验证性实验可以巩固课堂知识,通过探索性实验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加强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例如,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的实验中,教师可作简单的引导。如对植物施肥过量,会出现“烧苗”现象,改变细胞外液浓度时,细胞内部水分会随之发生改变。然后教师给出下列提示:①材料的选择。②外界溶液的浓度,能否用其他浓度替代?③操作步骤的改善。④可做哪些方面的拓展?随后便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实验,教师在此过程中可放手让学生去做,仅对其中较为严重的错误进行纠正。
又如,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教师可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染色液和染色时间、不同的压片方法来设计试验;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尽可能让学生选取不同植物的叶片进行实验。
这样既可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勤于猜测、大胆探索的习惯,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和独立进行操作的能力;既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较高层次的心理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又可以不断培养学生探索、分析、归纳、综合的自学能力;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学生获得求知本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要想在中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他们便会主动去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的发展作出贡献。

③ 怎么引导孩子对生物感兴趣呢

我是生物老师,这是我收集的一些资料,希望对你和你的孩子有帮助。
一、充分利用生物课程资源提高对生物课的认识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学习和探索。目前,我国中学生物课程资源的现状还不能完全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大力开发课程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1、自制简易模型。例如,在讲“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中的肾单位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就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肾单位模型:用一团毛线做肾小球,两端的线头抽出来作为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用卡纸制作一个空心的球体,上方下陷,作为肾小囊,球体下面挖个孔,用一根空心管接起来,空心管代替肾小管。把线团放在球体下陷的部位,线团抽出来的其中一端缠绕在空心管上,作为出球小动脉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这样,一个简易的肾单位就制作好了。学生看起来很直观,学起来也不抽象了。课后还可以让学生模仿自制这样的肾单位。在讲骨骼运动时,对于骨牵引骨骼肌绕关节运动,可以用橡皮筋、薄木片和铁钉组装而成。这样简单易做,经济实惠,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还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和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2、学生自带实物比较学习。如在学习花的结构内容时,让学生收集一些常见的花,在课堂上拿出来互相观察、比较,然后小组合作探究,结合课本记录下花的结构。同样,在学习种子的结构时,可以让学生自带蚕豆、花生、玉米、小麦等一些种子进行比较学习。在实物面前,直观的观察远比抽象的讲授有兴趣。

3、自我观察作比较。如在讲遗传时,学习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就布置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和父母有哪些地方像,哪些地方不像,完成课本上的调查表,然后课堂上教师再针对学生的调查,组织学生讨论、比较、总结,得出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就显得轻松自如,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主动,自然对生物学科就产生了兴趣。

二、创设情境体验学习,激发求知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最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这句话道出了科学创新必须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意识。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体验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进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教学时,本节课最好安排在上午的第三或第四节课,因为这时学生处于饥饿状态,上课时,教师将准备好的热馒头请同学们品尝(强调要细细咀嚼),请吃馒头的同学谈谈自己细细咀嚼馒头时的感受,并回答有关问题:

1、馒头变甜是淀粉本身是甜的,还是变成了其他的物质?

2、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有关?

这样的问题一下子就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他们就会急于探究“唾液究竟能否消化淀粉”的问题,让学生在品尝馒头的情境体验中学习就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学习兴趣,产生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再如,讲“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节有关血管的内容时,让学生用手触摸身体的一些部位感受血管的跳动,同桌的同学互相测量一下安静状态下的脉搏,并讨论“人体随着运动剧烈程度的增加或降低,脉搏会有怎样的变化”,还要告诉学生,手臂上的“青筋”就是静脉血管。学习心脏时,可让学生用自制的听诊器听心脏的跳动。这些体验活动都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三、让生物课走进生活,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

