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存在过哪些奇特的古生物
1.蛇颈龙
这是对一种名为蛇颈龙的古代海洋爬行动物样貌的艺术呈现。蛇颈龙生活在南极洲。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古脊椎动物学杂志》上对蛇颈龙做了描述,它们脖子很长,有四个鳍,不过,研究报告中谈到的蛇颈龙与本图所示的蛇颈龙是不同的种类。古生物学家日前在蛇颈龙化石上发现了鲨鱼的牙齿,表明蛇颈龙可能遭到鲨群的围攻。
2.远古海鸟
远古海鸟pelagornithid的体型庞大,几乎相当于一架小型飞机。它们在距今5000万年前生活在现今的英国一带。
3.圆顶龙
这是已经灭绝的蜥脚类恐龙圆顶龙。圆顶龙大约1亿年前生活在当今的撒哈拉沙漠地区。
4.猛犸象
猛犸象的体型比乳齿象还庞大,牙齿是弯的而非直的。它们在大约1万年前的冰河时代末期从地球上消失,科学家尚未确定究竟是气候变化,还是人类猎杀活动是导致猛犸象灭绝的罪魁祸首。有人还认为,彗星撞击地球使得猛犸象从地球上消失。
5.巨眼鲸
科学家推测,这头远古鲸鱼是凶猛的“猎手”,在2500万年前从地球上消失。虽然它们可能是现代须鲸的祖先,但与温顺的须鲸不同,这种鲸鱼有两排尖利的牙齿和利于捕食的巨眼。
2. 冰河世纪里的动物都是真的么或有原型
■角色勘误
剑齿松鼠不存在
那两只“松鼠”到底是什么动物呢。答案是,它们叫“scrat”,这个词是为了它们专门造出来的,意思是“剑齿松鼠”。也就是说,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群众演员
大家都来跑“龙”套
●奇角鹿 在《冰河世纪3》中,剑齿虎迭戈追赶一只看上去像鹿的动物,这只动物叫奇角鹿,是已灭绝的北美哺乳动物,最大的特点是鼻端上长着一只开叉的角。
●甲龙 当主角一行人进入地下恐龙世界之后,有一只很凶的恐龙把他们吓得够呛。这只恐龙叫“甲龙”。甲龙的背部有厚重的被板,尾巴如棍棒,甲龙可长达10米,重达7吨。甲龙是植食动物,动作缓慢相当老实,不会主动吓人。
●冠龙 在《冰河世纪3》中,小猛犸“桃子”出生时,有一群很讨厌的小型食肉恐龙想要尝鲜。这些恐龙叫“冠龙”,它的特点是长着一个“冠”,它的学名就叫“Guanlong”,这是我国古生物学家徐星命名的。冠龙被认为是暴龙类中最古老的品种。
在炎热的夏季,看看疯狂搞笑的动画片《冰河世纪3》就像喝了一杯咖啡冰沙一样痛快。这部电影的一大卖点是里面千奇百怪的动物。虽然《冰河世纪》系列片基本是在胡扯,但是在这个胡扯里加一点限制条件可能反而更有味道,所以片中的动物大多数都有原型。下面,我们就来个“角色大起底”,看看那些动物都是个什么来历!
剑齿松鼠斯克莱特
“二百五”希德是地懒
在《冰河世纪》的主角之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个眼睛长在两边,做事特“二百五”的“希德”。在片中,大家说它是“树懒”,树懒是地球上动作最慢的哺乳动物,爬行时速只有2000米,看起来“希德”不是这样呀!
