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生物膜
生物膜也称为生物被膜,是指附着于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被细菌胞外大分子包裹的有组织的细菌群体。生物膜细菌对抗生素和宿主免疫防御机制的抗性很强。生物膜中存在各种主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DNA、RNA、肽聚糖、脂和磷脂等物质。生物膜是一种动态的结构,具有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质的运动性。膜的流动性是指膜内部的脂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性。膜的流动性不仅是膜的基本特性之一,也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㈡ 生物膜是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生物膜:细胞、细胞器和其环境接界的所有膜结构的总称。生物中除某些病毒外,都具有生物膜。生物中除某些病毒外,都具有生物膜。真核细胞除质膜(细胞膜)外,还有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高尔基体、叶绿体等细胞器膜。生物膜形态上都呈双分子层的片层结构,即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位于其表面或镶嵌其中,生物膜厚度约5~10纳米。其组成成份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另有少量糖类通过共价键结合在脂质或蛋白质分子上。不同的生物膜有不同的功能。质膜和物质的选择性通透、细胞对外界的信号的识别作用、免疫作用等密切相关;神经细胞膜和肌肉细胞膜是高度分化的可兴奋性膜,起着电兴奋、化学兴奋的产生和传递作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膜和光合细菌膜可将光能分化为化学能;线粒体内膜可将细胞呼吸中释放的能量合成ATP;内质网膜是蛋白质及脂类生物合成的场所。所以生物膜在活细胞的物质、能量及信息的形成、转换和传递等生命活动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结构。
生物膜包括细胞中的所有的膜
包括细胞膜
细胞器膜
以及核膜
是否满意?
㈢ 生物膜包括哪些
生物膜主要有:分泌的多糖蛋白、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脂蛋白等多糖蛋白复合物。成熟生物被膜模型从外到内包括主体生物膜层、连接层、条件层、基质层。
生物膜也称为生物被膜,是指附着于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被细菌胞外大分子包裹的有组织的细菌群体。生物膜细菌对抗生素和宿主免疫防御机制的抗性很强。生物膜中存在各种主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DNA、RNA、肽聚糖、脂和磷脂等物质。生物膜多细胞结构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细菌起始粘附、生物膜发展和成熟扩散等阶段。
细菌形成生物被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细菌可逆性粘附的定殖阶段、不可逆性粘附的集聚阶段、生物被膜的成熟阶段和细菌的脱落与再定植阶段。
1、细菌可逆性粘附的定殖阶段
当浮游细菌与惰性物体表面或活性实体的表面接触后,浮游细菌会粘附到物体表面,启动在物体表面形成生物被膜。在这个阶段,单个附着细胞仅由少量胞外聚合物包裹,还未进入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很多菌体还可重新进入浮游状态,因此这时细菌的粘附是可逆的。
2、细菌不可逆性粘附的集聚阶段
细菌在经过初始的定殖粘附后,一些特定基因的表达开始调整,与形成生物被膜相关的基因被激活,细菌在生长繁殖的同时分泌大量胞外聚合物粘结细菌。在这个阶段,细菌对物体表面的粘附更为牢固,是不可逆的。
3、生物被膜的成熟阶段
细菌与物体表面经过不可逆的粘附阶段后,生物被膜的形成逐渐进入成熟期。成熟的生物被膜形成高度有组织的结构,由类似蘑菇状或堆状的微菌落组成,在这些微菌落之间围绕着大量通道,可以运送养料、酶、代谢产物和排出废物等。因此,成熟的生物被膜内部结构被比喻为原始的循环系统。
4、细菌的脱落与再定殖阶段
成熟的生物被膜通过蔓延、部分脱落或释放出浮游细等进行扩展,脱落或释放出来的细菌重新变为浮游菌,它们又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新的生物被膜。
㈣ 生物膜系统包括哪些