新课程教材为生物教学联系生活、社会实际提供了素材,课堂里要有学生的生活。例如在讲细胞吸水和失水时可让学生走进生活,课前布置学生用清水和浓盐水浸泡同样的黄瓜,上课时带过来。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品尝,并比较清水和盐水浸泡过的黄瓜有何不同?为什么用清水泡的黄瓜吃起来比较脆硬,而用盐腌的黄瓜却比较软且小?学生听到这类问题会比较感兴趣,讲起来滔滔不绝。接着,引导学生比较清水与浓盐水的“浓度”哪个大,进而得出结论:浓度大了就吸水,浓度小了就失水,并用谐音帮助学生记忆“大吸(席)、小(消)失”。因此,黄瓜泡在清水中,清水的浓度可视为零,这时黄瓜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清水的浓度,因此黄瓜就会吸水膨胀,所以吃起来又脆又硬;而用浓盐水腌的黄瓜,因浓盐水的浓度很大,此时黄瓜细胞液的浓度相对于外界的浓盐水来说就小了,所以黄瓜会失水,就比较软而小了。通过这个常见的生活现象,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比较感兴趣,接受起来也容易。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根对水分的吸收就容易多了。可谓循序渐进,学习兴趣也逐渐浓厚。

在生物课上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可能会改变学生的厌学现象,会使许多学生认识到生物这门课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总之,生物教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达成学习的目标。

④ 如何培养孩子们的生物学兴趣

1树立学生主体地位观,激发兴趣坚持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把学生当做可以与教师平等对话和交往的生命体。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和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与此同时教师的角色也要从知识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教师可以给学生讲生物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一次施肥过多,植物为何会烧苗?南瓜为何有的子房会发育良好,有的发育不好?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使“要我学”发展为“我要学”,从而确立生物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2突出师生互动,提高学习兴趣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实施“师生互动”,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去。例如,在学习伸肘和屈肘时,课堂上,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演示自己的上肢,让学生一边实验一边分析,尔后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情景激发,师生互动,逐一指出肘关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尺骨、桡骨等各结构的位置及名称,再演示部分结构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探讨,从而得知伸肘和屈肘动作就是这样完成的结论。这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通过角色转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所谓角色互换是指让学生当一次教师,而教师则作为学生来听其讲课。在中学生物学课本当中有很多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专题报告,此时建议教师把这些内容拿出来让学生讲,而自己则充当学生听讲,一般给每个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讲完后由班上其余学生提问进行讨论,一节课讲三个学生,一周组织一次,一学期基本每人可以讲一次。这种角色转换一方面无形中就给学生一种压力促使其主动去学习,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表现欲望会促使其尽自己最大能力去涉猎关于某一领域的知识。从而能够使学生在这种自我过程中建立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4联系实际,激发兴趣根据中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这一特点,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种菜时为何施肥前一般要松土?给果树施肥时为什么要在树梢垂直指向地面的位置挖沟?当这些问题解答后,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领悟得更深,而且对学习生物学产生强烈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多媒体教学可使学生对知识领悟得更透切,同时也可激发兴趣。如讲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用模型教学论文学生很容易领悟双螺旋结构;做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之前让学生看看录相,对有丝分裂的操作过程一目了然,做起这个实验来学生兴趣非常浓;又如讲生态系统时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生态系统的课件欣赏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激发学习兴趣。6实时提问,强化学习兴趣一般情况下,在每堂课知识点基本讲完后学生就能够对导言中的悬念做出解释,其学习兴趣也就开始下降,自满情绪有所高涨,觉得自己好像学懂了所有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实时提出与本节课有关的应用问题,①消除学生产生的自满情绪;②又一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③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从而达到一箭三雕的多重教学效果。实时提问不仅可以达到上面所说的三种教学效果,更能使课堂具有节奏感,让学生处于持续的思维兴奋状态,从而抓住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完全进入课堂。7课堂结尾设置悬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一个好的课堂结尾不仅能够对所讲知识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更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自学能力。比如在讲完植物激素一章过后,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西瓜苗生长到一定时期要打尖?”为什么未成熟的水果和成熟的香蕉放在一起会很快成熟?等问题。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然后给学生一个简单的引导,比如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那些网址查到,通过那些期刊查到。在这种好奇心和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主动去通过网络和诸多期刊去查找相关知识,在这种自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能够建立学生学习兴趣。总之,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味不衰。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⑤ 生物课怎样上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生物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二十一世纪被称为生物学世纪,那么,对于这一门二十一世纪的领先学科,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它,学好它呢?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让学生对生物学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我们引导学生学好生物的一个重要前提。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危机:生物课程设置遭到排挤和冷落,学生不愿意学,生物老师难当。在这种境况下,我们生物老师就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本文就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体会,以期和同行共同探讨。
一、将课堂教学与大自然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课本上的生物学知识,只是自然现象的文字再现,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一种自然知识硬性地放到课堂上解决,不仅是学生,即使是我们教师也会感到索然无味的。比如,在讲解完全花的结构时,我们常以桃花为例,往往老师讲的天花乱坠,可是学生不知所云。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把这节课搬到室外,让学生一边观察,老师一边讲解,那么,我们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际上,自然界才是学生真正的生物课堂。生物学知识,只不过是自然界中生物现象的一种文字概括。生物学教师只有把我们的生物课堂嫁接到大自然,才能使我们的生物课堂变得真实而具体,充满趣味性,更为重要的是,这样更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学习兴趣。