原来,希德所属的种类“Sloth”既有“树懒”的意思,也有“地懒”的意思,希德应当是“地懒”。地懒是一类灭绝的懒兽,它属于哺乳纲中的异节目。这个目还包括食蚁兽和犰狳,最初被称为“贫齿目”,意思是没有牙齿的动物。不过除了食蚁兽,另两类动物都有牙,而且能终身生长——“希德”就长着两个大门牙。有人认为最后的地懒生活在海地和古巴,在公元前1550年才灭绝。
虽然人们把灭绝的懒兽类都叫“地懒”,把没灭绝的都叫“树懒”,但其实这只是一种“省事”的方法,因为在灭绝的懒兽里也有树栖的。
懒兽中最有名的是“大地懒”,这些巨兽的重量推测几达4吨。其实懒兽家族曾经相当繁盛,除大地懒以外还有不少种中型和小型的懒兽,《冰河世纪》中的“希德”就是某种中型懒兽,考虑到环境设定是北美,所以原型很可能是磨齿兽。这些地懒肯定不像现生的树懒那么懒,但肯定没有片中的“希德”那么“多动”。
注意,无论是树懒还是地懒,或者说懒兽,都带一个“懒”字,而不是“獭”字,这个“獭”是鼬科动物,和“懒”兽一族差着十万八千里!
黄鼬巴克略大了些
费尔南德和艾丽两口子属于猛犸象,体重可以达到10吨。迭戈大家都知道,它是一只剑齿虎。《冰河世纪3》中新增的人气角色“巴克”是个什么动物?片中它被称为“黄鼠狼”,英文是“weasel”,应当翻译成“鼬”,黄鼠狼就是“鼬”的一种。这些动物都非常活跃,但力气都不大,片中“巴克”主要靠灵活智取的性格还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不过,“Weasel”这类动物最大不过一米,一般都只有二三十厘米长,重不到1公斤,片中的“巴克”显得太大了。
《冰河世纪3》中的哗啦、艾迪这对活宝是两只负鼠。负鼠有一个绝活儿,它们会在疾奔中突然立定不动,以迷惑捕食者,这种略显疯狂的特性也类似片中负鼠兄弟的性格。如果实在跑不了,负鼠会突然昏死过去,这在片中也可以看到。有一种理论认为,食肉动物不拒绝吃尸体,但是突然死掉的动物会让它们感到疑虑,因为它们自己可能也面对同样的死亡威胁。所以,负鼠的“装死”有时还是很有效的。已知的负鼠有67个种类,它们是澳大利亚之外仅有的有袋动物。
搞笑动画也扯“科学淡”
虽说《冰河世纪3》中的很多设定是有科学依据的,但作为一个娱乐产品,其中也不乏扯淡的内容。下面我们就和专家一起,看一看这部电影中有哪些地方是符合科学的,哪些地方比较扯吧。
时代 冰川设定还靠谱
咱们说了半天《冰河世纪3》这部电影,那么什么是“冰河世纪”呢?
北京大学史前生命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孙元林说,“冰河世纪”在中国的科学术语中叫“冰川期”,只要两极还覆盖着广阔的冰盖,就应当算处在“冰川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现在的时代还应当算是“冰川期”。
一般意义上的“冰河世纪”,指的是我们这个“冰川期”寒冷的顶点,大约发生在2万年到1万多年前,学术上叫“末次冰期”。为了避免混淆,现在学术上把大的冰川期叫做“冷期”,在中间最冷的时候叫“冰期”,比较暖和的时候叫“间冰期”。现在我们正处在“间冰期”。
即使有冰盖,也并非是像现在南极点那样全部是冰,可能会有苔原之类的有植被地带间杂其中,可以养育很多大型动物。《冰河世纪》中出现的大多数哺乳动物确实都在这一时期出现在北美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冰河世纪1》中出现了人类。现在认为人类猎手在距今1.5万年到1万年前来到美洲,可能对距今2万年到1万年前的北美动物大灭绝负有责任。所以说,《冰河世纪1》中动物救人类小孩的故事还是相当伪善的。在后面两集中,甩掉了人类这个“包袱”,故事就爽利多了。
体温 暴龙也能冰面走
在《冰河世纪3》中,出现了暴龙在冰面上行走的镜头。这和我们一般的认识完全不同。那么,是否曾经有恐龙在寒冷地带生活过呢?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表示,恐龙很可能曾经在寒冷的地带生活过,因为南极和北极地区也曾经发现过恐龙化石。虽然在恐龙繁盛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南极地区可能不像今天这么冷,但长达数月的极夜里一定也不会暖和。恐龙如何在寒冷的极地生存的问题,与“恐龙究竟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这个更大的问题纠缠在一起。在寒冷的环境中,温血动物通过新陈代谢制造热量保持身体温暖;相反,冷血动物则通过从周边环境吸取热量温暖身体,比如蜥蜴爬在石头上晒太阳。美国罗德岛大学的法斯托夫斯基强调说,温血动物不一定比冷血动物更优越,温血动物耐力更持久,但冷血动物需要的食物要少得多。
暴龙主要生活在北美西部,耐寒能力肯定比不上两极的恐龙。不过,偶尔到冰天雪地里去一次没被冻死,也说得通。
育幼 冰窟难孵小暴龙
在《冰河世纪3》中,我们看到暴龙妈妈把蛋放在寒冷的冰窟里,并且自己出去“溜达”。这种描写真实吗?