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有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的膜共同构成的生物膜系统。
在生命起源的最初阶段,正是有了脂性的膜,才使生命物质——蛋白质与核酸获得与周围介质隔离的屏障而保持聚集和相对稳定的状态,继之才有细胞的发展。因此,质膜是任何活细胞必不可少的。植物细胞可以脱离细胞壁而生活,却不能脱离质膜而生存。
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内质网膜与外层核膜相连,内质网腔与内、外两层核膜之间的腔相通,外层核膜上附着有大量的核糖体。内质网与核膜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在有的细胞中,还可以看到内质网膜与细胞膜相连。内质网膜与线粒体膜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线粒体是内质网执行功能时所需能量的直接“供应站”。
在合成旺盛的细胞里,内质网总是与线粒体紧密相依,代谢越旺盛相依程度越紧密,有的细胞的内质网膜甚至与线粒体的外膜相连。
虽然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在结构上没有直接相通,但是当附着有核糖体颗粒的内质网膜(粗面内质网)连接到高尔基体膜上时,内质网膜常常失去核糖体,变成光滑的、无颗粒的膜,生物学上称之为滑面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膜极为相似。许多科学家认为,在细胞进化的过程中,高尔基体是由内质网转变而来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生物膜系统
㈤ 细菌生物膜的内容
细菌的生理特性受到种群密度及与其他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极大影响,而附着性是其显着特征之一。生物膜的生理学研究今年取得重大突破。很大程度是由于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的结果。单种的细菌的生物膜形成过程被认为是一种向多细胞生活方式发展的形式(有研究者将之比作组织)。有机分子(主要是多糖和蛋白质)会在几分钟的之内覆盖于任何置于海水中的物体表面,形成一层临时性膜。细菌在物体表面定植的起始步骤,通常包括细菌向物体表面的移动和微粘度的改变,而微粘度的改变会引起细菌在靠近表面时移动性下降。这时细菌在静电引力和范德华力的作用下,会短暂、可逆地趋向表面。通过构建生物膜缺陷型突变的遗传学研究发现,细菌为了与其他细菌接触以形成微菌落,其通过表面的运动非常重要,而细菌的运动主要归功于鞭毛和Ⅳ型纤毛。细菌在与物体表面的接触过程中,经历了细胞形态和鞭毛合成的巨大变化,这牵扯到基因表达调控的巨大变化。细菌一旦固着,其鞭毛合成可能完全被抑制。特定的基因表达与底物的性质密切相关。
附着后,最重要的生长变化是胞外多聚物(EPS)的大量表达。这些多聚物提供了一个坚固而有黏性的骨架,将细胞固定在一起。胞外多聚物的化学和物理特性是多变的,其特性和分泌量取决于细菌的种类、特定底物的浓度及环境条件。绝大多数的胞外多聚物为多聚阴离子。胞外多聚物通常以相互交叉的长链形成的复杂结构包围着细胞(糖被)。赋予生物膜以刚性与柔韧性。生物膜一旦建成,细菌排列密集且其代谢转换为产生胞外多聚物,因此细胞代谢的活跃,但是以很低的速度分裂。
㈥ 细菌生物膜是一种什么东西
1、放置了比较久的水生了这种东西?这位同学在开玩笑吧?放了n久吗?要是自来水的话就算水都挥发干了也不会长出这种东西的,除非是自然界里带浮游生物的水才有可能。好了,这方面并不重要了,也只是说一下我的看法,其实真相你自己应该是清楚的。
2、以我的经验来看这是“细菌生物膜”答高物,从其形状和色系上看不是“单一细菌生物膜”,应该是“多种细菌生物膜”,就算是自来水里比较厉害的军团菌也聚集不出这样的膜来。
3、“细菌生物膜”是指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附着于物体表面而形成的由细菌细胞及其分泌的含水聚合性基质等所组成的念橘细菌群体。简单来说,“细菌生物膜”可以看做是集合在一起的细菌群体。“细菌生物膜”就是由细菌组成的,里面肯定有细菌。
4、“细菌生物膜”会引起人类多种内脏及口腔疾病,而且会反复发作,极难彻底治愈。在里面养清液鱼的话怕有点不人道吧?呵呵。
㈦ 生物膜(附着某些固体表面的微生物)详细资料大全
生物膜也称为生物被膜,是指附着于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被细菌胞外大分子包裹的有组织的细菌群体。生物膜细菌对抗生素和宿主免疫防御机制的抗性很强。生物膜中存在各种主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DNA、RNA、肽聚糖、脂和磷脂等物质。生物膜多细胞结构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细菌起始粘附、生物膜发展和成熟扩散等阶段。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生物膜