当然,自然现象是具有季节性的,春花秋实,四季轮回,每一季节都有各自特有的生物现象.而各地的气候又略有差异.所有这些常常造成我们的教学内容与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不同步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的生物教师适时地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季节同步.比如植物的无性生殖有扦插,嫁接,压条等方式,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是秋季,而植物的扦插,嫁接,压条活动多在春季,那么教师可以将这部分的内容移到春季进行,教师示范,学生实践,不仅可以加强教学的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特别紧密。如合理膳食,食物的营养成分,健康地生活,利用微生物制作泡菜和酸奶等等,这些知识,在课堂上进行理论上的讲解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不过那只能算是纸上谈兵。如果我们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拿到生活中去加以体验的话,那么,学生一定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一定会大大的提高。比如,在讲解了微生物的用途以后,课后让学生自己制作泡菜和酸奶,学生一定会积极地投入到这项活动当中去的,因为这些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活动,学生能更清楚的认识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那么,在活动中我们就能够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再如,可以结合《致同学---<走进生命科学>》,向同学们介绍仿生学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生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基础,而且在生产和生活中,给我们学多启迪。结合目前世界上面临的几大社会问题——环境、能源、粮食及人口问题与生物学的密切关系,了解生物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沙尘暴到水体的富营养化,从“艾滋病”“非典”到“禽流感”“口足手病”,从克隆羊到转基因生物,自然能使学生产生关心周围的生物,关注生物学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本上列举的生物科学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人类基因组计划,让学生了解此项计划的重要意义——揭开人类自身生、老、病、死的奥秘。了解生物科学的最新热点、焦点和进展,感知生物科学发展的突飞猛进,促使他们带着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

当然,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学生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活动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不是为了猎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字。如对于人类基因组计划,教师只须提到即可,不需要作深入的讲解,因为初中生还没有达到如此的水平。
三、将课堂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世纪,有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一些高新科技与生物知识有关,生物科学是现代的前沿科学之一,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当代的许多行业,特别是医学行业产生了重大的变革。比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仿生学的应用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到生物技术研究的领域中来,以他们的热情与创新精神正在拨开生物界的层层神秘面纱。所以,课堂上适当引入生物科学的前沿技术,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生物科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激情与兴趣。
四、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许多学生正是因为爱实验才爱生物学的。实验除了真实、直观、形象、生动之外,还是一项目的性十分明确的操作活动。它对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生物学概念都起着其他任何教学方法均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尽可能让学生多做实验,并力求使学生实验成功。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不仅满足他们的操作愿望,更重要的是,在操作过程中动手动脑,克服种种困难获得实验成功之后,此时学习成功的喜悦而产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能够转化为一种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志向,从而刺激学生更深入地探求。