徐星说,有人认为暴龙会保护幼年个体,在卵孵化完之前也有守护巢的习性。不过它这么大的体重可能不会趴在蛋上孵卵。有人认为窃蛋龙会趴在蛋上孵卵。现在更多的学者认为它是守护自己卵的好母亲。
还有学者认为,暴龙的育儿方式可能和鳄鱼类似。北京动物园两栖爬虫馆工作人员乔轶伦表示,鳄鱼产卵后会在离水比较近的地方筑一个简易的巢。在孵化期间,母鳄会在离巢不远的地方守护,但不会不停地看着,经常会外出觅食。它能够通过幼鳄在壳中的叫声预知它们出壳的时间,在它们出壳的时候会用嘴一条一条叼起它们,把它们分别送到水里。有趣的是,鳄鱼后代的性别是孵化时的温度决定的。拿美洲鳄作为例子,在28℃~30℃下,孵出来的小鳄鱼多是“女生”;30℃~32℃下,则雌雄各占一半;32℃~34℃下,孵出来的则多是“男生”了。有人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就是因为环境温度的变化,让恐龙只能孵化出单一性别的后代。因此,在冰窟孵化恐龙的几率极低。
飞行 翼龙飞得不太好
《冰河世纪3》是立体电影,其中立体感体现得最充分的莫过于“翼龙大追逐”一段。在片中,“巴克”等人骑行的是“无齿翼龙”,它体重大约15千克,但是头部却有1.8米长,两翼开展约8.2米。而追逐他们的是风神翼龙,它的翼展至少有11米~15米,是史上最大的飞行动物。
这场追逐异常激烈,两种翼龙在面对“溶岩瀑布”的时候会突然做垂直爬升,在峡谷中做急速“之”字型转弯。翼龙的飞行能力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人员邢立达表示,大型翼龙主要是靠高空气流和海面的上升气流进行滑翔,它的骨骼和肌肉并不能应付这么剧烈的机动动作,所以片中的描述太过夸张。据《新京报》
3. 西藏冰川正在融化,近1000种远古微生物,或将解除“封印”
自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之后,不仅海平面上升了,而且冰川下方隐藏的上百万年的可怕生物也都复活了。近日有研究发现, 在西藏冰川中存在着几十种万年未知病毒 ,如果西藏冰川融化的话,那么引发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大概一万五千多年前,青藏高原上的水开始逐渐凝结成冰,慢慢地越结越多,就变成了众多冰川。冰川储存了大量的淡水资源,但却隐藏着古老的微生物。
在中国主导建立的全球首个冰川微生物数据库中 ,科研人员对二十一条来自青藏高原的的冰川八十五个宏基因进行了组装和测序,结果发现有近百分之八十八到百分之百的潜在的新物种。 这个研究结果发布后,人们认识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从相关监测的数据来看,照这种趋势下去,青藏高原的冰川到了2050年的时候,整个总面积就会减少到百分之四十, 而那个时候从冰川中释放出来复苏的古老生物对人类带来的影响将是巨大。
活体生物是极其可怕的,因为它们具有扩散和繁殖的的特点,从融化的冰川中复苏后,就需要尽快寻找到可以被感染的宿主,这种宿主可以是蝙蝠,也可以是一些哺乳动物,甚至连爬行动物蛇都可以充当其中的媒介,如果宿主感染上这种古生物病原体的话,是非常容易和人类细胞进行对接的。
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之下,青藏高原西藏冰川逐渐出现退缩的趋势。根据西藏冰川做前期建站调研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能够看到冰川在不断的滴水,还有其他冰川比如卡若拉冰川,现在已经退化到山腰了。冰川的面积萎缩和温度以及降水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全球首个 冰川微生物数据库TG2G 中,按照古微生物的分类, 大约有近一千种未知衡颂档新微生物暴露出来 ,这对人类来说能够产生巨大的潜在威胁,就好比绑在人体中的一颗定时炸弹,只要有引燃的导火索,就会随时随地被引爆。讲到这里,有网友不禁会问到:“为何青藏高原西藏冰川区域会隐藏这么多的古老微生物呢?”