- 外文名 :Biofilm
- 别名 :细菌生物膜,细菌被膜,菌膜
- 简介 :是微生物有组织生长的聚集体
- 化学组成 :脂类、蛋白质、糖类
- 功能 :物质转运、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等
生物膜简介,化学组成,生物膜的功能,物质运输,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细菌形成膜,细菌生物膜,研究进展编辑,
生物膜简介
生物被膜是微生物有组织生长的聚集体。细菌不可逆的附着于惰性或活性实体的表面,繁殖、分化,并分泌一些多糖基质,将菌体群落包裹其中而形成的细菌聚集体膜状物。单个生物被膜可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微生物形成。 通过对微生物在固体表面定植中起支配作用的特殊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逐渐认识到这些微生膜的形成包含复杂的理化过程和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 在海洋环境中,所有类型的表面,如岩石、植物、动物和装配式结构都可能被生物膜侵占。 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某些环境中常见细菌所致的一些慢性和顽固性疾病的深入了解,发现生物被膜是导致这些细菌性疾病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以生物被膜形式存在的细菌不同于浮游细菌,它们对抗生素等杀菌剂、恶劣环境及宿主免疫防御机制有很强的抗性,生物被膜内的细菌在生理、代谢、对底物的降解或利用和对环境的抵抗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性质。 细菌生物被膜主要包括分泌的多糖蛋白、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脂蛋白等多糖蛋白复合物。成熟生物被膜模型从外到内包括主体生物膜层、连线层、条件层、基质层。
化学组成
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脂类和蛋白质,糖类次之,另外还有微量的核酸、金属离子和水。膜脂和膜蛋白以及糖类所占的比例因膜的种类而异。例如,神经鞘膜中脂类含量占75%,而蛋白质只占18%,这利于膜在神经兴奋传导中的绝缘作用;而线粒体膜蛋白质含量占75%以上,脂类则占约20%,这与该膜含有丰富的酶有关。膜的功能越复杂,蛋白质含量越高。膜中蛋白质与脂类之比一般为4:1到1:4之间。
生物膜的功能
生物膜的存在,不仅作为屏障为细胞的生命活动创造了稳定的内环境,介导了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线,而且还承担了物质转运、信息的跨膜传递和能量转换等功能,这些都是由生物膜的结构决定的。
物质运输
生物膜因其半通透性而成为具有高度选择性的通透屏障。细胞生长所需要的水、氧及其他营养物质被运进细胞,细胞内产生的激素、毒素和某些酶被运出细胞,细胞内代谢产生的CO
2 、NH
3 等废物被运出细胞,这些过程都与生物膜的物质运输机制有关。 (1)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是小分子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机制之一,它不需要能量。 ① 简单扩散 像O
2 、N
2 、CO
2 和NO等气体,类固醇激素等脂溶性小分子,水、甘油、尿素等不带电的极性小分子均可经此方式自由通过生物膜。这些物质可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膜向低浓度的一侧扩散,这个过程或方式即简单扩散。这种运输方式的速率取决于被运输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并最后趋于达到扩散平衡。其特点在于不与膜上任何物质发生反应,也不消耗能量。 一般来讲,生物膜的电阻较高,不带电荷的脂溶性携烂蠢物质较易通过,即带电荷或极性基团的亲水物质则不辩陪易自由通过,但上述几种则例外。一般讲,物质在质膜上的通透性主要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和极性。小分子物质比大分子物质更易通过,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分子更易通过。小的疏水分子和小的不带电的极性分子能够通过人工膜;水具有一定的透性,离子和大的不带电的极性分子不能通过膜。 ② 协助扩散 协助扩散是物质借助膜上特异蛋白的帮助而从其浓度较高的一侧通过膜运输到其浓度较低的一侧,直到两边浓度达到动态平衡的过程或方式,也不消耗能量。它也叫促进扩散或易化扩散。这里涉及的一般是膜的内在蛋白,该蛋白通过其构象变化而完成对物质的运输作用。这种运输促进了扩散,并缩短了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根据这种运输过程中运输蛋白的工作历改特点可做如下分类。 a.由通道蛋白介导的扩散:这种扩散方式首先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发现。通道蛋白贯穿膜,形成一个狭缝状的中央亲水通道,允许一定大小带一定电荷的离子通过。像Cl