例如,讲血液凝固的原因时,补充了下列实验:用粗糙的竹条不断搅动刚刚从动物体内流出的新鲜血液,竹条就会缠上许多丝状物,其上粘有一些红色物质,是红细胞。洗去红细胞,丝状物呈现白色,这就是纤维蛋白,余下的血液不再凝固。学生一定感到很新奇,并想弄清是怎么一回事,那么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讲述血液凝固的原因,并就此讲清血浆和血清的区别。特别要说明血浆中有一种纤维蛋白原,它是小分子蛋白质,在血小板释放的某种物质的作用下,能转化为纤维蛋白。做上述实验的同时,让一部分新鲜血液凝固,将凝固的血块切开,让学生观察切面和外表面的红色有何不同,启发他们思考原因,学生们一定觉得很有意思,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血红蛋白的特性今后再也不会忘记,判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标准也不会搞糊涂了。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好课堂演示实验,做好随堂实验,上好学生实验课。通过实验,可以体现活动情境,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了一种满足感,为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奠定基础。
五、将课堂教学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我们的教学一定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进行教学,如将猜谜语、演小品、讲故事、唱儿歌等活动引入教学。例如,教师可以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激发学生对两栖类动物的学习兴趣;可以自编小品“多莉找妈妈”激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强烈的探求欲望;可以将《三国演义》中“望梅止渴”的故事与“条件反射”的教学结合起来,这既增加了课堂的文学气氛,诗化了教学,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精彩活泼的教学活动方式,既能把学生课间分散的注意力收回来集中到课堂上来,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愿学、乐学,达到会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六、将课堂教学与生物课外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生物教学理论要求我们坚持两个结合,即坚持课内外结合和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那么作为教师,就必须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结合实际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课堂以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小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

在课外活动小组中,教师除了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生物活动以外,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内容可以包括生物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如组织培养、食用菌的栽培、动植物标本的制作等,用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课外小组应由学生自愿参加,教师不能为了组织活动而强行学生加入。课外活动小组要有自己完整的活动计划和活动方案,最好还要有相关的活动教材。教材应由教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写,编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生活经验,并由学生选择阅读。通过生物课外活动的开展,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将课堂教学与谚语俗语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一节课整个过程如果只有干巴巴的生物学科的专业术语贯穿始终,教学氛围肯定显得沉闷。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谚语和俗语来调动学生。

所谓谚语俗语是指那些具有哲理性的地方语言,它们是一些将某些现象、事实或规律用精练上口的词句加以描述的语言,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特点。在生物教学中巧妙地辅以一些与生物知识有关的谚语俗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迪。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利用谚语和俗语设计精彩而艺术的“开场白”,这样既能够给学生以新异亲切的感受,还能够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如生物的遗传可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引入;条件反射可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引入。

在教学过程当中,也可以巧妙地运用谚语和俗语。如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来引出植物的向光性。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引出食物链。还有的如“飞蛾扑火”
——昆虫的趋光性、“叶落归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望梅止渴”——条件反射、“不劳而获”——寄生、“大树底下好乘凉”——蒸腾作用等等。

当然,如果过多过滥地使用妙语,会让学生思维散乱,注意力难以聚焦在学习内容的知识重点上。因此妙语的运用要精心设计,用量适中。

兴趣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是,在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学生对生物课学习的短暂兴趣引导到稳定兴趣,促进学生对生物课学习的兴趣向高层次发展。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往往是短暂的,学生只是觉得“好玩”。此时教师必须设法使学生的兴趣从“有趣”发展为“情趣”,使学生真正通过学习获得体验而对生物课学习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再促使一部分学生的“情趣”发展为“志趣”,使这部分学生能把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与自己的理想、信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立志将来从事生物科学技术的学习和研究。这样才能使短暂兴趣成为稳定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脱离开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不能为激发兴趣而去迎合学生,更不能为激发兴趣而用庸俗的玩笑或不恰当的比喻去逗学生发笑。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趣味性,教学的趣味性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是有重要作用的,但教学的趣味性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学不宜引起学生哄堂大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一个“度”,即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教学的趣味,应该高雅别致,而不是低级庸俗。不要让学生把“有趣”变成“好玩”。课堂不是娱乐的舞台,它具有明确的目标,那就是知识的传授。