当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冲撞挤压之后,就造成了昆仑山与可可西里隆起,在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进后,便插入了亚洲板块,在历经多次演变之后,最终形成了青藏高原。换句话而言, 因为不断出现地质变化,所以才形成了青藏高原,进而沉积了很多远古微生物。 由于人类很少涉足到青藏高原,也让众多远古生物保留下来。
当然这一千种新微生物只是在研究中发现出来的,事实上还存在更多。 在青藏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下,远古微生物得到了完好的保存。 进一步来说,我们总结青藏高原四大特征是低氧、高寒、强紫外线、食物匮乏,而在原有保留下来的藏羚羊、牦牛、高原鼠兔等物种,是经历了长期的自然进化,在它们的深深形成了独特的基因库。
不只这些动物宿主有自身的编码基因,就连庞大的微生物群也都有独特的基因库,在极端环境下它们不断适应和变化, 尽管在冰冻条件樱碧下没有复活,但只需要冰川融化这个条件,它们就会破土而出。
冰川冻土融化之后,古微生物就会寻找感染的宿主,然后就会引发多种传染病。比如在2016年的夏天,西伯利亚的西北部就曾经出现过这样类似的严重问题, 高温使冰土融化,释放出来的炭疽杆菌在通过驯鹿感染后,又间接的传染给当地人来,随后在俄罗斯爆发了炭疽。
此外, 有科研人员认为一旦这些古微生物彻底解除封印后,就会出现超级细菌复活, 要知道在地球 历史 长河中,曾经就爆发过因为超级细菌而出现物种灭绝的事件,能将一个物种种群彻底灭绝,只有细菌能做到了。最为可怕的是那些没有文献记载,现代医学根本不了解的病原体,一旦具有超强的感人能力的话,对人类的 健康 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后,气候变幻无常,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促进古微生物向其他地方扩展活动范围。 青藏高原冰川有可能是释放未来大流行的热点,通过淡水输出,扩大流行范围,最终会造成很严重的流行病产生 ,到时候不仅中国会受到影响,就连整个亚洲也咐乱会受到影响,因为长河, 黄河以及恒河都是重要的水道。 由此一来,就更容易扩大古微生物逃逸到全球各地的风险。
想要彻底封印住这些古老微生物,最大的根源就是减小冰川融化的速度 ,而这就需要全人类必须彼此倾听,携手共进,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低碳出行,有效解决温室气体污染的问题,全人类都需要集思广益,携手合作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
在面对未来如此之大的隐患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做的就是有效去化解危机。保护海洋生态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用足够的智慧和决心克服这些危机,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美丽的地球家园,才能遏制住冰川融化的速度,不让古微生物破土而出。未来的路任重道远,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有所警觉,付诸于真正的实际当中,这才是真正保护人类自己最有效的方式!