- 即经此机制穿过红细胞膜。这类蛋白存在广泛,如细菌中的膜孔蛋白即属此类。 b.由载体蛋白介导的扩散:这种扩散方式所涉及的载体蛋白是一类跨膜蛋白,它通过与物质结合而将物质运过膜。大多数物质,尤其是不溶于脂类的物质,即经这种方式运输过膜。例如,葡萄糖即通过红细胞膜上的一种特殊载体蛋白而被运入红细胞内的。这种载体蛋白相当于结合在细胞膜上的酶,可同特异的物质结合,运输过程中有类似于酶与底物作用的动力学曲线。 c.由离子载体介导的扩散:离子载体是溶于膜脂双分子层的疏水性分子:它虽然也是按照被动转运方式来转运离子的,但是不同于载体蛋白,它包括载体性离子载体和通道形成性离子载体两种。 缬氨霉素就是一种载体性离子载体,它在膜的一侧结合K
+ ,然后顺着电化学梯度通过脂双层,于膜的另一侧释放K
+ 。大部分离子载体存在于微生物中,有的已被用作抗生素。 (2)主动运输 物质经消耗能虽而被逆浓度梯度运输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即主动运输。这是小分子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机制之二。其间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ATP。这种运输方式也需要特定的蛋白载体。 ① 离子泵 如生物膜上存在的Na
+ -K
+ 泵、钙泵、H
+ -K
+ 泵、H
+ 泵等,均属此类。其中,Na
+ -K
+ 泵是最经典的子。Na
+ -K
+ 泵,即Na
+ -K
+ ATP酶,是膜上的一种特殊蛋白。它利用水解ATP产生的能量,以逆离子浓度的方式向细胞外排出Na
+ ,而同时将细胞外的K摄入细胞内。据计算,每消耗1个ATP分子可将3个Na
+ 泵出细胞而将2个K
+ 泵入细胞。 ② 协同运输 一种物质偶联其他物质一起进行运输的过程或方式叫协同运输。它一般是间接利用ATP供能的。这种运输方式另需要有关的ATP转运离子以在膜的内外两侧建立离子浓度梯度,由此形成的电化学动力(或贮存的能量)才能使有关物质得以运输过膜。 动物细胞中,葡萄糖和胺基酸等物质即经过质膜上的钠泵和载体的协同作用才实现其逆浓度梯度的转运。这里,载体蛋白与细胞外的Na
+ 、葡萄糖(或胺基酸)等结合后,借助Na
+ -K
+ 泵转运Na
+ 、K
+ 时建立的电位梯度,将Na
+ 、葡萄糖(或胺基酸)等同时运入细胞。而在细胞内从载体上卸下的Na
+ 则又被Na
+ -K
+ 泵运出细胞而维持Na
+ 的电位梯度。 一般来讲,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转移方向相同的协同运输为同向协同运输,反之则为反向协同运输。 ③ 基团转移 通过对被运输的物质先进行某种化学变化(如共价修饰),使被运输物质在细胞内维持较低浓度,以使这种物质得以沿着浓度梯度不断被从细胞外转运到细胞内,这种过程或方式即为基团转移。它最早发现于某些细菌中。例如,细菌中的葡萄糖在其通过膜时,先被磷酸化(一种共价修饰方式)为6-磷酸葡萄糖后才被运入细胞。而磷酸化后的葡萄糖是小能透过细胞膜的,所以6-磷酸葡萄糖得以在细胞内积累。 (3)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生物膜对大分子化学物是不通透,故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需通过胞吞和胞吐作用来实现。 ① 胞吞作用 大分子物质或颗粒被质膜的一小部分内陷而包围,最后从质膜上脱落,形成含有这些大分子或颗粒的细胞内囊泡的过程,此即胞吞作用。它可分为如下的3种类型。 a.吞噬作用:以大的囊泡内吞较大的固体颗粒(如细菌及细胞碎片等)进入细胞,这个过程即吞噬作用。被吞噬颗粒被吸附于细胞表面,形成叫吞噬泡或噬体的小泡,再与溶酶体相融合而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水解。 b.胞饮作用:以小的囊泡形式将胞外的少量液体(含小分子或离子)吞入细胞的过程,即胞饮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叫胞饮水泡或胞饮水体的小泡,它或与溶酶体融合而被溶酶体中的酶降解,或返回质膜原处,或移至另一处质膜,或以贮存形式停留在细胞内。绝大多数细胞都有此作用。 c.由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当被运输物质(又叫内吞物)与细胞表面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后,即引起细胞膜内陷,形成裹有内吞物的囊泡而被运入细胞的过程,此即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这种作用专一性很强,细胞因此会大量选择性地摄入相关物质。许多病毒和毒索即由此过程进入动物细胞内。 ② 胞吐作用 有些物质在细胞内被一层膜包围,形成小泡,慢慢移到细胞表面,最后与质膜融合而被排出细胞,此即胞胞吐作用。 真核细胞可以胞吐方式来补充质膜更新有关物质。胞吐能分泌各种分子,一些小分子物质也可经胞吐方式排出细胞。