(3)注意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平时要有意识地积累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以自己丰富的、广博的知识和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机智、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注意了这一点,就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总之,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找到最佳的切入点,找到最好的学习方法,要在备课中充分地准备好能调动学习兴趣的资料、练习等,要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⑥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师都希望学生喜欢学习自己所教的学科,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尤其是生物不参加中考,被大家认为是“小科”的情况下,这就对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方式以及教学艺术上有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改革的这几年时间里,我通过各种形式的不断学习,我深深感到:浓厚的兴趣,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浓厚的兴趣,还会减弱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疲劳,从而提高效率,取得优异成绩。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建立起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呢?近几年,我在这方面有所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效果。
一、 创设情景、协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通过播放影片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情趣
一节课上的是否成功,学生是否感兴趣,我认为关键是本节课开始对学生的吸引程度,所以创设好的教学情景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学习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节课时,本节课的开头部分,我是通过给同学们放映杂技团的各种动物的表演的节目,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杂技团的动物会表演节目,而普通的动物不会表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那么,这种通过影片播放的形式来创设教学情景是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的。他们在看节目的同时,不但没有感觉到是在上课,相反,学生们在自己心理还能提出很多疑问,正好是我所要设置的问题。这样,愉快的一节课就开始了,这种方式的教学取代了以往的只用死板的、枯燥无味的语言直接导入教学内容的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的很重要的手段。
2、利用音乐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兴趣
有人曾经说过:音乐是通向记忆系统的高速公路。在课堂上使用音乐,可以使学生进入一种轻松的、开放的学习状态。例如:在讲《开花和结果》这节课时,由于是在下午第一节课,学生刚吃完饭,还处于比较困的状态,但是,当他们听到非常美妙的“茉莉花”乐曲的时候都变的非常的兴奋,精神也一下子提高了很多,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很多。
3、讲故事激发兴趣。
课前给同学们一些时间,让他们讲一些有关本节课知识的故事或者是笑话,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陆地生活的动物这节课时,有位同学给大家讲了有关蚯蚓的笑话:蚯蚓一家这天很无聊,小蚯蚓想了想,把自己切成两段,打羽毛球去了。蚯蚓妈妈觉得这方法不错,就把自己切成四段,打麻将去了。没过一会,蚯蚓爸爸就把自己切成了肉末。蚯蚓妈妈哭着说:"你怎么那么傻,切得那么碎会死的。"蚯蚓爸爸弱弱地说:"……突然想踢足球……"。同学们听到这个笑话后,捧腹大笑,笑过后又都不约而同的问我,蚯蚓真的可以再生吗?这样,本节课就从这样的欢乐的氛围中开始了。
3、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卫生保健、生态保护等方面密切联系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如果能够经常启发学生用已有的生物知识、技能去解释各种生命现象,即创设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境界,学生就会感到科学的价值、知识的力量,就会激起探索生命奥秘的极大热情。例如,在学习“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是否需要氧”的教学内容时,有的同学不明白为什么有的菌类生活是厌氧的,这里就可以让学生说家里是如何腌酸菜的,这样就很直观的将问题讲清楚,再比如学习“动物的无氧呼吸时”,我让学生分析以下案例:市场上常可看到一些不均匀的扁头瓜,切开观察凹侧面种子发育不良或未发育,这说明了什么生物学原理?实用境界的引入增加了知识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实用性,学生积极联想、思考,教学效果倍增。
二、感情投资,激发兴趣
如果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我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老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投资,做到处处关心学生,爱生如子。同时,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交流和沟通。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三、通过实验,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观察、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离开了实验,什么概念、原理都失去了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展示直观材料,进行实验操作等来创设直观情境,以调动学生的观察兴趣、操作兴趣、探索兴趣,使其在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生动有趣的实验过程面前,引发思维由“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方向转化、发展。例如,学习“花的结构”时,同学们每人都准备了不同的鲜花,在我的引导下,他们通过书中的观察与思考,对花进行、解剖、比较、研究、想象,从而达到认识花的结构的教学目的。再如,学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我将实验的步骤写在黑板上,然后由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并且互相解答问题,在有些问题没有解答出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带着疑问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四、通过生物课外活动来激发兴趣
1、生物标本的制作
在这里如果说是同学们制作的标本,有写太古板了。因为,当我看到他们的作品时,我都不感相信自己的眼睛,在眼前的不是标本,而是一张张通过自己的巧手,利用树叶、花、果实和种子做成的各种各样的精美的礼品,并且每张都给塑封了。有的图案是可爱的小熊、有的图案是美丽的少女、有的图案是风景……..并且在上面都写了自己的感想。同学们的这些想法、这种热情、这种思维难道不是建立在对生物学感兴趣的前提条件下吗?
2、动手制作生物图标
“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是学生们时刻都应该倡导的,根据这一主题,学生们自发的做了许多有关环境保护、爱护生物、节约资源的图标。他们还到群众中去,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不同类型的人是否提倡环保。这种课外实践活动,不但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生物学科作为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不仅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在中学生物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只要我们遵循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学生进行感情的投资、让学生大胆的动手实验、赋有创造性的进行各种生物课外活动,我相信学生一定会对生物学科感兴趣的。