信息传递
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的各部位之间、细胞之间,以及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时刻都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使生命过程得以协调有序地进行,而这是由生物膜实现的。其中,信息交流是最重要的。 细胞的信息传递,也叫细胞通信。狭义地讲,它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号分子通过介质传导到另一个细胞并产生相应的效应。而广义地讲,则还应包括细胞与外界环境的信息交流。
生物信息的交流是通过具体的物质来完成的,这些承载有关“信息”的物质即谓之信号(分子),一般都是些化学物质。生物膜控制着信号的发生与传递。细胞的化学信号分子的溶解不同,有亲脂性和亲水性之分,其中多为亲水性的。亲脂性信号分子的主要代表有类同醇激素和甲状腺素,它们可穿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与细胞质或细胞核中的相关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以调节诸如基因表达等生命活动,亲水性信号分子则主要包括神经递质、生化因子、化学递质及大多数激素。它们虽不能穿过细胞质膜,但可以与细胞质膜上的有关受体结合以调节细胞内的有关生命活动。生物膜对化学信号分子有选择性,为了叙述方便,有时将这些化学信号分子统称为配体,而专一接收信号分子的物质则称为受体,受体主要是蛋白质。
能量转换
生物膜在生物体内光能和代谢能的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TP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量“通货”。生物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转移先以ATP的形式“储存”起来,待需要时再由ATP释放出来。植物体内ATP的主要生成方式是通过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光合磷酸化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通过其中的光合色素系统、电子传递系统和光合磷酸化偶联酶系统的作用,使得光反应中吸收的一部分光能转变为NADPH中的化学能,而另一部分则转变为贮存在ATP中的化学能。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进行生物氧化和能量转化的主要场所,具体承担这种作用的就是线粒体的内膜。线粒体的内膜上分布着电子传递链体系,使得代谢物上脱下的氢在沿电子传递链运输到O
2 的过程中能释放出能量,并且这些能量能全部转变为ATP的化学能。
细菌形成膜
细菌形成生物被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细菌可逆性粘附的定殖阶段、不可逆性粘附的集聚阶段、生物被膜的成熟阶段和细菌的脱落与再定植阶段。
细菌可逆性粘附的定殖阶段 当浮游细菌与惰性物体表面或活性实体的表面接触后,浮游细菌会粘附到物体表面,启动在物体表面形成生物被膜。在这个阶段,单个附着细胞仅由少量胞外聚合物包裹,还未进入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很多菌体还可重新进入浮游状态,因此这时细菌的粘附是可逆的。
细菌不可逆性粘附的集聚阶段 细菌在经过初始的定殖粘附后,一些特定基因的表达开始调整,与形成生物被膜相关的基因被激活,细菌在生长繁殖的同时分泌大量胞外聚合物粘结细菌。在这个阶段,细菌对物体表面的粘附更为牢固,是不可逆的。[2]
生物被膜的成熟阶段 细菌与物体表面经过不可逆的粘附阶段后,生物被膜的形成逐渐进入成熟期。成熟的生物被膜形成高度有组织的结构,由类似蘑菇状或堆状的微菌落组成,在这些微菌落之间围绕着大量通道,可以运送养料、酶、代谢产物和排出废物等。因此,成熟的生物被膜内部结构被比喻为原始的循环系统。
细菌的脱落与再定殖阶段 成熟的生物被膜通过蔓延、部分脱落或释放出浮游细等进行扩展,脱落或释放出来的细菌重新变为浮游菌,它们又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新的生物被膜。
细菌生物膜
菌膜培养 菌膜的培养可分为两种,一种为静止培养,一种为动态培养。静止培养是指在选定的特定吸附材料表面上对细菌进行常规的静止培养,以使细菌在静止的环境中粘附于固相介质表面形成菌膜。动态培养可以为细菌提供一个动态的生长环境,在动态环境下观察细菌在固相介质表面形成菌膜的情况。现在评价菌膜的形成能力,多需要这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便最大限度的模拟细菌形成菌膜的实际生长环境,得到不同生长状态下菌膜的形成情况。例如,Rieu等用这两种方法观察菌膜的形成,就发现静止条件下菌膜的形成比流式培养条件下要少。另外,还经常要用到活细胞(例如HT-29上皮细胞)来观察细菌在生物材料上形成菌膜的情况。
常用的菌膜测量 1、96孔酶标板结晶紫法 该法用于观察静置培养的细菌菌膜,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是目前测量菌膜生成量最常用的方法。Djordjevic等对3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含有特定培养基的PVC微孔板中进行培养后,用1%的结晶紫染色,然后用乙酸进行脱色,通过测量洗脱结晶紫后脱色液的OD值来直接确定菌膜的形成量。 2、显微镜观察法 用萤光显微镜、雷射共聚焦扫描显微镜、透射及扫描电镜观察在气液交接处或特定材料上由细菌形成的明显膜状菌膜的情况的方法。细菌单纯的粘附并不等于形成菌膜,只有细菌包被于自身的胞外多糖等物质中的状态才算具有菌膜的特征。因此单纯依靠96孔酶标板结晶紫法只能鉴定细菌的粘附情况,还需要通过萤光染色等方法来观察多糖物质等的生成才能判断菌膜的形成情况。 3、直接观测法 漂浮的菌膜或薄膜(pellicles),是在培养基的气液交界面形成的另一种有典型特征的菌膜。由于缺少固相介质,细菌一开始生长时便会对自身组织有更多地需求,并且由于暴露于空气中的界面缺少强气流的冲击使得形成的菌膜结构更加复杂。此外,结构形态和细胞产胞外基质的能力这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关系,菌落观察在形态学上的套用也很广泛。
研究进展编辑
最近,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研究人员掌握了一种细胞之间的“交谈”方式,不仅能精确控制细菌产出化学产品,也能更有效地控制生物膜的形成和解体。这一发现在医疗、卫生和工业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套用价值,尤其使生物反应器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研究论文发表在近日的《自然·通讯》网站上。 《美国国家科学院刊》(PNAS)发表的一篇新报导发现,细菌生物膜与结直肠癌有关。这是首次在结直肠癌当中发现了细菌生物膜。 最近来自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细菌可以利用一种未知的方式来抵制抗生素对其的伤害,研究者们发现这种细菌可以修饰自身的管家酶(housekeeping enzyme),进而使得自己的管家酶识别作用的抗生素,并且使得抗生素“缴械投降”。这项研究刊登在了新一期的国际着名杂志PNAS上。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近日宣布,该校科学家用纳米微粒打碎了顽固的细菌生物膜。这一发现将为细菌生物膜引起的慢性炎症提供治疗思路。应对生物膜细菌的耐药性,主要有两条思路:一是研发新的抗生素;二是打碎生物膜,把细菌分割开来。此次,新南威尔斯大学的科学家就是用纳米微粒打碎了顽固的细菌生物膜。 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生物学家GürolSüelü,想要弄明白褶皱脊如何生成的。褶皱脊被认为有助于生物膜更有效地交换养分。GürolSüelü和他的同事发现死细胞积累在脊下,但不知道谁先谁后:细胞死亡还是类似脚手架的结构形成。为解决这个‘蛋与鸡’的问题,GürolSüelü和他的同事们首先踏上了‘生物膜上细胞死亡’的探索之路。研究团队制备了土壤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许多突变体。每个突变缺失一个被认为参与生物膜形成的基因。在每一种情况下,研究团队注意是否基因增强或抑制细胞死亡。研究团队还追踪了细胞死亡的时间和地点。总的来说,有一个细胞死亡的固定模式,他们发现:只有特定的细胞补丁会解体。
㈧ 什么是生物膜
生物膜是一种动态的结构,具有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质的运动性。膜的流动性是指膜内部的脂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性。膜的流动性不仅是膜的基本特性之一,也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
中文名
生物膜
外文名
biological membrane
类别
磷脂双分子层
作用
划分和分隔细胞和细胞器