⑦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心得)

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养成好学的最好的动力来源,就初中学生的生理、情感特点而言,兴趣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同时还可能成为学生以后学习道路上的前进动力。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就应该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能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乐趣,再把乐趣转化为志趣,最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生物学知识。以下,我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在培训学习的听课、交流、研讨过程的感受成果,做一个提高认识、创新汇报。简单谈谈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希望和同行共同探讨,不断进步。一、联系学生生活,提高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好动的情绪,如果不加以控制,没有很好的学习引导,这对学生的学习将受到影响,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是需要,如何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可以利用生物学科的优势特点,进行引导兴趣生成,使学生认识到生物课的知识在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实践运用中具有重大影响意义,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自然就上来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好这种学习兴趣,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如利用电视、录像、电化教学等手段使学生眼界开阔,和学生们谈生物与生活,生物与工业、农业的关系,有必要和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生活实践,组织学生到农田进行土壤的酸碱度实地调查、测试,以及对学校的绿化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田间、校园等实验调查,使学生亲身感知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是多么的精彩和奥秘,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目前,社会上就有许多人在饲养各种动物,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小动物的饲养尝试,同时要求学生关注有关问题,如:动物的名称叫什么?它喜欢吃什么?在什么环境下生活?它们生活过程有什么特点?一些动物为什么不能捕捉?一些动物为什么要保护起来?等,促进学生思考和找到学习答案,学生学习的劲头就上来了。二、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兴趣形成。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好实验课的教学,利用好实验的各种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还可以巩固课堂知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加强。初中生物实验,一般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以及课外小实验。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再有,生物科学实验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学习兴趣大增长。如:生物科学演示实验,要让学生观察到实验过程和结果,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留给学生的印象就会深刻。也可以适当改变课本中规定的实验,增加现象明显、趣味性强的实验,以便达到更好预期效果。在分组实验课中,尽可能多的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机会,或者也可以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以便增加学生实验动手机会,在学生的动手实验中,学生自然就增长了知识。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初中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部分的学生会把实验操作课当作“玩”来对待,所以要很好地指导学生对看到的现象给予分析和思考,对实验完毕后,要布置完成相应的实验作业。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从小学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对待学习问题,多是凭自己的喜好来进行学习活动。因此,要想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喜欢学习生物科学这一门课程,我想,就要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着手,这是至关重要的。具有良好、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学生常常是从喜欢上一个教师开始,进而才喜欢该老师所教学的课程。学生从喜欢老师,到对老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这对于学生学业成绩自然会提高很快,而且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方面都有好处。作为教师,要教书更要育人。老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心理素质等因素,做到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切实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并以朋友般的信任和诚恳态度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喜欢你。对于心理发育还不成熟的初中学生,还要做好长期坚持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的思想工作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知根知底,随时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才能及时得以解决。在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注意向学生经常提醒:学校班级所进行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手段,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校各班级里,进行各种学业的学习培训和锻炼;老师给于学生的评价,要从学生的学习、发展方向出发,不求每个学生都能成“才”,但求每个学生都有进步成“人”。 总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要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喜欢你,对老师的课程教学感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从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提高,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阅读全文

与怎么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9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8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7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6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2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7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