定义
生物中除某些病毒外,都具有生物膜。真核细胞除质膜(又称细胞膜)外,还有分隔各种细胞器的膜系统,包括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溶酶体膜、高尔基体膜、叶绿体膜、液泡、过氧化酶体膜等,其中内膜系统包括核膜、内质网膜、溶酶体膜、高尔基体膜、液泡(包括内体和分泌泡),但不包括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生物膜形态上都呈双分子层的片层结构,厚度约5~10纳米。其组成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另有少量糖类通过共价键结合在脂质或蛋白质上。不同的生物膜有不同的功能。
生物膜
其分子形态包括一个亲水性的极性头部和疏水性的脂肪酰链尾部。这种两亲性特性维持了膜结构的稳定性。亲水性头部朝向水相,疏水性尾部避水彼此聚集,这种作用称为疏水相互作用。脂质分子的双分子层排列实质上是一种熵(熵的定义式是:dS=dQ/T)的效应,满足热力学的稳定性要求,是溶液中氢键、分子间的诱导力、取向力、色散力等作用的综合结果。具有两条疏水性尾巴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彼此形成稳定的双分子层;对于只有一条疏水性尾巴的去垢剂、溶血磷脂等两亲性分子,则形成微团的结构;而那些尾部截面积大于头部的磷脂,则往往能形成另一种相──六角形Ⅱ相脂质的堆积特性及其形成的结构]就形成双分子层的“脂质-水”系而言,根据浓度、温度、溶液中离子种类和pH等,又会形成L(脂肪酰链呈液状自由运动的片层)、L[beta](脂肪酰链呈直伸状且和膜面成一定倾角的片层)、L[beta](脂肪酰链呈垂直于膜面的直伸状片层)、P[beta](膜面呈波纹弯曲的片层)等各种相。 生物膜的脂质组成种类繁多,而且,还包含一定数量的胆固醇,所以“相”的类别多而复杂。
结构
流体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针对生物膜的结构提出的一种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生物膜被描述成镶嵌有蛋白质的流体脂双层,脂双层在结构和功能上都表现出不对称性。有的蛋白质“镶“在脂双层表面,有的则部分或全部嵌入其内部,有的则横跨整个膜。另外脂和膜蛋白可以进行横向扩散。
㈨ 细菌生物膜的简介
是指正常菌群与上皮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而黏附,并分泌胞外多糖聚合物,使细菌以非常精细的方式相互粘连,形成的膜状物,能发挥屏障和占位性保护作用,使外来病菌不能定植而通过侵入门户侵袭机体。
通过对微生物在固体表面定植中起支配作用的特殊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逐渐认识到这些微生膜的形成包含复杂的理化过程和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
在海洋环境中,所有类型的表面,如岩石、植物、动物和装配式结构都可能被生物膜侵占。
㈩ 生物膜由什么组成
生物膜是由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DNA、RNA、肽聚糖、脂和磷脂等物质组成。
生物膜也称为生物被膜,是指附着于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被细菌胞外大分子包裹的有组织的细菌群体。生物膜细菌对抗生素和宿主免疫防御机制的抗性很强。生物膜中存在各种主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DNA、RNA、肽聚糖、脂和磷脂等物质。生物膜多细胞结构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细菌起始粘附、生物膜发展和成熟扩散等阶段。
生物被膜是微生物有组织生长的聚集体。细菌不可逆的附着于惰性或活性实体的表面,繁殖、分化,并分泌一些多糖基质,将菌体群落包裹其中而形成的细菌聚集体膜状物。单个生物被膜可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微生物形成。通过对微生物在固体表面定植中起支配作用的特殊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逐渐认识到这些微生膜的形成包含复杂的理化过程和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在海洋环境中,所有类型的表面,如岩石、植物、动物和装配式结构都可能被生物膜侵占。
细菌生物被膜主要包括分泌的多糖蛋白、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脂蛋白等多糖蛋白复合物。成熟生物被膜模型从外到内包括主体生物膜层、连接层、条件层、基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